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七集)

  • 2023-07-19 10:14
简介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七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翻开经..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三十七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翻开经本第九十三面,从第一行最后一句开始看起:

【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修胜菩提行。受记当作佛。】

这首偈子是接着前面讲下来的,这是阿弥陀佛赞叹菩萨。十方的菩萨们,他们都来极乐世界参礼阿弥陀佛。这一句偈是讲到修行这个行门最殊胜,叫『究竟菩萨道』,这个「究竟」就是圆满的意思。那「菩萨道」是什么?菩萨道是无量无边的,归纳起来可以说是四弘誓愿,这是菩萨道的纲领,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当然菩萨道还有六度万行,那么我们师父把这无量无边菩萨的行门归纳起来有五个科目,所谓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这五个科目也不难记,这是菩萨行门的纲领,尤其是要修行净土法门,这个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个就是三福,它是基础。三福里头第一福就讲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是基础的基础。第一个就是孝养父母,孝道。所以菩萨行门从哪里开始?从孝道开始。其次就是师道,孝亲尊师,这是学佛的大根大本。有了这个基础,后面那个行门才叫踏实,后面的这些行门也不外乎是孝亲尊师的圆满而已。所以如果我们不好好的修行,不能够究竟菩萨道,这个孝亲尊师都不能叫圆满。那么孝亲尊师基础上再扩大,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慈心不杀这是仁道,仁慈的仁,这是孝道师道的扩展。假如不能有慈心,还造杀业、恶业,那就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和师长。所以我们师父曾经讲过《地藏经》,我也复讲过,用广东话也复讲过一次,《地藏经》称为是大乘佛法的行门的基础,它讲什么?归纳起来就是孝亲尊师。那个地是心地,藏是宝藏,用什么来开启我们这个心地宝藏?心地是真如,真心本性,这宝藏里头什么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生万法,但是我们不能开启它。用什么钥匙能够开启这个宝藏?就是孝亲尊师。你这样才能够把它开启,你才得到受用,人人都有这个宝藏,但是我们虽有宝藏,但是不得受用。好比你有一个金矿,可是你还是一个穷光蛋,你还是吃不上饭,为什么?你没去开采它。孝亲尊师这就是最重要的开采的钥匙。不孝亲不尊师的人,他是决定堕地狱,因为这个人的根本都没有了,他还能上什么好地方去?

那么三福第一福做到了,再提升是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二乘福,前面是人天福,有了人天的基础,你才能够上升到二乘。第三福是大乘福,又提升了,「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福总共十一句,前面十句都是自利,最后一句劝进行者,这是利他,帮助别人,教化众生。所以这三福我们一定要做到,然后才能够进入真正佛法的修学,那就是三学戒定慧,还有菩萨六度,普贤十大愿王。抓住这个纲领,那你修学决定成功,你能究竟菩萨道。

『具诸功德本』,什么叫功德,我们也得搞清楚,是不是你到了寺院里面看到那个功德箱,投点钱,就叫修功德了吗?你就具了功德了?那不一定。你看在南北朝时代,梁武帝这是很有名的佛门的大护法,他是皇帝,用国家的财力来护持佛法,修了四百八十座寺院,度了十几万人出家,不得了,大护法。达摩祖师从印度来见了梁武帝,梁武帝就问他,他说「你看看我功德大不大?」很傲慢,自己觉得功德很了不起。结果没想到达摩祖师淡淡的说一句,「并无功德」,没有功德。梁武帝听了之后,心里很不痛快,本来以为达摩祖师能够赞叹赞叹他,结果说他并无功德。这一生气就不护他的法,搞得达摩祖师只好到了少林寺去面壁,面壁九年才等到一个慧可,来传他的法,真不容易。达摩祖师直言,不给你说客气话的,留下这历史的公案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功德,让我们去想,让我们去悟。

那么什么是真正功德?这个功是讲你修行的功夫,德就是讲你的收获,跟得到的那个得是同一个意思,这在古字来讲两个字是通用。功夫是修行,修什么?修戒,这就是修行。把我们的这些思想行为跟佛经的戒律对照对照,这个戒也包括佛的教诫,我们遵守佛的一切教诫,这叫修行。如果我们的行为有违背的,马上得改过来、修正过来,这是真修行。不是说你能捐多少钱,供养多少出家人,那未必是修行,那只能叫修福。达摩祖师他讲这个话非常直,如果他对梁武帝说你的福德很大,说不定梁武帝还能护他的法,但是没有功德。

为什么?持戒修行得定了,这就是德。定是什么?清净心,是三昧,定了就一定开智慧。所以戒定慧这是功德,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是根本,是功,定慧是德。所以功德是这样修法的。

