•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四谛

  • 2024-04-24 11:41
简介四谛佛陀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今后,最初在波罗捺斯城外鹿野苑说四谛*轮教化五比丘,令他们观察世出世间的因果事理,而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五八听闻了这四谛窍门,漏尽..

  四谛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今后,最初在波罗捺斯城外鹿野苑说四谛*轮教化五比丘,令他们观察世出世间的因果事理,而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五八听闻了这四谛窍门,漏尽意解,成阿罗汉,究竟解脱了死活流转的痛舌。如来入灭的时刻,亦以四谛窍门为最后的垂示(遗教经)。故四谛教法,为声闻乘观理修行的中间窍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四种法,皆真实不虚,所以名谛。又唯是圣人无漏聪明的亲证亲知,所以别名四圣谛。

  一、苦谛

  (一)苦谛总相

  苦是强迫义,即世间一切有漏的果报,皆为三苦八苦等强迫,所以名苦。这苦果法包括有情世间和有情所依处的器世间。

  有情界有五趣的差别,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或别开阿修罗,成为六趣。这五趣有情,从胎、卵、湿、化四生中受生。地狱等三趣,是由不善业所招的非可爱果,是为恶趣。人天二趣,是由善业所招感的可爱果,名为善趣。

  有情趣生,有三界九地的差别。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即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欲界为五趣有情之所杂居,所以名为五趣杂居地。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三欲,故名欲界。欲界有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大、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安闲天。前二是地居天,后四是空居天。色界有十八天,初禅摄离生喜乐地,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摄定生喜乐地,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三禅摄离喜妙乐地,有三天:即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摄舍念清净地,有九天:即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这四禅十八天,皆依禅定而住,无诸欲尘,唯有净妙的色身,故名色界。无色界有四天,即空无边处等四天。无色四天的有情,唯有无色四蕴,没有色身的形质,所以名为无色界。欲界由散业所招感,故别名散地。上二界由不动的定业所招感,所以别名定地。色界上五天,名为五净居天,是三界圣人所居,故名圣天。余则皆是凡天。其色界中无想一天,则唯是外道所居。

  诸天的相状各有差别,四王天、忉利天有忿怒相,其余上天皆是善相。欲界六天,皆有男女,上界一类相,没有男女的差别。初禅以下,有王臣差别;二禅以上,皆无王臣。三禅以下,皆有喜乐;四禅则无,唯有舍受而已。初禅有火警,二禅有水灾,三禅有风灾;四禅以上,即离三灾、绝八患了。下二界皆怀孕形器界;无色界则没怀孕形器界,唯有无色四蕴心心所法而已。除圣天以外,其余诸天业报有尽,天报尽时,仍入诸趣受生。

  所依处,即器世界,谓水轮依风轮,地轮依水轮,依此地轮有苏迷卢山、七金山、四大洲、八中洲、内海、外海,并轮围山等,广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卷、《对法》卷四、《俱舍论分别世间品》所说。

  总上所说的有情世间和器世间,都是由业烦恼的势力所生,和业烦恼的势力所起,俱是苦性,故名苦谛。

  (二)苦相的差别

  甲、三苦

  因为顺苦、顺乐、顺不苦不乐三种受相的差别,经中说三种苦相,即苦苦相、坏苦相、行苦相。由此事理,佛说诸受皆名为苦。

  (一)苦苦:即逢苦缘强迫所生的苦受,和随顺苦受法,即能生起苦受的所依根与所缘境及响应的心心所等,是为苦苦;总合苦受和随顺苦受的法即苦苦的体性义。一切有漏的法,性自强迫,苦更增强迫,即成苦苦;如于热疮上加淋热汤,或增火灸,是强迫中加倍强迫,故名苦苦。在诸法之中,一切一分是苦苦性;即一切法中除坏苦、行苦,及无漏法,余皆苦苦。

  (二)坏苦:即乐受变坏位,和随顺乐的所依根与所缘境及响应的心心所法,于变坏位能生忧恼,是为坏苦:故乐受变坏和随顺乐法变坏,即坏苦的体性义。在诸法之中,一切一分是坏苦性;即一切法中除去苦苦,行苦及无漏法,余皆坏苦。

  (三)行苦:一切有为有漏法迁流更改,是为行苦;即不苦不乐受自相,和随顺不苦不乐受的所依根、所缘境,及响应心心所,和随顺此受的诸行,即苦受乐受和一切有为有漏法,为苦苦、坏苦,两种粗重(种子)所随逐故,为无常所随逐故,由不安稳义,是为行苦的体性义。不安稳义,就是一切有漏诸行,不能解脱苦苦和坏苦故,或于一时,堕在苦受位,或于一时,堕在乐受位,不能一切时刻,保持不苦不乐的舍受位,是故无常所随逐就是不安稳的行苦性。《瑜伽师地论》六十六卷说,行苦遍行于苦、乐、舍三受中,然于不苦不乐的舍受中,此行苦粗重性分明显现,所以但说不苦不乐受中由行苦故苦。于苦乐二受中,爱恚二法扰乱心故,这行苦性不易了知,故于苦乐二受中不说行苦,非是彼二受中没有行苦啊!在诸法之中,一切一分是行苦,即一切法中,除去无漏之法,皆是行苦。

  三苦之中,前二苦唯欲界有(约多强迫说),后一种苦遍通三界。

  乙、八苦

  如来为令有情懂得死活流转的过患,引起厌离死活,欣求解脱向上心,故说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分袂苦、求不得苦、略摄一切五取蕴苦。

  (一)生苦:略有二义:(1)生为众苦所逼,即在母胎之中,经由十个月的时间,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的下面,熟脏的上面,夹压如狱,具受各种不净物的强迫。正出胎的时刻,肢体又受强迫的苦楚。出胎今后,优柔的肌肤,受到冷风热汤等的刺激,无异遍体针灸,魔难言状。(2)生是余苦所依,因为有了生身今后,其余的老苦、病苦、死苦等都跟随著来了。应该知道,生苦不是说生的自体是苦,是说由生为苦人缘,引生身心上各种的苦受,故名为苦。其余七苦之说名为苦的事理,也应准此例知。

  (二)老苦:由时分变坏故苦,即从少至壮、从壮至老、色相、力量、根用等,不时刻刻都向衰损方面转变,最后以至于朽坏,令身心生起各种的苦受,故老为苦。

  (三)病苦:由大种变异故苦,有情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组织而成的,若四大不调,则众病发生。地大不调,身体僵硬沉重:水大不调,身体虚浮肿胖;火大不调,遍身蒸热高烧;风大不调,举身战掉倔强。因为大种变异而产生各类的疾病,引起身心上各种的苦受,故病是苦。

  (四)死苦:由寿命变坏故苦,即由内身的疾病为人缘,寿命变坏而死,或由外在的恶缘强迫,及遭受水火警等为人缘,寿命变坏而死,引起身心上极难忍受的苦痛,故死是苦。

  (五)怨憎会苦:心目中常时怨恨的仇敌,憎恶的坏人,愿望他长时远离,心理才感到酣畅,但偏有凑巧的人缘,反而集聚会合,引起身心上的各种苦受,故怨憎会是苦。

  (六)爱分袂苦:自己亲爱的人,愿望常相聚会,不愿其乖违离散,但偏有违缘困境,使其乖离分散,引起心中的各种苦受,故爱分袂是苦。

  (七)求不得苦:对于世间希求想得的财物、名位,及一切心中所爱乐的事而不能有,引起心里各种苦受,故希求不得是苦。

  (八)略摄一切五取蕴苦:五取蕴刹那迁流变坏,为生老病死等众苦之所集聚,成为总略摄受一切苦法的重担,故五取蕴是苦。

  丙、六苦

  上面所说的八苦,又可以摄为六苦,如《集论》说:如是八种,略摄为六,谓强迫苦、转变苦、合会苦、分袂苦、所希不果苦、粗重苦。如是六种,广开为八,若六若八,平等平等。强迫苦摄生苦,生苦之住胎出胎,俱受各种强迫,强迫苦盛,故生苦名强迫苦。转变苦摄老苦、病苦、死苦三种,老苦由时分转异变坏,病苦由大种转异变坏,死苦由寿命转异变坏,故老病死三种俱摄于转变苦中。合会苦摄怨憎会苦,由怨憎的仇敌合会,即引生苦故。分袂苦摄爱分袂苦,由亲爱的人分别乖离,即引生苦故。所希不果苦摄求不得苦,由希求所得而不果其所愿,即引生苦故。粗重苦摄五取蕴苦,粗重即种子,五取蕴为三界烦恼种子所随逐生起,故五取蕴名粗重苦。

  丁、二苦

  上面所说的三苦、八苦、六苦,又可以摄为二苦:即世俗谛苦、胜义谛苦。世俗谛苦,即世间人的聪明所能了知的苦,即苦苦和坏苦;如老病饥渴和三恶趣是苦,世间皆知,故名世俗谛苦。胜义谛苦,是圣人无漏后得智的证知境,即行苦性;如享受五欲乐和人天善趣是苦,则非世间人的聪明所能了知,唯是圣人殊胜聪明证知的境界:由胜智证知有漏诸行皆苦,故名胜义谛苦。

  戊、诸苦相摄

  前面所说的三苦、八苦、六苦、二苦,都可以展转相摄;如八苦中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是顺苦受法,苦自相义故,能显示出苦苦的意义,故生苦等五种,与三苦中的苦苦相摄。八苦中的爱分袂苦和求不得苦,是已得和末得的顺乐受法,坏自相义故,能显示出坏苦的意义,故与三苦中的坏苦相摄。八苦中的略摄五取蕴苦,因为五取蕴不能解脱苦苦和坏苦的二无常性所随逐,是不安稳义故,能显示出行苦的意义,故与三苦中的行苦相摄。

  八苦与世俗谛苦、胜义谛苦如何相摄呢?如《杂集论》所说,生苦甚至求不得苦,是世俗谛苦所摄;因为生等是苦,世间人的聪明可以了知故。略摄一切五取蕴苦,是胜义谛苦摄:因为五取蕴苦是约行苦义说,有漏行是苦性的事理,唯是出世间胜义后得智的证知境故。八苦与六苦相摄,已如六苦中说。这里把诸苦相摄总立一表如表四十:

  (表四十)

  除上说的苦相差别外,诸经论中还说有许多苦相的差别,如《菩萨藏经》说十苦,《智度论》说内外二苦,《显扬圣教论》说五十五苦、《瑜伽师地论》说一百一十苦等,若欲广博求知,当看彼等典籍,这里就不说了。

  (三)苦谛四行相

  修观行的人,为了彻底了知苦相,依作意力寻思观察由四种行了知苦谛相,即:无常相、苦相、空相、无我相。分别讲解如下:

  (一)无常相:无是除遣义、非有义;常是一切时义,不变义;无常即无有常住不变之义,即否定了常性的存在,常性无故,名为无常。无常相如《集论》说略有十二种:[1]非有相,[2]坏灭相,[3]变异相,[4]分袂相,[5]现前相,[6]法尔相,[7]刹那相,[8]相续相,[9]病等相,[10]各种心行转相,[11]资产兴衰相,[12]器世成坏相。

  (1)非有相:非有是无常义,相指我我所性:非有相就是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中,于一切时,我我所性,常非有故,是名非有无常相。

  (2)坏灭相:因为诸行没有常住不变的固实性,所以生已即灭,暂有还无,不能相似相续地生住,是名为坏灭无常相。

  (3)变异相:即诸有为法的变异生,由不相似相续转,就是一物在前后刹那中,形质起了不相似的变更,如前刹那是固体,后刹那转成液体,前刹那是青色,后刹那转变成黄色,前刹那是发展,后刹那转成朽坏等,都是诸行前后不合的异异相续转生,是名为变异无常相。

  (4)分袂相:即于诸行落空了主权和受用等,如于资助生活的财物和人与人之间的主从的关系等,或由自己不能主宰、安闲、受用;或为响马等恶势力之所侵夺,落空主宰、安闲、受用;或由自然灾害的侵袭等,失掉主宰、安闲、受用;由如是等人缘而引起与诸行分袂,是名为分袂无常相。

  (5)现前相:即诸行现前正处于变异无常、坏灭无常、分袂无常的时刻,令受无常故,是名为现前无常相。

  (6)法尔相:即当来无常,即当来有的法,所有变异无常、坏无常、分袂无常,于现在世虽然犹未合会,但由诸行法尔性故,于未下世当有法性,决定当受变异、坏灭、分袂、灭亡等无常,是名为法尔无常相。

  (7)刹那相:即诸行自体刹那变易,念念坏灭,势不能暂时停住,因为无间必坏故,以前诸行,决不能留住于现在,是名为刹那无常相。

  (8)相续相:即从无始以来,有情死活展转相乘,死活死生轮回一向,是名为相续无常相。

  (9)病等相:等字等老死二相,即由粗根四大变异有病根,时分变异有老相,寿命变异有死相。由四大、时分、寿命变异故,了知分段死活的转无常,是名为病等无常相。

  (10)各种心行转相:这是说心理的活动无常,一个有情有时对于可爱境起贪著心,有时即于如是境相远离贪著心;有时对于可憎境起嗔恚心,有时又于同样境相远离嗔恚心。如是有痴心、离痴心;若略缘,如止行的专一境心;若散缘,如于外五欲境起散心。若掉举心、离掉举心,若善心,若恶心,千差万其余心行流转,是由心识住于能治所冶分位而生起的差别。是名各种心行迁移转变的无常相。

