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瑛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二十四卷
- 2024-11-20 12:54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二十四卷
圆瑛大师著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义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
辛五 识阴魔相 分三 壬初 具示始终 二 中间十境 三 结害嘱护 壬初分二 癸初 始修未破区宇 二 终破显露妄源 癸初分二 子初 蹑前行阴尽相 二 状示识阴区宇 今初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
此通明识阴,始终之相。彼善男子:即是行阴已尽之人,或始终不起狂解,或妄念便能觉知,常住圆定,故仍称修三摩地;此中望行阴为终修,望识阴为始修也。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即行阴生灭性也;诸世间一切有为之法,无非流变生灭故。幽清扰动,同分生机者:观幽隐轻清,扰动之根元,即十二类生。同分生机,即同生基也。基:表生之处;机:明动之始;其意则一而已。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者:倏然即忽然也。隳坏裂破,沉细纲纽,沉是深沉,细即微细,纲为网上之大纲,纽为衣中之纽扣;此状生机之纲纽,为网衣之枢要也。功夫至此,忽然隳裂,沉细纲纽,则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即中有身,众生由此,能数数取著于诸趣,而受生也。且受生,所以酬答宿业,而酬业之深潜脉络,即是行阴,为生灭根元也。感应悬绝者:感应即因果也,而言悬绝者,以行阴既尽,深潜脉络已断,因亡果丧,不复受生,故云悬绝。
子二 状示识阴区宇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于涅槃性天,为五阴所覆,轮转生死,昏如长夜,将大明悟。言将者,谓才有明悟之前兆耳。故下以喻显之。前三阴尽,如鸡初、二、三鸣,未色见精。今行阴既尽,如鸡最后啼鸣;瞻顾性天,亦若东方已有精明之色,但未大明白,以其尚为识阴所覆故。工夫至此,行阴已尽,识阴已现时也。 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四句,指掌疏约前四阴尽相言之。以受尽故虚,无领纳故;想尽故静,离分别故;行尽故无复驰逸,绝迁流故。内之六性,既已湛然明净,况夫色阴先尽,而外之六尘,岂更昏扰乎?如是则内根外境,同归湛明之一体也。既唯一体,内外相尽,故曰:入无所入。 《正脉》云:亦即渐次中,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之时也。内外湛明:言根尘化为一味,湛明之境。入无所入者:谓初心亡所,故言入流;既尽根尘,更何所入?
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者:至此根尘既销,纲纽自破,则第八识,从此显现。环师谓:受命元由,即是识阴,然亦即是类生别相;所谓各命由绪,显异前之总相而见,故曰深达也。 十方世界,十二种类,众生投胎,受命根本元由,若知此是无明幻力所起,离于依他起性,则识阴自可顿超。其奈行人至此,观此受命元由,执此为本元真心,故曰观由执元,遂致识阴终不可破。虽不可破,而行阴已尽,果报不牵,故曰诸类不召,则尽十二类,皆不能牵引受生矣。唯见十方世界,同一识性,同是唯识,一体变现,更无别法之可得,故曰已获其同。此即已得六销,犹未亡一。精色不沉,发现幽秘者:谓识精元明,常得现前,如初见性天,已有精明之色,不复更沉。虽未大明,然已东方发白,显现幽暗隐秘之处,言其具见暗中之物也。即是行尽识现,如脱外衣,方见最内贴体汗衫,此则名为识阴,未破之区宇。
癸二 终破显露妄源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群召,谓群生果报,皆能牵召受生,故曰群召。已获其同者:行阴已破,诸类不召,识阴现前,故观十方唯识,一体变现,更无别法,是谓已获同中,同即一体也。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者:即于同中,加功用行,销镕磨炼,六根门头,合之则一,开之则六。以六根为一根用,以眼能见,耳、鼻、舌、身、意皆能见,名合成就;以一根为六根用,以眼不独见色,而能闻、嗅、尝、触、觉、知,名为开成就;一根如是,根根合开皆然。见闻通邻,互用清净者:《正脉》云:不唯情界脱缠,亦以情器交彻也。见闻者:略举六根之二;通邻者:其结已解,其体不隔也;互用者:体既无隔,用可互通也;谓眼家,作耳家佛事等。以其回脱浮尘、胜义,二种根结,无障无碍,故曰清净。此即情界脱缠。 下则情器交彻。十方世界,此器世界;及与身心,此有情世界也。外器内根,全是自己心光,世界身心,荡然不复更有,故云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即前所谓山河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是也。至此一念不生,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之相灭,故云名识阴尽。按耳圆通,此当寂灭现前。《指掌疏》云:前于空所空灭时,宛尔有个能灭心,即是第八本识,然此乃是对生言灭,灭非真灭,正是识阴,今于识阴尽处,对生言灭之灭,亦复俱灭,故是寂灭现前时也。 是人则能超越命浊:此经命浊,以一性六用,同异相织为体,如前命浊文云: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一性也,众尘隔越,无状异生六用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名为命浊。今以合开成就,一六俱亡,无复相织,故能超越。至此反观识阴之所由来,莫非幻妄,非有谓之罔;非无谓之象;体性空寂,故名虚无;迷背真性,名为颠倒;元无别法,惟此妄想,以为识阴之根本耳。但能达妄本空,则妄想尚无,识阴何有?故曰识阴虚妄,本如来藏也。初具示始终竟。
壬二 中间十执 分十 癸初 因所因执 至十 定性辟支 癸初分三 子初 行尽识现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此示识阴十种邪执,第一因所因执也。先教以当知,以示警觉之意。是修圆通之善男子,穷诸行空者;谓研穷行阴,而至于空,即行阴已尽。于识还元者:指行尽识现,如前云: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是也。于八识反本还元矣!已灭七识迁流生灭之性,而于识阴,寂灭之性,精妙未圆。《指掌疏》云:寂即常德,离生死故;灭即净德,灭烦恼故;精即我德,有真体故;妙即乐德,具神用故。总为一涅槃,盖必透过识阴,始得圆满也。《宝镜疏》云:而于识阴,寂灭之性,虽已现前,但其真精妙明,尚未发光,犹为识阴所覆,未能圆照于法界也。《正脉疏》云:所言寂灭者,即圆通中解结,末后之灭结也。不带纤毫生灭曰精,惟余一味寂常曰妙,始是纯真性体。此而未圆,正明识阴未破,尚为所覆,似一似常未精未妙也。
子二 谬解成咎
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吻,能入圆元。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正脉疏》云:能令下,先举起执之由。大凡起执,必睹大定中,殊胜之象,以发端耳。 首二句:能令自己之身,六根隔碍销镕,合六根为一根之用,开一根为六根之用,蹑前销六入一之境。次三句:亦与十方,十二类生,通一见闻觉知,此为群心,通同吻合之境。觉知既已通同吻合,能入圆元。圆元:即识阴也。圆表诸类遍含,元表万化托始。其言能入者,意明四阴荡尽,归宿于此而已。 下方是所起法执。若于所归:即是能入圆元;由不达即是识阴,遂妄立真常,堪可依住,因即依也,以为极果,生殊胜之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者:本非可依,而谬执能依之心,所依之境,故曰因所因执。《正脉》云:识乃无明幻影,罔象虚无,毕竟无实,如人梦见依归得托之地,妄生庆幸,岂有真实哉? 下明所堕同类,娑毗迦罗,此云黄发外道,师事梵天,以我为能归,以冥谛为所归,前云非色非空,拘舍黎等,昧为冥谛;然计此非只一人,前后异出耳。成其伴侣者,即同类也。迷佛菩提,亡失知见者:迷了佛果菩提无得之真道,亡失自己因地知见之妙心矣。
