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任杰: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五)

  • 2024-09-03 12:52
简介甲操杰大师的《心要庄严疏》中说:教授三宝分二:一、总义,二、支分义。一、总义分四:一、认识不共三宝;二、皈依总建立;三、世俗与胜义皈依之差别;四、如何皈依之理趣..

甲操杰大师的《心要庄严疏》中说:教授三宝分二:一、总义,二、支分义。

一、总义分四:一、认识不共三宝;二、皈依总建立;三、世俗与胜义皈依之差别;四、如何皈依之理趣。

一)认识不共之三宝:如《宝性论》云:无为任运成,非他缘能证,智悲力具足,二利具足佛。是说二利圆满,三身自体具足,是名佛宝。上论云:无思无二无分别,清净显明对治品,谁能离贪所有着,彼即二谛相有法。是说具足清净二谛性相,即是法宝。上论云:如尽所有内,智观清净故,圣者不退众,无上功德体。是说具足解脱智见功德,是不退僧宝。

二)皈依总建立:《宝性论》云:学佛教法义,三乘作用三,从胜解增上,建立三皈依。于彼总的说来,契经中所说,是显建立三皈依的所为者,当知已入大乘种性道,在自己身心中所得的佛果皈依,及修行成就所摄的佛因皈依。其余声闻独觉二种性亦有因皈依;虽然未入道但能于佛供养承事等作殊胜事业,由能以信解为增上而建立皈依佛宝。已入独觉种性道,在最后有时,不依他教希求自得涅槃等为果皈依;虽然未入道,但能于妙法作殊胜事业,由诸信胜解为增上,即是建立皈依法宝。已入声闻种性道,在最后有时,依随顺他教希求得涅槃等,是名果皈依;虽然未入道但能于僧众作殊胜事业,由诸信胜解为增上,即是建立皈依僧宝。在自身心中虽不希求所得,然于谁皈依的法宝和僧宝,观待彼当知为因皈依。依建立大乘不共三皈依,对其余二种性(声闻、独觉),亦应了知因三皈依及二种果皈依,此乃显示诸经中所说总建立三皈依的所为。

三)世俗与胜义皈依之差别:《宝性论》云:断故妄法故,无故有畏故,二种法圣众,终非胜皈依。是说于彼世俗和胜义皈依义者,谓如定性声闻,在自己意乐心前,唯求寂灭生死苦,除彼以外,执为不须希求上进,住实有法以为道行,即非究竟皈依者,是名世俗皈依;虽在意乐前执为究竟行,但于彼义是究竟的胜义皈依义,亦不是修行教法等究竟的法身,于谁补特伽罗亦无欲乐了知,唯不合理。是故虽是大乘教法,但非胜义皈依者,谓仅是显示义现观的方便,若已得义现观究竟,则不需要得彼尚未得的方便,犹如船筏唯所应舍。于此,总的来说,全面辨别是修行的支分,不是主要义。圣者菩萨身心中现证无我的般若慧者,谓在观见前虽然似现远离一切垢染,但未尽一切垢染,于自性垢染尚未灭除,于彼显现境未尽一切垢染自性,是故是空聚虚诳的有法,显然不是胜义皈依。若是有为法,许为悉非究竟皈依者,谓佛的道谛,及二种色身是究竟皈依,当知一般是为灭除邪执分别,应长久断除。对于声闻乘的理趣,谓声闻无余涅槃,不是究竟皈依,因为仅无苦集所显故,由此未尽所知障的怖畏还能引发作用,于声闻独觉阿罗汉行相,如执剑刽子手有所知障的怖畏。是故胜义皈依者,如《宝性论》云:趣入于胜义,皈依唯佛陀,能仁法身故,资粮究竟故。是说唯有具足三身自体的佛是胜义皈依。

四)如何皈依之轨则:当善了知诸经所说三宝的功德,及略抉择皈依三宝所学之次第。总的来说,自己观生死过患,特别是观恶趣过患,善于思维,意念怖畏。依此二因了知唯有三宝乃有离怖救护之功能,对于三宝系心思维,观待其心依止之皈依意善调柔以为前行,于皈依学处应如法修学。若如是作,随佛悲心令功德辗转向上增长,于此已得坚固暇满之身,心意极善调柔皈依。若无希求,纵于闻思修能精进者其果极小。此处正说者是谓建立大乘三皈依,其后以清净信心所缘佛功德等,是显皈依的境。

