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思维品第一

  • 2024-06-02 12:50
简介贤护分思维品第一正序分:皆来集会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卷第一贤护分思惟品第一每部经都有序分、正中分、流通分三大部分,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序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

贤护分思维品第一

正序分:皆来集会

大方等大集贤护经卷第一

贤护分思惟品第一

每部经都有序分、正中分、流通分三大部分,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精舍。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经典一开章,包含六种成就;

“如是我闻”,表示正信成就和闻成就。当时阿难尊者在五百结集之时,升座宣化,现光明相好犹如世尊,美妙音声犹如世尊,言辞内容犹如世尊,就有人生疑说是不是阿难成佛了?于是用“如是我闻”,就把这个疑问给去掉了,说明是闻世尊所说。所以,“如是我闻”包含了信成就和闻成就。

“一时”,是时成就。

“佛”,是主成就。

“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精舍”,是处成就。

“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是众成就。后面提到此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表达了不可思议的眷属庄严。一切法的行持成就中,若没有眷属的表达,那么此法则是孤寡的,是无力的,是不能进趣向上的,是不能广泛传播的。

这六种成就是经典的基本格式,龙树菩萨在其传法教言机制中也称五种成就,总之是以这些成就来证实此经典来源真实,令众生远离疑虑。讲经典都需要作这样一个提示,说明此经典真实不虚,非后人所杜撰,因为若一部经典来源不清晰,我们对其的依止、认识有疑惑,有彷徨,那就很难依法而行,很难深入实践成就。

皆是阿罗汉。

阿罗汉是“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的三界应供者,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人天所应供养,所应顶戴,所应尊重,所以,阿罗汉又称为“应供”。我们都知道,在如来十号中也有“应供”这个称号。

诸漏已尽。

“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为后有”,这是阿罗汉的标志。

无复烦恼。咸得自在。

在有情的烦恼中,贪、嗔、痴、慢、疑是五个粗重的思惑烦恼,是比较迟钝的烦恼,另外还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个见惑烦恼,为五利使,总共十个根本烦恼,另外还有随烦恼,其中又有上品随烦恼、中品随烦恼、下品随烦恼。

“无复烦恼”,即以上烦恼皆尽。阿罗汉是习气未尽,烦恼已尽。在世尊的经典中,许多阿罗汉的习气表现还是很大的,但是烦恼已尽,也就是说在其心智的亲证上,烦恼因缘已断除,习气业缘的再生也已断除,犹如大树被连根拔起,放在一个大石板上,永远不能复生了,但此时它还可能还会因自身水分而发出一些嫩芽,所以,阿罗汉的习气尚未尽,但他的生死根、烦恼根已断除,称为“无复烦恼,咸得自在”,重担已卸,永别轮回,是为罗汉。而我们凡夫有情,还背着轮回的重担、烦恼的重担,不能自制。

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解脱”一词,就是于恶缘、逆缘种种因缘无挂无碍,了达本源,这是所谓的解脱之相。我们看到,有的人犯法后就要被锁链、手铐捆着,这叫缠缚啊,而“心善解脱”,则永别一切缠缚。“慧善解脱”,说明不仅心无挂碍,慧亦无挂碍,于种种法无挂碍,亦无染著,于种种妙用,亦无黏着。而一般我们在行法中,我执破了,法执又出来了。

调伏一切。犹如大龙。

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皇帝又称为“真龙天子”,在佛教中,龙就是大力、大威德,是大伏藏的守护者。

所作已办。众行具备。弃舍重担。不受后生。

一般阿罗汉证果之时,自然会说出四句偈子,这四句话也可以说是阿罗汉的标志,但其说法在各个经典上有异,如“不受后生”,在有的经典中是“不为后有”。

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现前的举心动念是不是有“后有”呢?诸大善知识、阿罗汉,以及证得八地以上的菩萨中,后有心智绝难生起,所以彻断烦恼,入无用功地,一切作为不假造作,不假思维,但依抉择方便,也就是一切作为皆在方便下,不会用力了,不象我们经常会有疲惫、疲劳的感觉。

凡圣的心力差异很大,这是不假言说的。今年,南传的祜巴温忠尊者来到我们这里[1],有一次我用了半天时间,在作业活动量上与他作了一个对比,之后我说:“祜巴,你是菩萨啊,我绝对是个凡夫啊”。为什么会给自己定位呢?其活动密度非常大,基本没有间断,所有作为都是相续性的,不是思维出来的。你若用思维,很快就会累,就要休息,而其心里的作业密度不是思维而来的,你直接能感知得到,能体会得到,能观察得到,能对比得到,一对比,就知自己在凡在圣,不假言说,你不要说自己怎样,他作为的很多东西,是你心力所不及啊。所以还是鼓励大家好好实践佛法,得到胜法之乐,即圣位之乐,即使不入果位,相位也是不可思议,你会有大善巧、大方便、大威德、大相续,省力处相续,省力处作用,省力处利人,省力处安慰世间。

在这次对比中,尊者做一件事情,我就考虑一下自己做会怎样,他做一个,我想一下,二十个事情下去,心里就有点累了,五十个事情下去,就有些疲厌了,一百零八个事情下去,就不干了,而他还是相续的,还是始终如一地对待着现前每一个因缘。我是数着这些事情的,举心动念的头数虽能算得到、观察得到,但是作用力差异太大了!往往我们对第一个事情很认真,对第二个事情还可以,第三个事情还勉强,第四个、五个事情,基本就开始有减退了,于猛利的减退、知见的减退、愿望的减退、喜爱的减退、专注的减退,二十个事情下来就不愿意做了,就要开始鼓励自己说,“做吧,这样有利于世间”,“做吧,这是善事”,“做吧,这样能使佛法住世”……也就是说开始劳累了。等到五十个事情的时候,已经开始疲厌了,“哎呀,这个事情能利益大家,但利益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不要做了”,这个念头出来了,就开始疲厌,慢慢地就开始舍了。我们这个心智的相续力量是造作出来的,是择取的,是得失分中对比而言的,所以其相续性不是很好,容易疲惫。凡者即是凡啊,无力、疲厌于圣者、智者、成就者的觉知与量,所以一地不知一地。诸位善知识,还是鼓励大家深入佛法的实践,成就种种胜德、胜果、胜法的利益,那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般舟法的学习势在必行了,这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实践、观察的一个法则。

行于平等。获真己利。安住正教。得到彼岸。唯除长老阿难一人。

在这五百人中,唯有长老阿难未证四果,尚在初果徘徊。我们都知道,释迦佛取灭的时候,阿难还在初果中,迦叶尊者看到其八种过失,不允许他结集经典,此经中说的五百比丘,也可能就是结集经典的五百阿罗汉比丘吧。

尔时复有五百诸比丘。于晨朝时。各从住处。诣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前人解释“退坐一面”时说有“应避”六法,一、不太远,二、不太近,三、不在上风,四、不在高处,五、不挡眼前,六、不在后。我们以前跟师父时,比如给恩师背包时,要求不能踩着师父的影子,不能遮师父的上风,不能站在、走在比师父好的位置上,这是侍师的要求,你不能让师父为难,要把宽松、方便让给师父。此处的“退坐一面”亦复如是,以令世尊宣化方便、接待后来者方便。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对经典不能细说,若细说,也可能就这一页就要用整个二十五天才能讲完,所以只能作粗略提示。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连。

舍利弗与目犍连,这是我们十分熟悉的释迦佛身边的智慧第一与神通第一大弟子。

在舍卫城。夏安居已。

按过去的说法,我们今天是夏安居的自恣日,明天的明相一出,安居就结束了,一般今天晚上大家会通宵地念佛、行法,以期证果。有的人说,我不行啊,这三月九十天用功不够,我还要加一月,也就是一百二十日行法。加一月,就是功德月,就是要不证圣果不出安居日的。因为四月为一时,称为满分修法,世尊给我们安排了一个比较宽松的修法,即一时之中拿出三分修法,余一分让我们自己选择,给我们一个“加七月”,即功德月,不给满分修持,怕有的有情不能承当满分修持,心力不足故,福德不具故,所以设一个加七月,给大家一个方便。世尊在世时,善来比丘闻言即证阿罗汉,须发自落,笨拙一点的有七日证果,那我们现在若是能七日证果,大家好好地在这儿经行七月也行啊。能不能证果呢?在释迦佛教法住世的五千岁中,都有证圣果的机会的,大家也要把心放放宽。“夏安居已”,也就是说十六日明相已出了,明相未出,不能称为“夏安居已”,而明相一出,看得到手纹了,夏安居就圆满了,这时一切夏安居的功课、法则都可以结束了。放光寺今年安居就是一百二十日,我们还有一个月,若不是闰月[2],就称为加七月、功德月。