  (11)资产兴衰相:资产就是世间富贵荣华诸隆盛的事,终归衰变,弗成爱乐,非究竟故。是名为资产兴衰无常相。

  (12)器世成坏相:这是说有情所依住的器世间,有成、住、坏、空、大三灾、小三灾等无常相;如器世界成的时刻,水轮依风轮,地轮依水轮,渐次而成,壤的时刻,火烧坏初禅天,水淹坏第二禅天,风台坏第三禅天,广如《瑜伽师地论》第二卷,及《杂集论》、《俱舍论》等所说。是名为器世界的成坏无常相。

  总上十二种无常相,可以分为三类:初七种通观内法(有情)和外法(无情)无常。八、九、十三种,唯观内法无常。十一、十二两种,唯观外法无常。在初七中又分为两类:初一相观所无,因为我我所性是本来没有的。次六相观所有,即于如幻有的法上观无常。在观所有中,又分为三种:初二种观微细无常。次一种观粗显无常。后三种观现在、当来、以前三世无常。次三观内法中,初总观自体无常,次观分段转变无常,后观微细心行无常。后二观外法中,初观资产无常,后观器世界无常。为了能干,列表如表四十一:

  (表四十一)

  (二)苦相:苦是强迫义。苦相差别,有三种、八种、六种等,已如前说,不再重覆。这里说一说由了知无常相则能够进而了知苦相意义。修观行的人,由作意力寻思观察,于无常行得决定。由三分无常为缘,苦相可以了知。(1)由生分无常为缘故,苦苦性可以了知。生是本无今有,就是本来无有的法而今现起为有,修观行的人,就于这本无今有的新生法上,作意思惟,如是诸行既是生法,即有生苦,既有生苦,当知亦有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分袂苦、求不得苦。苦品诸行,体是强迫,弗成爱乐,由此生分无常为缘,而了知苦苦性。(2)由灭分无常为缘故,坏苦性可以了知。灭是已有还无,就是已经生起的有法,坏灭无有了。修观行的人,于诸行坏灭作意思惟:已有的法还归坏灭,了知乐品诸行,亦弗成爱乐,以乐品法终归坏灭故,由此灭分无常为缘,而了知坏苦性。

  (3)由俱分无常为缘故,行苦性可以了知。俱分即生灭二分,粗重的有漏诸行相续流转,无论是生起与坏灭,俱弗成乐。由此俱分为缘,而了知行苦性。

  其次,修观行的人,由生灭二无常故,了知八苦。就是由作意力思惟有生灭二法所随逐的诸行中,就有生等八种苦性,故佛陀在经说言,若无常的法等于苦性。

  如上所说,观行者由思惟无常,就能够悟入佛陀在经中说的由无故苦的意义。然则应该知道,经教中说无常故苦,不是指一切有为行法来说,而是专指有为行中的有漏杂染法,否则圣道法是无常故,也应该是苦了。

  (三)空相,空长短有义,无所得义。即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了知唯是依因托缘而现起的如幻有法。没有常恒凝住不变的固实性和我我所相;固实性非有故,我我所相弗成得故,所以说名为空。但空并不是一切都无所有,仅仅是在蕴处界法上空去虚妄计执的固实性和我我所相,由人缘和合的如幻轨则宛然而有。这样解空,才是正观空相;若说空是一切皆无,那就堕到顽空断见上去了。《集论》说:于蕴界处常恒凝住不变坏法我我所等非有,由此理彼皆是空。《瑜伽师地论》三十四卷说:复作是念,我于今者,唯有诸根,唯有境界,唯有从彼(根境)所生诸受,唯有其心,唯有假名我我所法,唯有其见,唯有假立个中可得,除此更无若过若增;如是唯有诸蕴可得,于诸蕴中,无有常恒坚住主宰,或说为我,或说为有情,或复于此说为生者、老者、病者及以死者,或复说彼能造诸业,能受各种果及异熟,由是诸行皆悉是空,无有我故。如是名为由无所得行趣入空行。

  (四)无我相:我是实有、常一、主宰、安闲义,一般众生和有我论的外道,都于蕴处界中虚妄计执有我我所相,但以正慧观察,正理推征,蕴处界中,无论是内事和外事,都没有实有常一主宰安闲的我我所相,所以如来在经中说,一切法无我。《集论》说:由蕴界处我相无故,名无我相。《瑜伽师地论》三十四卷说:复作是念:所有诸行与其自相,及无常相苦相响应,彼亦一切从缘生故,不得安闲,不安闲故,皆非是我,如是名为由不安闲行入无我行。

  修观行的人,为什么对于苦谛需要修四行相观呢?为了对治常、乐、净、我四种倒置的虚妄执著故。由观无常行相,对治当倒;观苦行相,对治乐净二倒;观空、无我行相,对治我倒。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五卷说:何故于苦谛为四行观?答:为欲对治四倒置故;谓初一行对治初一倒置,次一行对治次二倒置,后二行对治后一倒置。

  二、集谛

  (一)集谛总相

  集是招集义,即招感集起苦果的因;包括一切烦恼,和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集为什么是苦的因呢?由此烦恼及有漏业集起死活苦故。但佛陀在经中,随最胜义唯说爱为集谛。最胜是遍行义,由爱具有六遍行义,是流转死活最胜的染污法,故佛说若爱,若后有爱,若贪喜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是名集谛。

  六遍行是:(一)事遍行、(二)位遍行、(三)世遍行、(四)界遍行、(五)求遍行、(六)种遍行。这里分别略释如下:

  (一)事遍行:事是体境二义,遍行是周遍起义,即爱于一切已得未得的自身和境界事遍行起;于已得的自身起自体爱,于未得的自身起后有爱,于已得的境界起贪喜俱行爱,于未得的境界起彼彼喜乐爱。

  (二)位遍行:位是苦苦性等三位,即爱于苦苦性等三位诸行中遍随行起:于已得苦苦性位,起希求分袂爱;于未得苦苦性位,起希求不和合爱。于可乐法坏苦性位,已得起希求不分袂爱,及未得起和合爱。于渐衰的行苦位法,起愚痴爱。

  (三)世遍行:世是过现未三世,即爱于三世中遍随行起。于以前世,起追忆遍随行爱;于未下世,起希乐行遍随行爱;于现在世,起耽著行遍随行爱。

  (四)界遍行:界是三界,即爱于欲界、色界、无色界,次序递次遍行起故。

  (五)求遍行:即由贪爱遍于三界起欲求、有求、邪梵行求故:因欲求力,不能解脱欲界缠,招欲界苦:因有求力,不能解离开三界烦恼,招色界无色界苦;由邪梵行求力,(非解脱死活的清净行,妄执为清净行),不能解脱死活,仍在三界五趣中流转。欲求通善染,有求唯善,邪求遍善染。

  (六)种遍行:种是种类,即希求后有爱,希求无后有爱,是遍行于常断见之各类类妄执见故。

  (二)体性差别

  甲、烦恼

  (1)烦恼的名数,烦恼总有六种:即贪、嗔、痴、慢、疑、恶见。或分为十种:前五种如前,第六恶见别开为五种:即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

  (2)烦恼的自相,即贪嗔等的自体,广如五位百法中说应翻阅参考。

  (3)烦恼的共相,一切烦恼生时,皆能令身心相续不寂静转,故不寂静性,是诸烦恼的共相,《杂集论》借随烦恼六个名数显示诸烦恼的共相有六种差别:即狼藉不寂静性、倒置不寂静性、掉举不寂静性、昏沉不寂静性、放逸不寂静性、无耻不寂静性。无耻通三界,非无忸捏,以染心狼藉皆有微薄的不羞辱故。

  (4)烦恼的生缘,烦恼生缘有六种:一由所依故,即由烦恼的种子未能永断,是以烦恼得以生起。二由所缘故,即由顺生烦恼的境界法现前,激发烦恼生起。三由亲近故,即由亲近恶友,引生各种的烦恼。四由邪教故,即由听闻不正的邪法,引生各种的烦恼。五由数习故,即由先时数数近习熏殖烦恼势力,是以生起各种烦恼。六由作意力故,即由不正思惟,于所缘境界取净妙等相,由此生起贪嗔等烦恼。

  (5)烦恼的倒置,烦恼倒置所摄有七:一想倒,二见倒、三心倒、四于无常起常倒、五于苦起乐倒、六于不净起净倒、七于无我起我倒。想倒,即于无常、苦、不净、无我中、起常、乐、净、我妄想分别。见倒,即于前妄想所分别中,忍可欲乐,建立执看。心倒,即于前所执著中贪等烦恼生起。这有三种差别:有的烦恼,是倒置的根本,就是无明。有的烦恼,是倒置的自体,即萨迦耶见,和边见的一分,及见取,戒禁取,并贪。有的烦恼,是倒的等流,即邪见和边执见的一分,与恚、慢及疑。个中的萨迦耶见,是无我执我倒。边执见一分,是无常执常倒。见取是不净执净倒。戒禁取是于苦执乐倒。贪通二种,即于不净执净倒,及于苦执乐倒。

  (6)烦恼的差别,因为烦恼有多种的差别义,依差别义的不合,而安立各种的差别名,依《瑜伽师地论》第八卷所说有如下的二十六种:[1]结、[2]缚、[3]随眠、[4]随烦恼、[5]缠、[6]暴流、[7]辄、[8]取、[9]系、[10]盖、[11]株杌、[12]垢、[13]常害、[14]箭、[15]所有、[16]根、[17]罪行、[18]漏、[19]匮、[20]烧、[21]恼、[22]诤、[23]火、[24]炽然、[25]稠林、[26]拘碍。分别解释如下:

  一、结,有九种:[1]爱结、[2]恚结、[3]慢结、[4]无明结、[5]见结、[6]取结、[7]疑结、[8]嫉结、[9]悭结。能和合苦故,名之为结:据实义来说,一切烦恼皆能合苦,唯爱等九法增盛,故挺拔结名。

  [1]爱结:就是对于三界的贪,由贪结所系故,不厌离三界;由不厌离故,广行不善。由此不善业能招未下世的苦果,与苦和合响应。这就是爱结的自性、感化、行位;即贪是爱结的自性,广行不善是爱结的感化,招感后世苦果与苦果响应是爱结的生位。以下恚结等八种,皆准此例知,有相、用、位三种差别。

  [2]恚结:是对于苦事与顺生苦受的根境和响应心所及一切有漏无漏但能生苦的法,心起损害。由恚结所系故,于可恚境心不弃舍;不弃舍故,广行不善,不可诸善。由此不善业,能招未下世的苦果,与苦响应。

  [3]慢结:是依恃自己所长,于他有情高举傲慢。有七种九种的差别,可参看前五位百法中所说。慢结所系故,于我我所不知;不了知故,执我我所,广行不善,不可诸善。由此不善业,能招未下世苦果,与苦响应。

  [4]无明结:即于三界无智。由无明所系故,于苦果法和集因法有漏诸行所有过患不能懂得;不懂得故,广行不善,不可诸善。由此不善业,能招未下世苦果,与苦响应。

  [5]见结:见是三见:即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结所系故,于邪出离法,妄计追求,说我当解脱,我所解脱,这是身见。既解脱已,我当常住,或我当断灭,这是边见。又诽谤佛法中没有解脱,这是邪见。这样地执著邪出离已,广行不善,不可诸善。由此不善业,能招未下世苦果,与苦响应。

  [6]取结:取是见取,和戒禁取。取结所系故,对于邪出离的方法,妄计执著,弃舍能真正出离行的八圣道,妄执萨迦耶见等及见取为先的戒禁取为清净道。由妄执著邪出离方法故,广行不善,不可诸善。由此不善业,能招未下世苦果,与苦响应。

  [7]疑结:疑是于四谛三宝犹豫不决。疑结所系故,对于佛法僧三宝,不能修习正行,广行不善,不可诸善。由此不善业,能招未下世苦果,与苦响应。

  [8]嫉结:嫉是嫉妒,即因为耽著利养的心很强,见到其他有情获得利养的时刻,就不能忍耐地起嫉妒心。嫉结所系故,则爱重利养,而不尊敬善法;广行不善,不可诸善。由此不善业,能招未下世苦果,与苦响应。

  [9]悭结:悭是腾惜,由耽著利养故,于资助生活的财物等,心生腾惜不舍。悭结所系故,爱重蓄积,不尊重远离;广行不善,不可诸善。由此不善业,能招未下世苦果,与苦响应。

