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五十六集)
- 2023-07-23 11:13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大家翻到经本第四十一品,「惑尽见佛第四十一」,第一百五十一页,从最后一个字看起: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
先看到这里。这一段是接着上面的经文,佛给慈氏菩萨(就是弥勒菩萨)举了一个比喻,用转轮圣王的王子,因为犯罪被关到了七宝狱中,不能够出离。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在极乐世界边第疑城的人,他们的那种苦处。虽然他们的受用像在忉利天一样的幸福、快乐,但是因为不见三宝、不闻经法,所以他们智慧不开,依然有苦。所以这段经文是和、比喻,前面是喻,这里是和,把比喻所指的这样的一个道理给我们说清楚。
『佛告弥勒』就是接着往下说,『此诸众生』就是生到边地的这些众生,『亦复如是』,就像前面比喻所说的那样。『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这里他们所犯的过失就是疑悔,疑是怀疑,悔是刚开始相信,以后又后悔了。修这个法门修得好好的,听到别人说还有一个比这个法门更好的,他就想动心了,这样的人就犯了很大的过失。不过他们还算好,善根还是很厚的,他们相信佛菩萨说的话,他们也希望能够成佛,「希求佛智,至广大智」,就是他想成佛,有这样的大乘的心量,那么净土法门就是帮助我们一生成佛的。
他也相信极乐世界,对于世间因果报应和三界六道的苦处他都能相信,所以他想出离。他也算具足信愿行,特别是念佛,只是他对于佛智或者自己的善根还不能完全相信。这种人已经是非常可贵了,他能够闻到佛名,听闻了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也起信心,但是信心不纯、不坚定,还有怀疑在里面。所以『虽生彼国』,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他还是能去,但是在七宝花中,在莲花当中不能出现,也就是他不是华生,就是不能入品,化生也是华生,这里讲的莲花中是直接花开见佛,入品。
他们要在这个疑城里面要耽搁五百年,这五百年当中不见佛、不闻法,所以『彼处华胎』,他们就好像在花苞里头。他们的生活状况『犹如园苑宫殿之想』,就好像前面所提到的转轮圣王的七宝狱,甚至像忉利天宫、夜摩天宫那样,生活很享受。为什么?因为他们所居住的环境的确是净土,所以『彼中清净,无诸秽恶』。论环境来讲,跟西方极乐世界是没有差别的,跟九品往生的人相同,唯独是他们不见佛、不闻法,他们的苦就在这里。
所以这里讲到『然于五百岁中』,这五百年当中『不见三宝』,不能够『供养奉事诸佛』。入品的人蒙阿弥陀佛加持,不仅能够见阿弥陀佛,供养奉事阿弥陀佛,还能够到十方一切佛剎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这个就非常的殊胜。边地里生的人也『远离一切殊胜善根』,因为他不能闻经法,自然也就很难长养善根,所以『以此为苦,不生欣乐』。所以这个苦处就在不闻法,不能开悟。就像二祖求达摩给他安心一样,这是禅宗二祖慧可心不安,心不安也很苦,你看他要断臂求法,求安心。
那么这些众生在极乐世界的边第疑城当中,怎么才能够出离?必须要忏悔,把他们的往昔的这些疑惑的烦恼忏除掉。所以下面的经文就给我们说到:
【若此众生识其罪本。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即得往诣无量寿所。听闻经法。久久亦当开解欢喜。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修诸功德。】
这一段和前面的比喻,「轮王欢喜,方得解脱」,轮王是表自性,表我们的心,心什么时候觉悟,知道自己错了,改过自新,就能够见到三宝。所以这个『罪本』就是他的疑惑,这个疑惑只是给自己设置了障碍,所以我们不见佛,原因不是因为佛菩萨不慈悲,不给我们现身,是我们自己有障碍,障碍断除了就能够见佛。
经上你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讲的就很清楚,「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必定没有丝毫的商量处,你肯定能见,或者是现前见到,或者是将来能见到,或者是定中,或者是梦中,不要有任何怀疑,怀疑你这个忆佛念佛的心也就不清净,自己就障碍自己见佛。
我们『深自悔责』,就是把自己对佛的那种疑心,哪怕是很细微都要忏除掉,相信我们现在念佛求生净土,佛决定来接我们,没有丝毫疑惑。虽然现在没见到,但是我们往生的时候,佛一定来接引,不可以怀疑。缘分好的、殊胜的可能现前就能见到佛。见到佛,当然好事,可是大家要记住,即使见佛了,或者见到了西方世界的依正庄严,不能够生欢喜心,不能着相。一欢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你看我都见佛了,我就能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一着相往往就堕在魔境里面去了,又变成了障碍。
所以《金刚经》教给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仅我们现在娑婆世界一切相是虚妄的,佛境界也是虚妄的,没有说佛境界除外,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所以不能执着。我们见佛了,当然能增长善根、增长信心,这是佛加持我们的。可是我们可不能够以此而欢喜,还到处跟人说,这就往往招魔障。佛菩萨感应的这些事情,不可能是常常有,如果你常常都见佛,这个反而有问题。
