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居士,正在破坏佛教!
- 2023-06-24 11:38
简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好!这几天给大家交流一些佛法上的内容。第一天,我们讲一些常识。明天开始,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选用清朝的一位大师,慈云灌顶大师的一..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家好!这几天给大家交流一些佛法上的内容。第一天,我们讲一些常识。明天开始,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选用清朝的一位大师,慈云灌顶大师的一个注解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那我们今天讲一些开示,这个开示的内容,是我前几天在天台山佛学院,给那边居士们讲的一个内容,拿到这里来再讲一讲,对师父们、居士们其实都有一定的帮助。前段时间,我们那边打法华七。所以我也是从法华七中间,请假出来的,然后到这边来。那这个内容是讲什么呢?是说《居士怎样学佛》。这个内容,我分为三点,第一点叫「居士学佛必须要恭敬僧人」,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居士学佛必须要对法、对法宝尊重」。第三点,「居士学佛必须要谦虚」。说白了,我们出家僧众学习其实也是一样的,不能离开这三点。那我暂时就按这三点进行分析。
居士学佛须知恭敬僧,这个我顺便讲一下我自己的经历。第一点经历,我们这里是属于台州,台州有一个地方叫做温岭,你们这一次短期出家,也有温岭的居士在这边。我顺便讲一下,我第一次去温岭的时候。温岭这个地方,给我留下了相当糟糕的印象。那一次走了之后,转变了我脑海里的一个想法。我一定要讲经,一定要尽量的去讲经。为什么?因为居士太瞧不起出家人了。当时给我留下这么一个印像。我第一次去温岭的时候,是跟居士一起去。其中有一个居士,可能大家对他印像比较好。在当地呢,就是说在温岭的居士中稍有一点点名声。我假设这个居士姓张,其实他不姓张的,假设他姓张。我跟他一起到了温岭的寺院,那些居士们不是来见师父,是来见这个居士的。其中一个将近有五十多岁的老居士,见到我的时候,他喊我,你是不是张老师?你是不是张老师啊?我说:我一个出家人,你不会看吗?我怎么会是张老师呢?那一剎那我就体会到,什么叫出家人的脸面被扫光了。真的,我就体会到那个。他们那些居士们,见到那个老师,见到那个居士的时候很恭敬。见到我呢,根本就没有什么恭敬了。所以在后面,我给他们讲批斗的话,我说:你们这些人学佛,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学佛。包括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聊天,我也说到,我说:你们温岭这些居士啊,我对你们印象太糟糕了。
当居士对僧不尊重的时候,其实他就失去了做居士的价值,说句实在话。这个是温岭的事情。后面我到路桥,就我们这边的路桥区。我到路桥素菜馆去吃饭的时候,我第一次踏进素菜馆的时候,我见到了一个场面,以至于我现在对这个素菜馆印象都很差。我到了素菜馆的时候,素菜馆里面呢,几个女的,她们可能是合伙的。见到我的时候像见到空气一样,不打招呼,跟我身边的居士打招呼。点菜的时候,不问我要点什么菜,而是问居士们你们要点什么菜,当我是空气。当僧是空气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们学佛都不是真学佛,已经偏离了一个方向。这个是路桥素菜馆之行。
后面呢,去一个地方的时候,也出现了这个场景,那个具体的细节我就不说了,就是说居士他送东西过来的时候,他不会递给师父,而是给我身边的居士,这个是我碰到的这几个场景。从这几个场景当中可以看出啊!在末法时期,僧的那份尊严越来越少啦!大家记不记得在佛经里面,大家念经,念《阿弥陀经》,你们做《三时系念》的时候,《三时系念》不是分为三回嘛?最后一回呢,其实是比较殊胜的,因为它是在晚上,鬼神能够得到真正的利益。在做三时系念的时候,必定要念《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当中,大家有没有印象?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谁在那里听经?先排阿罗汉,后排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这些大菩萨们,后面排释提桓因等。释提桓因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玉皇大帝。分为三类听众。第一类是罗汉,第二类是大菩萨们,第三类是天神,还有那个人众。那这三会当中,按照功德来说,菩萨比罗汉功德来得殊胜,应该是菩萨排在前面。但是佛经恰恰不这样排,而偏把罗汉排前面,不把菩萨排前面。为什么呢?因为罗汉现了出家相,他头发剃掉,身着袈裟,现出出家僧相。菩萨们呢?有些时候现僧相,有些时候他不现僧相,现居士相。像观音菩萨不是现白衣之相?你看像文殊普贤,我们现在的寺庙的塑像,好像都把他们塑成在家相,留有头发。唯独地藏王菩萨是出家相。那就说明,居士这个像现出来了,就不能够排在出家人的前面。