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册 卷九 九、广十胜行
- 2024-10-03 14:26
【论文】
九?一九○十胜行者,即是十种波罗蜜多。
【疏翼】
第一广因中,第二广胜行。
【述记?卷五十六】
第二、解胜行。于中有二︰初、总举十行即波罗蜜多,二、广释,广释中有四,至下当知。初、以十三门辨释。
【疏翼】
初、总举十行即波罗蜜多中,又分为四,初、十三门释,即︰一、列名,二、出体,三、明相,四、不增减,五、次第,六、释名,七、明修,八、摄,九、问答,十、果,十一、三学相摄,十二、五位现种相摄,十三、分位分别。
次为:二、指不繁文,三、十地修度门,四、以十摄诸行。
此即初中初文,即第一总举十行即波罗蜜多也。
【论文】
九?一九一施有三种:谓财施、无畏施、法施。
【疏翼】
第二广释十行中分四,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一列名释数。于中分十︰第一、列举三施。
【述记?卷五十六】
《对法》第十二同[1],与十八任持相摄故[2]。
「财」是「身任持」;「无畏」是「心任持」;「法施」是「善法任持」。
《摄论》第七[3]:施中以法、财、无畏,为[4]次第。二本《摄论》皆言「法」,「资益他[5]善根」;「财」,「益他身」;「无畏」「资他心」。次第虽复不同,义意同此。
无性第七云︰施性中现有六波罗蜜多。财施、无畏施、法施所摄故[6]。
《对法》云︰施度是财施;余五无畏施;一切六法施。此与世亲《金刚般若论》相违。彼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7],如次配释[8]。
七十八及三十九,初以法、财[9]、无畏为次第[10]。卷下[11]又说财、无畏、法为次第[12],同此。此等广解相,不能烦述。然施财名「财施」;施他不令豺狼等畏,名「无畏施」;法施可知。
【论文】
九?一九二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疏翼】
第一列名释数中,第二列举三戒。
【述记?卷五十六】
「律仪戒[13]」,是「善任持」;「摄善法戒[14]」,是「菩提任持」,是彼因故;「饶益有情戒[15]」,是「大悲任持」。
「律」者,法律;「仪」者,仪式。无性云︰于不善能远离、防护、受持,故名律仪。此即是戒,故名「律仪戒」[16]。
世亲、无性皆言︰律仪戒,是依持戒,为欲[17]建立其余二戒,是故安住。律仪戒者,能建立摄善法戒。集诸佛法,证大菩提,复[18]得益有情[19]。
无罪利益相:七众戒是初体[20];一切佛法是第二戒[21];济诸有情是第三戒[22]。
七十八[23]云:转舍不善戒[24],转生善戒[25],转生利生[26]戒[27]。义亦同此。
【论文】
九?一九三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疏翼】
第一列名释数中,第三列举三忍。
【述记?卷五十六】
《对法》云:「耐怨害忍[28]」,是「不舍有情任持」;若不耐怨害[29],便于彼怨,是舍于彼。「安受苦忍[30]」,是「舍下劣心任持」;心若下劣,不能受苦故。「谛察法忍[31]」,是「无生法[32]忍任持」。世亲同此[33]。
无性云︰初忍[34]是诸有情成熟转因;安受苦忍是成佛因,寒热等苦[35]皆能忍受,无退转故;谛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处,堪忍[36]甚深广大法故[37]。七十八[38]名同。
【论文】
九?一九四精进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
【疏翼】
第一列名释数中,第四列举三精进。
【述记?卷五十六】
《摄论》[39]等皆云︰一、「被甲精进」:即解经中「有势」句[40]。《对法》[41]云:善根方便任持。七十八同[42]。
《摄论》等云︰二、「加行精进[43]」:即解经中次「有勤」句。《对法》云:善根圆证任持。七十八云:转生善法加行精进[44]。即与此同,名体俱宽。
《摄论》等云︰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即经所说:有勇、坚猛、不舍善轭句[45]。世亲《摄论》次第广释,稍好[46]。《对法》[47]云:饶益有情精进[48],即善根无尽任持。七十八[49]同《对法》,及此处[50]。
然《对法》及此论以二利为度,六度皆有利生之说,所以第三精进名饶益生。即初二精进,摄五句尽,摄善宽故,是善根圆证任持故。若方便、若正证,皆此摄故,体宽而名狭。《摄论》但以自利为精进度,故三精进无利生之[51]说。如《摄论》[52]五句,「加行」为狭,唯摄有勤故。
摄善精进[53],解经五句,不同《对法》第十二,加行精进名狭,体宽。复云《摄论》名义[54]俱狭。由此论意,名义俱宽故。利乐有情精进,与《对法》同[55]。然此三勤与四十二解同。彼论初云:擐[56]甲精进,势与此同[57]。余名无别,然彼广解[58]。
《璎珞经》[59]云︰一、起大誓心,二、方便进趣,三、勤化众生。不能繁述。
【论文】
九?一九五静虑有三种:谓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
【疏翼】
第一列名释数中,第五列举三静虑。
【述记?卷五十六】
《摄论》[60]等同。「安住」者,安住现法乐住故[61]。《对法》[62]名:无厌倦任持。无性云:离慢、见等[63],得清净故。
「引发」者,引六通故。
《对法》云:诸所思事成满任持。「办事」者,彼[64]名「成所作事」,义与此同。依此办利有情事故,以能止息饥、俭等故。
《对法》云:御众业任持,名饶益有情静虑[65],从果为名。今此中以定能起办有情事功能立称。
四十三[66]说︰一、现法乐住[67],二、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68],三、饶益有情静虑。并义同此。七十八[69]亦同[70]。
【论文】
九?一九六般若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
【疏翼】
第一列名释数中,第六列举三慧。
【述记?卷五十六】
诸论但明六种度故,《摄论》等云:以加行、正智、后得为三[71]。
《对法》[72]以「缘世俗」、「缘胜义」、「缘有情[73]」为三,从胜功德说。意同《摄论》。
《对法》自解[74],即合第十为第六故[75],所以俱通二利。此论别开理事二智,名别明故。第六自利,第十通也。所以诸论不同。
第四十三[76]云︰一、证真如慧[77],二、五明处、三聚中决定善巧慧[78],三、大悲相应慧[79]。但明六度,亦同《对法》。虽诸文异,义意一也。七十八同此[80]。
《璎珞经》[81]云:一、照有谛,二、照[82]无谛,三、照[83]中道第一义谛。
【论文】
九?一九七方便善巧有二种:谓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
【疏翼】
第一列名释数中,第七列举二方便善巧。
【述记?卷五十六】
《摄论》第七解:十地中,方便度[84]者[85],谓以前六度所集善根,共诸有情,回求无上正等菩提故[86]。世亲云︰此由般若及大悲,以诸善根回求无上菩提,是般若;作[87]诸有情一切义利,是大悲[88]。无性云︰不舍生死而求涅槃[89];大悲故,不舍生死;般若故,求涅槃[90]。
四十九说︰如前所说十二行相方便善巧,当知说名方便善巧度[91]。「十二行相」者,前四十五说,合有十[92]二种方便善巧──成熟佛法有六,成熟有情有六,合名「十二行相」──成熟佛法六,为般若;成熟有情六,为大悲;如彼广解[93]。
《对法》十四有四种方便善巧,应[94]勘同异[95]。
《璎珞经[96]》:有三︰一、进趣向果,二、巧会有无[97],三、一切不舍不[98]受[99]。
此中,「回向」即「般若」;「拔济」即「大悲」。
【论文】
九?一九八愿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乐他愿。
【疏翼】
第一列名释数中,第八列举二愿。
【述记?卷五十六】
《摄论》说︰谓发种种微妙大愿,引摄当来波罗蜜多殊胜众缘[100]。无性云︰求到彼岸缘,为利有情故,及为速证佛果涅槃[101]。世亲云︰此愿即度,名为愿度。愿为当来,此是所为,第七啭声。为当来故,发种种愿[102]。
四十九说︰如前五种大愿,名波罗蜜多。五大愿者,四十五说︰一、发心愿[103]:谓初发菩提心[104]。二、受生愿[105]:愿当来随顺生诸[106]善趣,饶益有情[107]。三、所行愿[108]:愿[109]无倒思择诸法[110];愿于境界修无量等殊胜功德[111]。四、正愿[112]:愿当来摄受一切菩萨[113]功德,若总、若别[114]。五、大愿[115]:此[116]从正愿所出,此复有[117]十种,谓供养无边佛等[118]。
