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达:佛法的功能
- 2024-09-22 11:15
在学佛的过程中,当发现内心的冲穾、修学上的困境时,如何自我检视修学的状况?当学佛者彼此的风格、观点不同时,如何对待?
进入佛门,每个人的因缘不同,认知不同,对佛法的需求有所不同,修学佛法的重点也会有所差异。如何自我检视?至少可以由自己从佛法所得到的受用,明了修学进程、成效和弱点。
而学佛者彼此的风格、观点不同时,只要不违背根本佛法,应以包容的精神予以融摄,等因缘成熟再会归第一义谛。
龙树菩萨曾以四悉檀分别佛陀的四种教化,即是:第一义悉檀,对治悉檀,为人生善悉檀,世界悉檀。笔者也试着以现代人的需求,剖析修学佛法的功能,分为四种:
一、生命价值的定向
二、身心的调整
三、法性的体悟
四、环境的适应与改善
由以上四项的分析。一方面可从宏观的角度自我检视,看看自己是否太过于偏重哪一个部份,而在其他部份有所欠缺,有待补强?另一方面,如果有其他的人修行方式和风格与自己不同,也可以理解彼此的差异,不必彼此对立、排斥。
一、生命价值的定向
了解生命的真谛,建立离恶向善、转染还净、破迷启悟的人生方向。
这是指一个人在接触佛法,得到法的启发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经历,思惟生命中的成就和挫折、快乐和痛苦、平静和混乱,对照佛法的四圣谛、三法印,确认生命的唯一出路就是心灵的觉醒。
透过对佛法更完整、深入的探讨,明白因缘果报的原理,以及由染污到清净、由迷至悟的过程,确立离恶向善、转染还净、破迷启悟的人生总方向,并且以此为准则,尽心尽力地实践。
经过这番思惟,人生的价值观将会厘清,对事情也会有新的的看法:金钱不是万能、感情不可依恃,名声、地位、权势是一时的,物质、感官的享受不可沉溺。培福、积福、惜福、心存感恩,心量开阔,这些外在的因缘,适度受用、不起贪染,就没有过失。
而在时间和资源的安排上,遂渐往禅修、智慧、慈悲喜舍的方向上转换。心灵的喜乐感和自在感就会源源不绝地生起。
就在世间的生活中体验佛法、实践佛法。并不一定非要离开当下的因缘、情境,另觅心灵的喜乐和自在。这样的生命方向和修学态度,就可以展转增上、渐入佳境。即使偶而有障碍,由于具足正见,只要有耐心,加上善知识的协助,一定可以柳暗花明、突破障碍。
反之,如果不了解人生的真谛,就容易被金钱、感情、名声、地位、权势、物质、感官的享受所迷惑而陷入生命的困境。即使有心修行,若不具足正见,则容易走入神秘经验的歧途,落入各式各样的崇拜、偏执中,不能得到心灵真正的喜乐和自在。这是佛法的功能。
二、身心的调整:
对治心理疾病,回复身心健康。
生活在现代的人,因为社会结构严密、人际关系复杂、经济负荷重,以及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当这些负荷超过心理承载的极限时,就会导致心理不平衡,包括各式各样防卫机制,如压抑、否定、转移、投射、合理化、退化、补偿等心理作用,严重的话,可能罹患心理疾病,如:忧郁、焦虑、恐慌、强迫行为等。也就是说,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心理不健康的时候。如何面对这些状况?
除了佛法之外,现代心理学也有许多运用个别咨商、成长团体协助改善心理的失衡,而精神医学也配合药物控制来调整身心。
佛法在这方面,也有一些调身、调心的方法。如拜佛、唱诵、观呼吸、步行禅、动中禅等方法。只要运用得当,确实可以达到调和身心的功效。
至于更深一层解开心结,疗愈心灵的伤痛,则需要在没有自我批判接纳任何情绪的慈悲柔和中,让过去的旧伤痛浮现,并以全新的眼光重新觉知它,无论是一时的挫败或无法弥补的缺憾,都已经成为过去了!就让它随时间而流逝吧!无需一再地放在脑海中折磨自己。活在当下、珍视当下、发挥潜能和现有的资源,才是真实而有活力的丰富生命。
当然,最真实究竟的对治,就要透视任何经历无非缘起性空、如梦如幻,显现直心、深心、清净心,没有扭曲、无需掩饰,当下即是真实,无有挂碍。这是澈底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这就要进入第一义谛的体悟了!
三、法性的体悟:
透澈悟见第一义谛,开智慧眼。
佛法超胜世间的特色在于第一义谛,也就是法性实相的体悟。原始佛法的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中观的缘起性空、般若智慧,唯识学的圆成实性、大圆镜智,禅宗的明心见性、自性清净心,密宗的大圆满、大手印,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证悟法性实相。
证悟法性实相,即能当下契入真实,不受常见、我见、自性见、遍计执、虚妄心、以及名言识中的语言文字、名相、概念思想等妄执的蒙蔽,知见纯净、明朗,澈见幻相的当下即是实相。因此,所有的烦恼都不再有立足的余地。因为任何烦恼,不外乎分别、对立和冲突,而这些分别、对立和冲突的内在根源都是内心因为没有见到诸法的真相、妄执诸法而生。
常见、我见、自性见、遍计执、虚妄心、以及名言识中的语言文字、名相、概念思想等妄执完全消融,就是解脱自在。
这是佛法带给人类的一项无价之宝,带来真正的喜悦、宁静和自由。这是佛法的中心点,如果只有生命价值的定向与实践、身心调整,还不能说是得到佛法的精萃,到达此处才算是实现佛法不共世间的殊胜功德。
四、环境的适应与改善:
适应环境,具备专业技能和助人、弘法的技巧。改善因缘,进一步创造清净的环境。
第一义谛的体悟并不是佛法的终点站,也不是佛法的全部。
由人生价值重建、身心平衡、透悟真实,是内在的转化。由内而外、由体起用,那就进入缘起,由随顺因缘进而创造因缘,由适应环境到改善环境。这是大乘佛法的精神和实践。
那么同样身处红尘世间,修行人和世间人有何不同?佛法可以展现出怎样的特质?除了配合内在的转化之外,最重要的是以慈悲心为出发点,才能启发入世的心怀,不致沈空滞寂,同时,以空有无碍的智慧,灵活的眼光,以创意超越旧思惟,开展新局面,这才是人间的佛法、当下的净土。
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世界的每个角落都需要觉悟之光的照耀,都需要慈悲爱心的照拂,大乘菩萨行者应当多充实自己的能力,包括世间法和佛法,才足以身处世间而内心自在,并且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改善环境、利益众生。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