子三 出名警觉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识阴十相,此居其首,故名第一。前能令此身,根隔合开,遂立此识有所得之心;亦与诸类,觉知通吻,遂执此识成所归之果。殊不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今以心有所得,果有所归,如人梦见拾得金宝,归于家中,所得所归,皆非真实也。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宝镜疏》云:向者,行尽识现,根隔合开,圆通将近;今立能立所,则违而远矣。向者,于涅槃性天,将大明悟;今则背之,而入生死路矣。向者,觉心欲发,堪为佛子,今则反生外道,断佛种矣,可不悲哉!后皆仿此。初因所因执竟。
癸二 能非能执 分三 子初 行尽识现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此第二,能非能执也,准前可知。
子二 谬解成咎
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所归者:蹑前章也。但前章,有乍现胜相之文,已将识阴,为所归之果。今仍蹑所归二字,前但执为归托之处,此则览为自体,是其差别也。览为自体者:即忘身观识,久久观成,唯见识体无边,不见有身故,即以识心为自体也;遂谓尽虚空界,十二种类,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殊胜解者,将必以我为能生彼,而彼非能生我,故曰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即色界顶天,乃三目八臂,骑白牛,执白拂,大自在天是也。竺法兰云:西域梵志,常修梵行,事首罗天,以为天尊。今云现无边身者:谓大自在天,自计于身中,能现无边众生之身;而此识阴行人,计我生彼十二类生,与彼计同,故云成其伴侣。不信别有因果,自应迷佛所证菩提之果觉,妄计彼天为胜,自应亡失正知正见之因心。
子三 出名警觉
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者:因见识阴,能摄能生,遂立为能为因心,十方众生,皆我流出,遂谓成就能事之果。违远圆通者:则失因地心;背涅槃城者:则亡果地证也。生大慢天,即大自在天,自计能生一切,起祖先慢,故以大慢为名。又计自体,周遍虚空,圆含一切;今行人谬计,既同于彼,成彼种类,故曰我遍圆种也。《正脉》问:此计识为自体,流出一切,何异佛说,万法唯识?答:佛说万法唯识,缘生如幻,生即无生;此计实生,安得一辙?又唯识正明无他心外之法,此计能生他法,宛尔颠倒,何疑之有!二能非能执竟。
癸三 常非常执 分三 子初 行尽识现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此第三,常非常执,准上可知。
子二 谬解成咎
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者:此与上科差别也。上科于所归识元,览为自体。此科于所归识元,为我所归依处。自疑我之身心,从彼流出。不仅彼能生我,即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况空中所有一切耶?即于都起,所宣流地者:地即处也,然识阴即为虚空等,所都起处,为身心等,所宣流处也。 作真常身,无生灭解者:于彼所归识阴,始终不见生灭,故即作真常之身,无有生灭解也。在生灭中,早计常住者:识阴,由真如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名和合识,非是不生不灭,要必破和合识,灭相续心,方为常住真心。今识阴未尽,在生灭中,早计常住者,不亦惑乎?此正不了真如为不生灭性,亦兼不了识阴犹属微细生灭,故曰既惑不生,犹迷生灭。且真妄双迷,安心住著,故曰沉迷。反生胜解者:是以识阴,而作常住解;我及万物,皆是非常;故曰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即欲界顶,魔王天。涅槃经迦旃延说:一切众生悉是自在天作。《楞伽经》涂灰外道说:计自在天,为万物因。今以识阴,为身心从彼流出,及虚空万物,皆其生起,正与此天相似,故曰成其伴侣。然既惑不生灭性,则必迷佛果菩提之道,亦迷生灭识阴,则必亡失,正知正见,而堕邪知邪见也。
子三 出名警觉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立因依心者:计识能生我身心为因,又计是我归依之处为依。成妄计果者:谓以生灭识阴,作真常身,成就妄计之果。亡失本修,自与圆通相违远,流入外道,正与涅槃,相反背矣。此与上科,同一识阴,而所执则异。前执我圆,能生万物;此执彼圆,生我身心;故曰倒圆种。三常非常执竟。
癸四 知无知执 分三 子初 行尽识现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此第四,知无知执,准上可知。
子二 谬解成咎
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温陵曰:所知,即所观识阴也。谓识有知,而一切法,由知变起,因计知体,圆遍诸法,遂立异解,谓无情皆有知也。 十方草木,本属无情,以异解故,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互为轮转,无所拣择,有情无情,而遍皆有知也。《正脉》问:此与佛说,山河化为无上知觉,有何简别?答:今详内所明,见、相二分,本惟一心,迷之为二,故妄见无情,不通知觉,大悟复归一心,则通一知觉,更无外物,非谓各各有知,同他心量也。
今以无情有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谬计无情有知,实本无知,故曰知无知执。婆吒、霰尼二外道名;婆吒,名义集云:跋阇,此云避去,善见律云:初为牧童,毗舍离王,未登位时,共同游戏,童为王蹋,泣诉父母。父母曰:汝应避去,因此立名。霰尼或云先尼,此翻有军,立名之意未详。执一切觉者:二外道执一切有情无情,皆有知觉,此计遍知,竟同于彼,故曰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子三 出名警觉
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是名第四,计圆遍一切有知为因心,成虚无谬误之果,则违远圆通之因地心,迷背涅槃之果地觉,生倒知种;以无情无知为有知,谓倒知种。问:世有依草附木,以显灵异,讵非有知耶?答:是能依能附之精灵有知,非彼无情之草木有知也。四知无知执竟。
癸五 生无生执 分三 子初 行尽识现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此第五生无生执,准上可知。
子二 谬解成咎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环师谓:识阴尽者,消磨六门,诸根互用,今识阴未尽,则才得随顺而已。 若于圆满无碍,融通不隔,六根互用之中,观中一字,足见互用之妙,含而未发也。已得随顺者:虽然互用之妙,含而未发而已;得随心顺意,略无隔碍而已。即便于此,圆融化理,妄生计度,一切诸法,莫不由此四大发生。于是求火之光明,乐水之清净,爱风之周流,观尘之成就,尘即地大,以地大能成就诸事故。各各崇事:崇即尊崇,事即供事,或尊供于火,或尊供于水等,各随所见,而偏执也。为欲增进其圆化之妙,以此群尘,发作本因者,群尘即指四大,如前云: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诸相,以此为发生造作本因。一切所作,皆属无常,惟此常住,故立常住解,以为常司造化之真宰也。并谬计能生圣果,一切圣凡因果,莫不由之而生;实则不能生,故曰生无生执。 诸迦叶波,别姓也,如优楼频螺迦叶等,婆罗门总姓,共有十八,迦叶其一也,乃指一类,事四大之外道。勤劳其心,役使其身,供事于火,尊崇于水,事风崇土,可以例知。以此崇事,求出生死,以求真常之果,成其伴侣。所立既非真常,所修宁有实果?故曰迷佛菩提。崇事无情,立常住解,故曰亡失知见。
子三 出名警觉
是名第五,计著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颠化种。
《正脉》云:计著:邪惑也。崇事:邪业也。迷心者:迷己一真灵觉之心;从物者:从四大无知之物。妄求因者:非因计因也;妄冀果者:非果望果也。 认无情之物为真因,故曰违远圆通;将有漏之果为实证,故曰背涅槃城。生颠化种者:谓生颠倒化理之种类,佛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心为能造,而一切为所造,此是生物之正理。今既颠倒化理,故堕外道种类。五生无生执竟。
癸六 归无归执 分三 子初 行尽识现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此第六归无归执,准上可知。
子二 谬解成咎
