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补品与进补须知

  • 2024-02-21 05:14
简介 现代人都很讲究自身保健,增强自身体质,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缘此,补养类中药和药膳受到很多人的青睐。然而,如何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补养类中药和药膳,是一个很值得注..

现代人都很讲究自身保健,增强自身体质,预防疾病和延缓衰老。缘此,补养类中药和药膳受到很多人的青睐。然而,如何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补养类中药和药膳,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认识如何补养。

1.根据体质和病情补益

中医在预防保健和诊断治疗疾病中,很注意病者的体质状况和疾病的证候,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也就是说,各个人的体质和所患疾病的证候,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必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所以,辨证论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能保证实效。补品是针对虚证使用的,而对虚证又必须从阴、阳、气、血几个方面剖析,然后辨证用药,才能真正发挥其补养的功效。

气虚:主要指脏腑功能衰退的病理现象。其证候表现是困倦乏力,头晕耳鸣,不愿多讲话或讲话无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稍加运动即大汗淋沥,舌淡,脉虚无力。补气类中药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等。

血虚:主要由于出血过多或血的来源不足所引起的病证。其证候表现为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口唇与爪甲色淡,心慌气短,以及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脉细弱。补血类中药有当归、何首乌、阿胶、龙眼肉、熟地等。

阴虚:主要证候表现为身体消瘦,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苔净,脉细或细数。补阴中药有沙参、玉竹、麦冬、百合、枸杞子等。

阳虚:主要证候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凉,无精打采,腰膝酸软,自汗,踡卧嗜睡,尿清便溏,脉微无力。补阳类中药有鹿茸、冬虫夏草、韭子、哈蚧、核桃仁等。

通常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往往互相影响。如气虚不能生血,血虚又会影响气弱;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又可导致阴虚,最后还可能导致阴阳气血俱虚。所以,必须根据证情的具体变化,正确使用补养类药膳。

2.按时令补养

中医讲究“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统一的,人与自然环境也是相统一的。在一年当中,由于春温,夏热,秋燥,冬寒,人的生理病理都会受这些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健康的情况下,或是在出现疾病的时候,要根据季节特点来使用补养类药物。

春季,多见于肝经病的发生,此时便可应用一些滋阴养肝的药物,如枸杞子、女贞子、杭菊花等。

夏季气候炎热,易伤津液和伤阴耗气,故可常饮绿豆汤,藕粉,荷叶粥等,既可养阴益气,又可防暑降温。另外,夏季温度较高,如逢多雨也会使湿度大大增加,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所以还应吃些预防肠道疾病的食物和药物。

秋季气候干燥,常常会引起一些人口干舌燥,咳嗽咽痛,这时就可以服用一些生津润燥的药物,如银耳、川贝、百合粥、秋梨膏等。

冬季天气寒冷,人的热能消耗较大,此时应适当进行温补,热量和增强体质,既可防寒抗病,又能为翌年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时可用人参、枸杞子、何首乌、杜仲,肉苁蓉、天麻,核桃仁等。

其次是进补须知。

在进补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掌握用量和用法。服用补药,要遵医嘱和按规定进行。在用量上要适当,过多有害,过少则无效,应该因人因证制宜。在服法上要按疗程,不能暴饮暴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同时要针对不同补品的特性,在服用时间上要讲究饭前饭后、早晨睡前,否则会减低药效,达不到补养的目的。

2.补药不可长久服用。药性有寒、热、温、凉之不同,各有其适应证候。例如当人体有热证时须用寒性药治之,而当热证已除,如果再用寒性药,那就于人体有害了。人体阳虚过甚,适时服用鹿茸定当奏效,而人体阳虚已好如果再服鹿茸,那就可能出现狂躁证候。人参虽是补药之王,但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人参滥用综合征”。所以,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3.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该用什么样的补品就服用什么样的补品,不该用的就不要用,以防起反作用。

很赞哦!1

评论问答

全部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