佛的示现,包括一些瑞相,见光、闻香等等,这些通常都是为了增长你的信心。大概多半是初学佛的人,他信心还比较薄弱,佛给他示现这些感应就增长他的信心。信了以后,这些瑞相就没有了,这个时候你不要以为,「我是不是学佛退步了?一开始我还常常见瑞相,现在怎么都见不到?大概我功夫退了」,这不是,这很正常。如果常常见这种瑞相,那就是魔,不是佛。除非是到了一定阶段,你的功夫大幅提升了,这个现象再出现给你做证明,那绝对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如果说无缘无故我常常见到这种现象怎么办?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理会,见如未见,不放在心上,不把它当真,这样就好。不执着,心永远保持清净。如果你一执着、一欢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往往把正念给破坏了,烦恼现前了,所以不是智慧增长,是妄想、分别、执着在增长,那决定障碍你往生,这个我们要懂得。
所以这一段的经文主要的用意是教诫我们,念佛之人、求生净土之人决定不能够有一丝毫的疑惑。如果我们有疑惑,那就要忏除掉。忏除业障不拘形式,经上一般教我们发露忏悔,就是找一个人,一般都是同修道友,很信得过的人,他不会听了你的忏悔之后在外面给你造谣生事的,这种人你就不能找他,免得他去造罪业。当然他即使是这么做,我们也不要害怕,为什么?应该感恩他,他这么做帮我消业障。他去给我到处讲,特别是添油加醋,讲的比我造的还要厉害的,那个给我消业障,他来毁谤我是消我业障。业障跑到哪去呢?业障跑到他那里去了,他是增长业障,帮我消除业障,所以我们应该感恩他。
发露忏悔,找一个修行人去忏悔,如果找不到我们就在佛菩萨面前求忏悔,这都可以,就是把自己过去所做的错事、错误的观念把它讲出来,发誓后不再造,从此改过自新。如果我们曾经得罪过人,我们应该找那个被我伤害的人忏悔,向他发露,向他承认错误,请他原谅,这都是发露忏悔。这需要有勇气、有胆识,敢在大众面前披露自己的过失,这个就能够达到化解内心的烦恼,以及外面的怨结这样的效果。
第二种忏悔就是内心真正改过自新,这叫根本忏。不是说你发露了,那就算了,就完事了,以后还继续造,那个没用,那不叫忏悔,忏悔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后不再造。所以根本是自己改过,再兼着发露,本末兼修,这样忏悔业障的力量就非常之大。这些边地疑城的众生,自己「深自悔责」过去疑惑的业障。
『求离彼处』就是希望能够从七宝狱里面出来,能够见佛,只要他这一生忏悔,信心具足了,立刻就能够出来。『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疑惑的业障就没有了。『然后乃出』,他就能够出边地疑城,『即得往诣无量寿所』,他马上就能够看到阿弥陀佛。其实阿弥陀佛没有离开他,只是他们自己原来有业障看不到,这时候念头一转过来就看到阿弥陀佛现前,所以信心何等重要!见佛同时就能听闻经法,听到佛给他说法。
『久久亦当开解欢喜』,「开解」是开悟,开悟之后自然能得到真正的法喜,法喜充满。这里「久久」有多久?各人根性不同、业障大小不同,所以不能说定。根性利的很快就开悟,根性钝一点的时间要长一点,开悟了之后就是见佛了,立刻蒙阿弥陀佛慈悲摄受,大愿加持。『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修诸功德』,他能够像九品往生的那些众菩萨们一样,都能去供养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供养是为什么?他为了增长善根,修诸功德,功德是戒定慧。我们再看底下的经文:
【汝阿逸多。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这里世尊叫着弥勒菩萨的名字,他的名是『阿逸多』,叫着他,底下这个开示就十分重要。『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这句话就非常非常重要。这部经典,这个净土法门,是诸佛如来称为难信之法,什么人难信?菩萨难信,二乘人难信,不是讲的凡夫而已。我们问了,像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凡夫,怎么听到这个法门就能够相信?这些人不是普通人,经上讲的「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他已供养无量诸佛如来,所以善根深厚不可思议,遇到了这个法门他就能相信,没有怀疑。
那么一般的人,我是讲学佛的人,有些是高级知识分子,所知障重,就是他知道的很多,反而容易产生怀疑、疑惑。因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境界他没见过,甚至听都没听说过,乍听之下他不能接受,他觉得十方世界都没有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极乐世界像经里面所讲的那么殊胜?这个他觉得不可能。
确确实实很多菩萨都有疑惑,菩萨修行很辛苦,无量劫的修行。怎么可能说一个凡夫什么修行都没有,只要能信、能愿求生净土,一下子这个地位就到了阿惟越致菩萨,超过那些其它的菩萨?那些菩萨怎么可能接受得了?所以这些菩萨有疑惑,有疑惑就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损害。为什么?这些境界,蕅益大师讲的,诸佛所行境界,非九界众生所能信解也,不是一般的菩萨可以能够相信、可以能够理解的,这是诸佛境界。但是它又是事实,你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刻圆证三不退,一生补处成佛,而且成的是圆满佛。
