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三章 佛国品
- 2024-06-19 14:12
第三章 佛国品
一、概说:
品,是品目,根据文意划出,以利学修方便。佛国,诸佛国土,佛本无所依,也就无国土疆域可言。但就依报说,以众生心为国土,而起种种方便教化。如言国家,必然包括其人民、土地、政权等。同业众生共同感生一区域,各有有缘应机之佛应化施教,佛为教化的主人,依主人而立其名,所以叫佛国,也叫佛土。从时间、空间立名也可以叫佛世界。“如是”的“如”,是不变的意思。“是”,是不易的意思。因为诸法从现象上看千差万别,形形色色,但从法性上说,则“法尔如是,本自如如,”所谓“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如如不动,原本如此,所以叫如是。浅义上讲,可诠解成:我(阿难)当时是这样听佛说的。我闻,我闻是阿难自称,说明这部经是他亲闻佛说的,真实不虚。我,有迷情执着的我和圣道假设的我,前者是业习和父母精血合成的我,后者是证真的常乐我净的我,为教随俗方便施设的假我。亲耳听到,不从他传听,所以自证亲闻,证佛亲说,合起讲就是:阿难我当时是这样亲自听佛说的。
阿难,汉译庆喜,是佛成道日诞生的,20随佛出家。那么,20岁以前佛所说的法他是怎样听到的呢?如没有听到,佛入灭后结集圣典,他又如何忆解出佛所说法呢?报恩经中认为有三:一是传闻,二是佛为重说,三是佛具有两种心,一者第一义谛心,二者世俗心,当佛入世俗心时,能使阿难了知他过去所说的经法。《大智度论》说,“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阿难随侍佛前后20多年,忆持力强,听经最多,所以在佛陀十大弟子中他多闻第一。又阿难是声闻人,怎能亲闻听授《维摩经》这样的大法呢?
《大乘集法》经中说有三种阿难:
1、阿难陀,是受持声闻藏的;
2、阿难海,是受持缘觉藏的;
3、阿难衍,是受持摩诃衍即大乘藏的。
所以受持大乘法的是阿难衍阿难。
二、奄园胜会:
一时,佛在毗耶离奄罗树园。
一时,是虚指时间,若定在几时几刻,则会因区域差异而影响正法流播,讲此经的时候也未得直截了当。佛说法一时天上,一时人间,一时地狱,无处不是佛教化的道场,呆板定时是凡夫俗子的观念。从圣义上讲“师资道合,机教相投”,“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肇注说,“法王启运嘉集之时也。”
佛,是教主,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其德相。在此就是释迦牟尼佛,汉译能仁寂默。
毗耶离,汉译广严城,因此城广大庄严而得名。又译作“好稻”,又译作“好道,”因其城中人民有德行,五谷丰登,乐善好施,所以得名。
奄罗树园,罗,梵名树名,汉译“难分别”,这树种中国少见,其果实似桃非桃,似柰非柰。本经是佛在广严城奄罗树园中说的,所以结集圣典的人在此以明。
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
比丘,有三义:乞士、破恶、怖魔。出家比丘上乞佛法以资养法身慧命,非乞饭食以营养生命,故名乞士;又破十恶,行十善,故名破恶;魔王以浊欲为乐业,比丘出家修持净戒,魔子魔孙减少,故恶魔浊欲被净戒所破,故名怖魔。
菩萨三万二千。
菩萨是梵语,具足应为“菩提萨陲,”汉译有十名:“开士”,“大道心众生”,“自觉觉他,”“始士”,“高士”,“无上道心”,“大道心成就众生”,“佛道成就众生”,“觉有情”。以“觉有情”为正译,白话文就是,“觉悟的众生,”或“觉悟的人。”摄论中说,“有志有能,故名菩萨。”菩萨自利利他,积极进取救世,和小乘人的自利不同,世人不加深思,误认为佛教是一空到底的消极隐世主义者,实在是绝大的错误。菩萨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已任。所谓,“菩萨发心,自未度而先度人,”这种舍已为人的精神,正是佛教的最高价值所在,怎能说佛教是消积的呢?
《法华文句》说,佛说法听众有四种:发起众、当机众、影响众、结缘众。现在这三万三千的菩萨便是四众中的影响众。
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自此以下赞叹大菩萨的福智妙行。僧肇注说,“大士处世,犹日月之升天,有目之士,谁不知识。”也有译释为,“众所敬仰。”什曰,“梵本云,多知多识,显德应时,故物咸知识。物咸知识,故敬之者众。”
接下别叹菩萨的德智。
智有三类:
一、一切智,是二乘了知诸法空相的总的智慧。
二、道种智,是菩萨了知诸法差别相的别的智慧。
三、一切种智,是佛陀世出世法,不二法门圆满的究竟智慧。
这里的“大智”指的是道种智,兼指一切种智,因为菩萨的果地就是佛。菩萨的“本行”就是“四摄”,“六度”,“三明”,“六通”等无量诸行。菩萨以大智做眼目,以万行做手足,足目互用,智行具足,到达清凉果地,完成度生事业。现在这到会的三万二千菩萨众大智和本行全都成就了。
道种智和一切种智,具备了六度万行。
诸佛威神之所建立。
自度度人,须有三种威力:第一,诸佛威神之力;第二,修行的定力;第三,自己本有的功德力。
折衷疏说,“建立,即加被意。天泽无私,不润枯槁。二乘劣德,佛不能加;菩萨内德即就外感佛加。允契佛心,师资道协故,此叹内就外加德也。”
什注说“……佛所念也。为佛所念,则莫能沮坏。犹如鱼子,为母所念,必得成就也。”“所建立者,道根必深也。”
诸菩萨,广修自利利他之行,深契佛心,但由诸佛的威神之力在冥资加被,更助成菩萨一切行门的成功,故说“诸佛威神之所建立。”建立,就是加被而成的意思。
为护法城,受持正法;
什注说,“法城即实相法也。”肇注说,“外为护法之城,内有受持之固。”
抓衷疏说,“护法者,凡小不能持正法者,由无外捍之德。能为佛法金汤,则外魔不入,佛法久住;又以始觉之智,护本觉之理,不使妄念魔侵。持自心正法,亦护法意。”
普通的城是防外贼侵扰,法城是防波旬外道的侵扰。菩萨内能受持正法不失,即是住持正法,外为护法之城,惊怖波旬外道,使令佛法久住。如胜曼经所说:“摄受正法者,即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入八万四千法门,舍身命财而护持故。”
能师子吼,名闻十方;
肇注说,“师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喻师子吼。”后句什注说,“今云名闻十方者,谓道风遐扇,闻其名也。”肇注又说,“行满天下,称无不普。”折衷疏说,“师子兽中之王,师子一吼,百兽脑裂,以喻无畏。说法无畏,名称普闻……叹说法德。”狮子是百兽之王,它一吼,能使群兽摄怖而敛迹,正喻菩萨得到无碍智理,随机说法,无所怖畏,降伏邪魔。永嘉证道歌中说:“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菩萨做狮子吼,名声远播,自然也普遍于一切处了。
众人不请,友而安之;
肇注说,真正的朋友不用请自然会来,就象慈母系念着婴儿。什注说,“圣以慈应,故不祈而往。往必与亲,亲必为护。心常安住,无阂解脱。”折衷疏说:“请而后友,菩萨之随机,不请而友,菩萨之本愿。”
菩萨以大悲为本,所以不必众生来请,视众生如挚友一般去教化他。如月亮映水一般,有水的地方就会有月,真可谓,“随缘赴感靡不周。”至于请而友之,那是契机契理的方便妙用而己。
绍隆三宝,能使不绝;
肇注说:“继佛种则三宝隆。”罗什则认为,这是“宣通经法之谓也。”是说积善累功,佛自然成。佛成就有法,有法必有僧,兴隆三宝的功德在后世相续不断。