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圆明,即是识阴,见前四阴皆尽,露出识阴,圆遍湛明,犹如止水。,而不知仍是罔象,虚无妄想,即便计此,圆明中虚无体性,为究竟地。非灭群化者:非即毁也,要毁灭群尘所化,一切身土,即欲灰身灭土,纤尘不立。以永灭依,为所归依者:以永灭群化所依之空,为所归之处,常处虚空,永为依托,更不前进。岂知乃是虚无不实之境,非是实有可归之处也。以此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以此为托之处,实无可归托也。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者:《正脉》云:无想天,略举非非想,以该四空,非取四禅无想也。诸舜若多,总举趣空天众,为同类也。既以断灭为果,自应迷佛菩提,以虚无为因,自应亡失知见。
子三 出名警觉
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于圆明中,以虚无之心为因,成就空亡之果,谓纵使修到非非想天,八万劫终是落空亡。违远圆通,以不生不灭为因地心;背涅槃城,以不生不灭为果地觉也。现在既以断灭居心,将来必堕断灭之种。《正脉》问:此与后二何别?答:弃有取空,见解志愿皆同,但先心各别,此凡外种伏惑取空,彼圣性种断惑取空也。六归无归执竟。
癸七 贪非贪执 分三 子初 行尽识空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此第七贪非贪执,准上可知。
子二 谬解成咎
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正脉》云:圆常亦识阴区宇。历观上来,于此一境,称圆元、圆融、圆明、圆常,义各有表。元表诸法统归,融表万化含蓄,明表彻体虚朗,常表究竟坚牢。各与本文关涉,细寻可见。由彼观见,前四阴尽灭,而识阴现前,识体精明,湛不摇动,而妄计为圆满常住也。又见识为一身之主,有欲坚固此身,令得常住,同于识精圆明,长不倾逝。倾逝即死也,即所谓长生不死也。不知此身,终是无常生灭,妄生贪著。以此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谓妄生贪著长生,而实非可贪也。诸阿斯陀,此云无比,即长寿仙也。言诸者,以仙非一人,凡求长命者,成其伴侣。不知更求真常之果,故曰迷佛菩提;但知坚固幻妄之躯,故曰亡失知见。
子三 出名警觉
是名第七,执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执著命元者:执著识阴,为受命之根元也。立固妄因者:立坚固幻妄之色身,以圆常识阴为因心。趣长劳果者:趣向长恋尘劳之果报,而不求出离之道也。亡失本修,故曰违远圆通;不出生死,故曰背涅槃城。生妄延种者:谓不达自性真实常住,存想固形,妄冀延长寿命,以成长寿仙之种类也。七贪非贪执竟。
癸八 真无真执 分三 子初 行尽识现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此第八真无真执,准上可知。
子二 谬解成咎
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恣纵其心。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观命:即观受命元由,乃是识阴,与诸类通觉,故曰互通。是知一切身命,咸以识阴为本,一切尘劳,悉与命元有关;于是却留住世间尘劳,祗恐其销尽,则我之身命,无所依托。且行尽识现,一切圆融变化,莫不随心自在。便于此际,正却留尘劳之相。尘劳以贪欲为本,即于此际,现坐莲华宫,取其庄严美丽,微妙香洁。广化七珍,多增宝媛者:七珍即七宝,媛是美女也。使七宝罗列于华宫,俾美女横陈于左右,穷奢极欲,恣纵其心,以为妙乐。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妄执业识,命元为真常,而实非真常。吒枳迦罗,即天魔之异名,吒枳此云结缚,迦罗此云我所作,此魔自谓三界结缚,惟我所作,以能变化欲境,结缚众生故。今却留尘劳,略同彼计,故云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不知更有无上菩提,亡失正知正见也。
子三 出名警觉
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发邪思因者:谓发邪思纵欲,以为因心。立炽尘果者:谓立炽盛尘劳,以为果觉也。违远圆通,本修之因心;背涅槃城,寂灭之果觉也。不断欲而修禅,必落魔道,故曰天魔种。八真无真执竟。
癸九 定性声闻 分三 子初 行尽识现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此第九定性声闻,准上可知。
子二 谬解成咎
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惟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要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于命明中者:谓识阴显露,已能通达,各命由绪,了然明白也。便知此中,识阴遍含,漏无漏种子,为一切凡圣所依。由是分别精粗者:分析辨别,而圣位则精,谓变易精微故;凡位则粗,谓分段粗显故。疏决真伪者:疏通决择,而圣道则真,谓修证真实故;外道则伪,谓断常伪妄故。因果相酬者:世出世间,皆是依因感果,自相酬答。而欲易粗为精,舍伪从真,故惟求感应。感即是修,应即是证,惟求真修实证,速出三界也。
背清净道者:谓背弃一乘实相,清净之道,以双离二边垢故。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者:蹑解惟求感应之事。苦、集,是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间因果。见世间苦谛苦果,皆由集谛烦恼苦因所招;见出世间灭谛乐果,皆由道谛乐因所感。厌苦断集,慕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者:居灭谛涅槃之乐,则心满意足,自谓所作已办,生死已了,更不求进大乘之道,中止化城,不求宝所,得少为足。生胜解者:于菩萨所修大乘,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是人则堕,定性声闻。定性:即不发回小向大之心,钝阿罗汉是也。诸无闻僧者:四禅无闻比丘,及增上慢者,略同此计,故曰成其伴侣。沉空滞寂,故迷佛果,菩提之道,灰身泯智,是以亡失大乘知见。
子三 出名警觉
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圆精应心者:圆满易粗为精,求应之因心,成就沉空趣寂,定性之小果。不得圆通之因心,故曰违远。莫获涅槃之极果,故称迷背。生缠空种:谓永缠于空,而无超脱之志。九定性声闻竟。
癸十 定性辟支 分三 子初 行尽识现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此第十定性辟支,准上可知。
子二 谬解成咎
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
六根互用曰圆融,诸尘不染曰清净,照见命元曰觉明。发研深妙者:发心研究有二种:一独觉,寂居观化,无师自悟。二缘觉,观察因缘,悟明无性,此二人俱得深妙之悟,即以悟境,立为涅槃,以为归息之处。不知更求真如不动,寂灭场地,及性海圆融,缘起无碍,故云而不前进。以是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入定性辟支,辟支梵语,具含缘、独二觉义。定性,以不复前进,亦即不回心者,成其同伴等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者:迷了佛果,无上菩提之道,此宝所也;亡失本修,正知正见之心,此因心也。
子三 出名警觉
是名第十,圆觉吻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圆遍诸类,觉知通吻,此是识阴境界,即以悟境为因心,成湛明果。寂静名湛,成独觉,得自然慧之果;洞彻曰明,成缘觉,究竟无生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者:谓圆通依不生灭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今乃依识阴悟境,即立涅槃,得少为足,中止化城,故曰违远,曰背。生觉圆明,不化圆种者:觉,即独觉、缘觉,生此二种果位;圆明即悟证之境。独觉无师自悟,缘觉缘生无性,遂计其理圆,其智明,即认为涅槃真境;而不能融化透过,所悟所执,空净圆影,依然为一定性种耳。问:识阴十境,前八是外道、天、仙、魔王,错修妄本,贪恋尘劳,不出三界,枉受生死,判属为魔,固其宜矣;而声闻、缘觉、断惑证真,已出三界,而了生死,何亦判属魔境,令人不敢修习;倘遇钝根,有失接引,岂慈悲心者之所为耶?答:准《华严经》,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皆为魔业。况此经乃修楞严大定,圆满无上菩提,声闻、缘觉,得少为足,中止化城,非魔业而何哉?二中间十执竟。
