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佛光法师:解读《楞伽经》第二十一讲

  • 2024-07-04 11:13
简介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二十一讲这108问涵括了佛法的言辞语句相,这些言辞语句相是方便我们理解,我们大概地了解一下,佛重新审视了一下这些问题。“何因称比丘?何故名僧伽?..

佛光禅师解读《楞伽经》第二十一讲

这108问涵括了佛法的言辞语句相,这些言辞语句相是方便我们理解,我们大概地了解一下,佛重新审视了一下这些问题。

“何因称比丘?何故名僧伽?”比丘和僧伽还不是一回事,要是我们不读经典,肯定误以为比丘和僧伽是一回事。僧伽是僧团的意思,一个团体,但是我们通常认为出家人都叫僧人,不对,僧人是三个人以上才叫僧,一个出家人受了具足戒的叫比丘,不受戒的叫沙弥。

“云何世间人,而能获神通?”我们要知道世间人怎么获得神通,首先要知道什么叫神通?神是莫测义,通是通达。你对身心宇宙万事万物的理解和看法,以及你能够在它当中去获得什么样的一种感受,通达义,这就是所谓的神通;你的心力能不能进入它那种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神通义。

比如世间我们在制造一个东西,你在制造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你能够把它制造出来,这是称为通义,你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这个方式不是你想像出来的,你想是想不出来的。比如金属铜在铜矿里头,没有提炼出来就是石头,提炼出来以后就成了另一种状态,跟石头是两种状态,然后再给它熔化,浇到模具里头,它就可以成为某一种形态,就成为铜器。但是铜器跟矿石绝对是两个概念了。它怎么变化过来的呢?变化的这个过程不是我们能想象的,但是我们知道它有个道理可循。矿石通过什么方式就可以炼成铜,经过什么方式就可以由铜变成铜器,都是有一个方式可得。你的心能从这种模式当中去通达,而且你能去非常好地运用它,这就是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当中所谓的神通义。

比如你去开汽车,你去这样想它走,它不会走,但是你要进去,你用你的心去感受它,它就会走。你把汽车摆到那,你也给它加满油,放到那,它走不走?它不走。你进去一开就走了,这叫因缘和合。你的心得通到那,就是你的钥匙得打开,你得会开,挂档提速你都得会,这叫心因,心因碰到缘起,你就能显现所谓的通力。

“云何而能获神通?”我们怎么获得这种力量?也是要有因和缘,彻底的通力是空性,那是具足一切的缘。空性就像那个车一样,在那摆着,我们只需要把钥匙插到钥匙孔里,学会提速挂档,你就走就行了。你的心具足开车的能力,不具足的话你再学,学不会。你一学,学会了,证明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这叫心因具足,然后你就有缘,假以缘起你就可以发挥能力了。

我们的心性也是这样,我们的心性本自具足,六祖大师说的,菩提自性本来具足,你的自性当中什么都具足的,有人问我,什么都具足为什么显现不出来?我说你得假以因缘。缘是什么?你得用你的心去和它,用我们现在这个心去合乎它的道理,就显现它的能力。现在你的心不合乎它本质的理体,没办法去发挥出来它的能力。

我们现在的心就像那车,车是摆着现成的,我们的念头就像你在学习技术的感觉,你要用你的念头去学习技术嘛,然后你就会了,这就叫所谓获得神通的因,你的因缘得聚合,怎么聚合?熏修,不断地融合,感受,它就聚合了。

◎云何化及报, 真如智慧佛?

云何使其心, 得住七地中?

此及于余义, 汝今咸问我。

“云何化及报”化身及报身,“真如智慧佛?”化身,我们都知道千百亿化身,观音菩萨千百亿化身各种形象,释迦牟尼佛千百亿化身有各种形象,有国土身等等共十种身。圆满报身是他自身的受用,在你这个生命世界里什么是化身,什么是报身?别人对你的印象,你对别人的影响力,你对你周围的所有缘起法界的那种影响力,以你为核心的那叫化身。什么叫报身?你这个生命个体所展现的依报庄严这种境界,那叫报身。