亦与五百诸比丘俱。次第游行城邑聚落。

次第游行,即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随缘而行。

至王舍城。入迦兰陀竹园精舍。诣世尊所。到已。恭敬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以神通力。

诸位善知识啊,不要把神通当怪异,实是福德所成就;不要把神通当妖魔鬼怪所拥有,实是这些大雄大力大慈悲大善巧者所具足、所善巧使用而无痕迹,而有痕迹者,亦是方便自在。

放大威光。

此威光是自在力所现。当人心智清净、修持比较好的时候,即你的量一旦够,就会放出五彩之光,又如很多佛像都有光相,以及古来以久各大宗教的前贤们在记载中都是有光环的,耶稣基督、默汗穆德、中国的老子等等,这是真实言,是诚实语。很多小孩子身上的光相是很好的,而我们一般人的光已淹没在业力烦恼之中了,被自身消耗掉了,自在力不具。一些人念一些特定的真言、发一些特定的誓言、运用一些特定的悲心,或者说有一些特定的法则时,也会放出一些光相。而我们在普通的心智里、普通的因缘下,则就是这么普通。所以,说世尊以神通力放大威光,这实是诚实语,莫要说这是不是神话?智力者、胜力者、功德力成就者是知的。若人有禅定功夫,也很容易看到人的身体放光;若我们能舍离这个粗重身体的缠缚,再来回头看这个色身,基本上都能看到光相的,看得到时,你就基本上知道此人有什么病、身体怎样、脾气怎样。我们没有禅定,没有神通善巧,所以我们这个眼就是个肉眼,目不过物,没有力量。佛教中讲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而我们的肉眼已经不简洁、不明快了,天眼已经不通达了,慧眼已经不具足了,法眼已经不清净了,我们不能圆满地看到世间了,所以不是佛眼。善导大师给我们提出来,应该“慈心相向,佛眼相见”,睁开我们的佛眼吧。

令彼诸国城邑聚落。一切诸有诸比丘众。咸各来诣王舍大城。

我们现在还有“令”啊,早上起来撞钟击鼓,这是个令,打板叫响,是令,部队的冲锋号,是令,此处世尊以神通力,以大威光普照于众生心智,唤醒心智,令其往诣王舍大城。

有人问,世尊这样的力量是不是神话呢?一些还是佛教教内的菩萨写文章说,佛教中所说的神通善巧实在是迷信,是乌有的,是人为了歌颂、神话释迦牟尼世尊而说的。若这样说,那我们的天就太小了,那我们所说的色界、欲界,乃至十法界,就成戏论了。十方法界本无差别,依心而现,其所现的差别太大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与一只蚂蚁相比,人的力量对蚂蚁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你不能用蚂蚁的思想来衡量人的作为。比起佛陀世尊,我们凡夫的生命力就象一只蚂蚁一样,不要用这个量来思维佛陀世尊的量,如果认为自己没有广大的智慧、广大的透视力、善巧神通力,他可能就没有,自己没有这种究竟广大善巧的感知,没有这样的威德善巧,他可能也就没有,这就堕落在自己的知见、感知上去了。实际我们用现代科技就可以表达出来,四十五岁以上的人对***都是很熟悉的,那时国家领导人在上面一说,全国的喇叭一时就开响了,那就是一个人的心光通过电、喇叭一传播,全国人都知道了,最高最新指示,当天就传遍全国,步调绝对是一致的。那是不是心光独耀啊?不过是通过政治的、人为的机器把它传播出去了。那么释迦牟尼佛不用这个大喇叭,也不用这个政策,他就坐在大光明藏中,以大通力善巧,令一切有缘众生得以感知。我们现在的机器能制造出这样的能力,世尊一定具有这样的能力。若没有对这种胜法威德之乐的向往,那我们修法是没有进趣的,我们会堕落在平庸慢中,丧失佛法广大教言机制,也就是说其对你的鼓励不能成立了。许多人学佛不能进趣真实佛法利益,就是因为堕在自己的知见的量上,溺在自己所知障的范畴中生存、实践佛法,不能逾越,所以世尊称此类不能走出自我感知的人为可怜悯者,这样不能成就无上菩提心智。

入迦兰陀竹园精舍。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迦兰陀竹园精舍。有百千数诸比丘等。承佛威光皆已云集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复有彼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亦承世尊威神力故。亦与二万比丘尼俱。悉皆大集。入迦兰陀竹园精舍诣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也就是世尊的姨母。我们知道,世尊诞生之后不久,其母亲就往生忉利天,世尊由摩诃波阇波提抚养。摩诃波阇波提出家后,就是所谓的大爱道比丘尼,是众比丘尼之首领。在释迦佛的教言机制中,女众经历了一定障缘后才得以出家。

尔时王舍大城。有优婆塞。

优婆塞,是在家学佛男众。我们中国人对在家习法人以居士称呼,而世尊在世时,居士是证得初果、二果、三果的在家修行者。

名曰贤护。为众上首。

贤护菩萨是此经典的主要启发者,此经典以其名字命名,是他使我们得以来学习、实践般舟,乃至能成就三昧,能得见“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这样一个法则。

亦与五百优婆塞俱。受持五戒。具足威仪。是大菩萨。久已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本愿力故。常随世尊。乐闻正法。恒勤精进。为满一切助道法故。

贤护菩萨早已于无上菩提亲证,常行守护正行,只是未证佛果,以愿力故“常随世尊,乐闻正法,恒勤精进,为满一切助道法故”,即贤护菩萨所发誓愿,是为令一切众生于法精进,于一切众生启开成就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法的助缘。

于朝旦时。承佛威神。从本住处。入迦兰陀竹园精舍。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不论是比丘、比丘尼,以及优婆塞,皆是退坐一面。

尔时毗耶离大城。有一离车子。名曰宝生。为众上首。亦与二万八千诸离车俱。于晨朝时。承佛神力。皆自彼城发来。入此迦兰陀园至如来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离车子,即刹利种。

尔时瞻婆城有一长者子。名曰星藏。为众上首。亦与二万八千长者子俱。于晨朝时。承佛神力。自瞻婆城发来。入此迦兰陀园。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我们在文字中处处可以看到,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刹利种、长者子等,莫不是承借佛的威神,依佛威神力故而聚集于此。

尔时复有一摩那婆(隋言净持亦云少年亦云仁童子等)。名那罗达多。为众上首。亦与二万八千人俱。于晨朝时。自本住处发来入此迦兰陀园。诣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摩那婆,即少年学道者。

尔时舍卫国复有长者。名大善商主。并彼给孤独长者。为众上首。亦与二万八千人俱。自彼舍卫国诣王舍城。入迦兰陀园。至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王舍大城。复有长者。名曰水天。为最上首。亦与二万八千人俱。从本住处发来。入此迦兰陀园诣世尊所。恭敬合掌。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摩伽陀国主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亦与百千诸眷属俱。于晨朝时。亦来入此迦兰陀园。诣世尊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观无量寿经》是世尊以阿阇世王为主体而讲的一部经,也是净土主要依止的经典。阿阇世的父王是频婆娑罗王,其母韦提希。由于频婆娑罗王岁数已很大而尚未有子,王位无人来继承,所以就乞求仙人转世。仙人说三年以后才能舍报,于是频婆娑罗王就用了一些方法逼他投生,由此在未生之时,仙人就与频婆娑罗王结怨,所以称为“未生怨”。然后仙人舍身投胎,因怨而生为阿阇世,你捕杀我,我亦捕杀你,所以后来把频婆娑罗王禁锢在七层牢狱中,做出弑父之罪。阿阇世受提婆达多的鼓惑来害父,以作新王,而提婆达多来害佛以作新佛,他们的逆行遭到很苦恶性果报。后来阿阇世就真诚忏悔,守护世尊教言,成为五百结集的主要护法。

前面提到比丘、比丘尼等等,为什么没有优婆夷呢?这是印度的一个风俗习惯,有时说优婆塞,就会省略说优婆夷。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度的种族性是十分清晰的,他们次第从各处聚集到世尊所,至此种种人类有情已聚集完毕。

尔时复有四大天王。及天帝释。乃至欲界一切天众。各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眷属天众俱。亦于晨朝。悉来入迦兰陀园。至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乃至欲界一切天众”,前面是人类有情,后面是诸天。因为《大集经》摄色界、欲界诸大菩萨,是对此类有情所宣化经典。从四大天王,乃至一直到他化自在天,一小世界有情皆云集在一处。四大天王及天帝释,属于帝居天,摩西罗天宫为兜率天,一直到他化自在天,都是欲界天,层层递增,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摄之天。