那「功德本」?本是根本,你要能抓住功德的根本,那你修功德就容易了。功德的根本在这部经上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就是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你能够从早到晚念这句佛号不间断,你叫具足功德本。你看你戒定慧统统具足了,你念阿弥陀佛没有任何的妄想,当然也不可能有恶念,你戒圆满了。你念头都没有任何的不善,你行为、你的语言肯定都会善,不会有不善,戒圆满了。你的心定在这句佛号上,念佛三昧,这就是定圆满了。定久了肯定开智慧,智慧是什么?明心见性,烦恼断了,智慧开了,这叫理一心不乱。所以大家别小看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觉得这句佛号太简单了,怎么就能具诸功德本?真的是这样,《华严经》上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句佛号就圆圆满满含摄《大方广佛华严经》,含摄一切诸佛所说的法,这叫一即一切,一就是一句佛号,一切是诸佛讲的一切法,统统具足。所以能够念住这句阿弥陀佛佛号,你圆圆满满得到一切诸佛之法,这是可见得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底下说『修胜菩提行,受记当作佛』,这个「胜」是殊胜,「菩提行」,这个行就是行,菩提行,是什么?在净土宗来讲就是信愿持名,你能够真信切愿求生净土,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这就是最殊胜的菩提行,你能够这一生成佛去,往生就不退成佛。「受记当作佛」,这还了得!不是说你往生之后才当作佛,你现在你要真正深信切愿求生净土,你现在就当作佛了,为什么?你现在一定往生,一定往生就一定成佛。所以我们这部经一定要熟读深思,这个经义一定要明了,平常读的时候把心定在这个经文上修戒定慧,还有要听经闻法,把这个经里面的道理要弄清楚。然后常常对照自己的心行,用经做标准,看看哪里自己不符合,不符合的要去改。你不读经、不听经,你不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身上毛病习气一大堆,可能自己找不出来,一听经,一读经,就看出来了。所以经就好像一面镜子,这是纯善的镜子,这是标准,让我们一看,我自己知道哪里有过失了,要改。那么对于经义要圆解、圆融,解得要圆融,那么你用起来的时候才能够活泼,才能够得利,才能够有真正的智慧。我们再看底下一首偈子: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剎。】

这首偈子是阿弥陀佛的开示,最后的一首偈子。这个意思不难懂,乍看起来好像跟前面有一首偈子雷同,前面有一首是讲到,「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剎」,这个「必成如是剎」是一样,而且意思也非常相似。前面讲的主要教我们离相,离一切相,一切法犹如梦幻响,这就是一切相。那么此地这首偈子,『通达诸法性』,「通」是没有障碍,「达」是明达,彻底明了了真相,「诸法性」主要是讲体性,前面讲相,这里讲性,性是什么?本体。这个本体底下讲到的『一切空无我』,这就是从体上讲,「一切」是一切法,宇宙一切现象,有情无情一切众生都是什么?空,无我。为什么说空?因为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是你的念头生出来的。那念头,念念不住,停不下来,它也没有实体,说老实话,你根本没有办法保持,念念都在生灭相续。你说我把那一念留在那儿,停在那儿,不可能,每一念就产生现象,整个宇宙就是这一念出生的。那么念头灭了,宇宙也就灭了。然后第二念又生起来了,第二个宇宙又生起来了,前念跟后念之间那个时间非常短暂。《仁王经》里面讲一弹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灭。一弹指那时间太短,还不到一秒钟,就有六十剎那,这是时间单位,很短,每一剎那有九百生灭,这是讲念头的生灭,生了又灭,太快了。

《菩萨处胎经》里讲得就更加真实了,《仁王经》讲的可能都是佛的方便说,《菩萨处胎经》讲得更真实,弥勒菩萨讲的,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百千就是三百二十兆,一兆是一万亿,这么多个念头的生灭就在一弹指间,这是讲的更真实。所以念头生灭太快了,你也留不住。你想留住那个念头,你这一想那一念出来,那念头不知生灭了多少次了,这是细念,不是讲你那个想法那种很粗的念头,不是,这是很细的念头。每一念出生一个法界、一个宇宙,那念念相续,所以宇宙在相续而已。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其实是一个相续的假相,不是真相。所以你明白这个道理,你要放下,知道这一切法真的是空,宇宙是念头生的,念头保不住,宇宙怎么能保住?随这个念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空的。

而且「无我」,无我是讲没有自性、没有主宰,宗教里面讲说宇宙万物是神创造的,其实不是神创造的,是你自己念头创造的,它没有真正的主宰。说主宰,说念头做主宰还勉强可以,其实念头也主宰不了,为什么?它念念生灭,你说哪一个念头在主宰?根本没有。这一弹指就三百二十兆个念头,你说哪个念头是主宰?所以无我,整个宇宙无我。从微观的看,一切物质都无我,你说这些桌子椅子它怎么来的?因缘和合,桌子这是由木板,由这些玻璃、钉子把它钉起来的,油漆再一涂上,构成这么一个桌子的体,但实际上是什么?它实质是一些木板,一些材料,合在一起就叫桌子。如果它散了,这些材料还是那些材料,但是就不叫桌子了。所以桌子你说灭了吗?把它组合起来,桌子生了吗?桌子没有主宰、没有自性,所以叫无我。一切法一切物都是这样,空、无我。明白这个我们就不执着了,对一切法统统都不执着,破我执、破法执,你的心就清净了,没有染污了。