菩萨们念念所希求的就是一生成佛,这是最好的、最快速的法门,他们有疑惑,结果去不了,你看这就是多大的损害!把一生圆满成佛的机会当面失掉了,这很可惜,这失去了大利益。所以佛在此地劝告我们『是故』,就是前面所说的这些缘故,那我们就『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这个明是明明白白,我们相信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这个信叫明信,不是迷信,搞明白了,我们的信心就坚定了。
要搞明白,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这本《无量寿经》,这本《无量寿经》直接给你讲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讲极乐世界殊胜庄严,往生的理论和方法,这是讲得非常清楚。不仅讲了,而且释迦牟尼佛讲完之后,还给我们把极乐世界展示出来,让我们直接看到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诸大菩萨来给我们做证明,当时与会大众两万人都见到了。而且经文里面也有提到,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如来都赞叹这个法门,都劝勉我们要信受这个法门。
所以这个法门,实在讲如来一代实教当中第一法门,所以称为是「诸佛无上智慧」。诸佛无上智慧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就是指信愿持名,往生不退成佛的法门。我们不能有丝毫迷惑,这是佛苦口婆心告诫我们。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
弥勒菩萨听到世尊苦口婆心劝导我们要深信这个法门,不能有疑惑,他在这里代我们请问。因为确确实实有很多学佛的人,对这个法门不相信,不愿意求生净土。这个佛也早就说了,你看《阿弥陀经》里面就讲,这个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很难相信。
慈氏菩萨在这里是代我们请问,为什么这些人不相信?不能够专修净土求往生?所以『云何此界』,此界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一类这样的众生。这些众生的数目还不少,他们『虽亦修善』,他们也修善,也在积功累德,但是他不求生,不想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不是讲一般人,就是学佛的人。甚至有些佛门的大德,名望很高的,他们不愿意去往生极乐世界,他们搞很多大乘的修学法门,也有相当的成就,但是他对净土看不起。他认为这是老太婆教,他觉得《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太浅显,度一般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就行,我们这是有大智慧的人,要搞《华严》、搞《法华》、搞《楞严》,大经大论。我们要求生弥勒净土,我们要求生药师如来净土,或者有的干脆说根本没什么净土,是我们自己要求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哪有什么净土的相?一切相都是虚妄的。振振有词,说的都还挺有道理,唯独就不相信佛在经里说的极乐世界,不求往生。这些人真有大智慧吗?我们来看世尊如来回答慈氏菩萨的:
【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
佛在这里答得很好,原来这一批人不是说有高智慧,反而是『智慧微浅』。为什么说「智慧微浅」?因为他有分别、有执着。有分别、有执着,怎么可能有真的智慧?所以他们认为西方极乐世界不及天界,不如忉利天、兜率天,弥勒菩萨还在兜率内院,兜率以上还有欲界天,上面还有色界天,色界天是禅天,还有无色界天,四禅、四空天,四禅天、四空天都比极乐世界要好。还有的人说西方极乐世界太遥远了,离我们这个世界你看有十万亿佛国土,这么远的距离即使要去也不容易去,还不如挑一个近一点的,咱们娑婆世界兜率天很近,不如我们往生兜率内院去见弥勒菩萨。将来弥勒菩萨下生成佛,我们可以跟着他老人家下来,像以后舍利弗、目犍连那样子做为弥勒菩萨的大弟子,那个时候就能开悟。所以听起来好像满有道理的,实际上这些人智慧不足,他把西方极乐世界分别、执着,认为不是我们这个世界,跟我们关系就不大了,所以『是以非乐』,他不愿意求生,『不求生彼』。
这些学佛的人没有像佛那样的智慧,这是难免的。不要说他们,即使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这个智慧都不够。换句话说,他对于宇宙人生真相还未能够彻底圆满的明了,所以他就认为极乐世界不可能有像天界那么殊胜。因为天界他们看到了,阿罗汉在定中能看到天界,菩萨更能看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在我们这娑婆世界,阿罗汉、菩萨就没有能力看得到。这个菩萨是普通菩萨,不是那种菩萨摩诃萨,大菩萨。大菩萨没问题,像弥勒菩萨、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等觉菩萨,他们没问题,他们能明信佛智。所以这些众生听到佛在经里说的这个极乐世界,虽然对佛很尊重,不敢反驳,但是他对这个不能相信,所以把这个法门就疏忽了。所以这是往往有之的情形。底下我们再看经文,慈氏菩萨慈悲,特别提醒我们:
【慈氏白言。此等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剎。何免轮回。】
知道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对于这个理论事实都搞清楚的人,不多。有很多众生都没搞明白,所以『此等众生』就是指学佛的,但是不愿意求往生这样的人。这类人他们认为唯有靠自力才能够开悟,靠外力是不可能的,一切唯心。他认为超越轮回,这是自家的事情,说的是没错,但是他的问题在于把阿弥陀佛跟自己对立起来,他不知道自性佛跟阿弥陀佛不二,所以念阿弥陀佛也就是念自性佛。这就是他的分别、执着所在,『虚妄分别』,所以不相信这个法门。
那么要知道,要靠自己的力量超越轮回真不容易,为什么?要断见思烦恼。断见思烦恼,我们冷静想想,这一生有没有可能?见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能不能在这一生当中断得干干净净?如果你能断干净,你这一生可以出轮回。问题是如果有丝毫没断尽,你想出轮回,那就不可能。
『不求佛剎,何免轮回』,哪怕你修定修得很深,能生到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但是八万大劫也有尽头的时候。等到了寿命终了,还得堕落,还得退转,那个堕落不是一级一级往下堕的,我们念念《楞严经》就知道,他那个堕落一下就堕到底了。
四禅天以上的天人,寿命到了多半都会堕地狱,为什么?爬得高,摔得重。他为什么会堕地狱?主要的因素,毁谤三宝。他自己修行修到了四禅天、四空天,误以为那个就是究竟涅盘,没想到自己寿命到了,还要堕落。于是他心里就有怨恨,埋怨佛菩萨,说佛菩萨是骗人,这经典上讲的都是假的,明明我证了涅盘,为什么最后没有,还得要生死?这样毁谤三宝,那个罪业就堕阿鼻地狱。所以你就想想轮回多么可怕,不求生净土,要脱离三界六道,对我们来讲几乎是不可能,所以说「求出轮回,终不能得」。底下经文又讲到:
【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着世乐。人间福报。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而未能出三界狱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属欲相救免。邪见业王。未能舍离。常处轮回。而不自在。】
弥勒菩萨感叹说这一类不求生净土的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剎,何免轮回」,引发了佛又继续的为我们分析,还是对这一类的众生来评论。说『彼等』,这些人,所种的善根『不能离相』,这是还是因为有分别、执着。他们不是说没有善根,他们有善根,如果没有善根不可能听到佛法,不可能相信佛法,也不可能依佛所说的修行。可是他们善根微浅,为什么?他着相,所种的善根不能离相。换句话说,它能够修善、积德,这个善根,世间善讲无贪、无瞋、无痴,这是三善根。
他能够断恶修善,他重视修人世间的福报,可是真实的智慧就疏忽了。所以『不求佛慧,深着世乐』,他心里希求的人间、天上的福报。像人世间达官贵人、大富长者都很有福报。享福,他就不愿意出离。「着」,深着世间的这些快乐,深着于人世间的福报。有的灵性高一点的,觉得人世间福报还不够,他希求天福,那当然更殊胜。天有二十八层天,一层比一层殊胜。但是这些都不能出轮回,特别是享福的时候,他就不愿意走了,因此说「富贵学道难」。所以这些人『虽复修福,求人天果』,这个果报看看觉得很不错,沉迷于其中,要知道这个果报是多生多世修来的。
佛门里面也告诉我们怎么修福,儒家、道家都有告诉我们修福的方法,像《太上感应篇》,像《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这些都是教我们修福的方法,你只要认真的照作,你都能做得到,都能得得到。但问题是如果我们不是为了求生净土去修这个福,那就是求人天果了。如果我们为了培养往生的资粮,做为往生净土的助修,修这样的福报,这个就不是求人天果。求人天果,它的果报是三界里面有漏的福报。『得报之时,一切丰足』,他很有受用,很快乐,但是未能出三界狱中。
佛把三界比作牢狱,《法华经》上讲「三界通苦」,没有真正的快乐,所谓的快乐只是暂时苦减少了,暂时停止了。实际上乐也是苦,叫坏苦。色界天虽然没有苦苦,但是它有坏苦、有行苦;无色界虽然连坏苦都没有了,还有行苦,行苦是念念不住,他不能够控制自己生死,所以这些福报都是有漏的。福报享尽了,还要堕落。
佛下面又说,『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属欲相救免』,这是我们离开世间以后,我们在世间的家亲眷属,他要来超度我们,给我们做佛事。「欲相救免」,救度我们,免我们的罪业,有没有效果?效果不显著,原因在哪里?因为我们有执着。
『邪见业王』,邪见都是从我们分别、执着里面产生,有分别、执着知见就不正;业王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灵魂,佛法称神识。所以我们的家亲眷属给我们做超度,也没有办法超度到三界之外,只能是帮助我们超度到天上,也不算很高了,顶多就是忉利天。你要想生到夜摩天以上,那你还得要靠自己的那种定慧力。所以如果我们对三界里的情执不能放下,不能舍离,对于人天这种福报还有执着,就常在轮回而不自在了。
轮回很苦,即使是有高人给你做超度,能不能把你超到极乐世界?那还是要看我们自己。如果你自己能够在超度过程中忽然觉悟,对于娑婆世界生起厌离之心,顿舍娑婆世界的业缘,一心求生净土,那这种超度才能够帮你超到极乐世界去。如果你要是不肯舍离娑婆世界,不肯往生净土,那顶多也只能把你超到忉利天。所以还是要看你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善根,有没有这样的愿心。那么这种人有没有?有,非常少,而且因缘特别的稀有。