此中,初是「菩提愿」,余「利乐他愿」,为利有情起此愿故。此中配属,如文可知。
《璎珞》[119]有三︰一、自行愿,二、神通愿,三、外化愿。
【论文】
九?一九九力有二种:谓思择力、修习力。
【疏翼】
第一列名释数中,第九列举二力。
【述记?卷五十六】
《摄论》[120]说︰由思择、修习二力,令前六度无间现行[121]。无性云︰此中且说二力[122],其余诸力,亦摄在中。思择诸法而修习故。
四十九云︰所有十力加行清净,名力波罗蜜多[123]。「十力加行清净」者,此中何者为思择?为修习?此文义配可知。
《璎珞》有三︰一报通力。二、修定通力。三、变化通力[124]。
【论文】
九?二○○智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疏翼】
第一列名释数中,第十列举二智。
【述记?卷五十六】
《摄论》[125]云︰谓由前六,成立妙智,受用法乐、成熟有情[126]。无性云︰谓由施等六[127],成立此智;复由此智,成立六种,名受法乐;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戒等,饶益有情[128]。世亲云︰由般若波罗蜜多无分别智自性等故,成立后得智;复由此智,成立前六波罗蜜多,由此自为与同法者受用法乐、成熟有情[129]。
四十九说︰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名智波罗蜜。当知能取胜义慧,名慧波罗蜜;能取世俗智[130],名智波罗蜜[131]。有多复次,后四度异门,如彼广解[132]。
虽四十九言:于一切法妙智,即后得智,谈体故一。今此论等中论用,故二。亦[133]不相违也。
《璎珞》[134]有三︰一、无相智,二、一切种智,三、变化智。虽引此经,未可为证。以后四种即第六体,今但有二,无有三也。
此中十八[135],或二十六[136],于地前具几?乃至佛具几?初施中财施,摄后余度何者?乃至成熟有情智摄前度何者?皆如《对法》、第十二抄卷二十五初解[137]。
总是第一列彼名也。
显扬第三[138]虽亦解十度,无别相故,不繁引之。
【疏翼】
以上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一列名释数门讫。
【论文】
九?二○一此十性者,施以无贪,及彼所起三业为性。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二出体。于中分三︰一、第一师别解,二、第二师异解第八体,三、合论眷属。初中分六︰一、明施体,二、明戒体,三、明忍体,四、明精进体,五、明静虑体,六、明后五体。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次第二、出体者,即以无贪及相应思,并彼所发身语业为体。
《对法》第十一[139]云︰施[140]自体者,谓身、语、意业。然是三业诸度通性故,所以无「无贪」。如三[141]十九广以九门[142]解施。
三十九解「施自性」云︰谓诸菩萨于自身财无所顾惜,能施一切所应施物,无贪俱思,及因此所发能施物、身、语二业[143]。
释彼文者,一解︰唯取三业,同《对法》取无贪俱思,不取「无贪」故。今解︰亦取「无贪」,同此论文。于财等不贪,方能施故。既无别解,即[144]三种施体性皆同。
【论文】
九?二○二戒,以受学菩萨戒时,三业为性。
【疏翼】
第一师别解中,第二明戒体。
【述记?卷五十六】
《对法》亦以前[145]三业同此[146]。
四十[147]云:律仪戒以七众别解脱戒[148]──在家、出家戒为体,即唯二业[149]。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后,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为体,即通三业。
饶益有情戒略有十一[150]种,如彼广解[151],亦通三业。
此中总论,故以三业为性。以受时、学时三业为性故。
然菩萨戒自息恶戒,是何戒摄[152]?
今欲为简支别故,所以且说「七众」。其实,菩萨戒亦得是律仪戒──菩萨戒有意业;此中论色为律仪体,所以不说。「摄善戒」宽故,即[153]令入[154]摄善戒中故。论实,亦得。
若尔,菩萨戒有支、无支,如色法不?
如别抄会[155]。
《文殊所问经[156]》有五[157]篇戒,是出世间戒[158];若心分别男、女、非男女等,是波罗夷;以三业[159],乃至于树叶,欲取,犯僧伽婆尸沙。若剃毛、剪爪如初月形,犯偷兰遮。如是广说。
然〈菩萨地〉四波罗夷,复与此别[160]。如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半[161],广以九门解之[162]。
【论文】
九?二○三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
【疏翼】
第一师别解中,第三明忍体。
【述记?卷五十六】
《对法》:但以三业为性[163]。是通性故,谓三种忍通以三业为性,故不别出。
四十二[164]说︰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亦不随眠流注恒续,故名为忍[165],是名菩萨耐怨害忍等。彼广明此相,耐怨害忍以无瞋及所起三业为性。
彼卷又云︰[166]遇[167]世法处苦,有九种︰谓[168]衰、毁、讥、苦、坏法坏、尽法尽、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若别、若总[169],不由此缘精进懈废[170]等。乃至常勤修习,无变异意、无杂染心,是名菩萨安受苦忍[171]。故此以「精进」,「及彼所起三业为性」。
彼卷又云︰云何菩萨法思胜解忍?
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能正思择[172],由善观察胜觉慧故,能于八种[173]生胜[174]解处善安胜解故[175]。故谛察法忍以「审慧」为性。彼不言此有三业。若定、道俱色,可名三业[176],正与此同,如四十二,以九门分别[177]。
【论文】
九?二○四精进,以勤,及彼所起三业为性。
【疏翼】
第一师别解中,第四明精进体。
【述记?卷五十六】
《对法》:但以三业为性[178]。从诸度通相出体。
四十二云「擐甲」等,如前说,亦如彼以九门解[179]。
【论文】
九?二○五静虑,但以等持为性。
【疏翼】
第一师别解中,第五明静虑体。
【述记?卷五十六】
「等持」者,是三摩地,即定数,不通散有,不通三业。
《对法》云︰起三业自在用时,所有一切种心恒安住[180]。四十三[181]云︰即妙善世出世静虑自性[182]。彼三相虽别,皆以静虑为体。然二种行相别,如前卷[183]广,九门亦如彼[184]。
【论文】
九?二○六后五,皆以择法为性,说是根本、后得智故。
【疏翼】
第一师别解中,第六明后五度体。
【述记?卷五十六】
《对法》[185]及四十三等,同以世、出世间加行、正智、后得为性[186]。下文[187]亦言十度皆通有漏无漏[188],此依实义。
《摄大乘》[189]第七解十地中说同此,但依胜法出后五体,非为尽理[190]。
彼云︰后五应知般若无分别智、后得智摄[191]。世亲、无性皆解云︰若说十种度[192],即[193]无分别智,是[194]般若波罗蜜多;方便等四,后得智摄[195]。若说六度,二智皆第六摄[196]。故今[197]「后五」二智为性。
【疏翼】
以上第二出体门中,第一师别解讫。
【论文】
九?二○七有义:第八以欲、胜解,及信为性;愿,以此三为自性故。
【疏翼】
第二出体门中,第二师异解第八体。
【述记?卷五十六】
余义无诤,唯愿不以慧为自性。即「以欲、胜解及信」三为性。「愿以三」法「为自性故」。说是「后得智」者,唯后得智中起故,初五度则不然,《摄大乘》等说[198]。
或欲、胜解,为愿体,或信、胜解为愿,今合言之[199],故云以三法为体。
【论文】
九?二○八此说自性,若并眷属,一一皆以一切俱行功德为性。
【疏翼】
第二出体中,第三合论眷属。
【述记?卷五十六】
如前所说,克性为体。若并眷属,一切功德为性。眷属出体故,总以五蕴为十度体。即是第二出体性也。
【疏翼】
以上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二出体讫。
【论文】
九?二○九此十相者,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三明成相差别。于中分四︰一、总标七最胜摄受,二、别释七最胜,三、总结非,四、施等与波罗蜜多对辨四句分别。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第三、明相。
云何名相?