壬三 结害嘱护 分三 癸初 示因交互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如是十种禅那:谓透过行阴十境,识阴未曾起执,总属禅那善境。中途成狂,因依迷惑者:未至圆通中间,或遭枝歧,如前八种各起狂解,因依颠狂见解,不自觉知,故曰迷惑。又于未足中,生满足证者:未至寂灭现前,即生满足证,保果不前,自谓已足;如后二种,定性声闻、辟支是也。然究其所以,实非外魔来扰,皆是识阴将破未破,用心不纯。妄念与正念,交互而起。若妄念胜时,故生斯位。斯位即前十执。
癸二 迷则成害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此警惕显害。众生顽而无知,迷而无识,不自思忖量度,逢此境界现前,各以所爱而取。先习迷心者:积劫熏习,偏爱邪种,迷暗自心。今于定中,所现境界,适与先心相似,投彼病根,发其痼疾,即便欣取,而自休息。前八种,于自所计果,拟是毕竟所归宁地,将谓即是安身立命之处,如第一所归果,第八炽尘果是也。后二种于自所证果,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妄言究竟极证,如第九趣寂果,第十湛明果是也。
然此等,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故云大妄语成。虽皆为妄语,而害分轻重,外道邪魔八种,所感有漏,禅福之业终尽,必堕无间之狱,此约害之重者言之。声闻缘觉二种,现前所证,乃是无漏所感,必无堕狱之事。惟是不成增进,永闭化城,不达宝所,此约害之轻者言之。其害虽分轻重,而于圆通中,皆为魔障耳。
癸三 嘱令保护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沉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歧路。
汝等,存大悲救世之心,秉如来觉他之道,将此辨魔法门,于我灭度之后,正法寖衰,邪法增炽,传示末法之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斯义:即中途成狂等,十种差别之义。既经觉了,颠狂知见自息。前七是见,第八具见爱,以却留尘劳故。二乘,于界内见爱虽尽,而界外见爱犹存。其于涅槃,则迷真执似;于谛理,则厌有著空,不达法空,但求自利等,皆颠倒分别见也。以上诸见不生,故云无令见魔,自作沉孽。自作者:显非外魔来扰,乃是心中见魔之自作耳。沉孽:谓沉重罪孽,如外道邪魔,报终堕狱;声闻辟支,永闭化城皆是也。
保绥哀救,消息邪缘者:绥安也,保绥禅定,哀救行人,消磨息灭邪见之缘。邪缘,即前颠倒分别见爱,全障真正知见。今既息灭,则障尽理现,令其身心,自然得入佛之知见,从此为始,成就圆通,中中流入萨婆若海,直至成佛,不遭歧路;所谓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也。二详分五魔境相,一大科竟。
庚三 结示超证护持 分二 辛初 先超证 二 后示护持 辛初分三 壬初 诸佛先证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如是,指法之词。法门,近指识阴,辨魔法门,远该前四阴。先过去世,恒沙劫中:远指多劫也。微尘如来者:极言其佛之多也。前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乘此心开者:每于一阴未开之时,须要依此法门,而辨别之,不为十种魔境所惑,方得透过。一阴如是,诸阴皆然,识阴若尽,则任运得成无上佛道矣!
壬二 识尽所超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
识阴若尽者:将齐此以明超证也。则汝现前诸根互相为用,六根之体,固属圆融,六根之用,亦复不隔,每一根中,皆兼具五根之用,此当圆教初住,圆通之位;五阴既尽,解六结,越三空,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时也。从互用中者:此即从初住位中,便能入于菩萨金刚干慧,此干慧即前之干慧地,初住已证。耳根圆通,名为金刚三昧,干慧亲依而立,故特称金刚之名。此即一超直入,等觉后心,盖促举始终也。下圆明精心,于中发化者:略表中间,廓周法界曰圆,寂照无边曰明,前偈云: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此即圆通体也,故号精心,谓纯真无妄之妙心。于中即于初住至等觉,两楹之中,发起神通变化。如观世音,获二种殊胜,发三种妙用也。
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
首二句以喻明。琉璃:喻圆明精心;含月:喻于中发化。谓圆明精心,性具神化,不碍发挥运用,洞照近远。如论悟证,已齐佛果。如是乃超十信、十住等,意以初住为能超,中间诸位为所超,下入于如来,妙庄严海;亦即以初住为能入,妙庄严海为所入也。此中复超十信者:全显此经十信,乃初住开出。于地特言菩萨所行者:意表入地,乃真修圣位耳。皆以金刚利智修断,故言金刚十地,与前干慧位中,金刚不同,彼指耳根圆通,是诸位通依,故置诸位之初,此显地上金刚,坚利之智,能断微细无明,故标十地之首。
《正脉》云:于等觉复言圆明者:见始终惟此一心,怛至等觉,则发化之极也。按天台言:圆教有利根者,一生超登十地。清凉言: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皆从初住超之。盖初住名发心住,以是义言,从初发心,即成正觉。旧注谓从七信超之,未敢闻命;大抵详究圆家,只有二位:一断前通惑,从满观行,一超直入初住,中间更不取证。二断后别惑,从入初住,一超直至等觉,中间亦不取证。而佛于圆家,仍列多位者,有二意:一者、为引渐机,令欣从圆顿也。二者、见佛眼明,极能于至迅速者,见而分析也。譬于飞隼上山,虽至迅疾,然亦自下历上;但眼钝者,终不能彻见,而分析之,故须佛眼也。
壬三 圆证极果
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入于究竟如来,圆极之果。妙庄严海者:以万德庄严果海,各尽其妙,是为福究竟。圆满菩提者:以证得一切种智,圆满无余,是智究竟。归无所得者:以契合性真本有,不从外得,是理究竟。上二句显修成,后一句显性具,盖从性起修,修还契性,离性真外,无有少法可得矣!前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不从人得也。初先示超证竟。
辛二 后云护持 分三 壬初 首明遵古辨析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
此是举古佛辨魔法门,先佛授受,修习大定,增进圣位之心要也。奢摩他止定之中,用毗婆舍那观慧,定慧均等,因中始觉智明,分析微细魔事。先佛是过来人,古语云: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自然不错。则今之所说,亦唯遵先佛仪范也。
壬二 正令谙识护持
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
果能如我所说,则诸魔境,一切现前,汝便能谙识。致魔虽然由定,实乃由心。但要心中不生胜解,则心垢洗除。主人不迷,则彼魔事,无奈汝何,自不落于邪见网中。此正令谙识诸魔。
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
阴魔,即心见二魔;由心垢洗除,则阴魔销灭。内魔既销,则外之天魔,自应摧碎其胆。大力鬼神,见其王尚尔摧碎,自应褫丧也魄逃逝,于十二由旬之外;魑魅魍魉,诸小鬼神,自应潜踪匿迹,无复出生。
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
此上先举古佛辨魔法门,如是内魔外魔,一并潜销,故能超诸位,直至无上菩提智果。虽然能超,而于诸位功德,无诸少乏,所谓一悟一切悟,一证一切证也。纵是下劣二乘,亦能回小向大,励志增进。于如来所证,无余大涅槃断果,心不迷闷,于宝所矣!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此转令咒护众生。特约末法之世,去圣时遥,足深忧虑。况愚迷暗钝众生,智不明,而根不利。以智不明,未识禅那中,差别境相;根不利,不知佛所说,辨魔法要;自力法力,二缘俱缺。而乃乐修耳根三昧,直修反闻之定。汝恐同邪者:汝恐未能谙识魔境,误入邪网,即同于邪也。自当劝令,一心持我佛顶陀罗尼咒:无庸他术,但专持咒,此咒既称佛顶,即最尊最胜之法,又称陀罗尼,即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一切法义,皆在其中。设或无读诵性。而未能诵,写于禅堂,及其住处,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者:以此咒常有,金刚藏王菩萨种族,并其眷属,昼夜随侍故也。
壬三 叮嘱钦古教范
