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增法师:四圣谛 3.苦灭圣谛
- 2024-08-24 12:03
四圣谛---3.苦灭圣谛
(Nirodhasacca)
苦灭圣谛的经文
在[中阿含.分别圣谛经]( [谛分别经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里舍梨子说∶诸贤!云何爱灭苦灭圣谛?谓众生实有爱内六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诸贤!多闻圣弟 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见,如是了,如是视,如是觉,是谓爱灭苦灭圣谛,如是知之。
云何知耶?若有不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 财物,不为所作业,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彼知是爱灭苦灭圣谛。如是外处、更乐、觉、想、思、爱亦复如是。诸贤!众 生实有爱六界,地界、水、火、风、空、识界,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诸贤!多闻圣弟子知我如是知此法,如是见,如是 了,如是视,如是觉,是谓爱灭苦灭圣谛,如是知之。
云何知耶?若有不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不为所作业,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彼知是爱灭苦灭圣谛。诸贤!过去时是爱灭苦灭圣谛、未来、现在时是爱灭苦灭圣谛,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合如是谛,圣所有,圣所知,圣所见,圣所了,圣所得,圣所等正觉,是故说爱灭苦灭圣谛。
舍梨子(舍利弗)解释苦灭圣谛是对内六处的眼处、耳、鼻、舌、身、意处的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再次是对外色的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再次是对更乐(受)、觉、想、思、爱的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再次是对六界,地界、水、火、风、空、识界的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当一个修行人如是的知道自己如是明白这个法,如是见,如是了,如是视,如是觉,这是所谓爱灭的苦灭圣谛。
在[大念处经]里佛说∶复次,诸比丘!苦灭圣谛者何耶?对彼爱之无余离欲,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是。
复次,诸比丘!彼爱于何处舍弃,于何处止灭耶?于世间有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佛陀是说对爱的无余离欲,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爱若在那儿生起时,就在那儿舍弃、止灭。
苦灭圣谛的解释
在苦集圣谛里爱的生起与停住有十处,在[大念处经]里佛陀对苦灭圣谛开示对这些生起的十处的爱完全无余的离欲,灭尽,舍离,弃舍,解脱和无染。
1. 六入处爱喜舍灭
佛陀接着开示:六入处爱喜舍灭。
何者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耶?
眼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舌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身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意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上面指的是六内处,当爱欲生起时就在该处舍弃。舍弃是在心对它的爱欲以戒定慧修断之后达到的。我们必须了解欲望的本质,当我们明白执着的痛苦时,当痛苦煎熬着我们时,那时我们才会放下对欲望的执取。
2. 六外处爱喜舍灭
佛陀接着开示:六外处爱喜舍灭。
色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声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香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法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这里指的六外处,当爱欲生起时,就在该处舍弃。舍弃是心对爱欲以戒定慧修断之后达到的。
3. 六识处爱喜舍灭
佛陀接着开示:六识处爱喜舍灭。
眼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耳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鼻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舌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身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意识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这里必须回到心路过程去,才能观照到各个根门识的生起以及观照到对该识的爱染,而后依戒定慧学舍弃它。
4. 六触处爱喜舍灭
佛陀接着开示:六触处爱喜舍灭。
眼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耳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鼻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舌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身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意触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触是可以在当下就觉察到,若是心安静时,更容易觉察得到。根门触境时所生的爱欲对一个没有训练过的人来说犹如盲人摸象。但对于一个时常观照的人,是很容易觉察到,那么爱欲一生起时就舍弃它,依戒定或慧的修习来断除它。
5. 六受处爱喜舍灭
接着佛陀开示:六受处爱喜舍灭。
眼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耳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鼻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舌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身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意触所生之受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对于触后所起的乐受,及认为这乐受是可爱、可喜的,是天天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与周围,有情众生执着于它们,并享受其所带来的快乐,因为如此,它们才使自己污染。
涅槃是寂灭,是舍弃我们对种种爱欲与乐受的贪着,当我们能够在爱欲生起处就舍弃它,我们就是在天天的修行,天天的净化自己,也就是在做戒定慧三学的修习。