“无量百千亿那由他眷属天众”,这个数字就不是我们人类的数字了。

“至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这些天众的退坐,及其设座,可能就与我们人类有很大差异了。因为天是细妙色身,各具光相,而我们这个色身是团食所造就的四大之身,也称为五蕴身,是粗重身,此粗重身则有粗重座吧。

尔时复有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亦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眷属天众俱。于晨朝时。悉入迦兰陀园。至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娑婆世界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应化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此娑婆世界主为大梵天王,与释迦佛所住持的法王位是有差别的。

对于这些名词,我们实在很难有充分的时间来提示,我们学习《般舟三昧经》不在于解释名词,所以对名词、名相一般不做过多解释,大家下去可以找一些相应的资料继续学习。我们要把《般舟三昧经》的主体思想给大家作一个提示、学习,以在大家实践般舟法中可以作一个清晰的增上加持与指导,这不失为我们学习《般舟三昧经》的目的,过多的名词解释可能会贻误我们的时间,所以这个地方就一带而过。

尔时复有大自在天王。亦与无量百千净居诸天众俱。于晨朝时。悉入迦兰陀园。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复有四阿修罗王。各与无量百千眷属阿修罗众俱。亦于晨朝入迦兰陀园。诣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复有难陀龙王。及跋难陀龙王。各与无量百千眷属诸龙众俱。亦于晨朝。入迦兰陀园。诣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凡夫有情多不可得见。我们都知道世尊在讲一些大的经典,诸阿罗汉如聋如盲,如《妙法莲华经》中所说,其他许多大乘经典亦复如是。

尔时复有娑伽罗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及摩那斯龙王。伊跋罗龙王等。各与无量百千眷属诸龙众俱。亦于晨朝。入迦兰陀园。诣如来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以一切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乃至人非人。及诸王等。信如来者。为听法故。一切皆集迦兰陀园。诣如来所。顶礼佛足。各坐一面。

此交代十分清晰,次第也十分清晰,一切皆是“信如来者,为听法故”,云集于此。

尔时迦兰陀园。其地弘广。

就同维摩诘的丈室一样,可以容纳无量有情。

如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方。大众充满。无空缺处。

这皆是世尊威德所现故。以世尊福德力、威神力具足充盈故,自他受用真实不虚故,所以无空缺处。

若杖头许而不遍者。

也就是说连插一个杖头的地方都没有。因为世尊大威德光明善巧,威神功德善巧,福慧具足善巧,能令众生向往、渴望云集此处。

如是上至有顶。下逮梵宫。所有一切大威德神通诸天大众。乃至一切诸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来集会。

以上是经典序分的一部分,来让我们看大会之云集,说法主释迦牟尼佛以威光普摄于十方有情,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刹利王种、长者子、长者、龙王、天龙八部,乃至四天、忉利天、梵天等等一切具威德善巧者,一切感应者,信法者,向法者,皆来聚会。

贤护启教: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聚

尔时贤护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得咨问如来应供等正觉。心中所疑。不审世尊。见垂听否。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如来世尊。随汝所疑。恣汝所问。为汝宣释。令汝欢喜。时彼贤护菩萨。既蒙听许。复白复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聚。

贤护菩萨将在后面提出一百二十二条“云何”之问。这一百二十二问,皆是对佛法出世入世种种善巧、神通、功德、智慧与方便等一切法用的具足问,从各个角度来提示我们:行般舟能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为什么又称为一切三昧之王?为什么有这样多的殊胜功德与利益?贤护菩萨代一切众生之欲实践佛法者、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来启问,为使善根成熟有情闻法而勤行证道来启问,为启发善根未成熟有情向往善根成熟的机制来提出这一百二十二个功德相。在一卷本的《佛说般舟三昧经》中有二十一个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是从二十一个角度来提问,这里提出了一百二十二个问题,也就是从一百二十二个角度来给我们提示行般舟的实质功德与利益,实是不可思议!

“尔时贤护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这是印度人的一个风俗习惯,其出家在家人都搭披单,在印度民族服装中现在也还用披单,它很实用,可以作被子、帐篷,可以挡风寒、灰尘、虫子等等,作用很多。“偏袒右肩”也是一个风俗习惯,表达尊重。“右膝着地”,即单膝着地,问法期间,偏袒右肩,蹲坐下来,或双膝、单膝着地,来问佛,一般我们问法是双膝着地,因为他是大菩萨啊,现缘方便。我们现在的礼敬方式,多是从印度传过来的接足礼的一种形式。

“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欲得咨问如来应供等正觉。心中所疑。不审世尊。见垂听否。”我要提问题,世尊能不能回答我啊?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如来世尊。随汝所疑。恣汝所问。为汝宣释。令汝欢喜。”世尊不是不让我们凡夫有情生疑,贪嗔痴慢疑是凡夫本分事,诸佛如来所知、能知、已知,而众生在贪嗔痴慢疑中延续生命。这一百二十二个问实际就是解答行法的实质功德内涵,直接为我们宣释从哪些方面应该注意?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利益?

“时彼贤护菩萨。既蒙听许”,世尊允许他来问。

“复白复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聚”,由此可知,此般舟行法、“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是大功德聚!以前我们准备在这前面的山口建一个放生池,取名叫“德聚”,就来自此经典,意为道德之聚集、功德之聚集、福德之聚集,真实法则的聚集,令世间有情得以取用。

后面就开始一百二十二问,为“发起序分”,此经通过前面的正序分,以及现在的发起序分,来让世尊回答正宗分之内容,让我们真正了解般舟的内容,及般舟行法的真实功德,以激励那些善根未成熟的人听闻此法则,激励那些善根成熟的人去实践此法则,激励那些善根成熟的人亲证此法则,激励那些善根成熟、已亲证的人传播此法则,激励那些善根成熟、了知此法则的人相互交流、守护、安住于此法则。这都离不开世尊的教言,离不开贤护菩萨的如理启教。末世有情难以如理启教,何以故?不知启教方便故,无有启教善巧故。因此在竹林精舍,贤护菩萨就来代我们大家,从一百二十二个方面提出疑问,以让世尊给我们一个圆满的答案,把“大功德聚”的内容一一给我们揭示出来。读一遍这一百二十二问,我们就知道这些菩萨的心智是多么周密、详尽,是多么仔细地来消除我们心中的疑惑及对法义的模糊。

(1)云何得入多闻大海。获智慧藏。问无疑惑故。

大智慧,毕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若有人有疑问时,能为之解答,善巧除疑,所以说“多闻大海”具智慧方便,令疑惑有情得以消除一切疑虑,入无碍智。此第一个问题即是问行什么样的法能入大智慧海,即多闻大海呢?也就是问行什么样的法能生起大智慧,除一切众生疑惑,于一切众生得无上方便?

(2)云何复得无意戒聚。不失成就。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退减故。

“得无意戒聚”,戒者,防护力故,来令我们得到安稳的法则之守护,所谓“无意”者,因为戒律非我等造作,皆是世尊所制,不论出家在家,我们现在所学的戒律,都来自于如来世尊所制,非是我们意念所作。这是甚为重要的一个思想机制,诸位善知识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了解。我们在思维四正勤之时,对应作与不应作还是有作意的,而戒法无作意,何以故?只是随顺守护即可。我们在守戒的时候,是没有是、没有非的,即“心无过非”,远离是非,戒德自然聚集于身,彰显于世间,自他二利,如是直至成就无上菩提,无有退转。若是真正守戒,此人于无上菩提不退转,这是决定无疑的,何以故?一切戒法皆从如来无漏心智中成熟、流出,应一切众生需求而设置。

(3)复云何得不生愚痴。邪见空处故。

第三个云何,也就是问什么样的法或功德聚可以不生愚痴,不再落诸顽空邪见呢?