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指掌疏》云:既示辨魔之法,又申结劝之义,末复教以,汝当恭钦,则如来反覆叮咛之意,已深切矣!然教以恭钦者有二义:一者、此是十方如来,从始至终,究竟修进之法,当恭敬钦承,而修习之,此嘱以依法,成自利行也。二者、此是十方如来,怜愍最后末世,垂留仪范,当恭敬钦承,而宣传之,此嘱以依教,成利他行也。 《宝镜疏》云:最后垂范者:以当机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是以如来,令其生信开解,乃至示以三如来藏,耳根圆通,正助双修,发行证入,则最初方便,能事毕矣。而更回身再来凭倚,重详七趣,以励精修,复辨五魔,而防惑乱,此于性定,垂示初心,修习仪范,乃在后之又后,故云:最后垂范,正与最初方便,相照应耳。大科初无问自说五阴魔境竟。
戊二 因请重明五阴生灭 分三 己初 蹑前请问 二 具答三问 三 结劝传示 今初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妙开示。
当机即从座起,闻佛最后曲垂遗范,开示教诲,顶礼接受,钦敬奉承法旨,仰体慈悲圣意,记忆受持,而不忘失,传示于末法也。 于大众中下:具陈三问,先问生起妄想,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妄想,如色阴中坚固妄想,受阴中虚明妄想,想阴中融通妄想,行阴中幽隐妄想,识阴中虚无妄想,以为根本想心。我等平常,只知五阴相妄,当体全空;并未蒙如来,微细开示,五种妄想,以为根本。此第一问,请细说妄源也。
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
此次问灭除顿渐。又此五阴,既总是妄想,今欲破除,为当一并顿除,为当次第渐尽耶?此第二问,请指示顿渐也。 如是五重,诣何为界者:此三问阴界浅深,又如是五阴五重。若欲破除,须至何等界限,为色阴边际?何等界限,为识阴边际?此第三问,请因界浅深也。
惟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明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如上三问,乃为进修法要。惟愿如来,大慈不倦,一一详示。不独为此现前大众,清明心目,心地清净,目光明朗,辨识前程,进修无碍;乘愿入彼末法,将如来语,传示后世,令一切修定众生,作将来正法眼也。初蹑前请问竟。
己二 具答三问 分三 庚初 答生起妄想 二 答因界浅深 三 答灭除顿渐 庚初分三 辛初 标说妄想之由 二 详示五重妄想 三 总结妄想所成 辛初分三 壬初 推原生起元虚 二 判决倒计非是 三 结归故说妄想 今初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生死,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此总明五阴,皆以妄想为本。佛告阿难:我说五阴,皆是妄想,以为其本者,岂无故哉?夫精真妙明,本觉圆净者:谓纯一无杂,至真无妄,此指纯真之心,体也。妙者寂义,明是照义,此指寂照双融,用也。名曰本觉者,拣非修成,特言圆净者,即弥满清净,中不容他也。非留生死者:即无界内分段生死。及诸尘垢者:即无界外所证涅槃。如前云:想相为尘,识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乃至虚空者:乃至超略,世界众生,极于虚空。前云: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总之生死涅槃,及诸众生世界,而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盖界内分段生死,即受、想、行三阴;界外变易涅槃,即是识阴;依正乃至虚空,即色阴也。但是本觉妙明心中,元无五阴,如《心经》云: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真空实相中本无也。
斯元本觉,妙明精真,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
此喻妄生非实。斯即指五阴,皆是妄想所生。元是本觉,即指本有觉性。妙明精真,即指一真法界,意显体用互融耳。既元是一真,何有五阴?盖以一念妄动,而成业识;依动故能见,发生见分;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发生相分;既有见相二分,遂发生有情世间,及器界世间。如是空见不分,色阴与劫浊并起。性搏四大,受阴与见浊并起。根尘相识,想阴与烦恼浊并起。知见欲留,业运常迁,行阴与生浊并起。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识阴与命浊并起。总以不了惟心,用诸妄想,展转妄成五阴。故曰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以演若迷头,喻众生不了惟心;认影狂走,喻众生用诸妄想;究竟真本有,而妄本空。由众生不知真本有,而妄迷加失,如演若头本在,而妄惊其失也。不达妄本空,而误迷为有,如演若影非实,而认为真也。意表五阴,从本虚妄不实矣。初推原生起元虚竟。
壬二 判决倒计非是
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正脉》云:此中所以必斥二计者:良以五阴,始从妄想而生,虽有恒无;终依倒计而住,虽无恒有;所谓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是故二计不亡,则五阴牢不可破矣。所以如来欲掘妄想之原,先斥所依之计也。 妄元无因者:承上妄以发生而来,则本无所有,元无有因;如前云:若有所因,云何名妄?是知现前五阴,唯是妄想。以其展转相因,递相为种;内教学者,因立因缘,故云于妄想中,立因缘性,已是方便,非有实义,何况外道邪见,拨无因果;复迷因缘者,而称五阴,为自然性也。其实因缘、自然,皆为戏论,故举虚空之喻,以况显之。彼虚空之性,虽似不动不坏,犹实幻妄所生。前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是也。何况因缘、自然,二计皆是众生妄心,颠倒分别,妄生计度,都无实义也。
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
又阿难!汝果能知妄想有所起处,可说妄想以为因缘,此纵许也。若妄想元无起处可得,当体全空,则说妄想因缘者,元无所有矣,此即夺也。因缘,乃内教小乘,以为不了义而非真,何况外宗,并不知因缘,而谬推自然者,则愈妄之甚也。二判决倒计非是竟。
壬三 结归故说妄想
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是因缘、自然,二计俱非之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五重盖覆,根本生因,虽有坚固,虚明等,五种差别,同是妄想,更无他物也。斯正如来,欲令众生,了妄无因,知真有本也。盖佛自第一卷,普判众生误认文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此迷真也,用诸妄想此认妄也;此想不真,故有轮转。遂将妄想二字,重重开示,至此五阴,说出五种妄想,以为其本,分作五重,一一详示,乃见为人一片婆心,成始成终之至意也。亦见本经,十卷文字,起结脉络,势若回龙,首尾相顾也。初标说妄想之由竟。
辛二 详示五重妄想 分五 壬初 色阴妄想 至五 识阴妄想 壬初分三 癸初 示体因想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
此别示五重妄想,先明色阴妄想,五根六尘,皆为色阴,今特显其与妄想相应者,且就内身五根而言。我虽然为汝发明,五阴本因,汝犹不知,色阴为坚固妄想。故云,汝之形体,有质碍可见者,先因父母,俱动爱欲妄想而生。爱欲妄想动,而后有赤白二渧,若汝中阴心中,非有憎爱之想,自不能揽为自体。前云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务必父母与己,三想感应和合,而来想中,传续命根也。
癸二 引喻详释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
此引喻显妄。如我先于想阴文中,曾言二喻,今复引之也。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然悬崖不有,醋物未来。但凭虚想,而口水足酸,虚妄而应。而汝现前身体,必非与虚妄,通为一类者,口水如何因谈醋出?足酸如何因思崖生?此句影略也。是知口水足酸,既然由想而生,汝体虚妄,亦应同于口水足酸也。现前色阴既尔,而前之根本色阴,例此可知。
癸三 结名妄想
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是故者:是汝体口水,虚妄通伦之故。应当得知,汝现在色身之体,名为坚固,第一妄想:谓取著有力,坚固而不可解也。如父母交遘,欲爱妄想,与自己投胎,流爱妄想,其坚固有力,自不待言矣!《正脉》问:内根固然,若兼外器,何关妄想?答:如前世界相续中,言坚明立碍,及坚觉宝成等,亦坚固妄想也。初色阴妄想竟。
