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1集

  • 2023-07-30 11:19
简介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1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来看第五十八句: 【勿因私..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1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来看第五十八句:

【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

这是讲到拆散别人兄弟之间的感情,让兄弟成仇人。这个缘起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私仇、私恨,总是以私心来破坏别人的和睦,这个一定要戒除。安士先生在注解当中说到,「兄弟与我,乃分形同气之人,虽有长幼,皆受父母恩勤鞠育。苟其不和,即是得罪父母,若使人不和,即是使人得罪父母」。人有兄弟姐妹,兄弟姐妹虽然形体不相同,但是都是同一个气质,就所谓分形同气,都有同样的灵性,都有一样的感知,都是父母所生,所以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本来是一体的,虽然有年龄大小,但是都是蒙受父母养育栽培之恩,所以如果兄弟之间不和睦,那便是得罪了父母,这是大不孝。《弟子规》上「悌」这一章一开始就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真正兄弟和睦父母是最欢喜的,因为都是自己的骨肉,本来跟自己是一体,当然是希望和睦团结。自己如果跟兄弟姐妹不和,那就得罪了父母;如果使人家兄弟姐妹不和睦,那就是让人得罪父母,这个罪过比自己跟兄弟不和更加的重。下面说,「继庶兄弟,虽有大小,总是与我同父连枝,与之不和,便是薄待骨肉,若使人不和,便是使人薄待骨肉」。刚才讲的是亲兄弟,这里讲的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所谓继庶兄弟,当然也包括同母异父,也包括继庶姐妹,总之都是父母的骨肉,无论是哪一方的,至少是一方骨肉相连。所以虽然有年龄大小不同,都是跟我连枝,同父连枝,或者同母连枝,如果与这些继庶兄弟姐妹不和,那就是薄待了骨肉。这个骨肉是父母的骨肉,我是父母的骨肉,这些兄弟姐妹也是父母的骨肉,薄待他们不就是薄待自己吗?若使人不和,使别人兄弟姐妹不和,那就是让人家薄待骨肉。

下面讲,「宗族兄弟,虽有亲疏,皆受祖宗荫庇栽培,与之不和,分明轻慢祖先,若使人不和,分明使人轻慢祖先」。这里讲的这一层更加疏远一点,讲宗族的兄弟,可能是父系这边,叔伯的兄弟,或者是母系这边,表兄弟。不管是堂兄弟还是表兄弟,都是同宗、同门,同一位祖先传流下来的,即使是很远的宗族兄弟,那都是蒙受祖宗庇荫,蒙受祖宗的福德栽培,本是同根生,只是这棵树大了,枝繁叶茂,枝条与枝条之间可能相离很远,但是你往下看,同一个树干、同一个树根。所以与这些宗族兄弟不和睦,那分明就是轻慢祖先,如果使人不和睦,那就是使人轻慢祖先。所以这里讲到三条,让人兄弟不和,便是让人得罪父母、薄待骨肉、轻慢祖先,这种事情叫伤天害理,怎么能够做?

「故知私仇之报复甚小,不和之贻害甚大。人若真能孝友,方将自爱其兄弟,以及人之兄弟,岂忍以私仇之故,而使其不友於弟,弗恭厥兄乎」?如果因为私仇,报这个私仇而去破坏别人兄弟姐妹的和睦,要知道私仇是很小的,再大的仇都是小仇,为什么?因为它是私仇,既然是私,它肯定是小,公才为大。所以私只限於你自己一身,再大的仇都是小的,但是危害却甚大。为什么?因为你破坏了一个家庭、破坏了一个家族,甚至贻害社会,社会***根源就在於家庭不和。所以人如果真能够孝友,尽孝道、尽悌道,当然他能够自己友爱兄弟,把这种孝悌之心推广,以及人之兄弟,推己及人。既然自己不愿意自己兄弟不和,怎能够让别人兄弟不和?所以这里是讲到,岂忍以私仇之故,使其不友於弟,弗恭厥於兄?这个悌道就是恭兄友弟,这个是天伦,不可以因为我们小小的私愤而破坏天伦,那得罪就大了,受的报应就惨了。

安士先生引徵了一则故事,是他的亲人当面给他陈述的,叫做「邑神示罚」。这是讲在嘉定有两兄弟,是张某,张家的兄弟,他们分财产,结果这个兄长他应该按道理要还他弟弟十几两银子,但是这个兄长不想还,想赖帐,所以他就用种种的手段来拖欠。这个弟弟家里很贫穷,人又很老实、憨厚,兄长比较机灵,他耐不过,想要讨债讨不上,结果他就向自己的亲叔叔质问,因为他亲叔叔当时是经管兄弟俩借债的事情。他的叔叔看到兄长很富裕、很能干,弟弟又很穷又很笨,就不想去帮助弟弟,反而给兄长袒护,结果弟弟就非常的愤怒。於是就在康熙丁丑年夏天,这是清朝时候的事情,写了一封状纸,到那个乡邑神庙店里面把这状纸烧了、化了来禀告神明。结果过了五天没什么消息,这弟弟又写了一张状纸给烧化了,结果第二天这个叔叔还有这兄弟俩三个人同时都死掉。