二、支分义分三:

一)教授佛宝:教授佛宝者,谓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色不作一切相智行,因真实中不见色等,是为于佛宝断除实执之教诫,因为了知所缘能缘谛空平等性的究竟智,是教诫佛宝故。应是这样,因为一切相智在胜义中不可得,教诫于色等境与有境心,性相与所表,界与见在胜义中无行无所著故,于一切相智教授即是于佛教授,因为是能表一切相智佛法的性相故。一切相智在胜义中不可得,佛与二种清净具足菩提清净皆谛空一相。

二)教授法宝:教授法宝者谓不行色有法,不行色无法等,显示教授法宝,因为由三智所摄境,即体、对治和行相所摄一切,即总摄一切法在胜义中皆无自性故。

三)教授僧宝:教授僧宝谓指圣者菩萨有学不退僧,入胜义中无生性。教诫传经说法僧,是为教诫破除实执僧宝修道作助伴故。问:僧亦有多种行相,因住果有三,向有四种之差别,七大士圣位菩萨及独觉共有八种圣僧(有法),应有多种差别,因为有钝根之差别,其数有二十种故,岂不都是住果向八种圣僧吗?答:除大乘阿罗汉不属此处僧宝内所摄,因为属于佛宝。对于三宝是为破除在胜义中耽著皈依。(译自甲操杰大师所著《现观庄严论释心要庄严疏》)

第四、释大乘教授十法之四开示不怯弱

第四、对治贪著恶事,开示不怯弱不耽著之教授。是说为对治耽著恶事,断除懈怠,开示不怯弱精进之教授。这在教授僧宝处说,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身语意三有恶业无容暂起所余。经义是说,诸菩萨摩诃萨,身语意三业有恶事,入此菩萨道,修行六波罗蜜多,是难能行故。不耽著恶事,谓于身等受用不起贪著行,是教授身语意不贪著恶事之精进,因为由对治身语意耽著享受生乐着,即能断除身语意之懈怠故,教授身等皆无谛实。

第五、释大乘教授十法之五开示不疲劳

第五、对治退屈开示不疲劳,不疲之教授。是对治疲劳懈怠,开示不疲劳之教授。经义是说,从色等乃至圆满菩提之间,一切法皆无谛实相应,是为断除长久修行,身心疲劳故而教授。

第六、释大乘教授十法之六开示遍摄持

第六、对治自轻懈怠,开示摄持周遍摄持道之教授。是说为断除轻视自己的懈怠,开示遍摄持于大乘道精进之教授,就一切法无谛实生,需要受持十方诸佛菩萨教诲修道之教诫。为了遣除怯弱心的懈怠故而教授,是经的词义故,显示由学修一切法无谛实生的教授,即是遣除怯弱心的因由,学修无谛实即是学一切法的真实性故。

第七、释大乘教授十法之七开示五眼

第七、教授修行不依仗他的因,开示五眼之教授。

此中分三:一、经说;二、论释;三、观察。

一、经说: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净五眼,所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清净肉眼。

二、论释:释彼经义谓五眼。就词义门释经说五眼等。此分正说词义及结尾略摄。

一)正说词义分三:一、就名相门教授;二、就词义门教授;三、如何教授之理。

(一)就名相门教授: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是说肉眼及从异熟生的天、慧、法和佛眼。

(二)就词义门教授分五:

1、教授肉眼者:经云:佛言,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肉眼,见二百踰缮那[7]乃至见三千大千世界[8]是说其数如实各各决定。(五百弓为一俱卢舍,八俱卢舍为踰缮那)

2、教授天眼: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清净天眼。佛言,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天眼,见一切四天王众天天眼所见。乃至能见十方殑伽沙等世界有情死此生彼。

3、教授慧眼: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清净慧眼。佛言,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慧眼,不见有法若有为若无为,若有漏若无漏,若世间若出世间,若有罪若无罪,若染杂若清净。乃至不见有法是可见,是可闻,是可觉,是可识。其义是说,于一切法皆无分别。

4、教授法眼: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清净法眼。佛言,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法眼,能如实知补特伽罗种种差别,此随信行,此随法行。其义是说,证一切圣补特伽罗。

5、教授佛眼: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清净佛眼。佛言,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无间,入金刚喻定,得一切相智。乃至由此佛眼,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智慧境界,无所不见,无所不闻,无所不觉,无所不识,于一切法见一相。略摄彼义,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得如是清净五眼,当勤修习六到彼岸。