6. 六想处爱喜舍灭
佛陀接着开示:六想处爱喜舍灭。
色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声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香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味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触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法想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若对任何所接触之境起想就是四识住之一,识住起想。知道了它的道理才应用来对治对外间境尘锲而不舍的想念,若能够舍弃乃是善根强的关系,若不能舍弃要配合持戒、修定来排除,然后要靠修慧来断除它。
7. 六思处爱喜舍灭
佛陀接着开示:六思处爱喜舍灭。
色思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声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香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味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触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法思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若继而对可爱之境起思,就是四识住之二,攀缘思念。对治之法仍是如实的依照佛陀所教之法来修离欲,心若攀缘思念不已,要下决心以正确的法门断除它。
8. 六爱处爱喜舍灭
佛陀接着开示:六爱处爱喜舍灭。
色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声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香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味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触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法爱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这三段佛陀是从根门分析到境,到识之后,再回头从触那一刻所生的爱欲,以及触后所生的受,到从受回到意门起想,思,爱,层层的深入分析爱欲如何一步一步的生起。这就是四识住之三,爱乐。
一个修行者应做的工作就是在爱欲生起处,无论是在触,或受,或想,或思,或爱,无论它进入我们的意门多深,或爱欲被发现的早或晚,一知道爱欲的生起就舍弃它,或以正确的法门止息和调服它。
9. 六寻处爱喜舍灭
接着佛陀分析:六寻处爱喜舍灭。
色寻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声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香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味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触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法寻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根据前面对寻的生起的解释,凡夫是一直在寻可欲可爱之境,这是因为他不知纵欲的过患与祸害,修行人通过修习离欲,思惟追寻欲乐之苦,思惟恶道之苦,思惟圣道的功德,无欲的知足与清凉,方能有效舍弃欲寻。佛陀说∶「为了要证知,要遍知,要遍尽和为断三种寻觅∶即欲寻、有寻和梵行寻,才依远离,依离贪,依灭尽,回向于舍而修习八支圣道,以便调服贪欲、瞋恚、愚痴。」([相应部.道相应161经])这里要断的是欲寻。
10. 六伺处爱喜舍灭
接着佛陀分析:六伺处爱喜舍灭。
色伺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声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香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味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触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法伺于世间为可爱、可喜者。此爱即于此处舍弃,于此处止灭。
寻是在追求,伺是粘着目标。寻与伺是找可爱、可喜的色、声、香、味、触、法的目标而后享受该目标,执持住不放,所以若发现自己已上了钩,马上就要放下可爱境及心中的爱欲,不再去寻或伺于该目标。这就是在断除四识住之四,对欲乐之境的增进广大生长。
结论
最后佛陀总结这苦灭圣谛∶「诸比丘!此名为苦灭圣谛。」
这个苦灭圣谛是对爱欲的「完全熄灭,舍弃,舍离,解脱,不再住于爱欲。」 [1]
佛对罗陀说:「罗陀,爱尽实是涅槃。」[2]
佛在荅覆一位天神的问话时说:「舍弃爱欲是涅槃。」[3],及对舍利弗这么说:「此五取蕴根除与舍弃欲贪,即是苦灭。」[4] 爱欲是苦因,根除它才能达到清净。
在[相应部.卷三十五]第二百经中佛在憍倓弥国恒河边见到一根大圆木顺流而下。佛对比丘们说:「众比丘 ! 若圆木不搁于此岸或彼岸,亦不沉入中流,不陷于沙洲,不落于人或非人之手中,不卷入漩涡之中,又内中不腐烂。众比丘 !彼圆木浮于水上即顺入海洋,云何? 以恒河流注海洋,潜入海洋,倾向海洋故。
众比丘 ! 以此之故,汝等若不搁于此岸或彼岸,亦不沉入中流,不陷于沙洲,不落于人或非人之手中,不卷入漩涡之中,又内中不腐烂。众比丘 ! 如是,汝等即顺入涅槃。」
佛对比丘们解说此岸喻六根门;彼岸喻六尘;沉入中流喻贪欲;陷于沙洲喻我见;落于人之手喻与在家者共苦乐共行俗务;落于非人之手喻修行为了愿生天界;卷入漩涡喻五欲;内中腐烂喻不道德、邪见、多疑与不清净的假修行者。
当时有一位牧童难陀听完佛的开示后大声说他不搁于此岸或彼岸,亦不沉入中流,不陷于沙洲,不落于人或非人之手中,不卷入漩涡之中,又内中不腐烂,愿佛慈悲允许他出家持戒,佛要他将牛群归还原主后从世尊出家,难陀不久修成罗汉。
在[相应部.卷二]里佛说:诸比丘!何为苦灭谛?由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灭了这整堆苦。诸比丘!此即名为灭谛。
这里要说明一点,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苦乃因缘生,若是生苦的因缘舍弃了,灭除了,那就没有了苦。
这在[杂阿含302经]中佛与阿支罗迦叶的问答中清楚显示出来 (阿支罗迦叶是某日早上在佛去王舍城托钵时向佛提出问题) :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时。有阿支罗迦叶为营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阇崛山,遥见世尊,见已,诣佛所。
白佛言:瞿昙 ! 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
佛告迦叶:今非论时,我今入城乞食,来还则是其时,当为汝说。
第二亦如是说。
第三复问:瞿昙 ! 何为我作留难 ? 瞿昙 ! 云何有异 ? 我今欲有所问,为我解说。
佛告阿支罗迦叶:随汝所问。
阿支罗迦叶白佛言:云何 ? 瞿昙 ! 苦自作耶 ?
佛告迦叶:苦自作者,此是无记。
迦叶复问:云何 ? 瞿昙 ! 苦他作耶 ?