三个人一起就来到城隍庙,城隍升堂审问这三人。神就对他们说,你们三个人本来不该死的,现在把你们抓来就是因为有这桩状纸,我要把你们审清楚。然后他先对这个哥哥说,你应该把弟弟的银子十五两七钱还给他,怎么可以赖帐?於是他就命人把这个哥哥拉出去罚打了三十大板。然后又对弟弟说,像这种事情你都来搔扰我们阴间官府,你们兄弟之间欠债你不能忍,反而写状纸,连写两桩来扰乱阴府,拉出去打二十五板。然后又对这个叔叔说,你身为叔父,为什么不秉公处理兄弟之间的不和,还袒护这个哥哥,欺负贫穷,现在你的侄子状纸都写到这儿了,拉出去痛打十板。结果三个人都挨打了。后来这三个人死了大半天就醒过来了,醒过来之后还喊著腿上很痛,刚才被打了,看到自己坐的地方皮肤都已经成了青紫色,确实被打了,他们都躺了十几天才能爬起床。这个故事很真实。

这是什么?这叔侄三人本来就没有什么私仇,就是因为这十几两银子,眼光短浅,太势利了。结果没有想到,阳间处理不了的事情,阴间处理起来干脆俐落,阳间讨不回来的帐,在阴间什么都能给你摆平,阳世里面不清不白的事情,阴间里是清清楚楚,阳世人会讲私情,阴间可是执法严明,不会徇私情,阳间审案往往是就事论事,看这个事情该怎么办,阴间审案子他是把前生后世连在一起看。所以人不要怕有冤枉,不要怕说别人欠我的债,要知道在阴间的因果定律那是丝毫不爽。我们在人世间千万不可以去欠别人的帐,千万不要徇私情、结私怨,做了这些事情,到了阴间地府最后都会有报应。所以想到此地,我们的心就摆平了,还有什么让我们心中会积怨恨的事情?还有什么能够让我们讨得便宜的事情?没有便宜可讨,也真的说没有真的欠债的,欠债必须还,得的便宜反而是失便宜。

这是讲『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这个兄弟在这里特指就是家里、家族的兄弟。现在这个家的概念也扩大了,不仅是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家庭,其实在社会上的一个团体不正如一个家庭一样吗?譬如说一个公司企业,老板就是家长,员工就是兄弟姐妹,员工之间要和睦,所谓家和万事兴。我们自己不可以因为自己的私怨跟人起对立,或者唆使人不和睦。社会上的团体是如此,在佛法当中道场那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是住如来家,道场是如来家,要修六和敬。六和,所谓的「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我们能够修六和敬我们这个团体才叫僧团,僧团是和合的团体,那是世间最受人尊敬的团体,因为它最团结。假如因为私仇私怨蓄意破坏僧团,或者用口来毁谤、中伤,或者用文字来揭人之短、揭人之私,这样的罪业比破坏一般的家庭、一般社会团体的和睦,罪要重得百千万倍,为什么?这就是佛法里讲的破和合僧。按照戒经上讲,这个罪业是堕阿鼻地狱的,阿鼻地狱叫无间地狱,苦是没有间断的,最苦的那个地狱。

所以要想一想要慎防口业,凡是破坏僧团和睦的大多是出於口业,口业包括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欺骗人或者是恶口骂人都会招致不和。如果不是当面骂,在背后骂,那叫两舌。背后去批评、指责、谈说是非,让人失去对僧团的信心,对佛法的信心,这是断人法身慧命,所以要慎防口业。慎防意业,心中不要有任何的仇恨,不要有任何的对立、矛盾、冲突,有的话马上要化解,不化解,这个念头就会产生地狱的业因,将来就要受地狱的果报,所以这个不可不慎。

下面第五十九句: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安士先生注解中说,「父子之伦重於手足」。五伦关系里面父子是第一条,有父子才有兄弟,兄弟在这里用手足来比喻,手足是一体,人的身体手和脚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完成完美的工作。整个身体都是来自於父母,所以看我们的所生之处,就知道父母之恩真是无比的深重。所以父子恩重於手足恩,手足都不可以不和,更何况父子?这父子包括父和母,父母跟子女。所谓父慈子孝,父母要慈爱,儿女要孝顺,这是天伦。

下面说,「兄弟阋墙,已成凶德,父子乖异,更灭天伦」。阋墙就是争斗,兄弟之间不和睦这叫凶德。这个德是违背天性的、违背自然的,会招致报应的,所以叫凶德,不吉祥。所以家庭不和睦这就是最大的凶。家庭不和里面最大的不和是父子之间不和,父子乖异,父母跟儿女之间都会有怨恨那就是灭尽天伦,一般我们讲天良丧尽,那天就不允许他存在了,必然会降下灾殃。「假令他人於此,以利己之故,使我父子参商,骨肉嫌隙,哀哀父母,顾似续而感伤,济济儿孙,对庭除而负疚。於心何忍?於理何安」?这是将心比心,如果别人为了他的自私自利这些想法,让我们自己的父子之间起对立、起不和,骨肉之间起纷争,那你想想父母该多么悲痛!哀哀父母,特别是父母年纪要是衰老了,看到儿女对他不孝顺,感伤之心我们是没办法想像,真的叫痛不欲生。济济儿孙,儿孙虽多,但是面对家庭这种不和的状况,也会深感内疚。所以家里面有这种不孝不顺,不能和睦,这个是最令人悲哀的!我们如果这样子,於心何忍?於理何安?自己不愿意自己家庭如此,怎么可以去对别人的家庭来拆散,使人家父母和儿女不和睦?