“真如智慧佛”是我们所遵循的原则、信念、行为整体的作用叫智慧法身义,你不遵守的话,你的行为会乱掉,无论你是明白的遵守还是不明白的遵守,你都要去遵守,你也都会去遵守。否则你的生活会乱掉,会失意,这是一定的。别管你是清楚也好不清楚也好,你都会遵守你人生固定的法则。清楚的人会改变他的法则,呈现一种比较自在的状况。不清楚的人也在遵守,只要他是众生界当中的一个分子,只要他在缘起法当中生存,必然要遭受业因果报。生命维持的核心就是业力种性,围绕这个东西在做,这是必然的。无论是你自己还是这世界都是这样。

“云何使其心,得住七地中?”这句话很关键,我们怎么样能住七地,七地是什么?七地叫“无生法,忍”。何为无生法?在缘起法界当中,你对一切现象的发生不再起多余看法出来。比如人们去谋生活是很辛苦的事,每个人都知道生活艰辛,很辛苦地在奔波谋生,他觉得很辛苦很无奈,你劝他休息一下他会告诉你,“没办法”。

生在其中而不得解脱,说白了他的生命价值就是那么体现出来的,如果他跳出那种所谓的缘起境界了,他觉着生命价值找不着了,没有着落了,所以他就感觉好像他一离开他这种生命环境,他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所以他没想过离开,他只想在他那个环境实践无生法忍。无生法,没办法他也得做,而且不后悔。觉着这就是人生,人生就得这么样,因为你没有办法,所以你就得堪忍一切。你就得堪受此忍力。这是我们众生界什么叫无生法。

第七地义。因为你住了第七地叫不动。在哪都安住,没办法安住也在很辛苦地想办法安住。忍耐辛苦安住第七地,第八地不动了。这是众生心,实际上就是个次第而行。菩萨修行换了一个形式,不是你这样小范围的感受,人家依心而住,我们是依识而住,严格来说我们是意识的第七地和第八地,不是心地是意识分别心。在意识心里,这里的地你别当地看,是坚固义,众生意识分别的坚固发生作用,第七地,第八地,那九、十地呢?就是你这个人快完蛋的时候,土埋半截的时候,第十地叫法云地,第十一地叫妙觉,第十二叫等觉,啥叫等觉妙觉?就是等死啊,涅槃嘛。在众生界实际上就是这样,你知道你已经完成你人生所有的东西了,退休实际上就在等觉了,等待死亡的感觉,妙觉就是临死一刹那,妙觉就出来了。最后死了那叫涅槃了。你的心路历程的过程就是这样。

咱们不是,咱们依意识分别,但是它体性是一,本质是一,所以你也可以分等觉妙觉,我们体性跟人家一样,体相不一样。我们的相叫分别执著,纷纷扰扰,所以你这叫不自在受用,人家叫自在受用,差异就差异在这儿。我们换一种形式,这种受用没意思,你从这个角度去想,实际上学佛是很容易的。你具足菩萨修行所有的力量,为什么现象不同呢?是你的方向错了,我们现在调转方向,我们以前是在有法当中执著和分别,我们现在要从空性当中去分别执著,你分别这一切法并不可得,执著真实的智慧,念力以真实慧影发生体相的时候,你就会呈现自在安详和快乐。这叫一心二用的现象。

一心实际是在二用,你遵循这种原则就会这样,遵循那种原则就会那样,这是必然的,我们要听得懂这种道理。我们顺应坚固意识的坚固义这种作用,你就会在众生缘起法界当中生生灭灭,反其道而行之你就会超然解脱、清净快乐。这就看你自己分清完全世间解脱义,而不要去身临其境去分别执著义那种方向性。

“得住七地中”我们怎么能让我们的认识坚固在无生法忍的境界?你要体会你的人生义。生活的稳定性是从多少岁开始的?35岁到45岁相比来说就稳定下来了,就没有什么想法了,35岁以前还有很多想法,好像在增进,好像在创造,35岁到45岁这个阶段慢慢趋于稳定。他就不再有什么想法了,尽量在保护、维护他的生活环境的稳定性,为什么称40 叫不惑,50知天命?不惑就是他就不再乱想了。35岁以前乱想,30岁以后不再乱想,渐渐进入第七地,无生法。八地以后,不动,安住了。一般人生活35岁以后基本安住了。50 就要守住你现有的东西。现有的生活境界,我们要学会观察欣赏生活了,而不是积极地在创造什么,你不需要创造了,你能很好地生活,你现在要了解这个人生的状况。

