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东教授: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
- 2023-07-27 10:42
魏德东
提要: 我主要和大家讨论四个问题。首先是唯识的基本义理,我希望能用三个命题予以概括,这就是万法唯识、八识理论和转识成智,最后讲一下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的关系。
关键字:
大家好!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听讲座。五月份我曾来这里做过一次演讲,作了很多准备,大约有二三十人参加,我感觉讲得很从容。这次我以为也只有那么多人,没想到竟然这么多,这就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挑战,不知道大家为什么会对唯识学这么感兴趣?不知道大家到底想听什么?如果我去一个寺庙给一些居士讲唯识,或者去一个大学的宗教学系讲,我大致可以推测我的听众的倾向,可以断定大家想听什么,但是今天我的确有些茫然。按照佛教的传统,在演讲之前应该清楚大家想听什么,佛教称其为应机、逗法。当然我不是在说法,我不是在传教,我只是在讲一般的佛学道理,但在讲之前了解大家的意图仍然十分重要。但是今天好像做不到这一点了,我就按照海报上列出的提纲来讲。我大约讲一个多小时,剩下的时间留给大家。
在现代文化系统中,唯识学总是被看得很难很繁琐。在哲学当中,唯识哲学以最复杂最难学着称。但我今天的工作并不是要给大家讲一些很烦琐的东西,让大家觉得我有学问。我想大家都不是专业的佛教学者,因此我猜大家的兴趣,或许就是了解唯识学最基本的道理,把握唯识学的根本精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演算繁复的因明论证,或者推究概念的细密演化。实际上这也是我个人的倾向所在。因此今天我们要带着欣赏的心态,共同分享一个未名湖畔美好的唯识之夜。
今天我主要和大家讨论四个问题。首先是唯识的基本义理,我希望能用三个命题予以概括,这就是万法唯识、八识理论和转识成智,最后讲一下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的关系。
一、万法唯识
我讲的唯识学的第一个基本义理是“万法唯识”。所谓万法,指所有的存在物,也就是整个世界;“唯”,依照通常的解释,就是唯有、只有;“识”就是众生的意识。万法唯识是说,一切存在物的本质只是意识,整个世界都是意识的变现。这是理解唯识学的第一个重要命题,体现了唯识学的理论品格。对我来说,要通俗易懂地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不太容易。我想大家都受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对于唯识学来说,开始的时候,或许可以顺着西方哲学史上唯心论的思路揣摩体会。当然对于唯识学乃至整个佛教的哲学属性,从来争论不断。从唯心论入手只是起导引大家思路的作用,对唯识学哲学属性的判断最终要看你们自己的体会。
我从三个角度具体向大家阐述万法唯识。第一点,是从审美上看。比如谈恋爱,中国人最常说的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国庆节期间,街上成双成对的恋人们都很骄傲,因为他们都感觉自己的伴侣是最潇洒最漂亮的。这很重要。这些伴侣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有些年纪大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的伙伴不能再说漂亮了,但是一定曾经认为漂亮过,(笑声)曾经很欣赏她。但是你的同事并不一定认为你的伴侣很美。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念,俗语中所谓的王八看绿豆者也。我想这一点是不用我来多讲的。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光,有自己喜欢的歌曲,自己喜欢的朋友等等。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很漂亮,所有的人都喜欢一个人,这就很麻烦了。这也就是今天影视界所谓大众情人的烦恼。他们有很多麻烦啊。但即便是大众情人,每个人所欣赏的角度所喜欢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从根本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绝对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思想。比如对咱们的社长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所有的会员都喜欢他,那他就不仅工作很忙,其他的很多事情肯定也很麻烦。你现在是不是这样?爱你的人超过百分之九十了吗。(笑声)也可能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认为你长得潇洒。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光,每个人眼里都有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与别人的是不同的。这个审美道理在唯识学上就叫做万法唯识。其实不仅在唯识学上,可能任何一种哲学都承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
