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国师惠安和尚
- 2023-07-08 08:52
慧安和尚,是隋唐时的一个名僧,本姓卫,荆州(在今湖北省)枝江人。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朝廷下令查验登记天下的僧尼,当户籍官问到慧安时,他指指自己的光头说:“我无名。”问:“你本来叫什么名字?”答:“本无名。”他怕户籍官再来纠缠,就躲到深山老林里去了。
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隋炀帝强征数百万劳役,连年开凿大运河,因工程浩大,国力难支,弄得全国到处怨声载道、饿莩遍野。慧安和尚走出隐身之处,四处化缘以赈灾民,由于他名气大,已往达官贵人要见他一面也不容易,所以他出山后乞得钱粮不少,很多饥民都得到他的救济。隋炀帝也听说了慧安和尚的善举,请他入朝,他不愿与弑父为帝的杨广为伍,躲到太和山里去修行了。后来,又先后去衡山、终南山行“头陀行”。所谓头陀行,源自古印度,其要义是十二种条规:⑴纳衣,又称粪扫衣,以人所弃之粪扫者,缝纳为衣。⑵三衣,只穿僧伽梨、郁多罗、安陀会三种简衣,不穿其它长衣。以上两种属于衣服类。⑶乞食,又称常乞食,不受他人之请及僧中之食。⑷不作余食,即午前中只能作一正食,二度以上正食即被称为余食,果饼粥等小食不在此限。⑸过午不食。⑹一揣食,又称节量食,受一碗于钵中便止,不可多食。以上4种属于食类。⑺阿兰若处,意思是住于远离人群的空闲处。⑻冢间坐,住于坟墓之处。⑼树下坐,住于树下。⑽露地坐,树下犹有庇阴,去而住于露天之地。⑾随坐,有草地即住,不管树下还是露天之地。⑿常坐不卧,常趺坐,不横卧。以上6种属于住处。总起来说,头陀行是一种衣、食、住都极严格的苦行修法,汉地也将行脚乞食者称为头陀。
到了唐朝,高宗(公元650-683年在位)景仰慧安的大名,下诏请他入宫,他仍不肯,连诏书也不接,又云游去了,最后跑到嵩山少林寺,打坐修持后,觉得这地方很好,对旁人说:“这是我以后的终老之地。”
武则天当皇帝时(公元690-704年在位),慧安和尚已一百多岁了,在武则天一再邀请下,兼之他觉得一度出家为尼的武则天有殊胜佛缘,这才答应下来,当了女皇的国师。有一回武则天问慧安:“您多大年纪了?”慧安回答:“不记得了。”武则天说:“一个人怎会不记得自己的年龄呢?”慧安说:“人之生死之身,就若循环一样,循环无始无终,又哪里要记住起始?何况人的心境,更象流水一样,无间无断,若见一水泡而起灭断之念,那只是妄想罢了。从人初有意识到最终涅槃,大诋也就是这样。你说说看,还有什么年啊月啊要记的么?”武则天听了这番话,感触很深,当即趴在地上叩三个头,表示对国师崇信之深。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武则天特赐给慧安国师一件紫色袈裟,次年,又赐一件精制的摩衲。此时,慧安国师已一百二十六岁高龄,他不顾武则天再三挽留,回嵩山少林寺去了。
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 三月三日,慧安和尚对门徒说:“等我死后,你们把我的尸体扔到林子里去,让野火把他烧了。”说完这话,他象平时一样打坐入定,五天五夜,不吃不喝。曾有客人来访,在他耳边说话,他毫不理会。五天后,偃身而寂,享寿一百二十八岁。
门徒根据他的嘱咐,把他尸体抬到野外林中的一块空地上,铺上一些树枝干草,还没点火,野火就自动燃了起来。骨灰中共拣得舍利子八十颗,其中五颗紫色,极为罕有,被中宗皇帝要去,供养在宫中。过了几年,李隆基当皇帝了,少林寺专门为慧安和尚建了个塔,安放他的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