从初地到七地开始增进,最后想法全满足叫无生法,自然就忍受,荷担生活,承受生活的忍力成就。人都说菩萨登第很难很难,其实转念就是,你的观念放下,一调转,你的力量是具足的,你只需要吧内容换一下。你所运行的内容和理性换一下,就是那样子。

我给你举个例子,同样一辆车,你去加93号油,加97号油,效果一样吗?绝对不一样,97号油好使,93号油差很多,加纯汽油,还是加一些乙醇烧坏了,没劲儿的啦。我们要调整内在的东西,佛法是心法,调整内在的东西,内在是什么?理念和智慧,你完全合乎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是圆满的、智慧的、清净的道理。那你的生活世界就会安详和快乐,我们去思维这个,而不是有法这个缘起境界,一定要依这个去做才行。

“此及于余义,汝今咸问我”,这个道理以及其余的道理,你今天问我对了。

◎“如先佛所说, 一百八种句,

一一相相应, 远离诸见过,

亦离于世俗, 言语所成法。

我当为汝说, 佛子应听受。”

“如先佛所说,一百八种句”108个问题这种句义,过去诸佛也解释过。

“一一相相应”每一个所表达出来的相,它的体性要跟本质是相应的,跟本体不相应的不叫道理,本体是什么?绝对的理性。你对一个事情的看法如果不符合道理,只能叫妄想和猜测。比如我们现在认识世界、认识宇宙人生,现在科学所谓的观点告诉你,人死了就完了,物质嘛,什么都没有了,实际上不是那样的。实践证明也不是那样的,人死了不是什么都没有,他解释的现象就跟本质不相应,生命层面不是光有物质,而且西方科学研究出来,人快断气的一刹那间会突然一下会轻零点几克,医学报道说叫灵魂的重量。这种研究恰恰跟佛说的中阴身的重量是一样的,佛告诉我们中阴身有微细的四大,不谋而合,这叫跟本质相应。

现在人给你讲人死了什么都没了,那叫不相应。你去问问相信唯物主义的人,他真相信他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嘛?他相信的话就不会说事在后人评说,既然死了什么都没了你还在乎它干嘛?这还是人自己骗自己,他不认识的时候就自己妄猜测。任何一科的大夫他有病自己不治,美其名曰“医不自治”实际上他自己就不相信那个技术,他见的现象跟本质不相应。他学的是外在的所谓的感受,真了解自己吗?不了解。不是由内而发的,他思维的境界是建立在外在所缘境界缘起法里,所以根本就不相信,从心底里就不相信,这是叫根本的道理。为什么不相应?因为有见,有一切法的见解,所谓相隔之物,所以他就没有办法相信他自己的认识。

我们也是这道理,好多老居士在家里也供着佛像呀,我问他,“你真的信佛吗?”我说句笑话,你可以花个二十万三十万给你儿子买个房,你花两万块给佛祖请个什么的时候,你嫌贵不?几百块都嫌贵。这是很现实的,你说他相信吗?不相信。为啥还有事去拜佛去?那时相信也是缘起来了,没办法了,只能求助于佛菩萨。但是也不是完全相信,实在没办法了,求求佛祖,心里好受点儿。

这种认识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否则你学来的都是负面的东西。就像卖玉佛那个人,我们要把他调到正道上去,不要让他走歪道,什么叫正道?让他真正的智慧的信心去做这件事的话,我们肯定要让他合乎道理的去做,不是说单纯地为了这个东西怎么样,你为了这个东西也不贵,佛有价钱吗?佛是没有价钱的。我们能够遇佛产生的功德果报,别说两万,三万也值得。实在避免不了的应当生惭愧心。

