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黄威南:善用爱情成大悲心

  • 2024-10-31 12:56
简介这是一段世间最动人的爱情故事!不知经过了几千几万亿世的轮回转世,他们一再结为夫妇,在悠长的岁月中始终不背弃当初第一次见面时彼此互相做出的承诺,以及对自己许下的誓..

这是一段世间最动人的爱情故事!不知经过了几千几万亿世的轮回转世,他们一再结为夫妇,在悠长的岁月中始终不背弃当初第一次见面时彼此互相做出的承诺,以及对自己许下的誓言,贯彻到底的真爱,直到圆满成佛超越所有世间苦难。

这个横跨万亿世时空,历经转世的超凡爱情故事,主角不是别人,就是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根本导师-释迦牟尼佛!

民间传说中的七世夫妻令多少人回肠荡气?然而七世以后,一切灰飞烟灭,彼此的爱恋逐渐淡化消失,直到后来纵使相逢也不相识。只剩下淡淡的擦肩而过而今天许多昨日宣布彼此相爱的人却在短短时日过后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对簿公堂;连一生一世相守的承诺都无法完成

放眼周边,我们看到:情侣相恋或夫妻结合时,常彼此许诺要为对方带来幸福,然而就连自己也不知道幸福是甚么的迷茫众生又如何牵引自己的伴侣找到幸福呢?往往反倒变成了互相埋怨对方为自己带来苦难的结局。佛陀的爱如何贯彻始终,是如何真正将爱情进行到底,直至实现了生命的终极幸福?实在是令人感到好奇而又无限向往!

翻开佛经,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中与瞿夷夫人同发菩提心,同行菩萨道。不论是那一生、那一世,不管在何时何地,从来不以相互间条件的有无,而变易他们纯洁的真爱。不知经过了几千几万亿次的生命历炼后,释迦牟尼圆满成佛了,先一步彻底明了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他回到家中,以种种的婉转接引,用耐心、坚持和亲身示范,毕竟度脱了瞿夷夫人(即:耶输陀罗),帮助她解脱牵绊,离苦得乐;而耶输陀罗在历劫中,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种种体谅支持,助成了释迦牟尼的道业要说世间最有情、有义的丈夫,舍佛陀而有谁?爱得最深、最长久的妻子,舍瞿夷还有谁?所以说:寻找真爱,不能不学佛!

这个磅礴动人的爱情故事是从七茎莲花开始的

话说定光佛住世时有一位修行人名叫:儒童。修行菩萨道,一心自利利他的儒童听说佛陀即将到来,他将有机会当面向这位智慧导师求教,接受这位过来人的亲自指导和确认,于是他欢喜地进入城中,准备面见佛陀。儒童想要在见面时以鲜花供养定光佛,来表达内心的敬意。这时,他遇见了一位女子:瞿夷。她手持七茎青莲花,经过了他的面前。儒童从瞿夷手中购得了莲花,也将自己买花的用途告诉了瞿夷。儒童志求正觉的决心和仁慈和蔼的风度感化了瞿夷,她希望自己生生世世能以他为依靠,追随他直到终极的圆满幸福。纯洁善良的瞿夷勇敢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心中对儒童的爱慕,许下了生生世世嫁他为妻,与他一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誓愿;同时托儒童带着另外两茎她自己发心供养的青莲花,请儒童一并献给定光佛。儒童答应他了。当时的儒童,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世尊,瞿夷呢?就是温柔贤淑的太子妃耶输陀罗。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定光佛授记就发生在此时。据《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的记载,儒童菩萨献上七茎莲花,洞察他心意的定光佛授记时说了一段赞叹的话。以下就是这段经文:佛知至意,赞菩萨言:汝无数劫,所学清净,降心弃命,舍欲守空,不起不灭,无猗之慈,积德行愿,今得之矣。因记之曰: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名释迦文。 正如那著名的譬喻: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有人在两性关系中灭顶,有人却在爱情中发菩提心,种成佛因-我们知道:耶输陀罗后来也被授记,将来成佛名号为:具足千万光相如来(见《妙法莲华经》)。难怪释常惺法师会说:我佛善用爱情而成大悲心!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记载了释迦牟尼对耶输陀罗谈起往昔因缘的一幕情景。这位夜半离家出走,出家苦行的夫君要对始终对他忠贞不二的妻子说甚么呢?是道歉?或是一番大道理?