即成波罗蜜多之相貌。具此七义方名度故,缺者即非。
【论文】
九?二一○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姓;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
【疏翼】
第三明成相差别中,第二别释七最胜。
【述记?卷五十六】
「一切事业」者,谓随顺度所有事业,皆应行之,成满度故。
《摄论》[200]有六,除初种姓,即「菩提心」中摄故。
然无性引颂、亦证有初种姓云︰麟角喻无有,六波罗蜜多;唯我最胜尊,上品到彼岸。[201]
《对法》第十一「六度相[202]」中有五︰安住菩萨种[203]姓[204],菩提心为依止,以悲导心,舍一切时所有身、语、意业[205]。即有五义名六度相。
《显扬》第三亦有六义成度,然别于《摄论》,不能烦引[206]。唯此论中具包诸法[207]。
无相智所摄受者,即第六识[208];不执,即[209]三轮清净等。
回向最胜中,与第二别者,彼有道心,未必一切回向菩提,此乃回向。清净胜中,为离二障,行于度也。不为彼杂,谓三时无悔等。
【论文】
九?二一一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
【疏翼】
第三明成相差别中,第三总结非。
【述记?卷五十六】
总结。
由七所摄名度,不尔,即非。
【论文】
九?二一二由斯,施等十对波罗蜜多,一一皆应四句分别。
【疏翼】
第三明成相差别中,第四施等与波罗蜜多对辨四句分别。
【述记?卷五十六】
有是非故,一一皆应四句分别。
此一一自望,即种类福[210]为四句︰谓施非度──不求菩提等;是度非施──随喜施等;亦度亦施等──可知[211]。
若不约种类福,次第修者,施为三句。无是波罗蜜多[212],非施故,余五度得为四句,前有施度得为句故。若非次第者,皆得为四句[213]。此中有三个四句。
【疏翼】
以上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三明成相差别讫。
【论文】
九?二一三此但有十,不增减者,谓十地中,对治十障、证十真如,无增减故。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四不增不减门。于中分三︰一、总解十度废立三因,二、别解六度废立后六因,三、总别解十度中后四如何助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第四、不增减门。初、总解:约地──断障、证,如释可解。
「障」者,即十地十无明等障。《对法》十二云「所知障」等,皆度所治[214]。若依悭吝[215]、犯戒[216]、憎恚[217]、懈怠[218]、散乱[219]、恶慧[220]等障故,就恶慧中复分为后四故,总名为障;离恶慧为五,名十障者,非也,下文自别出六障故。
【论文】
九?二一四复次,前六不增减者,为除六种相违障故。
【疏翼】
第四不增不减门中,第二别解六度废立后六因。文分为七︰一、出第四因,二、出第五因,三、出第六因,四、指如《摄论》广说后三因,五、出第七因,六、出第八因,七、出第九因。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下、次明说六所以,有六义,初、明治「六障[221]」。
《对法》[222]、《摄论》[223]「所治」皆说六蔽,即是「六种相违障」也[224]。又如《摄大乘》说「不发趣因」等[225]。
以上所言,说十所以:一、十地修行故,二、治十障故,三、证十真如故。三说[226]约十度[227]为论。
下依六说六[228]。谓悭吝、犯戒、瞋恚、懈怠、散乱、恶慧,第[229]四治[230]「相违障」故。
【论文】
九?二一五渐次修行诸佛法故。
【疏翼】
第二别解六度废立后六因中,第二出第五因。
【述记?卷五十六】
五也。
《摄大乘》[231]说前四「不散动因[232]」:令所治无散故[233]。第五「不散动成就」[234]:令不散动得圆满故。第六依此得「如实觉」[235],能于所缘正遍知故。「佛法」者,谓十力等。「证」[236],谓成办[237]。
【论文】
九?二一六渐次成熟诸有情故。
【疏翼】
第二别解六度废立后六因中,第三出第六因。
【述记?卷五十六】
六也。
《摄论》说:由施,「能摄受[238]」;由戒,「能不害[239]」;由忍,虽遭苦[240]能受,不生恼[241];由勤,助彼所作[242];由定[243],心未定者[244]令定;由慧[245],已定者令解脱等[246]。
【论文】
九?二一七此如余论,广说应知。
【疏翼】
第二别解六度废立后六因中,第四指如《摄论》广说后三因。
【述记?卷五十六】
此后三因[247],「如余」《摄论》[248]「广说应知」。
【论文】
九?二一八又施等三,增上生道:感大财体,及眷属故;精进等三,决定胜道:能伏烦恼、成熟有情,及佛法故。诸菩萨道,唯有此二。
【疏翼】
第二别解六度废立后六因中,第五出第七因。
【述记?卷五十六】
七也。
谓施等前三,《对法》第十一说:是诸菩萨「增上生道[249]」;后三,「决定胜道[250]」。
「增上生道」中,施能感「大财[251]」;戒感「大体[252]」;忍感「眷属[253]」;「持戒生善趣中,得尊贵身故[254]」;能行忍者,一切有情咸归附故[255]。
「决定胜道」中,精进能伏烦恼、修善方便[256];静虑能熟有情方便[257];依此发通,熟有情故[258];慧是「成熟佛法方便」[259]。由有慧故,佛法成熟。
诸菩萨道唯有此二。若缺一种,道不成故[260]。
【论文】
九?二一九又前三种,饶益有情──施彼资财、不损恼彼、堪忍彼恼而饶益故;精进等三,对治烦恼──虽未伏灭,而能精勤修对治彼诸善加行,永伏、永灭诸烦恼故。
【疏翼】
第二别解六度废立后六因中,第六出第八因。
【述记?卷五十六】
八也。
七十八、《解深密》[261]等说︰二因缘故,六度无增减:一、饶益有情:谓前三由施故,摄受资财饶益于彼;由戒故,不行损害[262]等饶益有情;由忍故,彼为损害等堪能忍受。此三皆通有「饶益」故。二、对治烦恼故:谓后三由精进故,虽未永伏烦恼,亦未永害随眠,而能勇猛修诸善品,彼诸烦恼不能倾动善品加行;即是此云虽未伏灭等,乃至诸善加行。由静虑故,永伏烦恼;由般若故,永害随眠[263];即是此中永伏灭义。此中若加行,若正[264]灭,皆对治诸烦恼。
《对法》十一,亦有此解[265]。
【论文】
九?二二○又由施等,不住涅槃,及由后三,不住生死,为无住处涅槃资粮。由此,前六不增不减。
【疏翼】
第二别解六度废立后六因中,第七出第九因。
【述记?卷五十六】
第九因也。
《对法论》[266]说︰由诸菩萨为翻住涅槃故,于生死中摄增上生;为翻住生死故,即于生死而不染污。是故前三是得增上生方便。故此论名不住涅槃;后三是不染污方便,所以论言不住生死。
不染方便者,彼自释云︰由勤故,修对治;由定故,伏烦恼;由慧故,永害[267]随眠[268]。由此不住涅槃、生死,故此六为无住涅槃资粮。此涅槃者,谓真如。此六为彼资粮,前三,悲故不住涅槃;后三,慧故不住生死。
四十九[269]说三学摄故,不增不减六也。前四,是戒学;后二,是二学,如下[270]当知。
总由如是,论有九种[271]、别义一种,合十义故,前之六度无减无增。
【论文】
九?二二一后唯四者,为助前六,令修满足,不增减故。
【疏翼】
第四不增不减门中,第三总别解十度中后四如何助前。于中分二︰一、总解,二、别解。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前六既尔,后四如何?
此、总文也。
【论文】
九?二二二方便善巧,助施等三。
【疏翼】
第三总别解十度中,第二别解。于中依次分四︰一、第七度助前三,二、第八度助第四度,三、第九度助第五度,四、第十度助第六度,并指如经广说。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云何助六?
七十八、《解深密》[272]等说︰于前三种波罗蜜多所摄有情,以诸摄事方便善巧而摄受之、安置善品,是故我说方便善巧为施等助[273]。谓摄事中,布施等[274],即此施等行相相顺[275],摄益于彼,故云「助」也。
【论文】
九?二二三愿助精进。
【疏翼】
第三别解中,第二第八度助第四度。
【述记?卷五十六】
彼[276]文又说︰若诸菩萨,于现法中烦恼多故,于修无间无有堪能──由羸劣意乐故,下界胜解故,于内心住无有堪能,乃至未来烦恼轻微──心生正愿,如是名愿。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故说愿助精进[277]。
【论文】
九?二二四力助静虑。
【疏翼】
第三别解中,第三第九度助第五度。
【述记?卷五十六】
彼《经》又说:若诸菩萨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为因缘故,转劣意乐成胜意乐,亦能获得上界胜解,名力波罗蜜多。由此力故,于内心住有所堪能,故说力度为定度助[278]。
【论文】
九?二二五智助般若,令修满故。如《解深密》广说应知。
【疏翼】
第二别解中,第四第十度助第六度并指如经广说。
【述记?卷五十六】
彼《经》又说︰若诸菩萨已能闻缘善修习故,能发静虑,如是名智。由此智故,堪能引发出世间慧,故说智为慧助[279]。
「令修满故」者,谓后四助前六「令修满」,前六不为后四所助,不名「满」故,理如上说。故此中指,如《解深密经[280]》。
《中边》第一[281]说「十度十障」,颂云︰障富贵善趣,不舍诸有情;于失德减增,令趣入解脱。障施等诸善,无尽亦无间;所作善决定,受用法成熟[282]。故十种度,不增不减。
【疏翼】
以上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四辨不增不减门讫。
【论文】
九?二二六十次第者,谓由前前,引发后后。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五次第门。于中有三解︰一、第一解,二、第二解,三、第三解。此初文也。
【述记?卷五十六】
第五、次第门。
第一解「谓由前前,引发后后」。
七十八、《解深密》[283]、《对法》十一[284]、《摄论》等说[285]。由布施等故,生戒、忍等,广如彼说,易故不言。
【论文】
九?二二七及由后后,持净前前。
【疏翼】
第五次第门中,第二解。
【述记?卷五十六】
第二解「及由后后,持净前前」。
《对法论》说︰谓戒能持施,乃至慧能持定。谓由具尸罗施得清净。所以者何[286]?由行布施,摄益有情;由持戒故,不为恼害;乃至伽他说:无有静虑而不因慧[287]。广如彼说。
【论文】
九?二二八又前前粗,后后细故;易、难修习,次第如是。
【疏翼】
第五次第门中,第三解。
【述记?卷五十六】
第三解。
《对法论》说︰何以故[288]?于诸行中,施行最粗,戒细于施,故次建立。乃至一切行中,慧为最细,故最后立[289]。