应该经常观修,多多增加智慧的力量,有一种约束力,制约力,我们没有智慧的力量,理性的力量不够,光注意感觉的人就容易冲动,你总活在感觉的世界里肯定碰到事情你的感觉就上来了,我们现在活在理智的智慧的世界里头,那你碰到境界会很理智地对待它,人跟畜生界的差异就是人会思维,人有智慧,思维的不是那种感觉冲动,思维的一定要去合乎道理,合乎生命的本质法则,那是我们要知道的。我们看问题现在的角度绝对要不得,你生活的目标和法则,你自己就不相应,我们都想生活很快乐很安详,实际上我们的信念和行为,跟他的理想是差异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生在其中而不得解脱,说白了他的生命价值就是那么体现出来的,如果他跳出那种所谓的缘起境界了,他觉着生命价值找不着了,没有着落了,所以他就感觉好像他一离开他这种生命环境,他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所以他没想过离开,他只想在他那个环境实践无生法忍。无生法,没办法他也得做,而且不后悔。觉着这就是人生,人生就得这么样,因为你没有办法,所以你就得堪忍一切。你就得堪受此忍力。这是我们众生界什么叫无生法。

第七地义。因为你住了第七地叫不动。在哪都安住,没办法安住也在很辛苦地想办法安住。忍耐辛苦安住第七地,第八地不动了。这是众生心,实际上就是个次第而行。菩萨修行换了一个形式,不是你这样小范围的感受,人家依心而住,我们是依识而住,严格来说我们是意识的第七地和第八地,不是心地是意识分别心。在意识心里,这里的地你别当地看,是坚固义,众生意识分别的坚固发生作用,第七地,第八地。

那九、十地呢?就是你这个人快完蛋的时候,土埋半截的时候,第十地叫法云地,第十一地叫妙觉,第十二叫等觉,啥叫等觉妙觉?就是等死啊,涅槃嘛。在众生界实际上就是这样,你知道你已经完成你人生所有的东西了,退休实际上就在等觉了,等待死亡的感觉,妙觉就是临死一刹那,妙觉就出来了。最后死了那叫涅槃了。你的心路历程的过程就是这样。

咱们不是,咱们依意识分别,但是它体性是一,本质是一,所以你也可以分等觉妙觉,我们体性跟人家一样,体相不一样。我们的相叫分别执著,纷纷扰扰,所以你这叫不自在受用,人家叫自在受用,差异就差异在这儿。我们换一种形式,这种受用没意思,你从这个角度去想,实际上学佛是很容易的。你具足菩萨修行所有的力量,为什么现象不同呢?是你的方向错了,我们现在调转方向,我们以前是在有法当中执著和分别,我们现在要从空性当中去分别执著,你分别这一切法并不可得,执著真实的智慧,念力以真实慧影发生体相的时候,你就会呈现自在安详和快乐。这叫一心二用的现象。

一心实际是在二用,你遵循这种原则就会这样,遵循那种原则就会那样,这是必然的,我们要听得懂这种道理。我们顺应坚固意识的坚固义这种作用,你就会在众生缘起法界当中生生灭灭,反其道而行之你就会超然解脱、清净快乐。这就看你自己分清完全世间解脱义,而不要去身临其境去分别执著义那种方向性。

“得住七地中”我们怎么能让我们的认识坚固在无生法忍的境界?你要体会你的人生义。生活的稳定性是从多少岁开始的?35岁到45岁相比来说就稳定下来了,就没有什么想法了,35岁以前还有很多想法,好像在增进,好像在创造,35岁到45岁这个阶段慢慢趋于稳定。他就不再有什么想法了,尽量在保护、维护他的生活环境的稳定性,为什么称40 叫不惑,50知天命?不惑就是他就不再乱想了。35岁以前乱想,30岁以后不再乱想,渐渐进入第七地,无生法。八地以后,不动,安住了。一般人生活35岁以后基本安住了。50 就要守住你现有的东西。现有的生活境界,我们要学会观察欣赏生活了,而不是积极地在创造什么,你不需要创造了,你能很好地生活,你现在要了解这个人生的状况。

从初地到七地开始增进,最后想法全满足叫无生法,自然就忍受,荷担生活,承受生活的忍力成就。人都说菩萨登第很难很难,其实转念就是,你的观念放下,一调转,你的力量是具足的,你只需要吧内容换一下。你所运行的内容和理性换一下,就是那样子。