(4)云何当得宿命智。遍知去来故。

“宿命智”者,了晓过去,于自于他皆得方便无碍,如何年何月何以生、何以没?是人,是什么样的人,是畜,是什么样的畜?六道众生何以安立?何世界安立?寿命长短?智慧高低?男女形象?等等,皆清晰了知,是为宿命智善巧。宿命明者,可以无碍通达于一切有情,即了解一切有情的过去,若一世、百世、千世、万世,若一劫、二劫、多劫、多大劫、无穷大劫,皆能了知。

许多走过般舟的菩萨们有过这样的体会:这个环境很熟悉啊,以前早就来过;这个境相很熟悉啊,似乎见过;等等这类感受。这就是所谓相似的宿命通达,但不能称宿命智,也不能称宿命明,若是证得了自然智,就有方便智、善巧运用智、无碍善巧照见智,这个“智”不是我们自己夸张出来的,它会产生事实之力。

(5)云何当得不离奉见诸佛世尊。听闻正法。乃至梦中故。

这是般舟行法的一个特别、特定要求——欲使大家见佛闻法,不是见一佛、二佛,乃是见无量诸佛,听闻正教,远离不正见,乃至在梦中。大家在般舟行持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感知与实践,即在念佛实践的过程中,业力表现的差异十分大,所以虽有如是功德利益,但都各有表现。

般舟,此“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之三昧,见佛的目的是为了闻法,闻法是销归自性的一个善巧,认得自性,识得方便,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抉择。我们对这个法益应该深入观察。见佛,一般从四个方面来谈:

第一个是现前见佛。

般舟三昧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的三昧。以前我念过药师佛,念过观世音菩萨圣号,念过文殊菩萨真言,行法稍一用功的时候,得见形象并不复杂,但是若能问法,是还需要一定进趣性的。我们一般所谓的见佛,已是一个很大的增上机制,是善根的成熟过程,因为心净则境相净,心善则境相善,心中觉悟则有诸佛如来的奇妙境相,但若是不能闻法,多是善根不能真正地成熟。以前有出家师父跟我说,哎呀,我念佛、念真言啊,念着念着非常疲惫,经常会看到石头佛、泥巴佛、画像佛,都是不会说话的佛啊!这是善根不成熟,对佛陀的智、悲、方便的深入实践与观察机制不成熟时,就会见到这样的佛,不仅不能闻法,也只是见见罢了。我们若能细致地实践、如理地实践、无染著地实践,欲渴望闻法地实践,那么就能见佛。如果我们见到阿弥陀佛或他方诸佛,一定要有法可问,但如果我们平时没有如法的思维,没有闻法的渴望,没有问答的愿望,怎么能问呢?见佛也可能就迷失自心了,也可能就失去了问的愿望,失去了问的主动性,那佛也可能就迅速消失了。

昨天有个菩萨问,走般舟,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即使见佛了,佛还是要走啊,那该怎么办啊?其实,若是不走,那就出事情了,要么你取灭了,要么他取灭了,至少是你舍报了,已经不在此土中延续了,若不如是,彼佛一定会舍弃你,何以故呢?你在行法助缘中一时威德照见,念佛照见,佛善巧力照见,他是见即问,问即答,答即消失,他不可能会住在你这个地方的。我们要清晰地了解这个法用的次第,不要迷失在此处。有个菩萨来这里走般舟,一开始就问,我若是见了佛,佛还是走掉了,那我还受这么多辛苦见他干什么?主要是你没见到,若是见到了,你就知道不辛苦了。

现前见佛,就是不生彼土,不舍报,佛也不来,我也不去,何以故?依念佛力故,依佛神通力加被故,依佛愿力摄化故,依本行功德相应故,现前能见诸佛,对此我们不要迟疑,一切向法、乐法、愿意实践此法的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也都会有这样的成就。

第二是定中见佛。

若人有种种禅定善巧,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出入自在,建立种种游戏神通善巧方便,那么在定中见佛不难。一些禅定功夫比较好的人,对见佛这个事情并不太在意,因为一旦有禅定,对正见、智慧就比较能抉择清晰,所谓由定生慧,此慧是不置疑的慧,是不会被冲击、不会被外境惑乱的智慧,所以他有许多善巧,不会被境相蒙蔽,故对见佛、不见佛,反而设置了很多方便。

第三是梦中见佛。

这是普通人所容易拥有的。以前我在一个堂口住,因为那里几十年如一日地念佛,所以人一进去念佛,很容易就融入其中了,一般三天就有很多梦境,比如梦见极乐世界庄严、他方国土庄严,或者天宫庄严,或者菩萨、天人,很多殊胜的境界,当然也有梦见死人,梦见很恶、很黑暗、很残酷的境相,虽然如是,其因缘是一样的,都是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念佛功德力的加持下,而照了觉知一切业相罢了。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临睡觉前合掌念念佛,感觉到身体疲惫不支了,就合掌吉祥卧,念一念那几句话——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今闻善知识教言,闻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本愿功德,称念佛号,因为愚痴业障蒙蔽故,不能得见诸佛菩萨国土庄严,愿佛菩萨加被于我,令我得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及其国土清净庄严,如是妙相令我得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慢慢念着就睡了,很容易出现吉祥、具足、清净的妙相。这是梦中见佛,此方法很好修持,古来以久修行净土法门的人,白天念佛,睡觉前一定会这样做的,如我们以前在堂口念佛的时候,晚上大回向时,就会跪在佛前念这一段文字,然后回去休息。

实际这是一种念佛的相续,因为在昏沉、无记,业力成熟之时,我们不随业力,而把念佛的愿望输入在自己欲休息调整的时间中,不空过,所谓“夜莫空过,存念三宝”,那我们在梦中亦可以修法,实践于念佛法则。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个修行方式,古来以久,尤其是善导大师传播此法门以后,许多实践者的征兆、感应是难以具述的,基本是普遍性的,也就是说只要按照这样的修法,若一日、二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不懈怠地、不间断地去实践,就很容易出现梦中见佛菩萨,乃至极乐世界妙相的征兆。

第四是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临命终必生佛前,所以故有命终舍报见佛。

这四种见佛,都是真实不虚的,何以故?实有凡夫相故,亦有诸佛相;实有凡夫业故,亦有诸佛业;实有浊土故,亦有诸佛净土;实有诸众生业力故,也有诸佛殊胜功德庄严,所以此有彼有,此无则彼无所可显。我们一定要善于观察,诸佛因缘生故,在缘他法则中,在修德差别中,各取其念佛的利益与功用,此用是大家可以取用的。

般舟三昧修法使这四种见佛都是容易发露现前的,其最主要的作用在于现前见佛,若我们现前见佛的机制不成熟,也有定中见佛、梦中见佛,乃至临终见佛的毕竟结果,所以说此念佛法门实在是不可思议!

很多人问:“我行这个法的善根成不成熟呢”?我感觉若一日一夜、一日两夜,我们能精勤地、细致地、深入地实践,是不会伤害到人的。这么多年来,我在此处十分小心。大概从九五年开始,我有时间就会走一走,实践实践,不敢伤害自己,福德因缘不具就缓冲一下,具了就走一走,基本上是一天走十五个小时,若这一段都有时间了,就拿出七天、一个月的时间,或者半年的时间,有机会就一天走十五个小时,不算是般舟,就叫经行念佛吧,其中的因缘啊、感受,在许多人三天、七天,乃至很多天的走法中也都是有的。后来有一年年底,十一月十五日,我们在鸡足山放光寺起了一个一百天的七,打七以后,就有几个沙弥走了七天般舟,其间也有比丘行般舟,但都是两天、三天、四天,在这些过程中,大家行法的感知差别是很大的。实际走般舟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行法,当然还是需要善根的成熟,得遇此法甚难并不是夸张出来的,是其本质性的、实质的内容。

(6)云何当得殊特端正上妙色身。具足威仪众生乐见故。

“上妙色身”,我们这个身是粗重身,有时候念佛,人的色身的确会象天人一样具足光相,具足自由之作用,此处反而不多说为好,我们可以自己去实践,乃至为了果报,亦复如是。

(7)云何当得常生大姓之家。尊贵之位。见者恭敬故。

这里的大部分人都行过般舟,行法对色身、心理的改变,大家是有共识的,其未来果报,若没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大姓之家是决定无疑的,何以故?行为单一、尊重故,具足福德因缘故。

(8)云何复得父母兄弟宗亲眷属。及以知识。左右围绕。恒无别离故。

以前大家族五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很多,一家二三十口、三四十口人很正常,现在十分难见了,即使三口之家也不太好守护了,何以故?人的信赖与道德差异很大,现在即使亲人之间,也不愿意,或很难清晰协调了,慢慢地互相的信任就不具了,相互的爱护尊重就不够了。

“左右围绕”,就是指眷属相互地眷爱、守护。眷属的匮乏、身心的孤薄,实际是贫瘠之相。所以释迦牟尼佛初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千二百五十比丘随其行之时,净饭王就说,何以现此贫瘠相?跟随释迦佛的这些人怎么又黑又瘦?于是要求释迦族每个家庭都要出一个最好的男子来出家,以令世尊眷属庄严,这也是为了激励大家,让大家知道佛法的利益是依正二报、自他二利广大、真实的的延续。