折衷疏则说:“三宝乃照世之光明,若非人弘,必至断绝,弘传大法,普度群生,诸佛法身慧命不断。”
佛法僧三宝是暗夜明灯,苦海舟楫,若不努力弘传,必致灭绝,菩萨担荷如来家业,所以他要兴隆三宝,令正法久住。《华严经·明法品》说:“发菩提心,佛宝不断;开说正法,法宝不断;受持戒行,僧宝不断。”菩萨说法度生便是绍隆三宝的明证。
三宝有“别相三宝”,“住持三宝”,“一体三宝”,三种。从体起用,摄用归体,三种三宝是相互融摄的。在现在,去佛时遥,一体三宝要依怙住持三宝修得,而成别相三宝的,所以住持三宝的弘传是非常重要的。
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罗什注说,魔有四魔。一、“得无生忍,烦恼永断,故降欲魔。”二、“得法身,则更不得身,故降身魔。”三、“无身则无死,故降死魔。”三、“无三魔,则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制诸外道如舍利弗,与外道论争七个昼夜,然后获得胜利。
折衷疏说,外道虽多(有九十六种)不出有无等四见。菩萨离过绝非,则无不制伏。菩萨为要正法久住,推邪辅正,自然要降伏天魔的纵横,制止外道的跋扈。梵语“魔罗”,汉意“杀者”,是断杀人法身慧命之意。如罗什的注有四种魔:1、烦恼魔。2、欲魔。3、死魔。4、天魔。当时印度外道,共有九十六种之多,依他们所持的主要理论归纳起来,不外乎断见和常见二种。执持断见者认为人死如灯灭,拔无因果;执持常见的认为人死以后还会是人,一切不变。所以佛子以降伏魔怨,制诸外道为已任,以显扬佛法之正见。
此句语体文的意思是:降伏四种邪魔,制伏九十六种外道;
悉已清净,永离盖缠;
肇注说,盖有五盖,缠有十缠,及无身缠。“身、口、意三业悉净,则盖缠不能累也。”罗什则说,离盖缠有二种:一、持戒清净盖缠不起;二、世俗道断,断而未尽,当其不起,亦名为离。
折衷疏说,“无碍解脱,即大解脱,因盖缠不离,故不能得。今即能离,即解脱矣!”
菩萨对于结使烦恼大都能断伏,留惑润生也先以智照,而后起用,不尽而尽,故曰“悉已清净。”五盖十缠覆盖众生真性,使之不得出离三界樊笼,而得大自在。菩萨不被盖缠所缚,得大解脱,所以说,“永离盖缠。”五盖是:贪欲,嗔恚,愚痴,睡眠,掉举;十缠是:忿恚,隐覆自罪,意识昏迷,五情暗冥,游嬉,三业躁动,屏处起罪不自羞,财法不肯惠施,他荣心生执恼。这些恶法障碍止观,闭塞定慧,所以叫做盖缠。
心常安住,无碍解脱;
什注说,“于事无碍,故言无碍。无碍故解脱,……于中通达自在无碍,未能如佛一切无碍。”折衷疏则说,无碍解脱即大解脱,因盖缠不离,所以得不了解脱,今即能离盖缠,即得解脱。疏赞云:“无碍即无障,解脱即智门;”由于菩萨永离盖缠的缘故,则能通达诸法无碍,所以心常安住无碍解脱的妙智门中。
念定总持,辩才不断;
肇注说,“念,正念,定,正定;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忘谓之持。”持有二种:一、有心相应持;二、不相应持。什注说,“念者无上道念也。”
折衷疏说:“念即是戒。总持者,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辩才是慧,三学总持,乃菩萨四璎珞行。菩萨以此四行庄严法身。”对法论云:“总持者,陀罗尼也,念慧为体,能以少功,广含多义,能总任持,名为总持。”辩,有四无碍辩。一、法无碍辩。二、义无碍辩。三、辞无碍辩。四、乐说无碍辩。从天台止观来看,念就是观,定就是止,菩萨念定总持,念即是定,定即是念,念定凝然,寂然同时,所以就能辩才无碍如悬河不断了。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
什注说:“六度具足,则自事已毕。自事已毕,则方便度人。度人之广,莫若神通。神通即具,乃化众生。”折衷疏进一步诠说说,布施等,即是十波罗蜜,方便力中含智愿二度,是赞叹四摄六度等无量功德。
四摄六度法门是一切菩萨修行的本行。再从禅定中开出愿和力,从般若中开出智和方便,则成十度,所以文中“方便”是“般若”的用,“力”则是“愿”的形式。
方便有二种:一、回向方便,二、拔济方便;
愿有二种;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
力有二种;一、思择力,二、修习力;
智有二种:一、受用法乐智,二、成就有情智。
《摄大乘论》中将六度中第一度析分三品,成十八度。
布施三品: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
持戒三品: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忍辱三品: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谛察法忍;
精进三品: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
禅定三品:一、安住静虑,二、引发静虑,三、成所作事静虑;
智慧三品:一、生空慧,二、法空慧,三、俱空慧;智慧及其两种愿力全都具足了。
逮无所得,不起法忍。
什注说,“有识以来,未能信能受。忍不恐怖,安住不动,故名为忍。”僧肇说,忍,就是无生慧,因为能堪受实相,所以叫做忍。证得这法忍,则于法“无取无得,心相永灭,”所以说,无所得不起法忍。
折衷疏解释为,逮,是“至”,破无明惑,证无生法忍,了无所得。既然证得此法忍,就不会退转菩提。菩萨虽然已得此道,又怜念未得之人,就又住在此忍中,随机说法,开导群机,令不退转菩提。无所得是相对于有所得而言,凡夫执着一切法有所得,实质上诸法皆空,有何得可言。菩萨证诸法性空,了无所得。度众生不作众生想,故无法忍可言。心经所谓,“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若起法忍,就有所得,有所得就和法性相违,也不是八地以上菩萨证得法本如如不动的行径了。无生法忍有三种:一、本性无生忍,二、自然无生忍,三、惑苦无生忍。
已能随顺、转不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根;
肇注说,“无生之道,无有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圆通,无系于一人轮也。诸佛既转此轮,诸大士亦能随顺而转之。”“善解法相”等,肇注说,“诸法殊相无不解,群生异根无不知。”
折衷疏诠解说,“解法知根者,解佛法门,知众生根,如世良医,善识方药,又能识病。”
菩萨证得真智,能恒顺真理不失,并能将自己证得的真理,随机施教的开示有情。不退有四义:一、信不退,二、念不退,三、行不退,四、证不退。“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菩萨一一能知,所以能应病与药,随机赴感了。
盖诸大众,得无所畏;
什注说,盖,“明其超出。”“今能说能行故名无畏。”
折衷疏说,“盖诸大众者,威德自在,回超一切,此叹超群无畏德。”菩萨修行四无量心,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普盖大众,无所畏怖。菩萨四无畏是:一、总持无畏,二、决疑无畏,三、知根无畏,四、答报无畏;正如所谓:“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坐遍天下,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恩者,”以上是菩萨因地四无畏;佛果的四无畏是: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说障道无畏,四、说尽道无畏。佛菩萨之所以有四无畏的因果,与其慧力、愿力、信力有内在联系。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