我们最近看到,胡小林老师的父亲往生,他走的时候在医院里走。结果在医院里面经过抢救遭了不少罪,大概是生了瞋恨心,堕下去了。结果刘素云老师发慈悲,也是被胡小林老师的真诚的孝心所感动,因此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为胡爸爸超度。守在他的灵堂那里为他念佛,并且给他开示,劝导他放下娑婆世界,一心求生净土,最后把他超度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个缘就太殊胜了,那可不是一般人能遇得上的,胡小林老师这么多年弘法利生的功德感召,还要有刘素云老师这样的功力的人那才可能,那还要胡爸爸他本身有这样的善根,给他一点化、一开导,他就能够发起求生净土的愿心,这才能够去蒙佛接引往生。所以我们自己要是不努力,不看破放下,没有真实的信愿,那真是「何免轮回」。我们再看下面经文,还是佛说的开示:
【汝见愚痴之人。不种善根。但以世智聪辩。增益邪心。云何出离生死大难。】
前面说的是修福之人,虽然修福、修善,但是他不肯出轮回,这种人说的是『愚痴之人』,那是根本『不种善根』,不肯修福的人,那就更不必说了。所以这些人佛感叹「愚痴之人」。他们『但以世智聪辩,增益邪心』,他们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是,对佛菩萨说的这些话根本不以为然,甚至批评佛教,说佛讲的都是迷信。「增益邪心」,邪心是邪知邪见,他对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都错误了。这些是愚痴,是非颠倒,真妄都颠倒了。
说老实话,利害都不知道,怎么能够离开『生死大难』?这些生死,这在六道里面轮回,轮回当中一定是恶道的时间长。这些愚痴之人造作恶业,怎么可能不堕恶道?我们再看下面,佛又给我们讲了另一类众生:
【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
前面那种人是不种善根,造作罪业,那些人肯定是堕三途。这类人虽然『种善根』,他也修福,还修大福报、种『大福田』,问题在于他『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执着人天的快乐,不肯出离。那么他修的福将来可以在人天享福,但是人天福报不究竟。
佛常讲的,人天福报是三世怨,第一世他修福;第二世他享福,享福过程中一定会迷,迷一定会造业,你看大富大贵的人家不造业的太少了,而且造的业特别重;所以第三世就堕落了,堕到恶道去了。这些人比起那些不种善根的人稍微好一点,也好不了多少。那些不种善根、造作恶业的下一世就堕落三恶道;这一类种福田的、修善积德的人,但是他不肯出离,他只是比那些造恶的人晚一步堕三恶道,怎么晚一步?他下辈子享福,享福当中造恶业,你看造完恶业再堕,第三世堕,晚一步,所以好不了多少。
这一类众生在佛门里面也很多,所谓佛门的大护法,你看他也很努力的修福,但是他就是「取相分别,情执深重」,好恶心很强、分别心很强,着相;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知道、别人赞叹,要别人尊重他;他做的事情必须要看到结果,不能做到三轮体空,着相。那么这些人将来只能得到有漏福报,所以『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轮回的根就在于分别、执着,所以他不能舍离执着,他就不能出离。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剎。趣佛菩提。当生佛剎。永得解脱。】
『无相』就是离相,离相就是心里不执着了。心里不执着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好事也不做,那个不叫离相。好事依然在做,给众生做好样子,但是他心中不着相。做了好事绝对没有求好报的心,也不需要人家尊重、赞叹,但是人家尊重、赞叹他,他也无所谓,也能接受,心不着。不是说事上不做,事上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能够给众生做好样子,带动大家来修福,形式上的这些相他都能接受,心里是清净的,这是『智慧』。
『植众德本,身心清净』,什么叫德本?就本宗来讲,就是一心念佛,执持名号,这是德本。这句名号,「阿弥陀佛」,叫万德洪名,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你念这句名号,念念唤醒自己的觉性。觉而不迷,那你在待人、处事、接物上自自然然就能够离相,就有智慧,就能积功累德、断恶修善,没有恶念,所以这个一句佛号叫德本。
身心清净这是结果,你一心念佛自然身心清净。身心清净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该做的就要做,做得要很努力,为众生做,而且随缘做,绝不是攀缘。随缘去做,念念都是功德圆满,事事都是功德圆满,做成做不成那都是圆满。不分别、不执着,『远离分别』,当然包括远离执着。一生只有一个希求,就是『求生净剎』,希望亲近阿弥陀佛,没有第二个愿望,只有这一个愿望。这种人佛给他授记,『当生佛剎,永得解脱』。我们能够这样修,就决定往生、决定见佛,一生当中决定成佛。