(9)云何当得广达博通。所为殊异。亦终无缺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

般舟法是有此实质内涵的,能令人广达博通。有人说,就这一句佛号,怎么能令人广达博通呢?我们实践实践就知道了,若是真正实践得清晰、明了,再看一切经典,原来出于己心!若我们真正能证得三昧,再来看一切教言,原来是自身教言!再看一切法则,原来是本具法则!绝定是无二的,这样我们就不会排斥了。所以,净土教言有一个机制成就,即它是密摄三乘、密护三乘、密践三乘的。

以前我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接触阿弥陀佛教言的,它是受戒形式的念佛,也就是说念佛就是应该守护的戒德,必须得念佛。其中有三条三昧耶戒,其戒有两种授法,一个是在境界中授,一个是在曼达中、坛城中授。闻到这三条三昧耶戒,即三个誓愿后,我一直也在念佛,但念佛的心理状态不一样,不是为了要达到一个什么状态、证得什么结果才念佛的,而是因这三个誓愿念佛,比如以无诤心念佛,无诤就是誓愿;又如以护持一切诸法行人而念佛,也就是说很多人在行种种法,密法、显法,禅宗,教下、宗下,为了护持其行法善巧,乃至激励其行法成就而念佛,这是一种所谓的平等供养念佛,是不为自求的念佛,它从根本上是不为自求的。现在很多人基本上都是为“我”往生念佛,为“我的”功夫念佛,为“我的”身体念佛,为“我”免除灾难念佛,为“我”证得圣道、出离烦恼念佛,这个念佛真是不太一样的缘起。

我们真正地来念佛,可以通达三乘,毕竟无碍,于一切义产生方便自在力,可以透视一切法而无所挂碍、无所畏惧,这是决定无疑的,所以说广达博通于内外经典,所行所为不同凡愚,必然成就一味,得方便出离生死对待的困惑、凡圣对待的困惑、高低大小对待的困惑,在平等智中一时抉择,亦不退屈于无上菩提,因为念佛的机制就是无上菩提心,读过《无量寿经》都知道,三辈往生所摄者皆以无上菩提心为缘起,一向专念为方式,最终归结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一切功德善巧为成就。此教言是十分清晰的。

(10)云何当得正念正行。节度不移。心知足故。

正见正念正行者,心行无邪。若我们依誓愿、依戒为守护,来实践佛法,是不会有邪业的。我们所谓的意识、业力、习惯是有不正见的,即所谓邪念、杂念、恶念,但我们若是依戒律,不会有不正见;我们若是念佛,把“南无阿弥陀佛”纯正的知见作为自己守护的戒德,也不会产生邪见。这也是必然的,心无邪念,业无邪行,就知节有度,即做事就恰到好处。

我这段时间做事就对自己有点疑虑啊,今天中午就扛不住了。早上起来就想找维那师去请假,说,哎呀,这堂课我上不了了,我就休息吧。后来还是没有请假,走走又讲课去了。上完课回来,还是想,哎呀,下午就不要讲了,因为这个身体不行了。实际就是意识跟不上了,等到了这个大殿,又感觉可以了。这个知见是根据自己的感知所产生的一种不相续,往往我们的知见与感受不断地在变化,不断地在高啊、低啊的变异中,很难把持,若我们说,不管怎样我都要守护这个法则,它就不会变异了。所以此处是“节度不移。心知足故”,善巧地运用闲心、净心、平等心、智慧心,善于运用这些心,所以心不外移啊,不被外境所侵夺。我们每个人应注意自己的感知、行为,少欲知足,免于被邪知邪见所侵蚀。

(11)云何当得常生惭愧。远离耻辱故。

无惭无愧,是上品随烦恼。若人感到“我做得很好了”,这是无惭愧人语,此人多有什么状态呢?无记、放逸,此二者也是上品随烦恼的表现。贪于无记、昏沉,此人不知惭愧善巧,多落在无惭无愧上,不能精进于法则,行法多不得力,多不能增上。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实践法则,应该珍惜,能深入实践才能真正地有所成就。

惭愧一法,对我们实践佛法、远离羞辱、远离羞愧特别重要。远离,就是惭愧当下,对他人做得不足,对自己做得不足,应生惭愧,经常忏悔,经常自我反省,如实地从自心观察自己的现业。知惭知愧,不受侮辱啊;若是不知惭愧的人、肆无忌惮的人,也就是自以为自己很好,骄慢邪见,无惭无愧,多作无记,这样的人喜欢睡觉,喜欢吃饭,那么随烦恼粗重,慢慢地就会落入根本烦恼,即所谓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很自然地就会表达出来。

所以,对于世尊关于烦恼、随烦恼、细微随烦恼的表述,我们应看得到。我们都知道学佛是为了断烦恼、去生死,运用悲智,广利世间,成就菩提。断烦恼是十分重要的,但若不知道什么叫烦恼,怎么来断呢?很多人于嗔心中、慢心中、疑心中、无惭无愧中、昏沉倒语中、骄慢邪见中,想来修法,那是没法成就的,都被烦恼淹没了,怎么来实践佛法呢?诸位善知识在此处应该注意。

不知自羞,称为“无惭”,把自己的过失往他人身上推,说这个人错了、那个人错了,最后周边人都不好,社会不好,家庭不好,全都不好,就我一个人好!这样“就我一个人好”的人,于过不能改,常生羞辱,自己也会羞辱自己,即用痛苦来羞辱自己。惭愧法则在比丘法则中是最重要的,对于在家居士的修持,亦复如是。

不羞于人,为“无愧”,所谓“无愧于人”。过去人讲“我仰之无愧”,就是说真正地做到了一个法则。有没有这样的人呢?那些圣者、智者,那些远离了习气、业力的有情,可以说是仰俯无愧者,而一般的人,仰俯之中都应该知惭知愧的。

无惭无愧的人,自取其辱。因为人若骄慢,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无惭无愧,指责于他人,这样的人必遭羞辱,这是随烦恼中的伤害。这类人一般都自我感觉良好,说自己也不贪了,也不慢了,也不嗔了,也不痴了,也不愚了,实际不是的,他正通过其无惭无愧而表达了贪、嗔、痴、慢、愚,延续着这些根本烦恼,乃至产生邪见,不得佛法深入。所以说,常生惭愧,远离自他二种耻辱,也就是说我们心中不会受耻辱,别人也不会耻辱我们,何以故呢?自己会反省自己。中国儒家思想中有“吾日三省吾身”、“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也就是说别人都是善知识,我们要经常反省自己。但末世人恰恰颠倒了,经常会反省别人,找别人的麻烦,找别人的过失,我是对的!他错了!这样就刚强难化,多遭耻辱,此耻辱就来自于不能反省自己,不能把握自心。我们都知道,若要是找别人的麻烦、强制于他人,有几人会臣服于人呢?需要多大的心血呢?浪费多大的精力呢?不如如实了解自心。所以,如实知自心,修法甚方便,改正过失甚方便,了解过失的根源也甚方便,掉头快,主动性大,那我们也就不蒙其他因缘的耻辱。

(12)云何当得正智谦恭。降伏我慢故。

对此大家就比较能感知得到了。“正智”就是如实知自心。“谦恭”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个法则,在中国传统文化首选经典——《易经》中,有一个“谦”卦,六爻皆奇,即使最好的乾卦、泰卦,以及很多很吉祥的卦都不是这样,唯有“谦”卦六爻皆奇,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满遭损、谦受益”之说。但末世之人,自大狂妄,多受自我心智逼迫,即自己逼迫自己的心,受种种心智之苦。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调柔的越来越少,自我自大的多一些了,所以世尊给这个时代人的授记是:少智少福,刚强难化,好于争斗。

为什么净土教言在这个时代广泛传播呢?因为其教言就是清净平等的缘起。“一切众生咸能往生”就是清净平等,清净平等的缘起就是真正智慧慈悲的爱护的缘起,也是宗教清净的缘起。宗教的教益就是安慰世间的,清净平等,才能安慰世间,你说自己再高,你安慰不了世间,说他再低,也安慰不了世间。凡、圣,不论我们站在哪一个角度,都安慰不了世间,唯有清净平等,一切众生咸能成佛、咸能往生,这样可以如实地安慰世间,给世间有情带来真实利益。对此我们能思维得到,也观察得到。

“降伏我慢故”,我们稍不注意就会生起来慢心,即自尊于自己、轻贱于他人,这就是末世之相。正法末际有情,多现刚强,佛在经典上有太多这样的授记了,虽然我们的心永远同佛陀的心一样,但业力表现有正有末啊。

