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信仰是纯理性的,也是纯伦理的
- 2024-07-01 08:17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信仰三宝,这是佛教最特殊的内容。佛教因为是无神论的宗教,所以不把佛陀当做神道来崇拜,也不以为佛是独一无二的,更不以为佛陀能够创造万物或赦免人类的罪恶。佛教徒看佛陀,如同学生看老师,老师能教导学生,能使学生改变气质、充实知能、修养身心,却不能代为学习,也不能代替升学。因此,佛教的信仰是纯理性的,也是纯伦理的。
佛教对于佛陀的崇拜,相同于子女对于父母的孝敬,是出于报恩的情怀。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决不会是为了避祸致福而崇拜佛陀,佛陀的愿力虽能藉着祈祷的心力感应而产生神迹,但那主要的还是祈祷者自己,如果是自己的定业现前,纵然祈祷,佛陀也是无能相助。若能依照佛所说的正法而行——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修定、习慧等,便可以改变往昔的业力,或者重罪轻报,或者轻罪消除——因为业力的现形受报,也像种子的发芽生长,需靠助缘的促成,同样一粒种子,遇到阳光、空气、水、土、肥料、以及人工的培植,必然长得快长得大,相反地,如果缺少这些助缘,乃至没有这些助缘,种子便会长得缓慢瘦弱乃至根本不能发芽了。
佛教看善恶因果的造作与受报,也同这个道理一样。
所以佛陀的崇高伟大,不是由于造物与赦罪,而是由于佛所亲证的解脱之法,并且将此解脱之法说了出来,供给大家去如法修行,修行之后,便可解脱,乃至可跟佛陀一样,使得大家都能成佛。
因此,佛教徒们往往不自称为佛教徒,宁可自称为三宝弟子。
因为,佛教的发明者虽是佛陀,佛教所重视的,与其说是佛,倒不如说是法。
佛不能代人解脱,法能够使人自行解脱。
崇拜佛陀,是为崇拜佛陀修证说法的恩德,佛陀经过无数劫的长期修行菩萨道的结果,亲证了解脱之法,亲证之后,便毫不保留地给我们奉献了出来,这一恩德的崇高伟大,要比世间一切恩德的总和更加崇高伟大到千百万倍——何止千百万倍,简直是无法比喻,也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佛法的流布,必须仰赖佛的干部,那就是僧。
僧有菩萨僧(如文殊、弥勒、观音、地藏等),有声闻僧(如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罗汉),有凡夫僧(如一切持戒清净自修正法并能说法度众的比丘和比丘尼)。由于僧能把佛陀的正觉解脱之法,传流传布传授给了我们,为了法的理由,所以僧的恩德也是无量的。
宏扬佛法,不限出家人,在家的佛子同样可以。住持佛法,则非出家的佛子不可。
所谓住持佛法,是指代表佛法、象征佛法、并守持佛法而住于世间的意思。比如一般人同样见到一个佛弟子,见到出家的,就会连想到佛教,见到在家中的,就不会产生佛教的印象(除非自行表白)。
所以,佛法的发明是佛陀,佛教的重心是正法,佛教的住世是僧众。正因为如此,佛教尊称佛法僧为三宝,三宝之中主要的是离苦得乐的法宝,法宝是由佛陀所证所说,由僧能持能传,所以佛和僧也都称之为宝。
佛陀在世,佛教以佛陀为归依的中心,佛陀灭后,佛教则以僧团为归依中心;归依三宝,是为了要学法宝,要学法宝,需由僧宝作良导——包括思想的传授和行为的影响。
所以佛陀灭后的佛教,供养三宝的对象,乃是偏重于僧宝。又因为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的缘故,特别重视正法的流布与归依,僧人的生活行为是他们个人的事,只要他们的见解正确,能够开演佛法,纵然破了禁戒,仍该接受俗人的恭敬供养——这是伦理的要求,好像一般所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又像小学的老师未必受过大学的教育,大学毕业的人,总不能否认小学时代的老师。
因此,对于一个正信的佛教徒来说,崇拜佛宝是由于法宝的理由,又为了法宝的信受,所以要崇拜僧宝。崇拜菩萨,也是敬僧的一种。对于圣僧大菩萨和阿罗汉,固然要恭敬供养,对于凡夫僧的持戒而能说法者,也要恭敬供养,乃至不持净戒,但有正见能说正法的出家人,也要恭敬供养(要紧的是要有正见能说正法)。
事实上,在佛去世已远的时代之中,圣僧很难遇到,敬僧的对象,当是凡夫的比丘比丘尼众,经中也说供养凡夫僧与供养圣僧无异,同有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
佛教的高明博大,三宝两字即可概括无遗,所以信仰佛教,即是信仰三宝。
人世间,好人有很多,他们一直在做着各种善事。这些人,是值得别人去学习和效仿的。这样的人,我们都称之为善良的人。不过,这虽值得称道,但并不是善良的最高境界。所谓善良的最高境界,并不是不停地帮助别人,而是有一颗善良的心,永远也不做不善良的事情。两者之间的差异,一个在外,一个在内。
云居禅师在洞山良价禅师的道场结一草庵,独自专修禅定。有一次,接连十天都没有到斋堂用餐,洞山良价禅师非常关心,也觉得奇怪。因此,叫侍者去请他来问话。
云居禅师非常喜悦自得地说道:“每天都有天神为我送饭食,所以没有到斋堂用斋。”
洞山良价禅师非常不以为然:“我以为你是个修行的禅人,所以特别允准你建茅庵在我们的寺堂专修,想不到你只是一个执着世间福德的庸俗之辈。今天不谈了,明天再见吧!”
第二天,云居禅师依言拜见洞山良价禅师。洞山禅师大声呼唤云居禅师的名字,云居禅师恭谨地响应。
洞山良价禅师笑着问道:“福德是第一呢,还是证悟福德性是第一呢?”
云居禅师哑然无语,他知道福德是有修有证的:多修多功德,少修少功德。福德性就不同了,福德性是无修无证的,是我们本来有的。
现在他自恃人天福报,有天人供养,这是堕入有为法中去了。
因此,他怀着满腹疑惑返回草庵。
在专修的草庵里,他寂静地思考着。在他沉浸于寂静时,天神再也没有来送食。不过,他很欢喜,因为这时他已进入到“禅悦为食”无为法的境界。
为修行而去修行的刻意行为并不是真的悟道了。因为上天虽然因为云居禅师的福报而送给他食物,但福报是外在的,是总有一天会用完的。当这些福报用完之后,天神便不会再来了。
这就像一个喜欢做好事的人一样。如果他是为了做好事而刻意去做好事,他也会得到别人的称颂,但是那称颂总有一天会消失。因为好事是有尽头的,这个人的坚持也是有尽头的。当到了这个尽头之后,业报也就消失了。当然,这种人虽然并没有达到最高境界,但也是值得别人效仿和学习的。
最高境界的善人,是那种无意识行善的。他们做善事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的刻意成分在里面,是真诚的,不图任何回报的。不过往往,这样的人所得到的回报更多。
做人,就要做一个有善心的人,要做不图回报的善事。同样,做事的时候也是如此,只有真正地投入,不图任何所得的那种付出,才能让你将事情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