然后还要什么?『专求净佛土』,不能说这一切法无我、空的,什么都不干了,那你就堕入了偏空涅盘,偏空也不对,何况我们还没断烦恼,还没有证得偏空涅盘,偏空涅盘是阿罗汉。明知一切法是空、是无我,你放下一切法,但是要提起佛号,专求净佛土,求往生。虽然佛土也是无我、是空,但是我们现在烦恼没断,必须要到净佛土去。你要在这个娑婆世界,这叫秽土,跟你说句老实话,你肯定要堕落、要轮回,烦恼没断,贪瞋痴慢会随着境界就会起现行,你说是一切法空无我,到时就忘了,见到人骂你的时候,你能够想到说一切法空无我吗?即使你提了起来,心里还会动念头,你还会觉得不太爽快。修养极高的人尚且都会有习气、有念头,我们还未必有这个修养。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这冤亲债主来割截他的身体,你像忍辱仙人这样,你能保证连念头都不动吗?太难了!那怎么办?就只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我们烦恼习气不能断,可是我们就一心念佛。你说我不动念头难,我动念头,我动什么念头?「专求净佛土」,动这个念头,这个就容易多了,『必成如是剎』,首先你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这里还得提醒大家一下,专字的重要,专求,专是什么?一心一意,没别的想法,就这一个想法,我这一生什么都不求,只求往生极乐世界,世间一切名利财富统统放下,那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是执着它,那你肯定就被它拖累了,所以专求重要。所以我们一生真要干的事情就是念佛、念《无量寿经》,学佛也得专,其它的法门也要放下,也是只求极乐世界,只修净土法门,那你这个心就清净了。其它的法门好不好?好,那是什么?根性高的人,他们是大德,他们去修,要承认我自己是凡夫,总之我是这样想的,我都不如别人,别人能修那些法门,他能成就;我修那法门,我决定成就不了,为什么?我烦恼习气重,修那些法门功夫不得力,所以我只好认真老实念佛,凭佛力接引往生。

等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我就是阿惟越致菩萨了,那我不会亚于他们,他们比不上我,那个时候,我能够分身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那是八地以上的菩萨。然后也要志求净土,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建立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等于是共享资源,共享极乐世界来接引众生。阿弥陀佛说法就讲到此地,这是世尊为我们转述阿弥陀佛所说的法,因为世尊看到极乐世界,听到弥陀说法,他给我们转述。底下释迦牟尼佛讲法了,我们来看经文:

【闻法乐受行。得至清净处。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

这是佛给我们说明菩萨听法所得到的利益。『闻法乐受行』,这个「闻法」是讲十方世界来的菩萨来听阿弥陀佛说法,听了之后非常欢喜,「乐受行」,这个乐读去声,是好乐那个乐,也就是说很欢喜接受奉行。『得至清净处』,「清净处」就是清净心,心清净就佛土清净,这是听法之后得到的果报,当然听法一定要乐受行,你得依教奉行,听了之后你不肯去奉行,那听了是白听,你得不到清净处。所以我们听经闻法最重要的,要落实到自己的生活,没别的,就是看破放下,在生活当中一切时一切处就练看破放下,不执着,你的心就清净了。

下面『必于无量尊』,「无量尊」就是阿弥陀佛。『受记成等觉』,你看这又讲「受记」,证明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肯定成佛。那么成佛之前就是等觉位,这些菩萨已经证得等觉的果位了,那是补处佛了,等着后补,什么时候遇到缘成熟了,这些等觉菩萨就能够示现到那个世界成佛。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无边殊胜剎。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这是讲闻名不退,这些菩萨们闻法得到的三不退的利益。『无边殊胜剎』,这是讲十方诸佛剎土。『其佛本愿力』,「其佛」是讲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佛,这些佛没有一尊不劝一切众生求生净土,没有一尊不劝大众念《无量寿经》,给大家讲《无量寿经》的,那么劝大家念佛求生净土,这就是诸佛的「本愿力」。那么听到的人,就是佛的学生,『闻名欲往生』,「闻名」,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也就是听到《无量寿经》,闻名不是只是听到那一句阿弥陀佛名号。闻跟听还是不一样,闻是你真听懂了,是把《无量寿经》的义理你弄明白了。那有什么样的效果?你肯定「欲往生」,你就会生起信愿求生净土。『自致不退转』,说老实话,现在就证得三不退了,你不会退转了。所以你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里头,讲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这说明什么?你只要能闻名,必得阿弥陀佛这一些愿的加持,你就能够生起信愿,求生净土,这个就很重要。连信愿的生起都要靠佛的加持。

那佛怎么加持你?因为你闻名了,你把《无量寿经》听懂了,理搞清楚了之后,佛加持你,你信愿就生起来了。信愿生起来之后,你就决定往生。蕅益大师讲,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这经文上显示的,这是阿弥陀佛以及诸佛的本愿力加持你,「自至不退转」,现在就是三不退的菩萨。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菩萨兴至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各发菩提心。舍彼轮回身。俱令登彼岸。】

这是佛给我们赞叹这些菩萨,菩萨兴起『至愿』,「至」是讲到极处,「愿」到了极处了,那么这个愿是什么愿?菩萨的愿当然是为了广度一切众生成佛,这个愿叫至愿。那么具体来讲怎么能够帮助一切众生成佛?当然这个法门最殊胜、最方便,所以菩萨兴起至愿,『愿己国无异』,「国无」,自己的国、自己的国土无异于极乐世界,换句话说,这些菩萨也都是在十方世界劝导众生往生净土,他们也是专修专弘净土法门。那么我们自己也要发这个心,「愿己国无异」,自己的国土也要像极乐世界一样。那怎么能做到?《观经》上告诉我们,「心净则佛土净」,你的心清净,你的国土就清净,极乐世界正是清净心所变现的国土。所以我们要想自己国,自己的国土无异于极乐世界,那就得认真的修清净心,心净则土净,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所以当我们在这个处境当中看到不如意的事情,那我们就要回头去忏悔,肯定是我自己的心不清净。如果心清净怎么能见到这些不如意?所以凡是见到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叫修行。