「所以古来圣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必使家家菽水承欢,户户高堂具庆,而后吾事亲之心方慰,而后吾教子之念方安」。这是古来的圣贤教我们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老就是我自己的父母,我自家的老人,我们要尊敬、要孝顺,第一个老是个动词,就是尊敬孝顺、承事供养,这是孝道,把孝道展开,以推及到一切的父母、老人,我都要以同样的孝心、孝行对待他们。对待我自己的儿女呢?要爱护、要关怀、要照顾,这是幼吾幼的意思。第一个幼是动词,进而推广这种慈爱之心,推及到一切的后代、一切的儿女,这是大同世界。所以大同世界根本在哪里?就是这颗仁爱之心。而仁爱的根本是什么?就是父子有亲。父母跟儿女之间的亲爱那是天性,自然的,并非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他一出生没人教,自然就会的,这是天性,只要把这种亲爱保持长久,终身不改,并且能够推而广之,这个人就能成为圣贤。所以圣贤人的存心无非就是这种慈孝之心,而且这是大慈大孝,使家家都能够菽水承欢。菽就是豆类的总称叫菽,菽水这是比喻粗食供养,所谓粗茶淡饭。家里家境未必是富裕,但是有孝慈的父子,儿女能够用粗茶淡饭供养父母,承欢膝下,这个家里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不在乎家里富裕不富裕。户户高堂具庆,高堂就是比喻父母,父母所居之处称为高堂,庆就是喜庆,父母心欢喜、安慰。为什么?儿女孝顺、兄弟和睦,这是父母最开心的。所以圣贤人存心就是让家家户户都能够有孝慈,这一种事情唯有靠圣贤教育才能办到。所以《礼记.学记》当中说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用什么教学?伦理、道德、因果的教学,这三种可以汇集成一部,就是我们现在学的《文昌帝君阴骘文》。这一篇文章虽然只有五百四十三个字,但是它里面讲到的不都是伦理、道德、因果吗?你要去详细的学习可以看安士先生的《广义节录》。你看我们这个讲解就用他的这个版本,讲得很详细,我们预计用一百个小时把它讲完。

印光大师多次开示,说教导家里的儿女,最重要的用两篇文章,一篇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一篇就是《太上感应篇》,两篇都是因果、道德教育。所以圣贤人,如何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唯有靠圣贤教育。而后吾事亲之心方慰,我的承事父母这个心才能够有所安慰。换句话说,假如我只承事我自己的父母,而没有能够顾及到社会上这一切的父母,我这孝心还没得到安慰,为什么?我只是小孝,还不是大孝。教子之念方安,教子是幼吾幼,对自己的儿女要教导他们,这是慈爱,不教导他们就不慈爱,光养活他们,满足他们物质上的需要和欲望,那怎么能叫做慈爱?他们将来长大了,不能成为一个正人君子,反而造深重的罪业,这我们是爱他还是葬送了他?所以教导自己的儿女必定要用孝道、要用伦理道德因果。光教自己的儿女,没有顾及到大众的儿女,我的心也不安。所以圣贤人他真的是仁爱普及到全民,如果不是这样,「不然,彼此反观,其为不孝不慈也大矣」,如果反过来,不是用圣贤的这种存心,而是什么?用私心,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甚至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对自己的儿女都不能够慈爱、尽到义务,这个罪业就大了。如果因为私利,使别人的父母跟儿女不和睦,那是罪上又加了一层罪。

下面安士先生给我们说为什么父母和儿女之间会有不和睦。「不睦之故,亦有多端」,这个不和睦的原因有多种。「非因语言斗构,即因财帛交关,非为前后父母有偏憎偏爱之私,即为嫡庶弟兄起为厚为薄之见」。这个原因他这里只列举了四种,其实原因很多。这里说第一条,可能是因为语言斗构,就是语言上起了纷争,所谓出言不逊、出口伤人。父母跟儿女之间要是讲话没有注意,特别是儿女对於父母不敬,出言伤了父母的心,这就会导致父母跟儿女不和。实际上你看看最初的原因也没有什么,就是言语不能够注意。所以《弟子规》上讲的,「言语忍,忿自泯」。第二种原因,财帛交关,这是跟财帛有关,财产。父子之间不和可能就是争这个利,《弟子规》上讲「财物轻,怨何生」,特别是父母跟儿女之间,还讲什么财利?讲财利就坏了天伦,父子之间只讲恩义、只讲慈孝,怎么能够谈利?一有利害的心已经是大不孝了。