第二点,我们从认识论上来理解万法唯识。大家都懂得认识论,认识活动需要有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在一般的认识论中,认识客体是客观的,是外在于我们的认识主体,是实在的。但唯识学不这么认为。它认为认识对象是由认识主体产生的,不是客观实在的,即认识对象是“唯识所变”的。它还特别地将认识主体称作“见分”,认识客体叫做“相分”。这一点鲜明地体现了唯识学独特的理论风格,而不像刚才所说的审美观基本为各种思想所认同。国庆节期间,大家可能都去了很多地方,有的人去了泰山,有的人去了承德,有的人去了峨眉,还有的人去了新加坡等等。出发之前,首先你会肯定在那里有一个客观的地点,比如有一个客观的新加坡,所以你才会去,回来之后你对我们说:“新加坡好干净呀!”你会说新加坡的地上没有口香糖,为什么?因为那里根本就没有卖口香糖的,(笑声)而且如果你在公共场合吃口香糖很可能要被罚款。你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新加坡,因为你看过的客观的新加坡就是这样的。但是唯识学告诉你,事情不是这样的,你所说的新加坡并不是客观实在的,你所说的新加坡只不过是你对新加坡的一种“影像”。
再举个例子说,我住在朝阳区的南部,北京的东南方向。我现在对你说,那个地方有点脏,过去有很多工厂,那个地方没有这么多大学,只有一所大学叫做北京工业大学,如此等等。那你就会说,哦,原来朝阳区的南部是这样的,没有太多大学,也不太干净,是北京穷人住的地方。我刚刚说完,可能有人会立刻反驳:“我刚刚从CBD过来,CBD那是北京的中央商务区,以国贸大厦为中心,地皮比中关村还贵,是北京最重要的商业重镇,怎么像你所说的是穷人呆的地方呢?我们那里开的车全是宝来以上。”这是他所理解的朝阳区。到底朝阳区是怎样的?每个人认识不同,每个人心目中的朝阳区也就不同。那么朝阳区到底是怎样的呢?其本质是什么?唯识学认为并没有什么本质,朝阳区就存在于不同主体的意识中,因人而异。这在唯识学认识论上叫做“摄境归识”,即把我们所认识对象归人认识主体当中,只是不同认识主体的显现。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朝阳区,唯心所变。大家意识中相互交叉的部分,也就是基本相同的部分,构成了所谓的客观的朝阳区,实际上这也是意识的变现。客观外在实在的朝阳区是不存在的。
唯识学认为,我所认识的事物只是我的认识表象,而不是事物自身。所谓的认识客体实际就是人的意识“影像”。我所认为的朝阳区和别人所说的朝阳区都是一种影像,是我心目中的朝阳区。比如,国贸大厦存在吗?从唯识学的角度出发,我现在是不能告诉你国贸大厦是否真实存在的。有一个更好的例子,纽约世贸大厦,但是如果一个人长眠了一年醒来,他一定认为“双塔”依然在那里,他要去看“双塔”,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了,“9.11”让它消失了。但为什么这个人会以为“双塔”还在呢?而且他认为肯定在,你跟他讲“9.11”他根本不能理解。这说明,所谓双塔,不过只是人们的影像,只是活在你的心中而已。再举个例子,一个不了解美国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双塔”,你说“双塔”在他那里存在不存在呢?在唯识学看来,没有关于事物的认识,也就说不上事物是否存在,用现象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有无“悬置”起来。
在唯识家看来,所谓客观事物实际只是众生有关事物的影像,认识永远超不出影像。你可以说你认识月球,但是你所认识的并不是天上的月亮,而只是你心目中的月亮影像。你说你认识银河系,但是银河系到底存不存在?没有天文学知识的人一定会说不存在。银河系是什么样子的?每一个科学家说的都不同。为什么?因为每个科学家心目中都有自己的银河系。那么事物自身到底是怎样的?那是一个超出了思维的问题,是你的认识能力所不能企及的问题,是你的认识的界限。因为当你听到看到某一个事物的时候,你已经是带着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成见在听在看了。所以物理系的人和中文系的人在看银河系的时候感受可能很不相同,前者可能表述为分子结构,后者津津乐道的可能是一个爱情故事。
概括地说,唯识学在认识论上告诉大家,我们所认识的对象实际上就是我们头脑里的事物影像,是一个表象,而不是客观的世界。那么客观世界是否存在呢?一个严格站在认识论立场上的唯识家可能会予以回避。唯识学有一部经典,叫做《解深密经》,很短,大家可以去读。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语录是:“识所缘,唯识所现”,意思是说,我们的意识所依赖所凭靠的对象,只是意识的表现。这是《解深密经》对“唯识”含义的一个经典解释。