(三)如何教授之理:是说修行真如一味,是名为学,显示教授五眼。

三、观察分五:

一)定相:依自己增上缘,依根本静虑心而生,现见自境所显住种类的识,是眼的定相。

二)差别分五:在五眼之内:1、依自己不共增上缘的肉眼,能亲见百踰缮那粗细色的识,是肉眼的定相。2、依自己不共增上缘的天眼,能见一切众生死生的智(识),是天眼的定相。3、无分别智所缘境,是慧眼的定相。4、圣补特伽罗利钝根如其次第所证的智,是法眼的定相。5、亲证一切法究竟的智,是佛眼的定相。

三)界限:《疏》云:肉眼从资粮道,天眼从加行道,慧眼从见道根本智,法眼从见道后得智,佛眼在佛地。从随顺第八地皆有。其义是说,未入小乘道,在大乘资粮道位得肉眼,大乘加行道位得天眼,从大乘见道根本智悉得慧眼,从大乘见道后得智悉得法眼,佛眼的定相在佛地,及从随顺第八地得。《金鬘论》云:虽然天眼从资粮道得但无过,第八地修治住虽说得佛眼,但是从随顺彼有。彼等是大致为缘而决定,不是从界限门而安立,因为得天眼在未入道的补特伽罗亦有,得法眼的声闻等亦有故。初如第四静虑之身,未入道的补特伽罗有故。二如圣者利钝根智,如其次第的声闻等有故,因为彼有得他心智证, 通故。

四)因:经云:若菩萨摩诃萨,欲得如是清净五眼,当勤修习六到彼岸。这是说学六波罗蜜多,及修四神足等。

五)从因生所为:《疏》云:若具此等五眼,初从肉眼见三千世界以内的说法善知识,及于自己所化众生等,往于何处即能如实了知。第二天眼于所化众生何时死生悉皆了知。第三慧眼,现前了知调伏所化众生的方便真实义。第四法眼,善于了知助伴,及所说法的所化众生利钝根之差别。第五佛眼,仅就随顺得,一般了知尽所有所知境,修行内证不依仗他,是修行自在转。

总义是说:五眼在身心中生起(有法),是有所为者,因为于大乘修道所证受,修行不依仗他能自在转,是有所为故。依五眼有如是所为者,因为从依五眼实修大乘,需要依顺缘法理趣,及远离违缘理趣,以自力易于通达故。实修大乘的顺缘有多种,如圣龙树菩萨的《亲友书》云:若安住顺境,依止诸善士,自昔愿福德,汝有四大轮(安住顺缘、依止善士、发宏誓愿、积大福德。为四大轮。)

于彼顺缘者,如《庄严经论》云:智者修行境,得善及妙处,妙地及善友,瑜伽乐资具。这是说应当依善知识(善士夫)。上论云:菩萨广多闻,说见谛悲巧,无厌善士夫,当知为上士。这是说要有施愿方便。如上论云:善缘及妙说,善方便出离,善加行体性,是真实愿故。这是说所缘妙善,缘大乘法境,说者妙善资粮增长,方便妙善修习止观,仅以少许出离妙善而持为足,加行妙善体性,依止恒常加行,及相缘恭敬加行,需要发宏誓愿故,亦要有往昔所积福德。如上论云:欢喜生有暇,无病三摩地,觉了(辨析)能作因,昔日作福性。有如是需要故。

论义是说:菩萨摩诃萨天眼等经(有法),是教授五眼者,因为五眼诸境及有境心,得谛空一味性。这是开示经的词义故。问:然在肉眼处说有见百踰缮那等有何因由?答:有,因菩萨地由有胜劣,及功德大小之次第而作如是说故。诸天的天眼,经义是说,由菩萨皆悉了知,彼等眼及彼境;彼等天的静虑及诸三摩地,由菩萨的天眼皆了知故。欲色诸天的天眼,皆不了知菩萨的天眼,因彼诸天于菩萨的天眼如何,及菩萨的行境等,皆不能了知故。然则,净居诸天于彼无不能了知,因彼诸天唯独是圣者故,则无过失,因彼等诸天者具净居之所依身,密意是说大乘圣者故。