下面又说,非为前后父母有偏憎偏爱之私,这前后父母那是指继父、继母,如果是父亲另娶,这是继母,继母可能又生了自己的骨肉,如果偏爱自己的儿女,而憎恨前房的儿女,这是因为私心作祟,也会导致父母儿女之间不和,继父偏憎偏爱也是一样。所以父母存心要有公平,不可以有私心,这样就不会导致不和。不仅是前后父母,甚至於对於自己的骨肉,譬如说生了多个儿女,都要公平对待,爱里面不要有私心、不要有偏心,就不会有不和了。下面是说嫡庶弟兄起为厚为薄之见,这个嫡和庶,所谓嫡兄弟这是正室的兄弟,这是古代常常有一夫多妻,第一位妻子一般是正室,是大夫人,以后的叫妾,她们生的儿女叫庶出,庶兄弟。如果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之间,所得到的这些恩惠有厚有薄,这也会导致父子不睦。

原因这里举出四种,其实很多。「要其归之於利,则一而已」。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什么?一个利字而已,都是因为利,才会导致父子不睦。如果讲求义,义就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应该做的?慈孝是应该的、公平是应该的、恩义是应该的,这些应该做的都做到了怎么可能不睦?见利忘义的时候就会有不和睦的事情发生。这里讲小利,不要因为小利让父子不睦。「所谓小者,非必锱铢之谓也」,这个锱和铢都是重量的单位,很小的重量,一锱是等於四分之一两,四锱等於一两,那铢就更小了,六铢等於一锱,换句话说,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这都是非常小的计量单位,比喻这个小利。小利不仅是这个小,实际上,「纵使家舍田园,较诸父子不睦,则亦小矣。若以文害辞,恐违帝君垂训之意」。所以这个小我们不能看它是大小那个小,实际上比起父子不睦来讲,什么利都是小利,纵然是整个家产田园都是小利,要知道父母之恩恩重如山,有什么利能够超过父母之恩?所以为了父母什么利都应该舍,都是小利。这里我们不要以文害辞,以文害辞就是望文生义,自己把它固执下来,说小利就是小利,因大利是可以使父子不睦,你这样理解就错了。在父子之恩面前没有大小之利,所有都是小,没有得比较的,纵然是舍掉自己的生命,也不可以对父母不孝,你想想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生命的利更重的?所以不能以文害辞,就是望文生义,这样就恐怕会违背文昌帝君的本意。

下面安士先生举了一则故事,叫「诱子倾家」,出自於《丹桂籍》,这是讲到让人父子不和睦的果报。有一个富家的人叫做徐池,跟同乡的一个人徐八住得很近,徐池看到徐八的房屋很漂亮,就起了歹心,就千方百计想要图为己有。结果徐八没有打算卖房子,於是徐池就想了一个毒计,诱骗他的儿子,诱骗徐八的儿子去赌博,结果一赌就赌上了,赌到最后倾家荡产。赌博真的是,结果都是倾家荡产,一染上赌瘾那个很可怕。结果徐八因此破家了,不得不把房子卖给徐池。徐八知道徐池的这种用心,非常的愤怒,他跟自己的儿子也不和睦了,结果自己愤愤而死。没有多久徐池他的三个儿子还有五个孙子都得了重病。徐池有一天晚上还梦到他的祖先来对他说,大祸就要降临了,你还记得不久之前你买了徐八的房屋吗?现在徐八已经开始报复,他就要到地府去告你了。徐池梦醒了之后很恐惧,於是第二天就到城隍庙那里去祈祷,希望求助。结果正要走到城隍庙的门口,看见了一个乞丐,这乞丐一看见徐池就显示出很震惊的样子。徐池问,你看到我为什么这么害怕?乞丐就说了,说昨天晚上我在这儿门口守著,在这殿里睡觉,结果看见有人拿著状纸进到这城隍庙里面,控诉说徐池引诱他的儿子赌博,搞到他倾家荡产,他来控诉,没想到今天真的遇到你来了。这个徐池也感到非常的惊恐,又很害怕,不到一年徐池真的卧病不起,就这样子一命呜呼了。所以你看看,为了贪人家的房产,起了这种贪念,诱骗别人的子弟去从事非法的事情,离间别人的骨肉,导致别人倾家荡产,这种心太阴险了,这个报应也会很明显的。让人破家,自己也会破家,让人父子不和,自己儿孙都丧尽,逼人走上死路,自己也到头来呜呼哀哉。

现代社会里面父子之间不和睦的事情很多,像新闻报导里面有讲到,二00五年在东北哈尔滨市郊有一个农村,村庄里面有一家三口,一个老父亲带著儿子,儿子结了婚娶了媳妇,三口之家。本来都挺和睦的,结果有一天这儿子跟一班狐群狗友在聊天的时候,这些朋友就故意跟他开玩笑的说,说你家里老父亲整天跟你媳妇在一起,肯定是有不妥吧?风言风语,讲这些桃色新闻。结果儿子就信以为真,於是跟他的父亲之间的感情一下子就破裂了,处处就看他父亲不顺眼,看他太太不顺眼。所以常常喝醉了酒就打他的太太,一打他太太,这个老父亲当然来劝架,结果愈劝这儿子愈觉得不对路,连他父亲后来都一起打,已经经过多次的家庭暴力事件。后来有一次这儿子一回来,因为小的缘故又打他的太太,结果这个老父亲来劝的时候,这个儿子竟然抡起铁棍来打他父亲,他父亲一怒之下把这铁棍夺过来,拚命的打这个儿子的头,结果儿子立刻就倒在血泊之中,后来送到医院已经丧命了,父亲结果亲手杀了儿子。