  二、缚:有三种:[1]贪缚、[2]嗔缚、[3]痴缚。缚是缠缚义,即于欲贪等境界现前或不现前,而其根识不能弃舍,故名为缚。[1]由贪缚故缚诸众生,令处坏苦;即为贪缚所缠缚故,对于随顺乐受的境界心不能弃舍,境界坏时,引生忧恼,故处于坏苦。[2]由嗔缚故,缚诸众生,令处苦苦:即为嗔缚所系故,对于能随顺苦受的境界心不弃舍,境界苦相现前,心生苦受,故处于苦苦。[3]由痴缚故,缚诸众生,令处行苦;即为痴缚所缚故,对于能随顺非苦非乐受的中庸境界,心不弃舍,为刹那迁风行相的不安稳性之所强迫,故令众生处于行苦。由上说三义,故立贪等三种名之为缚。又依贪嗔痴故,于善法加行不得安闲,亦名为缚。如《瑜伽》第八卷说:令于善行不随所欲,故名为缚。

  三、随眠:有七种:[1]欲爱随眠、[2]嗔恚随眠、[3]有爱随眠、[4]慢随眠、[5]无明随眠、[6]见随眠、[7]疑随眠。随眠就是烦恼种子,即烦恼品所有的势力,随逐依附在有情身心中眠伏著,能为种子而生起一切烦恼现行,故立名随眠。欲爱随眠,就是欲界贪品烦恼的种子。嗔恚随眠,就是欲界嗔品烦恼的种子。有爱随眠,就是色界无色界贪品烦恼的种子。慢随眠,就是慢品烦恼种子。无明随眠,就是无明烦恼品的种子。见随眠,就是见品烦恼的种子。疑随眠,就是疑品烦恼的种子。这七种随眠,依未离欲界贪求的众生,由欲爱、嗔恚随眠之所随增故,建立欲爱随眠和嗔恚随眠。依未离邪梵行求的众生,由慢、无明、见、疑随眠之所随增长,建立慢、无明、见、疑随眠;即由彼众生获得二十分的对治法,便上起憍慢立慢随眠,对于圣谛愚迷不知立无明随眠,由此虚妄计度心外的邪解脱(前三见)和邪解脱的方便(二取见),是以对于佛圣教处死犹豫困惑,如其次立慢、无明、见、疑随眠。

  四、随烦恼:随烦恼即除去根本烦恼以外的所余染污心所,依《百法明门》所立有二十种:即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骄、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狼藉、不正知。这二十种随惑,都是从根本烦恼而起,所以名随烦恼。它的体性业用如五位百法中所解,这里不重说了。又随烦恼名,亦摄根本烦恼,如《集论》谛品中:又贪嗔痴,名随烦恼心所法,由此随烦恼随恼于心,令不离染,令不解脱,令赓续障,故名随烦恼。虽然随烦恼这个名称亦摄根本烦恼,但有此随烦恼却只能叫随烦恼,而不能称做根本烦恼;如忿恨等二十随惑皆是。

  五、缠,有八种:[1]昏沉、[2]睡眠、[3]掉举、[4]罪行、[5]痴、[6]悭、[7]无惭、[8]无愧。缠是环绕纠缠,由昏沉等诸缠,数数现行增盛,环绕纠缠一切行者的心,于修善品诸法为大障碍,故名为缠。这八缠于四个时位数数现行,即于修习戒学的时刻,无惭无愧为障,由具有无惭无愧二法,则犯诸学处,不生羞辱的心。修习定学的时刻,昏沉睡眠为障,由此二法,于心坎中引起沉没。修习慧学的时刻,掉举恶作为障,由此二法数起现行,于外尘境界引心狼藉。于同法者展转受用财法时,嫉悭二法为障,由有嫉悭,于财于法生起悭腾嫉妒,数数动摇其心。

  六、暴流,有四种:[1]欲暴流、[2]有暴流、[3]见暴流、[4]无明暴流。随死活暴流水漂溺鼓动,是暴流义。即随顺死活杂染的意思。《瑜伽》第八说:深难渡故,顺漂流故,故名暴流。就是有欲求的有情,对于欲界所系的上品烦恼未知未断,为欲界死活流漂溺鼓动,名欲暴流。已得离欲而习有求行的有情,于上二界所系上品烦恼未断未遍知,为上二界死活流漂溺鼓动,名有暴流。近习邪梵行求的有情,因为恶见虚妄计度邪外解脱及邪解脱方便,为恶见流漂溺鼓动,诸恶见略摄为一,名见暴流。起诸恶见,由有愚痴倒置推寻解脱(三见)及加行(二取)法,是起恶见的人缘,为无明流漂溺鼓动,诸恶见人缘略摄为一,名无明暴流。这后二种暴流,取三界外道的上品见痴为体。四暴流都取上品烦恼为体而不取中下品,是因为与暴流的名义不相当,以中下品烦恼非是暴流故。

  七、轭,有四种:[1]欲轭、[2]有轭、[3]见轭、[4]无明轭。轭是系轭,用来轭牛的项领,令其拉车不能出驾,譬喻烦恼障碍离系,不得解脱。故障碍离系,违背清净,系碍于死活苦中,是为轭义。有情为四暴流所漂溺已,复为四轭和合系碍,便能够荷担死活苦。四轭的体相如《瑜伽师地论》八十九卷说:若诸烦恼等分行者,非增非减,即上所说的一切烦恼,(四暴流中的烦恼)说名为轭。这就是说,四轭即取中品烦恼为体,不取下品烦恼,因为下品烦恼相非暴流非轭故。四轭的建立,如其次序递次,即依习欲求行、习有求行、习邪梵行求行三类有情而说,义如四暴流中的解释例知。

  八、取,有四种:[1]欲取、[2]见取、[3]戒禁取、[4]我语取。取是执取,有两义:一执取诤根,二执取后有,是为取义。这四种取:是依在家众,和外道削发众而建立。由贪著五欲,捆扎耽染为因,为得诸欲及为受用,诸在家众,互相斗诤,这诤的根本,是第一欲取。由贪著见,捆扎耽染为因,诸外道削发众,更相斗诤,这诤的根本,是后三种取。六十二见(如五位百法中说)趣是见取。互异禁(遮戒)戒(性戒)多分苦行,是戒禁取。见取和戒禁取所依止的萨迦耶见,是我语取。我语取的语是增语义,就是由第六意识分别所计的作者受者流转还灭的工夫相所起的增益语为我语,于这我语上起贪著,名我语取。因为见取和戒禁取,诸外道众互相诤论,因为对于十二取处的看法不一致故。因为我语取,诸外道众互相诤论,因为对于我有自体性的看法相同,引起常、遍、大、小、与蕴一异等的诤论。由我语取,诸外道等与奉行佛教处死的人互起诤论,因为外道们不信无我理故。如上执著争辩的根本即贪爱,由这贪爱为缘,复能引取后有苦异熟果法,故名为取。

  九、系,有四种:[1]贪欲身系、[2]嗔恚身系、[3]戒禁取身系、[4]此实执取身系。系是缚缠身义、结生义,由贪欲等四系,缚有情身,结生相续。瑜伽第八卷说:难可解脱,故名为系。《集论》说:此能障碍定意性身,故名为系。定意性身简别非散心及非色身,即贪欲等四种皆说名身系,是指定心自性之身,约自体义名身,所依义名身。就是显贪欲等四种能为心的狼藉因,而障碍定心。[1]贪欲身系,由贪爱财物等为因,令心狼藉。[2]嗔恚身系,因为斗诤的事,不正行为因,令心狼藉。[3]戒禁取身系,因为难行的戒禁,忧?为因,令心狼藉。[4]此实执取身系,由不如理的作意,推寻境界妄生执著,执我及世间为常、无常等,计唯此真实,余皆愚妄,由此为因,令心狼藉。因为对于贪欲等未断未遍知,为它所捆扎,所以说名为系。

  十、盖,有五种:[1]贪欲盖、[2]嗔恚盖、[3]昏沉睡眠盖、[4]掉举恶作盖、[5]疑盖。盖是覆障义,覆蔽其心,障诸善品,令善法不得显了故。五盖在五位中障善法:[1]贪欲盖,于乐削发位为障。就是一个有情在提议乐欲削发的时刻,由贪欲盖,对于色声香味触五种妙欲境界,随逐净相、欲见、欲闻、甚至欲触,希求受用。牵引心识向外尘境界狼藉,对于削发不生欣乐。[2]嗔恚盖,于觉邪行位为障,觉是发觉,就是自己因为邪行犯了学处,同梵行的道伴们正发觉或举发的时刻,心生嗔恚。由心嗔恚,不正修学,障碍诃谏正行。[3]昏沉睡眠盖,于修习专注的止位为障。由不守根门,食不知量等,引起身心昏昧的昏沉和心极昧略的睡眠,障碍明静的止,无由得定。[4]掉举恶作盖,于修习观慧的举位为障。举是策举,就是策举其心,于所缘境上思惟修观,由掉举心于亲属国土等生起寻思,由恶作于分袂亲属国土等生起追悔,障碍观心于所观境上明静专注的思惟修,观慧无由生起。[5]疑盖,于修习平等正直住的舍位为障。舍是平等正直住,在修习止观的时刻,若已经远离了昏沉掉举,心安明静,则应当平等正直住;由怀疑犹豫猜度,于所学的法和所证的功德境界,困惑不决,心怀二分,远离决定,障碍舍故。五盖之中,昏沉睡眠是近而相顺的法,若生昏昧,必引起睡眠,故合立一盖。掉举恶作,同依亲属国土等寻思境而怀念追悔,同一境转,故合立一盖。又《瑜伽师地论》八十九卷约违背五处建立五盖,如彼论说:复次违背五处,当知建立五盖差别:一为在家诸欲境界漂沦故,违背圣教,立贪欲盖。二不堪忍诸同法者,诃谏驱摈教诫等故,违背所有可爱乐法,立嗔恚盖。三由违背奢摩他故,立昏沉睡眠盖。四由违背毗钵舍那故,立掉举恶作盖。五由违背于法群情,无倒决择审查诸法大师圣教,涅槃胜解故,建立疑盖。

  十一、株杌,有三种:[1]贪、[2]嗔、[3]痴。株杌是秃树根,譬喻贪等三种根本烦恼稳固难拔,对治道犁难以破坏故。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串习贪等以成贪等的业行,引起心不调顺的贪,无所堪能的嗔,难可解脱的痴;因为众生难断这根深蒂固的贪等行,故立贪等为株杌。

  十二、垢,有三种:[1]贪、[2]嗔、[3]痴。垢是不净义。由依止贪嗔痴故,毁犯戒行学处,作诸罪行,染污不净,故立名为垢。

  十三、常害,有三种[1]贪、[2]嗔、[3]痴。贪等三种,常能为害,由此招感生老病死等苦。常为害故,立名常害。《集论》说名烧害,如《集论》说:由依止贪嗔痴故,长时数受死活烧恼,故名烧害。

  十四、箭,有三种:[1]贪、[2]嗔、[3]痴。由依止贪嗔痴故,于有果法及三有的因,深起追求:于佛法僧,若集灭道,常生困惑。由此死活相续一向,而不知希求解脱。于有有具和三宝四谛,随爱疑门,违背三宝四谛,顺趋死活轮回,贪等三毒,能射伤诸行,故立名为箭。

  十五、所有,有三种:[1]贪、[2]嗔、[3]痴。所有是从果法立名,贪嗔痴三应名能有,由贪等故,能积集所有资财,恒常与怖畏等响应,多住狼藉,故名所有。

  十六、根,有三种:[1]贪、[2]嗔、[3]痴。贪等三法,是三不善根,即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由贪等故,生起一切的不善法,为一切不善法生起的所依根本,故名为根。

  十七、罪行,有三种:[1]贪、[2]嗔、[3]痴。行是业行,即身语意的做作。由依止贪嗔痴故,恒行身语意罪行,是邪行自性,故名罪行。由贪进求财利等,多行罪行。由怀嗔恚,不忍他过,多行罪行。由怀愚痴,起倒置的邪见,因而杀生祠祀天神等,行诸罪行。

  十八、漏,有三种:[1]欲漏、[2]有漏、[3]无明漏。漏是流散义。《瑜伽论》第八卷说:流动其心,故名为漏。《集论》说:令心连注流散一向,故名为漏。依外门流注:即心于五欲外尘境界中流散,建立欲漏。体即欲界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明欲漏。依内门流注,即于内根身等上流散,建立有漏。体即色无色界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有漏。依彼二所依门流注故,立无明漏。体即三界所有无明,总摄为一,名无明漏。

  十九、匮,有三种:[1]贪、[2]嗔、[3]痴。匮是缺乏、不足。《瑜伽师地论》第八说:无有厌足故名为匮。由依止贪嗔痴故,于资助生命的财物等,恒起追求,没有知足。因为贪得无厌,故常为穷困众苦之所恼乱。由贪嗔痴,能令身心恒感到穷困,是故立名为匮。

