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吝法者的果报

  • 2024-01-24 10:44
简介【原文】在南印度地方有位迦毗摩罗尊者。当初,这位尊者未皈依佛教前,是一位外道论师。那时,他有学生三千名,名震全印度。有一次,这位尊者听到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说法后..

【原文】

在南印度地方有位迦毗摩罗尊者。当初,这位尊者未皈依佛教前,是一位外道论师。那时,他有学生三千名,名震全印度。有一次,这位尊者听到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说法后,他认为佛法的伟大,随后皈依了佛教,拜马鸣菩萨为师。后来,他持续了马鸣的祖位。

有一天,迦毗摩罗尊者要到远方去作度化的人缘,所以出发向西山走去。晚上,他在途中歇息,一条大蟒蛇横卧在路上。因为贰心中无物,见到等于没有见到一样,可是这条蟒蛇却环绕纠缠了他的身体。他知道蟒蛇定有解脱蛇身的要求,于是,就向它说三皈依,使它皈依三宝。刚说完了三皈依,蟒蛇就溘然不见了。

第二天尊者持续向前走,有时看见前面有一石洞,他就进洞里歇息少焉。在这个时刻,溘然有一穿白衣的白叟从石洞里走出来,向他礼拜后站在一边。尊者问他:“你可以告诉我你以前的情形吗?”白叟说:“早年我是一个比丘,天天快乐而安稳地在修行,当时,常有初学的人来发问求聪明,我因厌烦于回答他们,起了嗔恚的念头,不知我已犯下了重罪。终于腐化为蟒蛇,住在石洞内,已经稀有百年了。刚巧碰到尊者为我说法,从此得救,特来谢恩。”

尊者听后,异常感慨。知法而不弘法的比丘,就有这么不幸的后果!

【学文解读】

这个故事很短,我们修行,也有这个问题。我们受益了,就愿意让人人也学佛,结果家人统一骂你神经病,完了今后就开始心里不高兴了。我们要小心,起了这个一念的嗔恨,那就跟这位比丘一样,有可能要腐化蟒蛇呀!所以现在我们不要先说,先修好,等人家来问的时刻我们再说。

这个比丘,当时他修行很快乐安稳,就是因为别人问他了,贰心里产生了烦恼,产生了嗔恨,于是产生了力量,就有了因果。那么我们就明白了,我们假如没有能力回答别人的时刻,可以不做这个事,没紧要。然则,不要产生嗔恨,不做没紧要,安安稳稳地,我们先管好自己,等到我们修行成就了,有力量了,可以回答别人了,我们再去做这工作,这是可以的。没有能力就去做,结果产生了嗔恨心,这样的话就会出问题了。所以从这儿,我们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经验教训,有能力要做,没能力可以暂时先不做,然则修行是一定要修的。别人来问,我们回答不来,或者回答了今后,认为占用时间烦恼,我们可以暂时退一退,这是可以的,等修好自己今后再说。

别的前边讲的这位尊者,心中无有恐怖了,蟒蛇环绕纠缠身体,他毫无畏惧,明白它为什么要来,处理了就完了。如果蟒蛇缠我们身体,那估计得吓死,这就是我们和圣者的差别。佛、祖师心坎已经空寂了,无物了,他们不害怕了,这是真正修行的偏向。假如说修了半天越来越害怕,心里边烦恼越来越多,学的器械那么多,就开始拿学到的佛法评论别人了,点评别人了,这个生怕不是真修。

可能我们经常看到,老有人评论说这小我是魔,那小我是魔,我们切切不要干这事。人家是不是魔,那是人家的事,跟我们没紧要,我们让自己心坎清净了。世间上披着人皮,其实是蟒蛇的人,多不多?太多了!碰到了这些人,我们害怕不害怕?是不是烦恼了?是不是心里起了嗔恨了?不能那样。人家无非有所求,要什么我们尽量知足。我们现在还达不到佛祖的境界,佛祖是要眼睛给眼睛,要头给头,要啥给啥,那没紧要,咱躲着走就得了,赶紧躲,躲得远远的,然则不要争辩,不要去斗争,心里边切切不要再产生出恨的念头。假如产生出嗔恨的念头,那就跟这蟒蛇一样了,不是修行人了。

所以说这里边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器械。别的,别人来问我们什么,有很重要的观念:一定要量力而行。我们知道了,跟人家说清楚,按照我们的理解是这样的。可不能直接就说“我代表佛”了,“你必须这么做”,可不能这么说。佛讲的佛经,佛讲的里面的理念,那里边有无数层的含义,而且也是根据不合的人、不合的情况讲的。假如情况不合,我们同样引用了佛祖的同样语录,可能也把这小我害了。比如说,佛说这个药挺好,他是对这小我说的,这小我他有胃病,他吃这药就挺好。咱不分青红皂白的,什么肝病、心脏病,通通都说这药好,那可能就把人家害了。没有这个能力之前,切切不要那么说。只能尊重原来佛讲的那个前提,只能把这个推荐给人家,还得试验试验,假如不合适,还不要弄,弄了今后,得出问题。一定要明白这个事。所以说,说法也不是个轻易事,挺难,说不合适有后果的。有了后果那坏了,那可能就是蟒蛇身。上面进修过的那个公案,是野狐狸身。蟒蛇也好,狐狸也好,那完了,天天就洞里钻着吧。

 

更新于:11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