读着经文,我的耳边仿佛听见了这么一个温暖的声音,叙述着:耶输陀罗!您还记得往古多生多世前我们共同许下誓愿时的事情吗?当时,追寻觉悟,探索生命真谛的我,以五百银钱,从您那儿买得了五茎莲华,上供给定光佛。当时您对我表达了内心的求愿:祈望世世生生,与我共为夫妻。我本来表示不接受,即对您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我自生命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中觉悟过来,自生活中纷乱难理的情绪中清醒过来,在漫长时间的实践和观察、理解中越来越清楚地发现:生命的内容和目标,唯有体会一切众生的需求,理解他们的心意,广大普及地为他们奉献与服务,满足大家的意愿您能接受这样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吗?您爱的是这样的一个我吗?您知道您是被这样的一个人:他如此的生命情怀,如此的生命表现所吸引吗?您清楚知道:您是要和这样的一个人共度人生,甚至是您祈愿的-生生世世-那每一天、每一夜、每一分、每一秒、每一言、每一行吗?您若能明白这些的话,才可以成为我的妻子,才不至于让自己置身于总是埋怨的日子中。

您点点头,立下了誓言:世世所生,国、城、妻、子及与我自身的一切,您都欢喜随我布施奉献,无怨无悔。那是因为您也了解:世间无常,本来就没有可以被我们永远拥有的事物,一切只是缘来缘去、缘生缘灭,无所谓得到或失去一切总在经历着、演变着而您明白:只要努力播种,明天因缘聚会时,就有收成-这就是布施得福的道理。与其为了担忧明天的生活而悭吝不舍,不如广结善缘,帮助一切众生,创造明天的福分!把握时间,发挥生命的功能才是生命的真谛。而今您是为了甚么缘故,爱惜我们的孩子罗睺罗,不让他出家学习圣道呢?本来就善解人意的耶输陀罗听了这番话后,霍然回忆起自己过去生生世世的善行因缘,往事明了,有如昨天刚刚发生的那样,一一出现眼前。(原文:尔时世尊,即遣化人,空中告言:耶输陀罗!汝颇忆念往古世时誓愿事不?释迦如来,当尔之时,为菩萨道,以五百银钱,从汝买得五茎莲华,上定光佛。时汝求我,世世所生,共为夫妻。我不欲受,即语汝言:我为菩萨,累劫行愿,一切布施,不逆人意。汝能尔者,听为我妻。汝立誓言,世世所生,国城妻子及与我身,随君施与,誓无悔心。而今何故?爱惜罗睺,不令出家学圣道耶?耶输陀罗,闻是语已,霍然还识宿业因缘,往事明了如昨所见。于是,罗睺罗随佛出了家,后来也证得阿罗汉果,名列十大弟子之一。

瞿夷,又作瞿毗耶,瞿比迦、瞿波、瞿婆,憍昙弥或乔答弥,意译为明女、守护大地。她是舍夷长者的女儿,悉达多太子的夫人。古来对于悉达多太子之妃,说法不一。有说瞿夷仅为三位太子妃中的第一夫人。据《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憍昙弥为瞿昙Gautama之女性名词,也就是瞿昙的妃子之意。如此来看的话,则瞿夷与耶输陀罗应为同人异称。至于太子有三位妃子之说,虽以三时殿为根据,然而三时殿的建筑是由于印度的气候:雨时居秋殿,暑时居凉殿,寒雪时居温殿,就如避暑的行宫情况相似,并非如东宫、西宫为不同后妃的住处。

《大宝积经》中记载:瞿夷在燃灯佛住世的时候,曾经许下誓言:从今已后-直到这位修行人证得一生补处-愿他常为我的丈夫,我为他的妻子。当时菩萨即从她手中接受了七枝优钵罗花,并且许下诺言:我虽然本来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我应当满足这位善女人的愿望!今生今世成佛前的悉达多,为了让瞿夷发菩提心,再次和耶输陀罗结为夫妻。(瞿夷本于然灯佛时,作如是言:从今已后愿为此梵志,乃至一生补处,常为我夫,我为其妻。尔时菩萨,即受七枝优钵罗花已。作如是言:我虽不受,今当满此善女人愿。作是愿已,不离七花善根。是故菩萨纳以为妃。复次一生菩萨成就示现处于宫殿婇女之中。尔时菩萨成就妙色。诸天供养成就出家。释种女悉见如是众事具足,其心专一作如是愿发菩提心:愿我具足如是众事。是故菩萨,为令瞿夷发此心故,纳以为妻。)当时,瞿夷以两茎供佛的青色莲花许下了这样的心愿:我愿在未来的生生世世,常为您的妻子,不论境遇美好或穷困,身处顺境或逆境之中,始终互相扶持,绝不互相离弃!一定要将这个愿望放在心中,令佛知道!我现在只是一个弱女子,不得亲自走到佛的面前,请您代我将这二茎香 华,带到佛的面前,供献给佛。(见《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原文: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必置心中,令佛知之!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 华,以献于佛。(见《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