这样说还没有回答唯识学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是否存在客观的世界”的问题。如果不存在,那为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银河系?这满天的星斗从何而来?这就要讨论万法唯识的第三个层面:本体论含义,也就是说,要从世界的生成上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世界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这个北京大学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在唯识学看来,北大就是主观的,是“唯识所现”,是意识变现来的。首先有“戊戌变法”,是那些“戊戌变法”的维新派想出了一个学校,叫做京师大学堂。第二个是“老佛爷”慈禧太后有这个意识,戊戌变法后她没有关了这所学堂。如果没有晚清这些人的意识,北京大学是不可能产生的。经过了100多年到今天,北京大学是什么呢?比如说这座教学楼,这是很年轻的一座楼,本来是没有的,但是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有了这个想法,想要造这样一座楼,于是就有了这座楼。用佛教的话说就是大家一发“愿”,这个楼就平地起来了。北京大学南面有条路本来很挤,北京市和中关村一发“愿”,心念一动,一条四环马路出来了。三年前这里根本没有这条马路?那么四环路哪里来的?很明显,它是“唯识所现”。又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它首先是根据***的意愿所创立的。它产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最早叫华北公学。***为了抗日,为了培养抗日干部,有了这样的心愿,再共同努力,结果在延安的窑洞里,人民大学就产生了。(笑声)如果没有抗日,就没有人民大学。有支歌叫没有***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很有唯识精神的。没有***怎么会建立一个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新中国呢?总之,在唯识学看来,所有的事物都是意识的变现,总是有了某种想法才能有这种东西。
那么肯定有人追着我问:既然说四环路是中关村是北京市变现出来的,那么这块地是谁变的?也就是说山河大地是谁变的?这是唯识学面临的最尖锐的挑战。在唯识学看来,整个世界也都是我们意识的变现。那么山河大地到底是谁变的?也就是说,我们生命赖以存在的自然界是如何变现出来的?有的同学可以熬三个月变出来一个托福660分,这没有问题,你自己可以变出来。你们的校友几个人一发力就可以变出一个新东方学校出来。新东方是先天实在的吗?不是,是从那几个校友心里“流”出来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美语考试培训基地,也是中国人才流失的重要源头。(笑声)那么山河大地是哪里来的?唯识学对此有一个回答,叫做一切有情,无始以来,业力所感。
什么是“一切有情”?就是一切有感情、有意识的事物,不仅指人,更接近今天所说的动物。佛教讲六道轮回,说有六种存在形式形成了众生的轮回,包括天、人、阿修罗、畜生、地狱、饿鬼。这一切都是有情。你一个人当然很难变出香山来。山河大地是一切有情共同变现出来的,一切有情是变现山河大地的主体。
自然界是在什么时间为一切有情变现出来的呢?佛教讲“无始以来”。通常我们总是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起源的,有它的产生,也有消亡。佛教不这么认为,佛教认为世界的存在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无始无终。我希望大家仔细体会佛教的这种思维方式。无论是上帝创世,还是宇宙大爆炸,世界似乎总有个起点,那么起点之前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没有起点。山河大地就是在这样一个“无始以来”的悠久得不可计量的时间段中被有情变现出来的。在佛教那里,我们的生命是无限的。这与进化论不同,佛教不认为说远古没有生命,进化到一定阶段出现了生命。佛教讲三世,即前世、现世和采世。从佛教的角度看,你现在坐在这里,与你前世有关,前世依然还有前世,直至无穷;同样你坐在这里,也关系到你的来世,来世依然还有来世。生命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佛教是讲业报的宗教。所谓业报,就是众生的活动及其影响。业,就是一切活动,包括身体、语言和意识三个方面,用哲学术语说,就是实践。提醒大家注意,在我们概括实践形式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能超出身体活动、语言活动和意识活动的范围呢?佛教对业的概括,应该说充满了智慧。任何活动都有其影响,影响就是报应,没有任何神秘之处。众生的业力引起的报应影响,就是业力所感。
上述三个因素的结合,就构成了唯识学对自然界和整个世界的解释。当然这是一种宗教的解释。万法唯识所变,北京有个香山,你当然不能说香山就是你变的,你仙逝了香山就没有了。香山是无始以来一切有情的活动所变现出采的,不会单为你个人的状况所决定,但它与你有关系。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业力感化而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识,进而有自己独特的世界,但不同的有情之间总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形成思想的交集,这种共同的业力所感,就形成了自然界,构成了有情生存的环境。从这个角度,唯识学论证了我们认识的对象并不是客观的存在。每个人变现了自己的世界,大家变现了共同的世界。