『普念度一切』,这个「普」是普遍、平等,如果我们的心还有高下,就不是普念了,还分善恶好丑,这就不是普念了,就不能「度一切」了,看到那善人我就多度他,恶人我就远离他,心不平等。『各发菩提心』,得要发起真正的菩提心,就是成佛道的心。那我们现在要发,不是说等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儿才发,不行,你要不发菩提心,你到不了极乐世界,心得现在就发。发了菩提心干什么?度众生。我说我没有能力度众生,不要紧,但是心要发,现在我们是有心无力,将来到极乐世界就有力了,可是心要一样。所以发起菩提心之后,自度度他,自己要认真修行,每天读《无量寿经》、听《无量寿经》,依教奉行,然后遇到有缘人,我们要多跟他结缘,送他一本《无量寿经》,送他一片光盘,介绍他来学习,给他种善根,这就是菩提心。表现呢?要有行为的表现,这是真的。『舍彼轮回身』,这就是决定要超越六道轮回,我们这一生不能再搞轮回了,搞够了,要『俱令登彼岸』,自己要到极乐世界去,「彼岸」就是极乐世界,而且帮助一切有缘众生也要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彼岸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你能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真实的彼岸。你说你了脱生死、出三界、证阿罗汉,还未必能够是圆满的彼岸,他证得了涅盘,是偏空涅盘,不是究竟涅盘。第二个意思,彼岸就是指极乐世界。说老实话,你一到极乐世界就超越十法界了,超越了阿罗汉、辟支佛、菩萨的十法界的这些境界,你决定能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这个好处真是说之不尽。下面我们再看偈子:

【奉事万亿佛。飞化遍诸剎。恭敬欢喜去。还到赡养国。】

『奉事万亿佛』,这个「万亿」不是数字,它是代表无量无边一切诸佛。我们能奉事这么多佛吗?真的能。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去奉事诸佛,当然奉事诸佛是为了求法、为了提升,亲近佛陀,我们提升就快。那万亿佛,我怎么去得了这么多地方?一个佛在一个佛土里头,这是万亿佛土,那是什么?你分身去,你绝对不可能去完一个再一个,那时间用得太长了!你是分身,分无量无边身,去供养奉事无量无边佛。『飞化遍诸剎』,「飞」是飞行,「化」就是化身,你速度非常快,每一个身瞬间就到了诸佛国土。你念头一动,我要供养诸佛,你的身已经在那个佛的面前,非常的快速,所以「遍诸剎」,遍满一切诸佛剎土。那么供养完毕,听完法了,『恭敬欢喜去,还到赡养国』,这「赡养国」就是极乐世界,所以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真是太殊胜了,天天干什么?供养诸佛,到处旅行,旅行时间不用很长,瞬间就到了,然后瞬间又回来了。供养佛之后欢喜离开,回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再来亲近阿弥陀佛。所以极乐世界的那个生活状况,真是令我们羡慕不已。那我们羡慕,就得真干,发心努力的修信愿行,放下这世间一切,求生净土。那么这一章的经文就讲到这里。下面再看底下一章: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这一章经文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菩萨们,前面主要是介绍十方菩萨到极乐世界去供养阿弥陀佛。这一章主要是讲极乐世界的菩萨去供养十方诸佛,这有去的、有来的,极乐世界可热闹了!那么为什么特别提到极乐世界要到他方、十方诸佛剎土去供佛?其实这里头有缘故,要知道我们如果这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了,我们也是这么做。极乐世界的菩萨都不忘本,我们为什么能到极乐世界?一想这是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如果没有他的介绍,我还不认识极乐世界,还不知道弥陀本愿,那我怎么能来?现在来了就得要回去报恩,不能忘本,饮水思源,所以要回到自己的原来的国土那里供养佛。

那有的人说了,这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了,我上哪里找释迦牟尼佛?其实你要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叫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地区有多大?一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银河系,这是黄念祖老居士做过考证,是一个银河系,三千大千世界这是讲三个千相乘,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亿,十亿个银河系,这么大的区域全是释迦牟尼佛教化区。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们地球上示现成佛,地球是三千大千世界里面很小很小的一个星球,他不可能只到我们这个地方,还有其它的星球上他也会示现,佛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哪里有缘他就在哪示现。所以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入灭?没有入灭!你看前面经文上都有讲到,「于此中下而现灭度」,佛是对谁示现灭度?对中下根人,中根、下根的,不知道佛根本是不生不灭的,只看到了佛的身体,是要去世了,就以为佛入灭了,佛哪有生灭?上根的人就知道佛没有生灭,所以佛示现灭度只是对中下根人。所以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想再回来供养释迦牟尼佛,随时可以!不仅供养,你还『歌叹佛德』,歌颂赞叹。当然歌颂赞叹本身也是教化众生,所以这是知恩报恩,极乐世界的菩萨们都给我们做这样的榜样。我们再来一起看经文: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剎。供养诸佛。】

这一开头是世尊告诉阿难尊者,这是下面介绍极乐世界的人事状况,『彼国菩萨』,西方极乐世界统统都是菩萨,全是阿惟越致菩萨。那么这些菩萨们『承佛威神』,「承佛」就是指阿弥陀佛,仰承阿弥陀佛的本愿威神加持,做什么?『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剎,供养诸佛』。所以极乐世界的菩萨到他方世界供养佛,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加持。论加持,大家是平等的,等觉菩萨也要受到加持,那我们这些凡夫,现在一品烦恼都没断,带业往生的,到了极乐世界也一样受加持,也一样有这个能力「于一食顷」,就是吃顿饭的工夫就能够遍供诸佛,到诸佛剎土承事供养诸佛如来,这太殊胜了!