我给你举个例子,同样一辆车,你去加93号油,加97号油,效果一样吗?绝对不一样,97号油好使,93号油差很多,加纯汽油,还是加一些乙醇烧坏了,没劲儿的啦。我们要调整内在的东西,佛法是心法,调整内在的东西,内在是什么?理念和智慧,你完全合乎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是圆满的、智慧的、清净的道理。那你的生活世界就会安详和快乐,我们去思维这个,而不是有法这个缘起境界,一定要依这个去做才行。

“此及于余义,汝今咸问我”,这个道理以及其余的道理,你今天问我对了。

◎“如先佛所说, 一百八种句,

一一相相应, 远离诸见过,

亦离于世俗, 言语所成法。

我当为汝说, 佛子应听受。”

“如先佛所说,一百八种句”108个问题这种句义,过去诸佛也解释过。

“一一相相应”每一个所表达出来的相,它的体性要跟本质是相应的,跟本体不相应的不叫道理,本体是什么?绝对的理性。你对一个事情的看法如果不符合道理,只能叫妄想和猜测。比如我们现在认识世界、认识宇宙人生,现在科学所谓的观点告诉你,人死了就完了,物质嘛,什么都没有了,实际上不是那样的。实践证明也不是那样的,人死了不是什么都没有,他解释的现象就跟本质不相应,生命层面不是光有物质,而且西方科学研究出来,人快断气的一刹那间会突然一下会轻零点几克,医学报道说叫灵魂的重量。这种研究恰恰跟佛说的中阴身的重量是一样的,佛告诉我们中阴身有微细的四大,不谋而合,这叫跟本质相应。

现在人给你讲人死了什么都没了,那叫不相应。你去问问相信唯物主义的人,他真相信他死了什么都没有了嘛?他相信的话就不会说事在后人评说,既然死了什么都没了你还在乎它干嘛?这还是人自己骗自己,他不认识的时候就自己妄猜测。任何一科的大夫他有病自己不治,美其名曰“医不自治”实际上他自己就不相信那个技术,他见的现象跟本质不相应。他学的是外在的所谓的感受,真了解自己吗?不了解。不是由内而发的,他思维的境界是建立在外在所缘境界缘起法里,所以根本就不相信,从心底里就不相信,这是叫根本的道理。为什么不相应?因为有见,有一切法的见解,所谓相隔之物,所以他就没有办法相信他自己的认识。

我们也是这道理,好多老居士在家里也供着佛像呀,我问他,“你真的信佛吗?”我说句笑话,你可以花个二十万三十万给你儿子买个房,你花两万块给佛祖请个什么的时候,你嫌贵不?几百块都嫌贵。这是很现实的,你说他相信吗?不相信。为啥还有事去拜佛去?那时相信也是缘起来了,没办法了,只能求助于佛菩萨。但是也不是完全相信,实在没办法了,求求佛祖,心里好受点儿。

这种认识我们一定要看清楚,否则你学来的都是负面的东西。就像卖玉佛那个人,我们要把他调到正道上去,不要让他走歪道,什么叫正道?让他真正的智慧的信心去做这件事的话,我们肯定要让他合乎道理的去做,不是说单纯地为了这个东西怎么样,你为了这个东西也不贵,佛有价钱吗?佛是没有价钱的。我们能够遇佛产生的功德果报,别说两万,三万也值得。实在避免不了的应当生惭愧心。

应该经常观修,多多增加智慧的力量,有一种约束力,制约力,我们没有智慧的力量,理性的力量不够,光注意感觉的人就容易冲动,你总活在感觉的世界里肯定碰到事情你的感觉就上来了,我们现在活在理智的智慧的世界里头,那你碰到境界会很理智地对待它,人跟畜生界的差异就是人会思维,人有智慧,思维的不是那种感觉冲动,思维的一定要去合乎道理,合乎生命的本质法则,那是我们要知道的。我们看问题现在的角度绝对要不得,你生活的目标和法则,你自己就不相应,我们都想生活很快乐很安详,实际上我们的信念和行为,跟他的理想是差异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每年过春节的时候,人们都祈祷平安、吉祥、快乐,都希望平安吉祥和快乐,但是他做的什么呢?他的信念和行为是什么?我自己没事就叫平安,然后你就霍霍别人,比如过年了,过节了你把别人杀死你好过?他想求长寿无病,不知道长寿无病是什么意思,不去探其究竟,然后要补充营养,杀鳖宰鱼吃羊,你说他能好过了?不可能。这叫什么?信念和理想跟你的行为是背道而驰,永远达不到他想达到的目的,就说人想发财,发财的唯一的原因,就得去舍财,你没有钱不要紧,你一定要舍你的心,你的心是什么?你要多多去结善缘,才能把你的事做起来,做好,那你才有广进财源,你不给人家沟通,你不给人家接触,指望着人家把人民币送兜里来?你说谁呀?国王还得去征税去呐。