(13)云何当得策勤精进。远离懈怠故。

“策勤精进”,读着容易,实际真是不好做。善导大师讲,若是有人日夜六时急走之行,如救头燃,因杂途炽盛故,不能成就往生正因。那么此处的“精进”是什么呢?诸佛如来的教言为:无染无著智慧力,方便饶益有情力,常于守护、无有间断,是为精勤。于正念、誓愿无有失念之时,常勤延续,常勤守护,这是真正的精进善巧。若我们天天不睡觉,站在那儿生骄慢心,自我壮大自己,强执于自我,最好还不要修持,这样修持愈修愈苦,愈修愈远,愈修愈难!对此我们也都能看得到,能感知得到。

“远离懈怠”,此精进应正精进,邪精进者多增慢心、欺辱自他,以我尊贵,欺辱未行者,这样不仅不得佛法的利益,还生一个大骄慢,以增上慢心故未得言得,多欺辱世间,落魔眷属,念佛亦失甘露味,即使天天念佛,若以增上慢心修持,是没有佛法利益的。此处一定要注意。

(14)云何当得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平等与乐故。

这真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四无量心”修持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皆缘于众生,平等化度。

所谓慈者,予众生乐。此处的“予众生”,不能说是你对我亲,对我好,我就给你予乐,那不是慈悲。应是予一切众生以乐,无论逆你、害你、毁你、赞你、谤你、辱你,予这样的众生以乐,令此类有情得到法乐、离苦之乐、心智之安乐、菩提之乐、正法之乐、远离习气沉重之乐,这是真正的佛法守护。若不然我们就会有择取地予众生乐,对我好、恭敬我、赞叹我了,我就给你讲法,我就度你,佛在很多经典上都评判这类人是以魔眷属心,增长炽盛业,即轮回业。这样就是所谓的“拉眷属”,你对我好,我们大家凑到一起,然后我就度化你,给你说法;你对我不好,我就排斥你、伤害你,这不是慈心。慈心周遍,真实一如,广泛给予,令众生得以安乐,令一切善恶有情得以平等安乐住,这是真正的大慈心!令自己的仇人、恶性人、伤害自己的人生于如意善处,得以善报,这是慈心培养。若说你对我不好,你落到恶处吧,受果报去吧,地狱里去吧,那这是嗔心、害心、逆心了。诸位善知识,这很好观察。

所谓悲者,拔众生沉沦之苦,令众生喜悦安住于从苦缘中走出来的自在力、自在业缘中。

所谓喜者,予众生喜庆之心。在佛教的教言中,令众生喜悦、令众生安乐,是令诸佛安乐,所谓众生安乐诸佛安乐,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何以故?一切诸佛如来所回施、所守护的菩提心皆从众生因缘上而显,若不然我们学习佛法就会背道而驰。

所谓舍者,以平等心故,舍一切差别对待。舍于怨对,舍于上下,舍于凡圣,此舍彻彰平等饶益,心智平等故,所以舍是平等智的相续表现。舍差别,舍对待,舍疑虑,舍善恶,那就会有种种善巧,能对一切众生平等饶益,这在净土法门中运用得最多。

(15)云何当得闻说甚深真空无相无愿法时。一切无有惊怖退没故。

这对一切凡夫有情来说是一个真实的感知。“空无相无愿”,即三三解脱法门,是一切学佛之人应行持的解脱法门。我们都知道五分法身摄化,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空无相无愿”是解脱善巧,闻说这样的法门时,“一切无有惊怖退没”,修什么法能得到这样的利益呢?般舟行法的确是在这一百二十二问,即一百二十二个角度都能得到利益的。

空无相无愿三三昧,是佛教中一个特定的三昧,就如同念佛三昧、般舟三昧、法华三昧,乃是无量无边三昧中的一个修持。三昧修持是佛法正受功德,若没有三昧的运用,现前的功德利益是虚假的、相似的、不抉择的。入欢喜地菩萨有无量三昧一时现前,自得自足,得以威德自在,超出常伦。我们于常伦之中的行为是在常规思维意识下产生的一种所知、能知的力量,这个量是在能知、所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延续。而这些三昧之力,非是想象力,是不可思议境界力、福德力、善巧力、功德力、智慧力、慈悲力、方便力、饶益有情之力所产生的一种事实,这个事实唯有三昧者知,诸佛如来也可方便设教,提示引导,作喻,有人喻、法喻,来引导众生契入此法则。我们现在学的“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亦复如是。

闻到“空无相无愿”,一切凡夫皆心生畏惧,若不畏惧,是没有甚深思维;若是思维而不畏惧,皆是善根成熟者,何以故?于解脱处而得安住。若不得安住者,必生怖畏。对此我们下去可以经常审视思维。

对空无相无愿三三昧,若是有相似的随顺,不生怖畏,此人得解脱方便,因为一切有为法、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毕竟如幻、无有实质,乱起乱灭,因缘而生,其性者本空,必无所得故,一切善知识在此抉择,亲证三三昧而得解脱安乐。所谓真实性空,非是断灭空,所以具纳万法,一尘不染。万法中无有一尘,此人得究竟解脱故。若在三三昧中亲证法性无尘染而得究竟解脱,故说“得入三昧义者”,即是无尘染心智安住于一切法中,得毕竟解脱。此解脱,就是事情现前之时,了晓法性,得以抉择,这个抉择是真实不虚的,非是假设、非是理论、非是思维、非是所见,称为三昧之力,即等受之力。

诸位善知识,与实践般舟三昧一样,我们应该深入实践,空无相无愿非是言说,非是理解,实是如是相证,心智如是、感知如是、业相如是、延续如是!在此处“不生惊怖”,唯有般舟当下行者能抉择此心智。我们在实践般舟行法的过程会体会到的,若是体会不到这一点,若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若九十日九十夜,乃至更长时间,乃至尽未来际的延续是难以成立、难以延续、难以守护的,为什么呢?你沉重故、负背故,被种种妄想所欺辱故,那就不能得到所谓的三昧。三昧就是内发轻安,真正相应,真正相得如是功德,在空无相中空无所求,在空无相中空无所得,所以入无愿三昧,此三昧就是所谓的解脱三昧真实,没有退没,没有染著,没有畏惧!

这就是第十五个“云何”之问,此经中一百二十二个设问皆是“十方诸佛现前”的功德与利益。善知识们,设问就是功德利益的设置,因为一切法本无所得,一切法本无所设立,但依设立令众生得见得闻,就如我们本来没有这个房子,一堆木石把它堆出来了,通过工匠组合、刷漆,就形成了这样的房间,所以在虚空无实中建立种种法益善巧,本质也无,若有,“无”何以建立呢?

(16)云何当得不乐懒惰。摄受正法故。

我们都知道,一切正法真实功德安立,消除一切烦恼、细微烦恼、随烦恼,在一切烦恼、细微烦恼、随烦恼中彻底走出。而凡夫有情怎么运用自己的生命呢?就在烦恼、细微烦恼、随烦恼中安住无疑,如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这样的众生是粗恶众生;又如无记、懈怠、放逸、无惭无愧,这是粗重随烦恼所摄有情,不能于善法增益,不能得饶益世间的威德,前一类有情是恶重有情,后一类有情是懈怠有情、无记有情,多随业流,在业流中安住,其业流看似中缓,实在亦是轮回业。

如何不乐于懈怠呢?正受鼓励故,正受相续故,正受向往故,比如我们欲求般舟三昧这样一个愿望,若没有这样的愿望,我们就很容易堕入懈怠。佛在《梵网经》中提示我们:一切诸佛如来皆以精进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凡愚有情皆以懈怠放逸而沉沦!般舟行法亦复如是,能令一切众生在正受安乐中走出懒惰。懒惰基本为上品随烦恼所摄,此随烦恼一般在僧众、专业修持人中比较普遍,在家有情比较多的是粗重的恶性烦恼,即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而出家众多在懒惰、无记、昏沉、无惭无愧这一面,有一种自足自乐的东西,而不能精勤于佛法,不能深入于广大善巧。

我们说“如来至真等正觉”,此“等”者,实是一真所现,是法界本质所现。一切三昧就来自于等受功德,即本质的功德。记得大雄在九十日般舟行法中,给我写了几个字,他说:“昏沉住在暗处”,实际这就是“等”,对“诸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有少许体会了,若延续下来,就可以入等受善巧,若不能延续,退入习气,那就退转于善巧方便。这是相似的一个认知,但这个认知就很有意义了。在实践般舟行法时,很容易认知“等正觉”,如来至真等正觉,所以“诸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此“常住”,是诸法住位,一切亲证法绝待之善知识,入十住菩萨位者,决定能认取此一切皆在绝待处。

因为对于法的亲证与认取,我们听闻者多,实践者少,所以不能享受诸佛法味,不能爱乐佛法味,若真能深入到佛的法味,其法味也无穷,其善巧也无穷,其悲智也无穷,其方便善巧的无穷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福德、善巧、方便与威德。此威德是什么呢?是我们在平时运用中无挂无碍,无所畏惧!