这就是我所讲的唯识学的第一个道理:“万法唯识”。这是唯识学中最难懂也最难讲的一个道理,讲起来是很难受的,不知道大家听起来是不是难受,希望不是非常难受。(笑声)
二、八识理论
下面讲唯识学的第二个基本义理:八识理论。佛教认为我们的意识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被称作前五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性认识;意识叫第六识,是我们所说的理性认识。我们通常所学的认识论,基本就讲到这里。但是唯识学不同,在此之外唯识学还讲两种意识形式,这就是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简单地说,这两种意识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唯识学认为,前六种意识形式是表层意识,是我们能感觉到的,在表层意识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意识,这就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佛教认为这些潜意识是更重要的,潜意识决定了表层意识,表层意识是阿赖耶识的变现。
阿赖耶在梵文中叫做A1aya,原意是“藏”,即仓库的意思。通常人们所说的意识,就是前六识,但六识的存在依赖很多条件,在很多时候是没而不显的。比如眼识,盲人就没有,而且眼睛不盲的人所看到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太暗了看不见,太亮了也瞧不出。其他的耳识等也都是这样。第六识意识相对比较持久,但在熟睡无梦的时候,或者在闷绝的时候,比如挨了闷棍昏死过去的时候,第六意识也不存在了,那么这个没有意识的人,其存活的基础是什么?在唯识学看来,人在这个时候,表层意识没有了,但还有潜在意识,其中最核心就是阿赖耶识。当前六识没而不在的时候,微细难知的阿赖耶识依然存在并活动着,成为生命的承担者。
阿赖耶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种子的积聚与现行。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储存在阿赖耶识中,就像植物的种子一样,阿赖耶识因此也叫种子识。“种子”是一种比喻。佛教是一个比喻的宗教,学习佛教要有想象力。佛教的逻辑就是一种推断的逻辑,比喻的逻辑,大家可能都知道因明,但它不同于三段论,其结论不具有形式逻辑的必然性,而是一种推断。种子是什么意思?春天我们播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生长在土壤里,通过阳光、水分、空气等等因素的作用,发芽成长。经过几个月的风吹日晒,雨打霜冻,又形成了新的种子。在这新的种子中,蕴涵着这一年中这棵植物所感受的所有信息,比如缺水差点干死,下雨差点涝死,被人踩了一脚差点被踩死,所有的这些感受,都凝聚在种子里。每一粒种子表面类似但无一相同。有的种子长在试验田或者温室里,一年四季都有阳光,温度是恒温,水分充足,很舒服。有的长在悬崖上,自然没有那么丰满。在唯识学看来,人的活动也是这样的。人的一切活动都在阿赖耶识里留下了痕迹,都积淀在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就是每个人生命的仓库,你的一切特征都潜存在里面。
阿赖耶识这一生命的仓库不只是被动地储藏,更重要的是变现,也就是种子生现行,生出现实世界。前面我们讲万法唯识所变,这个识根本上讲就是阿赖耶识。当我们的感觉器官与外界接触的时候,阿赖耶识中积淀的种子就会随之而起,现行出来,是意识产生的源泉。因为每个人的阿赖耶识都带着个人的印记,因此每个人所变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一人一宇宙,见仁见智。我和你一起去人民大学,我的感知可能比你丰富,因为我在这里蒙熏的时间长,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的感慨,但你可能会说“人大好破呀,没有湖又没有塔。”而我可能会说:“北大的湖也不大,塔也没用了,还不如拆了算了!”(笑声)你会警告我:“差矣,这可是北大的标志,‘一塔湖图’,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我们的现行积淀在阿赖耶识种子里,当我们活动时,种子又将这些储备外化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诗人看到野草会引发诗意,园丁的反应是如何剪掉它。(笑声)
末那识的特点是恒审思量,就是永恒地将阿赖耶识执着为是“我”的,被看作自我意识的根源。阿赖耶识是潜在的,它要表现出来,就要经过末那识。有了末那识,当每个人的前六识生起的时候,就是他自己的。它使阿赖耶识成为每个人自己的。因为有末那识,你的朋友才是自己的,你的世界才是自己的,末那识使每个人与他人区分开来。