第八、释大乘教授十法之八开示六通

第八、教授修行一切功德圆满之因,六通德。

开示六神通之教授,此中分二:一、经说;二、论释。

一、经说:舍利子,复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引发六神通波罗蜜多。

二、论释:释彼之义谓六通德,就词义门说,及即神变等。此中分四:一、就名相门教授;二、就义门教授;三、如何教授之理;四、结尾。

一)就名相门教授:云何六通?谓神变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住随念通、从现行生的天眼通、及漏尽智证通。

二)就义门教授分六:

(一)教授神境通:佛言,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神境智证通,能起种种大神变事,所谓震动十方各如殑伽沙界大地等物,变一为多,变多为一。释彼之义谓地震动等。

(二)教授天耳通: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天耳智证通最胜清净,过天人耳,能如实闻十方各殑伽沙界情非情类种种音声。释彼之义谓能闻一切世间界处微小音声。

(三)教授他心通:佛言: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他心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殑伽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释彼之义谓能遍知他心有贪无贪等。

(四)教授宿住随念通者:宿住随念智证通,能如实念,十方各殑伽沙界一切有情诸宿住事。释彼之义谓能随念自他往昔生中事。

(五)教授天眼通者:天眼智证通,最胜清净,过天人眼,能如实见,十方各殑伽沙界情非情类种种色像,所谓善见诸有情类死时生时,妙色粗色,善趣恶趣。释彼之义谓能如实见一切色。

(六)教授漏尽智证通:漏尽智证通,能如实知十方各殑伽沙界一切有情,若自若他,漏尽不尽。此通依止金刚喻定,断诸障习,方得圆满,得不退转菩萨地时,于一切漏亦名为尽,毕竟不起现在前故。菩萨虽得此漏尽通,不堕声闻独觉之地,唯趣无上正等菩提,不复希求余义利故。释彼之义谓能断尽烦恼及所知障。

如是略摄教授义。经云: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圆满清净六神通波罗蜜多,由此六神通波罗蜜多圆满清净,便证无上正等菩提。(三清净:善根清净、愿清净、见清净。)

三)如何教授之理:应结合本来寂静。

四)结尾:开示六神通。论义是说,菩萨摩诃萨得六通波罗蜜多。经(有法),是教授六神通,由六神通显示能见名言境,六神通胜义中无,是开示经的词义故。

观察抉择分六:一、得神通之所依身;二、能依神通的自性;三、界限;四、因;五、所为;六、殊胜。

一、得神通之所依身:前五通依自己增上缘根本静虑,如其所应而生。如《集论》云:云何引发如是等功德,谓依止清净四静虑,若外道若声闻若菩萨等,引发四无量五神通,多分依止边际第四静虑。若声闻若菩萨若如来等,引发所余功德,何因引发如是功德,谓依止静虑数数思维,随所建立法故。是说六神通不依止无色定,是依四静虑。

二、能依神通的自性:依自己增上缘根本静虑心,现见自境住种类,是神通的定相。若分有六:

一)六神通内地震动神境通:以一变多,以多变一等功能作用,是神境通的定相。仅就神境通分为有四:1、从业生;2、从咒生;3、从药生;4、从修三摩地生。初从业生如人的神变、转轮王、罗刹、毗舍遮(饿鬼之一)的神变。二从咒生如有些以咒力示现神变。三从药生如有些以药力示现神变。四从修三摩地生如此处正说的神境通。

二)天耳通:从自己增上缘所生天耳,能了知世间界粗细声音,是天耳通的定相。仅就天耳通分三:1、生得通;2、从业生通;3、从定生。初生得通如第四静虑者身中的天耳;二从业生通如转轮王;三从定生如此处所说的天耳通。

三)他心通:了知他心有贪无贪等住种类,是他心通的定相。说住种类有所为者,谓外道身中有知他心的通,因彼未离贪欲不能通达贪故,所以无有能力通达他心有贪无贪故。仅就知他心分四:1、生得通;2、从业生通;3、从《吠陀》[9]知;4、从三摩地生。初生得通如欲天及一般鬼神;二从业生通如中有;三从《吠陀》如外道分别论师;四从三摩地生如此处所说。

四)宿住随念通:随念自他往昔多生住种类,是宿住随念通的定相。说住种类有所为者如前,若分亦如前分三:初生得通如一般鬼神;二从业生通如地狱者;三从定生如此处所说的神通。