我看了这个都羡慕极了,我现在说,你说别说太远了,别说佛了,就是想要见见我们师父上人,想要亲近他老人家,现在他都不在我们身边,他现在在澳洲。师父老人家要我不要离开香港,在这里讲经不断,说香港需要人讲经,可以帮助消灾免难,让我定在这儿,其实我心里好想去见见师父。结果你看没有化身,如果有化身就好了,这边一边给大家讲着,一边就在师父身边听法了,多好!现在是分身无术,麻烦。那么有时很多同修,也有很多问题也来问我们,我们看到他这样也是有着很多烦恼的,甚至很痛苦的,来求我们帮助他解决,我们也很愿意帮助他解决,但也是分身无术,也没有这个能力,只能是什么?跟他讲一讲佛法,劝他来多听经,不听经你肯定会有烦恼。那我就做不到说,每个人想听经,我分个身去你那里跟你讲,现在做不到。到极乐世界那就真正做到了,你有多少众生都行,无量无边众生就现无量无边身。现在只能是近似的去做,怎么做?送片光盘给你,光盘那就是分身,打开电视你就看到分身,打开电视机网络,你也就看到分身。我们现在也只能看到师父的分身,天天听师父讲经,就看到师父的这个化身,但是他是平面的,不是立体的,而且只有他对我说,我也不能问他,对吧?没有那么殊胜。所以极乐世界那就是真正的殊胜。

在小本《阿弥陀经》上也讲到类似的情形,经文上讲,「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就是吃一顿饭的功夫,跟这儿讲的「一食顷」是一样的,「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这就是跟此地讲的「于一食顷,复往十方无边净剎」是一样的。所以这大小经,《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是同部,是一部经。这些菩萨们都是由于信愿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这样殊胜的待遇,我们讲待遇,阿弥陀佛给的待遇。那么供养这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实际上都是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曾经值遇的,曾经供养过的,曾经听他们说过法的,所以这才有缘再去承事供养。所以经上讲你要往生极乐世界那不是偶然的,已经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你才有这样深厚的善根,所以听了这个法门你能相信,你能依教奉行,你愿意去求生净土。所以一般的人没有这样的善根,他不相信。你可以尝试一下,就在我们这尖沙咀,下楼去,跟他们讲一讲,找几个路人,问他你相不相信极乐世界?你愿不愿意去极乐世界?恐怕他会瞪你一眼,「这新年正月还没过完,别讲这不吉利的话」。不信,没善根,没办法。所以我们这一生能相信,你要知道,我们也不是普通人,都是过去生中久修善根者,那我们现在又遇到净土法门了,可不能再错过机会了。如果你错过机会,这一生也只是修修善根而已,无量劫都是修修善根而已,从来没真正去往生,这就是太遗憾了!所以这一生要咬紧牙关,一切放下,专求净土,最后你就这一生一定得度。再看底下经文:

【华香幢幡。供养之具。应念即至。皆现手中。珍妙殊特。非世所有。】

这节是讲供具,『华香幢幡』这都是供养佛的东西。因为我们要去看望礼拜诸佛,诸佛是我们的老师,那学生见老师,总得带点礼物。孔子也是这么说,要有束修之礼,所以带上这些礼物去供养。实际上这些礼物要不要你花钱去买?不需要,极乐世界根本不需要用钱,你想什么,『应念即至』,这个比共产主义还要好,共产主义还不能够应念即至,你想什么,你想个面包,面包就来了吗?还未必吧,你还得去劳作,还得去耕种,种了小麦,和了面,才做面包。你到极乐世界什么都是随心所欲,应念即至,『皆现手中』。那么实际上大乘教里面教我们一切法由心想生,这个道理我们能明白,但是事上做不到,你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吗?确实这个事上有障碍,不能做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只是理懂了,事有障碍。极乐世界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你看一切法心想生,真的,一动念头,这些珍宝器具全在手上。『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这些珍宝是珍奇宝物,殊胜、特别,不是世间能够看得到的,世间的宝物比起极乐世界的宝物那差远了,这是什么?也是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心不清净,所以宝物也不清净。譬如说黄金,最纯最纯的黄金它还是有杂质,不可能有纯金的,那么一切的宝物都是如此,白玉,说白玉无瑕,能够无瑕吗?你去研究,用化学来研究研究,它肯定有瑕。但是极乐世界真的就是无瑕,没有染污、没有杂质,为什么?那里的众生心清净,清净的纯度极高,不像我们这里的心不清净,所以一切法都是心想生,物品的由来都是心想生。底下经文又说:

【以奉诸佛。及菩萨众。】

这些菩萨们带着礼物去供养佛,供养佛当然也不能忘了佛的弟子们,这些『菩萨众』是弟子。你到十方剎土供养佛,你带着礼物,只供养佛,不供养菩萨弟子,好像这也不好看,也得跟他们结缘。那你可能会考虑到了,我带不了这么多,你看现在我们这个飞机去美国,顶多是一个人行李是三十二公斤,头等舱也就是带多一些,那也是有限的,那我去极乐世界这么远的距离能带这么多吗?那你就多虑了,因为极乐世界的菩萨不用带,刚才讲的,应念即至,你要供养多少,随你的意。那菩萨众是无量无边,你就有无量无边的珍宝,每人一份,一个都不缺,太殊胜了!那么底下经文又说:

【其所散华。即于空中。合为一华。华皆向下。端圆周匝。化成华盖。】

极乐世界的菩萨带去的供具许许多多,这里举一个例子,前面讲的花香幢幡都是供具,那么就用花来讲吧,其余的就可以类推了,都是这样的殊胜。那么花,这些花散出去,『即于空中,合为一华』,在空中它能够聚合,众多的花能成为一个花。当然这种现象,都有它表法的意思,这些财供养当中都有法供养的意思。花代表因,因为有花才会结果,这就代表因。那么众花是代表无量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这里讲的花合成一花,无量法门合成一个,这一个是什么?就是净土法门,所以净土法门就涵盖一切法门,代表这个意思。《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看他第一位参访的善知识吉祥云比丘,他在别峰经行,干什么?念佛,经行念佛,修般舟三昧,他一走,就走九十天不休息,叫般舟三昧,那是菩萨,我们修不了。然后吉祥云比丘跟善财讲了二十一种念佛法门,二十一在《华严经》里面是代表圆满,圆满无量无边的一切法门都是念佛法门,这也就跟这里讲的是一样。

『华皆向下』,因为这个花是在空中,人在那花底下,你要欣赏那个花,那花就得向下,因为往上你就看不到花,你看到花瓣什么的,要看清楚,那花就向下让你看,非常善解人意。那个花『端圆周匝』,「端」是方方正正的,有方方正正的,还有圆形的,各式各样,「周匝」就是遍布在空中。『化成华盖』,花向下就像一个伞盖一样,罩着我们底下的人。这个「盖」,古时候常常在队伍里面,特别是高官的,皇上他们出来都有伞盖,这个伞盖主要是防灰尘,有时候下雨它也能遮挡雨水,那么这代表什么?代表防止污染。那我们心有污染,我们也要懂得防范,花盖代表这个意思。譬如说六度,这是菩萨的因行,这是花,盖是防止污染,防什么?六度是对治和防范我们的烦恼,譬如说第一布施,修布施能够防止悭贪,悭贪是污染;持戒是防止恶业;忍辱那是防止瞋恚;精进防止懈怠;禅定防止散乱;智慧防止愚痴,所以这个菩萨六度你看就是防范污染,因此这就是花盖代表的意思。其实佛讲的一切法门都是防范,防止我们生烦恼,帮助我们断烦恼。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百千光色。色色异香。香气普熏。】

这三句讲花的光色,还有香味。这个『色』,颜色,『光』是光明,这花就是宝,花盖就是七宝所成,它不单只是有颜色,还有光明,这个我们世界上的宝物就没办法有这样的殊胜。譬如说什么祖母绿、金刚钻,它有颜色,可是它没有光明,钻石发的光那是反光,不是它自己发光。可是极乐世界它这些宝物统统放光明,不仅有光明,它还有香味,真正是经上讲的香光庄严的世界。那么这些香跟色搭配在一起,『色色异香』,『香气』还『普熏』十方世界,闻到这个香都能开悟。那么底下经文讲到花盖的那个量有多大:

【盖之小者。满十由旬。如是转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这个西方极乐世界的花盖真是不得了!小的来说都『满十由旬』,一由旬一般讲四十里,也有讲是八十里。就讲四十里吧,十由旬就是四百里,这花够大的了。还『如是转倍』,一倍一倍的增大,譬如十由旬,变成二十由旬,三十由旬,这么一倍一倍的增大。『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那我们会问了,为什么花会有这样的变化?原因其实不难体会,这一切法由心想生,当我们想这花盖是来供佛的,当我们想佛,想一尊佛,譬如说想到释迦牟尼佛,这花盖是专门供养释迦牟尼佛的,然后又想到一尊,在过去生中又遇到一尊佛,譬如说迦叶佛我们曾经遇过,那个花盖又大一些,又能供养两尊佛。如是你想到一尊,这个花就大一圈,这个量就大一些,一直扩大,「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这个花就有点像天上的云彩一样,会愈变愈大。下面经文说:

【随其前后。以次化没。若不更以新华重散。前所散华终不复落。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

『随其前后,以次化没』,这是讲供养的花,大家可以也去观想,我们好像是极乐世界的菩萨,到他方世界供养诸佛,那花供养的时候,就在那空中像伞盖一样盖着。等到我们要走了,供养完毕,那花就要散去了,然后又有新的人来供养。这极乐世界菩萨很多很多,不是光你这一个,譬如说我们在座的十多人,一起都往生了,那我们都是听释迦牟尼佛佛法这一生得度的,将来我们要供养诸佛的时候,咱们就排好队,长者先,幼者后,先年长的人先供养释迦牟尼佛,他供养完了,花就散掉了,然后第二个人又上去,花又出来了,那是另外一个新花,「以次化没」,就这样按照秩序一点都不乱。『若不更以新华重散』,好了,供养完了,最后一个人都供养完了,这花在那儿,花盖在空中,那么如果没有新的人来供养,没有新花重散,『前所散华终不复落』,那花就一直待在那儿,直到再下一个人来供养,那前面的花就消散,就是这么殊胜。『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你看这花有光有色有香,还不够,还有天乐配上,这天乐也是你去供养的,你用神通力把这天乐奏起来了,天乐用来干嘛?『以微妙音歌叹佛德』,你随着这种妙音乐来高歌一曲,那时候你不要怕五音不全,你唱的那是妙音,微妙音。所以我是五音不全的人,我就很想早点到极乐世界去,那我就会有金嗓子,唱起那歌是微妙音,干什么的?供养佛的。