看这样的一幕悲剧,当然这个儿子确实自有他的果报,对於父亲大不孝,怀疑,另外还打骂,这是大不孝,所以他也是罪有应得。但是要想到,这个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这儿子的一班狐群狗党造这些谣言,可能就是因为开这个玩笑,戏弄别人,没想到这玩笑之害却是让一个家庭家破人亡,那个罪业太重了!佛在经里讲到的,说编造这些妄语、两舌,令人最后致死的,罪都在地狱。虽然法律没有把这些人抓起来,但是阴律不可能原谅他们的。阴曹地府里面的生死簿上早已经把他们的这个罪恶记录下来,而且他们阳寿必定是大大的打折扣,命终之后必堕地狱,太可怜了。做这些谣言中伤、毁谤,自己又得什么利益呢?这句说是『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而竟然这班人愚痴到,连小利都没有,竟然让人父子不睦。所以这都是愚痴到极点,不知道报应之可怕。所以要防止口业。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六十句:

【勿倚权势而辱善良。】

这是倚仗自己权势或者倚仗别人的权势来侮辱善良之人。安士先生注解说到,「权势所在,烜赫固易,衰败亦易」。一个人的权势是他的福报,得权势的时候他很显赫,不可一世,要知道衰败下来也很容易,历史上多少那些不可一世之人,最后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有权有势者不可以生骄慢心。「当其烜赫之时,则伺候者盈门,趋附者如市。偶发一言,无不奉命」。这是我们看得很明显的,一个人很显赫的时候有权有势,在门口侍奉他、等候他的很多,来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挤满了门庭,真的叫门庭若市,偶然讲一句话,大家都是尽力的奉命去做,好像这一句话像圣旨一样,真的是一呼百应。「及至衰败之候,则亲附者皆去,受恩者如仇。剖心相示,置若罔闻」。等到他衰败的时候,这个显赫的威势没有了,过去那些亲近他、附和他的统统都离开他了,受过他的恩德的人反而恩将仇报,把你踩在脚下,即使是你对他真心相告,剖心置腹,他置若罔闻,听不见你说什么话,对你是不理不睬的。「同此一人,而炎凉异态,自古皆然」。你看同样是这个人,显赫的时候是一种光景,衰败的时候又是另一种光景,真的是世态炎凉,令人慨叹!可是这个事情自古以来常常见到,最明显的就是名著小说《红楼梦》里面记载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显赫的时候那真的是门庭若市,来巴结讨好的人太多了,一旦衰败了,理都不理你,甚至还要踏上一只脚来踩你。

所以这里讲到,「故知自己有权势,尚不可恃,况倚人之权势乎」?我们知道这种世态炎凉,知道因果的定律,当自己有权有势的时候不可以骄慢,正好用这样的权势多积阴德。古人讲的,公门里面好修行,有权有势不是个坏事,你正可以用你的福报去造福人类、去帮助众生,自己不要去享用这种权势。你看自古以来的清官,范仲淹是最好的例子,当到了宰相,不能说他没有权势,那个权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没有骄慢,他没有骄奢淫逸,反而把自己所有的俸禄捐献出来救济苦难的众生,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复兴儒释道圣贤教育。他是用他的福报造福众生,这个福报就可以绵延长久,你看他的儿子也做到宰相,范家世世代代都长盛不衰,一直到现在。上次我在汤池庐江文化教育中心,他们办讲座的时候请我去上课,在座有一位听众就是范仲淹的后代,他们家世世代代忠孝传家,到现在还是很好。所以自己有权势的时候真的要受宠若惊,千万不可以傲慢,更不能够骄奢淫逸。自己有权势都不可以这样子,更何况去倚仗人家的权势来为所欲为、无恶不作。「况又倚人之权势而辱善良乎」?倚仗别人的权势,如果是为自己私利,不危害到别人,那是叫小人;假如倚仗人家的权势而侮辱善良之人,那叫恶人。所以「夫以善良而辱之,罪也,且复倚人之权势而辱之,罪之罪也」。对善良人要去侮辱他、欺负他,这叫犯罪,如果还倚仗人家的权势来侮辱善良人,就罪上加罪,所以果报就尤其惨烈。

下面又说到,「贵有贵之权势,富有富之权势,官有官之权势,吏有吏之权势,权势不同,而倚之者则同」。富、贵都有不同的权势,这都是福报,当官的,甚至是做下面的公务员,叫吏,他们都有他们的权力,如果是倚仗他们,这个心情是相同,都是什么?趋炎附势。「可以倚之,则可以辱之矣」,可以依赖这个权势也就可以去侮辱别人。这都是什么?小人、恶人之心。「善者,反於恶之谓,良者,别於贱之称」。什么是善?恶的反面叫善。什么是良?良民,贱民的反面那就是良民。这里讲的善恶、良和贱,那是对比的说明,在本性上没有善恶、也没有良贱。《三字经》一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本来都是善的,何来讲善恶良贱?为什么人会出现有善、有恶、有良、有贱?这是《三字经》第二句说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因为有习性,后天接受的教育不同,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於是就有善与恶的习性、良与贱的习性。要怎么办?要教他们。「苟不教,性乃迁」,不教导他们这习性愈染愈重,更远离了本性。所以教导人就能让人转恶为善、转贱为良。这个贱是指下贱,无耻、不讲德性这就是下贱之人。良民,他是人品正直的人叫良民。