五)天眼通:依自己增上缘而生的天眼,现见世间界粗细色,是天眼通的定相。仅就天眼如前分三:初生得通如第四静虑;二从业生如转轮王;三从定生如此处所说的神通。

六)漏尽通:断尽烦恼障者,是漏尽通的定相。

三、界限:初五通外道、声闻、独觉及菩萨身中皆有,第六通获得根本静虑的一切阿罗汉身中皆有。若昔未入劣乘道为缘,随顺从第八地至佛地皆有。

四、因:分三:一、共因;二、各各能引因;三、能成因。初共因者如依静虑根本定引发;二各各能引因如《宝鬘论》第三品中所说:佛塔供灯鬘,暗处置火炬,灯中施油类,能获净天眼。供养佛塔时,敬献妙音乐,钟及螺鼓等,能得净天耳。不举他过失,不说缺支等,常护惜他心,当感他心智。施履及车骑,搀扶赢弱人,乘骑奉师长,智者得神变。为法建伽蓝,忆念法文义,由净心施法,故得宿命通。诸法无自性,如实正了知,得第六神通,诸漏永断尽;三能成因者,谓依第四静虑根本定心,以无分别智任持,恒常安住自证作意,能速成就六通者,如《庄严经论》云:得四静虑最清净,无分别智遍任持,如是作意能安住,当成威力得菩萨。这是说依止根本静虑之心,显现种种色,显见种种声,心之异门差别无边,往昔本生事无边,身轻安无所障碍,意念修习一切法无谛实,当速得神通故。

五、所为:如《疏》云:若具足此等六神通,能亲闻无边世间界说法的粗细声,昔本生说法及谁所化有关等,及能亲知现在有谁等,以神变善于令所化众生生起欲乐,因为于彼所化众生身心有贪与无贪等法器善能观察,亲知得解脱之方便而说法,于自身心修行当速疾圆满,彼神通若圆满,即速疾圆满一切相智。

六、殊胜:总之,彼六神通果殊胜者,谓圣者所住三解脱门,住天处四静虑,住梵处四无量,为广大刹土众生作利益,供养正等觉,及能净众生障碍的殊胜具足故。如《庄严经论》云:由谁安住圣天梵,广大无比恒常住,即往彼方佛众生,能真供养能清净。

六神通(有法),作用特别殊胜,谓见者与说者作用,放光明作用,能令刹土清净作用具足故。第一、上论云:有贪有怖有众生,见诸世间界如幻,如是自在如欲等,种种行相正显示。第二、上论云:放射光明极收摄,能净恶趣往善趣,见魔无量宫殿严,驱遣诸魔令怖畏。第三、上论云:殊胜种内三摩地,示现无量众游戏,化现业生殊胜刹,为众生利遍时住。又云:净智自在诸刹土,如欲如依得清净,佛相人共称佛好,宣说真实遍界处。

复次,六神通(有法),能遍满成熟功能,诵持密咒,持诵文句,适宜具足者。上论云:犹如一切广翅鸟,功能成熟诸有情,获得诸佛极称叹,适合众生持文义。

第九、释大乘教授十法之九开示见道

第九、教授修行究竟之因,开示见道之教授。

见道以四谛所摄十六刹那之体性,即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忍智自体,瑜伽行者证一切法无自性,犹如幻师无有贪著,所断自体能修正对治,是名教授见道。经云:善现,菩萨摩诃萨修学般若波罗蜜多。等经(有法),是教授大乘见道,显示以所断遍计之对治为方便,是开示经的词义故。

第十、释大乘教授十法之十开示修道

第十、教授修行究竟之因,开示并修道之教授。

经云:善现,无有为界亦不能施设无为界,无无为界亦不能施设有为界。就词义门释,谓有为无为以一体性,不能施设彼此互异,是由见道所证,缘一切法不异故。虽以见修清净无异,但不建立修道的定相,然由缘起法性,由彼所断之正对治修为修相,是名修道教授。其义是说,善现,有为界等经(有法),是教授修道,以所断俱生修对治为方便开示是经的词义故。

壬二、别释难通达:

别释僧宝分二:

一、依经所说:经云: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住此般若波罗蜜多者,从他佛刹殁来生此中。

二、依教法解释轨则分:一、结合(联系);二、根本;三、解释。

一)结合(联系):就教授十种境内,别释僧宝是何因由?彼之因由者,谓僧宝所诠之义广大,难于通达,就密意而作别释故,名为结合(即前后结合连接),为僧宝处易于所通达故有二颂。

