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初一、十五要吃素?
- 2023-01-27 23:06
随着人类文明和自然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尤其在营养过剩和食品安全问题齐发的今天,素食备受青睐,吃素已然成为一种健康的社会风尚,素食主义也形成了一种饮食文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吃素。
很多素食主义者表明开始吃素后,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加的柔软,身体变得更加的轻盈。对于修行人来说,吃素就是以“修心”理念的深刻体现,清净身心,修身养性。
《地藏经》云:“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属于佛教的十斋日,在十斋日内,行善、做恶的果报加倍。所以在初一、十五斋戒,食素,不仅是为自己增添福报与功德,也是为身边的人培福。
初一十五为什么吃素?很多在家修行的居士都会遵行初一十五吃素的饮食原则,其实初一十五吃素不仅仅是因为信佛向善之心,也有历史的原因,更是符合科学养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素食”在中国古代的含义并不等于“不吃肉”。汉语“素”字本义是指白色、干净和质朴。有专家作过考证,素食在中国古代有三种含义:
此义与我们现代意义的素食重合。
这与现代意义上的天然纯素食有相近的地方,区别只是现代人已很难吃上他们理念中的“天然纯素食”。
按照中国传统的养生学,人不应该追求浓烈肥厚的饮食,“平易恬淡”才是养生的硬道理。随着佛教传入,南北朝有“菩萨皇帝”之称的梁武帝,使素食成为中国大乘佛教的鲜明特色。
古老的中医学一直是主张多用清淡素食。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翼方》中说:“食之不已为人作患,是故食最鲜肴务令简少。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多则不消。”
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饮膳正要》、《本草纲目》等中医古籍中,都记载有用蔬菜制作素食的饮食疗法。
佛教在“斋戒”问题上的态度,对中国的素食人群是最具号召力的。在传统寺院里,同住的比丘们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集会一处,请精熟律法的比丘说戒,以反省过去半月内的修行是否合乎戒律。若有犯戒者,则于大众前忏悔。而作为在家佛弟子的居士们,则应在这样的日子里斋戒净心,自然就只能吃素净的食物了。
吃素之本意乃佛教徒为培养‘慈悲心’,由梁武帝依《楞伽经》开示,下令全国‘出家众’不能吃众生肉而流传下来,故全世界之‘出家众’,只有中国才遵守此规定,不过依医学保健观点,吃素是很好的,值得鼓励。
初一十五吃素并不仅仅是信仰问题,而是符合科学和养生的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