肇注说,“心以智德为严,形以相好为饰;严心所以进道,饰形所以靡俗。”折衷疏承接上句说:“功德庄严,最为第一。”菩萨以功德智慧庄严其心,有别于凡夫以诸珠宝装饰其外形而忽视内心的净化;因其内有修德,所以感生相好殊胜的色像。所谓“修功德以资解脱,修智慧以资般若,修相好以资法身。”虽没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在九法界中菩萨的色相堪称第一。世间人以金银璃琉珊瑚玛瑙赤珠等宝为稀有珍贵,所以用来美化妆饰自己的形体,殊不知真正的美应是智慧及一切善法。菩萨以功德智慧庄严自己,所以不专注修饰而自然溢美,自然对世间俗物不屑一顾了。正因为如此,他舍弃世间所有用来打扮自己的东西。
名称高远,逾於须弥;
肇注说,“前闻十方,取其远也;今逾须弥,取其高也。”折衷疏概括说,“菩萨名称,回超法界。”菩萨教化十方,道名德声,广播大千,远而且高,好象超过须弥山一样。须弥是梵语,汉译妙高山,佛教认为是娑婆世界最高的山,出水高八万由旬,四宝所成:东面金、西面银、南琉璃、北水精。
深信坚固,犹若金刚;
折衷疏说,“金刚最坚利,能坏万物,”而万物不能坏金刚。这是比喻大乘信心,能坏一切信心,而一切信心不能坏大乘信心。七地以上菩萨信心坚固,永不坏失,就象金刚一样,不为邪说所惑,唯其不为邪说所诱而动,所以称为坚固的正信。信又由三部分组成:一、信实,二、信德,三、信能。
法宝普照,如雨甘露;
肇注说,“法宝光无不照,照痴冥也。泽无不润,润生死也,喻海有神宝,能放光除冥。亦因光能雨甘露,润枯槁也。”
折衷疏说,法宝就是智慧宝,用智慧宝,“普照群机,随机说法。”众生得到菩萨法宝的照耀,破除所有愚痴和黑暗,好比干渴的人,得到甘露水一样,生命得以泽润。
于众言音,微妙第一;
肇注说,“殊类异音既善其言,而复超胜。”折衷疏说,“说法时,其声微妙,悦可众心。”
说法音声有六十三支,是以音声大作佛事。概括为五种美妙音声:一、如雷音,二、清撤无闻,三、入心敬爱,四、谛了而解,五、听者无厌。菩萨说法的音声非常微妙,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大智度论》说:“迦陵在壳,声逾众鸟。”正合菩萨“于众言音,微妙第一。”
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
肇注说,“深入,谓智深解也;解法从缘起,则邪见无由生。有无二见,群迷多惑,大士六尽,故无余习。”
折衷疏则说,深入缘起,就是因缘生法,就是空假中,“妙达即中,名曰深入。既达即中,能断有无二边邪见。”不但要断邪见等见惑,还要断其余四住地等五住烦恼。
佛教的主要教理,重在阐明缘起性空,真空妙有的道理。如性宗谈真如缘起,相宗谈赖耶缘起,华严谈法界缘起等。摄论说有三种缘起:一、爱非爱道缘起,二、受用缘起,三、自性缘起。菩萨以大智深入各种缘起,了达诸法底源,知道诸法不从自生,不从他生,也不是无因和共因生,所入就能悟入缘起无生的道理。虽是无生,而无不生,不落于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的邪见和断见,而是常处中道,圆融无碍,就连菩萨四住地等五住烦恼的余习也没有了。
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
什注说,“上明一切时无畏,此明说法无畏;上狮子吼,明德音远振,此明能说实法,众咸敬顺,犹狮子吼,威摄群兽。”
折衷疏说:演,就是演扬流布,使令不绝。讲,是诠说析理以显法之了义。狮子比喻无畏,如前文所说。雷振有三义:一、肃物。菩萨讲说,具足威仪,能令物肃故。二、起蛰义。法音振击,能动宿生善根故。三、致雨,法雨普滋,能润众生枯槁故。
菩萨说法,无所畏惧,他发出的法音,有如狮子吼一般使人敬顺,亦如雷振一样,能够惊醒沉迷群盲。
无有量,已过量;
肇注说,“既得法身,入无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无量。”折衷疏说,道德日趋深入,那么法界数量就日减,乃至消灭,这样道德就超过一切数量的表述。
法身是无形无相的,遍一切处,非大非小,超过象数之外。菩萨从性海流露出来的法音也是没有限量的,众生以有限的心量测度菩萨的境象,自然犹如以米尺度量虚空一样徒劳了。
集众法宝,如海导师,了达诸法深妙之义;
肇注说,此句是引导众生入大乘海,采众法宝使必获无难,就象海师善于引导商人获得夜明珠。并明了所有法的真实意趣。
折衷疏说,“……菩萨导师亦然,导引一切众生至佛法海藏,采集法宝而回。然集而不达,如得至宝,不能辨其功能,今又了达深义,如已得宝,复辨识其功。”
菩萨引导众生入于大乘法海,采集一切法财德宝,如航海舵师,导诸商人入大海采集珠宝一样。菩萨对诸法权实、了义不了义,有无、大小、顿渐……这些法门的微妙同异都能明了通达,如海导师,不但能导航,而且能分别明了诸海宝藏异同。
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
肇注说,“六趣往来,心行美恶,悉善知。”
折衷疏云:知道众生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途经,及其果报,和起心动念的原因。
综合两种解释是:众生往来六道受生,和心中所作善恶诸业,菩萨也了若指掌,历历分明。
所趣,是趣向和道路之意;心行,是起心动念微细的因由;有善恶的业因,必招善恶的业果,这是佛教因果律之一种。
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
什注说,诸佛的智慧没有能与之相提并论者,而此大菩萨(例,维摩是古佛金粟如来)能和佛相近等。从实相来说也无所谓近等,唯佛与佛近等,一般的菩萨相近而未能相等,所以说,“近无等等,”。
肇说:“佛道超绝,无与等者,唯佛佛自等,”所以叫无等等。“所以辨其等者,明第一大道,理无不及,平若虚空。”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是佛自在慧方便妙用的具体体现,“大士虽未全具佛慧,且以近矣。”
折衷疏说:“此叹知机近佛德。”
诸佛的平等大智慧,是无人能和他相等的,但位居妙觉的菩萨其智慧是将可以和佛相近而相等的,就是无等而能等之。诸法的真如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而菩萨所证的真实相理,与诸佛所证的真实相理相邻不远,所以叫做近。菩萨的智慧既能和诸佛相近,所以也能获得十力、四无畏和十八不共法。菩萨因地的十力是;一、发一切智心坚固力,二、不舍众生大慈力,三、具足大悲力,四、信一切佛法精进力,五、思行禅定力;六、除二边智慧力;七、成熟众生力;八、观法实相力;九、入三解脱力;十、无碍智力;具足这十大力,所以就有大无畏的精神。佛果的十力是:一、因果;二、业;三、定;四、根;五、欲;六、界;七、处;八、宿命;九、天眼;十、漏尽;十八不共法是显示这十八法和二乘法不共,分别是:一、身业无失;二、口业无失;三、意业无失;四、无不定心;五、无异想心;六、无不知心;七、欲无减;八、念无减;九、精进无减;十、智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身业随智慧行;十四、口业随智慧行;十五、意业随智慧行;十六、知过去无碍;十七、知现在无碍;十八、知未来无碍;此句文义是:菩萨智慧和无等等佛的自在慧相近等,也具足十力、四无畏和十八种不同二乘的法。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