二)根本,就释彼经义门而分二十种僧宝。

颂曰:诸钝根利根,信见至家家,一间中生般,行无行究竟,

三超往有顶,坏色贪现法。寂灭及身证,麟喻共二十。

三)解释:就彼词义门解释,当由道相智所摄。经云:菩萨摩诃萨由住此般若波罗蜜多,从他佛刹殁来生此中,或从覩史多天众及此佛刹殁,当知来生此中。是总说从住八忍之菩萨,彼显示入预流随信行名之菩萨。经云: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从人内殁,生于人同分者,除不退转的菩萨摩诃萨是钝根,因为于般若波罗蜜多瑜伽不是速疾同时安立,陀罗尼门及三摩地门等亦不能速疾现前。解释彼义是说诸钝根。

入预流利根随法行之名。经云: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从他佛刹殁来生此中。是说诸利根即由彼刹当速疾成就此瑜伽,即名般若母瑜伽。若菩萨摩诃萨从覩史天众殁来生此中,然彼利根不坏六波罗蜜多业,陀罗尼门及一切三摩地门亦皆现前。解释彼义是说利根。就彼二种词义门解释,解释道相智所摄,依见道十六刹那,由随信行与随法行之差别入初果有二种。

其义是说,住大乘见道无间道的菩萨,有利根钝根二种(有法),是此中所说的僧宝者,因为所说由入预流向立名,显示是佛子圣者故。名住预流果的菩萨,于彼显示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若能精进加行,为所成熟有情故,由方便善巧力虽作证预流果,但有不作我慢等。彼义是说,诸钝根利根间接显示但住预流果名。彼义是说,彼果之下即是预流向。其义是说住见道解脱道的菩萨(有法),是此中所说的僧宝。因此中所说,由但住预流果名,是施设菩萨圣者故。

一来向信解及不还向信解之名,二者作为一信解名。

二十种僧伽:般若经所说代表僧宝的有二十种譬喻僧伽即:五预流、三种一来、十不还、阿罗汉向和麟喻独觉,总为二十种僧。

五预流者:即二种预流向和三种预流果。二种预流向者:即随法行和随信行二种。住顺抉择分和见道第十五刹那中者。预流极七返有:一切修所断惑都未断除的预流圣者,于人中、天中,最多往返受生七次,定得阿罗汉果。家家(二种预流圣果)谓:预流家家圣者。具三殊胜:已断欲界三四品惑为断殊胜;证得能治彼之无漏根为根殊胜;但于天上,或于人中受一、二生为生殊胜。此为预流胜果。

但住预流果(初果):或全未断欲界修所断惑,而不勤行能断加行,或虽第一乃至第五品惑随一已断但是不勤行的能断行者。

预流果:谓永断忍及见道十六心所断八十八种烦恼,证见谛圣者。(预流果断三结,一见结,我见;二戒取结,行邪戒;三疑结,疑正。此三为见惑中最重故。为见惑之总称,故断此三结为预流果。结与烦恼一体异名,结为系缚,烦恼为扰恼义,为烦恼因而结集生死,系缚众生而不解脱。)

住预流果:谓未断欲界六品修所断惑,住于十六心之小乘圣者。住预流分三:预流初果和二种预流胜果。

三种一来:谓一来向、一来初果、一来胜果,即一间圣者。

一来向:向往一来果位,尚未断欲界第六品修所断惑,而正勤策断除第一乃至第六品者。

初证一来果:于断上界烦恼,未能精勤者。

一来胜果,殊胜一来果:已断欲界七或八品修断,故证不还果,尚有一品烦恼作障,于般涅槃尚隔一生。

十种不还:

1、不还向:励力加行断除欲界七至九品修所断者。(不还向、中般、三种生般、三种超越、现法寂静、身证,总为十种。)