壬二 受阴妄想 分二 癸初 转想成受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
此明受阴,即虚明妄想也。即此色阴中所说前喻,临高虚想之心,以发起受阴者。想以取像为义,受以领纳为义,前色阴即五根,此受阴即五识,而想阴即第六意识。临高想心,即六识,曾经悬崖险处,落卸影子,在想心中。今闻悬崖,则起临高虚想之心,能令汝之形体,真受酸涩。受酸涩处,即受阴,于三受中,是苦受,所谓转想成受也。悬崖不有,想虽无实,而酸涩忽形,受乃是真;如是诸受,皆可例知其妄也。
癸二 推广结名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由想心为因,所以受阴生起,能动色阴之形体,真受酸涩之妄境。此由因受生句,合临高想心;能动色体之句,合能令汝形,真受酸涩。汝今现前,正示受阴也。所谓顺之则益,即乐受;违之则损,即苦受。二现驱驰者:即苦乐二者,现在能驱役自心,驰流不息。文中不言不苦不乐受者,因舍受不显,苦乐二受,现前分别,容易明白也。温陵曰:临高空想,而酸涩真发,违顺皆妄,而损益现驰,则受阴无体,虚有所明,故名为虚明,第二妄想。二受阴妄想竟。
壬三 想阴妄想 分二 癸初 身念相应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
此明想阴,即融通妄想,全以想阴之虚,能使色身之实,虚实相应,以见想阴之妄也。由汝念虑者:念虑,即想阴也,亦即前所谓,浮想是也。谓由于汝之第六意识,想念与思虑,所以能使役汝之现前色身。而身是色法,念是心法,色法本非心法同一伦类;既非念类,不应随念,故难以汝身之色法,何因缘故,随心法之念所使耶? 即今现前,根尘相对,种种取像,想阴以取像为义,然皆因想念心生,而后诸根之形方取;则知根身,所取之像,必定与想念而相应也。此约体通五识,故能令色身,时时与念虑相应;前难云:随念所使者此也。《宝镜疏》取喻如歌舞工伎之人,随他拍转,拍缓则步缓,拍急则步急,而身与念,亦若是矣。
癸二 推广结名
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寤即想心,寐为诸梦者:寤即醒也,寐即睡也。醒时即是想心,乃通于散位独头;睡时即为乱梦,又通于梦中独头。不言定中独头者,以此经三摩,非思惟影像之定,独头不起现行故。则汝身汝想,无时无处,而不相应;良由汝之想念不息,以故摇动妄情,或寤或寐,纷燃无间也。则知想阴,与前五根,并五识,互融互通,为第三妄想。不惟互融色身,随念所使,而且互通梦寐,摇动妄情。则知此阴,双融色心两处,俱通寤寐两境,故名融通妄想也。三想阴妄想竟。
壬四 行阴妄想 分二 癸初 体迁不觉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
此明行阴,即幽隐妄想也。化理不住者:指行阴为变化之理体,有迁流之事用,体属生灭,故云不住。运运密移者:谓念念迁变,秘密推移,表其幽深隐微之动相。《庄子》喻以夜壑负舟,正此密移之意;但彼谓造化,此言行阴也。此下乃释密移之事,能迁实体。意谓行阴,生、住、异、灭,四相迁流,念念不停,能迁实体;如初生之时,甲渐渐长,及其壮也,发渐渐生,逮乎垂老之年,气渐渐销,容渐渐皱,其谁使之耶?殆行阴为之。日夜相代,曾无觉悟者:此皆日夜生、住、异、灭,无有少停,互相更代,从古及今,曾无一人,能觉悟也。波斯匿王云:变化密移,我诚不觉者此也。
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
此双诘是非,显体虚妄。故呼阿难,此迁流之行阴,若果非汝心者,云何能迁变汝之实体耶?以见不非汝也。如必此迁流之行阴,是真汝心者,汝何不念念觉知耶?以见不即汝也。是汝非汝,两不可定,足知虚妄非真矣!初体迁不觉竟。
癸二 结名妄想
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幽隐者:幽深隐微。则汝诸行:指现在行阴,念念迁流,不得停住。《仁王般若经》云:一念之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其幽隐难知,是非莫辨,彻体虚妄,故以妄想名之。又以密移不觉故,冠幽隐之号。《正脉》云:大抵受、想、行之三阴,虽皆属心,而文中皆显与色身通贯;受则能令色身领境,想则能驱使于身,行则能迁变乎体。又虽说三阴通贯色身,而实要显身为念伦,非真实有也。四行阴妄想竟。
壬五 识阴妄想 分四 癸初 纵夺真妄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不容习妄。
此明识阴,即微细精想也。纯一无杂,横竖洞照,曰精明,所谓似一也。浮想已尽,迁扰俱停,日湛不摇处,所谓似常也。即此似一似常,元是根本识阴,体通如来藏性,众生迷位之中,离此无别真体可得,第一卷云:识精元明是也。若以此精明不摇之识,为恒常不变之性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所谓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此固以根本难知,指出现前六用,令凡小之人,知现前见、闻、觉、知,与识精同体故。若实精一无杂,真实无妄者,自不容习种之妄染;譬如真金,不应混杂泥沙也。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何因反难之词。既云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下正明习妄之事,故反难云:何因缘之故,汝等曾于畴昔之年,睹一奇异之物,既见奇物,必先留心,经历年深岁久,初时犹忆,久则斯忘,久之又久,则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者:于后来忽然之间,覆睹从前奇异之物,而记忆宛然如昔日。由前六熏习之力,熏成种子,在八识田中,曾不遗失,故以何因反难之。六识如聚敛之吏,七识似出纳之官,八识犹库藏之使,故知此论收执不忘,惟约第八也。理实此识,尚能忆持多劫,无量种习,次第成熟,岂止现生之睹物耶?则此下,显妄非真,精了即精明也,亦即现前见、闻、觉、知,同一无分别性,名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者:前念后念,受彼妄习所熏,无有停息,分剂头数,无量无边,有何可筹量计算也。
癸二 正申喻示
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
阿难!应当了知,此八识,湛不摇者,熏之以真则真,熏之以妄则妄,亦非真常不可动摇之性也。但如急流水,《正脉》云:须取无波,平流之急水。望如恬安也静者:以其无波之参差,无飞湍之上下也。次二句,明其正因流急,故不可见,非真无流也。尝验其流,抛一草药,于其水面,草药迅疾而去,方觉其流之最急,非无流也。 若非想元者:谓此若非前四阴,妄想根元,宁受妄习所熏,此决言其犹有微细妄想故也。
癸三 的指灭时
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
然此微细妄想,直待何时,方得销灭?除非汝之六根,互用之时,根隔开合之际,此之妄想,亦无时而得灭也。但经用反言以显,故云:若非根解入圆通,此妄终无灭时也。六根互用开合,正当寂灭现前时也。
癸四 推广结名
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此承上文,未得六根互用,未尽想元,故汝现在,见、闻、嗅、尝、觉、知六精之性,即第八识中,念念受熏,互相串穿。虽习气几微,令不散失,则湛然了知之内,即精明湛不摇中,一分无明为能串,而六根习几为所串耳。故罔象虚无,若无不无,似有非有,凡夫计为命根,二乘认作涅槃,虚而作实,无而为有,是为颠倒,微细精想。谓迷真执似,迷真如藏性,执相似藏识,岂非颠倒乎?前四粗,显此识微细,又此识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故名精想,但多一捏而已,放手即是真月矣!二详示五重妄想竟。
辛三 总结妄想所成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此总结五阴,即五种妄想所成也。此五种,即是众生所受报法。受此五种,盖覆真性,故名五受阴,又名五取蕴。一切众生,莫不取此以为自体,故名此身为五蕴幻躯,又名五阴身也。由是而观,五阴,虽浅深粗细之不同,而要之皆妄想所成,悉非真心本有也。
《宝镜疏》云:良以众生,自迷如来藏性,而有妄色妄心,依此色心,而成五阴,故有世间凡、圣差别也。若以众生知见,执此五阴,为实有者,即世间法。若以二乘知见,执此五阴,为空寂者,即出世法。若在诸佛菩萨,善得中道,了色即空,达空即色,即为出世上上法,乃第一义谛,不思议境界也。设若离此五阴之法,则五乘圣教,亦无安立之处也。以故,迷之则凡,悟之则圣,皆不出此。凡修定者,苟能于是,用金刚观智,荡涤空有情计,扫除断常知见,了一真之本具,达诸妄以本空,则其五阴妄想之心,当体清净,即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矣!初答生起妄想竟。