佛告迦叶:苦他作者,此亦无记。
迦叶复问:苦自他作耶 ?
佛告迦叶:苦自他作,此亦无记。
迦叶复问:云何 ? 瞿昙 ! 苦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
佛告迦叶:苦非自非他,此亦无记。
迦叶复问:云何无因作者 ? 瞿昙 ! 所问苦自作耶 ? 答言无记。他作耶 ? 自他作耶 ? 非自非他无因作耶 ? 答言无记。今无此苦耶 ?
佛告迦叶:非无此苦,然有此苦。
迦叶白佛言:善哉,瞿昙 ! 说有此苦,为我说法,令我知苦见苦。
佛告迦叶:若受即自受者,我应说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则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复与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说。若不因自他,无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说。离此诸边,说其中道。如来说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阿支罗迦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时,阿支罗迦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尽寿作优婆塞,证知我。阿支罗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时。阿支罗迦叶辞世尊去不久,为护犊牸牛所触杀,于命终时,诸根清净,颜色鲜白。
阿支罗迦叶在听完佛的解答之后就信服了,选择皈依了三宝尽形寿作优婆塞,并在不久命终时证得阿罗汉果。缘起法就说明了没有作者,没有受者,只有业的相续,没有一个我\的存在。
业力在一个有情的多生轮回里,形成了一股无止境的动态,一个有情在此处死了,他的识又到另一处投生,即非同一人,亦非不同的另一人,因为识又再增添在这一个有情的前一世的识上。
识在一个有情的临终最后一剎那的死亡心是属前一生命,它以临终的死亡心为缘,立刻产生了下一个生命的结生心,识就这样生起,旧的识为新的识所延生。识长期延续增添下去,生命是识的一种表现方式,就像戏台上的演员一般。涅槃是识的舍弃和寂灭。
涅槃
涅槃(巴Nibbāna,梵Nirvāna)的同义字在[杂部经] (Asamkhata Samyutta)中有卅二种这么多,包括断爱,无为、止贪、寂灭、清净、宁静、安全、洲、皈依、彼岸、和平、吉祥、善、护、不生、解脱等等,但它不是用文字能给予充分解答的。
因此涅槃不是一个地方或境界。涅槃是贪嗔痴的熄灭,五蕴的舍弃,因此没有人,也没有任何可以表达的。为达到证悟涅槃的真理,我们必须亲自努力去做修行的工作,从文字下功夫是不行的,愚人执着于文字,如大象陷于泥淖。
巴厘圣典有一些涅槃的解释如下:
涅槃是彻底断绝贪爱;放弃它,摒弃它,远离它,从它得解脱。 [5]
比丘们!一切有为无为法中,无贪最上。就是说:远离憍慢,断绝渴想,根除执着,续者令断,熄灭贪爱,离欲,寂灭,涅槃。 [6]
放弃、消灭爱欲与对此五蕴之身的贪求,就是苦的止息。 [7]
此中没有地、水、火、风四大种,长、宽、粗、细、善、恶、名、色、等等观念也一样摧破无遗,无此世间亦无他世间,无来无去亦无停留,不死不生亦无根尘。 [8]
涅槃是超越因果的,它是非因非果的。有一条路遵循八正道可以到达涅槃,但涅槃不是走这条路的结果。如果认为涅槃是熄灭贪爱的结果,那就是极大的错误。涅槃不是修行的结果,若它是一个结果的话,就表示它是由某种因缘而生的,若它是因缘而生的,就表示它是有条件的存 在,是无常的,但是涅槃是非因非果的,它是超越因果的。涅槃就是涅槃,真理就是真理,它是绝对的。它不必在死后才能到达,在活着的时候就可以亲证,当生就可以成就。因此佛才说∶「在这众生六尺之躯内,我说即是世界,世界的生起与寂灭,以及走向世界寂灭之道。」
它超越一切二元对立的概念,它非善恶、净染、是非、好坏、存在不存在(有无)、苦乐、生死等观念。体验它的人不会追悔过去,也不会寄望于未来,他只活在现在这一刻里。
注释:
[1][相应部]卷五[转*轮经]。
[2][相应部]卷三。
[3][相应部]卷一。
[4][中部]第廿八经。
[5][初转*轮经]。
[6][增支部]卷二。
[7][舍利弗语],[中部]卷一。
[8][小部.感兴语]及[长部]卷一。
参考资料∶
1.[南传大藏经],[大念处经]
2.[中阿含.分别圣谛经]
3.[正念之道],帕奥禅师
4.[清净道论],觉音尊者,第十六 说根谛品
5.[南传大藏经],[相应部]卷1;2;3;5;35;[杂部经]
6.[南传大藏经],[小部]
7.[南传大藏经],[中部]卷1;28经
8.[南传大藏经],[长部]卷1
9.[大藏经],[杂阿含经302]
10.[南传大藏经],[增支部]卷2
法增比丘,新加坡,12/2/2008
愿众生安乐!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