此三解中:初一:《解深密》、《瑜伽》、《摄论[290]》同;余二解,唯此论[291]有,《对法》同之。四十九有三解[292],初二同此︰谓治障、生起。生起,即粗细故。第三、异熟果[293],如彼广解[294]。
【疏翼】
以上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五次第门讫。
【论文】
九?二二九释总、别名,如余处说。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六释名门。
【述记?卷五十六】
自下六、释名者,七十八、《解深密》等解总名︰云何缘此等,名波罗密多?由五缘故。一者、无染着:不染着波罗蜜相违事也[295]。二、无顾恋:谓此六度诸果异熟,及报恩中,心无?缚。三、无罪:谓于六度无间杂染法,离非方便行。四、无分别:不如言辞执着自相。五、正回向:谓以所行度回求大菩提[296]。
《摄大乘》说:于世间、二乘,施等最胜,能得彼岸故,通言波罗密多。
《对法》十一[297]说︰由十二最胜相应故,名波罗蜜多。一、广大:不求世乐故,又最上[298]故。二、长时:经三劫积集[299]故。三、所为:为[300]利生故。四、无尽:回向大菩提究竟无尽故。五、无间:自他平等,令他速圆满施等故。六、无难:随喜他行[301]施等,令自行速圆满故。七、大自在:由得虚空藏等定,令施等速圆[302]满故。八、摄受:无分别智所摄受。九、发起:谓解行地中、上[303]品忍位所行施等。十、证得:初地所得[304]施等十一、等流:余八地所行施等。十二、圆满:谓第[305]十地及如来所有施等。即菩萨满、如来圆也[306]。若缺一种,非波罗蜜多[307]。
最胜所至,最胜所作故,名波罗蜜多[308]。「波罗[309]」,「所至」义,或「所作」义。「蜜多」[310],能至、能作义。
彼论又说:到所知彼岸,名波罗蜜多。安住佛性故。又,「波罗」是「所知彼岸」义;「蜜多」是「到」义[311]。
又解:济度自他最极灾横故,名波罗蜜多,能令自他越度生死大苦海故[312]。
合六解总名[313]。
释别名者,《摄大乘》说︰能裂[314]悭吝、贫穷,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名施,乃至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名慧[315]。
《对法》十一说︰由大施故,离过故,离垢故,故名施波罗蜜多[316]。乃至慧亦由三因故,名慧波罗蜜多,如彼广解。
彼论又解︰能舍施者,当来贫苦,能舍受者,现在热恼,故名为[317]施。乃至他所发智故,内证智故,种别智故,得寂静智故,胜德智故,名为慧[318]。合三解[319]别名,故今总指「释总别名,如余处说」。「余处」,即《摄大乘》等也。
【论文】
九?二三○此十修者,有五种修:一、依止任持修,二、依止作意修,三、依止意乐修,四、依止方便修,五、依止自在修。依此五修,修习十种波罗蜜多,皆得圆满。如《集论》等广说其相。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七修门。
【述记?卷五十六】
七、修门者,此有五修。此指如《对法》第十二说[320]。
「依止任持修」者,复有四种︰一、依因修:谓由种姓力,于度[321]修正行。二、依果[322]修:依胜自体力,于度修正行。三、依愿修:依本愿力,于度修正行。四、依简择修:由慧力,于度修正行[323]。
二、「依止作意修」:彼说「亦有四种」︰一、依胜解修:一切度相应教法起增上胜解。二、依爱味修:于已得度多见功德,起深爱味。三、依随喜修:于诸世[324]界诸有情所行度[325]深生随喜。四、依喜乐修:于自他当来胜品度中,深生愿乐[326]。
三、「依止意乐修」:即六意乐︰谓一[327]、无厌意乐,二、广大意乐[328],三、欢喜,四、恩德,五、无染,六、善好。[329]广如彼解[330]。
然与《摄论》[331]六意乐名字不同,乃摄三作意︰一、谓爱重,二、随喜,三、欣乐,皆如《摄论》第七[332]。
《对法》、第十二抄会[333]。
四、「依止方便修」:《对法论》说亦有三种︰由无分别智观察三轮皆清净故。由此方便故[334],一切作意所修诸行速成满故[335]。
五、「依止自在修亦有三种」:《对法》说有三︰一、「身自在」:即自性、受用二身。二、「行自在」:即变化身,示现一切有情、一切种[336]同法行故[337]。三、「说自在」:谓能说六度等[338]无有滞碍[339];谓缘求、依止此故修。
无性云︰即为彼修故[340],亦名为修[341]。
然《摄论》说五修,名亦不同,义意无别。然此同《对法》,《摄论》文略。世亲难解,无性易知[342]。
此中,指同《对法》、《摄论》,故云[343]「如集论等」[344]。
【论文】
九?二三一此十摄者,谓十,一一皆摄一切波罗蜜多,互相顺故。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八摄门。于中分四︰一、互顺互摄,二、依前引后,三、后持净前,四、纯杂相望作四句。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第八、摄门者,谓十度一一皆摄一切度。十行相资成,互相顺故。
此中《对法》等说[345]︰或真如摄,或慧摄等[346]。然今但以十度相摄,不同彼论。如前[347]财施唯施,无畏通五,法施通六等,是故诸论[348]言或唯施声说,乃至或唯智声说是[349]。此是杂行十度,故一摄余。
无性云︰施性中现有,六波罗蜜多[350]。
《金刚般若论》云︰檀度[351]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352]。
《大般若》第三百五十一云︰佛言︰要由般若引施等故[353],由此前五波罗蜜多摄在般若波罗蜜多[354]。
又《对法》十二「更互决择」门有三,「一、方便」中,广出其相[355]。
【论文】
九?二三二依修前行,而引后者,前摄于后,必待前故;后不摄前,不待后故。
【疏翼】
第八摄门中,第二依前引后。
【述记?卷五十六】
前前[356]引后度起者,前摄后;后待前方成故,「后不摄前」;前「不待后」而成故。
《对法》十二说︰此依始业地[357]。所有戒,皆是施;有施非戒,谓戒所不摄施。既以宽问狭,故顺后句答。
然应因叙《对法》十六中一句、二句、三句、四句、顺前、后句等[358]。
【论文】
九?二三三依修后行,持净前者,后摄于前,持净前故;前不摄后,非持净故。
【疏翼】
第八摄门中,第三后持净前。
【述记?卷五十六】
后「持净前者,后摄于前」。
有施皆戒,有戒非施︰谓施所不摄戒。以后戒「持净前」施等故,「前不摄后」,非持净于后故。即以狭问宽,顺前句答。施狭故也。
【论文】
九?二三四若依纯杂而修习者,展转相望,应作四句。
【疏翼】
第八摄门中,第四纯杂相望作四句。
【述记?卷五十六】
谓有纯修[359],且如施纯修︰谓有施,非度──不回向施等是。有度,非施──即随喜他施等是。有俱、不俱,可知。然此依种类福,如前[360]已说。
然不约种类福,不说随喜他,故但有三句︰有施,非度;有亦度、亦施;有非施、非度;除第二句。余五度皆作四句,前有度故;施前未有度,故为三句。
若杂修者[361],有四句成诸度相,间[362]有第二句故。此亦如《对法》[363],然彼更有少别,不能烦引[364]。
《摄大乘》云[365]︰此能摄一切善法,是其相故,是随顺故,是等流故。不以六度相摄,乃摄诸功德也,广如彼[366]说。谓施摄施,是「相」[367];摄信等,是「随顺」[368];摄无诤等[369],是「等流」[370]。
【疏翼】
以上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八摄门讫。
【论文】
九?二三五此实有十,而说六者,应知后四,第六所摄;开为十者,第六唯摄无分别智,后四皆是后得智摄──缘世俗故。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九问答。
【述记?卷五十六】
合六开十门,此义可知,如前[371]已引《摄大乘》[372]说等。
【论文】
九?二三六此十果者,有漏有四,除离系果;无漏有四,除异熟果。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十五果门。于中分二︰一、有漏无漏各四果,二、会违。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约实而言,「有漏有四」[373],无漏亦尔。所除有别,此义可思。此为四果,文易可知,故不繁述[374]。
【论文】
九?二三七而有处说:具五果者,或互相资,或二合说。
【疏翼】
第十五果门中,第二会违。
【述记?卷五十六】
会相违也。
《对法》十二说︰永断自所[375]治,是离系;摄受自他,是士用;于当来增胜、生起,是等流;引[376]大菩提,是增上果;感大财富等,是异熟果[377]。
即具五果︰或无漏资有漏,亦得异熟,有漏资无漏,亦得离系,故言「互相资」。或有漏、无漏、「二合说」,故得五果。非有、无漏体,各亲能得五果也。
七十八、《解深密》[378]等说果有六︰大财、善趣、无怨坏、为众生主、无恼害、大枝[379]叶。皆是异熟果中说,非不得余。
《摄论》[380]云︰「富贵」、「大生」、「大朋属」,此三异熟果。「广大业」,尘垢薄,知五明处,后三但约增上果中说,亦不违也。
〈菩萨地〉[381]解六度中,一一度后皆言︰此得大菩提。此唯于增上果说。若因缘、增上缘,皆是增上果。
四十三末说:前各九门分别度等,得如是果[382]别。不能烦引,读者知之[383]。
【疏翼】
以上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十五果门讫。
【论文】
九?二三八十与三学,互相摄者,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修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十一三学相摄门。于中分三︰一、出三学名体,二、五位分别,三、正相摄。初中又三︰一、出戒学名体,二、出定学名体,三、出慧学名体。又出三学名体中,各分为二︰一、正出名体,二、指如余处。此即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十一、三学相摄门。于中:初、出学名体,第二、五位分别,第三、正以学摄度[384]。
「戒学有三」︰初、以七众戒为体,二、以有为无为无漏善法为体:有漏善法非正应修,体可断故,三、谓正利乐三业为性。如上[385]应知。
【论文】
九?二三九此与二乘,有共、不共,甚深广大,如余处说。
【疏翼】
第一出戒学名体中,第二指如余处﹝《摄论》卷三初〈增上戒学分〉第七﹞说。
【述记?卷五十六】
然此三学「与二乘有共不共」等。