  二十、烧,有三种:[1]贪、[2]嗔、[3]痴。烧是烧热。由贪嗔痴于所缘境界不如正理,执著相好、起强烈地爱染故,烧热身心,故名为烧。

  二十一、恼,有三种:[1]贪、[2]嗔、[3]痴。恼是恼乱。由贪嗔痴于诸可爱境相爱乐耽看,若可爱境相变坏的时刻,便引起各种的愁叹等忧苦,恼乱身心,故名为恼。

  二十二、有诤,有三种:[1]贪、[2]嗔、[3]痴。诤是斗诤,贪嗔痴能为斗讼诤竞的因,由贪嗔痴故,执持刀杖等,兴诸战诤,各种斗讼,所以贪等,说名有诤。

  二十三、火,有三种:[1]贪、[2]嗔、[3]痴。火是烧毁义,由贪嗔痴故,烧坏所积集的善根薪,故说贪等名火。

  二十四、炽然,有三种:[1]贪、[2]嗔、[3]痴。炽然是大火,这里譬喻恶业。由负嗔痴故,为不法贪的大火所烧:不法贪就是贪著十种不善业道。由贪嗔痴故,又为不平等贪的大火所烧;不平等贪就是不法非理的贪求境界。由贪嗔痴故,又为邪法大火所烧;邪法大火就是一切外道的恶说司法。因为不法贪等能够激发身心中的炽然大火,如猛火烈焰,故名炽然。

  二十五、稠林,有三种:[1]贪、[2]嗔、[3]痴。大树聚集,名为稠林。由贪嗔痴故,于死活根本的烦恼,和杂染的业行,广兴染著,令诸有情,感各种身,流转五趣,长夜处于死活轮回中,如行走在大树稠林里,难可出离。死活因即贪等三毒,三毒果即死活,死活即稠林,稠林由大树,大树即三毒,三毒起死活稠林故。所以贪等,说名稠林。

  二十六、拘碍,有三种:[1]贪、[2]嗔、[3]痴。拘碍是拘束障碍。《瑜伽》第八卷说:能令众生乐著各种妙欲尘故,能障证得出世法故,若为拘碍。由贪嗔痴故,依于五处起拘碍:一顾恋内身,二顾恋诸欲,三乐相杂住,四缺于随顺教诫教授,五于诸善品得少为足。于上说五处拘碍心故,不能安闲地修诸善法,故名拘碍。

  乙、烦恼增上所生业

  (一)业的体性

  集谛体性的第二部分是烦恼增上所生的业,也就是有漏业,若不与烦恼响应的无漏业,则非集谛所摄了。业是做作义,它的总相,即思业和思已业。思业就是心内的各种分别思虑,心性界的做作。思已业即由分别思虑的意业发明于外的身体上的动作和言语动作。这思业和思已业,都是以思心所为体性。思有三种:(一)审虑思,即将发动身语功课时审虑此事应算作否的思。(二)决定思,即于将要作的工作,起决定心的思。(三)动发胜思,就是正动身发语势用强胜的思。前二思是意业,亦即名思业。《集论》里说:思已业云何:谓身业、语业、意业。意业即指贪嗔邪见,由思激发,故名思已业。第三动发思是身语业,亦即名思已业,以身业等体非即思,但由思所激发,故名思已业。身语二业,以第三动发善不善的思为体,意业以前二思为体,如《成唯识论》卷一说: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响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

  (二)业类差别

  (1)二业类

  [1]善业与恶业:恶业即十种不善业道:一杀生、二不与取、三欲邪行、四虚诳语、五离间语、六粗恶语、七杂秽语、八贪欲、九嗔恚、十邪见。善业即十善业道,就是远离杀生,甚至远离杂秽语、无贪、无嗔、正见。业以思为体,十善十恶有所做作共名为业,是思所游履故,通生苦乐异熟果故,故名为道。

  [2]引业与满业:六趣有情各有总报和别报的差别,总报即各趣有情获得的色心相续;别报就寿夭智愚,色形的好丑全缺等。激发总报的强业名为引业;成满别报的业。名为满业。如《杂集论》谛品中说:又善不善业,于善趣恶趣中,感生异熟时,有两种差别:谓招引业、圆满业;招引业者,谓由此业,能牵异熟果。圆满业者,谓由此业生已,领受爱不爱果。

  [3]功课与不功课:作就是起造现行,功课即意思业,和思已所起的身业语业。不功课,即不思业和不思已不起身业语业。

  [4]黑业与白业:黑业就是招感秽恶不净的苦果业,白业就是招感净妙清白的乐果业。

  [5]增长业与不增长业:不增长业《瑜伽师地论》第九卷说有十种:一梦所功课,二蒙昧所功课,三无故思所功课,四晦气不数所功课,五狂乱所功课,六失念所功课,七非乐欲所功课,八自性无记业,九悔所损业,十对治所损业。除开上面十种业,所余诸业,能有增进长养的力量,名为增长业。

  [6]故思业与不故思业:故思业就是经由有意思惟今后而起的业,即经由审虑思、决定思、动发思而起造的业,是为故思业。若非经由有意思惟,由刹那任运起和不知不觉地误起的业,是为不故思业。如《瑜伽师地论》第九十卷说:故思所造业者,谓先考虑已,随寻思已,随伺察已,而有所作。若异此业,是即名为非故思造。这故思所造业,为《集论》说略有五种:谓他所教敕故思造业,他所动请故思造业,无所了知故思造业,根本执著(为贪等蔽心执著提议故思)故思造业。倒置分别(依不平等因见受等提议故思)故思造业。这五种故思所造业的解释,详在《杂集论》中。

  [7]定受业与不定受业:《瑜伽》第九十卷说,定受业就是故思所造的重业,不定受业就是故思所造的轻业。《瑜伽》第九卷说:顺定受业者,谓故思已,若作若增长业。顺不定受业者,谓故思已,作而不增长业。作与增长的解释,如《杂集》论:作者,谓起造诸业,令其现行。增长者,谓令习惯增益。这定受业,又有功课决定、受异熟决定、分位决定的差别。解释详如《杂集论》中。

  [8]异熟已熟业与异熟未熟业:异熟已熟业就是已经与果的业,异熟未熟业,就是未与果的业。

  [9]重业与轻业:无论是善业与恶业,都有轻重的差别,《瑜伽论》第九十卷说:由三人缘,令业成重:一由意乐故,二由加行故,三由田故。由意乐故成重,就是在功课的时刻,由极猛利的意念对于所作的工作寻思伺察而起做作。由加行故成重,就是对于所念的事业长时无间地去作,和很周密尊重的去作。由田故成重,田是做作事业的对境,如田中播下种子决定会长出苗芽的果实,若对于自己有恩的有情,如父母师长等,与他们为做作事业的对境田,无论作善行罪行都成重业。与上所说相违的所功课,则名为轻业。

  [10]共业与不共业:共业就是能令器世间成各种差其余业,因为器世间是一切有情共有的,故招感此共相世间的业称为共业。不共业就是能令有情世间成各种差别业,即各个有情招感各自所依根等的业,所招感的根等唯属己有,不为其他有情所受用,故名不共业。这有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的差别,详辩在《成唯识论》第二卷述记中。

  (2)三业类

  [1]身业、语业、意业。身业即身体上的做作,语业即口上的做作,意业即思于意中的做作。

  [2]善业、不善业、无记业。由无贪无嗔无痴为人缘而起造的业,招感可爱的乐果,是为善业。由贪嗔痴为人缘而起造的业,招感非可爱的苦果,是为不善业。非无贪无嗔无痴为人缘,亦非贪嗔痴为人缘而任运起的业,不招感爱非爱果,于善不善二种行相弗成记别故,是为无记业。

  [3]律仪业、不律仪业、非律仪非不律仪业。律是法度模范、仪是法度模范,由心坎发誓遵守一定的法度模范和法度模范而起造的业,是为律仪业和非律仪业。律仪业有三种:[1]别解脱律仪所摄业,就是佛学生所受的律仪:即比丘律仪、比丘尼律仪、式叉摩那(正学女)律仪、勤策(沙弥)律仪、勤策女律仪、邬波索迦(近事男)律仪、邬波斯迦(近事女)律仪、近住律仪(即受八戒者,为不能远离罪行,及不远离欲行的人,受一日夜戒,使其暂近依止,故名近住)。[2]静虑律仪所摄业,即由四种静虑能够损害伏除那提议犯戒的烦恼种子的所有远离功能,是为静虑律仪所摄的身语业性。[3]无漏律仪所摄业,即已见谛的圣者由无漏作意力量所得的无漏远离的戒性,是名无漏律仪所摄业。不律仪是一种恶戒法,受持不律仪的人,就是因为生在不律仪事业种姓中而造彼业,或因为誓愿按期受持不律仪事而造彼业,这不律仪事业,《集论》中说有十五种:一屠羊、二养鸡、三养猪、四捕鸟、五打鱼、六猎鹿、七置兔、八劫盗、九魁脍、十害牛、十一缚象、十二立坛咒龙、十三守狱、十四谗讲、十五好为损等。论文既然说好为损等,其等字之义,即摄取一切损害水陆生命等事皆为不律仪事业。非律仪非不律仪所摄业,除前三种律仪业及不律仪业之所余的一切善不善与无记业。就是不受持律仪亦不受持不律仪的通俗人所作的布施爱语等业。和欧打恶语等业,不为律仪不律仪所摄,故名非律仪非不律仪业。

  [4]施性业、戒性业、修性业。施性业,就是无贪无嗔无痴为人缘俱行的思,所起的能舍所施物的身业和语业。戒性业,就是律仪所摄的身语业等。修性业,就是由三摩地为人缘俱行激发的定思,是为修性业。

  [5]福业、非福业、不动业。福是殊胜义,即业自体及果俱可爱乐,相殊胜故,名为福业:就是欲界可系的善业。非福业即自体及果俱弗成爱乐,相鄙劣故,名非福业;就是欲界所系的不善业。不动业即色界无色界所系的善业,因为上二界定地业在受异熟果时,界地决定,弗成改转,故名不动。虽然上二界善也应名福业,但约其比前福业更为殊胜的意义,所以挺拔不动的名称;因为欲界中余趣圆满的善不善业,会遇缘时可能改转得余趣果故。

  [6]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顺乐受业。就是从欲界甚至第三静虑所有的善业;此业能顺乐受而招感异熟乐故。顺苦受业,就是欲界所系的不善业;此业能顺苦受而招感异熟果故。顺不苦不乐受业,就是从第四静虑以上甚至有顶诸地所有的善业,因为第四禅以上诸地,没有苦乐,唯与不苦不乐的舍受响应,这些地中所有的善业,亦唯招感与舍受粗应的异熟果故。

  [7]顺现法受业、顺生受业,顺后受业。顺现法受业,就是能招感现法果的业,如对于佛或阿罗汉等,做作善不善业,必得现法异熟;又由猛利意乐,猛利的加行去做作善不善业,于现法中亦得异熟成就;所以名顺现法受业。因为在现生中作现生即受果故。顺生受业,就是所作的善不善业,在现生中异熟未熟,于无间生中异熟成熟,即次生中当生异熟,所以名为顺生受业。顺后受业,就是所作的善不善业,于现法中和次生中异熟果俱未成熟,从次生今后的生中异熟方才成熟,即名为顺后受业。

  [8]以前业、未来业、现在业。以前业,就是住于习惯位的业种,或已经与果,或还未与果,皆名以前业。未来业,就是未生未灭的业。现在业,就现前已造已思而未谢灭的业。

  [9]欲系业、色系业、无色系业。欲系业,即能招感欲界异熟果的业。色系业,即能招感色界异熟果的业。无色系业,即能招感无色界异熟果的业。

  [10]学业、无学业、非学非无学业。学业即有学圣人相续中,于不时间依增上戒、依增上心、依增上慧,修学无漏,及此后得的善有漏业。无学业,就是所作已办的无学果阿罗汉相续中所有的善业。非学非无学业,就是一般凡夫身心中所有善不善和无记业。

  [11]见所断业、修所断业、无断业。见所断业,就是由见道所断的烦恼响应所发思等诸业,及一切能往诸恶趣业,皆名见所断业。修所断业,就是由修道所断的烦恼响应所发思等诸业,及受善趣的善不善无记业,皆是修所断业。无断业亦名非所断业,就是一切有学无学相续中的出世间诸无漏业。

  [12]三曲业:依谄曲为因而生起的身语意业,名为曲业。即修行邪道者所有一切善不善业,由邪见所起,邪见增上力所生故,能障碍正直的八圣道支令不发展,故名曲业。又邪行者堕在断常二边,违处中行,故名曲业。

  [13]三秽业:依猛利贪嗔为因而生起的身语意业,能污秽相续,能障碍清净的八圣道支,令不发展,故名秽业。又异生对于圣教中,起倒置见者,住自见取者,起邪决定者,起犹豫分别者所有的善不善业,皆名秽业。

  [14]三浊业:依猛利愚痴,上品钝根忘失念者,萨迦耶见为因而生起的身语意业,能障碍通晓真无我义故,名为浊业。又依止外道生起倒置见,能障碍通晓真如义故,是一切如来清净圣教之所对治,为不信混浊之所摄故,亦名浊业。

  以上三业,都是总约一切无漏业所有能为障碍体性而建立为曲秽浊诸染污业。

  [15]三清净业:一切能往善趣的妙行,由清净尸罗与正直见之所摄的身语意三业,远离毁犯戒见的垢故,所以名为清净业。又有异生于圣教中,起正决定者,不犹豫分别者所有的善业,亦名为清净业。

  [16]三牟尼业:《瑜伽》第九卷说名寂静业,第九十卷说名沉默业。牟尼是梵语,汉文译言寂默,即诸烦恼寂灭之义。一切能往涅槃的妙行,即有学无学圣人所有的无漏身语意业,契证寂静理故,所以名为牟尼业。