不还果:已断欲界九品修所断,不须返还欲界中者。

住不还果:即永断欲界九种所断之小乘有学圣者。

殊胜不还果:住于断除初禅烦恼乃至有顶第九品烦恼之加行者。

四种殊胜不还果:定趋色界,定趋无色界,现法寂静(涅槃),身现证。

初证(但住)不还果:于断上界烦恼加行,未能安住者。

2、中般:中有般涅槃。三种定趋色界之一。除色界大梵天之中有外,随于其余十六天处所结中有之一,而般涅槃。

三种中般:三种于中有身般涅槃者:中有生已无间而般涅槃;非于中有正中而般涅槃;中有晚期久般涅槃。

中般涅槃:在中有位决定证得涅槃的不还果。

3、三种生般:生般涅槃分为:生便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三种。

生般:生般涅槃。三种定趋色界之中,随一往生色界十六天处,即被动生之身而般涅槃。来世或后一生中一定证得涅槃果。

4、三种超越:三种往色究竟天:超越(全超)、半超越、处遍超越三种。

(1)全超越:凡彼往趋色究竟者,即生梵众天已,尽舍其余中间天处,超越直趋色究竟身而般涅槃。

(2)半超越:凡彼往趋色究竟者,初生梵众天。从此命终,舍弃中间诸天,随生五净居中三天之一。从此复舍以上诸天,直趋色究竟天而般涅槃。

(3)处遍超越(遍殁):凡彼往趋色究竟者,除大梵外,遍经色界其它一切天处,然后以色究竟身而般涅槃。

5、现法寂灭:现法证得寂灭。谓即于初证不还果之一生中,证得阿罗汉果之殊胜不还果者。

现法寂静,即现法寂灭。即于见道之一生中必定证得涅槃之不还果。

6、身证:身现证。能以所依身现前证入不还八解脱者。住果殊胜。八解脱、八背舍。

八解脱: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即内身有色想之贪,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禅定而起,缘欲界之色。

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禅而起。缘初禅之色也。以上二者为不净观。

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观净色故名净解脱。于定中除不净想,唯观八色等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也。观净色而不生贪,足显观之转胜,证得此性解脱于身,故名身作证,具足圆满,而得住于此定,故名具足住。此第三解脱之位,依第四禅而起,亦缘欲界之色也,所异者上二项为可憎之不净色,此为可爱之净色,故名净观也。

四)空无边处解脱。

五)识无边处解脱。

六)无所有处解脱。

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此方者依四无色定而起,各于所得之定,观苦空无常无我,生厌心而弃舍之,故名解脱。

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灭受想定者,名灭尽定也。是亦依第四禅弃舍前之非非想即一切所缘,故名解脱。

问:唯第三禅无解脱云何?答曰:以第三定中无眼识所引之显色贪故(二禅以上五识皆无)。又为自地之妙乐所***故,(彼地曰离喜妙乐地)无解脱也。

阿罗汉向:勤行能断初禅乃至有顶之间一切烦恼之加行者。

麟角喻独觉:独觉罗汉之于前未生顺抉择分,即未修声闻之道,无佛出世,自己悟道,有如麟角独自居处者。

独觉、缘觉、独觉佛,梵音辟支佛。乃至轮回最后时分,不依阿阇黎教言,但循缘起道理,通达人无我和法无我义半,而证独觉阿罗汉者。独觉乘:不依师友,但由通达顺次逆次缘起法相,证人无我,永断烦恼障的小乘修证道路。独觉菩提:独觉乘的无学道和灭谛。独觉地:作护地。最后有际能不依他自证空慧的道位,是小乘八地之一。

三界分为九地:(一)欲界为五趣杂居地,即天、人、地狱、饿鬼、畜生所居之地,故名。天有六欲,即有男女饮食之欲而生贪著。1、色欲,男女等色;2、形貌欲,端容美貌;3、威仪姿态欲,行步举止笑容等;4、语言音声欲,巧言美语;5、细滑欲,男女皮肤细软等;6、人相欲,男女可爱之人相而生贪著。(智度论二十一)

六欲天:1、四天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腰;2、忉利天,译言三十三天,在须弥顶以为地居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名三十三天;3、(须)夜摩天,译言时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4、兜率天,译言喜足天,于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5、乐变化天,于五欲之境自乐变化;6、他化自在天,于五欲之境使他自在变化。兜率以上为空居。(智度论九)

(二)色界:色为质碍,有形物质。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所居,身体宫殿,物质之物,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为四级,称为四禅天。