这一品经文我们就讲解圆满了。四十品、四十一品这两品对于净土学人来讲非常重要,教我们要彻底断除疑惑,要有坚定的信心。蕅益大师讲的,「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这个信心要坚定、要清净,而且放下分别、执着,舍离娑婆世界,求生净土,身心清净,自然就能够如愿以偿。下面我们看第四十二品: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这品经文给我们介绍,是世尊亲口给我们讲述,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剎土当中,无数的菩萨都发愿求生净土,这是给我们做证明,劝信。我们来看经文:
【弥勒菩萨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诸佛剎不退菩萨当生极乐国者。其数几何。】
弥勒菩萨在这里又代我们发问。这是他老人家慈悲,为了增进我们的信心,所以问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还有诸佛剎土里面的『不退菩萨』,这是大菩萨,不是普通菩萨,我们讲菩萨摩诃萨,那是讲至少八地菩萨,念不退,八地是不动地,这些菩萨『当生极乐国者』有多少人?首先问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有多大?黄念祖老居士给我们澄清了这个事实。过去以为只是个太阳系,算是一个单位世界,实际上一个单位世界是指的一个银河系,因为经上讲这个单位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日月绕着须弥山转。日月是太阳系,它绕着须弥山转,证明须弥山不是太阳系的中心,应该是银河系的中心。
天文学家发现宇宙里头的这个黑洞,这种天体,黄念老说大概就是讲须弥山,它在银河系中心里。娑婆世界有多少个银河系?有三千大千世界,这一个世界是单位世界,就是银河系,这三千是指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这叫大千世界。所以算起来,一个娑婆世界有十亿个银河系,这么大的范围。这是释迦摩尼佛的教化区,当然这里面的众生是无量无边的。
弥勒菩萨问不退菩萨有多少人,往生极乐世界的。这里没有问普通人,都是问不退菩萨,为什么?因为在娑婆世界里面,这些不退菩萨应该是占少数。因为他是高,愈往上他愈少。如果是算普通的菩萨,乃至我们凡夫带业往生的,那个就不计其数了。想其它的诸佛剎土大概也是这个情形,所以弥勒菩萨在这里只问不退菩萨有多少人。我们看经文:
【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诸小行菩萨。修习功德。当往生者。不可称计。】
佛在这里回答弥勒菩萨的问题。『于此世界』就是娑婆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这是把数字说出来了。这些菩萨当然不是在我们地球上,地球上我们的总人口现在统计将近七十亿,绝对没有七百二十亿,所以这些菩萨不是生活在我们地球上,不是属于人道而已。人道里面有没有?应该会有,我们这地球也是凡圣同居土。像法照大师过去在五台山见到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就是不退菩萨之一,他就是求生净土的,他生活在我们这地球上,当然有更多的不在地球上。
这些不退菩萨他们『已曾供养无数诸佛』,因此善根非常深厚。他们供养诸佛,诸佛肯定为他们说法,这就是给他种善根。所以接触到了净土法门,马上就能够信受奉行。他们能够『植众德本』,这里就是讲他们能够具足信愿行三个条件,念佛求生净土。『当生彼国』,这些人统统都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底下讲『诸小行菩萨』,这不是不退菩萨,他们的境界比不上不退菩萨,小行菩萨来讲人数就太多了。他们『修习功德』,这个功德也是信愿行,无论是什么样的地位的菩萨,乃至于凡夫,他们都要修习信愿行,这才能够往生。因相同,果就相同,果就是同生净土,一到极乐世界统统是阿惟越致不退菩萨。这些人有多少?『不可称计』,太多了。
所以可知净土法门它所摄受的众生范围无比的广大,所以被一切诸佛赞叹。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只要你能相信、你能发愿,你老实念这句佛号,没有一个不往生的。所以这个法门广大,理深到极处,但是事上来讲,修学又很容易、很简单、很稳当、很快速,真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乃至地狱众生,你看胡小林他父亲就堕到地狱去了,在地狱里面他能够遇到净土法门,他念佛,他发起信愿,他求生净土,一样能往生极乐世界。
这些人都叫小行菩萨,为什么?他们能往生的都是过去生中供养过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只是现前一时胡涂堕下去了,如果能听到人劝导他,善根触动,他就能往生。往生的品位,这个三善道往生的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恶道的众生那都是忏悔往生,他们造的罪业重,所以堕恶道,可是在接触一念感应的时候,他认真忏悔,那看他的忏悔的力量有多大,他往生的品位就有多高。
我们看到《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到的阿阇世王,这个人造作五逆罪,马上就要堕地狱了,堕的是无间地狱。结果临终的时候忏悔,真正发愿求生净土,结果他也往生,生到极乐世界竟然还有上品中生,这真正不可思议,可见得忏悔的功德多么大。他忏悔的心真诚,一下子把他的品位提到很高。所以我们对这些造作罪业的人不能轻视,我们在这里一天到晚虽然在念阿弥陀佛,可是我们往生的时候,说不定品位还不如他们,你不知道他宿世的善根有多深厚,所以怎么能轻视罪人?