你选择了生活方向就不要违背它的原则,信念和行为一定要顺乎它的道理才行,首先你要知道为什么去活,你不知到为什么活的时候,肯定活得糊里糊涂,这个不明白的话,很辛苦,为什么他想清一半,一半糊涂?他根本就没放下,没放下自己的执著,我们真要放下,放下你才能进入道,我们那天讲的清净四明诲章告诉你的,淫心不除,淫心就是贪欲,贪欲不除的话,你没有解脱可言。

什么叫贪欲?就是你对自己的观念的执著,YY得气管炎要吃消炎药才能好,这是他自己的认识,消炎药是常用的阿姆西林,他以前一有病就吃,好不好呢?炎症是消了胃也刺激完了,实际上还是没好,缘不除,他在他家的习惯,开着风扇开着空调,躺在凉席上,是凉快,肯定要感冒,感冒就容易引起气管炎,因为你成天习惯了,他在这儿还是这习惯,大冬天开着窗户坐在风口念经。他最近好了吧?为什么?因改变了,缘就变。

因总能成熟呀,有句话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春风一吹就生了呢?根儿还在那呐,人就是这样,我们的缘要改变,你的一切善恶种性、无记忆种性,只要没有我执那个缘就不长,业力就停止,这是必然的,也是超越生死的法,你能去记住这个,所谓生死就超出了。所以那天讲的清净四明诲章一定要反复去听,你只要淫心一除,尘才可出。不会有生死再相续境界了。生死就是我们的善恶种性,那种法身力量,那要都说一遍,就这108个问题得讲到过年了。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是很有意思的,都能完全概括一个层面的道理,我们认识的每一个层面,意识、认识都不一样。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百八句?”

佛言大慧:“所谓生句非生句,常句非常句,相句非相句,住异句非住异句,刹那句非刹那句,自性句非自性句,空句非空句,断句非断句,心句非心句,中句非中句,恒句非恒句,缘句非缘句,因句非因句,烦恼句非烦恼句,爱句非爱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善巧句非善巧句,清净句非清净句,相应句非相应句,譬喻句非譬喻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师句非师句,种性句非种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无影像句非无影像句,愿句非愿句,三轮句非三轮句,摽相句非摽相句,有句非有句,无句非无句,俱句非俱句,自证圣智句非自证圣智句,现法乐句非现法乐句,刹句非刹句,尘句非尘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大种句非大种句,算数句非算数句,神通句非神通句,虚空句非虚空句,云句非云句,巧明句非巧明句,伎术句非伎术句,风句非风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假立句非假立句,体性句非体性句,蕴句非蕴句,众生句非众生句,觉句非觉句,涅槃句非涅槃句,所知句非所知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乱句非荒乱句,幻句非幻句,梦句非梦句,阳焰句非阳焰句,影像句非影像句,火轮句非火轮句,乾闼婆句非乾闼婆句,天句非天句,饮食句非饮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见句非见句,波罗蜜句非波罗蜜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谛句非谛句,果句非果句,灭句非灭句,灭起句非灭起句,医方句非医方句,相句非相句,支分句非支分句,禅句非禅句,迷句非迷句,现句非现句,护句非护句,种族句非种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摄受句非摄受句,宝句非宝句,记句非记句,一阐提句非一阐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作句非作句,身句非身句,计度句非计度句,动句非动句,根句非根句,有为句非有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时节句非时节句,树藤句非树藤句,种种句非种种句,演说句非演说句,决定句非决定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住持句非住持句,文字句非文字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大慧菩萨并不知道什么是一百单八,是佛总结出来的。佛告诉你一百零八个意思。“世尊,何者是一百八句?”佛,您怎么说是一百零八个问题呢?他问出来了,佛给他总结一百零八个意思,