  以上二业,都是总约一切无漏业随顺体性而建立的。

  (3)四业类

  复有四种业:一黑黑异熟业,二白白异熟业,三诟谇诟谇异熟业,四非诟谇无异熟业能尽诸业。黑黑异熟业,就是欲界中的不善业,体即十种不善业,其性染污,故名为黑;又依此黑业能招感弗成爱的异熟果,故总说名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就是三界的善业,性不染污,不杂恶法,故名为白;又依此业能招感可爱的异熟果,故总说名白白异熟业。诟谇诟谇异熟业,即欲界所系的杂业,由善不善相杂故,非纯善纯恶,所以立名诟谇诟谇异熟业。诟谇异熟之业,以恶强故,可名诟谇,弗成立名白黑,以善劣故。非诟谇无异熟业能尽诸业,体即出世间的无漏诸业。说非诟谇,是约遮烦恼剖清白两义共合立名。非黑遮除烦恼,显示无漏业远离烦恼垢秽;白即表其体性情净;无异熟即显其与死活相违;能尽诸业,显其是诸有漏业的能对治者。由无漏业的力量,能永拔黑等有漏业招果的习惯故。此无漏业在《瑜伽》中别名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这是就双简前二种业而立名,义无相违。

  (4)十业类

  十业就是十种业道,这有两类:一、十不善业道:即杀生、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邪见。二、十善业道:即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无贪、无嗔、正见。这十种业道,鄙人面说人天行果中将作比较细地解释,这里就不说了。

  除上所说业类差别以外,还有强力业、劣力业、可思议业、弗成思议业,取受业、感化业、加行业、转变业、证得业,地狱业、畜生业、饿鬼业、人业、天业、不定业。《集论》《成实论》等,皆不出前已说业类所摄,恐太繁琐,且止不说。

  (三)集谛四行相

  如上所说集谛,总有四种行相:一因相,二集相,三生相,四缘相。集谛所有的惑业,是引起后有苦果的原因,即能激发后有的习惯因,如种子是生起苗芽的亲因,故名因相。由诸有情所集积的惑业习惯,在人天等有情类中,能为相似的描写种类的平等现原由,而使其现行;如人与人相似,牛与牛相似,马与马相似等,即集起之义,故名集相。又由业烦恼的力量使互异有情内身相续生起无量品类差别,是决定于五趣四生三界九地等的生因故,是名生组。又一切有情身心中,虽然同时具有三界五趣四生的种子,但现在世唯生于此界此趣此生中,而非余界余趣余生,皆由业烦恼为助缘成此差别,是以有情舍已得自体而取不曾得的自体,即诸有情别其余得舍因,是名缘相。

  为什么于集谛说四行相呢?是为修观行的人于集谛修四行观,可以对治四种贪爱,四爱就是:一我爱,即于自体爱著;二后有爱,即希求当来自体差别:三喜贪俱行爱,即于现前的或已经获得的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起贪著爱;四彼彼喜乐爱,即于所余未现前未获得的可爱色等起希求爱。这四种爱,是从常、乐、净、我四种倒置而产生的,我爱就是我倒,后有爱就是常倒,喜贪俱行爱就是乐倒,彼彼喜乐爱就是净倒。修观行的人以聪明观察因等四相,就是对治四爱,亦即对治四倒;观察因相,对治我爱;观察集相,对治后有爱;观察生相和缘相通治四种爱。《杂集论述记》说:前二别治、后二通治故。《瑜伽师地论》五十五卷说:问:何故于集谛为四行观?答:由有四种爱故。此四种爱,当知由常、乐、净、我爱差故建立差别:初爱为缘,建立后有爱;第二第三爱为缘,建立喜贪俱行爱,及彼彼喜乐爱;最后爱为缘,建立独爱;当知此爱随逐自体,又爱云何?谓于自体密切藏护。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喜贪俱行爱云何?谓于现前或于已得可爱色声香味触法起贪著爱。彼彼喜乐爱云何?谓于所余可爱色等起希求爱。

  三、灭谛

  (一)灭谛体相

  灭是灭尽义,即择灭无为,由圣无漏聪明的简择力,灭尽惑、业、苦三种杂染法,究竟证会静妙安稳的寂灭果,是即灭谛体相。《集论》解灭谛相文说:相者,谓真如,圣道,烦恼不生,若灭依,若能灭,若灭性;是灭谛相。这是以灭所依的真如,能灭烦恼的圣道,和烦恼灭尽的灭性,总出灭谛体相。约实际来说,灭谛体性就是断尽烦恼,绝诸戏论,究竟寂灭的涅槃。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六卷说:复沈此烦恼粗重永灭,是有余依涅槃增上所立灭谛。又因永断,未来不生;及先世因受用尽已,现在诸行,任运谢灭:是无余依涅槃增上所立灭谛。又《瑜伽论》六十八卷说:问:何等法灭故名灭谛耶:答:略有二种:一烦恼灭故,二依灭故。烦恼灭故,得有余依灭谛。依灭故,得无余依灭谛。

  (二)灭相甚深

  有为绝诸戏论,究竟寂灭的灭相,甚深最甚深,望有为诸行,弗成说异,弗成说不异,弗成说亦异亦不异,弗成说非异非不异。说异则应离开诸有为法而有寂灭,则寂灭与诸行,不相系属,互异异体了。说不异则有为诸行应即寂灭,如是则寂灭应同诸行是有为,是有漏,是杂染,是不净等,与诸行相无有差别。说亦异亦不异,过同异不异;说非异非不异,过同不异异;即具有不相系属的染净无别等过失。故寂灭相,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正智证知。

  (三)立名差别

  诸经论中,就灭相摄义差别,施设各种的异名,这里依《集论》所说差其余名称,略述如下:

  甲、依所灭法辨名差别,即依无余永断的总义,立有七种名称:第一名永出,永出诸缠故;这是依永断现行烦恼的缠缚而立名。第二,名永吐,永吐随眠故;这是依断烦恼的种子而立名。第三,名尽,见道对治,得离系故;在烦恼聚中,唯有所余修所断的迷事烦恼存在,迷理烦恼见道已顿断尽,亦名为尽。第四,名离欲,修道对治,得离系故;由修道渐断诸地烦恼,离诸地欲贪,渐次所显,故名离欲。第五,名灭,当来彼果苦不生故;由烦恼永尽,当来的苦果,亦永灭不生,故名为灭。第六,名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现故;彼果即离系果,在证得离系果的有余依位,由证得心解脱故,心苦永不现行,心无扰动,故名寂静。第七,名没,余所有事,永灭没故;即证寂灭今后,无为之余的所有宿业烦恼所感的有漏诸蕴事,自然灭尽,入无余依位,唯有清净真如离相湛然为依为住,余所有依事,皆永灭没,故名为没。

  以上七名,亦显示断惑的次序递次:即断惑的人,先伏现行,次断种子,所以先说永出永吐。在断种中,见惑顿断,修惑渐断,所以次说尽及离欲。见修二惑种子俱断尽已,当来的苦果决定不生,故次说灭。在证灭的时刻,先证有余依,后证无余依,所以最后说寂静与没。

  乙、释自通名,这有二十一种名称的差别:一、名无为,离三相故;即寂灭无为,与生异灭三有为相究竟相违,故名无为。二、名难见,跨越肉眼、天眼境故;即寂灭无为,不是肉眼和天眼的所见境,唯是圣无漏慧眼的所行境界,故名难见三、名不转,永离诸趣差别转故;寂灭无为远离那落迦等诸趣往来流转,恒常安住不动,故名不转。四、名不卑屈,离三爱故;寂灭无为永离欲爱色爱无色爱,于诸有中无所有卑屈,故名不卑屈。五、名甘露,离蕴魔故;寂灭无为永离一切死所依蕴,故名甘露。六、名无漏,永离一切烦恼魔故;烦恼魔是有漏,寂灭无为永离烦恼,故名无漏。七、名舍宅,无罪喜乐所依变乱;无罪喜乐即清净的解脱喜乐,寂灭无为是解脱喜乐的所依止,故名舍宅。八、名州渚,三界隔绝故;寂灭无为,于三界死活大海能为高原之隔绝,依譬喻立号,故名州渚。九、名弘济,能遮一切大苦灾横故;证得寂灭,生老病等诸苦灾横,永远绝离,故名弘济。十、名皈依,无有虚妄,意乐,加行,所依止故;寂灭无为是无有虚妄性之意乐及正加行的所依处,所依止,是皈依义,故名皈依。十一、名胜归趣,能为归趣一切最胜圣性所依处故;归是归投归依,趣是趣向趣入。圣性即无漏圣道,寂灭无为,能为趣证最殊胜的圣性之所依止处,是阿罗汉证得涅槃的加行所缘境界,故名胜归趣。十二、名不死,永离生故;有生必有死,寂灭无为无生,故名不死。十三、名无热恼,永离一切烦恼热故;寂灭无为,永离一切求不得苦的大热恼故。十四、名无炽然,永离一切愁叹忧苦诸恼乱故;寂灭无为极清凉,一切愁等炽然永息,故名无炽然。十五、名安稳,离怖畏住,所依处故;寂灭无为,无老病死等一切怖异,是离怖的圣居处依处,即空住,无愿住,无相住,灭尽定住名圣住(瑜伽三十四卷),圣住离怖畏,不为老病等所动,故名安稳。十六、名清凉,诸利益事所依处故;寂灭无为是一切无热恼的清凉善之所依,故名清凉。十七、名乐事,第一义乐变乱;第一义乐即出世间乐,寂灭无为是出生出世间乐的所依事,故名乐依。十八、名趣吉祥,为证得彼易修方便所依处故;趣是趣入趣证,吉祥即涅槃,寂灭无为是趣入证得彼涅槃易修加行的所缘境,故名趣吉祥。十九、名无病,永离一切障碍病故;寂灭无为远离恼烦等诸障碍病,故名无病。二十、名不动,永离一切散动故;寂灭无为,离诸境界戏论散动,故名不动。二十一、名涅槃,无相寂灭大安泰住,所依处故;寂灭无为,永离一切色受想行识等一切有相,是究竟寂灭大安泰住的所缘境界,故名涅槃。

  丙、对苦谛辨名,这有五名差别:一、名无生,离续生故;苦谛相,就是于彼彼处有情类中,接踵而生,寂灭无为与彼相义相违反,离续生相,故名无生。二、名起,永离此后渐生起故;苦谛相在有情续生已后,自身六根众分渐次圆满,寂灭无为,与彼相义相违反,永离渐次生起相,故名起。三、名无造,永离前际诸业烦恼势力所引故;苦谛相,有宿业烦恼的势力所造,寂灭无为与彼相义相违反,永离前际诸业烦恼势力,故名无造。四、名无作,不作现在诸业烦恼所依处故;现在苦谛,是能做作招感余生有异熟果的诸业烦恼之所依止,寂灭无为,与彼相义相违反不作现在诸业烦恼的所依处,故名无作。五、名不生,永离未来相续生故;苦相是后有异熟相续生起,无有间断,寂灭无为,永离未来相续生,故名不生。

  以上所说灭谛名义差别,皆依《集论》和《杂集论》说,在《瑜伽师地论》八十三卷中,亦有具体的解释。

  (四)灭谛四行相

  灭谛亦有四种行相:一、灭相,就是为流转死活因的烦恼,灭尽无余,得离系故名灭相。二、静相,就是行苦所摄的不寂静的五取蕴相,得离系故名静相。三、妙相,于诸烦恼苦,究竟离系,自然乐净以为自体,净妙无喻,故名妙相。四、离相,出众过患,常利益事,不复退转,最极安稳,故名为离。《俱舍论》二十六卷解灭谛四相说:诸蕴尽故灭,三火(贪嗔痴)息故静,无众患故妙,脱众灾故离。为什么于灭谛说四种行相呢?《瑜伽论》五十五说:问:何故于灭论为四行观?答:由四爱灭所显故。即灭相静相由灭我爱所显,第三妙相,由灭喜贪俱行爱(乐)和彼彼喜乐爱(净)所显,第四离相,由灭后有爱(常)所显。

  四、道谛

  (一)道谛体相

  道是能通义,即证得灭果的因,由道能通往涅槃城故。《俱舍论》卷二十五说: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复道者,谓求所依依此寻求涅槃果故道,与余处立通行名;以能通晓趣涅槃故道。有正道和助道,正道即诸无漏的聪明,助道即诸有漏无方便对治诸善品法。由此道故,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即为道体总相。

  (二)道谛差别

  甲、五相差别道

  道谛差别,总有五种:(一)资粮道,(二)加行道,(三)见道,(四)修道,(五)究竟道。

  (一)资粮道

  资粮道,即诸异生,由具自他圆满(论行中当说)为缘,提议希求解脱的善法欲,具足尸罗,守护根门,欲食知量,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止观,正知而住等,(瑜伽二十一卷说有十种,鄙人文说行中当详解释)即资粮道的体性。复有所余进习诸善,即闻思修所生三慧等。修习此故,得成见道位现观、修道位解脱的所依器性(内身相续堪率性)。《瑜伽师地论》二十二卷说: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善友性,若闻处死,若思处死,若无障碍,若修惠舍,若沙门肃静,如是等法,是名世间及出世间诸离欲道趣向资粮。具足尸罗等,都是资益希求解脱者成道的善法,如古时人行路有粮,能到所向处所,故名资粮,这资粮是顺趣解脱的远因,故亦名顺解脱分。