肇注说,“法身无生而无不生,”无生,所以恶道之门关闭;无不生,所以诸佛菩萨在五道中以现其身。
折衷疏高度概括说:“大智断惑,故关闭恶趣之门;大悲度生,故现五道之身。”恶趣,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但也包括了天、人、阿修罗的三善道,因为都会轮转三界,循环生死。五道,是因为阿修罗散在天人鬼畜之中。从菩萨所证得的法身说,无形无相,不圬不净、不增不减,也就没有生灭,实则就是关闭了恶趣之门,不再如凡夫一样六道流转;从方便度生起用来说,菩萨以大悲故不舍群生,所以又在六道中现身,这犹如月亮一样映现在千江之中,自性依然清净光明。
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肇注说,佛法法药,善于治疗众病,因此,比做医王。
折衷疏说:“良医疗病,贵于善疗;应病与药,妙在服行;不服不行,与之无功。按方治病,疗亦非善。菩萨度生,通权达变。妙识时宜,亦复如是。”众生身体有病,可以自己调养,或请世医治疗;但所害贪、嗔、痴、慢、疑、见诸病,就必须法药才能奏效。菩萨为大医王,以其入世度生的精神广学五明,善解法相,明了事理,知众生各种根基及所得病症。故而,应病与药,使其依法服行,断除烦恼得身心轻安。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肇注说,“无德不备,”所以无量功德都能成就。“群生无量,所好不同,故修无量净土,以应彼殊好。”承上文又阐述说,法身是无形无声的,“应物故形声”,岂有得以见闻而不受益呢。又“功不虚没”,“所作必成,兼以度人,故不虚也。”
无量功德,是指正报所具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畏等,内在功德,皆已成就,无量佛土,是指依报,亦已庄严。以上所说一切依正庄严的功德,这三万二千菩萨,都是具足无缺的。且有见其形,或闻其名的人,无不蒙受利益,因菩萨举心措意,凡所施为,无非善事,决不会虚弃其功的。
无不蒙受利益,所有所作所为,也不会唐捐;所有这些功德,菩萨全都具足了。
三、圣名表法:
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
吉藏义疏说:“上虽总叹德,今宜出别名。”从第三节把五十二个菩萨名号标列出来,(玄奘译共有五十六个菩萨)。其称号虽异,但每个名号和其所修法门,所证境界,所成功德是名实相符的。从中可以悟出法门无量,但所证实相是一,又实相是一,方便各殊的事理来。
什注说,等观,四等观众生。不等观,智慧分别诸法。等不等观,兼此二法。
吉藏义疏说,实慧观一相门为等观,方便慧观差别门,名不等观,具此二义,为等不等观。
从以上注疏可以看出,这三位菩萨是从“观”立名的。“等观”,是观察诸法事理性相平等,佛和众生相等;佛和众生虽然平等,可是,众生没有证得本性以前佛是佛,众生是众生,差别之相宛然,名不等观;观照诸法实相不二,也观察诸法事相各异,所以叫等不等观。又等观是平等性智,不等观是妙观察智,等不等观是大圆镜智。
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
什注说,定自在就是“于诸定中得自在。”法自在就是,宣扬各种微妙法门时得大自在。吉藏义疏更详尽说明说,是于“诸定门入住出自在无碍。”法自在王是以“智慧门说法自在。”
这两位菩萨各自有成就法门,定自在王菩萨观三界诸法中,得到二十五有“王三昧”,叫做定自在王,玄奘译作定神变。于一切法圆融无碍,得大解脱、大自在,叫做法自在。
法相菩萨,光相菩萨。
什注说,功德法相现于身叫法相菩萨。光明之相现于身,叫光相菩萨。
法相是以诸法做相,悟得法性以无相为相,相即非相的法相,那就和如来的究竟实相相应了。从这实相法体上生出的智慧光明,叫光相。新译,法幢、光幢。这两位菩萨以殊好形相化度众生,实则是自性清净庄严的外现。
光严菩萨,大严菩萨。
什注说,光严就是光明庄严。“明其身相大庄严就是大严”。以智慧光明庄严三德叫做光严。以大多胜的三智庄严法性的理体叫做大严。
宝积菩萨,辩积菩萨。
什注说,宝积就是聚积智慧宝;辩积就是聚积四种无碍辩才。
积藏一切法宝,作自利利他的资粮是宝积菩萨的殊胜功德法门;积集无量辩才广度有情是辩积菩萨成就圆满菩萨果的方法。新译称宝峰辩峰。
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
什注说,手中能出无量珍宝叫宝手菩萨;手中有宝印,有出宝之相叫宝印手菩萨;现给群生以大慈之手,抚慰众生,使他们不恐怖畏惧,常举手向人唱言:勿怖!勿怖,所以叫常举手;常垂下其手,呈现慈心屈下,不伤任何物类之慈悯相,所以叫常下手菩萨。
手是有拨济和授予的意思,菩萨就拔众生出生死苦海,授予众生以无上涅槃妙乐。有法师在西方三圣像前题诗道:“因愁生死难逃,每对金容而涕泪,为怖人身易失,常祈宝手以提携。”表明他对菩萨的感念。
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
什注说,以大悲心经常护念众生故,所以得名常惨菩萨;对于实相法生起无比欣悦和随喜心故名喜根菩萨;喜有二种:一、不净;二、清净,清净喜叫喜王。
吉藏义疏则说:“众生苦轮恒转,大士悲心常切。”所以得名。其余两释义同。综合两说:以大悲心感念有情沉沦苦海,无时不欲提拔他们,叫做常惨。以大慈心,慈念有情具有佛性,欣喜他们迟早终可以成佛,离苦得乐,叫做喜根。虽喜虽惨,而喜惨之性平等不二,未曾增减,寻常乐之真性故名喜王。又惨、喜其相是异,其不舍众生悯念之心是一致的,或者说是根本的。
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
什注说,辩,辞辩;宝相慧藏如虚空,所以叫虚空藏。
吉藏义疏则说,在四种无碍辩才中以辞辩得名;所名解释意义相同。
具体以上说法。菩萨具足四种辩才,八种音声为有情说法,称着辩音,新译叫无屈辩。楞严经圆通章中,虚空藏菩萨自己释名说:“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所以得虚空藏的名。
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
什注说:“执慧宝炬,除众幽冥”。“勇于德宝,亦得宝,故能勇”。“以慧宝见于诸法”。故名以其能作所作得其名。
执持着智慧的火炬,照破无明的黑暗,叫做执宝炬。精进勇猛,自利利他,叫做宝勇,新译宝吉祥。自己见性,亦见人性,如所谓真知灼见,所以叫做宝见,新译宝施。
帝网菩萨、明网菩萨。
什注说,此菩萨神变自在,犹如幻化,故借帝网命名;明网自说手有缦网放光明。帝网是三十三天天帝的因陀罗尼网,是用摩尼宝珠罗列织编成的,光辉相映,重重无尽;这二位菩萨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处,了如帝网重重无尽一样。
无缘观菩萨,
注说,“观时不取相无缘,亦深入观时莫见其所缘。”
吉藏义疏说,此菩萨观实相时,内外并冥,能观所观全都空寂。
菩萨度生,固然要观察因缘时节,若能进一步做到无缘大慈大悲,就更加殊胜了。
