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为什么素食中还有素鸡素虾等仿荤?
- 2023-06-19 14:45
素食是大乘佛教倡导的慈悲法门之一,即从不杀生戒延伸为对生命的普遍尊重与关爱,以大悲心及菩提心为基础,对菩萨自利利他的践行,断食众生肉 (腥)及葱、蒜、韭、薤等五辛(荤)。
很多人在发心素食之后,会有从荤食到素食的过渡期,可能会有想要吃肉而必须专门去克制的情况出现。很多素食餐厅会提供素鸡、素鸭等素食材料加工制成的料理,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帮助刚开始素食的人,更轻松地完成过渡。
但是,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吃素的人偶尔选择吃素鸡、素虾等仿荤食物的时候,会遭到质疑:既然你都已经选择吃素了,为什么还要吃仿荤?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仿荤是怎么回事。
佛教传入中国时,并没有规定素食。直到南朝梁武帝颁布《断酒肉文》,力主僧人食素,并且成功推行,汉传佛教由此实现全面素食,而素食也成为了汉传佛教的特色。后来,素食进一步推广普及,进入民间社会,很多社会大众也开始吃素,有的人长年吃素,有的则在十斋日吃素。
用仿荤食做素食料理,则与早期中国传统的祭祀有关,素鸡、素鸭、素鹅等素三牲仿荤素食逐渐出现,方便后人祭祀之用。原意是以素食代替宰杀动物的习俗,诚心敬意不减,而且更加清净慈悲。
此外,为了能够让社会大众都愿意走近素食、开始素食,直到长期素食,让发心素食的人能够很快适应素食口味不退转,仿荤素食也因此发展起来。对于决心改变饮食习惯的人,做到一下子断绝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有仿荤作为调剂过渡,则会比较容易。
在素食一段时间之后,就能逐渐体会到素食的健康与美味,在家中烹煮也会选择天然当季的食材。当口味变得比较清淡,习惯天然食材的风味之后,就不会再特别需要仿荤食料理。
现代社会,大家越来越重视饮食的健康,素食主义的新观念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的拓展,选用天然当季的食材,采用少油、少盐、少糖的烹饪原则,不仅可以减少厨房油烟,保持健康,而且因为减少了调味品,更加能吃到食材原本的味道。
素食主义已经不只是一种饮食方式,更是素食者的一种生活态度。保持身心的健康,认真面对自己的一餐一饭,面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选择清净的素食,活出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