庚二 答阴界浅深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惟色与空,是色边际。惟触及离,是受边际。惟记与忘,是想边际。惟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阿难前第三问,如是五重,诣何为界?佛今于第二超答云:汝现今欲知,因界浅深者,此一科之文,披阅诸家疏释,惟交光法师,研究有得于心,详释边际之浅深,超千占而独最,故悉依之。交光法师云:今考古训,十八界,乃云界者因义;谓出生诸法,如地生物,而地为物因也。今五阴即界之开合,故名因界,但是阴之别名而已。浅深,即是边际之浅深,历五阴而各有也。如色阴中,有相为色,无相为空,若离诸色相,而栖心空净;祖家,谓之一色边,唯识,谓为空一显色,是知尽色,而不尽空;皆未出乎色阴边际,而一切空忍,皆非究竟也。受阴中,取著曰触,厌舍曰离,断诸取著,而不忘厌舍,是犹住舍受之中。故佛于离幻之后,复教离离,是知尽触,而不尽离;亦未出乎受阴边际,而一切背舍,皆非究竟也。想阴中,有念为记,无念为忘,除诸念而不忘无念,是仍住于静念之中。故佛言:有念无念,同归迷闷。祖云: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是知尽记,而不尽忘,亦未出乎想阴边际,而一切无想,皆非究竟也。行阴中,以迷位,散心粗行为生相,如二卷喻如瀑流者是也。以修位,定心细行为灭相,如此卷喻如野马者是也。然此细行,似灭非灭,仍是清扰细迁,如定中人,不免爪生发长,足以验之。是知尽生,而不尽灭,亦未出乎行阴边际,而一切灭定,皆非究竟也。识阴中,以有入为湛入,盖泯行流,而灭归识海。经云: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是也。以无入为合湛,经云: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是也。盖合字有不动之意,即流急不见其流也。然此合湛境界,分剂非浅,良以始言湛入,特表行阴方消,识海初入;按位已当七信,齐于四果。而圆通正在闻所闻尽,终言合湛,更名识海久停,湛明净极,虽视湛入有加,居然仍在识境,咸不免于最细四相所迁,是知尽湛入,而不尽合湛,终未出乎识阴边际;所谓清光照眼,犹似迷家,而一切明白法身,犹未究竟也。问:识阴尽时,毕竟何位?答:入初住,证圆通也。经云: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是其明征也。问:此之识阴,既惟第八,即是业识,而别经论,皆谓无明生相,等觉后心方尽,今言初住即尽,而后位依何住持耶?答:彼是渐教所谈,初住等觉,尚隔天渊,岂遽说尽?此是圆顿之旨,经文从互用中,顿超诸位,能入金刚干慧,非等觉后心而何?应知胜义中,真胜义性,大不思议,不应以渐而难圆也。然以此总较,因界之浅深者,若但知色为色,而不知空亦是色者,知色界之浅者也;知空色之皆色者,知色界之深者也。如是乃至但知湛入为识,而不知合湛亦识者,知识界之浅者也;知湛入合湛皆识者,知识界之深者也。是则发挥五重妄想,可谓极尽其境界矣!
庚三 答灭除顿渐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阿难前第二问云: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故如来在此第三,而追答之。此五阴生灭次第,即六根结解次第,故先明五阴,生起灭除,二重次第。此五阴元,是从细向粗,一重叠一重,次第生起也。生则从细向粗,因迷藏性,以为识性,故曰生因识有。由识而行,由行而想,由想而受,由受而色;如人著衣,必自内向外,而渐著故。灭则从粗向细。须从色阴先除。则受、想、行、识,次第渐除;如人脱衣,必自外向内,而渐脱也。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此单陈灭除次第,而仍兼始悟则无次第,而终修须次第也。盖此五阴,以理推究,如前所云:五阴本因,同是妄想。既唯妄想,妄性本空,一念顿悟,乘此心开,则五重妄想,如红炉点雪,一并销除,有何浅深次第之可得耶?《正脉》举喻,夜暗惊杌为鬼,奔驰荒越,一被他人说破,鬼想全销。 若就事相而论,事,谓修断之事,色心诸法,非能顿除,务必自浅而深,因五阴之次第而渐除以尽也。《正脉》云:鬼想虽已全销,而驰途岂能遽返,要须历返前途,方归旧处矣!总是顿悟,渐修之意而已。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此乃斥问。取第五卷,绾巾以示伦次之文云。六结不同,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是结解,定有伦次,故云:我已示汝,劫波巾结。前阿难亦云: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于彼既知,于此即应理会。故责云:何所不明,再此询问。此处破阴之文,与解六结而入圆通比之,破五阴而登初住,法数五六参差,如何会合?答: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解动结,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解静结,初解动静二结,破色阴。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解根结,破受阴。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解觉结破想阴。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解空结,破行阴。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解灭结,破识阴。如是解结破阴,若合符节矣。
《宝镜疏》问:如何是顿悟渐除之义乎?答:如大海猛风顿息,是顿悟也;波浪渐停,是渐除也;如婴儿诸根顿生,是顿悟也;力量渐备,是渐除也;如太阳顿出,是顿悟也;霜露渐消,是渐除也;如春笋顿长,即与母齐,是顿悟也;枝叶分敷,节节而上,是渐除也。若但顿悟,而不渐除,则有解无行,执理迷事;若但渐除,而不顿悟,则有行无解,执事迷理;均非正修真三摩地也。二具答三问竟。
己三 结劝传示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此总结五阴,劝令传示将来也。故嘱云:汝应将此五阴妄想根本元由,一一研究,色阴坚固妄想,受阴虚明妄想,想阴融通妄想,行阴幽隐妄想,识阴微细精想。心得开通者:谓妄想之名,虽浅深次第有异,了达同一虚妄,更无根绪;此劝其自利不迷也。传示将来下,劝其利他普益也。遍言末法之中者:以众生根基浅薄,执心太重,五阴难除。诸修行者,若不思修行,则姑勿论耳。如要修行,则当令识五阴体性,虚妄根元,既是虚妄,五阴岂有真实,认妄为真,故有轮转。深厌自生者:谓既达五阴全妄,其体本空,则深切厌离之志,自然发生矣!知有涅槃者:知本有不生不灭,真性全在,依此为本修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不复更恋三界,有漏生死因果矣。恋字与厌字,敌体相反,既厌而岂恋哉?二因请重明五阴生灭竟。并上大科,谈五魔令辨,以护堕落竟。自阿难请谈七趣以来,至此说法,更为一周,名为超有出魔周。
《指掌疏》云:首楞严,翻为究竟坚固,以不动不坏为义。今经精研七趣,唯是自业所招;详辨五魔,都缘邪思所致;重明五阴,总以妄想为根。自业所招,七趣成而密因坏;邪思所致,五魔起而了义亡;妄想为根,五阴覆而万行颓。密因坏,则正信不坚;了义亡,则正解不固;万行颓,则真修必坠;是始终不坚,而有坏也。今知自业所招,业不造,而七趣空;邪思所致,思无邪,而五魔遁;妄想为根,想离妄,而五阴销。七趣空,则密因本具,而正信坚矣!五魔遁,则了义现前,而正解固矣!五阴销,则万行无滞,而真修成矣!真修既成,妙证必克,据此则生信、发解、起行、证果,从始至终,究竟坚固,不动不坏;题中首楞严三字,义统乎此。自阿难请定以来,历谈至此,为正宗分竟。
乙三 流通分 分五 丙初 较供佛之福 二 答获福之多 三 叹灭恶之功 四 举两利之胜 五 结大众法喜 今初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此明流通分。流者:流传后世;通者:通达十方。经分三分,譬如一人:初序分如首,五官具存,观之便知善恶,亦如经中序分,一观便知,是大乘小乘。二正宗分如身,五脏全在,以为一身之要。三流通分如足,以便行走。经有流通分,能成法益,流传无尽,通达无边也。此以财施较定供佛之福。阿难!设若复有一人,遍满十方虚空,则虚空无尽可知;如是虚空,盈满七宝,则七宝无边可知;以此满空七宝,供养一佛二佛,则财施之胜,福田之广可知;何况持以奉上微尘数诸佛,一一悉皆,钦承奉事。心无虚度者:即无有一佛,而空过者,则福田之广,愈可知矣!又以满空七宝供养,是广大心;供养诸佛,是第一心;微尘诸佛,心无空过,是常时心;如是三心并发,在汝阿难之意,以为云何?是人以此施佛,殊胜因缘,得福多不多耶?