无缘慈观是三种缘慈中的一种。三种是:
一、生慈缘,观察一切众生和父母一般,设法拔其苦而与其乐。
二、法缘慈,悲悯二乘人只证人空,而以法空拔济他;
三、无缘慈,佛心平等,任运随缘,无所住着,度诸众生。
这无缘观菩萨就是这样修习无缘观大慈,乃至达到佛的行境。
慧积菩萨、宝胜菩萨。
什注说,积聚智慧,功德宝超过世间,所以得名。
此菩萨积聚世出世间所有智慧,照破无明,救护群迷,故名慧积,新译慧峰。出世间的法是无上的法宝,超过世间七宝,所以叫做宝胜。
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狮子吼菩萨;
什注说,天王菩萨有三义:一、假名天;二、生天;三、贤圣天;此意是贤圣天的天王而非其余。坏魔菩萨因其“行坏魔道”得名。电德菩萨“因事得名”;“于私自在”,就象国王主宰统理作他的臣民一样,故名自在王;功德相严菩萨以“功德之相庄严其身”得名;“以大法音,令众生伏”故名狮子吼菩萨。
吉藏义疏说,雷(多一“雷”字)电得菩萨,“因雷电光,而得悟道,从事得名”。较之什说详明得多,若不参照吉藏义疏,很难领会“从事得名”的确切义理。
今综合两说可知,一、天王菩萨是从天立名。平常说天是已够尊贵,天中的王,且是贤圣天王,就可知其尊贵了。二、从坏立名。菩萨能降伏魔怨,故名坏魔。三、从电立名。菩萨了知诸法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而得证无所得理,新译电德。四、从王立名。和法自在的意思是一样的;新译现神变。五、从功用立名。以种种功德法财庄严其相。六、从无畏立名。喻其说法无所怖畏。
雷音菩萨、山相击菩萨。
什注说,所说能使天人欢喜,群邪振惊,犹若雷音,听到的人惊讶恐惧,故名雷音;能以大法音消伏刚强,音声震击,就象两山击碰一样,故名山相击。
吉藏义疏说:“以大法音,消伏强刚,音声雷击若二山之相撞,两雷相搏”。此原文“山相击音”多出一“音”字。
天将普雨先行雷音,菩萨说法鸣法锣击法鼓以法音普被。无我疏解说,山相击有三种因缘;一、劫坏之时有昆仑风,能击须弥,使其顷刻化为微尘。二、大树紧那罗王奏乐时节大海波涛汹涌,须弥山和七金山都震动而发出音声。三、修行成道的人,由于自力和佛力加被,能令大千世界地震,发出微妙的音乐。现在菩萨说法的音声也是如此。
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
什注说,有一种青香象,身出香风,菩萨身香风亦如此。白香象在香象中“具香最胜”,大士身香亦如是也。
涅槃经有象、马、兔三兽渡河的故事,兔浮外面,马在水中,象一探到底,在此兔比着声闻人所证的法最浅;马喻缘觉所证的法较声闻深,但比不上菩萨直探底源,所以象喻菩萨。诸象中以香象最胜,而白香象又殊胜。本经就有佳句说:“尤象蹴踏,非驴所能”的句子,正可以做这两位菩萨的佐证。
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
什注说,“始终不退”是名常精进。“不暂废”就是不休息。
古藏义疏说,第一个菩萨的名号从得益处而受称呼,第二个菩萨因离过患以为名。
菩萨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勇猛精进,不休不息。不休息,新译作不舍善轭,轭,是车辕,意思是菩萨弘扬佛法教化有情如马牛肩负重轭,不敢有疲厌之想,而不以为苦。如沩仰宗的沩山禅师,曾发愿作水牯牛,为大众服役。
妙生菩萨、华严菩萨。
吉藏义疏说,“生时有妙瑞”而得名;“以三昧力,能现众华,遍满虚空,大庄严也,”得名。
无生而生,生而无生,虽度尽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故名妙生。以万行因华,庄严法报二身,故名华严。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
什注说,世间有危难,称其名号自归,菩萨观其音声,即得解脱。又叫观世念,亦名观自在。得大势菩萨有大力势,以大神力飞到十方,所到国土,“六反震动,恶趣休息”。
吉藏义疏则详明说,观世音菩萨有四种名号:一、观众生口业,令得解脱,名观世音;二、观身业,名观世身;三、观意业,名观世意;四、名观自在,总鉴三业。
前者是从因证耳根圆通法门,能“寻声救苦度群迷”得名,后者是从“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及魔宫殿,故名得大势”而得名;弥陀、观音、大势至合称西方三圣。
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
什注说,梵,四梵行;网,言其多。或物宝或法宝以为杖,故名宝杖。无胜、严土,净国土义。
吉藏义疏说:“凭杖法宝,故云宝杖。”其余三释与什注相同。
梵网即梵王的网,是二禅天的天主。梵,是净的意思。杖是有荷担和扶持的意思,菩萨能扶持众生,荷担如来家业。无胜,是说世间没有更比他殊胜的意思。以无量福智,庄严佛土,得名严土。
金髻菩萨、珠髻菩萨。
金、珠,是装饰品;髻,是将发高高盘起在头上发髻。比喻菩萨以种种功德法财庄严其身。
弥勒菩萨,
什注说,弥勒是其姓氏,名字叫阿逸多,南天竺波罗门之子。
吉藏义疏说,汉译为“慈”,是他的姓,字,阿逸多,南天竺婆罗门子。
弥勒生来不喜食肉,《心地观经》中说:弥勒菩萨法王子,最初发心不食肉,是故得名为慈氏。
现居于六欲天中的兜率内院,居位补处,是当来下生继释迦牟尼佛位的未来佛。有关他应化示迹的传闻很多,以浙江奉化,原名契此,俗称布袋和尚的传闻最为典型。有儿歌曰:低头睹破水中天,摄住六根向福田;世人只知进为贵,退步原来是向前。传说这是插秧时他吟唱的儿歌。
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
吉藏义疏说,文殊师利,汉译“妙德”。什注说,各位菩萨名号从小到大列出,所以,弥勒、文殊在后。又,他二人在北方世界为大,其余地方世界为小,也应该在后。吉藏则说,三万二千菩萨不可能一一陈述其功德法门,“故以二摄之”。弥勒菩萨此土大士,文殊他方菩萨。又弥勒当成正觉,文殊以曾作佛。又,弥勒受于佛位,文殊不受佛位,故曰王子。“以此三双,总收一切”。
妙吉祥、妙首、妙智都是文殊师利的称号。佛是法中之王,菩萨是真佛子,能荷担如来家业,故称做法王子。他在众菩萨中说法如狮子吼,智慧最为殊胜,所以从列出称名的结构来看,有总称前面诸多菩萨的意思。
如是等三万二千人。
上面列出五十二位菩萨的弘名,到此结成三万二千这个大数,以表不再一一叹颂其功。
以上列诸弘名显扬云集法会的五十二位菩萨和三万二千圣众,以下列述到会的外护众。圣众有两类:一、声闻众;二、菩萨众。外护众也有二类;一、八部众;二、四部众。
一、八部众:
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为听法。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中。
什注说,尸弃是梵王名,汉译顶髻。从余四天下来“举其其余从四天下来者”。天有两种:一、地天;二、虚空天。帝释处须弥顶,即是地天,又为地主,“举释则地天斯摄”,“举梵王则虚空天尽摄”……所有众生宗事梵天,“所宗尚来,则知余人必至。”
吉藏义疏说,尸弃译为顶髻,又翻为火,其顶有炎如火,炎在顶如髻,义既兼两,故译人互翻。又说,梵是色界之首,释是欲有之初,等等。
这是说明梵王和帝释等天龙八部众同来听法。尸弃,如上引文所说,译作顶髻,因为他头顶有螺旋式的发髻。四天下,即东西南北四大部洲,一佛土有百亿四天下,每一四天下,各有帝释梵王。这些梵王帝释都是从他方世界四天下来的。