  (二)加行道

  加行道,即已积集资粮道者,为证道故加功用行,而进修暖等四法,故名加行道。前面说的资粮道,也有加行的意义,可以安立加行的名称。但这里的加行却非资粮,是已积集资粮者为得见道而安立名加行故。这加行有四位差别:(1)暖法位,由净定心,依谛增上契经等法为所缘,生起明得三摩地般若及彼定慧响应等法,是为暖位。是道火的前相,如古时钻木取火先有暖相,故名为暖。(2)顶法位,即于诸谛所缘中,聪明力增进,明相转胜,得明增三摩地般若及彼定慧响应等法,是为顶位。由前定慧展转增进居上位故,在有动的善根中最为殊胜,如上山至顶,故名为顶。(3)顺谛忍法位,由互异内自所证,于诸谛所缘中,一分已入于无所取,一贯忍解故,一分随顺于无能取,随顺通晓故,三摩地般若及彼响应等法,是为忍位。深忍印解,故名为忍。(4)世第一法位,由互异内自所证,于诸谛中,得无间心三摩地般若,及彼定慧响应等法,从此无间,必起最初出世道,是世间最殊胜的第一善法,故名世第一法位。这暖等四善根位,是顺趣真实决择分(见道)故,亦名顺决择分。

  (三)见道

  见道,由世第一法无间,引起无所得三摩地般若及彼响应等法,是见道体性。由无分别智最初照见诸法真理,故名见道。由真智通真如故,亦名通晓位。又见道差别,如《瑜伽》五十八卷说一心见道,如《瑜伽》五十五卷及《显扬圣教论》十七卷说三心见道,《瑜伽》五十八卷复说九心见道,及《集论》等说十六心见道。但真见道位,无多心差别,故说多心见道差别,皆是假立,非真实尔。以出世位中,互异内证,绝诸戏论故。

  (四)修道

  修道,即从见道以上,所有世间道、出世间道、软道、中道、上道、方便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皆名名修道。因为佛学生们,已得见道,顿断三者迷理烦恼,从此以上,为断迷事烦恼,以胜方便数数修习世间道等,故名修道。这里把世间道等的差别意义略述如下:

  (1)九道

  一、世间道,即有漏道,就是世间的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静虑即心体寂静,能审虑所缘的意思。《瑜伽师地论》三十二卷说:言静虑者,于一所缘牵挂捆扎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空无边处等,是无色界的四定,就所依的境,心无分别,摄心一境,离诸色碍,故名无色定。又因四定都有心住于空,所以别名四空定。

  四空定的解释,广如《瑜伽师地论》三十三卷中,这里简单地讲解如下:一空无边处定,即修定的人,已得第四静虑,厌患色质的障碍,心欲出离,即修观智灭除色相,缘空入定,心与无边际的虚空响应,是为空无边处定。二识无边处定,已得空无边处定的行者,感到心住虚空,仍有相对的空相存在,尚非静妙,乃进而厌患虚空,泯除空相,转心缘识,住识无边相,名识无边处定。三无所有处定,已得识无边处的行者,感到住识,仍有所依,乃厌患心识,舍识泯心,依无所有,寂然而住故,名无所有处定。四非想非非想处定,识无边处即想,无所有处即非想,已得无所有处定的行者,厌患无所想如痴如暗,厌患有想处如病如箭,如痈如疮;唯有非想非非想中,与上相违,寂静美妙;即舍无所有处定,心与非有想非无设法主意响应入定,名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此定中,由想昧劣,无下地胜想,得非想名,有昧劣的想存在,故名非非想。外道得了此定,执为涅槃。前三无色处,约加行立名;第四非想,当体立号。

  四静虑和四无色定,有四种响应当分别:一杂染,二清白,三建立,***净。

  1、杂染,由四无记根响应,定成杂染。四无记根即:爱、见、慢、无明,定地烦恼为定所伏,不发罪行,是有覆摄,故名无记。由此四惑,杂污其心,以诸染污静虑定为门,令色无色界一切有覆无记的烦恼随烦恼发展一向,为能生起散烦恼的根本,说名为根。这是第六识中四种定烦恼,非是第七中响应的四惑。[1]由有爱故,味上静虑,杂染所染;(集论,以下同。)即贪味净定的轻安快乐。[2]由有见故,见上静虑,杂染所染;即依止静虑提议计度前际等六十二见。[3]由有慢故,慢上静虑,杂染所染;即依所证胜定,于下界生慢,计自地为胜等。[4]由无明故,疑上静虑,杂染所染;疑是疑烦恼,由无明增故而起疑,故由无明疑上静虑。即希求解脱的人,因为未通晓真实事理,对于自己所证的殊胜品法,常生困惑,疑所证是解脱呀?不是解脱呀?(广释四无记根,如《瑜伽论》十二卷。)因为爱等四惑,染污其心,令色无色界本随二惑相续流转。

  2、清白,即清净的四静虑和四无色定,由体性是善故,说名清白。虽然是有漏的世间禅定,因其远离烦恼缠垢故,亦名为净。

  3、建立,建立有四种:一支分建立,二等至建立,三品类建立,四名想建立。于色界诸静虑,具有四种建立。诸无色定,唯有三种,除支分建立,以无色定无支分故。

  [1]支分建立,初静虑有五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系心于一所缘境,名心一境性。第三静虑有四支:一内等净,二喜,三乐,四心一境性。内等净的体即舍、念、正知,由摄念欲心于内,具有舍故,得心平等性:又已远离寻伺浊法,心得清净;即于内门中,远离沉浮寻伺,以念、正知、舍三平等令心品清净,所以总立名为内等净。第三静虑有五支:一舍、二念、三正知、四乐、五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未离喜贪,故不别显舍念正知,第三静虑已离喜贪,故别显舍念正知的自相。第四静虑有四支:一舍清净,二念清净,三不苦不乐受,四心一境性。第四静虑跨越寻伺、喜、乐三地(初二三禅)一切扰动故,心得平等性,正直性,无动转地安住,故具舍清净。又第四定已跨越寻伺喜乐三地一切动法故,心无忘失而明静,故具念清净。

  在四种静虑中,为什么只建立这些支分呢?这里引《杂集论》决择分谛品文解答这一问题:问:法有无量,何故唯立寻等为支?答:对治支故,利益支故,彼二(对治、利益)所依自性支故,由此三种,支分知足,不待余故。初静虑中,寻伺二种,是对治支;能断欲界欲恚害等寻伺故。喜乐二种,是利益支;由寻伺支治所治已,得离生喜乐故。(离欲恶不善法而生起先禅喜乐。)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依止定力,寻等转故。第二静虑中,内等净是对治支;由此能治寻伺故。喜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义如前说。第三静虑中,舍、念、正知是对治支,由此三能治喜故。乐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义如前说。第四静虑中,舍清净,念清净,是对治支;由此二能对治乐故。不苦不乐受,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彼二所依自性支。诸无色中,不立支分,以奢摩他一味性故。

  [2]等至建立,就是由七种作意才能获得四种静虑及四无色定。七作意是:一了相作意,即由定作意,见欲界中过患等,了达粗相,见初静虑中,无有欲界粗相过患,寂静妙,名为静相,是名了相作意。二胜解作意,即从了相作意之后,跨越闻思(了相作意为闻思所杂),唯用修行,于所缘的粗相静相提议胜解,是名胜解作意,三远离作意,因为胜解作意善修善习,善多修习为人缘,最初生起断烦恼的道,与道俱行的作意,是名远离作意。由这断道俱行的作意,能断欲界先所应断的烦恼及能远离烦恼品的粗重故。四摄乐作意,即从远离作意今后,修观行的人,能爱乐于断,爱乐远离,于诸断中见胜功德,触证少分远离的喜乐,为了除去昏沉掉举等,不时修习净妙作意,以悦其心,是名摄乐作意。五观察作意,修观行的人,由乐断乐修的正加积德品所资持故,令欲界所击的烦恼不复现行,为了想考验自己是否真正已断欲界烦恼,复更作意观察能生起烦恼的可爱净相,若心生烦恼,即知未正解脱,为欲断除烦恼故,正勤安住乐断乐修,是名观察作意。六方便究意作意,即从观察作意之后,为令欲界一切烦恼,于系时间得离系故,倍勤精进地修习奢摩他与毗钵舍那,由是人缘,从欲界系的烦恼中间得离系,这是初静虑最后的方便。故名方便究竟作意。《瑜伽》声闻地名加行究竟作意。七方便究竟果作意,修观行者,从方便究竟作意无间,证得根本最初静虑俱行作意,是名方便究竟果作意。声闻地名加行究意果作意。这七种作意的具体讲解,可参看《瑜伽师地论》三十三卷,这里不繁引了。如上所说为证入初静虑,修习七种作意,如是应知甚至为证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亦皆修习七种作意。

  [3]品类建立,就是修定的人,在修习的功行上有三品的差别,所以在生起异熟果时亦有三品差别,由因行品类不合,果位品类亦异。于初静虑定,具有下中上三品熏修,生果时即生下中上三品异熟,如是其余静虑,都有三品熏修,和三品异熟的差别,如在欲界修下中上初静虑,即生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广如《瑜伽师地论》第四卷及《显物圣教论》第二卷中所说。无色界中,没有色贪,是以亦无安诸宫殿等处所,故不建立生果差别。然由三品熏修无色定故,彼异熟生时,有离下差别,即寿命任时满不满等,有劣胜差别,即染污不染污等。

  [4]名想建立,于四静虑中三摩地的差别名字是无量无数的弗成算数、弗成思议,因为于初静虑所摄定中,诸佛世尊及已得究竟的大威德菩萨摩诃萨所入的三摩地,一切声闻及独觉等尚不能懂得其名称,更不用说知其数量差别和证入了。如般若经及诸大乘经中,都以各种名称显示三摩地其数无量。如于初静虑所摄定,有无量名想差别,于其余静虑无量所摄定也是这样。如是所说差别,皆是依于静虑波罗蜜多而说。

  4、清净,就是得根本定已,能激发胜品功德,无一切烦恼时,是名清净。即初静虑中边际定,甚至非想非非想处边际定,是名清净的静虑,清净的无色定。边显无越义,际显究竟。即已得的根本定其殊胜性至极究竟无可超越了。

  二、出世间道,就是无漏道,即于修道中法智类智所摄的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及彼响应的三摩地,皆是出世间道。其所依定,或者是未至定所摄,或者是初静虑甚至无所有处所摄。非想非非想处,唯是世间,因为非想定由不清楚明了想恒时现前,没有猛利取所缘相的感化,不能作极清楚明了现行的圣道之所依止,故非想地一贯是世间所摄。所以世尊在经中说,只有有想的三摩钵底,才能如实照了通晓无漏圣道。灭尽定亦是出世间摄,因为灭定是圣道后之所证得故。

  三、软道,就是下品道,显其力量不敷充足,故名软道。这软道中又分三品:即软软品道、软中品道、软上品道、由此三品道,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上上、上中、高低三品烦恼。

  四、中道,亦有中软、中中、中上三品差别。由此三品道,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中上,中中,中软三品烦恼。

  五、上道,亦有上软,上中,上上三品差别。由此三品道,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软上、软中、软软三品烦恼。

  对于软中上品道,复互异分为软等三类,建立九品,是为了显示修道所断的烦恼,是由渐次而断故。又缘软软品道,能断上上品烦恼,即身中极猛利粗重现行的烦恼,名上品烦恼。因为易可觉了,易可分别,如同粗垢。微少对治,即能够除遣,故说软软品道能断上上品烦恼。下下品烦恼,即身中微隐现行的烦恼,难可觉了,难可分别,如微隐的尘垢,鼎力对治,才能除遣,故说上上品道,对治下下品烦恼。准此事理,当知所余的能治道与所治烦恼皆是相翻建立,也是这样的了。

  六、加行道,即修道中,加功用行欣求断道,名加行道。因为正修行此道能渐舍离各其余上品等烦恼,转舍粗重一分,渐得转依。是名修道中的加行道,这里的加行道,通有漏无漏,通伏惑断惑,得择灭等。

