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转山,羊年转湖?揭秘藏传佛教修行人的朝圣之路
- 2024-03-10 06:35
藏地有“马年转山,羊年转湖”的传统。山指冈仁波齐,意为神灵之山;湖指纳木错湖,意为天湖或神湖。这两者,都是藏传佛教修行的圣地。在藏族人民心中,马年是释迦牟尼佛降生和成道的年份,也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若围冈仁波齐而转,可消除无量罪障,增上修行功德。
2014 年,恰好是马年,芒康县普拉村的 11 人,组成了一支朝圣队伍,向冈仁波齐朝拜而行。
朝圣之旅的缘起是杨培老人感知无常,他的哥哥生前想去拉萨朝圣,可一直到逝世也未能成行。杨培自知已入古稀之年,希望有生之日能朝圣。他说:“我想朝圣了,再撒手人寰。”杨培的侄子尼玛扎堆发心陪着叔叔去拉萨。当有人提议说,本命年到了,到拉萨朝圣后,再去神山冈仁波齐吧。尼玛扎堆赞扬说,这是个好主意。朝圣的消息传开后,村子里其他人也加入到队伍里,于是还有了虔诚祈福的青年、大肚便便的孕妇、自知罪孽的屠夫、乳气活鲜的女孩等,他们穿着护袍,手戴护手板,满怀希望出发了。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队伍历时一年多,磕头而行长达 2500 多公里……在此期间,环境在变,初心依旧。他们历经风雪,翻越高山,穿过河流,行入闹市……但热忱、质朴、纯净和虔诚始终没有改变。
途中,曾为屠夫的江措旺堆有过懒惰和散漫,还没到休整时间,他却侧卧在公路上不往前拜,旁边经过的 9 岁小女孩扎扎为他打气:“加油!”不到一分钟,江措旺堆又爬起来继续磕头。同样是他,因杀生为忏悔罪业,当遇到一只蚂蚁路过时,他停下了脚步,匍匐在地上,等蚂蚁过后,再起身磕头。这个画面,体现出他悔改后对生命有了尊重,也真正戒杀了。他把蚂蚁放在了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不想误杀蚂蚁而主动让路。
另一个场景是,遭遇山体滑坡的那个晚上,大家休整聚谈,被石头砸伤的仁青晋美尽管不理解为什么父亲和爷爷一生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却因车祸去世,他还是说:“我们一家三口是为了两位死者来朝圣的,为芸芸众生祈求幸福安康。”他经历困难和险情之际也依然想着众生,慈善仁爱对待他人,心境非常平和。这种平和心境是朝圣队伍共有的,在朝圣路上也一直持续着。
当他们拜到一条河流前,暂停了。
“这么多积水,我们该怎么办?”
“这些积水,我们怎么过去?”
“没事的,我们趟水磕过去,如何?”
“就这么办。”
意见一致后,他们毫不犹豫,脱了护袍和外衣,面带微笑,全情投入,不因水流阻挡磕头就扣斤押两。遇到困难,克服就是,没有不甘,没有抱怨。那种随遇而安,以及对朝圣满怀信心的赤诚之情,遇到的困难都不再是困难。对他们来说,朝圣不一定是苦行,路过青草地时,他们也载歌载舞,放飞心情,那种快乐让水流都淙淙作响般欢唱。
日复一日,终于,他们到达了拉萨,驻留,朝拜,又出发,终至冈仁波齐。杨培老人朝圣的心愿已成,在一个安静的晚上,他赫然长逝。尼玛扎堆接过了叔叔的转经筒,与众人一起诵经,并请来喇嘛为老人超度。放置玛尼堆后,朝圣队伍继续磕头前行……他们的心始终在朝圣,或者说不在朝圣,就在朝圣的路上。像《冈仁波齐》幕后花絮里所说:“神山圣湖并不是重点,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弃理想和信仰,热爱生活,我们都在路上。”
电影到这里结束了,但生活还在继续。磕长头仅是修行人修加行的一部分,却不是全部。通过磕长头朝圣之旅,人们可以消除贡高我慢和好高骛远之心,增长福慧资粮,增强皈向、依傍佛法僧三宝之虔诚心,从而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纯净、真诚之学佛法器,因缘成熟之际盛载佛教正法,依教奉行,抵达永恒幸福之国度——净业世界,那是每个修行人为之努力前行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