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候罗伽等、悉来会坐。
什注说,龙有二种:一、地龙;二、虚空龙;神,神受善恶杂报,似人天而非人天;夜叉,汉译贵人,又叫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乾达婆,天乐神,处地上宝山中,天欲作乐时此神体上有相出现,然后上天。阿修罗,汉译不饮酒;此神男丑女端正,有大威力与天争斗。迦楼罗,金翅鸟,肇注说是金翅神鸟。紧那罗,就是人非人,其形状似人,而头上有一角。摩候罗伽,大蟒神。以上八部都有大神力能自变形,到会听法。
这里所列出注释的正好是八部众:一、天众,即诸天。二、龙神众。三、夜叉众。四、乾达婆,译作“寻香”、“嗅香”、“香阴”等,是天乐神,不从事生产劳作,有“闻香来舞,作乐乞食”的意思。五、阿修罗,如佛地论所谓“行多捩作,无天实行”,好饮酒,终日争斗,有胎、卵、湿、化四生。六,迦楼罗,即大鹏金翅神鸟。七、紧那罗,头上有角,似人而实非人,能唱歌咏,奉侍诸天。八、摩候罗伽,就是大蟒神。以上天龙八部不但到会听佛说法,而且也护持佛法。这些也叫幽冥众。
二、四部众:
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
这是佛的四众弟子,前两众是出家住持佛法的,以大乘精神来说,是“外现声闻相,内秘菩萨行”的,一方面对内要修证佛法,一方面对外要弘扬住持佛法,所以责任重大。后两众是在家众,以拥护佛法为己任。尼,是女的意思,就是出家的女众。优婆塞译作“近事男”,或“清信士”,通常叫男居士;优婆夷,译作“近事女”或“清信女”,通常把受了三皈五戒的叫女居士。
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肇注说,须弥山是天帝释所住的地方,也叫金刚山,汉译妙高山,在大海中央,出水高三百三十六万里,如来处四部之中,“威相超绝,光蔽大众”就象金刚山映现在大海之中。
佛在没有说经以前,已在无量大众的恭敬围绕之中,坐在狮子宝坐上,好像须弥山王安住在大海中一样自在。且以福智光明蒙覆在座大众,正如疏赞所谓。“佛居于四众,映蔽群坐,若帝释临天,梵王处定。”从凡圣云集可以看出,下大法雨的帷幕已经降临了。此以上由六成就、宣扬菩萨道德,云集圣凡大众完成本经的通序。
四、宝积献盖: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佛,各以其盖,共供养佛。
肇注说,宝积也是法身大士,经常和净名一起礼敬如来,“共弘道教”,但今日独自和五百长者子来礼拜如来,是将生起问疾的原由,开启本经法门的伏笔。天竺,即古印度,尊重智德优胜的人,常以不同装饰的宝盖来供养佛。
吉藏义疏说:“……闻法欢喜,奉盖供养,兼欲发起净土,故序之。……而奉盖者,彼国贵人,持宝盖而行,故(宝积等)即设所珍,以供养佛。又因此献财,发净土之法,则福慧具足,自他兼利”。
折衷疏则说,五百长者子和净名同是法身大士,“权应兹土,利益众生”,因为二乘钝根人,迷此不思议境界,唯欣喜“舍垢趣净,保证偏真”,而不发无上菩提之心,也不求大觉之果,……所以大士献盖世尊,“合盖现土,因事显理,亦此圆融法界”。
太虚大师讲义中说,广博净严之城(毗耶离城),就是众生自性清净心,是本性净佛国土,“真净恒熏,缘行互感”,所以都持宝盖“趣向佛地,兹覆有情,同登大觉”。
概括四家注说得知,宝积得名,是因为他有无量法宝和财宝。他和净名一样,是法身大士,也是五百长者子之一,现在到佛前献盖没有净名,这里已经隐伏“净名示疾”不能同来,为下品问疾伏下因由。宝盖,有盖覆的意思,是以此形式表菩萨的因行,藏盖果德,楞严所谓“慈荫妙云,覆涅槃海”。五百长者子们各用宝盖敬佛,正是发起要求佛说法的一种礼品。
五、合盖现土:
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偏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黑山、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其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什注说,现“合盖”神变有二种意义:一、现神变无量,显智慧必深。二、宝积献其所珍重之宝盖,必然获得应该珍贵的果……表明“因小而果大”。又因为,“盖以不广而弥八极,土亦不狭而现盖中”,故说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妙高山共有十宝山,须弥山处其中间,所以说……诸山;
肇注说,“将显佛土殊好不同,故通现十方,诸长者子皆久发道心,而未修净土,欲悦其未供之情,启发净土之志,故因其盖而现之”。
太虚大师讲义说,此举六凡所依。诸佛说法,必有三乘,此举回圣,通现十界。
综上所说,此段文意显示大乘不可思议的境界,也是全经大旨。二乘人报证偏真,以空理为究竟,得少为足,所以佛陀借献盖的机会,示现净佛国土的庄严,借事显理,开示圆融法界的道理,不可思议的法门,使他们知道唯心净土的道理。在圆融妙境中本无生死可舍,更无涅槃可求。如此,对于下文“室包乾象,手掷大千,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方能思过其半。目真邻陀山译云石山,摩诃译作大,文中有八山,智者疏中在香山和黑山之间加上金山和宝山,共成十山。以须弥山做中心,以铁围山围外廓,中间有七重金山和八个水海,交互环绕,构成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名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在大千世界前加上“三千,表示由小、中、大三千个世界合成。这三千大千世界,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区域。
六、从喜赞仰:
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什注说:“信乐发中,相现于外。”
当时大众们在大法会上亲见佛合盖现土,深心赞叹,所以,身口意三业皈敬是顺情合理的。
口叹“未曾有”,双手合什,目“不暂舍”,表现出大众诚心恭敬,恋念不舍之意。
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久积净业称无量,道众以寂故稽首。
什注说,众人虽然看见佛所作的神变,但不知所变的原由,为了使其“推宗有在”,“信乐弥深”,所以以偈语赞佛。
肇注则说,“形敬不足,以写心,故复赞之咏之”。
吉藏义疏说,说偈共有两个意义:一、以概括的言辞摄佛所有德行,二、因偈辞美妙使听闻者欢悦。不论言词多少,俱备四句,方可成偈。偈是梵音,颂是音辞,偈颂合称为了意义明了。(此种组词方法,译文术语称华梵并举)所以偈叹有四种因缘:一、奉盖为表明财供养,说偈赞叹以析明法供养。二、上文以身业恭敬,现在以口业供养。三、前文阐明形体恭敬,不足以写心,现在以心思妙言,咏之于口,则三业供养恭敬具足。四、使众人知晓神变之所由。偈颂分五部分:一、赞叹本德,二、赞美迹用,三、再叹本德,四、再叹迹用,五、总结赞颂。折衷疏释前四句偈说,西域有青色莲花瓣,黑白分明,如来的眼目生得就象这青莲花瓣。如来应身有九十七种大人相。……现在唯独赞如来目相,因为人相好丑重在面目,面相又重在眼目,现在“赞目一相,以摄其余”。所以此句赞佛色相。