居士是护法的,不是弘法的。弘法只能偶而弘一弘,但不是主要弘法职责,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居士,我们平常怎么说?护法居士,不说弘法居士。弘法是谁弘的呢?是僧人弘法的。在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里面,他讲到了一桩事情,我们依然举一部经,《佛说阿弥陀经》「一时佛在祇树给孤独园。」祇树给孤独园,给孤独是谁啊?是当时印度的一位长者,相当于宰相级别的,一个很有德行的一个长者,他名字叫给孤独。给孤独其实是他的一个称谓,别人送给他的称谓。这位给孤独长者,初次见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就证到了圣位,叫预流。就是说,证到了初果,后面他证到了三果阿罗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他对佛法是相当精通的,因为他已经是预了圣人之流了。三果圣人,那是不得了的殊胜啊!那是智慧相当的强大,对佛法是相当精通的。那这样一位圣人,他碰到一些出家师父的时候。那些师父们刚出家,没有证得圣位,从功德上远远不及他。也就是那些师父们连个初果也都没有,只是个凡夫僧,他不太懂佛法。我们所说的给孤独长者,他通佛法呀!他是预了圣人之流,所以他就能够教他们佛法。那他怎么去教这些出家人呢?他跟出家人教的时候那个仪式,佛在世的那个仪式,跟现在这个仪式完全不一样。所以我看《灵峰宗论》的时候,我可以看到当年佛在世时,那种正法兴旺的场景。但是现在我们这个正法相当凋谢了,现在是属于末法啦!正法时期没了,像法时期也没了,现在是属于末法时期了。所以当年那种兴旺的场景,我们几乎可以说再也见不到了。正法不能重现了。释迦牟尼佛的法运直走下坡,不会向前走,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下坡路。当年佛在世的时候,给孤独长者要教那些不懂佛法,或者佛法不是很清楚的出家僧人,他要先顶礼三拜。然后大家再一起坐下,位置是齐平的。他教那个出家人,说这个佛法怎么的、怎么的、怎么的。结束了之后,这位给孤独长者从位子上站起来,再顶礼这个僧人三拜,然后恭敬而退。并且声明:我不是来教僧人的,我无资格教僧人,我只是跟僧人交流佛法。三果的圣人尚且如此的谦虚。
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了好多居士是坐在台上。光盘当中某某老师、某某老师,东北的那些女的、男的们都坐在台上,底下坐着出家人,他们在家人在那里讲课。哦!盛气凌人的在那边讲,显示出他们好像有多么高的水平啊!这个事情在几百年前,在祖师的书里就已经给批评了。不单单祖师批评,释迦牟尼佛也给予了批评。大家如果有机会看一本书,叫做《法苑珠林》。《法苑珠林》这本书挺厚的,在法灭篇,就佛法灭掉的那一篇,第98。我写一下哦!要不然大家觉得这没有依据。《法苑珠林》卷98:「又大五浊经云。佛涅槃后当有五乱。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教。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大家这个文一看就明了。在《法苑珠林》里面,祖师引用了《大五浊经》,释迦牟尼如来所讲的话。说释迦牟尼佛灭度了之后,我们这个世间当有五乱,其中三乱专门是讲居士的。所以现在才看出我们居士,学的哪门子佛啊?在我的心中,我觉得是很痛心的。佛当年批评的居士们乱七八糟的现象,现在随处可见。我所到之处,几乎一片是这个场景,只有偶而个别的才是好的。所以这叫做学佛吗?这是在破坏就好了,那如果知道他是比丘,你行八敬法就可以。所以比丘尼尚且行八敬法,更何况是居士呢?所以居士见到比丘比丘尼顶礼的话,理所当然。当年在印度的时候,佛在世的时候,每户人家的儿子出家了,他的父母亲见到出家的儿子都顶礼。但是当年莲池大师,在全集里给这个事情批评了。为什么?其实莲池大师这个观点呢?从正确的角度讲,他是不正确的。但是为什么他要这样说呢?他故意这样说的。印光大师就说了,包括蕅益大师也这样说了。为什么莲池大师要这么说呢?因为当时中国人认为父母为大,儿子出家了,父母怎么能够去跪呢?但是当时玄奘大师到印度的时候,见到了印度那边的父母亲确实给出家的儿子顶礼,这实际上理所当然。蕅益大师在一些经论的注解中,他说,如果出家人坐在台上,居士来顶礼,他分毫不动,平平稳稳的接受对方的顶礼。他说这是对的,没有必要我们站起来。包括倓虚大师在《影尘回忆录》里面也提到了这个事情。当然,莲池大师的观点有点不一样,莲池大师是一个很谦卑的一个人。他觉得我们坐在台上不好,我们应该要退避掉,或者说礼佛一拜、或者说不顶礼、不顶礼。这个两种说法都能过得去。但不得不说,居士对师父们一定要恭敬。
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看到了也行呀!你怎么能够当他是空气呢?那就太过份了吧!你不看僧面看佛面嘛!古人有句话,不看僧面看佛面,出家人他做得不好,你瞧不起这个出家人,但是佛是至高无上的,你应该给佛面子呀?所以对僧恭敬不得不提,这是第一块。