《摄论》[386]、无性[387]第七、世亲[388]第八,各有「四殊胜故,此殊胜」[389]︰[390]一、差别殊胜[391]:即三聚戒。二、共不共殊胜[392]:谓菩萨一切性罪不现行,与二乘[393]共[394]。相似遮罪有现行[395],与二乘[396]不共等是。三、广大胜:此有四种︰一、种种无量学处大,二、无量福德大,三、利生意乐大,四、建立菩提大。[397]如彼[398]广解。四、甚深胜:谓菩萨行杀生等十业,而无有罪,生无量福[399],速证菩提[400]等是。
然彼虽有「四种殊胜」,然初即[401]此三聚戒体。今[402]以第二「共不共」、第四「甚深」、第三「广大」,合为三种。「如余处」者,即是彼文。
【疏翼】
以上第一出三戒学名体中,第一出戒学名体讫。
【论文】
九?二四○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谓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三、贤守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四、健行定: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
【疏翼】
第一出三学名体中,第二出定学名体。于中分二︰一、正出名体,二、指如余处。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文中可解。
然此唯在第四静虑,诸胜定者,多是彼中。由地胜故,唯是无漏。既言声闻等不得,明非地前已得此四,及有漏故[403]。
解此四定,《摄论》等,唯[404]有名[405],唯此及《佛地论》有解[406]。
发智「光明」,通闻、思、修,如第三地除障所得[407]。
【论文】
九?二四一此四,所缘、对治、堪能、引发作业,如余处说。
【疏翼】
第二出定学名体中,第二指如余﹝《摄论》﹞处。
【述记?卷五十六】
《摄论》[408]第八说有「六差别」︰一、所缘别[409]:以大乘法为所缘。二、种种别[410]:即四定别,且举上首者。三、对治别[411]:为[412]总相缘智,即真如智[413],遣阿赖耶中一粗重障故[414]。四、堪能别[415]:谓住静虑乐,随欲受生故[416]。五、引发别[417]:能引[418]发一切界无碍神通故[419]。六、由作业别[420]:「谓能振动」等,即十八变[421]。
又能引发十难行等[422],即「自誓难行」等[423]。
彼虽有六,第二差别即四定体,故除第二,唯有所缘等五。如彼广解。
密语六度等[424]、十恶业道,并尔[425]。
【疏翼】
第一出三学名体中,第二出定学名体讫。
【论文】
九?二四二慧学有三:一、加行无分别慧;二、根本无分别慧;三、后得无分别慧。
【疏翼】
第一出三学名体中,第三出慧学名体。于中分二︰一、正出名体,二、指如余处。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三慧可知。
如六度中,合五为一,说后得等三智,皆第六故。
【论文】
九?二四三此三,自性所依、因缘、所缘、行等,如余处说。
【疏翼】
第三出慧学名体中,第二指如余﹝《摄大乘论》卷三〈增上慧学分〉第九﹞处。
【述记?卷五十六】
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缘、若所缘、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等,合一十六门[426],解三智。除初解「自性」外,余十五门解之。
「自性」者,彼[427]云「离五种相」,以为无分别智性[428]。一、离无作意[429]:熟眠、醉等,非彼智故[430]。二、离有寻地[431]:第二定以上非故[432]。三、离想受灭寂静故[433]:即智不成,定无心等故[434]。四、如色自性便非是智[435]:如大种故。五、离于真义异计度故[436]:「计度」是「有分别」,非无分别故[437]。
言「所依」者,智所依,若是心者,心是思量分别[438];说能依[439]智「无分别」,不应正理。若所依非心,能依名智,亦不应理。即智所依「非心而[440]是心」──由所依止是心种类,心所引生故,「是心」;非思量故,「非心」。故彼颂言「非心而是心」等[441]。
言「因缘」者,彼颂言:诸菩萨因缘,有言闻熏习等[442]。即以「闻熏习」为因缘[443]。
言「所缘」者,彼颂言︰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444],即真如是。遍计所执法皆不可言,不可言性,谓二无我所显真如是,即无分别智所缘也,即是三种无分别智所缘也[445]。
言「行」者,彼[446]言「行相[447]」。彼颂云︰诸菩萨行相,复于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于所知无[448]。「相」,即此智于所缘中所现无相。能、所二缘平等平等,生无异相。如依[449]眼取色,见青等相,非此青相与色有异故[450]。
此中且举五门,余十一[451]门,如彼论解[452]。
总是第一出体名门。
【疏翼】
以上第十一三学相摄门中,第一出三学名体门讫。
【论文】
九?二四四如是三慧,初二位中,种具有三,现唯加行。于通达位,现二、种三;见道位中,无加行故。于修习位,七地以前,若种、若现,俱通三种;八地以去,现二、种三,无功用道,违加行故,所有进趣,皆用后得无漏观中任运起故。究竟位中,现、种俱二,加行现、种俱已舍故。
【疏翼】
第十一三学相摄门中,第二五位分别子门。
【述记?卷五十六】
第二、五位分别门。
加行唯有漏,余二无漏,故诸位别。此依顿悟及三[453]乘各自初二位说。若回心者,皆通初二位。此文可解,不烦广释[454]。
【论文】
九?二四五若自性摄,戒唯摄戒;定摄静虑;慧摄后五。
【疏翼】
第十一三学相摄门中,第三正相摄子门。于中分四︰一、自性摄,二、并助伴摄,三、随用摄,四、随显摄。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六】
第三、正相摄门。
有四义摄[455]。「自性摄」,可知。余[456]三,或七,非自性故。
【论文】
九?二四六若并助伴,皆具相摄。
【疏翼】
第三正相摄子门中,第二并助伴合摄。
【述记?卷五十六】
「若助伴[457]」,眷属理通三,三具摄十。
【论文】
九?二四七若随用摄,戒摄前三──资粮、自体、眷属性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精进,三摄,遍策三故。
【疏翼】
第三正相摄子门中,第三随用摄。
【述记?卷五十六】
「戒摄前三」者,施是戒「资粮」;戒是戒自性[458];忍是戒「眷属」,由忍不破戒故;余二[459]可知。
「精进,三」学摄,「遍策三」学故。七十八、《解深密》说同此[460]。
【论文】
九?二四八若随显摄,戒摄前四──前三如前及守护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
【疏翼】
第三正相摄子门中,第四随显摄。
【述记?卷五十六】
若随顺修位、地、行相显[461],戒摄前四──前三,如次前说;以精进守护戒,故亦戒摄,余文可[462]知。
四十九说︰由前四资粮、自性、眷属、守护,修戒学也。由定故,圆满修心学。由慧故,圆满修慧学[463],同此也。
【疏翼】
以上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十一三学相摄门讫。
【论文】
九?二四九此十位者,五位皆具,修习位中,其相最显。然初二位,顿悟菩萨,种通二种,现唯有漏;渐悟菩萨,若种、若现,俱通二种,已得生空无漏观故。通达位中,种通二种,现唯无漏;于修习位,七地以前,种、现俱通有漏、无漏;八地以去,种通二种,现唯无漏;究竟位中,若现、若种,俱唯无漏。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十二五位有无漏现种相摄门。
【述记?卷五十六】
十二、五位现种相摄门。
此中所说,随其所应,未必十种一一皆尔。
「修习位中,其相最显」者,通有无漏,能无边行故。此中,约法尔种子说[464]。「通达位」言有者,虽无别行,义说有故[465]。余文意,可知。
【论文】
九?二五○此十,因位有三种名:一、名远波罗蜜多:谓初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未能伏彼,由斯,烦恼不觉现行;二、名近波罗蜜多:谓第二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渐增,非烦恼伏,而能伏彼,由斯,烦恼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罗蜜多:谓第三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转增,能毕竟伏一切烦恼,由斯,烦恼永不现行,犹有所知微细现种,及烦恼种,故未究竟。
【疏翼】
第一以十三门辨释中,第十三分位分别门。
【述记?卷五十六】
十三、分位分别门。
三劫得名别:一行中修一行,一行中修一切行,一切行中修一切行别,如前已说[466]。
然未入劫时,同已初入,但名「波罗蜜多」,已成佛竟,亦同第三[467]劫名「大波罗蜜多」。
《解深密》、七十八说︰胜解行地,名波罗蜜多[468]。此中复言「初无数劫」,明暖等位唯在初劫。
又四十七、八、九等说「胜解行[469]地」[470]。
《对法》[471]、《摄论》[472]等说,从「坚固心[473]」至「极喜地」,解行地摄[474]。彼[475]复说解行地是初劫,由多理[476]故,四心[477]唯初劫。
《对法》第十一说:持、任、镜、明、依中[478],言满已[479]者,即满心学,非第二劫[480]。如言三劫满已,修相好业。非于劫外方修相好,相好非三劫摄[481],数如上[482]说。
大文上来第一、以十三门分别度讫。
【疏翼】
以上第二广释中,第一以十三门辨释讫。
【论文】
九?二五一此十,义类差别无边,恐厌繁文,略示纲要。
【疏翼】
第二广释中,大文第二指不繁文。
【述记?卷五十六】
大文第二、指不繁文。
「义类无边」者,《解深密》[483]、七十八说「度[484]」;「清净度[485]」;最大、无染、最明盛、不可动、最清净度[486];无尽度[487];威德度[488];因、果、义利度[489]。摄三性等[490],皆如彼经、论说,不能繁述。
【论文】
九?二五二十于十地,虽实皆修,而随相增,地地修一。
【疏翼】
第二广释中,大文第三十地修度门。
【述记?卷五十六】
大文第三、十地修度门。
《十地经》[491]、《摄论》[492]、《显扬》[493]、《瑜伽》等[494],皆言:初地施为「增上」,余度「随力随分」,「非不修习[495]」,乃至十地智为增上,余度非不修习,随力随分,故地地修十[496]。
问︰若第五地修定度者,何故三地名为「发光」?