第二句。禅定之乐,令人易生染著,如来以法界慧海,全都照破,所以此句赞佛心。
第三句。如来三僧祗劫,积功累行,修无量业,但是,净业虽多,不出三业。一、三惑断尽,三智圆满,意业清净;二、二死永亡,三身圆证,身业清净;三、五语如弦、八音弘扬,口业清净。所以赞佛三业清净,积德无量。
第四句。凡夫执有,被有所动,二乘执空被空所动,菩萨被中道所动,所以五住不净,二死不空,如来以第一寂灭而开导他们。所以此句叹佛慈悲。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吉藏义疏说,这第二偈赞叹迹用,如来以“形德为本,神通之用为迹”,所以第一偈赞颂德本,现在赞叹迹用。
这四句偈是叹佛陀合盖现土的神变不可思议。《正观论》云:圣有三种:一、外道五通,二、罗汉缘觉,三、法身大士,佛于三圣中独尊,所以称为大圣。不可测度为神,改质即称为变。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又有此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堪称大圣。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能善分别诸于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肇注说,世俗间的国王用其权力统理人民,所以他的恩泽能普及全国,出世间的法王用其法力统领凡圣,所以能法雨无边。又对于诸法不同性相善于分别,而“不乖一相”(即第一义),又能“自在于法。法无定相,随应而辨。为好异者辨异,而不乖同;为好同者辨同,而不乖异。同异殊辨,而俱适法相,故得自在”。
折衷疏从中观立场出发概括此六句说,……佛陀具足权实二种智慧,以权智说法,即以实智照理,照理不碍说法,说法不碍照理,“理量齐鉴,权实双融。”,所以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自在也,”。
这六句是再叹佛陀本德,由叹自在和叹法施不可思议组成。按吉藏义疏说,此文共有五叹:一、法王叹,二、法海叹,三、山王叹,四、虚空叹,五、人宝叹。佛陀于法得大自在,实相不动,妙用无穷,法中之王所以称法王。佛的自在依摄论解有十种:一、寿自在,二、心自在,三、财自在,四、业自在,五、生自在,六、胜解自在,七、愿自在,八、神力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佛陀得此十种自在的本真是因其契证诸法本自不生不灭,如如不动,所以从自性法海流出没有限量的妙用,以契应众根,教化群迷。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吉藏义疏说,“以俗谛故不可为无,真谛故不可为有,如来立正谛,为破有无二见,……所以,菩萨安住真俗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为执著有者说无,为著无者说有”。又“俗谛是因缘假有,假有不可定有,假无不可定无,非有非无,即是中道”。所以说,“说法不有亦不无”。既然已经离舍固定的有无,就是因缘所生法,“离定有无,所谓破邪,因缘所生,名为显正,文约义周”。又释后两句说,“以无我人,是故非有,而不失因果,所以非无”。
折衷疏从般若离四句绝百非,以达实相的角度出发,概括说,法体非有,有堕增益谤;法体非无,无堕损减谛;世尊“离过绝非,迥超名数,一代时教,不异无言”。三乘十二分教,同一实相。诸法生,是因机感因缘,才有一代时教。无我两句,……是说“虽缘起性空,而业果不坏,”佛依二谛说法本来就是这样。又,诸法本性寂然不动,本来不落于有,亦不落于无,由于种种因缘会合,所以便有幻想的法相。又,依真义说无我,无造,无受者,依俗义浅说,法相宛然。所以善恶业报是不失的。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之,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
第一句,肇注说,佛道力深固,魔罗那里能敌挡得住;
第二句,什注说,甘露灭梵本说,就是寂灭甘露,“寂灭甘露即实相”。先降魔,然后成甘露寂灭大觉之道。
第三句什注说,已无心意,就是无别意;无受行,就是无受想行;“至人冥真体寂,空虚其怀,虽复万法普照,而心未曾有。”肇注说,是“无心伏物,而物无不伏”。
折衷疏说,世尊在菩提树下将成正觉,魔王恐怖,兴兵扰害,世尊用慈力降伏他们,魔罗无能为力,退隐而去。释第二句说,忉利天圆生树花,有甘露,食后可以长生,比喻寂灭之理,证得它便可以“回起生死”。释第三句说,心就是识阴,意即想阴,如来即成正觉,则五阴皆空。第四句:九十六种处道皆不离五阴,我今五阴即空,无不摧伏。此颂主要是赞佛能降魔怨和制诸外道。魔有四种魔,外道,是中性词,意谓心外求法,称之外道。
世尊最初成道用慈力降伏魔罗,证得寂灭犹如甘露的大道,已经远离五蕴的缠缚,并且所有外道都被他摧伏。三转*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
吉藏义疏说,三转分别是:一、示转*轮,说这是苦、这是集,这是灭,这是道。二、劝转*轮,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三、证转*轮,苦我已知,不复更知;集我已断,不复更断;灭我已证,不复更证;道我已修,不复更修。第二句,肇注说,“*轮常净”,犹如虚空,虽然古今不同,时移俗易,“圣圣相传其道不改”。睿公从实相上说,*轮无漏无相,体无增损,有佛则转,无佛则废,用舍在人,而性相不异。实相*轮,就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无长短方圆的真如实体,其轮当然本来清净了,此“清净”也是强名安立。第三句,什注说,是证明佛初转*轮。折衷疏将天人分说,天是诸天,人是五比丘。世尊转四谛*轮时,另外有八万诸天悟无生忍,这是因为诸天根机大利,欣听大乘法。第四句,吉藏义疏说:“觉道即成,佛宝也;*轮既转,法宝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宝也。”从此佛法僧三宝就出现在世间了。
概括以上所释,第一二句赞叹法宝,第三句赞僧宝,和上面一颂和起来,是总赞三宝住世间。除以上对三轮法转的解释外,也有把“般若、解脱、法身”三德叫做三转*轮的。轮有“摧辗”和“运截”两个意思,出世间的*轮能够摧辗种种烦恼,运载众生到涅槃的彼岸。佛所说法从清净性海流出,其本怀只在转一乘清净*轮,法华所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三宝,有住持三宝和别相三宝的不同,这里的三宝是说“住持三宝”出现世间。
三转*轮在大千世界,*轮本来湛然清净,诸天、五比丘为此做证,佛法僧三宝从此出现在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医王,当礼法海德无边。
肇注说,“佛用四谛妙法,济三乘三众,”没有已经领纳还坠生死道的,所以说“一受不退”,“永升无为,故常寂然矣。”又释未句说,“*轮渊广难测,法海流润无涯,故德无边矣”。
这是赞说法利益。无上妙法是清净不染污的,佛陀以妙法惠施众生,众生不受则己,如果能信受奉行,是决不会流转生死。古德说,“纵使生椒欠窍耄?患拔鞣揭蝗僟矗?币彩钦飧龅览怼7鹜右苑ㄒ├?嬷谏?印与药,所以称大医王。佛理如大海,难测难思,所以佛的妙德也无涯无际,这是我们又惫艽礼拜的?