  七、无间道,即修道中更无隔越正能断惑的道。由这无间道,能永断上品等烦恼,令无所余,转粗重依,得无粗重。是名修道中的无间道。

  八、解脱道,即证无为时,离缚安闲。由这解脱道,能证烦恼永断所得的解脱,是名修道中的解脱道。

  九、胜进道,即证得解脱道后,更修所余殊胜升进的道。观行者为了断除余品烦恼而进修的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望于前品是殊胜的升进,故名升进道。又复弃舍断烦恼的诸方便,但正思惟契经等法:或复于先所思所证法中,安住观察;或复进修余品胜定,诸如是等,亦名胜进道。又为激发神通等无量圣品功德;或彼神通等生已,现前安住,亦名胜进道。这里顺便说一下修道的修义。修的差别义,本来无量无边,略说有其四种:一得修,二习修,三除去修,四对治修。得修,即于未生善法,修习令生。为得故修,名为得修,由此修力,得所未得诸善法故。习修,即于已生善法,修令坚住不忘,倍复增广。习等于修,名为习修。由此修力,数习已得诸善法故。除去修,即于已生恶不善法,修令永断。为除去故修,名为除去修。由此修力,除去现行位诸不善故。欲界烦恼,能堕恶趣,故名为恶,能障善故,名为不善。对治修,即于未生恶不善法,修令不生。修习对治,名对治修。对治未来诸不善法,令成不生故。又由具有四种对治故,名为对治修:一厌坏对治,即于有漏诸行,见多过患,观察如病如痛等,由此厌患五取蕴。二断对治,由加行道及无间道,能断诸烦恼故。三持对治,即解脱道能任持所得无为功德。四远分对治,即解脱道后的诸道,能令先所断烦恼转远离故。这四种对治差别,是前对治修的差别义。

  (2)十一道

  1、略说十一道

  又道差别,有十一种:一观察道、二勤功用道、三修治定道、四现观方便道、五亲近现观道、六现观道、七僻静出离道、八依根差别道、九净修三学道、十发诸功德道、十一遍摄诸道道。这里是依于菩提分法等的差别而建立十一种,如其次序递次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四种正行,四种法迹,奢摩他,毗钵舍那,三无漏根。

  十一道如何配属菩提分法等的意义昵?《杂集论》中说得很清楚,这里抄写如下:观察事道者,谓四念住,由此最初以不净等行,观察一亲自受心法变乱。勤功用道者,谓四正断,由遍观察一切事已,为断诸障,发勤精进故。修治定道障者,谓四神足,如是净除一切障已,复由欲勤心观门,修三摩地令成调顺堪率性故。现观方便道者,谓信等五根,如是修治三摩地已,为欲证得无漏圣道,勤修增上缘暖顶方便故。亲近现观道者,谓信等五力,如是已得增上缘者,为欲无间通晓谛理,修习摧伏不信等障,忍等第一法近方便故。现观道者,谓七觉支,由此最初内证觉真理故。清净出离道者,谓圣八支道。由从此后,为令修道取断烦恼永得清净,修出离道故。由此事理,菩提分法,如是次序递次。依根差别道者,谓四正行,由依近分根本等地差别,及利钝根差别故。苦正行者,依止未至及无色定,如其次序递次止观劣故。乐正行者,依止根本静虑双道转故。一(苦乐)迟通者,谓钝根依苦乐。二速通者,谓利根依苦乐。净修三学道者,谓四法迹,由此净修增上戒等三学故。无贪,无恚,能净修治增上戒学,终不于贪欲嗔恚门,毁犯所学处故。正念,能净修治增上心学,由不忘所缘,持心令定故。正定,能净修治增上慧学,由心得定,能证如实智故。发诸功德道者,谓奢摩他毗钵舍那,由此能成办一切功德故。摄诸道道者,谓三无漏根,由此能摄初、中、究竟一切道故。未知欲知根,摄方便道及见道。已知根,摄修道。俱知根,摄究竟道。

  2、五门立菩提分法

  一切菩提分法无差别地皆由五门而得建立:一所缘,二自体,三助伴,四修习,五修果。这里分别讲解如下:

  [1]四念住

  由慧令念住身等四境,故名四念住。Ⅰ所缘,即身、受、心、法。这就是于四事起缘,即缘我所依事、我受用事、我自体事、我染净事。为什么四念住唯以身等为所缘境呢?因为倒置众生多分计执我依止有根身,受用苦乐等,取了境为相,于相上由贪等染污,由信等清净。为令观行者,最初正观察真实事相,所以建立身等四事为所缘境。Ⅱ自体,即慧及念,因为身等随观的慧与念俱起,故用慧念为体。Ⅲ助伴,即念慧响应的心心所等。Ⅳ修习,即于内身等修循身等观。就是于内色、外色、内外色,以分别影像身,与本质身,平等循观。如是于受、心、法亦修循受等观总起来说,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广如《集论》卷六与《杂集论》决择分谛品及《瑜伽师地论》二十八卷所说。Ⅴ修果,因为内身等修循身等观,如其次序递次能断除四种倒置,趣入四谛,身等离系,是名修果。断四倒置,即由修四念住随其次序递次,能断除净、乐、常、我四种倒置。于身修不净故,断除净倒。于了知诸受皆是苦故,断除乐倒。通晓诸识依根缘境,念念变异故,断除常倒。观察染净,唯有诸法,无感化的主宰故,断除我倒。又修四念住,如其次序递次,趣入四谛,亦是修果。由身念住,趣入苦谛;所有色身,皆是行苦相粗重所显故。由受念住,趣入集谛:以乐等诸受,是和合受(于坏苦性位起和合受)等所依处故。由心念住,趣入灭谛;观离我之识当来无所有,恐惧我断灭,于涅槃所生的恐怖永远离掉故。由法念住,趣入道谛;为断所治法,为修能治法故。又修四念住,如其次序递次,能证得身受心法离系果:由修习念住,逐渐地能远离身等粗重故。

  [2]四正断

  四正断,别名四正勤,由精进力能断自所除的懈怠障碍法,故名四正断。Ⅰ所缘,即已生、末生、所治、能治法。初正断已生所治的恶不善法为境。第二正断,缘未生所治的恶不善法为境。第三正断,缘未生能治的善法为境。第四正断,缘已生能治的善法为境。Ⅱ自体,正断的自体就是精进。Ⅲ助伴,即彼响应的心心所等。Ⅳ修习,《集论》说:修习者,如契经说:生欲,策励,提议正勤,策心,持心。个中诸句,显修正勤,及所依止。所依止者,谓欲。正勤者,谓策励等。这就是说以欲为依而提议策励等正勤。据《杂集论述记》说,前三句在闻思位,后二句在修位。生欲,即于已生的恶不善法,生起乐断欲,于未生的恶不善法,起遮令不现行欲;于未生和已生的善法,皆生起证得欲。策励就是于已生的恶不善法不忍受励力趣断,于未生的恶不善法不忘住正念令不现行;于未生的善法以正方便策励生起,于已生的善法以正方便摄持不失。提议正勤,就是于已生和未生的恶不善法,一心精进,修正方便,令生令长。策心持心,就是于已生和未生的恶不善法而修观慧的时刻,若心昏沉没,当策练其心令举,除遣昏沉等烦恼的染污。若心掉举,当制持其心令下,除遣掉举诸过,令修慧得生。Ⅴ修果,由修正断,能尽弃舍一切所治法,于能治法,能得能生。即初二正断,能尽舍一切所治的恶法;第三正断,得能对治的未生善法;第四正断,增长能对治的已生善法。

  [3]四神足

  四神足,即欲勤心观四种三摩地。神即神通,神是妙用莫测,通是无碍安闲,神通有弗成推想的奥妙感化,一切如意安闲,所以名神通,实即聪明的感化。足是基本义,即欲等胜定是发生神通妙用的因,是神通的基本,所以名神足。四神足的所缘境,即启事已经成办圆满的殊胜定力,而提议的各种神变功德事。它的自体,即殊胜的三摩地。助件,即欲、勤、心、观,及彼响应的心心所等。欲三摩地,即由猛利乐欲增上力起正便而成就的心一境性。勤三摩地,即由恒常精进,无时暂间的增上力而成就的一境性。心三摩地,即因为前生数修定力,令彼种子功能增长,今时由种子功能,令心专注于内法的增上力,任运于三摩地随顺而转,由此速证心一境性。观三摩地,即由听闻他人教法,依聪明内自简择观察的增上力而成就的心一境性。修习,即数数修习八种断行。八断行就是:欲、精进、信、安、正念、正知、思、舍。《辩中边论辩修对治品》说欲等八法,能治懈怠、忘圣言,及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五种过失,故名八断行。即为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四种断行。为断除后四种过失,如其次序递次修习念、正知、思、舍四种断行。这八种断行。略摄为四类:一加行,二摄受,三继属,四对治。加行摄欲、精进、信三种。欲为精进的所依,由对于三摩地乐欲,才肯精进修习故。信为欲因,由想求得三摩地的乐欲,是依于信受有三摩地可得和能得故。摄受就是轻安,因为轻安摄益身心故。继属就是正念、正知,由正念不忘失所缘,能安心于一境故。由有正知,于有放逸生,则能如实了知故。对治摄思和舍,由思能策举心,舍能制持心。由策心持心两种力量,于修习止观品中已生沉掉能远离故。即由思对治昏沉,舍对治掉举。《瑜伽师地论》二十九卷解八断行中说:七者思,谓心做作,于断未断正观察时做作其心,提议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八者舍,谓引以前、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心无染污,心平等性。修果,总说有三:一由已善修治三摩地故,于随已所乐欲证得和所欲通晓的法,即能随心通晓变现。二证得堪能,具自感化,即远离已生未生的不善法,修集已生未生的善法,故《集论》说:于别别处所法中证得堪能。由证堪能心有安闲感化,如已所愿的乐欲而能成办各种神通等事。三能激发各种殊胜功德。

  [4]五根

  信、勤、念、定、慧五法,名五根。根是增上义,由这五法能出生一切善法,为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故总名为根。五根的所摄境,就是四圣谛。由此五根是修起现观的加行所摄而作此行相故。五根的自体即:信、精进、念、定、慧。助伴,即彼响应的心心所等。修习是:信根,于诸谛生起忍可行的修习。精进根,于诸谛生起忍可已后,为觉悟诸谛,提议精进的修习。念根,是于诸谛发精进已,起不忘失行的修习。定根,是于诸谛既牵挂捆扎已,起心一境性行的修习。慧根,是于诸谛既得定已,起简择行的修习。修果是:能速发谛现观;因为因为修习五根的增上力,不久即能生起见道故。又能修治暖法和顶法,激发忍法和世第一法。即于现在此身入顺择分位加行道。

  [5]五力

  五力,即前五根法,所缘境和自体、助伴、修习,皆与根相似,但果有差别,即因为清净的信等五法力量增盛,能损减不信等所对治障,弗成屈伏,能破他恶法,能修治忍法和世第一法,转立名力。即于天、魔不能转,业、烦恼不能屈,故名为力。如《杂集论》说:如说果者,谓能损减不信等障故,胜过于前,虽与五根所缘境界自体等相似,然弗成屈伏,义有差别故,别立力分(菩提分)。

  [6]七觉支

  七觉支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觉等于聪明,支是分类,分类不合而有十种,故名七觉支。七觉支的所缘境,即四谛如实性。如实性就是清净所摄的胜义真实性。觉支自体是,念、择法、精进、喜、安、定、行舍。念是所依支,由牵挂捆扎故,令诸善法皆不忘失。择法是自体支,是觉的自相,慧以简择为性故。精进是出离支,由精进努力,能达到所欲到的处所故。喜是利益支,由喜适悦势力,令身心调畅故。安、定、行舍是不染污支,如其次序递次,由轻安故不染污,以轻安能除粗重过失故。由依定故不染污,依止于定获得转依故。舍是不染污体,由舍永除贪忧不染污位为自性故。如《集论》说:安定舍是不染污支,由此不染污故,依此不染污故,体是不染污故。觉支助伴,即彼响应的心心所等。觉支修习,如《集论》说:修习者,谓依止远离,依止无欲,依止寂灭,回向弃舍修念觉支,如念觉支,甚至行舍觉支亦尔。如是四句,次序递次显示缘四谛境修习觉支。如以念缘苦体法为恼苦(苦谛)时,于苦境界,必求远离,即名依止远离修念。若以念缘可爱相苦集法认为是苦集(集谛)时,于此可爱相境界,必求远离,即名依止离欲修念。若以念缘苦灭为苦灭(灭谛)时,于此苦灭境界,必求作证,即名依止寂灭修念。若以念缘趣入苦灭行(道谛),知由行势力弃舍苦故,于此趣苦灭行境界,必求修习,即名回向弃舍修念。回是回转,而不随顺死活流,向是趣向,即趣向于能灭苦集的道,弃舍烦恼业苦。觉支修果,即见道所断烦恼永尽断灭,因为七觉支是见道的自体故。大乘说七觉支在见道位,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九卷说:彼于尔时,最初获得七觉支故名初有学,见圣谛迹,已永断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唯余修道所断烦恼。

