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红尘炼心,练的是一颗平常心

  • 2024-01-06 06:40
简介​​“平常心”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很多人把它说成是一种处世哲学,对生活中出现的任何意料之外的结果给予客观、冷静的对待,也有人认为是“无为、不争、知足、不贪..

​​“平常心”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很多人把它说成是一种处世哲学,对生活中出现的任何意料之外的结果给予客观、冷静的对待,也有人认为是“无为、不争、知足、不贪”等思想与品质,甚至有人误解为对成败消极对待,随波逐流。

笔者认为,平常心应该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既积极主动,又顺其自然;既不苛求完美,又从从容容,淡然处之。一方面能享受生活带来的欢乐,另一方面也敢于承担突如其来的挫折。

人生本就是一条宽阔的大河,既有一马平川之柔和,也有一泻千里之瑰丽,还有碧波漪澜之旋涡。所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成了人们追求的淡泊之心境。

而佛门有言:“平常心是道。”

正如宋朝临济宗慧开禅师写的偈子那样: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天气与景色,若无闲事挂心头,不去分别执着,辨别我好你坏,自然一概笑而纳之,领悟“平常心是道”的真谛。

高深的禅理,也许一时难以参悟,就不妨先把平常心看作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吧。

笔者曾看过这样一段视频:公路上,行人和车子都停下来,静静地等待迁徙的澳洲红蟹穿越马路。在这个画面中,没有人类惯常的粗暴,而是耐心、静待这些弱小的生命从眼前经过。这一刻,人与自然的和谐令人感动。这种尊重生命,平等对待一切有情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一种非常友爱的平常心。这种平常心是所有善良的人们应该具备的。

另有一种平常心,是一些豁达的贤人。春秋时期,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有着“一箪食,一瓢饮,处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思想境界。这种恬淡自如,安贫乐道的思想是一种淡泊名利的平常心。

还有一种平常心,常人难以做到。东晋僧肇大师,因遭人陷害,在临刑前哈哈大笑,并说偈言:“四大元无主,无阴本来空,将头就白刃,犹如斩春风。”这种坦然无惧,不憎不恨,视生死如儿戏并超然已是平常心的极致了。这种平常心不是一般人具备的,真正的大德圣者才会拥有。因为他们已然了生脱死,犹如脱一件衣服一样,轻松解决生死大事。

平常心由浅至深,由表及里,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德品修养,更体现了一个人对事物本质的认知程度,对人生、宇宙的了解层次。

对于生活在红尘中的大部分人而言,往往对生存的技能充满向往,而对事物的本质缺乏足够的认识。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为人处事难免流于世俗。在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爱恨、得失、成败、欺骗、残害、欲求与诱惑。

那么,在琐碎不断、起伏不定的人生长河里,始终都保持一颗平常心?

最好的莫过于学习佛法。因为佛法向我们揭示了众生、宇宙与万事万物的真谛。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了人生的虚假空幻,我们才会淡泊名利、不予计较;才会放下执取,知足少欲,不贪求,不强求,不随外境所迁;才会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生如梦”不是不思进取,更不意味着醉生梦死,如此颓然自弃反而与平常心相违背。

平常心是以平常的心态,勤于事、正于事,明于事,不囿于事,不惑于事,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一种处世态度,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一种诠释,更是修行人依修佛法的指引,从且修且行中获得的觉悟。

---End---

更新于:10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