第二块,居士对法,还有对法宝要恭敬。为什么不先说对法恭敬,而说对僧恭敬呢?如果没有这个僧,法何能存在?纵然有法,谁来教你?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说:「佛法赖僧传故。」这句话很有份量,佛法靠僧传。不是靠居士传。如果僧没了,佛法也就没了,因为没人传法。佛法当年都是谁传下来的啊?释迦牟尼佛讲经讲了之后,谁去结集的啊?阿难尊者结集。阿难尊者,难道不是僧吗?印度那边的高僧们,写了那些论,天亲菩萨、马鸣菩萨、龙树菩萨,难到都不是僧吗?中国人怎么能够看到经书呢?不是当年像鸠摩罗什大师、实叉难陀大师、玄奘大师这些译经的高僧们,何能有经呢?所以没有僧就没有法,这个从古到今永远不变!从源头上去溯,佛尚且说,你们来供养我,不用单独供养,你供僧就好,我也在僧数。这个律里面确实有这个说法。所以当僧消失掉了,那佛法如何去承载呢?所以我先讲僧,后讲法。这个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大家记住一点,佛法是谁教的?是我们出家人教的。从源头上,你们要感恩的是感恩出家人,不是说唉呀!我念《妙法莲华经》很好很好,《妙法莲华经》我感恩你。你感恩《妙法莲华经》是对的,但是你知不知道是谁翻译的?还不是僧翻译的。是谁结集的?还不是僧结集的。是谁说的?是佛说的,佛现了僧相说的。你更要从源头上去感恩。那居士学佛,对经书一定要恭敬。印光大师说「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印光大师文钞》里常讲。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法有没有什么秘诀?印光大师说,佛法没有秘诀,如果一定要说有秘诀,那就是恭敬。那怎样恭敬经书呢?在戒律当中,梵网经菩萨戒里,它提到说装经书的盒子要怎么的、、、、、、那就说明对经书的恭敬是很注重的呀!印光大师对经书的恭敬很注重,他说,洗手后才能看书,没有洗手不要看书。手还脏兮兮的,譬如你上完厕所,手都没洗就直接翻书,那是不允许的。印光大师当年在世的时候,这个在传记当中,大家都可以去查的。我讲法不会乱讲,你们可以去查相关资料,去翻印光大师的传记。在传记当中提到,印光大师有一次接待了几个居士,有一个居士不懂规矩,印光大师送给他几本书,他把书啪啦一下放在椅子上,就是屁股坐的那个椅子上。印光大师一看,脸色就变的不高兴,他说:你怎能把《金刚经》放在椅子上呢?放得那么低座,屁股坐的那个地方,你怎么能够放呢?印光大师当时就给批评了。印光大师,你看他是一个相当正气的一个人,他从来不会给别人随便的留有情面。在《印光大师文钞》里,他是基本上不会随便赞叹人的。经得他赞叹的人就那么几个。他赞叹的人是很少的。说白了的话,就虚云老和尚、来果禅师这两个人,一句都没有赞叹过。大家可能听了有点惊讶!但真的都没赞叹过。《文钞》里面,虚云老和尚名字只提到一次,还是写一篇序跋的时候,到涌泉寺那边写放生池序跋的时候,他说那个寺庙是虚云和尚所建,除此之外,没有一句在评价。这个是印光大师的那份真诚。他在《文钞》里面评价比较高的是谁呢?谛闲大师。除了谛闲大师之外,对静权大师、圆瑛大师也给了一个肯定的评价。但是,赞叹得最多的莫过于谛闲大师。他说:要听经,找谛闲大师去,别人我不熟悉,我不了解,不是说他们不好。你看,大师是一个多么有智慧的一个人,多么实在的一个人。我们也不是说别人不好,我们也不了解啊!只是《文钞》这么说,我就这么说。我们休息十分钟。
法师说,让我介绍一下自己。那个我叫本幻,本来的本,梦幻泡影的幻,来自天台山佛学院。天台山佛学院学习天台宗的,然后我自己学习净土。最好乐的是净土。特别末法时期,更要修净土。你看百丈大师都说,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禅宗祖师,都这么说。在佛学院,我在那边待了七年,修完了研究生课程,已经都全部结束了。现在在天台山佛学院教书讲课。
我们还是接着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刚才我说的是印光大师的话。印光大师说了好多哦!比如说,看书之前要洗手,那个经书放桌子上,你桌子要擦一擦。这些东西大师都提到了。那在佛经里面,有没有讲到?佛经里面有这么一部经,叫做《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部经说到「不敬佛经,持着弊箧、衣服不净之中,或着妻子床上不净之处,或持挂壁无有坐席恭敬之心,与世间凡书无异。」后面还有一段话,谈到果报。说对佛经不尊重,把它扔到那个脏兮兮的箩筐一样的地方。一句话,就是放在箱子里或背包里等等,但那个背包很肮脏。藏经书的那个东西脏兮兮,你就把经书放进去了,这个是不如法的。「衣服不敬之处」,说放衣服的地方、放衣服的箱子,当然这个衣服里面可能有内裤,什么东西的。你把那个经书夸喳一下就摆在里面去,拿内裤压经书之上,那肯定是不对的。对不?你想想就知道。衣服不净之处怎么能放呢?「或着妻子床上不净之处。」老婆老公两夫妻睡觉的床上,那叫不净之处。为什么?男女行淫的地方,那肯定是不净的。这样子不净处,你怎么能放经书?经书不能扔在床上,哦!这个是不好扔的。「或持挂壁」把经书放在袋子里面,墙壁上敲个钉,然后一挂。我过去刚学佛做居士的时候,我觉得这样挂着也挺好的,好像也比较干净一些。后面看到佛经,经上说这样也是不行的。为什么呢?「无有座席恭敬之心。」我们人都要坐个位子,佛也要坐个位子,经书咋能没有位子?那给经供起来,所以要找个地方把经供起来。要有座席恭敬之心,不能与世间的书没有差别。与世间凡书无异,那是不行的。这个是讲恭敬。