「善与良,皆处无可辱之地,皆存不屑辱之心」。善人和良民都不能够去侮辱他们的,都存著不能够侮辱的心这才对。「此而必以权势辱之,视夫凌辱庸流之辈者,又有异矣」。善和良这些人是社会中好的分子,我们希望他们多一些,这社会就能够安定、就能够和睦,如果我们用权势来侮辱他们,这个罪比侮辱那些庸流之辈罪就更重。庸流之辈叫小人,一般心量很小、自私自利的,这叫庸流;善良之人愈多社会就愈安定、和睦。所以怎么能够侮辱这些善良人?侮辱他们就等於破坏社会和睦,所以其罪尤重。

下面安士先生举出三则故事说明。第一是「希旨诬良」,出自於《冥祥记》。这讲到是南北朝时代,是南朝梁这个朝代,南朝有宋、齐、梁、陈,它是梁代,我们都熟知的梁武帝,这是护持佛法出了很多的贡献,这是讲到他那个时代。有一个人叫宏某,家财万贯,他到湘州去贩卖木材,经营了几年之后,有一次得到了一些巨木,很巨大的树木,这个树木长达五十多丈,这是非常罕见的,一丈三米,五十多丈是一百五十多米,那是世上少有。当时梁武帝要在文皇帝的陵墓上面建寺院,梁武帝就喜欢建寺院。所以后人有一首诗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梁武帝那时候建的寺院,你看四百八十所。这次他又想建寺院,希望能够购买名贵的木材。那个宏某的木材这个时候正运到南津,南津的主管叫孟少卿,他就起了歹心,他希望迎合皇上的旨意,皇上正要找名贵木材,他看到宏某的木材,於是就想占有。他也不是以正当的方式去购买,他用什么方式?想了一条毒计,他搜取宏某的衣服、财物,然后污蔑宏某说这是他抢来的。人家本来都是家财万贯,怎么可能抢一些衣物?他偏偏说他是抢来的,污蔑他。然后又说这些木材超过了规定的程度,不是商人可以做的,这是国家统管的,於是就把这些木材统统没收,并且把宏某判处死刑,这真的是太恶毒了,杀人灭口。

结果宏某在临刑那一天叫著他妻子说,你在棺材里面多写一些黄纸,放一些笔墨,上面写著少卿这个名字,写了几十个。然后他就把这些黄纸吞到自己的肚子里。少卿就是这个南津的主管孟少卿,可见得宏某人对於孟少卿那种痛恨,真叫死不瞑目,死都要记著。结果他死了以后不到一个月,孟少卿突然就看见宏某来讨命。开始孟少卿还能够勉强的回避,以后就回避不了,口里面连喊著「开恩!开恩!」来求饶,到最后吐血而死。跟这个案子有关的一些官员,参与这种污蔑、诬告,判处宏某死刑的一些官员,在几个月之内也相继死亡。而且梁武帝用这些木材建造寺院,刚刚完工就发生一场大火,那些大木头是埋在地底下的,竟然全都被烧为灰烬,一点都没有留。可见得用那种险恶的存心,为了迎合自己的上级,不惜污蔑清白之人,甚至还杀人灭口,这真是『倚权势而辱善良』,侮辱到极处,其用心之险恶,我们看他的果报也真的是罪有应得。像他这样子跟宏某结了这么重的怨,这个怨这一生未必能够还得清,可能生生世世都被宏某来报复,这是多可怜。当时贪图这些木材,现在这些木材又在哪里?一把野火就烧得荡然无存,留下来的就是无边的罪业,真的是愚痴人所做的事情。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故事,叫「仆犬证赃」,出自於《汇纂功过格》。这个故事是讲到柳胜,字平之,他曾经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一个官职,就等於买官,买了官以后当然他要赚回来,於是他就横行霸道,他本来就是贪婪凶恶之人,所以只要得到钱财,连亲戚的情面都不顾惜,贪赃枉法。恰好又遇上一个叫殷述庆的官员,也是个贪官,也在这个地方来管理。这两个人臭味相投,狼狈为奸,一起来贪赃枉法,瓜分民脂民膏,受他们毒害的人都没有不向神哭诉的,都乞求神赶紧把这两个贪官给收拾掉。结果不到半年柳胜就暴死了,死的时候七窍流血,没过几天殷述庆也得了恶病暴死了,死了以后还来不及下葬,结果他全身已经长出了蛆虫。