四禅天,四静虑天:修四种禅定所生色界四天处。内外道共修,在因位超欲界之惑,果者生色界,为生诸功德之依地根本,故曰根本禅。

1、初禅五支:觉、观、喜、乐、定支(一心)。

2、二禅四支:内净、喜、乐、定支(一心)。

3、三禅五支:舍、念、慧、乐、定支(一心)。

4、四禅四支:不苦不乐(中受支,舍受)、舍、念、定支(一心)。

色界十八天

四 禅

三禅

二禅

初禅

色究竟天

善现天

善见天

无热天

无烦天

此五为净居天唯圣人居,无异生,故名。

无想天

广果天

福生天

无云天

遍净天

无量净天

少净天

光音天

无量光天

少光天

大梵天

梵辅天

梵众天

有部立十六,经部立十七,上座部立十八,唯识立十八。

(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身体等,唯以心识住禅定,故名无色界。既非物质世界,则无方所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故名四无色,又名四空天(《俱舍论世间品》)。1、空无边处天;2、识无边处天;3、无所有处天;4、非想非非想处天。

见道所断烦恼,若依《俱舍》立八十八,即八十八使,是就所迷之谛理差别而立。若依唯识立一百一十二。见所断有十惑: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十烦恼。名为根本烦恼,其余悉名随惑。此中依小乘,贪瞋痴慢之四惑,通于见修二道所断,疑与五见者,唯见所断。1身见:以五蕴假和合之苦果迷执为常一之我见。2边见:以为此我体死后常住或断灭,各执一边。3邪见:执此现在之身对过去业因之果报,拨无因果。4见取见:迷执前三见为正见。5戒禁取见:迷执现在此身作种种邪戒苦行,以为生于人天之乐因。此十惑于欲界四谛下有三十二。

苦谛下

十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嗔、痴、慢、疑

集谛下

七惑:邪见、见取见、贪、嗔、痴、慢、疑

灭谛下

七惑:同上七惑

道谛下

八惑: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贪、嗔、痴、慢、疑

色界

无色界

苦谛下

九惑

上二界除嗔。各有二十八,总共为八十八使,是为见所断,即见道十五心所断

集谛下

六惑

灭谛下

六惑

道谛下

七惑

大乘唯识之一百一十二者,谓欲界四谛下各有十惑,合为四十,于色无色界之各四谛下除瞋即为九惑,合为七十二,总为一百一十二。(见《俱舍论》十九,《大乘义章》六,《止观》五,《唯识述记》九)

修所断惑(思惑):小乘有十,即于欲界有:贪瞋痴慢之四种;于上二界各有:贪痴慢之三种,合为十种。大乘有十六:即于欲界有:贪、瞋、痴、慢、身见、边见之六惑,于上二界除瞋,余各有五惑,合为十惑,又合欲界六惑,即为十六惑。

见惑顿断,思惑渐断,声闻为钝根故,分为十惑为九界之九品而分断之。九地谓欲界五趣地、色界四禅地、无色界处四空地,即为九地。九品者谓此各地之思惑,分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为八十一品。既断见惑之圣者为预流果。断初地之一品至五品为一来向。断六品已,为一来果。以有下三品之欲惑尚一往来于人天故。次后方断下三品之惑为不还向。即断已谓之不还果,以不再还生于欲界故。次后渐断上二界八地之七十二品为阿罗汉向,正断结终,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译曰不生,以既断尽八十一品之思惑,不再受生于三界故。(见《俱舍论》十二)

五结:结为系缚众生于三界之妄惑:1、贪结;2、恚结;3、慢结;4、嫉结;5、悭结。(见集论)

五下分结:1、贪结;2、瞋结;3、身见结;4、戒取结;5、疑结。此五惑于欲界而起,不能超脱欲界,故名(顺)下分结。(见俱舍二十一)

五上分结:谓于色无色界起之,不能离色无色界,故名上分结。1、色爱结,贪色界妙欲。2、无色爱结,谓贪无色界定境。3、掉结,二界众生掉动而失定。4、慢结,二界众生恃自凌他骄慢之惑。5、无明结,二界众生痴暗惑。(见《俱舍论》)

九结:总结如上而立九结:1、爱结;2、恚结;3、慢结;4、痴结,不了事理之无明;5、疑结,疑惑三宝四谛;6、见结,身见边见邪见是;7、取结,见取见和戒禁取见二种之取着;8、悭结,悭惜已身生命财宝;9、嫉结,谓嫉他荣富。

结语:由上诸结使烦恼,令诸众生贪著三界不能解脱,流转生死,受无量苦,皆因业烦恼为因,众生随顺而转,不得自在,永无超脱。故应深观烦恼结使之过患,皈依三宝,修习道谛,行六度行,断诸业惑,积集福智二种资粮为因,成就福智圆满之胜果,以安立一切众生于二种涅槃及无住涅槃,以为胜愿而精进修习。

更新于:4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