丙二 答获福之多
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满。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阿难答言:虚空遍满十方,故言无尽;珍宝盈满虚空,故言无边。昔有下,举例较量,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获转轮王位者:据达磨显宗论云;无灭尊者即阿那律。昔于殊胜福田诸福田中。佛为殊胜福田,因以七钱,施设食供,后异熟报,七返生于三十三天,七生人中,为转轮王,最后生于大贵释种,余如《阿含》等经不录。转轮圣王,统领四大部洲所有国土,人中福报第一;七宝具足,千子围绕。七宝者:金轮宝、马宝、象宝、主兵臣宝、主藏臣宝、女宝、宝藏瓶。 况复现前有人,虚空既穷,十方佛土,又充遍珍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纵使穷劫,以第六意识,思量拟议,尚不能及。如是福报,云何更有边际。
丙三 叹灭恶之功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
欲显灭恶之功,先示真实之语。因以下:弘经之时至少,而灭恶获福甚多,恐难生信。故先举诸佛如来,所有语言,无有虚而不实,妄而不真,汝当谛信也。
若复有人,身具小乘,淫、杀、盗、妄,四根本重罪;十波罗夷:大乘十种重罪。波罗夷:义当极恶,亦译名弃。谓若犯此罪之一者,即应堕狱,况复俱犯?即应速堕;故云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等。瞬息时之极短,犹言临堕迅速也。先堕此方阿鼻地狱,具足一劫;更堕他方,阿鼻地狱,具足一劫,乃至展转,穷尽十方无间。无间者:即阿鼻之华言也。靡即无也不经历者:显十方俱经,诸狱备历也。
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消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此举暂尔弘经,即指将要堕狱之人。能以一念者:谓能以一念,回光返照,背尘合觉,顿悟圆通法门;深入一门,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既顿悟已,又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修禅那者,令其各得开悟,续佛慧命,绍隆佛种。然而弘经之功虽少,惟以一念,其所得之益甚多,不可为喻。 是人罪障,应念消灭者:是人罪障,即小乘四重、大乘十弃。应念者:应其弘经之一念,顿悟真如本有,妄想本空,则何罪不消,何障不灭?所谓千年暗室,一灯能破;又如一星之火,便可燎原,顿成灰烬。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者:不惟只消罪障,且能变苦为乐,其故何也?以能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此法门,即圆顿法门,圆彰法界,极显一心,此一念心,即十方如来,成佛真体,故能变苦因成乐国,化魔界成佛界矣!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不仅离苦得乐,仍当得福无量,超越无比。前之施人者:即超越前以盈空珍宝,奉上尘数诸佛之人。超越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展转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倍。总之前人之福,任说无有边际,回不能及于此福之少分耳。 超越前人,略有三义:一、约佛,不以财施为重,惟以法施为重,以能一念,悟此圆顿法门故。二、约行,不以自行为要,惟以化他为要,以能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故。三、约福,前是有漏之福,此是无漏之福,以能出离生死,永脱轮回故。譬如摩尼一颗,胜似海宝千般,阿伽陀药,压倒医方万品,则超越前福,固其宜矣!三叹灭恶之功竟。
丙四 举两利之胜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弘经利益,转苦为乐,已如上说。今举无恶,诵经持咒之人言之。能诵此经者:能诵持显文,一心不乱,若文若义,了解分明。能持此咒者:能加持密咒,三业相应,有正有助,自能得益。如我广说,穷劫不尽者:此诵持之福,如我以四无碍辩才,广为宣说,穷劫说其所得之福,所受之报,尚不能尽。然而自利之行,尚且如此,何况更能利他乎?
依我教言,如教行道者:如前文言,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此首二句,即依我教言。下于我灭后,宣传开示,遍令末法,一切未学众生,觉了如斯辨魔之义,此即如教而行利他之道。诵经持咒,既是显密双修,而自行化他,仍复自他两利也。
直成菩提,无复魔业者:况无上菩提,必须两利圆满,方克证入。从初发心住,一超直入,妙觉果海,圆满菩提,于其中间,中中流入,更无魔业肆扰,诸委曲相。 《指掌疏》云:此经显密双修,自他两利,如风帆扬于顺水,若狮弦奏于群音,自然直成菩提,无复魔业。此功德所以无尽,而称赞所以靡穷也。
丙五 结大众法喜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此经已者:自阿难请定之后,如来初示佛定总名,令知诸佛,修因克果;次说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开圆解;三说三摩修法,令依耳根,一门深入;四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疾趣菩提;正说妙定始终已竟。复详初心紧要,初谈七趣劝离,以警淹留;次辨五魔令识,以护堕落;三请重明五阴,生灭之相,正宗已竟。复说流通,较量持福,灭恶之功,两利之胜,至此所应说者,皆已说竟。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解见在前。序分,唯列比丘,余三或是后来,今则俱列,以如来凡说法处,必有四众,为内护故。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八部列三,余亦应有;以如来说法处,必有八部,为外护故。序分不列,非所急也。及诸他方,菩萨、二乘者:他方菩萨,序分中,咨决先来众,及音感后至众。他方二乘,序分中,唯列辟支无学,并未列罗汉,或亦后来,故以俱列。圣仙童子者:内修圣道,外现仙身,不坏童真,故称圣仙童子。或因闻法而来,或因护咒而至,故序分不列。并初发心,大力鬼神者:鬼神特加发心;大力者:表其立志护法,具大神力,可以降魔制外,而为外护之众。皆大欢喜者:合会大众,法喜充满,既闻正宗,而获本妙圆心;复闻流通,而知究竟弘益。依如来之密因,起了义之修证,发菩萨之万行,一超直入,妙庄严海;自庆成佛有分,皆大欢喜也。作礼而去者:进而闻法于师,退而修法于己;作礼:表谢法之仪;而去:为自修之行。又去不徒去,要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正所谓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也。全部正文,讲解已竟。
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十四卷终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文卷第十终
稽首十方婆伽梵 一切尊法贤圣僧 本师释迦牟尼佛 首楞严经最上乘
愿赐慈悲垂护念 顿令下智成净慧 每于深奥玄妙旨 精研细讨得领会
启悟密因与了义 逆流照性发明耀 一门深入达心源 竟究坚固无动坏
妄性本空真本具 一超直入如来地 仰符圣意述微言 普愿流通续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