后来柳胜家里的一个老仆人、还有一条家犬也一起死亡了,过了一天晚上之后,这老仆人忽然又坐起来,对他自己的太太说,我刚才到了阴间,看见阎王爷坐在殿上,官吏们都非常的愤怒,把柳胜和殷述庆给押来了,老仆的主人是柳胜,结果就看著这两个人被严刑拷打,惨不忍睹。然后又命令一个官吏取了一个本子,上面记载著柳胜贪赃枉法领了多少钱这个数目。因为家里的那条狗跟我是一起去的,就是在领钱的时候往往都是跟著这个主人,所以我跟这条狗一起都被带到阴间里来作证。不久之后殿上就喊到,柳胜、殷述庆押入地狱,不准放还,就押走了,然后就把我给放回来了。这老仆对他太太说,这是因为阴间要我回来向世人公布这个事情,这是给他在阴间作证,证明贪赃枉法。所以以自己的权势仗势欺人,得到的钱财自己能带得走分文吗?真的是古德所说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因辱致毙」,这是出自於《谈公济述》。这是在安士先生的老家昆山,在直镇有一个人叫邱孟华,他有个外甥叫做邹寿,家里总是不和睦,邱孟华跟他的外甥邹寿常常都会有纷争。有一天邱孟华就想到,不如以官法来压制这个外甥,於是把他告官了,因为一件小事,就把邹寿痛打侮辱了一番。邱孟华他的儿子叫做圣时,邱圣时,跟邹寿是表兄弟,看到这父子俩用官势来侮辱自己,邹寿就非常痛恨,最后就发疯了,后来就自己上吊死了。结果过了三年,这个儿子圣时就得了病,结果什么药都治不好,看什么医生都不管用,后来突然有一天就听到邹寿附在这个儿子身上讲话,详细的讲述过去的这种怨结,而且说要用刀来刺圣时。结果旁边的亲戚果然看见圣时的腋下、身体上有刀的痕迹。当时大家知道这是邹寿附体,於是就安慰邹寿,说你已经死了,不能复生,就让我们给你念佛拜忏超度你好不好?结果这个邹寿的鬼魂就说了,已经没有办法了,这个事情已经上告到东岳神,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把它收回来,这个案子马上就要审判了,我们两人必须一起去。结果第二天圣时就死掉了,真的被阎王老爷带去审判了。所以这里讲到,凡是仗势欺人的,下场没有一个好的。

好,我们继续看下面的第六十一句: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安士先生注解当中说到,「富豪穷困,各有因缘。虽其所以致此者,皆由宿生自己之故,然就现在境遇,则苦乐天渊矣」。一个人他是富豪还是穷困都有他的因缘,不可能有偶然的,都是前生因果决定。所以今天有这样的一种遭遇,富贵是福报,穷困这就没有福报,那都是自己宿生自作自受,但是确实现在看到眼前的境遇天渊之别。「人处富豪之地,宜常存忠厚之心,危惧之想,兢兢自持,每事哀怜穷困,方增自己之福」,这是圣贤人的理念。安士先生这里提醒我们,当人处在富豪的地位上,你很有福报、富贵、有权有势,最重要的是常存忠厚之心、危惧之想。为人要忠厚老成,不可以有傲慢心,不可以起看不起人、仗势欺人的心,要常生危惧,危是危险,所谓居安思危。正如了凡先生提醒自己的儿子所说的,「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命当富贵,常作贫窭想。人即使是命好,有富贵,也要常常想到,我万一福报享完了,变得贫贱,变得落魄,怎么办?想到此地也就不敢太放肆,生起危惧之心,这个时候要多修福善,以备将来落魄的时候还有转机。

兢兢自持,兢兢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谨慎、戒慎恐惧的样子,这样子自持,自己好好把持自己,千万不能够骄慢放逸。每每看到那些骄慢放逸的人,最后都落得凄惨的下场。最明显的就是历史上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你看这个人福报大,他真的是要什么有什么。这个享受,喝酒用玉做杯子,吃饭的筷子用象牙做的,他的宫台有三里之宽广,有千尺之高大,还宠爱美女妲己,做一个酒池天天饮酒作乐,可以说人间富贵他享尽了。但是他不能够在富贵之时修将来,把富贵的福报都享完了,而且他在享当中作恶,无恶不作。为了让自己的妃子妲己快乐,竟然做出砍掉人家的小腿,把孕妇的肚子剖开,种种造恶。结果后来民怨深了,百姓都已经忍无可忍,后来周武王起兵伐纣,势如破竹,为什么?正如古人讲的,「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武王是圣人,所以起义那是所有的百姓都欢呼,结果纣王自己***在自己所建造的宫台之上。所以要居安思危,要懂得修福。每事哀怜穷困,方增自己之福,人能够哀悯、可怜那些穷困的人,来周济他们,这才是增加自己的福报,福报是从布施而来。「若因其可欺,从而屈抑之、驱使之、凌虐之,或以巧计笼络之,或以重息盘折之,则此中不可问矣」。如果因为自己处在富豪之地位,看到对方是贫困的人,容易欺负,於是就屈抑之,这是什么?压迫他。驱使之,这是什么?逼他为自己干事情。甚至凌虐之,这是侮辱他、虐待他,或者用巧计去笼络他,或者是用重的利息来剥削他,这是一种放高利贷的做法,种种的恶行不堪过问。