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多么动人的誓言,恰恰与那句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的民间谚语意思完全相反。有人或会觉得这只是一种浪漫的说法,难以有实现的可能,现实生活迫人,从经济来源的匮乏到思想的歧异,乃至情绪问题的不能及时调理种种生活中的事事物物都可以成为夫妻生活间的导火线,日积夜累,就带来了离婚的结局。我们要问一句:瞿夷是如何做到生生世世不变的相守?佛陀从一开始时的不愿意接受婚姻的束缚,经历了甚么样的心路历程,到最后在完全没有占有或希求回报的情形之下,以惜情念恩的心情谆谆善导,帮助这位生生世世为自己守候、付出的女子解脱了轮回的束缚?为何带着女子瞿夷拜托的莲花来供佛的儒童,在应许了与她的婚约后依然得到燃灯佛的授记?这些有趣的问题值得我们细细思考。

综观上述各段经文的叙述,菩提心三个字显然就是关键。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我们要在婚姻中觉悟甚么呢?

民国初年释常惺法师作的一篇《(佛化夫妇)彻底的真爱情》这么说到:大乘菩萨观苦起悲而发菩提心,广学一切法门,而广度一切众生,同至涅盘觉岸。将私我条件的爱扩充而成无条件的同体大悲。没有人我的界限亲疏的关系,没有时间的迁流空间的变化,赤裸裸的将此心保育一切有请,究竟使之离苦得乐。所谓纯洁高尚无代价的真爱。庶几近是。(见陈海量编撰《在家学佛要典》)人生多苦难,因为感受到了苦,也因为体会到众生多苦难,油然生起了与乐拔苦的慈悲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能够体谅别人、护念他人,一点一滴地破除私心,扩大心胸,关怀的范围扩大乃至无边界!更因为对缘起真相的了知,内心笃定平静,安乐无求,付出的是一份不会带给接受者压力的爱。这样的觉悟和认知就是菩提心的萌芽。从此后,一切的学习、一切的提升和努力,永不疲厌,日常生活唯一的作用就是自己和他人苦难的熄灭。因为自己内在贪嗔痴慢的减弱,正是减少自己对别人所造成的压力和困扰的同步进程。要帮助别人就得先改善自己,要改善自己就必须多体谅和顾念别人,减一分私心就多一分慈悲、添一分智慧,感恩的心生出源源不绝的力量,平静的心则如水清月现,使心眼明亮,洞察万事万物。

常惺法师道:在极果上说:平等普视一切众生,虽没有男女两性的关系,在初发心的菩萨,亦不妨从两性爱上做起。对别人的关爱越深,对自我的执着就相对地越减少。特丽莎修女说过:如果您没有能力令很多人饱食的话,那就从提供食物给一个人开始吧!反过来说,如果连对自己身边的人都不能真心忘我地去爱护的话,兼爱天下的大慈大悲岂不是连个起点也没有吗?

释迦和瞿夷之间,不像一般在某种条件下则爱,超出某种条件则不爱,这是这份横跨万亿世的爱能够维系不断,始终如一的原因。

常惺法师将不彻底爱的条件归纳为四类:一、性情的契合;二、思想的接近;三、体态的优美;四、经济的丰裕。建立在这些条件上的爱随着条件优、劣的转变,当然也就产生变化,造成离异。当然还有另一种:现在几十年则相爱,彼此报终\后,则睹面成不识。这一生也算是白头到老了,一旦大限来到,也就只能感叹一句花落人亡两不知了!

常惺法师的开示发人深省,坚定的意志,负责到底的气魄,不畏艰难的勇猛精进,单纯专一的实践力,如果不能具足、保持,则任何承诺、誓愿都成空谈。难怪法师会赞叹道:释迦纯洁的爱耶输陀罗,在无量劫中不变其真爱,最后使她得到究竟安乐处;复能推此爱耶输陀罗的心,而普爱一切的有情。在空间上是平等普遍,无有亲疏;在时间上,则尽未来际无有疲厌。所以说我佛善用爱情而成大悲心,方是彻底的真爱。好一句善用爱情而成大悲心!且看多少人在爱河中沉溺,几许眼泪、多少辜负?直看得叫人心惊胆跳!佛教徒结婚者多,愿同学我佛,实现彻底的真爱!

更新于:2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