唯识学的八识理论在结构上有些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意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层面。他认为,“潜意识”是人的意识中被压抑的部分。“前意识”就像一个门卫,起检查作用。当你的潜意识想变成意识的时候,前意识就会以文明为尺度,检查它是否合乎文明的要求,并决定它能否外化为意识。比如说你看到商店里的一件东西非常喜欢,想不掏钱就把它占为已有,但你的“前意识”告诉你,这是违法的,是不允许的,你的这个念头由此打消。在弗洛伊德看来,你因此被压抑了。长久的压抑就可能导致精神病。在形式上,弗洛伊德的意识理论和唯识学的八识理论都将意识分为三个层次,虽然旨趣迥异,但依然有相互激发的潜力。
三、转识成智
万法唯识,识有八种,唯识学的基本义理是否就此为止于呢?不是。唯识学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叫做“转识成智”。20世纪中国有个伟大的哲学家,叫方东美,他曾明确地提出,唯识学应该叫唯智学。
在佛教中,“识”这个概念基本是贬义的,常常用作情识、妄识。如果学唯识仅仅局限于“识”,那就不是唯识学。唯识学骨子里不是“唯识”而是“唯智”。我们每个人都有“八识”,但是每个人的“八识”都是不完美的。这种不完美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认知的局限,二是道德的染污。
所谓认知的局限是比较容易体会的。我们的眼睛、耳朵等器官所能感知的事物都是有局限的,或许你说意识是没有局限的,你能够随心所欲。但静心反思,你能想什么?你所想到的不就是你所知道的那些东西吗?与无限的宇宙相比,那真是可怜,就像苏格拉底所说,他只知道自己的无知,又像牛顿的比喻,站在知识的大海面前,他不过是拣到一只贝壳的孩童。因此,个体的认识总是很有限的。
影响认识完美性的另一个因素来自人的道德。因为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末那识,都把世界看作是我的,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比如我想考100分,我想拿OFFER(留美奖学金),我想去美国,我不想死,我想永生,等等。你在这种心态下,你能够认识真理吗?断无可能!人的认识的局限性,深层的原因就是来自心灵的染污,因为你不能够自然地看待这个世界,用佛教的话说就是不能“如来”的看待这个世界。“如来”就是“如其所来”,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世界在你的眼里,永远是戴着你的有色眼镜,被歪曲了。一个美丽的姑娘走在燕园里,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如果你心存邪念,还有什么美丽可言?这道美丽的风景当下就成了地狱。如果你超脱一点,站到博雅塔上去欣赏这道风景,可能就舒服了许多,因为你开始“悟道”了。
由于认知上的局限性和道德上的染污性,认识永远是不完美的,唯识学要彻底克服这种不完美,就提出了“转识成智”论。
所谓智,就是智慧,是识的对立面。智是没有局限的,纯净的,是超越主客体分别后的境界,佛教称其为“五分别智”,或“般若之智”。唯识学的归宿,就是转舍有局限有染污的识,转得没有局限没有染污的智。
具体说来,转识成智包括转八识成四智。前五识要转为“成所作智”,第六识要转为“妙观察智”,末那识要转化成“平等性智”,阿赖耶识要转化成“大圆镜智”。
所谓成所作智,就是成就前五识行为的智慧。前五识是感性认识,有自己的具体感觉,都是有局限的,转为智慧以后就没有这种局限了。能够如实地体会事物的本来面目,给大家带来快乐。
所谓妙观察智,是对世界的精妙观察,核心是参透了共相与别相,也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第六识本身是理性认识,其核心就是研究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说过,哲学归根到底就是探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人可以分为男人女人,又可以分为年轻男人年轻女人,年老男人年老女人等等。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一般道理来,就是所谓的理论思维。整个世界抽象到最后是什么呢?有不同的回答,依据这些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有的说是物质,有人说是精神。有了妙观察智,就可以透彻地把握整个世界自相与共相的关系。
末那识是自我意识的根源,总是主张“有我”,因此在转舍之后获得的智慧,叫做“平等性智”,也就是克服了人我之别,以万法平等的心态去观照事物。
阿赖耶识是涵盖每个人一切种子的仓库,转成智慧,就形成了“大圆镜智”。像一面无限的镜子一样,圆满无缺。到此境界,你已经和宇宙融为一体,你就是万法自身,就是真理自身,达到了绝对自由,没有些许障碍。
转识成智,就是一个超越认识的局限,不断扩充心量直至无限的过程。小的时候,我经常和我的妹妹攀比,看到她分到的瓜子多,我就生气,我会将自己本来就少的部分扔掉,以示抗议。长大到了学校,不再和妹妹攀比了,又和同学比,老师为什么让他作班干部而不让我作呢?十分痛苦。再长,不和同学比了,又和同事攀比。我们的心量应该越来越开阔,最终像大海,像虚空,直至无限。当你把心灵扩充到无限的时候,你本身就是无限自身,你就完成了转识成智的过程。
四、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
学佛的人都非常重视修行,在座的诸位不一定对此感兴趣。但唯识思想不仅对佛教修行有指导作用,就是对一般人的道德进步可能也有启发。
