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进一步推动佛教慈善事业 -智悲佛网

  • 2024-04-12 11:32
简介进一步推动佛教慈善事业当今社会,贫富越来越悬殊,人们的种种私欲不断增长,使整个世界灾难频繁。我们作为佛陀的弟子,应当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为怀,积极投身到有益于民众的..

进一步推动佛教慈善事业

当今社会,贫富越来越悬殊,人们的种种私欲不断增长,使整个世界灾难频繁。我们作为佛陀的弟子,应当以佛教的慈悲精神为怀,积极投身到有益于民众的各种慈善事业中,努力利乐有情、造福社会,真正起到扶危济贫、赈灾救难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佛教慈善事业,以期达到社会和谐、世界大同。

一、以慈悲心,扶贫济困

《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被喻为经中之王的《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中略)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菩萨之所以能够普度众生,正是由于慈悲心所产生的伟大力量。所以,慈悲心是成佛的根本。

综观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的历史,本着佛陀济世度人的慈悲情怀,佛教在社会慈善事业中充当着独特的角色。在佛教史上,无数佛门弟子遵循佛陀的教导,积极投身赈灾济贫、施药治病、帮助弱势群众、扶孤助残等多种慈善事业之中。

在近代,佛教徒更是把佛教的慈悲精神发扬光大,他们在海内外许多地方都开办了慈善事业,各地的法师们不遗余力地把慈善事业推广到全世界。还有许许多多国内外高僧大德和佛教善信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将慈善事业作为日常生活的本分事,数十年如一日地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就如同“寻声救苦”的观音菩萨,哪里有困苦,哪里就有他们,真实地体现了“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乘菩萨精神。

要让一切众生共同推行慈善事业,发起真实的慈悲心,首先要“换小我于大我”。人们现在所关心的都是与“我”相关的,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六亲眷属,别人的事与我无关。这种“爱”是自私的。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想,假如那个受苦的众生,就是我最亲的亲人,我们会如何?

佛法告诉我们,所有的众生都与我们有莫大的恩情,在生命的轮回中,众生曾不止一次做过我们的父母亲人,我们怎能弃之而不顾呢?怎能忍受他们在灾难中受苦呢?我们个人的存在是与社会分不开的,整个世界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网络,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了他人和群体,个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可能的。若能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希望他们也得到快乐、远离痛苦,这样,就会打开我们的心扉,启发我们的慈悲。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老妇唯一的儿子死去了,她非常悲痛,便向一位法师请教:“师父,你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的儿子复活吗?”法师说:“可以!但你要去找一杯活水给我。这杯水必须来自一个从来没有痛苦的家庭,只要有了这杯水,我就可以救活你的孩子。”于是,老妇人去找这杯水。她找了很多很多地方,到最后发现没有一个从来没有痛苦的家庭。而且,有些家庭的痛苦,比她更甚。最后,她为了安慰别人的痛苦,而忙于奔波,在不知不觉中,她的痛苦渐渐从心中离去。

这是什么?这是关怀他人、关怀众生,这是转小我为大我,这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韦唯曾经唱过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份爱就是慈悲。

是的,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哪怕是一个微笑、一句和蔼的言语,都是慈悲。你也存慈悲之心,我也存慈悲之心,让我们把佛教慈悲的种子撒播到人们的心田中,这不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大同世界吗?

二、以智慧来引导众生走出迷途

智慧是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懂得因果的道理。只有明了自然的发展规律,以智慧来引导慈悲,才能把慈善事业做得更圆满。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布迪兹是西班牙的一位富翁,1986年被摩洛哥王室授予“哈珊国王勋章”,因为他曾连续10年捐款给他的故乡摩洛哥北部的索里曼,以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对这么一项来自家乡的至高无上的荣誉,据说布迪兹没有接受。其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说,他对王室不满;有的说,他认为自己不配接受那枚勋章。

直到前不久,摩洛哥《先知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布迪兹,人们才从布迪兹口中得知真正原因。他是这么说的:

有一次,我回索里曼,下榻在地中海金兰湾的一栋别墅里。晚上,我到海滨散步。一不小心,踏进了沙滩上的水洼里,伴随着溅起的水花,一群小海蟹纷纷窜动起来。它们或爬入石缝中,或钻进沙子里,我随手抓了一只。回到住地,当地人告诉我,这种蟹叫寄居蟹,大多生活在岸边的浅水里,但是,如果它们能爬进大海,也会长得如盘子那么大。