如果说我们大家都这么如法的做,那就很好啊!《地藏经》里面讲,佛经所在之处,天龙八部拥护,土地山神大家都要来护佑。像《楞严经》、《法华经》等等佛经,供在那里都有很大的殊胜的利益。但在现实当中,大家好像这个利益没得到,看不到呀!为啥?恭敬心不够,归根结底恭敬心不够。印光大师他说,古时候开悟的人多,现在开悟的人少,原因在那里?还是在恭敬心不够。他认为跟这个有极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尽量在这方面注意一下。虽然说现在这个时代,做起来是很难。大家都说自己不容易,但是你们说不容易,我也感觉不容易啊!但是又不能不做呀!既然佛这么说,我们就尽量去做。虽然不能做得像当年祖师那样,大家有没有去看《高僧传》,看《印光大师文钞》,看祖师里面是怎么说呢?古时候有人读佛经,他怎么读呢?他专门腾出一个房间,叫做读经室、抄经室。这个房间盖房子的时候,请那些吃素的人来盖。工匠如果吃肉的话,你盖我这个房间的时候不能吃肉,你要吃素。房间那个砖头、那个泥巴全部在那个干净的泥土里面找过来的,没有那个不净的东西,然后开始建造这个房子。房子建好了之后,熏檀香,到里面熏香。那人怎么进去读呢?要斋戒沐浴。读经的那个人要先洗澡,洗好澡后换一件干净的衣服,然后拿檀香进行熏他的衣服。手绝对都洗,牙齿肯定都是用杨枝给嚼过的。古时候没有牙膏牙刷,那是用嚼杨枝的方式嚼过,反正是弄干净了。说个简单的笑话,在那个水浒传里面,说那个潘金莲,她很爱装点自己,她那个嘴巴她拿放有香料的水进去漱口,所以她一讲话,她的嘴巴发出香气啊!那学佛的人肯定是要这样的,让他的牙齿这些都能散发出清净之香,你这样读经的话,殊胜。就这样做,洗手、沐浴、漱口、穿干净的衣服,然后进到这个诵经的房间,开始诵经。诵经的时候,如果突然又想上厕所,那就把这身干净的衣服给脱掉,换鞋进入厕所里头。厕所的门口呢,挂了一件衣服,是专门进厕时候穿的一件衣服。上完厕所出来的时候,再把在厕所穿过的衣服给脱掉。然后再穿上那件香熏过的干净的衣服,再进去诵经。看是麻烦的一个动作。哦!现在弄起来太多事了,对不?你看古人那么恭敬,在气味上都注重,他觉得上完厕所,厕所里不可能是香的吧?厕所是臭的,你在大便的时候怎么会有香气呢?这个大便的时候都有香气,那这个人就不是凡人了。既然有臭味,不能熏到他的衣服上,所以要换件衣服。当然这个程序对我们来说都有点累了,但是古时候的人确实是这样。我们尽量,如果说能够做到古人的几分之一的话,也算是好的了。你看古人学佛的时候障碍少、烦恼少、污染的环境少。我说的污染环境不是说空气,而是我们人心的污染。但是他们恭敬的程度,都比我们高上十倍、二十倍。我们现在比他们在恭敬上,又差上那么多,但是我们的烦恼又比他们增加这么多,等于说我们是逆向行驰得太厉害啦!所以对我们而说,了生死出三界难度是很大的呀!所以,我们不能不在恭敬上更上一层楼。虽然做不到像祖师那个程度,但尽量比那个不懂的人更加恭敬一点。你看我平常去一些寺庙,看居士在那里念《地藏经》,都说消业障。唉呀!那个居士念经的时候,颇有一番意思啊!她拿起那个手指往舌头上一舔,口水就留在手指上,翻这《地藏经》,一页两页,翻到手指上的口水干了,再一舔,再翻再翻。唉呀!脚趾头有点痒啦,摸摸脚趾头再翻再翻。所谓的恭敬之道,在他那里似乎已经淡然无存啦!
哦!这个就有点太对不起这部《地藏经》啦!太对不起佛啦!对不起阿难尊者、对不起实叉难陀大师了。太不恭敬了!这个就有点过头了。不恭敬佛经的话,果报不好。有居士说:师父,我念经念了之后,好像菩萨怎么都不保佑我啊?那就要反求诸己,问问自己了。像《论语》里面说的反求诸己。问问你自己的恭敬心,做到了几分?你的恭敬心没有付出的话,你就希望菩萨来保佑你,菩萨如何来保佑你?就像我们现在都坐在房间里,晒不到外面的太阳。你说太阳怎么不晒到我身上?因为你站在房间里,不是站在太阳底下。如果当你站在太阳底下的话,就可以得到阳光普照。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当你的恭敬心拿不出来的时候,佛的慈悲之光照不到你的身上。天龙八部就没办法护持你。天龙八部他是护法的,不是护你人的。记住,护法神。当你有法的时候,你对法尊重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来护你。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看在那个前几年,差不多十几年前,十几年前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台湾拍了那个白蛇传。白蛇传里面有一个虚构的场景,很有意思。说那个白娘子,她懂奇门之术,当然她是妖精,白蛇精啊!她的老公是许仙,许仙有个姐姐,许仙的姐姐嫁给了一个县衙里面的差役,当差的一个衙役。这衙役那段时间,正接到一个差事。这个差事是什么?抓一条蜈蚣精。衙役是凡夫,怎么能抓蜈蚣精?斗不过呀!搞得一群人遍体鳞伤。结果在发唠骚、发怨气,如何是好?县老爷追得特别紧,我们这个蜈蚣精打不败怎么办呢?交不了差啊! 这个时候白娘子,就是白素贞就说了:我祖上留有一把宝剑,这宝剑是降妖之剑。我借给你,你用这剑去抓这个蜈蚣精就有效果了。他把宝剑拿到手,他很高兴。今天我能抓到蜈蚣精了。他拿着这个宝剑,在一群衙役面前,在那里吹嘘,因为他是衙役的带头。吹着吹着,楼上那个女的听了不高兴,正好他在大街上一户人家楼下吹。楼上那个女的刚好洗好脚,她们想休息。结果那个女的就发火了,一群神经病,拼命的在这里叫叫叫。她也不管是谁,直接把那个洗脚水泼下去,正好洒在这个拿着宝剑的许仙姐夫身上。诶,这把宝剑被洗脚水给淋了。当天晚上他们去抓妖怪的时候,没有用啦!妖怪把他们,还是打了个遍体鳞伤,又战败而回。他就对白素贞发脾气你什么祖上传下来的斩妖宝剑?一点用都没有,骗人。那白素贞一听,也愣了呀!