上回,这是一月一号,十二月三十一号到一月一号,到新加坡去讲课,那是新加坡净宗学会请我们,胡小林老师、刘素云老师跟我三位,跟着师父上人去那里讲课。那么讲课之前有个晚宴,叫每个人上台讲五分钟话,我呢,因为五分钟时间很短,要讲就在课程里面讲了,我就给大家唱一首「恩师颂」,当然我这歌喉实在是不可恭维,大家听了,反正歌词可能大家挺感动,但是歌声不怎么样。所以下了台之后,有一个同学就来对我说,说你的词写得很好,不过我唱歌可以跟你比试比试。那我就明白他的意思了,我这歌声实在是不怎么样。所以我就想,早点到极乐世界就好了,我就能够以微妙音歌叹师德了,我们师父的德行我们也能歌叹,那时候你准爱听我唱歌。所以这唱歌是一种感情抒发和流露,是知恩报恩。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们都是这样,你看他们到了极乐世界感过去这些佛的教化的恩德,所以用歌声、用妙音,来赞佛,来歌颂佛。当然也是劝导一切众生都来听佛教诲,信受奉行,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向下经文:

【经须臾间。还其本国。都悉集会七宝讲堂。无量寿佛。则为广宣大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经须臾间,还其本国』,这是西方极乐世界菩萨们到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供养佛,既供养佛,也供养菩萨众,也广度众生。这样去一回要多长时间?「经须臾间」,这时间很短暂,绕这一圈办这么多的事情,你看很快就办完了,实在讲我们说他能力很高,神通广大。然后「还其本国」,他也是飞回来的,化身去,化身又收回来,真身在极乐世界没动过,化身去了又回来,一顿饭的工夫。那供养完佛了,怎么了?还得回到极乐世界来亲近阿弥陀佛,始终不能离开佛,这才能够成就得快。阿弥陀佛也给他们开示,讲经说法,上课了,『都悉集会七宝讲堂』,都到讲堂里面会集了。『无量寿佛,则为广宣大教』,这是阿弥陀佛给他们讲经说法,你亲自听阿弥陀佛说法。『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听到阿弥陀佛讲经说法,这是妙法,你都很欢喜。正是《论语》上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听法是很欢喜的一件事情,尤其是我们听懂了、觉悟了、断烦恼了、除习气了,那更欢喜。「心解得道」,心地开解,你得道了,这个道是菩萨道是佛道。所以从此可以看到,极乐世界大家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天天都上课,阿弥陀佛给他们天天讲经说法,一天都不间断,所以他们进步这么快。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你能不退,不退转?原因就是这里他天天上课、天天听经,听经就是提醒自己,要断烦恼。我们的烦恼无量无边,从通过听经不断的明白,不断的洗刷自己的错误。所以我们现在想要真正不退转,真的一天不可不听经,古人讲的,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可憎。现在这个时代跟古人就不一样了,比古人的社会要污染太多了,一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甚至我感觉到半日不读圣贤书都面目可憎,那念头就会起来了。所以天天听课、天天熏习,这才能不退转。要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这么大的污染,这么多的诱惑,一般凡人肯定退转、肯定堕落。即使你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读过圣贤书,可是你现在如果不读,肯定退转,这是我们师父常讲的,自己想想是不是?真是这样。你试试一个礼拜不听经,你看看是不是烦恼就多了?甚至恶念都能起来。内有烦恼,外有诱惑,内外交感,岂能不堕落?所以在这个时代当中说不堕落的人,那就是阿惟越致菩萨了。谁是?你自己是,你自己得当阿惟越致菩萨,唯有一个方法,就用极乐世界的方法,天天听经、天天闻法不间断,阿弥陀佛就是这样来教学的,阿弥陀佛是天天演畅妙法。所以我们现在想想我们师父上人也是天天演畅妙法,目的只有一个是让我们能够不退。这是他老人家无限慈悲,八十五高龄还每天四个小时讲经不间断,真的不辞疲厌。

李炳南老先生是我们师父的老师,也是这么做,真的一生讲经说法不间断,一直到九十七岁往生,往生前一个礼拜还上台讲经,虽然当时身体已经很虚弱,还把最后一部经讲完。在场的人没有不落泪的,真正是李炳老自己写的那首诗所表达的,「不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但能光照远,不惜***身」。这是讲的蜡烛、那油灯,心肠是热的,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光明代表觉悟、代表智慧,让众生破迷开悟,不惜自己牺牲奉献。蜡烛成灰泪始干,一直到最后终了,这是师父上人也是这样示现,以佛心为己心,以佛行为己行。所以师父老人家每天都四小时,我们这后生晚辈更不敢懒散懈怠了。我现在都做不到一天四个小时,我是隔天四个小时,一个礼拜二十二个小时。我们师父一个礼拜二十八个小时,比我多六个小时,八十五高龄,我们是三十八,年龄还不到他的一半。所以真是在老人家面前都生惭愧心,唯有什么?自己努力修学,不辞疲厌,好好的讲经供养大众,报师父上人的恩。底下我们再看经文:

【实时香风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

『实时』就是此时此刻,『香风吹七宝树』,那风是香的,你闻到那个香味都能开悟,吹着七宝树,树木都是七宝所成,这是无情的众生,都能出什么?『五音声』,五音这是中国古代用五音来代表这个旋律、音阶,宫商角征羽这是五音。现在在五音基础上又加了两个半音叫七音,西方的乐谱都是用七音。那么七音组合在一起,或者五音组合在一起就能够变成一曲美妙的旋律,非常悦耳,就像交响乐一样。那个七宝树,这树上都是七宝,风一吹互相碰撞,就好像风铃叮叮当当的响起美妙的音乐。

