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太原干和祥:老茶庄的新传奇

  • 2024-07-23 10:14
简介9月29日讯:钟楼街,曾经是太原最繁华的地方,也曾经是老字号扎堆的地方:老鼠窟、同诚信、六味斋、认一力、亨升久、乾和祥、华泰厚、老香村……个个都是耳熟能详。现在的..

9月29日讯:钟楼街,曾经是太原最繁华的地方,也曾经是老字号扎堆的地方:老鼠窟、同诚信、六味斋、认一力、亨升久、乾和祥、华泰厚、老香村……个个都是耳熟能详。

现在的钟楼街,还是繁华的地方,只是从以前的厚重,变成了今日的喧嚣。一家家主打年轻时尚潮流服装的商店鳞次栉比,招揽顾客声、快节奏的音乐声,催促着逛街的人“快进快进”。突然,路北有一间古色古香的商店,敞开的大门,隐隐约约散发出来的茉莉花香味儿,让人不由放慢了脚步,循味而来。

这里,就是乾和祥茶叶店,一家有95年悠久历史的老店。

曾经的全国八大老字号

木制的柜台,木制的货架,就连包装也是粉红和黄色的纸盒……眼前的一切,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小时候。货架上,一排排半人高的青花瓷大瓶子,茶香味儿、花香味丝丝入鼻;顾客来了,就像老朋友,售货员问的是“您来了,今天还是老样子?”

这就是乾和祥茶叶店,仍然遵循着“要卖茶、三分雅”的古训。正门中央,“乾和祥”三个字为20世纪初天津书法名家华世奎所书,并用瓷釉彩砖镶砌而成,黄底黑字,庄重夺目。大匾两旁挂有小匾,左书“龙团”,右书“风髓”,指高档茶之意。东西墙挂名人字画,墙根放茶几、太师椅供茶客品茶。可以说,乾和祥的雅致来源于其近百年的文化传承。

张俐丽是乾和祥茶庄的经理,也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高级评茶师。她和茶庄一样,外表平和典雅从容,内心坚强执着。张俐丽告诉记者,乾和祥由天津乾和公在太原开设,始建于民国七年九月(1918年),位于太原市商业闹市的按司街30号,与北京的“源长厚”、天津的“振兴德”等同列我国八大老字号茶庄。乾和公的创始人王占元,16岁入伍当兵,后升至两湖巡阅使。此人深谙茶道,先后在天津开办“乾和公”、“乾祥厚”两个茶庄。1918年他又在太原开办了乾和祥茶庄,经营着红茶、绿茶、花茶、砖茶、乌龙茶五大系列的数百个品种。为了保证进货质量,每年新茶到季时,乾和祥都派专人到杭州等茶乡去了解茶性,学习并掌握新的茶叶知识和技能,在进货时严格把关。所以,乾和祥的茶叶,始终保持着色味俱佳、余韵无穷的盛名,乾和祥也因此而一度成为山西省最大的茶庄。

乾和祥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开业之初,乾和祥在批零经营的同时,还搞拼配加工,王占元亦官亦商,乾和祥获益颇丰,不几年时间,便在山西众多茶庄中独占鳌头。随后,先是日寇侵占华北,货源频频受阻,店里无茶可卖;后是阎锡山“兵农合一”,物价飞涨,柜前无人买茶,乾和祥每况愈下。新中国成立后,乾和祥重获生机。据太原市档案馆收集的资料显示,乾和祥1949年全年所得税总额达到人民券3491642元,资产总额达到小米51566斤。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后,乾和祥茶叶店从人员到经营品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初期,乾和祥的店名又被认为是“四旧”而被砸毁,改为按司街茶叶门市部。1979年“乾和祥”才又恢复店名,重新挂上了老字号牌匾。改革开放后,乾和祥增加了活力,恢复了批零兼营产销挂钩多渠道进货,日常经营的茶叶品种多达100余种,国内众多名厂生产的名茶都能在该店买到。

货真、价实、守信加上“乾和祥”这块金字招牌,在上世纪90年代,乾和祥无往不胜,让当时太原市众多家茶行望尘莫及。

张俐丽的茶香人生

随着各类茶叶店的涌现,乾和祥的竞争者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横跨两个世纪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乾和祥又该如何生存呢?窗外下着雨,品着自己配制的茉莉花茶,张俐丽用三十多年的茶香人生,告诉我乾和祥的新世纪之旅。

张俐丽曾经是一个建筑公司的水泥搬运工。十七八岁时,不服输的她曾经试图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工作单位不许她参加高考。1979年的6月,她成为了一名茶叶保管员,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茶香人生。经过不断的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张俐丽成了我省唯一的国家级高级评茶师。现在回想起来,灵敏的嗅觉,敏感的味蕾,超强的记忆力,对茶叶的热爱,都是上天赐给她的禀赋,只为那个等待了许久的茶缘。