(17)云何当得智慧通达。明了一切无与等者故。

这是第十七个提问,也就是择法的利益所在,也就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三昧力必然产生的效果。什么效果呢?即“智慧通达,明了一切无与等者”。此处与前面是相续的,若人不乐于懒惰,摄受于正法,必然趣入智慧通达,必然趣入一切无与等者。而若没有从懈怠中走出,此“等”是不成立的,只是昏沉相、无记相、放逸相、无惭无愧相,是一个麻木的平庸相,此相不得利益世间,不得利益自身,不得利益有情。

智慧通达者,明了一切无与等者,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源心智。因一切无与等者,故诸佛如来能了达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无假造作,直透本源。我们读《大方等如来藏经》时可以认知到这一点,其中作了九种喻,每一喻都说其实质与表相,表相者无染,实质者不可思议,与诸佛等故。此“等”唯佛与佛亲证,唯善巧者觉知,唯迂腐者所蒙昧。若在此处有所认知,所以得智慧通达,明了无上菩提心所在,明了无上菩提所在。无上菩提,懈怠者是无以运用的,放逸者、无记者、无明者、贪嗔痴慢疑邪见者无以运用,何以故?被贪嗔痴慢疑邪见,乃至种种随烦恼所蒙蔽故,也就是变形了,如哈哈镜一样,虽是如来至真等正觉之善巧,虽是自性光明之照耀,但被哈哈镜照变形了,本来面目一时扭曲,不能得见,心生恐怖、颠倒。

(18)云何当得于一切佛刹随意得生故。

这一百二十二个设问全部就是般舟三昧的利益、般舟三昧的效果,是行般舟一法的真实的功德所在,也就是说这一百二十二个功德,皆依“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三昧的修持而得到。

此第十八条即是得随意于十方诸佛刹,若以梦中见、若以定中见、若以三昧力得见、若以舍报见,皆得见。此“见”,就是所谓的随意生一切佛刹。我们在此土见佛,比如现前见佛,那就是往生的功德,即不舍于本座,不舍于本源而得生于十方刹土,何以故?我们本来与十方刹土亦无障碍,我们现在不能知,不能晓,不能见,皆因自身的强执与业缘的异熟而一时蒙蔽。

(19)云何当得不为一切外道所催坏故。

我们都知道,外道皆依事相而安立,以我,不论小我、真我、假我、本际我、无著我、智慧我,乃至妙用善巧我,作为所“执”。这个执就是所谓的事相寻觅、以为心外有法。例如,追溯到本际来说,认为有个神我,以我们现在所有的变异心性为假我,以假我证真我,这就是本际外道,与佛法不相干。又如无著我,以为无著心就是我,此亦是外道心智,是《楞严经》最后所批驳的无著外道。在这九十六种外道中,假如我们不真正抉择于佛法的正知正见,皆有染著,所以佛教讲性空缘起,告诉我们无我、无常、苦、寂静涅槃。若不能抉择四法印,我们不能认证佛法,往往被外道知见所骗。外道知见都有所依、有所从,都有所捕捉,都有所黏着,唯有诸佛清净教言,无我、空、苦、无常、寂静涅槃真实守护,彻彰法无自性,荡涤一切尘垢,实际理地无一法可立,所以度化一切众生。对此若不是以威德心、智慧心、成熟善巧心,则往往会迷失自心,多与外道心相应,多喜于染著,而我们如果真正行于当下行,如般舟法就是当下修、当下行,则能剥脱一切染著,所以不被外道所动摇。

(20)云何当得如海。能受纳众问疑释难无减无尽故。

我们行般舟,的确是从总持上来解决的,是总持法门。智俨大师有“六相圆融”之说,从总相上来解决一切问题,即总持陀罗尼教能解释一切。何以总持呢?心缘说,心地说,法界缘起说,能解决一切疑惑,也就是我们依现前一念抉择法界,而不是依法界染缘来抉择法界,那是细相,就很复杂了。这样就能得智慧如海,一切疑问在此都荡涤一尽,何以故?本无一法安立故,而能解决一切问题、一切难缘。往往我们被一个事相所难住,被一个疑问所难住,何以故?心存尘垢故。别人一提难缘,我们自然就被蒙蔽了,如果心中荡然无一问题可得,无一法则可染,那么问题来了,自然可以解决,自然有消融善巧,能答疑方便,不增减于法则,所以“无减无尽故”,不增减于心智,令众生安乐住。

(21)云何当得如月满。白净法具足故。

有人说,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否具足一切功德呢?善巧者说“万德宏名”,是为具足啊,一举法界,全体承担,无亏无欠!所以世尊会说:“阿逸多,汝闻无量寿佛名,吾助尔喜[3]”,何以故?因闻佛名,具足无上功德。《阿弥陀经》中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闻佛名、念佛名,就是具足功德,具足多善根福德因缘。

(22)云何当得如日初出。破诸暗冥故。

经过一晚上的黑暗,旭日东升之时,我们就会感觉到一种蓬勃的力量,一宿的尘劳去掉了,充满了喜悦与安乐。我们在“般舟一日一夜行法仪轨”中建议日出时出关,就有一种蓬勃之相、增上之相、光明辐射之相,以激励自心的光明延续与光明的升腾。般舟行法有“如日初出,破诸暗冥”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因为当下修、当念修,每一个当念就是一个日轮,净光明满足,清净照耀世间,能破除一切黑暗,所谓一切黑暗,就是无始以来的烦恼障、所知障所蒙蔽出来的黑暗。

(23)云何当得如灯炬。光明照了故。

一切法则是主动的、自由的,佛法中称为无尽灯,以灯燃灯,灯灯相传,诸佛如来以心印心,因坏文成,实无可成者,但必须以法印法,以心印心,这是如实教言。

(24)云何当得如虚空性。无有挂碍故。

世尊自始至终都在宣化无尘无染之光明善巧、智慧方便。此处宣化的“虚空性”,即心智如虚空,包纳万物,不被万物所尘染。这是心智的修持,也是行般舟时最重要的一个观察。你若稍有染著,就有障碍,比如你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别人说睡觉吧,你一想,他在睡觉,我却在走般舟,结果眼睛就睁不开了,开始生烦恼了;或者走来走去,听到别人说张三家怎么样、李四家怎么样,你又开始想家了,心里打鼓,我什么时候出去啊,赶紧出关吧;或者你走来走去,一听打板吃饭了,就想,哎呀,我吃不成早餐啊。这就挂碍啊,心智不能如虚空,我们所执的东西马上就反应出来,产生障碍,即染著了,而一染著,就会拘泥在业相之中,走来走去就走不下去了。若心智如虚空,包纳着一切有情的一切作业,无染无垢,则悲智二力自然就生起了。所以,般舟最容易激发人的悲智二种方便,若是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你无染著,先是包容,后是回施,令其得以饶益,那真是不可思议了!说“先”、“后”,实在是勉强说,法无前后,但用此勉强说。

(25)云何当得无所住著。心如虚空故。

这和前面是相续的,“如虚空”是本质性,“无所住”是现缘性。我们在现缘性中,例如碰到墙,我们就要找个门才能出去,这就是有所住的东西。你说,我心智如虚空,我就飘出去,但你飘不出去,这个墙阻碍住你了。那么应该如何呢?心无所住啊。你能否心无所住呢?若能心无所住,起码说在理上、法上,你开始有善巧了。所以前面讲本性,这里讲在事相上心如虚空,渐习于法则,若不实践,后面的利益就不能相续。

(26)云何当得如金刚。穿彻通达一切法故。

若能如理地心如虚空,真实抉择于行持,则此人入石无碍,入火不焚,入水不溺,入空不虚,得以自在力,四大任意运用,所以“当得如金刚”。我听以前行般舟的人说,在某种状态下,人的身体是可以自由的,或移动自由,或过一些障碍自由。当然说这些有点怪异,不太合适,但实在是有这样的善巧者。

“当得如金刚,穿彻通达一切法故”,就是于一切识处、无识处得以自在力,这是渐次成就的,从本性上说,从事相上说,从证道道业上说。最开始一些居士们在保安寺[3]走般舟,当时我产生顾虑了,害怕他们心一恍惚就穿墙跑掉了,所以结了个戒。以前在其他一些持戒精勤、细腻的善知识的行法中,这些事情是发生过的,一个念头就跑到几百里以外,几千里以外,一个国度以外,一个世界以外了,这不是吓人的,你要小心啊,佛法离我们不远,但是又离我们不近,何以故?如果不清净、不细腻、不真实,我们是做不到的。