因为这把宝剑是白素贞利用法力,使这把宝剑具有一股杀妖的力量。因为她是蛇精嘛,把她的精华直接注入这把宝剑里面去。只要宝剑拿出,宝剑里面的那种精气它就会自动射出,射向那个蜈蚣精那里了。怎么可能会没效果呢?是不是中途你们发生了什么事啊?他姐夫就回忆了啥事倒是没啥事,就是被人家浇了一头洗脚水,宝剑都被洗脚水给淋啦!完啦!事情就出在这个地方,宝剑被你给玷污了,失去了它本有的效果。结果他把宝剑还给白素贞,白素贞重新用法力把这把宝剑,就是说把污垢的地方给去除掉,你再拿这把宝剑去,必定能够战胜蜈蚣精。结果呢,他拿这把宝剑的时候,当晚真的打败了蜈蚣精。当然这里面白素贞也在起作用,白蛇精暗中相助。那我们可以看出,一把斩妖的宝剑,当你玷污它的时候,它就失去了本有的神力。当一部佛经,至高无上的佛经,被你给玷污了的时候,念经就失去了应有的功德,也是一样的。所以有些人念经为什么就没效果,有些人念了为什么就会有效果呢?源自于天龙八部它就护持那些爱恭敬的人,不护持那些不爱恭敬的人。原理就在此。
今天居士们,有机会听到这个道理。你们要为自己感觉庆幸啊!总算是知道多年诵经没效果,原因何在了!你如果拿一份恭敬心去诵经的话,佛经里所说的殊胜利益都能够得到了。告诉大家,佛是真的存在的,他真的有能力能够帮助你。有机会大家去看《大唐三藏法师传》,玄奘大师取经,一路上得到了菩萨多少的照顾,要不然他早就死了。所以有些时候,你说这个事情是假的吗?他真的是存在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当我看完了那个玄奘大师记录片之后,令我很震撼!哦!佛菩萨真的是存在,那种感觉很强烈的。当时玄奘大师,他那个取经的过程,是很实在的一个过程,并没有说任何什么神奇色彩。但在平实中,又让人感受到佛菩萨的不可思议。大家有机会去看看。
讲到这里,顺便给大家讲一下。我过去到一所寺庙里面,这个寺庙名字不说了。到那个寺庙去的时候,看到几位出家师父他们喜欢拿佛珠念佛,他进去公共厕所的时候,把佛珠挂在外面的那个钉子上。外面墙壁上有钉子,他们正好可以挂佛珠,挂在那边。我当时就留下了这个印象,佛珠不能带进厕所里。但是我是不知道,佛是怎么说的。佛曾经怎么说的不知道,只是觉得当时他们那些师父们这样子做。当时我们一起去的几个居士,其中一个居士,因为天气热,正好手上拿一本经书,他拿起这个经书当扇子扇。呃!正好一个二十几岁的师父看到了。他说:你怎么能拿经书当扇子扇呢?这是不恭敬的呀!当然那个地方其实是很如法的,他们跟别的寺庙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这里一样,就是说比较难得的,很注重戒律的一个寺庙。那个时候就给我留下了这些印象。包括他们那边进厕所要换鞋,厕所门口放了一些鞋子,进去要换掉它。那个时候我还是做居士,进这个寺庙,给我留下了这三点印象。进厕所换鞋,佛珠不可带进厕所里面去,经书不能当扇子。后面书看多了,再出了家,看了一些戒律的书。哦!原来佛都是有规定的。你看在沙弥律仪里面,佛就讲得很清楚了。沙弥律仪其实不能说是佛讲的,我暂时还是按原文来讲,是莲池大师编的沙弥律仪,莲池大师依佛的意思所讲的。他说进入厕所换鞋,沙弥律仪不是有这么个说法吗?那个里面就有这个规定,就是说换鞋。那佛珠,唉呀!我还真不知道,几年前我才刚刚知道。那个时候还给别人给骗了,说佛珠可以带到厕所里面去,害得我也跟别人说佛珠可以带到厕所里。后面从藏经里一查,还真的,不空三藏大师翻译的佛经里面提到,佛珠不能带到厕所,一定要恭敬,对佛珠都要恭敬的。那个佛经里面说,敬之如佛。要求高的,敬之如佛。对佛珠尊重。就是说恭敬得越多,那会越殊胜。今天下午,今天晚上,大家会念《阿弥陀经》。《阿弥陀经》你们肯定会念的,你们在这里短期出家。念《阿弥陀经》的时候,如果你以恭敬之心念经,我敢保证,你念经的时候,你眼前一片金光。你站着的地方,你的脚旁边,全都是黄金色的光芒。看不见呀!谁看得见呢?天龙八部鬼神众都看得见,整个房间里面都是光明。因为大家那么多人在念《阿弥陀经》,在念佛号。这个原话出自那里呢?讲出一句话要有根据的,言有据方能让人有信心,不能够说我随便听人说的。我这个话不是随便听人说的,是我在永明延寿大师的《万善同归集》中看到的。《万善同归集》大家有机会去查。我们现在学佛尽量能做到一点,不要随便听信某某人的话。今天我在台上讲,为什么我喜欢说哪本书、哪本书的?大家可以去查。现在要查一个内容太方便了,计算机一打开,大藏经全部在计算机里了。一部大藏经,可以输入到计算机里面去了,你只要输入《万善同归集》,你就可以检索了。如果他原话告诉你的话,马上检索出来,究竟有没有这个话。就像有人说:《竹窗随笔》里有那么一段。那我就说:《竹窗随笔》里没有那么一段。他说错了,为什么?因为我看过《竹窗随笔》,全部看完,没有这个事情。但是有人就说有呀!我看完《莲池大师全集》,所有讲净土的,我全部看完,也没有的呀!所以有些话,我们不能马上听信。所以这个是我们学法的态度。学法的时候,我提这么一个建议,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说的。这个话,出自于那里呢?出自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参方须具眼」。《竹窗随笔》的标题是这个。大家居士当中,有些内心不谦虚的居士,可能瞧不起我。我看到有些居士,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有些男居士,他一看到我的时候,师父很年轻嘛!是个小伙子嘛!才三十几岁。他觉得你的学问,能有那么好嘛!你能懂多少佛法?他以这种傲慢的心去藐视别人。所以我后面第三点就要讲「学法要谦虚」。