所以世尊已经给我们说出来了,给我们预言了,「诸小行菩萨」修这个法门求生净土的数字是不可称计。我们要好好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在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个数字之内?即使是到佛法灭尽的时候,佛讲了这一部《无量寿经》能够在这世间留一百年,听到这个法门的,只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依然能够往生。我们当然也应该不例外,所以我们要认真干,如果不认真那这个数字就没我们一份。如果我们认真努力,佛所讲的这些菩萨「修习功德,当往生者」,我们就有一份。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不但我剎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
释迦牟尼佛以我们娑婆世界来做一个例子,给我们说明当往生的人都是菩萨,数目是不可估量的。而且不仅我们娑婆世界如是,他方世界跟我们世界的情形差不多。可见得十方诸佛世界当中,一切诸佛如来对他们的学生都是这样劝导,像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一样,劝大家发愿求生净土,这里经文又给我们做了证明。
十方世界跟我们世界应该差不多,都有六道,要超越六道都不容易,唯独念佛法门,带业往生,横超三界。所以佛念念想到一切众生快快成佛,用最快速的方法度众生,那就要靠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契合诸佛本怀,所以我们能接受,我们能依教修行,诸佛如来哪有不欢喜的道理?这个法门快,修几年你就成就了,你要搞其它的法门,那是个弯路子。佛看到你这样也无可奈何,你靠自力那你就慢慢修吧,可能这一生不成就你还得搞六道轮回,看看以后哪一生、哪一劫,等你才相信这个法门,佛再来度你。我们看他方佛土,这是弥勒菩萨所问,世尊给我们略答,举出十一个佛剎,我们来看经文:
【从远照佛剎。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萨摩诃萨。生彼国土。东北方宝藏佛剎。有九十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国。从无量音佛剎。光明佛剎。龙天佛剎。胜力佛剎。师子佛剎。离尘佛剎。德首佛剎。仁王佛剎。华幢佛剎。不退菩萨当往生者。或数十百亿。或数百千亿。乃至万亿。】
第一个举出的是『远照佛剎』,从这个佛剎说起,这个佛剎『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萨摩诃萨,生彼国土』。这里讲的「菩萨摩诃萨」就是讲不退菩萨,一般菩萨不算,光讲不退菩萨,如果加上一般的诸小行菩萨那不得了,那数字都是不可称计。那么不退菩萨这里讲的有多少人往生极乐世界?「十八俱胝那由他」,这个是个天文数字,很巨大的。到底这个数字有多大,我认真的查了《佛学辞典》以及《华严经》,有几种说法,我们采纳《华严经》里面的说法。
在八十卷《华严》「第三十品阿僧祇品」,给我们列出很多的数字单位,可以换算成我们现在的数学的数字单位。俱胝是多少?是等于十的七次方,七次方就是七个零,十八后面七个零,那就是千万,亿就是八个零。那由他那就更大了,那由他是十的二十八次方,就是二十八个零,换句话说就是万亿亿亿,三个亿,前面还加个万。所以十八俱胝那由他合起来是十八乘上十的三十五次方,十八后面有三十五个零,也就是一点八万亿亿亿亿,四个亿,这么大的数字。这些菩萨统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数量就比我们这娑婆世界大多了。
第二个我们再看『东北方宝藏佛剎』,这是在东北方,指我们娑婆世界的东北,不是我们地球里面说的东北。宝藏佛剎里面『有九十亿不退菩萨』,这个跟前面「十八俱胝那由他」数字就差很多了,『当生彼国』,有的佛剎多,有的佛剎少。
后面从『无量音佛剎、光明佛剎、龙天佛剎、胜力佛剎、师子佛剎、离尘佛剎、德首佛剎、仁王佛剎、华幢佛剎』,这里总共讲到「华幢菩萨」是十一个,从远照佛剎到华幢佛剎,十一个,这是他方诸佛剎土里面。『不退菩萨当往生者』,这里佛给我们略说,不能细说,细说太复杂了。『或数十百亿,或数百千亿,乃至万亿』,这些都是讲的不退菩萨。如果讲到「诸小行菩萨」,那都是不可计量的。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其第十二佛名无上华。彼有无数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具大精进。发趣一乘。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
前面十一个佛剎只是略说,这里第十二佛剎稍微讲得详细一些,第十二个佛剎,『佛名无上华』,无上华佛,他们这个佛剎有『无数诸菩萨众,皆不退转』。这里的不退菩萨就更不得了,比前面远照佛剎,十八俱胝那由他这么多的数目还要多,无数。这些不退菩萨都是智慧勇猛,如果没有真实勇猛的智慧就不可能选择这个法门。所以诸佛如来无量无边法门当中,唯有这个法门能令我们一生不退成佛,结果我们选中了,你说这是不是智慧第一?你看文殊菩萨选这个法门,普贤菩萨选这个法门,大势至菩萨也选这个法门,他们都是智慧勇猛。这个智慧也不是偶然碰到的,不是忽然就产生的,『已曾供养无量诸佛』,这样得到的。
