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修行:灯云法师:学佛次第_学佛的修行次第有哪些
- 2023-06-28 14:13
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佛法义理,深广无涯。经有三藏,致使无量学者望而却步;理有三乘,导致恒沙行者迷失方向。由彼法门八万四千,或简或繁,或总或别;使诸行者,尚且不知入门之处,更何况修学次第。《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由此之故,故而依据经教,大略归纳六种次第,以便同道之人,共入正觉之门。
一者、在佛法理论上,以缘起、性空、不二法门、一佛乘为次第。先明缘起法,深信因果,必能使人心生敬畏,断恶修善,从而移风易俗,人心归善;其依据之经典有《十善业道经》《业报差别经》等。
次明空性理,不住不着,必能使人心无挂碍,身心自在,从而破迷开悟,转凡成圣;其依据之经典有《金刚经》《大般若经》等。再入不二门,法法圆通,必能使人圆融自在,事理无碍,从而普门示现,舌灿莲花;其依据之经典有《维摩经》《圆觉经》等。最后悟一佛乘,直心道场,必能使人不历僧祗,入如来地,从而住常寂光,获妙庄严;其依据之经典有《法华经》《华严经》等。
二者、在学习修行上,以信、解、行、证为次第。此乃修行佛道所必经之四种过程。首先须信乐佛法,于诸法之实体,与三宝之净德,世出世之善根,深为信乐;如《大智度论》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其次了解佛法,即由见闻经典,思维义理,而心生悟解;如《华严经》曰: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进而身体力行,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心与道合,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即是如法而行也。最后证得道果,与十善相应,证人天果;与无我相应,证罗汉果;与无上菩提相应,证得佛果。
三者、在应机施教上,以三乘根机为次第。一者人天乘,乘五戒十善乃至四禅八定之行法而生于人天者。二者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而悟四谛之理,以证阿罗汉果。
三者菩萨乘,又云大乘,三无数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人天,度脱一切,是名大乘。此三乘于经典中,或以羊、鹿、牛三车譬之,或以象、马、兔三兽比之。
四者、在开发智慧上,以闻、思、修三慧为次第。闻慧者,谓从经论中闻,或从善知识处闻,以因闻故,能生无漏圣慧。思慧者,若能思惟经论中及善知识处所闻法义,皆能生于无漏圣慧。
修慧者,谓既已闻法,思惟义趣,即当随顺修习,因此修习,能生无漏圣慧。依此闻慧则生思慧;依思慧则有修慧;此乃断烦恼、证涅槃之过程。犹如依种生芽,依芽生茎,依茎转生枝叶花果。故前二慧为散智,仅为发起修慧之助缘;修慧则为定智,具有断惑证理之作用。
五者、在修证层次上,以五分真香为次第。如《坛经》云:一者,谓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者,谓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者,谓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者,谓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者,谓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此五者环环相扣,因戒而生定,因定而发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
六者、在念佛上,以信、愿、行三资粮为次第。首先信有净土、信佛必来接引、信自己必能往生。其次由信而生愿,志愿坚定永不移,愿生净土九品莲。最后由愿而起行,依《观经》净业三福而起行;由于所行浅深不同,故有三辈九品之别。资粮者,譬如远行,一要资财,二要粮食,若缺此二事,则绝难到达。
以此次第,渐进佛果;愿诸有缘,各取所需。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灯云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