学法要谦虚。你看,当一个人以这种傲慢的心去看的话。今天佛在他的眼前,他都看不到。佛几岁成佛?三十岁成了佛,比我还要小两岁,绝对的小伙子。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那是绝对的小伙子。所以现在就有人,说这么一个笑话出来。他说几天前释迦牟尼佛和大家一起托钵,如果被狗追的话,大家跑啊!跑啊!哪里知道过了几天之后,那个被狗追的小伙子,他成佛了。他再走过来的时候,你千万不能再轻慢他了。他是释迦牟尼佛了,他成佛啦!所以有句话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释迦牟尼佛过了一个晚上,你看夜睹明星,当下成佛。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啊!他成佛了,你怎么能够还以凡夫的眼光去看待佛呢?你如果以凡夫的眼光去看待佛,那你就太傲慢啦!记住,佛三十岁成佛。禅宗里面,大名鼎鼎的六祖慧能大师,二十几岁就开悟了。绝对的小伙子。二十几岁就开悟了。我印象当中,他没有达到三十岁。相当年轻的。当时六祖慧能大师,真的还有人轻慢他。当时他就还了他一句,他说:欲求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千万不要轻视那些刚学佛的人,觉得他们是很差的。所以佛门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沙弥虽小不可轻。你怎么能够轻慢他呢?这个傲慢之心不能有。学佛的时候一定要懂得谦虚。你看1949年建立中国政权的******,他就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世间之人都会说这样的话。其实当一个人他觉得他自己挺好的时候,其实他就已经在退步了。
任何一个人,当他内心起一念我修行修得蛮好的!那你就退了。《楞严经》里有一句话,大家要把它永远记住,「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个是《楞严经》里所说的,在《楞严经》这句话重复了好多遍。重复了将近有几遍啊?说句实在话,重复了将近五十遍吧!在五十种阴魔里面,后面结束,每个阴魔下面结束的时候都是这句话。我印象是这样。因为《楞严经》我没有好好学过,实在不好意思。但这句话呢,印象深刻。「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佛在《楞严经》里,特别交代阿难,你在末法时期,要将《楞严》里面特别是阴魔的道理告诉于末法的众生。因为很多人都会出问题,学佛走偏啦!但是这么一句话你把它记到脑海里,变成你的内心当中的,真正的内心当中,实实在在的一个真理的时候。好!你按照这个道理去做,就不会出问题。「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我念佛念着念着,阿弥陀佛在我眼前现出来了,佛光照到我的身上,无限的庄严,整个房间里面,莲花朵朵开啊!如果在念佛的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瑞相,你起什么念头呢?你如果是凡夫的话,你肯定会觉得很高兴,会起狂喜的念头。你会觉得自己念佛念得很得力、很殊胜。就你这个念头,已经作了圣解。你作了圣解,你就会受到群邪。你就会走入到死胡同里面去。这个死胡同,如果你不即时拔出来,会越陷越深、越陷越深,最后阴魔附体。附体附了之后,你还感觉不到被附体了。你跟正常人是一模一样的,正常谈话,不是神经病。但是在你的见解当中,已经被魔给控制住了,等于说你的见解完全出错。在临终的一剎那,阴境现前,直接带你入恶道,该下地狱的就下地狱。你因为作了一桩什么事情啊?因为你诽谤正法。在四十八愿当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十八愿,佛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那着了阴魔的人,很多时候,其实是在见解上通不过去。为什么他通不过去呢?因为他根本就不相信他自己出错了。
因为他作了圣解。所以很多人他作了圣解,我们去劝他的时候,说:你出错了,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他绝对不相信自己出错。所以很多学佛人,千万不要有这么一念,觉得我肯定是对的!我肯定是对的!所以,我们要扪心自己问自己一句,很重要的一句话,我拿什么来证明我的学佛之路是对的?谁给我作证了我的学佛之路是对的?你说你的见解完全是正确的,你是跟哪位祖师学的呢?你要说你这个见解完全是正确的。你是跟印度那边的龙树菩萨学的?还是跟马鸣菩萨学的?还是跟天亲菩萨学的?这些祖师们的论注你看了吗?你如果学净土,净土宗的历代祖师的著述你传承了吗?你承当了吗?你跟本就不了解的时候,很茫茫然的,就听了某一个现代还活着的法师或居士的话,你就去修、修、修。这个活着的法师或居士,他自己能不能了生死还是不知道的,未知数!有句话叫「盖棺定论」。等他死了之后可以定他一生的成败。那你怎么就能相信他的个人之见,就是对的呢?怎么就那么快,就相信呢?所以莲池大师说「参方须具眼」。就这个意思。像现在某个学佛的人,是东北那边,我看到这个视频,太可怕了。这是一个中年妇女,稍为有点胖乎乎的中年妇女,她姓黄,她说她证到了念佛三昧。凡是跟她学佛法的人都能证念佛三昧,根机差的半年,根机好的一个月,根机再好的一个星期,皆证念佛三昧。我想她还不知道念佛三昧为何物吗?一旦证到念佛三昧,他就现身进入圣人之位。从小乘里面讲,证到三昧,一般来说就是阿罗汉啦!大乘里面,圆教七信位以上的菩萨,可以称自己证入念佛三昧。