佛教徒是很关心修行的。在美国的时候,我看到一本书,叫做《涅槃的高速公路》,(笑声)体现了现代学佛者希望消除烦恼的焦急心态。“修”有很多方法,明清以降,中国佛教的主流宗派是禅宗与净土宗,民间最流行的修行方法就是坐禅和念佛。我人大有个学生,说他的奶奶是佛教徒,但就知道念阿弥陀佛,睁眼就念,念个不停,他觉得奶奶不懂佛教义理,是迷信。我提示这位学生,你奶奶的方式未尝不是一种最恰当的修行形式。
佛教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所有的方法归结起来,核心都是通过宗教和道德实践,改善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气质,改变自己的命运,赢得生命的自由。坐禅如是,念佛如是,读经如是,行善止恶亦如是。
缘由何在?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阿赖耶识的种子与现行理论。
我们所有现行的活动都积淀在阿赖耶识种子中,丝毫不失,唯识学称其为“熏习”。“熏习”也是一种比喻。北大宿舍里蟑螂多,为了驱赶蟑螂,不得不放几个卫生球进去,结果衣服拿出来的时候满是樟脑味,很难闻。怎么办?下次就在衣柜里放上香料,再穿上的时候,就充满清香。臭和香怎么会跑到衣服上去呢?这就是熏习。佛教以此比喻,人的活动也是这样,现行不停地熏习种子。今天我为什么不在家看亚运会比赛而到这里来呢?因为我觉得和大家交流是一种更好的熏习,和一些有追求有理想的朋友在一起,可以改善我的阿赖耶识种子。
在现行熏种子的同时,种子还生出现行。积淀在阿赖耶识的种子,一旦因缘和合,就会即时现行,影响我们的活动。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唯识学的这一行为与思想互动理论,为一切佛教修行,乃至日常的道德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修行的过程,就是改善我们的种子的过程,也就是改善我们的心理结构的过程。种子有染有净,如果能让所有的种子转染成净,你便达到了至高的精神境界,在行为上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解脱。
如何才能让所有的种子都成为清净种子呢?这就需要改善你的日常行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是一切宗教修行和道德进步的必由之路。佛教主张业力不失,因果报应。只有好的行为,才能生成清净种子,进而产生更好的行为。同样,任何不好的行为,都会在种子中留下印记,都会影响你未来的行为,乃至你的命运。1998年,我在云南为全国党政干部讲课,在讲到业力不失的时候,一位吐鲁番市的领导突然问:“我有一个念头一闪而过,会怎样不失呢,会对以后有什么影响呢?”当时课堂上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感到了这个问题对我的压力。我告诉他,虽然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以后你甚至永远记不起来,但它已经印刻在你的阿赖耶识种子里,总有一天会生发出来,影响你的行为和思想。当时吐鲁番市的前法院院长激动地拍案而起:“你说得对,我有这样的经验,贼不打三年自招。”他的意思是说,有时候你抓住了贼,打死他也不承认,当然这是违反人权的,玩笑,但如果不理他,过一段时间他自己就说出来了,因为憋在心里很难受。(笑声)你们没有这样的经验吗?你的同学有了女朋友,你逼着问,他肯定不说,你不问他,第二天他就会找你来炫耀:“我最近找了一个女朋友,很不错。”(笑声)
从这一思路出发,每个人都应该在身、口、意三业上精进努力。你对别人好了,别人才会对你好。你还要让人家感觉到你对他好,实际上这样就够了。(笑声)当然你要真的对他好,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笑声)你可以骗人一时,但不能骗人一世。从口业上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好言好语对人际关系何其重要!有些妇女喜欢以刀子嘴豆腐心自称,说明自己心眼好,但为什么语言上不能也好起来呢?意识的作用在三业中是最强大的,因此要经常想好事,存好念,如果天天想如何和人吵架,难免不随时表现出来。身行好事,口说好话,心存善念,你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就会得到不断的提升。用上个世纪80年代的话说,这就是行为美、语言美和思想美。(笑声)
因此,从唯识学的角度来看,生活就是修行。一个人的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种子,因此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修行没有假期。我们如果从点点滴滴做起,不断改善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就会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比较和谐的是生存环境,假以时日,就会有比较满意的生活,进而有好的命运。有些人把学佛和生活弄成两张皮,初一十五到佛寺烧香拜佛布施,出了庙门又撒谎骗人,这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