定障,三地除;成熟,至五地。
【论文】
九?二五三虽十地行,有无量门,而皆摄在十到彼岸。
【疏翼】
第二广释中,大文第四以十度摄诸行。
【述记?卷五十六】
大文第四、以十摄诸行。
六度外更无菩萨学[497]道。即由六度摄一切行等故,所[498]以但说十度,更不说余行,谓十度外无余[499]。
前答「证得转依」[500]等中,有四答︰一、依十地,二、修十行。已如前辨[501]。
【疏翼】
以上第一广因中,第二广释十胜行讫。
--------------------------------------------------------------------------------
[1] 如《对法》卷十二云︰
施等六种各三差别,如其次第,三三所摄﹝藏文作「sbyin pa la sogs pa rnam pa gsum gsum tha dad pas gsum gsum gyis go rims b?in du bsdus par rig par byao/」﹞。施三者,谓财施﹝藏文作「zav ziv gi sbyin pa/」﹞、无畏施﹝藏文作「mi jigs pai sbyin pa/」﹞、法施﹝藏文作「chos kyi sbyin pa/」﹞。
[2] 如《对法》卷十二云︰
谓由十八种任持,以显六波罗蜜多差别﹝藏文作「rab tu dbye ba ni rton pa bco brgyad kyis pha rol tu phyin pa drug rab tu dbye bar bltao/」﹞。何等十八?谓身任持、心任持、善法任持﹝藏文作「rton pa bco brgyad ni/ lus rton pa dav/ sems rton pa dav/ dge ba rton pa dav/」﹞、善任持、菩提任持、悲任持﹝藏文作「bde gro la rton pa dav/ byav chub rton pa dav/ sbiv rje rton pa dav﹞、不舍有情任持、舍下劣心任持、无生法忍任持﹝藏文作「sems can yovs su mi gtov ba rton pa dav/ dman pai sems yovs su dor ba rton pa dav/ mi skye bai chos la bzod pa dav/」﹞、善根方便任持、善根圆证任持、善根无尽任持﹝藏文作「dge bai phyogs la(依汉译应作「rtsa ba 」) sbyor ba rton pa dav/ dge bai rtsa ba yav dag par bsgrub pa rton pa dav/ dge bai rtsa ba mi zad pa rton pa dav/」﹞、无厌倦任持、诸所思事成满任持、御众业任持﹝藏文作「dge bai rtsa ba yovs su mi skyo ba rton pa dav/ bsam pai don thams cad byor ba rton pa dav/ tshogs sdud pa rton pa dav/」﹞、证入大地任持、引发佛性﹝依藏文应作「法」,石经即作「法」﹞任持、建立佛事任持﹝藏文作「la la jug pa rton pa dav/ savs rgyas kyi chos yav dag par bsgrub pa rton pa dav/ savs rgyas kyi mdzad pa bsgrub pa rton pa dav/」﹞。
[3] 见《摄论》卷二〈彼入因果分〉第五末、两《释》卷第七。
[4] 「为」字,《金藏》无。
[5] 「他」字,《金藏》有,余缺。
[6] 「施性中现有六波罗蜜多,财施、无畏施、法施所摄故」,藏文作
「yav ji skad du / chos dav zav ziv mi jigs tshul du rnam par byed pa na/
pha rol phyin pa drug po dag ni sbyin pai bdag bid yin/ ?es bwad do」。
[7] 「是名修行住」,义净译作「名修行不住」,两译次颂均解「菩萨不
住于事,行于布施」。
[8] 「配释」二字,《金藏》作「玄记」。
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魏菩提流支译卷上﹞。原文为:
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
[9] 「法、财」,本论《述记》原引作「财、法」,今改。
[10] 「第」字,《金藏》有,余无。
[11] 即《瑜伽》卷三十九下。
[12] 「第」字,《金藏》有,余无。
[13] 「律仪戒」,藏文作「sdom pai tshul khrims/」。
[14] 「摄善法戒」,藏文作「dge bai chos sdud pai tshul khrims/」。
[15] 「饶益有情戒」,藏文作「sems can gyi don byed pai tshul khrims/」。
[16] 《摄论?无性释》卷七原文:
谓于不善能远离法,防护、受持。由能防护恶不善身、语等业,故名律仪。此即是戒﹝藏文作「mi dge ba rnams las sdom pa yav dag par blavs pa ste/ dis lus dav vag sdig pai las sdom pas na sdom pao/ de bid tshul khrims te/」﹞。
[17] 「欲」字,本论《述记》原引作「显」,今改。
[18] 《金藏》作「复」,合原文,余作「后」。
[19] 见《摄论?世亲释》原文:
律仪戒者,是依持戒,为欲建立其余二戒,是故安住﹝藏文作「tshul khrims kyav rab tu gnas pai tshul khrims ni sdom pai tshul khrims te/ lhag ma gbis po dag gi don gyi gnas yin pai phyir te/」﹞。所以者何?住律仪者,便能建立摄善法戒。由此修集一切佛法,证大菩提﹝藏文作「di ltar sdom pa gnas pai dge bai chos sdud pai tshul khrims kyis savs rgyas kyi chos rnams dav byav chub mvon par sgrub pas rten du gyur pa bid dav/」﹞。复能建立益有情戒,由此故能成熟有情﹝藏文作「sems can gyi don byed pai tshul khrims kyis sems can yovs su smin par byed pas rten du gyur pao/」﹞。
[20] 《瑜伽》卷四十初云︰
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藏文作「de la byav chub sems dpai tshul khrims ni so sor thar pai sdom pa yav dag par blavs pai sa bdun po dge slov dav/ dge slov ma dav/ dge tshul dav/ dge tshul ma dav/ dge bsben dav/ dge bsben mai tshul khrims gav yin pa ste/」﹞。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藏文作「de yav khyim pa dav/ rab tu byuv bai phyogs la ci rigs par rig par byao/」﹞。
[21] 《瑜伽》卷四十初略解云︰
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集积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s sdom pai tshul khrims yav dag par blavs pai og tu byav chub chen poi phyir lus dav vag gis(依汉译应有「yid」/ 「gis」应作「kyis」) , dge ba bsags pa gav ci yav ruv ba de dag thams cad ni mdor bsdu na/ dge bai chos sdud pai tshul khrims ?es byao」余详下文﹞。
[22] 《瑜伽》卷四十初详云︰
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藏文作「de la byav chub sems dpai sems can la phan dogs pai tshul khrims gav ?e na/」﹞?当知此戒有十一相。何等十一?﹝藏文作「rnam pa bcu gcig gav ?e na/」﹞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藏文作「sems can gyi bya ba don dav ldan pa rnam pa sna tshogs la grogs byed civ/」﹞。于诸有情随所生起疾病等苦,赡侍病等,亦作助伴﹝藏文作「sems can rnams la nad la sogs pai sdug bsval byuv vo cog ba nad g?yog la sogs pas grogs byed pa dav/」﹞。又诸菩萨,依世出世种种义利,能为有情说诸法要,先方便说,先如理说,后令获得彼彼义利﹝藏文作「de b?in du jig rten pa dav jig rten las das pai don rnams la chos bstan pa svon du gtov ba dav/ thabs bstan pa svon du gtov bai rigs pa ston pa dav」,意为「能为有情,依诸道理,先说法要,先说方便」﹞。又诸菩萨,于先有恩诸有情所,善守知恩,随其所应,现前酬报﹝藏文作「phan dogs pai sems can rnams la byas pa gzo ba rjes su bsruv siv tsham par lan du phan dogs pas be bar gnas pa dav/」﹞。又诸菩萨,于堕种种师子、虎、狼、鬼、魅﹝此四藏文无﹞、王、贼、水火等畏诸有情类,皆能救护,令离如是诸怖畏处﹝藏文作「sev ge dav/ stag dav/ rgyal po dav/ chom rkun dav/ chu dav/ me la sogs pai jigs pai gnas rnam pa sna tshogs las sems can rnams kun nas bsruv la dav/」﹞。又诸菩萨,于诸丧失财宝亲属诸有情类,善为开解令离愁忧﹝藏文作「lovs spyod dav gben gyi sdug bsval bar gnas pa rnams la mya van sel ba dav/」﹞。又诸菩萨,于有匮乏资生众具诸有情类,施与一切资生众具﹝藏文作「sems can yo byad kyis phovs pa rnams la rigs pas yo byad thams cad be bar sgrub pa dav/」﹞。又诸菩萨,随顺道理﹝藏文此四字属上﹞,正与依止,如法御众﹝藏文作「yav dag pai rten sbyin pas chos kyis tshogs yovs su sdud pa dav/」﹞。又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藏文作「smra ba dav/ kun tu smra ba dav/ so sor yav dag par dga bar bya ba dus dus su thad du gro ba dav/ g?an las zas dav skom la sogs pa len pa dav/ jig rten pai don dav mthun par spyod pa dav/ bos na ov ?iv gro ba dav/」﹞。以要言之,远离一切能引无义、违意现行,于所余事,心皆随转﹝藏文作「mdor bsdu na/ don dav ldan pa ma yin pa yid du mi ov ba kun tu spyod pa thams cad ma gtogs pa la sems dav mthun par byed pa dav/」﹞。又诸菩萨,若隐、若露显示所有真实功德,令诸有情欢喜进学﹝藏文作「de bid kyi yav dag pai yon tan rnams lkog gam/ miv svar bsgrags pas yav dag par dga bar bya ba dav/」﹞。又诸菩萨,于有过者,内怀亲昵,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调伏,诃责,治罚,驱摈,为欲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藏文作「di lta ste/ mi dge bai gnas nas blav ste/ dge bai gnas la yav dag par gzud pai phyir/ nav gi sems jam ?iv phan pa dav lhag pai bsam pa dav ldan pas tshar gcad par bya ba smad/ bab pa dav/ chad pai las byed du gsug paam bskrad pa dav/」﹞。又诸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捺落迦等诸趣等相,令诸有情厌离不善,方便引入佛圣教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勤修正行﹝藏文作「rdzu phrul gyi stobs kyis sems can dmyal ba la sogs pai gro ba mvon sum du bstan pas mi dge ba las skyo bar byed civ savs rgyas kyi bstan pa la jug par bya bai phyir dun par byed mgu bar byed ya mtshan du dzin par byed pao/」﹞。