  [7]八圣道支

  八圣道即正见等八法。得无漏聪明,契证真理,名之为圣。运载游履,称之为道。正见等八法,是圣人所游行的迹路,所以名为圣道。八圣道的所缘境,等于见道后的四圣谛如实性,因为见道今后所缘的境界,即以先前见道时所见诸谛如实性为体故。道支自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是分别支,如先前见道所证起真实简择故。正思惟是诲示他支,如(相似相当义)其所证,而方便善巧地安立名言以教诲开示他人故。正语、正业、正命是令他信支,如其次序递次能令他人对于已证真理者决定信有正见、正戒、正命清净性故。即由发正语,随自所证真实义,善能问答论经过议定择,听闻的人,由此了知证理者有见清净。因为正业,往来进止,正行具足,能令见闻的人,了知证理者有戒清净。由正命故(即远离五种邪命的如法生活。五种邪命是:一为利养故,诈现奇特。二为利养故,数自说功德,三为利养故,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四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为利养故,称得赡养,以动人心。邪缘活命,名为邪命),如法乞求佛所听许的衣钵资具,见闻的人,由此了证理者有命清净。正精进是净烦恼障支,由此永断一切烦恼结故。正念是净随烦恼障支,由有正念,不忘失正止、正举、正舍相,永不容受掉举等随烦恼故。正定是能净最胜功德障支,由具正定,能激发神通等无量殊胜功德故。道支助件,即彼响应的心心所等。道支修习,与七觉支修习相同,即依止远离,依止无欲,依止寂灭,回向弃舍,修习正见,甚至修习正定。道支修果,即分别、诲示他、令他信、烦恼净、随烦恼障净、最胜功德净。

  以上依《集论》五门建立三十七菩提分法竟,具体的讲解,可参看《瑜伽师地论》二十八卷和二十九卷。

  3、四正行

  四正行是依根差别道:一苦迟通行,二苦速通行,三乐迟通行,四乐速通行。迟速是约能修道人的钝利根以辨差别。通是修行义,行即智、见,为尽诸漏所修智见,故名正行。《俱舍论》二十五卷说:道于余处,立通行名。以能趣涅槃故。《集论》说:初谓钝根(迟)未得根本静虑(苦)。第二谓利根(速)未得根本静虑(苦)。第三谓钝根(迟)已得根本静虑(乐)。第四谓利根(速)已得根本静虑(乐)。这就是说,苦正行者,依于未至定、中心定,或无色地三定修无漏道名苦通行,以所依的定无喜乐等支作功德,未至定奢摩他微劣,无色地毗钵舍那微劣,止观不等,转进艰辛,故名苦通行,但有利钝二根差别,钝根者名苦迟通行,利根者名苦速通行。乐正行者,即已得根本静虑的行者,依于四根本定起无漏道,以所依定是止观平等的双运转道,具现法乐住,故名乐通行者,因为利钝二根差别,钝根的人,名乐迟通行,利根的人,名乐速通行。如《显扬圣教论》卷二说:一苦迟谓钝根者已得现法乐住,为尽诸漏苦见苦行。四乐速通,谓利根者,余如前说。

  4、四法迹

  四法迹是净修三学道,即无贪、无嗔、正念、正定,此四法是戒定慧三增上学的所依因,故名为迹,无贪无嗔,为戒学的所依因,能令增上戒学清净:不因贪欲嗔恚而毁犯学处故。正念是定学的所依因,能令增上心学清净;因为所缘无所忘失,持心令定故。正定是慧学的所依因,能令增上慧学清净:由定心者,能证如实智故。

  5、奢摩他毗钵舍那

  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发诸功德道,由这止观能够成办一切功德故。

  奢摩他有九种住心差别:一于内摄心令住(瑜伽三十卷名内住),即摄敛其心,不向外攀缘,令住于内所摄境,离内狼藉,最初系心,故名令住。二等住,由内住最初捆扎粗动心已,未能令心于所摄境,相等续住,今即以清净方便挫令微细,令心于所缘境相续牵挂捆扎,故名等住。三安住,由方便力虽然能够令心于所缘相内住等住,但有时会失掉正念,于外境驰流狼藉,即以正知还复摄录,安置于内所缘境,故名安住。四近住,安住之后,为令其心,于外不散,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亲近于内所缘境,不远住于外,故名近住。五调顺,由清净方便,虽然心坎能勉强内住,甚至近住,但心未调柔,于强大的色声香味触相,及贪嗔痴男女等相,乃会生起狼藉,故于狼藉之因的色等相,起过患想,由此增上力,调伏其心,令不流散,故名调顺。六寂静,这是进一步调制心坎,即在修定中有各种欲患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今即取彼诸法,深见过患,由这想增上力,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令不流散,故名寂静。七最极寂静,在寂静住中,有时失念,寻思等率尔现行,即随所生起的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让它相续,即便制伏断除,令不更起,故名最极寂静。八专注一趣,即于最极寂静住中,由精进加行,无间无缺地相续安住于胜三摩地,故名专注一趣。九平等摄持(瑜伽名等持)由数修数习善修习故,得无行用任运道转,由是人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离乱散转,故名平等摄持。

  毗钵舍那总的差别有四种:一简择诸法,二最极简择,三普遍寻思,四周审观察。简择诸法,即缘诸法尽所有性的观行;尽所有性,即蕴处界的事边际相。最极简择,即缘诸法如所有性的观行;如所有性,即四圣谛、十六行相、真如、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空、无愿、无相。普遍寻思,即由有分别作意,随寻思行慧考虑推察所闻所受持的法相。周审观察,即委细推寻,就是以随伺察行慧审细观察所闻所受持的法相。如是四种观行,为欲对粗相结故,依净行所缘境界而修;为欲制伏诸倒置故,依善巧所缘境界而修;令无倒心善安住故,依净惑所缘境而修。如《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卷说: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种毗钵舍那。云何名为能正思择?谓于净行所缘境界,或于善巧所缘境界,或于缘所缘境界,能正思尽所有性。云何名为最极思择?谓即于彼所缘境界,最极思如所有性。云何名为周遍寻思?谓即于彼所缘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周遍寻思。云何名为周遍伺察:谓即于彼所缘境界,审谛推寻周遍伺察。净行所缘有五种:一不净所缘境,对治多贪行。二慈悲所缘境,对治多嗔行。三缘起性所缘境,对治多痴行。四界差别所缘境,对治骄慢行。五入前程念所缘境,对治寻思行。由观这五种所缘,可以对治贪等粗重相结。善巧所缘亦有五种:一蕴善巧,二界善巧,三处善巧,四缘起善巧,五处非处善巧。令于诸法远离无因生,不平等因生,是缘起善巧观。于诸法了知因果相当摄受生,是处非处善巧观。由这五种善巧观,能对治诸倒置妄执。净惑所缘,即依世间道观下地粗性,上地静性,能制伏烦恼不起现行:观真如及四圣谛,能永净烦恼:是名净惑所缘。

  又奢摩他毗钵舍那建立四种道:[1]一类行者,已得奢摩他未得毗钵舍那,这就是已得世间定的行者,因为未得简择诸法的慧,乃依奢摩他进修圣教所有性和如所说简择诸法尽所有性的毗钵舍那道。[2]一类行者,已得毗钵舍那未得奢摩他,这是已得圣教闻思二慧,或修慧中的胜解作意,甚至方便究竟作意位。而未证得三摩地。这类行者,即依闻思慧而进修奢摩他道。[3]一类行者,未得奢摩他亦未得毗钵舍那,这一类行者,必须由听闻处死,如理作意,宴坐住心,专心制伏昏沉掉举,双修二道。[4]一类行者,已得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这一类行者,则能止观二道和合平等双转,

  6、三无漏根

  三无漏根:即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这三根是遍摄诸道道。三无漏根,是二十二根(二十二根义可参阅《瑜伽师地论》五十七卷)中的最后三根。体即意根、乐根、喜根、舍根及信、勤、念、定、慧九根。《杂集论》虽说在加行道时,有于解脱希求欲证愁戚所摄的忧根,但忧根体性唯是有漏,非三无漏正根的体,故多不说。依意等九根,于见修无学三道中作增上,如其次序递次建立三无漏根。[1]未知欲知根,即于加行道及于见道十五心刹那中,于未见谛作见增上,即欲知先所未知的真实谛理而修习转,故名未知欲知根。《成唯识论》则分为三位,如该论卷七说:未知当知根体,位有三种:一根本位,谓在见道(前十五心时),除后刹那(第十六心),无所未知可当知故。二加行位,谓暖、顶、忍、世第一法,近能激发根本位(见道)故。三资粮位,谓从为得谛现观故,提经过议定定胜善法欲,甚至未得顺决择分所有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生根本位(见道)故。于此三位,信等五根,意、喜、乐、舍为此根性。加行等位(资粮位、七地以前未离欲者,小乘初二果末离欲者),于后胜法,求证愁戚,亦有忧根,非正善根,故多不说。[2]已知根,即从第十六见道心刹那以上,甚至金刚喻定,一切有学道中所有诸根,于断障作增上,即数数修习见道中已知的境,无所未知可当知故,名已知根。[3]具知根,即于无学道中作现法乐住增上的所有诸根,即阿罗汉等所有的信等九根,无学身中,所应学无故,应知的已知,具有其知,故名具知根。

  (五)究竟道

  究竟道就是无学道,《集》卷六说:依金刚喻定,一切粗重,永已息故;一切系得,永已断故;永证一切离系得故;从此次序递次无间转依;证得尽智及无生智、十无学法等如是等法,名究竟道。金刚喻定,即居修道最后断结道位所有三摩地,能坏一切障,极其坚猛,故喻如金刚。粗重,在《集论》里说有二十四种,总起来说,就是一切有漏种子习惯和一切有漏不安稳性。系得,就是一切的有漏法。离系得,就是涅槃。无间转依,即已证得无学道的三种所依:一心转依,即已得无学道,证得法性心,自性清净,永离一切客尘烦恼故,名为转依,就是真如转依义。二道转依,就是早年的世间道,在现观时转成出世,说名有学,若永除一切所治,永离三界贪欲时,此道自体究竟圆满,名为转依。三粗重转依,即阿赖耶识中,一切烦恼随眠永远离故,名为转依。尽智,即由因尽所得智,名为尽智;就是于无学位中,由永断集,令无有余所得的智,故名尽智。或缘尽为境,名为尽智;就是缘招感苦果的集因尽为境,故名尽智。无生智,即由果断所得智;就是由有当来一切苦果毕竟不生法性故而得此智。名无生智。或缘果不生为境,名无生智,即缘苦谛无生为境,名无生智。十无学法,即无学身中的无学正见、无学正思惟、无学正语、无学正业、无学正命、无学正精进、无学正念、无学正定、无学正解脱、无学正智。无学正见,即阿罗汉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响应,简择法,最简择等是名无学正见。正思惟等,准此例知。具体的解释,可以参阅《集异门论》第二十卷。无学正解脱,即无学身心上离一切烦恼粗重的调柔堪忍法。无学正智,即阿罗汉的尽智及无生智。又十无学法,当知依无学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说。无学正语、正业、正命,是无学戒蕴摄。无学正念、正定,是无学定蕴摄。无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是无学慧蕴摄。无学正解脱,是无学解脱蕴摄。无学正智,是无学解脱知见蕴摄。

  (三)道谛四行相

  道谛有四种行相:即道相、如相、行相、出相,这四相如其次序递次即资粮道、, , 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所摄。(一)道相,即由这圣道是圣者们证得涅槃真义游履的迹路,所以名道。(二)如相,即一切烦恼皆由不如理作意所起,这道谛是如理作意所起,由此如理的道谛,能正对治不如理的诸烦恼,所以名如。(三)行相,由积德能成办净心,令不倒置,即成办(做作义)名行:以心不觉悟真实,是因为无常等法,生起常等的倒置妄执,此道积德能修治这倒置心,令其远离倒置而觉悟真实,故名为行。(四)出相,即由此圣道,能趣出离的究竟涅槃,永离烦恼业苦,故名为出。

  为甚么于道谛作四行相观昵?由作此四观,能证得常、乐、净、我四种爱之永灭故。如《瑜伽师地论》五十五卷说:问:何故于道谛为四行观?答:由能证彼四爱灭故。

  五、总分别十六行相

  前面所说的四谛十六行相观,皆通世间与出世间,其差别点有三:(一)世间行相,于所知境,不善悟入。出世间行相善巧悟入。(二)世间行相有障碍,出世间行相无障碍。(三)世间行相有分别,出世间行相无分别。就是于诸谛中的无常苦等十六种所缘境界,起世间智行相作观察的时刻,不能善巧地通晓真如实性,故不善悟入。因为不能通晓真如实性,即不能断除烦恼,故世间行相为烦恼所随逐,是有障碍。世间行相依名言学生起无常苦等戏论,故是有分别。出世间智行相现前的时刻,现证无常等义,断除烦恼,远离障碍,但不依名言戏论门,见此是无常等义。故出世间行相于所缘境界,善巧悟入,无障碍性,无有分别。

  六、四谛的因果次序递次

  上来已将四谛的义理,概略地介绍完了,这里说一说它的因果次序递次。四谛中的前二谛,是世间因果,也就是杂染因果,流转因果,集谛是因,若谛是果。后二谛是出世间因果,也就是清净因果,还灭因果;道谛是因,灭谛是果。这四谛的世出世间因果次序递次,为什么都是先说果法后说因法呢?这是因为在观理修行的时刻,必须首先了知一切有漏果报皆苦,其次求知招致此苦的原因;了知灭苦,心须灭因,所以先说苦谛,后说集谛。灭道二谛也是这样,懂得究竟寂灭的解脱为乐,因而生起要求证灭的仰慕之心,由此而寻求解脱方法的正道,所以先说灭谛,后说道谛。故四谛的因果次序递次,不是依于法相生起的因果次序递次而建立,乃是依于观理修行的因果次序递次而说的。

更新于:6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