许多行般舟者,如古来以久的大善巧者,都有亲证这样的法则,如智者大师,他是般舟三昧的真正成就者;又如远公大师,历史都有记载;又如承远大师、善导大师,都是在般舟法则上有深入成就的;又如道宣律师,他在行般舟的时候,天人都直接来供养,来赞美,来给他供佛牙。那我们离这个法远不远呢?若不真正地发誓愿,还被业习、世俗、贪嗔痴慢疑牵制,那么这跟我们真还没缘,还得慢慢地来,当我们把自我那一块放下来,这一块才有因缘啊,若放不下,就得不到这种机遇、机制。诸位善知识,这不是随意之话,此法则如是说,如是记载,如是传达。

(27)云何当得如须弥山。不可动摇故。

须弥山是一小世界的标志。日月二轮是一小世界的明相,须弥山是其安住相,四大香海水是其生机相,这些相代表着一个世界。须弥山究竟安稳,若须弥山倾动了,一个世界就败坏了。

“云何当得如须弥山。不可动摇”,就是指道德、智慧、善巧、方便、抉择如须弥山一样,如果我们在正知见上抉择了,心智决定是如须弥山,道德法益亦如须弥山,利益世间、于世间作依怙亦如须弥山,令一世界有情得安乐,令多世界有情得安乐、得依怙,所以不可倾动,而现在世间人苦就苦在晃动、变异、选择、得失的逼迫!

(28)云何当得如门阃。一切正住故。

一个法则在行持次第上都是有标志的,如同进一道门就标志着进入一个房间一样。行般舟也是有标志的,有因三昧,有果三昧,有三昧之次第,如《佛说般舟三昧经》中有很清晰的次第:阴境现前了,无染无著走过去了;光明境现前了,无染无著走过去了;庄严境现前了,无染无著走过去了;诸佛现前了,清净地问法,无染无著地走过去了;自性流露,无来无去,自性毕竟清净照见故,了晓自性抉择。这些法则就“如门阃”,这一重门、二重门、三重门、四重门,你到内宅了、后院了,每到一个地方就知道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让你正安住故,不被惑乱。比如一个寺院分了很多地方,你越过一个门,就到一个殿堂了,又越过一个门,到一个院子里去了,你很清晰,就能安住在这个法则中了。又比如说,你迈进这个门,就到我家了,迈进那个门,就到他家了,这就是“门阃”,令有情清晰地分别已进入某个法则的感知。

在声闻乘的“四相四果”中,相位与果位是有差异的,相位尚没有抉择,就如没有进门,果位就是进门了,安住在法座上了,真实不虚,无动无摇。行般舟亦复如是,次第是很清晰的。有人说自己走般舟走到什么样了,其实不用说,你的表现在那儿搁着的。我见有几个居士走般舟,我很赞叹他们,赞叹什么呢?他们走了般舟,走一次就有一个变化,人轻松了;走一次般舟,恶语少了;走一次般舟,心烦躁少了;走一次般舟,调柔了;又走一次般舟,身心状态变异了。我们不用说,也不用观察,他们表现出来就是这样,很安住、很清晰,他们不用说话,别人也会受影响的。有的人说“我”怎样怎样,即使你再说,但别人看到的不是那样,感受到的不是那样,你自己的实质内容也不是那样,这就没有意义了,就是有强执性、虚假性了,与法不相应。所以,如实的自受用真实不虚,不假言说,照耀世间,犹如初日,你是能照耀、能破除黑暗的。但若没有这个真实利益,而假于言说,则甚为不方便!多堕入无记、困惑、相互的逼迫中。这一次在泰山走般舟的这一批居士回到家后变化都很大,不断地在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样的呢?他们自己知道,周边的人也看得到,这个变化就是喜悦、轻松、安乐,我执逐渐地在薄少。这一点应该注意。

(29)云何当得如猫狗兽等。心业成就故。

对此不要误解啊,你说人怎么能象猫狗一样呢?不是,是它们的心业调服故。我们说猫有猫的作用、狗有狗的作用,是它们的业相成熟了,心业随顺、调柔、温顺,有这样一种随和、调柔的本质,在此是一个比喻说,“心业成就故”,我们走般舟的人,也是会心业调柔、各行本分事,实在是这样不可思议的一个因缘。

(30)云何当得无为。一切诸法中故。

我们都知道,一切世间染著有情中,皆以有为为尊者,也就是“你的效果是什么”?“你得到什么了”?而没有以无为作为法则的。此处说的是“当得无为”,无所得,妙用无穷;无所得,广利于世间;无所得,自利利他;无所得,亲证种种法益。无所得于现缘之中,此“无所得”,是于一切诸法中应守护、实践。般舟三昧行法,若以有所得的心,此人一定堕落于骄慢、懈怠、放逸、沉沦状态,不管是其中哪一个状态,他已有了堕怠的地方,这实在是应该注意、应该观察的。

(31)云何当得如飞鸟。随意而去故。

于他方国土随意而去,心业、意业、身业亦复如是,犹如目犍连。

这些设问是次第而说的,开始从性空谈起,性空所现的现缘,以及现缘的实践成就就是所谓的“穿彻通达”,接下来如须弥山安住,又如猫狗调柔、随顺,而建立无为,于一切法而得自在,再接下来,“当得如飞鸟,随意而去”,得如意通善巧了,去他方他处无碍,这比飞机要快得多,飞机还有个机场,还有几点几分起飞,这里不需要,进入善巧即得成就。真实般舟三昧成立了,是能建立此善巧的。汉传佛教从古到今以来,各大善知识各具方便,妙用于现缘之中,但不彰显。如果彰显,就怕惊骇于世间,怪异惑世。在藏传佛教中,一些特定的地方必须用,即四法摄化众生中的神通摄化。

(32)云何当得催折骄慢。如旃陀罗子故。

旃陀罗,在印度四种姓里是最下种姓,即最低贱的种姓,这些种姓的孩子一出生都很自卑,何以故?种姓卑贱故,生来如是故,本来守护故。那我们能否催伏自己的骄慢心,如旃陀罗的小子一样守护自己谦下的心智呢?行般舟,一定能催伏你的骄慢。真正走般舟的人,才知道自己的一切执着,一切我慢,一切我相、我见,决定是卑贱的,是应舍弃、不可得的,是会被折服的。所以,我慢有情在此处决定是会被折服的,若不被折服,问题就出大了。现在有人说,你看你们现在走般舟的人都很骄慢。我说不是,他不是走般舟的,肯定是自己的业习所现,代表不了般舟。因为行般舟者,是功德调柔、心智调柔、善巧调柔,行为作业都有调柔相,越是有功德者,越不敢妄自称大,称大者摧毁世间,其伤害是很大的!

(33)云何当得住阿兰若。如诸兽猕猴等。不乐城邑聚落。一切出家在家不相参乱故。

为什么说猕猴不喜于城邑呢?我们都知道,若是把猕猴放到城邑里面,那就成动物园了,肯定就有所缠缚了。我们到新德里的时候,看到新德里市周边,包括市里面都有猴子,那个地方可能是太自由了,按常规情况下,猕猴之类是不乐于城邑的。

动物与人不相参杂,“出家在家不相参乱”,甚为方便。若过份参杂,如出家喜于白家,多有沉沦、堕落、放逸,乃至说败坏之相;又如在家如果不向往出家法则,没有真正成熟的出家因缘,到出家众中,则多生对出家人之疑虑,对法之疑顾,这是不相应的。

真正走般舟的人,不去看他人过,不相参乱,所以这个法是寂静之法,多在兰若处,舍去自他二众。为什么般舟道里是一个人行呢?若是众人行于其中,那就是集体念佛了,与般舟还有一定差距的。有人写文章说,现在行般舟的人都不是在行般舟,不过是在经行念佛罢了。这样的说法也可以,但有一点,假如我们不用放逸心,而用寂静心、向往十方诸佛现前的请教心、欲了生死心,经行无有休息,依经教而行,这就是般舟。证不证三昧是两说,如教而行就是般舟的实践者,但不能说证般舟三昧者。现在我们在极力推行一日一夜、一日两夜,或是七日八夜的般舟行法,而不说般舟三昧行法,因为三昧两个字是证与不证,相应与不相应的问题,不能虚设,不能妄说,也就是说不能强执自己,有时候会有欺人之说,就会有伤害的。

“不乐城邑”,本来般舟行法要摒弃一切才能深入。以前有几个居士来行般舟,我开玩笑说:“不证三昧不要下山”,实际这不是玩笑,因为这是一个很郑重的抉择,若不然你走来晃去,心智不相应,故不能深入法则。现在人为什么多不能证得三昧呢?就是心智不能抉

更新于:6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