所以《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往生极乐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可少,怎么才叫不可少?「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供佛是修福、修慧,这是种善根、修福德。这一生又遇到这个法门,遇到因缘,遇到也是十方诸佛加持。『具大精进』,遇到了之后要真修行,真正用功,不能够懈怠。你想想,无量劫来我们都在搞轮回,不能出离,这一生好不容易又遇到这个净土法门,这一生有出离的指望了,怎么能够空过?所以不怕辛苦,努力精进,这个就能成功。那么这些大菩萨们给我们做好样子,他们用功非常精进,没有懈怠,没有间断。
『发趣一乘』,趣是趣向,发是发心,发心趣向一乘法。这个法门,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就是一乘法。一乘法是教我们成佛的法门,像《华严》、《法华》,这都是一乘法,而本经是《华严》、《法华》的归宿,一乘当中的一乘。蕅益大师讲,这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这些菩萨得到这样的一乘法,『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这个神通能力就不得了。《华严经》里面讲到的「念劫圆融」,他们能够七天当中,摄取百千亿劫的功德。在我们这个世间能不能找到类似的证据?有,你看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的时候,他在菩提树下入定,二七日中讲《华严经》。《华严经》有多少?龙树菩萨告诉我们,他这部《华严经》经文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这么大的分量。
《华严经》在我们这世间,我们看到佛是二七日,就是十四天讲的,那他能讲出这么多吗?当然他不可能用我们这个言语的速度,我们这个言语速度那真的百千亿劫都说不完。参加华严法会的都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他们统统都证得华严境界,所以他们能够接受无量劫这些功德。无量劫能够说成一念,一念能展开无量劫,念劫圆融,这是自性真实的德能。
这些无上华佛剎里面的大菩萨们,他们都有这样的本事,所以这些『大士所修坚固之法』,大士,佛称为大士一般是指地上菩萨。这些不退菩萨能够将地上菩萨百千亿劫的功德,七日中就能成就,变成自己的功德,你说他们成就有多快速。他们怎么样来修学?『斯等菩萨,皆当往生』,这些人都发愿求生净土。这个状况,这就是讲到的《华严经》里面的境界,《华严经》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由普贤菩萨领导,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跟这里讲的就一样,「皆当往生」。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
讲到第十三佛,佛名叫『无畏』,无畏佛剎里面『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这也是讲不退菩萨都往生极乐世界。至于诸小行菩萨,还有『比丘』,没有证得菩萨的,是属于声闻众,那么往生极乐世界不可称计的数目,可见得这个法门,三根普被。最后,我们再看经文最后一段:
【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
前面是单举各个佛剎,除了娑婆世界以外,他方举了十三个佛剎,但是不能一直往下说,一直往下说说不完,所以这里只是一个概括性的说。『十方世界』,这十方诸佛国土,没有一尊佛不劝导众生求生净土的。这些诸佛的名号以及这些佛剎里面的『菩萨众』,求生极乐世界的,说名号说一劫都说不完,这是事实。可见得十方无量诸菩萨众都依照这个法门修学,你就知道这个《无量寿经》的地位。
讲到这里,本经的正宗分就全部讲完了,这个正宗分是从第四品到第四十二品,后面是讲流通分。这一品的经文,四十二品是三转法轮里面给我们作证转,菩萨众给我们做证明,劝我们要深信这个法门。底下流通分总共有六品的经文,所以从这里看到这部经有大经的架势。一般的经序分和流通分都是很少的,简单几句。像《法华》、《华严》它们的序分、流通分都比较大。
本经序分有三品,流通分有六品,这也是大经的架势,很不平凡。流通分,这六品分为五段,第一段劝信流通,是四十三和四十四品;第二段是留经流通,是四十五品「独留此经」;第四十六品是付嘱流通;第四十七品是叹德流通;最后一品是举益流通,告诉我们真实的利益。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下一次再给大家开始讲流通分。今天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