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0
- 2024-07-21 14:30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偈颂(20)
第二讲⑨
果平法师 讲授
时间:2007年8月26日——29日
地点:新加坡居士林
随喜支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在我们修学随喜支的时候,要随喜哪些功德呢?
“十方一切诸众生”,首先我们随喜谁?要随喜人天乘的善法。十方一切所有众生,只要这个众生有一念善法因缘,我都愿意去随喜。哪怕是一个小孩,他有这一念的善举,我都愿意去随喜他、去赞叹他。
“二乘有学及无学”,这就是我们说随喜声闻、缘觉,小乘人的功德。有学是指还处在学位的小乘人,无学就是已经证到阿罗汉的圣者,他们的功德,我也愿意随喜。还有就是随喜大乘佛菩萨的功德。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就是所有佛菩萨的功德,我也愿意随喜。
以上偈颂,就是说在随喜支里面,所有众生的功德,只要是善法我都愿意去随喜赞叹。随喜的对象,不管是一般的弱小众生,还是像佛菩萨这样的圣者,不管功德大、功德小,我都愿意去随喜赞叹。
第一句指的是对人天善法的随喜,第二句是对小乘行者功德的随喜,第三句就是对大乘行者功德的随喜。也就是说在修随喜的时候,所有众生的功德我都随喜,一个不落,这才是普贤行愿的随喜境界。
关于随喜的功德,在《汇集经》里有讲到:“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在随喜别人的功德时,我们如果能真诚地去赞叹他,觉得别人做这样的善事自己打心里欢喜高兴,而不是去讥毁他,去忌妒他,那由此得到的功德,是与对方的功德一样的,这也是我们积聚资粮的一种善巧。
在佛经里记有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阿阇世王点灯供佛,作为国王供佛,那排场肯定相当地大,而且供的灯也是相当的多。当时就有一个老太婆,看到国王供灯她非常地高兴,很随喜,想自己也供一盏灯吧。但是这个老太婆非常地穷,穷得没钱买灯,她就到处去乞讨,讨到可以买一点点油的钱。
而后,老太婆又在路边捡了一个牛角,在中心放一个灯芯,可以算灯具了,就拿着牛角灯到油铺里买油。买油的时候,油铺的老板很感动,觉得这个老太婆能够以自己乞讨的钱来供佛,很不容易,他也愿意随喜一分,于是就给老太太的油多添满了一点。
老太太于是拿着牛角灯,很虔诚地放在阿阇世王所供的很多灯里面。就这样一个小牛角灯居然能通宵地燃着。而阿阇世王所供的那一大片灯,或者是被风吹熄了,或者是油燃尽了,反正到了第二天全部都熄灭了。唯有老太太的牛角灯,燃得非常的透亮。
天亮后,由目犍连尊者负责来收拾灯具,目犍连要把燃尽的灯都收起来,但看到怎么有一个灯,燃得特别地好。因为要把所有的灯收拾起来清理道场,目犍连就想把这盏牛角灯熄灭,他用手去煽这盏灯,不能灭,又用神通去煽,还是不能灭。我们知道在佛弟子中,目犍连是最有神通的,居然神通也不能灭牛角灯。
目犍连觉得很奇怪,他跑去问佛,“为什么这样小小的一盏灯,我不能把它熄灭呢?”佛就说,“不但你的力量没办法把这盏灯熄灭,就是四大天王,他们联合起来想煽灭这盏灯,也是没办法熄灭的。”这时目键连就问,“为什么这盏灯有如此大的威力呢?”佛就说:“这盏灯是一个穷老太婆为随喜阿阇世王的功德,点了这样一盏灯。点灯时她发了一个大愿,希望这盏灯能照亮所有的众生,让它们脱离黑暗,让它们能够从此觉悟!最后圆满成佛!因此功德你无法熄灭这盏灯。”
我们点灯一般都是为自己祈福,希望我点了这盏灯,佛陀保佑我的子孙兴旺发达,我自己生意兴隆,永远平安等等,都是在为自己发愿。而那个老太婆点灯时,却发了一个很大的誓言,希望这一盏灯能够照亮所有的众生,让它们脱离黑暗,让它们能够从此觉悟!最后圆满成佛!她有这样的大誓愿力,所以这盏小小的牛角灯就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也因此,佛说,不但是目犍连的神通煽不灭它,就是四大天王他们合力来煽也煽不灭它。
当时目犍连听了非常地惭愧,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太婆,能发出这样广大的誓言。佛于是当下给这个老太婆作了授记,说她多少劫以后将会成佛,佛号叫什么、国土叫什么等等。
如果按照以前讲的内容来衡量,其实老太婆发的这个誓言,我们把它称为菩提心,她就是在供灯的时候,发了我要救度所有众生,希望这盏灯能够点亮众生内心的明灯,这样一个大愿。这盏牛角灯虽然很普通,但是因为心愿的广大,它就不再是普通的一盏灯了,也因此为老太婆带来无尽的功德。
所以我们讲到修法要积聚资粮的话,可以常常随喜赞叹别人的功德,说不定由于我们的清净发心,自己所获的功德比对方还要大。因为很多的时候,我们看有钱人,到寺庙里来做一些供养,但他的愿力很小,想到的都是他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家族,如果我们看到施主有这样的善举,我们去随喜他,不但去随喜,而且扩展心量为众生发愿的话,那我们的功德会因为发愿的殊胜,远远超过那个施主的功德。这又是一种积聚资粮的善巧方法。
所以在这儿,佛教会我们一种善巧地积聚资粮的办法,叫做随喜功德。哪怕是别人做一点点小善事,自己都要生这种欢喜心,那么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欢喜心,别人有的功德自己都能沾一份。当然,说到这里,我们不能去讨便宜,我们见到他人做功德的时候,嘴里只是随便说说“随喜随喜”,这个“随喜”嘴巴上虽在说,但心里想:嗨!他那个功德有什么不得了?有这样的心态的话,不但我们得不到随喜的功德,反而有意业上的过失。
这就是我们在修随喜支的时候,一个是我们要真诚地去随喜赞叹别人,另外一个呢,我们还应该以此功德为一切众生发愿,这就是在为自己积聚成佛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