“佛言大慧:‘所谓生句非生句,常句非常句,相句非相句,比丘句非比丘句,住持句非住持句,文字句非文字句”这叫百八句个问题,佛告诉他这叫一百八句,加个义比较好,身句义非身句。句是意识分别的意识,就是表相性的意识叫句。

“生句非生句”,生是体性的发生,体性的发生并不是我们表相句所能表明出来的,非生句,是这意思。生句是我们真实的作用,那个现象并不是表面上的意思能表达,就是我们分别心能感受得清楚的,实际上我们本心体的真实作用,真实的作用具形象义,并非形象义所能表现出来的它的真实的作用,这叫生句非生句。孩子是妈妈生的,孩子并不能表达出来妈妈,你看见这孩子,你知道他妈妈叫什么,但是你不一定真知道他妈妈所有的意思。“生句非生句”虽说它是由它演化出来,但是它并不能代表它所有的东西。我们人整个的生命虽说由心体发生,一切宇宙万物由心体发生自性显现,但是你这个现象不能代表全部的自性。这叫“生句非生句”。

依此类推,我再给你推一句,“常句非常句”我们认识的常规理性的那种现象,跟我们真实的常性,由此你可以透过《道德经》里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你能说得出来的不一定是那个对的,你能想得到的不一定是那正确的。

“相句非相句”我们看待问题的表面现象一般都是这样认识的,但是往往真实的现象并不是你看到的现象,真正的缘起法的现象并不是你能认识到的。我们都知道自己,你只是看到自己,你能认识你的全部吗?你是缘起法,内外都是以你为缘起的,我们的意识分别只能看到一部分,所有的东西看不到。你眼睛看到HYG了吧?但是全部的HYG吗?不是。不用说别的,就说这身体都不是全部,对不对?你眼睛只能看到前边,后脑勺看得到吗?“相句非相句”你从表现现象上,外表相上,你的认识跟你的现象并不一样,这个全部的也叫一个相,也叫个缘起法相生,我们认识的那个表相跟这个两回事,我们能认识的那个相跟这个缘起相是两回事。但是都是在缘起相一体当中的。

“住异句非住异句”安住和变化的意思,安住是停留在一种状态当中,稳定的状态和变化的状态,前句是我们认识的状态,后句是实际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意思都能够从心性当中表达出来,所以称为句义,句是表现的意思,如何表达意思。

“刹那句非刹那句”刹那是瞬间义。

“自性句非自性句”自性是圆满义。

“空句非空句”空句是理性义。

“断句非断句”断句是断常义,断灭义。

“心句非心句”心句是从我们体性上讲。

这一百八个问题你统统能体会出来,那时候你叫开悟了,你统统都知道它从何而来,那才行。

“中句非中句”中句是中道义。中道义从哪来讲呢?从它运行轨迹上说,心性运行轨迹必须是中道义。不会偏离任何东西。

“恒句非恒句”恒句是它自己的体性永恒的那种状况,它是它本质。

“缘句非缘句”缘句是外在一种现象,缘就是缘起义,缘起就是如何表现形式出来。

“因句非因句”因句就是它以什么具有,那种含藏性,万物一切现象懂得开始,一切缘起法的开始。

“烦恼句非烦恼句”我们不解心相的时候称为烦恼。

后边的我就不给你解释了,统一的这个意思,什么意思?现象跟本质的差异性。依此类推可以看到,有时间慢慢地一一解释。

“树藤句非树藤句”树藤句就是我们业识运行的状况。我们分别意识运行的时候就像树藤一样,藤子必须得依树而长,树是我们的妄想,我执,藤子就是我们的妄想心念头,你的念头一旦有个所依境的时候,“啪”就出来了,而且就像树一样是滋生不断的,而且是乱的,而且最后是要命的。藤长多了树就死了,人的妄想杂念多了,人就死得快了。

