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㈣

  • 2024-07-23 09:47
简介度一切苦厄度过苦海出轮回 雨霁天晴月正辉 乾元道体人中圣 不坏金躯世上稀脱生何须千年药 证灭岂待万劫期 二死永亡五住尽 逍遥法界任东西度一切苦厄。度就是度脱,一切就是..

度一切苦厄

度过苦海出轮回 雨霁天晴月正辉 乾元道体人中圣 不坏金躯世上稀

脱生何须千年药 证灭岂待万劫期 二死永亡五住尽 逍遥法界任东西

度一切苦厄。度就是度脱,一切就是包括一切苦厄。苦已经不太好受,再加上一个厄,就更难受了。

度。什么叫度?度脱。什么叫度脱?即离苦得乐,这叫度脱,也就是解脱。那么为什么不说解脱一切苦厄,而是度脱一切苦厄呢?这是接上边的照见五蕴皆空而来的。这个度有修行的意思,你虽然照见五蕴皆空了,但是还要修行,修行才能度一切苦厄。你要不修行,单单照见空了,照见空了又有什么用呢?照见空了,就是你知道空了,感觉到是空了,但是这还得要去行。所谓理虽顿悟,事须渐修,那个理你明白了,要去修行才能度苦厄。如果你单单知道是空的而不修行,是空也没有用,有也没有用。你要去修行,要去躬行实践。度就是要躬行实践,实实在在的去修行,实实在在的去做。不是口头禅,说是开悟了,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开悟了,怎么样开的?怎么样得的?怎么样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则容易行则难,说的是一个法,行的才是道。所以你能说必须要能行,你知道是空了,你又要去修行,借空而修有,借真空而修妙有。

度一切苦厄,这一切苦厄不是一个苦厄,而是所有的苦厄都包括在内。所有的苦即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又叫三受,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也就是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怎么叫受呢?受就是你所接受的,你接受了这个苦,接受了这个乐,接受这个不苦不乐。苦苦就是苦受,坏苦就是乐受,你不要以为乐没有苦,那个乐会坏的,坏了就有一种坏苦,不苦不乐那是不错了,不苦不乐叫行苦,也没有多大意思。这是三苦。

八苦是什么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谁能没有生?有生就有生苦。谁能不老呢?有人说那个小孩没有老就死了。虽然没有老,但是他根本就没有一种知觉。不错,他没有老,但是他有病苦、死苦,也可以说他有老苦。怎么说他有老苦呢?他死那天就是老了嘛!要不老怎么会死。你说小孩子也会变老啊?因为他死了,也可以说是老了。因为他的寿命没有一个过程,他由生到死这个期间给缩短了,到死的时候就是老了,要不老怎么会死啊!所以他也不能避免这个老苦。

病苦,那一个人也不敢说病是不苦的,病都是非常痛苦的。你就是开了悟,生了病还是一样苦。释迦牟尼佛还有金枪马麦之报。你说没有老苦、病苦?释迦牟尼佛怎么有金枪马麦之报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在往昔因地做小孩子的时候,那个地方的人都没有东西吃,就有一条大鱼在海里被拖到岸上,大家吃这条鱼,在没杀这条鱼之前,释迦牟尼佛用一根棍子在鱼头上打了几下,所以佛成佛的时候,常常感觉到好像有枪刺的那么痛,这叫金枪。

马麦之报是释迦

牟尼佛在因地时说错一句话,说一个修道的人,不够苦行,要是真正的修苦行,应该吃马所吃的麦子。等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到一个城里结夏安居,国王不供养他,只给释迦牟尼佛及比丘一些马吃的麦子吃,这都是因地所造的业,在果地上都要受报的。

死,人人都不喜欢死。为什么?就是因为苦的关系。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种种苦,所以叫诸苦。我们现在修行可以把这个三苦、八苦、无量苦免去,所以叫度一切苦厄。我有一首偈颂,读给大家听听。

度过苦海出轮回。一切苦厄就是苦海,你要度过这一切的苦厄,就必须脱出这六道轮回,脱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这一切的苦厄,超出轮回。

雨霁天晴月正辉。

个时候就好像雨霁。霁就是不下雨了,雨停止了,天也睛了,这叫霁,就是天晴。月正辉,月在空中正发出一种光辉,这就比方五蕴皆空。五蕴皆空,也就是没有云,也没有雨了。没有云雨,天晴了,皓月当空,万里无云,这种境界就是你生出真正的智慧,照耀一切,你因为度过一切苦厄了,所以才说乾元道体人中圣。

乾元道体人中圣。你这个时候证得初果,你的身体可以说是纯阳了。乾就是阳数,易经上纯阳体,所以叫乾元。道体,就是修道的体。人中圣,就是人中的一个圣人。

不坏金躯世上稀。你这个时候证得初果须陀洹断了八十八品的见惑。你这个身体是不坏金躯,世上很少很少的。

脱生何须千年药。古时秦始皇要到蓬莱仙岛找长生不老的药,了脱生死。你不必去找长生不老的药,你只要度一切苦厄就可以愿意活着就活着,愿意死就死。这生死由自己,阎罗王也管不着了,就好像菩提达摩一样的。