我非常不解,问:它们为什么不爬进大海里?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蟹有一种安贫乐土的习性,它们之所以寄居在远离大海的浅水里,是因为每次涨潮都能给它们带来点可怜的食物,只要有定期的潮水,它们都会赖着不返回大海。由于浅水洼的食物时断时续,它们的生活总是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因此这种蟹很难长大。但是遇到枯水期,或一连几个星期潮水涨不到它们的水洼,它们也会不辞劳苦地爬向大海。

这种蟹对我触动很大,于是我决定不再去救济我故乡的索里曼。就在我作出决定的时候,恰好接到要授予我勋章的来函。大家都知道,最后我没有去接受。19971017,是国际消除贫困日,摩洛哥《先知报》全文刊登了对布迪兹的采访,一场误会消除了,但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产生了:救济是不是真的能帮助穷人?最后的结论是,对穷人施以经常性的物质救济,只能给他们造成永久的贫穷。

从上面故事中可以看到,现实中,有些人就如同文中的寄居蟹一样,靠救济为生,只想等着别人的救济,自己却不想办法自力更生,养成一种懒惰、不劳而获的心态,而施救者也只是盲目从物质上帮助,心是好的,却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彻底解决受施者的困难,结果是得不偿失。

作为去帮助别人的人,不能只从表面去解决别人的一时所缺,而是要从根本上去帮助他人,让他们懂得如何走出困境。“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这两个读法相同的词语,只因“鱼”与“渔”的意思不同,其意义也就截然不同了。倘若授人以鱼,鱼再大、再多,也有吃完的一天;而授人以渔,效果就不同了,你送给他的不是鱼,而是“渔”,即是教会他捕鱼的方法,就可以根据需要源源不断地捕到鱼,便没有吃完的时候了。

佛教的慈善事业不同于世间的慈善机构之处,就是佛教以智慧来引导众生走出迷途。对于那些贫困地区,我们既要“授鱼”,又要“授渔”。“雪中送炭”的活动必不可少,但我们决不能满足这种千篇一律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因为这种救助形式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这固然可以解决一时之需,但当这些有限的生活资料消费完后,他们中的大部分又会回到贫困之中,难以拔掉他们的贫穷之根。

作为佛教的慈善事业,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采取切合实际的扶贫方式,并且以佛教的“因果”理念来引导他们走出困境,从根本上扭转他们“以逸待劳”、“不思进取”的“懒汉”思想。因为要想得到富裕的果实,必须种下致富的因,只有脚踏实地、勤奋向上、不吝布施,才能走上致富的道路。佛教的因果道理明白了,就自然会提高人的责任心,控制和减少恶行,真正达到劝善的目的,这才是佛教最有智慧的慈善事业。

三、以大愿行来推动慈善事业

推动慈善事业需要悲智双运,但还要具足大愿行,才能把服务众生的慈善事业绵延下去。世间上一些成功人士都是有愿望才能成功的,何况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大慈善事业,更是需要有一个大愿行来推动。中国熟知的四大菩萨,于名号上都加上一个赞词,如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要发大愿自然就联想到地藏菩萨所发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

发愿非常重要,愿是精进的动力,精进是达到愿力的志趣。实贤大师说:“常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地藏十轮经》卷一说:“地藏菩萨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无佛世界,成熟有情。”说明地藏菩萨于无佛出世的过渡时期,就以此大愿,教化众生,帮助众生,非始今日,无量无数大劫以来一贯如此。地藏菩萨每日是怎样工作的呢?《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每日清晨,入恒河沙定。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就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菩萨每日清晨还以定力,除刀兵劫,令诸有情互相慈悲,除疫病劫,除饥馑劫,利益安乐诸有情事。地藏菩萨由于大愿具足,所以度众生速度是惊人的,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使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数诸有情类,皆得解脱种种忧苦。

地藏菩萨的大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然后自己才成佛。然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萨。地藏菩萨发大誓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真正做到先人后己,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而我们所倡导的慈善事业,更应该具备这种精神。

在推行慈善事业时,不但要学习地藏菩萨的大愿行,更要做到不管外界如何变化,面临任何困难都坚持到底。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要精进自己的修行,用自己的行动来感化更多的人,让其他的人也来参与佛教的慈善事业。毕竟个人的愿行是有限的,我们要用更广的大愿行来推动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让佛教的慈善事业利益所有的人。

  

结语

综上所述,以大慈悲、大智慧、大愿行,这三个方面来进一步推动佛教的慈善事业,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使众生远离烦恼、减少痛苦,从而真正达到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的和谐世界!

作者:慧如

来源:《法音》2006年第4

更新于:7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