“毗尼句非毗尼句” 毗尼句是我们约束自己,给自己建立最好的规范义,没有好的规范,成不了东西的。

“比丘句非比丘句”出家人现象的跟本质的是两回事,真正的证到空性了叫比丘。比丘有三种义,不魔、杀贼、乞士,不魔我们能做得到吗?你能叫魔王害怕呀。真正的比丘你往那一站,魔天都恭敬,佛陀时代的比丘天魔都恭敬的。有个比丘证果了,没有见过佛,六欲天的魔王特别恭敬他,比丘问你能不能给我显一下佛祖的形象,魔王说,但是有一点儿,我可以给你变但是你别拜我,因为我不是佛,他也害怕他,一下就变出来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庄严,那个阿罗汉比丘就拜他,他“噌”一下,就躲一边去了,不是搞忘了,人家说我不是拜你,是拜佛呢,我们现在一谈魔都怕。不魔义你知道了吧?杀贼更别提了,乞士,你得上乞佛法,下乞众生,这是比丘句非比丘句。听懂了吗?你真正做到比丘真了不得,人天恭敬你。

“住持句非住持句”,住是三宝,我们能住持三宝吗?我们现在的主持叫什么?叫经理、叫老板。人家的住持什么意思?有人家在一切人天得以皈依,一切人非人,一切大众能听闻佛法得解脱正道,那叫住持,最起码代佛宣法呀,住是什么?有他在,就有佛法在,佛法的标杆就不会灭。不是有他在就有人币在,那就坏了,那不叫住持佛法,那叫住持财宝,可以当财神。

“文字句非文字句”我们现在都掉到文字里头了。咱就说真假的问题,现在你说他真研究文字?他也不是真研究文字,就说佛祖舍利的真假问题,人家早就说了,在《如意宝王经》上说过,没有舍利拿水晶玛瑙也可以当舍利去拜,何况过去的师父恭敬地埋到塔里,就你的是真的,人家的都是假的?你也不是研究文理的,还标榜自己说有考证,有渊源,首先你就不讲渊源,佛在经文里说过的,佛留舍利的目的你考证了吗?你并没有考证,你没有引经论典,你是拿佛家的胜迹来否定佛家,你混蛋。你根本没有研究佛祖的教义,所以你也并不是真正的仁智。

现在学佛的人不叫学佛的人,现在念佛的人也不叫念佛的人,阿弥陀佛你见过吗?没见过你念谁呀?啥叫持名念佛?名字是什么意思?你持的谁的名?啥叫持名?奉持教义,名句是概念的意思,你得把概念搞清楚啊。我持名就是我要奉持句性的概念,名字的概念意义,代表的概念是什么。

阿弥陀佛代表的是什么?无量光寿义,我们弄明白什么叫无量光寿义吗?你弄不明白持的什么名?就那四个字叫持名吗?真的没有意义的,如果我说这话造口业,我要下地狱的,为什么说我骂你就没有口业犯呢?因为你那不叫持名,真正的持名是什么意思?人家要奉行句义,奉行这一句的真实义,才叫持名。就像你学高中化学定义一样,它把你一个物质的公式定理给你总结出来,你就得围绕这个才能成就,你不围绕这个你成就什么?人家一句阿弥陀佛是所有佛法的总结,并不是你认为的那样,一个物质的定理不能代表所有的东西,不能说具体到那有一个东西,但是可以总结出来就是那个意思。那一句阿弥陀佛代表所有的佛法,但是你不一定知道所有的佛法,就这么简单。

最起码的代表个什么意思你要懂,你要这种认识都没有的话,你持谁的名?我念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佛能干啥不知道,阿弥陀佛能往生极乐世界,将来,我说,什么叫将来?现在可以胡作非为。现在念佛的人都是个投机,哪念佛最多?汉地人念阿弥陀佛的最多,念阿弥陀佛可以不用费劲儿呀,临终的时候可以去,活着怎么办?活着该享受什么享受什么,该随缘随缘,该干啥干啥。

YL碰到行者一句佛号念到底,你一直能念吗?佛号你能不断吗?说几个事你就断了。把我的意思传达下去,他一说就破了别人的邪见了。证明从这里学到的是正见,正见破邪见嘛,他那晦暗义就没了,一下你就能看得到他那是假的了,人呐,不见真怎么能显假呢?

听懂吗?我们只是捡了几句讲,这要细讲到明天也讲不完。

◎“大慧,此百八句,皆是过去诸佛所说。”

这一百零八句都是过去诸佛所说的。

更新于:6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