[23] 即《瑜伽》卷七十八,与《解深密经》卷四〈地波罗蜜多品〉同。
[24] 「转舍不善戒」,藏文作「mi dge ba las ldog pai tshul khrims/」。
[25] 「转生善戒」,藏文作「dge ba la jug pai tshul khrims/」。
[26] 「转生利生」,原作「饶益有情」。
[27] 「饶益有情戒」,藏文作「sems can gyi don la jug pai tshul khrims/」。
[28] 「耐怨害忍」,藏文作「gnod pa byed pa la ji mi sbam pai bzod pa/」。
[29] 「害」字,《金藏》无。
[30] 「安受苦忍」,藏文作「sdug bsval dav du len pai bzod pa/」。
[31] 「谛察法忍」,藏文作「chos la ves par sems pai bzod pa/」。
[32] 「法」字,《金藏》缺。
[33] 见《摄论?世亲释》卷七中,如云︰
三种忍中,耐怨害忍:能忍受他所作怨害﹝藏文作「gav g?an gyis gnod pa byed pa la khro ba rab tu spov ba bid do/」﹞,勤修饶益有情事时,由此忍力,遭生死苦而不退转。安受苦忍:能正忍受所遭众苦,由此忍力,于生死中,虽受众苦,而不退转﹝藏文作「des ldog par mi gyur bao/」﹞。
[34] 「初忍」,原作「耐怨害忍」。
[35] 「等苦」,原作「饥渴种种苦事」。
[36] 「忍」字,本论《述记》原引作「任」,今改。
[37] 《摄论?无性释》卷七云︰
耐怨害忍是诸有情成熟转因﹝藏文作「sems can yovs su smin par bya ba las mi ldog pai rgyuo/」﹞;安受苦忍是成佛因,寒热饥渴种种苦事皆能忍受,无退转故;谛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处﹝藏文作「bzod pa sva ma gbis kyi rten te/」﹞,堪忍甚深广大法故﹝藏文作「zab pa dav rgya che bai chos la bzod pai phyir ro/」﹞。
[38] 暨《解深密经》卷四〈地波罗蜜多品〉第七同。
[39] 见《摄论》卷二〈彼入因果分〉第五末、两《释》卷七。
[40] 《摄论?世亲释》卷七云︰
三精进中,其体差别,即薄伽梵契经中说「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彼经五句即,是此中三精进体之所解释﹝藏文作「di ltar bcom ldan das kyis mdo sde g?an dag las brtan pa dav ldan pa dav/ brtson grus dav ldan pa dav/ spro ba can dav/ pha rol gnon pa brtan pa dav/ blavs pa mi dor ?iv ?es gwuvs pai tshig de dag brtson grus kyi lus rnam par g?ag pa gsum dav sbyar bar byao/」﹞。由「被甲精进」故,最初「有势」﹝藏文作「de la go chai brtson grus ni brtan pa dav ldan pa bid du gyur ro/」﹞。
《摄论?无性释》卷七云︰
谓最初时,自励:我当作如是事﹝藏文作「di lta bu dav di lta bu byao ?es thog mar brtson pa ste/」﹞。
[41] 见《对法》卷十二。
[42] 暨《解深密经》卷四〈地波罗蜜多品〉第七同。
[43] 《摄论?无性释》云︰
谓加行时,如所意乐勤修加行﹝藏文作「bsam pa ji lta ba b?in du sbyor bai dus na brtson pa ste/」﹞。
[44] 「转生善法加行精进」,藏文作「dge ba la sbyor bai brtson grus/」。
[45] 《摄论?世亲释》原作:
由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故,如其次第,于此后时,有勇、坚猛、不舍善轭。
[46] 如《摄论?世亲释》云︰
故由此三释彼五句。所以者何?或有最初,为求无上正等菩提,虽有势力,而加行时,不能策励,故说「有勤」。虽复有勤,心或怯弱,为对治彼,故说「有勇」;由有勇故,心无退屈。应知怯弱即是退屈﹝藏文作「gav dag dav por bla na med pai byav chub kyi don du brtan pa dav yav ldan la/ sbyor bai dus su brtson grus dav ldan du zin kyav/ sems ?um par gyur na ma yin pas de lta bar na dei gben por spro ba can te/ gav sems spro ba dav ldan pa de sems ?um par mi gyur te/ ?um pa ni dir sems gov bai bdag bid du dod do/」﹞。心虽无怯,逢生死苦,心或退转,由此退失所求佛果。为对治彼,立「无退转」。「无退转」者,即是「坚猛」。故「无退转」显示「坚猛」;由坚猛故,逢苦不退﹝藏文作「sems ?um pa med du zin kyav khrugs par gyur na savs rgyas bid las ldog par gyur bas des na dei gben por mi khrugs pai brtson grus bstan te/ de yav pha rol gnon pa brtan pa bid du bstan to/ di ltar pha rol gnon pa brtan pa bid ni sdug bsval gyis ldog par mi gyur ro/」﹞。有虽逢苦能不退转,而得少善便生喜足,由此不证无上菩提;是故次须说「无喜足」﹝藏文作「sdug bsval gyis ldog par mi gyur du zin kyav gav cuv zad kyis chog par dzin na bla na med pai byav chub thob par mi gyur bas/ dei phyir chog mi dzin pai brtson grus ?es bya bar yav bstan te/」﹞,是不得少生喜足义﹝藏文作「cuv zad kyis chog par mi gzuv vo ?es bya bai tha tshig go/」﹞,此即显示不舍善轭。由是义故,说三精进。
[47] 即《对法》卷十二。
[48] 「饶益有情精进」,藏文作「sems can gyi don byed pai brtson grus/」。
[49] 《解深密经》亦同。
[50] 《瑜伽》卷七十八作「饶益有情加行精进」,藏文作「sems can gyi don
la sbyor bai brtson grus/」。
[51] 「之」字,《金藏》有,余无。
[52] 《金藏》作「如摄论」三字,余作「以摄」二字。
[53] 谓此论所说「摄善精进」。
[54] 即《摄论》之「加行精进」。
[55] 即《对法》之「饶益有情精进」。
[56] 《金藏》作「擐」,合原文,余作「被」。
[57] 如《瑜伽》卷四十二云︰
云何菩萨擐甲精进﹝藏文作「de la byav chub sems dpai go chai brtson grus ni di yin te/」﹞?谓诸菩萨于发加行精进之前,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藏文作「di la byav chub sems dpa ni brtson grus rtsom pa la sbyor ba de sva rol nas sems kyi mvon par spro ba svon du gro bai go cha di ltar gyon par byed de/」﹞︰若我为脱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处捺落迦,不在余趣,乃至菩萨经尔所时,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假使过此百千俱胝倍数时劫,方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之勇悍亦无退屈;于求无上正等菩提非不进趣,既进趣已,勤勇无懈,何况所经,时短苦薄!是名菩萨擐甲精进﹝藏文作「bdag ni gal te sems can gcig sdug bsval las thar par bya bai phyir yav ni mtshan bskal pa chen po stov dav mbam pa dag gi gro ba g?an du mi gnas par sems can dmyal ba kho nar gnas pas dus ji srid cig gis 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bla na med pa yav dag par rdzogs par tshav rgya bar gyur bai dus de bid bye ba phrag bum gyur srid kyis bdag gis bla na med pa yav dag par rdzogs pai byav chub thob par gyur ba ltar na yav bdag spro bar byed de/ bla na med pa yav dag par rdzogs pai byav chub kyi phyir mi brtson par mi byed la/ brtson grus la ?ugs pa la yav dor bar mi byed na/ dus kyi yun ches thuv ba dav/ sdug bsval ches thuv bas lta la ci smos sbam pa de lta bu ni byav chub sems dpai go chai brtson grus yin te/」﹞。
若有菩萨于如是相──菩萨所有擐甲精进──少起胜解,少生净信,如是菩萨尚已长养无量勇猛发勤精进大菩提性,何况菩萨成就如是擐甲精进﹝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 gav 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kyi go chai brtson grus de lta bu la mos tsam dav/ dav ba tsam skyes pai byav chub sems dpa de yav brtan po yin te/ byav chub kyi phyir brtson grus rtsom pa dpag tu med pai rgyu yovs su brtas par byed pa yin na/ byav chub sems dpa gav go chai brtson grus de lta bu bid dav ldan pa lta ci smos/」﹞?