「况赀财田产,反覆去来,今日荒烟蔓草,即当年之舞榭歌楼,安在富豪之不转为穷困乎?则何如早存厚道之为愈乎」?这个话真的是把人世间的道理说透了,我们千方百计争得来的资财、田产,要知道不是自己所有,只是流过你手上而已,将来还要流走的,它有反覆、有去来。人来到世间是个过客,生不带来一物,死也不带走一物,只有愚痴的人才把自己的资财、田产执为己有,实际上他根本得不到,根本带不去。所以看看今日那些荒烟蔓草,当年曾经是舞榭歌楼,就像刚才我们讲的纣王的例子,起了一个鹿台,它上面的宫殿真的是豪贵到极处,门是用玉做的,窗都要镂花,梁上面雕著这些艺术品,真的是雕梁画栋,鹿台现在连影子都没有,成为荒烟蔓草。所以怎么知道富贵不会转为穷困?所谓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古人提醒我们,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不过三代?因为骄慢、放逸,不懂得修福,他富贵就不能长久。懂得修福必须早存厚道之心,厚道之心才能够是一条出路,这个愈就是补救,你想这富贵能长久,没有别的,唯有积德行善而已。

下面说,「富豪之人,本欲长据富豪之境,惜乎反种穷困之因」。富豪的人哪一个不想自己的家产长久的保存?可是不懂得修善积福,反而是种穷困的因,将来不就是得穷困的果吗?「其患只在不知因果,忘却本来耳」。这种病就是因为不知道因果,忘记了自己的富贵是怎么来的。人他没有宿命通,忘记了自己前生的事情,假如能够有宿命通那就好办了,他能够了解为什么我今天有富贵,我可能前生也是个贫困的人,就是因为勇於布施,所以富贵了。像《了凡四训》里面讲的,贫女到寺院里面只布施两文钱,结果后来入宫做了妃子,得了富贵,这个因在哪里?她布施这两文钱。要知道,两文钱是她全部的家当,她统统拿来布施,这个福修得大。可是一富贵,前生的事情就忘了,又不舍得布施了。我们常常看到,愈富贵的人愈不肯布施,反而没有富贵的,所谓工薪阶层的人,学了佛的他勇於布施,他布施的比例很大,譬如说他的家产只有十万,他可能可以拿出五万来布施,拿出一半,那些身家亿万的人,他未必能拿出五万来布施。这就是什么?不懂得种善因,反而是种了穷困之因。

下面引佛经,「《譬喻经》云:智者思惟财物,不可久保。譬如失火之家,智者明知火势,火未至时,急出财物,舍虽烧尽,财宝全在,更修屋宅,广开利业。智人植福,勤修布施,亦复如是」。这个是举出一个譬喻,来说明有智慧人他能够布施。智慧之人他知道因果,知道财不是自己所有,自己只能够受用一时,不能够拥有长久,不可久保。怎么办?多布施、多利益众生,这才是长保之计。所以我们说要福不要财,有福的人未必有财。像我们师父这样,师父没有钱的,可是走到哪里没有用钱的地方,他不需要用钱,要什么马上有人供养,有福,不需要有钱。反过来,有钱的人未必有福,家产亿万的,你看他的生活,不快乐、不幸福,一天到晚忧虑烦恼,哪有什么福?这里佛叫我们布施,举出比喻,譬如失火之家,家里著火了,聪明的人见到火势,这个火势还没有大起的时候,立即把财物都送出去,都搬出去,结果他的家里后来著了火,房舍烧尽了,可是他的财宝仍然还在,因此他还能用这个财宝去修房屋,再建一栋新房子,又能够去做事业。这是比喻什么?智人植福,勤修布施,就是这样子,他们有这种福报,暂时拥有这些财物,马上用财物去布施。你不要把财物当作是自己所有,要知道我们根本是没有所有权,但是有使用权,有使用权我就把它拿来用,用什么?用来修福,反正不是我所有,你贪取它有什么用?所以勤修布施,这就是聪明人。

「愚惑之人,但知惜念,忽忽营救,不量火势,荡然灭尽。屋既不救,财复丧失,悭吝之人,亦复如是」。佛告诉我们,反过来的,愚惑之人,愚是愚痴,惑是迷惑,迷惑颠倒的人,他们爱惜钱财、爱财如命,所以他不肯把财物送出去,等到大火烧起来了,他想去营救已经来不及了,这火势很猛,把整个房屋连同里头的财物统统烧尽。所以屋既不救,财复丧失,自己真的变穷了。所以那些悭吝之人,吝啬的、小气的、不肯布施的人就是像这样子,愚痴颠倒。「乃知不欺穷困,正所以善保其富豪也」,这是安士先生最后的结论。所以我们才知道,真正不欺负那些穷困的人才是善於保全自己富贵的地位。这个不欺穷困不仅是不能够直接的欺负,那个固然是欺负穷困,假如我们有钱,见到别人穷困不肯布施,不肯帮助别人,也属於欺负穷困。该做的没做,这就属於犯罪。所以古人讲,「一家饱暖千家怨」,就你这一家富贵,别的家都穷困,他心里多么的怨恨。真的你家要是著了火,他们都不来救,就在外面看热闹,看你家烧毁,还在那儿鼓掌、欢呼,「烧得好!」为什么?因为你为富不仁。所以这就是欺负穷困。我们今天欺负人,将来他也来报复,我们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们也来看热闹,袖手旁观,不理不睬,一报还一报。所以有富贵、有能力的,要懂得多布施、多结善缘,这就是有智慧的人。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先讲到此地。有讲得不对的地方,启请诸位大德同修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文昌帝君阴骘文》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十一集) 2008/12/19 华严讲堂 档名:52-297-0041

更新于:2023-07-30 11:1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