『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这风不仅吹树,还吹着花,那花有的在空中,有的在树上,这一吹,那树上的花也吹下来了,空中的花就在飘舞。「随风四散」,散花,那个散花也不是很零乱,它有一定的图案,有一定的规矩。『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你看这是无情众生听到阿弥陀佛说法都受感动,它也来供养,证明极乐世界这个法界不可思议,有情众生、无情众生同体的,那树、花、风都是阿弥陀佛法身,所以都能够作供养。那么这些音声光色,都有表法,都能让我们看到听到就生觉悟心。所以极乐世界叫六尘说法,你走到哪儿,不管在哪里,身在何处都听到法音,所以你不可能退转,你不想听都不行,都有,当然你也不会不想听,这是法音让你无量欢喜,法喜充满。你说我实在可能会累吧?你要真累,所不欲闻,了无所闻,那你就不听也可以,不听什么音声都没有,寂静之音也能让你觉悟。那个寂静也是六尘,外面的境界,寂静的境界也是让你开悟的,所以你不退转。「如是不绝」,这个供养是不绝的,让我们常念三宝,念佛、念法、念僧。也就是这些极乐世界的有情无情众生,有情众生你看阿弥陀佛、诸大菩萨,甚至连鸟都是阿弥陀佛变现的,都给你说法。无情众生这一切的树木花草,都是时刻提醒你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前后往来。熙怡快乐。】

这是极乐世界大众的日常生活状况,可以说是真正的幸福美满,你听到了这个真是哪能说不想去?你看『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这「天」是天神,实际上就是菩萨,不是真正六道里面的天。你看《华严经》、《地藏经》里面都讲到天神,那些天神都是菩萨示现,为了度众生,他示现天神的身分。那么这些天神用他的神通,「皆赍百千华香」,这个赍是送给众生的意思,把这花香,百千的花和香,还有『万种伎乐』,「伎乐」就是歌舞,拿来做什么?『供养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这些供具、歌舞,都是供养阿弥陀佛的,当然也是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那么你看看,极乐世界非常的活泼、非常的开放,载歌载舞来供养。这在佛门里面特别是出家人,那歌舞是不允许的,譬如说唱歌伎乐,那是娱乐、享受,那怎么可以?修行人以苦为师、以戒为师,心地要清净,一尘不染,怎么还染着这些伎乐歌舞?极乐世界它就开放了,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有贪瞋痴的习气,如果遇到了这些染缘,歌舞看了之后就会生起贪爱心,就迷上去了,出不来了。所以你看小乘戒律里面特别严格的戒这些,出家《沙弥律仪》里面,沙弥十戒,就不允许有歌舞,不能歌舞倡伎故往观听,你故意想去听去看都不可以。

那么在家人有持八关斋戒的,也是要受这个,八关斋戒总共是九条戒,除了前面五戒,不杀盗淫妄酒之外,这个淫是不淫欲,跟出家人一样的戒律,八关斋戒就是一天一夜过出家的生活。所以除了这前面五戒,还有不着香花鬘,不香涂身,不能打扮,像用的这些香什么的都不可以用了,什么女孩子擦口红、喷香水都不可以,化妆品都不行,洗澡都不能用香皂,这是以苦为师,断对身的执着。还有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那是断享受的心、娱乐的心,能够把自己的道心护住。还有不坐高广大床,高广大床一睡上去、一坐上去,享受的心就生起来了。最后不非时食,就是过了中午就不可以吃饭,不可以吃任何的东西,甚至有色的饮料都不可以喝,八关斋戒。那么在家如果受了菩萨戒的,每个月六斋日就得受八关斋戒,这是戒上,戒律规定。所以我现在是受了菩萨戒,搭了这菩萨幔衣,那至少我们在这个戒条上得好好持。所以今天正好是斋日,我就受八关斋。这些都是严格防范过失,帮助你心清净。那么我们是凡人,我们要承认不是菩萨,所以必须要严持戒律,等以后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可以放开,那你歌舞什么享受都随意,说老实话你不会生染着心,你只是念阿弥陀佛,念念觉悟。现在不行,现在就得用戒律来严持,让自己平平安安度过余生,往生净土。所以现在我们这个阶段要懂得,现在是初级阶段、小学阶段,等你上了大学,这些规矩就可以放开。小学什么都得规定好,你没成年,什么都得守规矩,严加管教。等你将来长大了就放松了,你自己能自律了,遇到这些染着的东西你不动心了,那才可以放开。那么最后经文总结:

【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

这是总结,讲这些极乐世界菩萨们的受用功德全是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不仅是阿弥陀佛本愿加持,还有你自己,『及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如果说我们自己没有曾经供养无量无边的诸佛如来,也不可能有这个善根,那阿弥陀佛也不能够说加持得我们这么顺利。所以他老人家提拔我们,我们还要有一定条件,那就是我们自己善根要具足,也就是说你要深信切愿求生净土,你这善根才叫足。那么加持你,让你「善根相续」,继续增长。『无缺减故』,就是没有欠缺、没有减少,让你的善根愈来愈圆满。那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是要天天听经闻法、天天念佛、天天改过自新。改过自新叫『善修习故』,「修习」修什么?就是改过,把错误的过失改过来就叫修习,用什么做标准?就用《无量寿经》做标准。『善摄取故』,「摄取」是帮助众生,不仅自己要做,还要帮助众生要做,自度度他。『善成就故』,这成就自己也成就众生,自他二利,让自己的身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只要我们大家认真的修行,功夫不会白修,你的效果一定能见到,天天进步。这样极乐世界就会往生愈来愈有把握。

这一章我们就讲到此地,就圆满了。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我们一起来合掌恭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


更新于:2023-07-19 10: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