如是菩萨于求菩提、饶益有情,无有少分难行事业,可生怯劣难作之心﹝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 de la ni byav chub kyi don dav/ sems can rnams kyi don gyi phyir/ las gav la byav chub sems dpa dei sems ?um par gyur baam/ dka ba bya dgos pai bya dka ba ci yav med do/」﹞。
[58] 如《瑜伽》卷四十二云︰
云何菩萨摄善法精进﹝藏文作「de la byav chub sems dpa rnams kyi dge bai chos sdud pai brtson grus gav ?e na/」﹞?谓诸菩萨所有精进,能为施、戒、忍、精进、静虑、慧波罗蜜多加行,能成办﹝藏文作「yav dag par grub par bya bai phyir/」﹞施、戒、忍、精进、静虑、慧波罗蜜多。
当知此复略有七种︰一、无动精进:一切分别、种种分别、根本烦恼、少分烦恼、一切异论、一切苦触、不倾动故﹝藏文作「rtog pa dav/ rnam par rtog pa dav/ bon movs pa dav/ be bai bon movs pa dav/ phas kyi rgol ba dav/ sdug bsval gyi gnod pa thams cad kyis mi g?yos pai phyir mi g?yo ba dav/」﹞。二、坚固精进:是殷重加行故﹝藏文作「gus par sbyor ba can yin pai phyir brtan pa dav/」﹞。三、无量精进:能现证得一切明处故﹝藏文作「rig pai gnas thams cad yav dag par grub par be bar gnas pai phyir dpag tu med pa dav/」﹞。四、方便相应精进:所应得义,无颠倒道,随顺而行故,平等通达故﹝藏文作「thob par bya bai don gyi lam phyin ci ma log pa dav ldan pai phyir dav/ mbam pa bid khov du chud par bya bai phyir thabs dav ldan pa dav/」﹞。五、无倒精进:为欲证得能引义利所应得义,愿所引故﹝藏文作「thob par bya bai don dav ldan pa thob par smon pai phyir yav dag pai brtson grus dav/」﹞。六、恒常精进:是无间加行故﹝藏文作「rtag tu sbyor ba can yin pai phyir rgyas pa dav/」﹞。七、离慢精进:由勤精进,离高举故﹝藏文作「brtson grus rtsom pa des mtho bar sems pa med pai phyir va rgyal med ste/」﹞。
由此七种摄善法精进,勤加行故,令诸菩萨速能圆满波罗蜜多,疾证无上正等菩提。由此精进,是能修证、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胜因缘,余则不尔﹝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i dge bai chos rnams de ltar yav dag par grub par bya bai rgyui gtso bo dav mchog ni brtson grus kho na yin gyi g?an ni de ltar ma yin pa/」﹞。是故如来以种种门,称赞精进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云何菩萨饶益有情精进?谓此精进有十一种,如《戒品》﹝卷四十初﹞说。彼说尸罗,此说精进﹝与作助伴、说诸法要、知恩酬报、无畏救护、开解离忧、施资生具、如法御众、善随心转、示实功德、善调过犯、神通示警﹞,当知是名彼此差别﹝尸罗十一种饶益有情相,如前已引﹞。
[59] 见《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因果品〉第六,原作:
精进有三缘︰一、起大誓之心,二、方便进趣,三、勤化众生。
[60] 见《摄论》卷二末、两《释》卷七。
[61] 《摄论?无性释》云︰
「安住静虑」,为得现法乐住、离慢见爱等,得清净故﹝藏文作「gnas pai bsam gtan ni mthov bai chos la bde bar gnas par bya bai phyir te/ va rgyal dav lta ba dav sred pa la sogs pa spavs pas dag pa can yin pai phyir ro/」﹞。「引发静虑﹝藏文作「mvon par sgrub pai bsam gtan/」﹞」,为能引发六神通等殊胜功德。「成所作事静虑﹝藏文作「bya ba sgrub pai bsam gtan/」﹞」,为欲饶益诸有情类,以能止息饥俭、疾、疫诸怖畏等苦恼事故﹝藏文作「bsam gtan byas na/ mu ge dav nad kyi jigs pa la sogs pa ?i bar gyur bai phyir ro/」﹞。
[62] 见《对法》卷十二。
[63] 「等」字,原作「爱」。
[64] 即《摄论》等。
[65] 「饶益有情静虑」,藏文作「sems can gyi don bya bai bsam gtan/」。
[66] 「三」字,《金藏》误作「二」。
[67] 「现法乐住﹝静虑﹞」,藏文作「tshe di la bde bar gnas par bya bai bsam
gtan/」。
[68] 「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藏文作「byav chub sems dpai tiv ve dzin
gyi yon tan sgrub pai bsam gtan/」。
[69] 并《解深密经》亦同。
[70] 但《瑜伽》卷七十八云︰
一者、无分别寂静,极寂静无罪故,对治烦恼众苦乐住静虑﹝藏文作「rnam par (?mi) rtog civ ?i la rab tu ?i bas bon movs pa dav sdug bsval gyi gben po bde bar gnas pai bsam gtan dav/」﹞。
[71] 见《摄论》卷二末、两《释》卷七,如云︰
慧三品者,一、无分别加行慧,二、无分别慧,三、无分别后得慧﹝藏文作「rnam par mi rtog par sbyor ba dav/ rnam par mi rtog pa dav/ rnam par mi rtog pai rjes la thob pai wes rab bo/」﹞。
无性云︰
「无分别加行慧」,谓真观前胜方便智﹝藏文作「rnam par mi rtog par bya bai phyir sbyor ba ni rnam par mi rtog par sbyor ba ste/ dei tshogs yin pai phyir ro/」﹞。「无分别慧」,谓真观智﹝藏文作「rnam par mi rtog pa ni dvos g?io/」﹞。「无分别后得慧」,谓现观边诸世俗智能起种种说法等事﹝藏文作「dei rjes la thob pa ni mvon par rtogs pai mthu las byuv ba ste/ kun rdzob wes pai bdag bid can chos ston pa kun nas slov bao/」﹞。
[72] 见《对法》卷十二。
[73] 「缘有情」,藏文作「缘有情义利」。
[74] 《对法》卷十二云︰
证入大地者,谓先信解甚深教法资粮圆满,速能证入初极喜地。由缘世俗慧所任持故﹝藏文作「sa la jug pa ni chos la mos pa svon du btav bai bwad pa gav gis tshogs yovs su rdzogs par byas nas sa dav po rab tu dga ba la jug pa ste/ de rton pa ni kun rdzob kyi bden pai dmigs pao/」﹞。
[75] 即合第十度为第六度。
[76] 「三」,《金藏》误作「二」。
[77] 《瑜伽》卷四十三原作:
能于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