用这个微妙法利益众生,领纳了这清清无为法就不会退堕三途,佛啊!是济度众生生老病死的大医王,我们应当皈敬这法德无涯的智慧海。
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以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
吉藏义疏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法的风,不能动佛心性,就象四风吹刮须弥山不能使它动摇一样。“佛三毒已断,故八风不摇”。第二句,肇注说,“截手不戚,捧足不欣,善恶自彼,慈覆不二”,截手是难耐之恶,捧足是易喜之善,佛皆从无缘大慈出发“等以慈”待之。折衷疏概论说,“至人空洞无相,毁誉自属于人”,“以慈心等观,无分善恶,不问怨亲,”心行平等犹如虚空,无憎爱,无分别,法雨普被,这样行施,实是人中如宝尊贵的惟有佛陀能名实相符。
佛在八风境前如须弥山安住大海丝纹不动,对于善和恶皆以慈心对待,他的心平等如虚空没有形象,哪个人得以亲聆佛法而不生起恭敬承侍的心呢?
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诸天龙神所居宫,乾达婆等及夜叉,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众睹希有皆叹佛,我今稽首三界尊!
在此重颂佛合盖现土,在宝盖中变现三千大千世界的事,赞其神力凡夫二乘难以思议。什注此句说,“自欣所献小而睹大变”,宝积自欣以献小小宝盖,而亲眼目睹了佛“合盖现土”的大神变,所以,作此偈颂。十力衰现,是因为二乘人但知有一佛,不知有十方诸佛,但知有娑婆一土,不知有刹海庄严不思议境,如来慈悯,以献盖因缘,合盖现土,于事事无碍法界略显一斑,拓展二乘心量,使其“耻小慕大,发大乘心”。“三界尊”,是恭敬佛的意思。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佛得大解脱,得大自在,取得无上正等正觉,是三界至尊,所以这样称谓。
宝积我现在敬奉世尊这微不足到的宝盖,而世尊却在其中显示给我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诸天、龙神居住的宫殿,还有乾达婆及夜叉们,又全都看到世间所有东西,具十力的佛啊,慈怜凡夫二乘给我们化现无量佛土。众人们观看了这希有之事都皈敬赞叹佛,我今天至心皈敬三界至尊!
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
这句是叹佛身密不可思议。如折衷疏说,“佛以圆回之身,十方普应,众生心净,无不能见”,这“心净”是去缚去粘之心明明历历,无挂无碍的真如心,与“心静”不同。肇注以月水相比喻说:“法身圆应,犹一月升天,影现百水。”又如常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说法一样。《智度论》说,身密有二:一、止观一身,远近之众,各见于佛,对面在前。二、如来随现一身,能令万类各见已佛,如天见佛为天,人则睹佛为人。不共法,佛有十八不共凡夫二乘的无上法,简称十八不共法:一、六种不共行,二、六种不共证,三、三不共智,四、三不共业。六不共行分别是:身行无失,语无喧杂,念无忘失,意无不定,无种种想,无不观舍;六不共证是:欲无退失,精进无退失,念无退失,定无退失,慧无退失,解脱无退失。三不共业是:四威仪教化,说法语业,慈悲意业。三不共智是:了知过去,了知未来,了知现在。佛陀不可思议威神之力,所行证的大乘不共法,是不与凡夫二乘法相共的。
大圣法王啊您是大众所皈敬的,我们用清净心观念您,您便应现在我们心里,各人都看见您在他眼前,这是您的身密不可思议,是凡夫二乘所不相共的。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共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此三偈叹佛口密不可思议。吉藏义疏论解第一偈说,“随吐一音,万类异解”,太虚大师说,是赞“口轮不思议”。佛以一音说法,“人闻同人,天闻同天”,这是佛陀修得辞辩无碍的缘故。第二偈约所说的法,“各各随所解”,的不同,如有闻五戒十善法,有闻四谛法,乃至有闻六度万行法的。佛所说法是一,但众生根机不同,因缘各异,智慧差别,在法海各舀一勺或多勺是自然的。又,佛说法是圆融的,所以,从不同时空角度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各获其利也是客观的了。吉藏义疏所谓,“止说一法,随义普行,而好施者闻施,好戒者闻戒,各蒙利益”,高度概说了此偈大意。第三偈约法中所诠的意义和所证不同。“说事是同,欣忧兼发,”如说一苦法,生四种心:有人听说,生怖畏心。有人听说认识到苦确实是苦,便对法生欢喜。有人听说厌患生死。有人听说生起断疑网心。也有法师解释说,闻“苦空”、“无我”,等就恐惊怖畏,闻涅槃妙果就欢喜,闻不净就厌离三界和色身,闻一切法相明了就断疑生信,所谓,“一雨普润,禀受不同,三兽渡河,证有深浅”。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音”的诠解历来有不同观点和看法,有三:一、一音,是一法身,因为法身不二,所以说“一”、“一法身出音,各为一音”。二、一音,是一时,“一时之中,并出众音,各不相知,故云一音”。三、一音,是五音中其中之一音,“随吐一音,而万类各解”。如果从上下文意来看,既不谈玄说妙的牵强附会,又不分解字词,恐怕体会成“法音”较之其它要贴切些。
佛陀用圆融法音宣演妙法,众生们随其种类不同各得体会,都说佛陀是在为自己说法,实则这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原因;佛陀用圆融法音宣演妙法,众生们随其种类不同各得体会,全都能够领纳受持各获利益,这更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妙用;佛陀用圆融法音宣演妙法,众生们听闻以后,有的恐怖畏惧,有的欢喜赞叹,有的生起厌离心,有的断除疑网,这一切都是佛的神力和不共法的妙用呀!
稽首十力大精进!稽首已得无所畏!稽首住于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导师!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到于彼岸!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
这是称叹佛的意密不可思议。前四句叹万行功德,后四句叹离障解脱。结缚是生死的原因,流转世间生死道是生死的结果。“离生死因果之此岸,到涅槃解脱之彼岸,”即是到彼岸的义理。这八句二偈总叹佛陀“智所成行”。吉藏义疏说,能使众生出离三界是小导师,使众生“绝出三界内外,至于佛道,”是大导师。
佛陀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断了所有粗细烦恼,已到涅槃彼岸,永离生死之道,他不但能自度,而且还能度诸世间的有情,故称为四生慈父,三界导师。不但宝积要稽首致敬,所有佛子及其有情都应向佛陀稽首皈敬。
敬礼佛陀,您具足大力、大精进万行功德!敬礼佛陀,您已经证得四无所畏!敬礼佛陀,您安住十八不共法中!敬礼佛陀,您是一切众生的大导师!敬礼佛陀,您已经远离所有烦恼!敬礼佛陀,您已经到达涅槃彼岸!敬礼佛陀,您能够化度所有世间众生!敬礼佛陀,您已经永远脱离生死流转!
悉知众生来去相,善于诸法得解脱,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这六句总叹佛智不可思议。众生往来于生死六趣,心念驰聘于是非之中,这些佛以其方便智都是了然分明的,上文曾说“善解法相,知众生根”,为利益众生“不舍一法,不著一法”,如吉藏义疏所说,我染着诸法,所以诸法缠缚我,我心无染著,那么万种缠缚当下便解。
折衷疏说,因为如来不著世间,善入空寂行,是由于空智离缚,……法法皆空,无挂无碍,如太虚空,一无所依,“从空出假,会假归空,空假不二”,便是中道智。众生不达诸法实相,所以有挂碍,佛能“解众障蔽,似光辉之临幽谷,达诸法相,如长风之游太虚”,所以能达到无挂碍的境地。佛陀的法身如太虚空一般,普编一切,无所依住,《华严经》中“法身编满於虚空,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正显法身“空无所依”,体含众妙,是我们应该恭敬皈依的。
佛陀,熟知众生往来六趣的行迹,善于在诸法中得大解脱,象莲华一样出世间而不染“污泥”,常在定中大做佛事,因深知诸法实相,所以我们要象佛陀那样无所依住。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