2006年9月,张俐丽加入了乾和祥,给这个百年茶庄带来了生机。她用4个月的时间创下了接近之前8个月的销售业绩。业绩是有了,可是几十年的大锅饭让很多老职工对她充满了质疑,有的甚至故意刁难。有一次,老职工把别的茶叶混进了乾和祥茶叶柜台。发现这一情况后,张俐丽没有大发雷霆,只是点到为止,并耐心告诉对方,“这样做会砸掉乾和祥这个老字号品牌,我们口口声声说热爱自己的企业,可热爱是行动,而不是口号。”润物细无声的点点滴滴,她用自己的谦和、责任、诚信在感染着他们,并最终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尊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字号逐渐消失。张俐丽想象不出,百年老店乾和祥如果消失在自己手中会是什么样子,她也决不能允许乾和祥消失在自己手中。历时五年,在张俐丽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茉莉花茶拼配加工及手工进行的斗型包装,这两个乾和祥茶庄所独有的近百年的传统技艺,申报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乾和祥也被商务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让这个老字号得以生存、发展。

乾和祥茶庄的茉莉花茶,在外型上条索紧细,锋苗显露;在香气上,浓郁纯厚;在滋味上,鲜醇爽口,回味无穷;在汤色上,黄绿明亮,晶莹剔透,成为乾和祥吸引顾客的一朵独树一帜的茶中极品,也形成乾和祥茶庄专属的、独特的适合本地人口感的花茶。乾和祥独有的茉莉花茶拼配技术,纯手工斗型包装技艺,口传身授、手手相传的传承方式,仍然保留着上世纪初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一带颇具代表性的茉莉花茶拼配加工技艺和包装特色,彰显出厚重的文化底蕴。

张俐丽说:“茶文化是求和的。正如我们乾和祥,只有祥和了,才能长久。”乾和祥茶庄能在市场中勇立潮头,创下口碑,就是因为始终保持认真和气的服务态度,从售前的介绍到售中的服务再到售后的叮嘱,每一个点滴都在透漏着无形的企业祥和文化。每一个员工都在身体力行地传承着乾和祥“要卖茶,三分雅”的百年古训,也让新老太原人有了“买茶只认乾和祥”的消费共识。

老茶庄的明天在哪里?

老茶庄焕发了新机。

目前市场上,各种茶叶和茶庄风起云涌。国外来的有立顿、雀巢,本土的更多,天福茗茶、八马茶道和众多的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两广及两湖一带茶叶产地的茶叶品牌,数不胜数。下一步,乾和祥茶庄该怎么走?

张俐丽是茉莉花茶拼配加工技术第三代传人,为确保花茶品质,张俐丽首先在选材上从源头抓起,这是拼配加工最关键的一步。茶叶是农作物,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如果单靠某个茶厂提供货源,不可能每年都能达到乾和祥所要求的标准,所以,乾和祥有一套自己的审评技术。首先,不到季节生产出的茉莉花茶坚决不用,宁缺勿滥。其次,茶庄还在茶叶产地建立了自己的茶叶和茉莉花生产基地,保证原料的质量。今年,乾和祥又开发出了自己的皇菊,这种菊花遇水而活,金黄富贵,甘甜清润,回味悠长,且不寒凉,非常适合山西人饮用。

乾和祥也有着自己的发展思路。

张俐丽表示,企业根基不深时,不盲目发展;企业不怕小,要紧的是做小做精。但这并不意味着乾和祥就要固守现状,止步不前。现在,乾和祥已经开了五家分店,这些分店茶楼的建设基本上保持着乾和祥的特色。由于乾和祥老字号的名声,货真价实的茶叶,诚信经营的理念,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使得省内很多企业、商场、个人都想加入乾和祥。张俐丽认为,乾和祥也要适应环境,由卖茶经济走向泡茶经济是一条发展的路子。加盟店、专柜和连锁店都是今后乾和祥可以考虑的发展方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绝不急功近利,绝不能砸乾和祥的牌子。

茶叶店外的世界喧嚣热闹,茶叶店内的世界散淡平和,但并不意味着老字号平庸。张俐丽和她的同事们,身在古朴的茶店,踏踏实实,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地向前行进。他们要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实现茶餐饮一体的终极目标。

做小做精也是一种境界

说起做企业,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词是做大做强。记者采访过的几乎所有的企业家的奋斗目标都是努力拼搏,把企业做大做强。大浪淘沙中,有的企业做大做强了,有的企业不大也不强,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就是好样的,倒闭消失的也不在少数。而乾和祥茶庄经理张俐丽,是唯一一个根据实际情况要把企业做小做精的企业家。

事实上,在企业的经营中,衡量一个企业做的好不好,大而强和小而精并不是重要指标,而是一个外在现象而已。费用、利润、收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一般人看不到的指标,才是真正重要的评判标准。这些指标要综合看待,不是说庞大的企业就经营得好,也许他的负债超过了资产,或者运营成本比较高,只看见产品出去,不见利润增加。因此,对企业的经营,张俐丽“企业不怕小,要紧的是做小做精”的想法,同样也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所应该追求的。

回想一下我们周边曾经有过的不少企业,相当一批是不了解自己,在各种外力和自我膨胀的状况下盲目追求做大做强,最后烟消云散。企业的最终追求是盈利,没有盈利,架子越大越虚,最后,一根稻草就会压塌。而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都是家族企业或者小企业,专注做一件事情,做小做精,追求实实在在的利润,最后延续百年。这种经营意识非常值得浮躁的中国企业学习。

把企业做小做精是一种境界,一种一般人达不到的境界。张俐丽有这种境界,乾和祥的明天会更美好。

更新于:5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