为什么会这样?后面第三样,自不觉察。你看,省庵祖师讲话就是祖师,环环相扣,没有破绽。自己觉察不出来,啊!我没感觉啦!我觉得我自己学得很好,我觉得我跟着的师父很好,你看我念佛也念得很用功。各个方面都很好,你看我多幸运啊!我学佛没出问题,我肯定不会出问题,我肯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拿什么来肯定?我们要多问几个,拿什么来肯定?当你一股傲慢的心来学佛的话,佛门有一句话叫做「我慢高如山,法水不能住。」当一个人很傲慢的时候,就像一座高山,高高在上,水能不能留在山顶?水往低处流,何能留山顶啊!所以当一个人傲慢的时候。你看什么是傲慢的一个人?跟他讲你这样学佛是不对的。他听到马上不高兴,你这个邪见□,敢说我错了。你有什么资格说我错了?我怎么可能会错呢?我跟着这个师父就是阿弥陀佛的示现,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你怎么能够说我们错呢? 他忘掉了他现在就犯打大妄语罪。大妄语罪,按照律里面所说叫波罗夷重罪,根本重罪,割头重罪,这个人就被弃于大海之外。佛法如大海,他被弃于大海之外,死后当堕地狱,除非他改变这个观点。但是因为他自己不觉察,他到死都不改变,所以到死的时候他都在诽谤正法。从他一开始学佛,到他死的时候都是在谤法、谤法、谤法,越谤越深,越谤越深。但是他还自己感觉不到,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从一开始就出错了。一开始就下了个毒药,他没感觉,这是自不觉察。
自不觉察?用我们省庵大师的意思来说,就叫「谦虚」。所以当一个人谦虚的话,他就能够改变自己的错误。谦虚的人,他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所以我常常要提醒大家,包括我自己也是,我们要学曾子,《论语》中的曾子,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我有时也会常常问我自己,我现在走的路究竟是不是对的?我得出的某一个结论究竟是不是对的?我喜欢这样子做,当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的时候。我有些时候也会突然脑海冒出一个想法,我觉得应该就是这样。就像我那个时候,看净土宗的一本书的时候,书中有人提一个观点,说:只要受了一次八关斋戒之后,现在网上就流行这么一个话,受了一次八关斋戒之后,不管你这个人吃不吃素,不管你用不用功、不管你怎么的、怎么的...,只要你受了一次八关斋戒,说这个人也想去极乐世界,就能够中品中生。哦!这么一个讲法就出来了。但是好多人说,这是佛金口所宣,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就能中品往生。那我去看祖师的书,去看善导大师的书,我觉得这是错的。那究竟怎样的人才能中品往生呢?我看过善导大师的书后,似乎还是朦朦胧胧,我找不到内心绝对有底气的答案。我后面又去看一些书,看了民国时期兴慈老法师的《重订二课合解》。兴慈老法师他说:伏惑才能中品往生。要伏惑。不伏惑下品往生,伏惑才能中品。那这样就等于说,不是受了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就能中品往生的,而是你自己通过不断的持八关斋戒、持八关斋戒,持到伏住烦恼,才能中品往生。虽然受持了一天,你以后不能把这些戒律给忘掉了。善导大师实际上也是这个意思。但是中品往生究竟要不要伏惑呢?因为我觉得兴慈老法师名气不够大,民国时期人,他讲的话不一定就很有份量。那这个东西其实缠扰了我好长时间,几个月下来,我搞不厘清,不敢肯定。所以我有些时候人家跟我辩论的时候,我写了一些东西,后来我又把它给删了。为什么?因为我没有底啊!我怕我万一讲错了呢!前几天无意当中,再去翻一本书,就是《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的时候,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妙宗钞》早有原文在了,因为我那个时候只看了一遍,印象模糊啦!那个时候教理上好多东西,还是搞不厘清,朦朦胧胧。四明知礼大师原文就讲到,中品往生必须伏惑。喔!一下豁然开朗了。那这样把善导大师的东西全部都串在一起了,全部一致,没有格格不入的地方,全部贯通了。讲这话,想表达什么?我们一个人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不能够有这么的一个概念,觉得我走的路就是对的,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对的。你一旦得出了一个结论,你要去找书来做依据才行。你看像雍正皇帝,他是开悟了的。他那时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不敢随便跟别人说,他看永明延寿大师的宗镜录,看了之后,发现大师也是这么评点禅宗的。对禅宗里面有些东西这么评的,他也敢于这样说了。他说因为祖师这么说,我的意思竟然与祖师相同,那这样就好了。你看他学习的时候,是多么的一个谨慎!