证灭岂待万劫期。四谛法:苦、集、灭、道。你证得灭,成道了,你证灭得到无余涅槃,不需要百千万劫那么长的时间,很快就可以证得这种无余涅槃。

二死永亡五住尽。你证到这种的度一切苦厄,超出轮回,得到金刚不坏躯,这时候二死永亡。什么叫二死呢?是不是要死两次呢?不是死两次,而是有两次的死亡。有一个分段生死,有一个变易生死,这叫二死。在证得罗汉便了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必须要证得菩萨的果位才了。现在是观自在菩萨,所以变易生死也了了,也亡了。这个“亡”字当没有讲,不是死亡的亡。大学上说:“而今亡矣”,这个“亡”字读无。我们可以读亡,也可以读无,但当没有讲。二种死都没有了。

五住尽。五住是五住的烦恼。五住的烦恼是什么呢?第一,见住烦恼,本来见爱住。第二欲爱住。第三色爱住。第四无色爱住。第五无明爱住。因为这五种的爱住,所以有所执着,就变成五种的烦恼。观世音菩萨把这五种的烦恼都没有了,所以说后边这一句,逍遥法界任东西。

逍遥法界任东西。逍遥也就是自在的意思,自在也就是逍遥的意思。逍遥也是自由的意思,自由也就是快乐的意思,所以这是很快乐的。很快乐是什么样子呢?可以随便去旅行,随便去各处跑。任东西,你愿意到西方极乐世界,随时欢喜就去。你欢喜到东方净琉璃世界佛那里,也随时都可以去。你欢喜到娑婆世界,那更不成问题,也不需要到领事馆去办护照,这些麻烦的手续,就是你想要去就可以去,这叫逍遥法界。法界不只东西,南北也包括在内。不只南北在内,乃至于上、下、十方都包括在内。你愿意到什么地方去,什么地方都欢迎。没有说你想到某一方去,某一方说不欢迎,不会说你是不受欢迎的人物,不准入境。愿意到什么地方都可以。逍遥法界任东西,你看这种境界多快乐啊!多自在啊!多逍遥、自由、平等,这是真正的平等法界性。你到了二死永亡五住尽的时候,就能得到这样的自由,这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平等,真正的逍遥。

舍利子

舍利子是坚固徵 译作鶖鹭母仪型 戒定圆明珠光现 行解相应体玲珑

大智云何因愚表 善辩已在母腹生 人皆具此真实慧 取诸曹溪宝林峰

舍利子是坚固徵。舍利子又叫舍利弗。“舍利”是梵语,“子”也就是梵语的“弗”。“舍利子”就是坚固的意思。什么坚固?智慧坚固。所以舍利子是坚固徵。

译作鶖鹭母仪型。舍利翻译成中文是鶖鹭。鶖鹭鸟是海上的一种大鸟。这种鸟飞得很高,它的眼睛就好像望远镜似的,鱼在海里游来游去的时候,正在水里往上浮,牠在空中就看见了,就像火箭那么快冲下来把鱼叨起来就吃了,因为牠的眼睛看得很清楚。这个舍利就是鶖鹭鸟的名字。

在印度取名字有以父为名的,也有以母为名的,又有父母合名的。舍利子是单单以母为名,舍利子的母亲叫舍利,子是舍利的一个儿子,是依照他母亲的那种型态取出来的名字。

戒定圆明珠光现。舍利子在他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修定、修慧、修戒,他戒也圆满,定也圆满,慧也圆满,他圆明了,就好像珠子放光那样,所以说珠光现。

行解相应体玲珑。他又修行又学教,所以智慧广大。体玲珑就是他的身体像玻璃、琉璃体似的。

大智云何因愚表。怎么叫大智慧呢?就是因为有一班愚痴的人表现出来的,因为他和这一班愚痴人不同。愚痴人做事是颠颠倒倒的,明明说得很好,但是一做就做坏了,就往坏了做,这叫愚痴。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迷,不会明知故犯,不会这样颠颠倒倒,所以叫大智慧。

善辩已在母腹生。你们各位都记得,以前讲楞严经讲过好多次。舍利子的母亲和他的舅舅辩论,他母亲辩不过他的舅舅。后来她怀舍利子,他舅舅再和她辩论,无论什么论议,他的舅舅都说不过他的母亲,屡次都被她辩倒了。于是舅父就去学外道的论议,回来的时候,舍利弗已经跟佛出家了。因为他在腹中,就能帮助母亲辩论胜了他的舅父,所以说善辩已在母腹生。

人皆具此真实慧。这种的大智慧,不是单单舍利弗尊者有,这是人人都有这种真实的智慧,可是人人都不用它,把它忘了。如果人人都用这种智慧,人人都会有的。

取诸曹溪宝林峰。这个真实的智慧在什么地方呢?在曹溪。曹溪在什么地方?在中国广东马坝南华寺。那么远?我怎么可以到那里取去呢?这宝林山南华寺是六祖的道场,这个旅途太远了,我没法子去。好,现在不必去,你们自己每一个人也有这个曹溪宝林峰,不必走这么远去找,你自己就有这种智慧,你自己本体上也就有这曹溪宝林峰,所以不必跑那么远去求了。这个智慧就在你自己那里,怎么样去求呢?你就把你那个颠倒心放下,妄想心放下,你自己用功参禅打坐就可以得到了,这就是曹溪宝林峰,参禅打坐,坐在那地方就像宝林山一样。

更新于:4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