那我们说要看书,要看谁的书呢?这就我写在那边的,看古人的书。在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里面,就是说第三则公案。《竹窗随笔》里面,你们可以翻到第一、二、三,第三则公案。第三则公案名字叫做 「古今著述」。古今著述,说莲池大师在年轻的时候,还没出家的时候碰到道士。道士跟他讲,道士怎么说呢?他说修行你不一定要出家,只要跟一个好的老师就可以了。又说,道家里面的书,最好要看上古时期道长们写的书,明朝时期写的书,好多都是错的,夹杂了太多他们个人的观点。当时莲池大师听了不以为然,你看「予时未以为然。」当时他听了之后未以为然,你这个道士讲的话不一定对。「今思二言皆有深意。」现在我莲池大师出家啦!也那么多年下来啦!年龄也大啦!我仔细想想这两句话,很有道理。虽然不能说他百分之一百对,「未必尽然」,百分之一百对。「而未必不然,」但是你不能说他是错的。「以例吾宗」,以例吾宗是什么?拿到我们净土宗,拿到我们佛教里来,也是一样的。所以我特地记录了一下。你看从这一点大家有没有深刻的一个感受?在明朝时期,莲池大师就认为,有些人写的东西,已经违背了当年佛的本意了。明朝,那现在距离明朝多少年啊?所以当我们学净土的时候,能不能我们也说一句?那就是现在人讲的佛法,不一定对!是故,我们能不能多看点祖师的东西。所以,有居士说他喜欢听我讲经,但不爱看祖师的书,我听了之后很寒心。你老喜欢听我讲、听我讲,如果我讲错了?你不也跟着一起错吗?所以叫「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楞严经》里说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养成一个习惯,尽量去看点文言文的书,能看得懂就去看。也不是老太太的话,还年轻,才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话就去看。实在六七十岁,七八十岁,实在看不了啦!实在没能力看啦!赶紧找一个好一点的师父跟着他。千万不能东走走,西走走,像溜马圈一样东溜溜,西溜溜,虚耗光阴。一定要依止一个善知识跟着他学佛法,叫做遇善友。有没有能力遇到善友呢?那就要看你有没有这个福气啦!哦!看你有没有这个辨别能力啦!有些东西呢,自己心里要有一个数的哦!
我现在顺便讲一下什么才叫善知识。就像,现在有人,比如说有个出家师父,像我一样的出家师父,男的,他好像有神通的呀!你过去找他的时候,他能够帮你看相,帮你算命,你不用报生辰八字,他一看就看得出来。比如说你最近做一桩生意,问他,师父,我这个生意能不能赚钱?他能告诉你什么时候能赚钱,什么时候不能赚钱,说得还挺准的。哦!你就觉得这个师父好。告诉你一句老实话,赶紧退后,这个师父问题大得很,这个师父要么就是给鬼神附体的!哦!极有可能是被鬼神附体的。你去看《楞严经》里五十种阴魔说的。一个正常人他怎么能够知道这个事情呢?当他能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就说明他身上有一股不能跟常人等同的力量在。这股力量是源自于那里来呢?极有可能是被鬼神附体的。这个师父,最好速离啊!还有,出家人是不能吃肉的呀!吃肉的师父是不能结交的呀!有些居士很有意思的,我上次在路桥素菜馆碰到几个居士,带了一个师父过来,那个师父穿着在家人的衣服,他们都喊他师父,说:我把师父从庙里接出来啦!现在在素菜馆吃饭。那个师父穿着在家人的衣服,等一下你们想去干嘛去啊?呃!他穿着在家衣服。这样的师父,你怎么能够亲近呢?很多的那些女的就喜欢亲近这样的师父。中间有没有猫腻味呢?我也不知道呀!然后那个居士啊!那个师父坐在那里吃饭,那个居士走过来的时候,站在他的后背,手搭在那个椅子上,我看了那个样子,我就觉得,唉呀!说不出来的味道。怎么可以做这种动作了呢?对不?从中说不出的味道哦!所以这样的师父,就不能亲近了。哦!不能亲近。这里面其实很多东西啊!我们拿什么标准去衡量?拿世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拿五戒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然后再加一个抽烟。抽烟的师父最好也别去亲近。有些师父,说抽烟抽得很厉害,还给居士也分烟,然后居士说:这个师父好,不执着。呃!大家一起抽烟,一起讨论佛法,多好啊!诶!真有这样的人,真有这样的人。他说戒律当中没有规定,抽烟是不能抽的,抽烟是可以的。只说规定饮酒不能饮,抽烟是可以的。你看,他开始解释戒律了。诠释戒律,说抽烟是可以。但他就忘了戒律当中有个「随方毗尼」,我们各位学戒律的都知道「随方毗尼」。我们中国老百姓们都认为,抽烟没有素质,抽烟有害健康,烟盒外面都写着,这样出家人就不能抽烟。中国百姓们认为这个不符合道德伦理的,你就不能去做。你做了就是破戒,这叫做随方毗尼。律里面有这个规定。所以我们居士看一看,护法的时候,护的哪门子的法了?我们时间,就剩两三分钟,顺便再提一下,我们居士学佛法,一定要记住,不能说我的师父是哪个菩萨再来。有些居士现在很流行一个说法,比如说:某某东北的哪个居士是观音菩萨再来的、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是文殊普贤再来。不得了啊!大菩萨都回来啦!不像是末法了,怎么文殊普贤都没事干了,都回来啦?哦!真怪了!然后有人说:我的师父就是阿弥陀佛再来啊!那既然你师父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话,那就让他不要讲普通话,讲外语嘛!到美国讲英语,到了韩国讲韩语,到日本讲日语嘛!阿弥陀佛,遍通一切语言陀罗尼。《法华经》里,不是有语言陀罗尼之说吗?小小的信位菩萨都能够精通语言陀罗尼,更何况是已经福慧圆满的两足尊的如来呢?如果语言不能精通,就这小小知识就可以测出他根本不是如来。佛在经里明明说过,《楞严经》说,凡是活着还没死的时候,有居士就在传某某人他是佛再来,这个居士犯妄语罪。他疑误众生坏乱佛法,死堕无间地狱,累劫堕地狱,永不再出。《地藏经》说:永不再出。是什么?永远出不来。但是其实这永不再出,并不是真正永不再出,而是提醒留的时间太长啦!因为你疑误众生坏乱佛法,谤正法轮。这个罪判得就大啦!所以印光大师他说啊,你宁可杀人杀他一万个人,但是别打大妄语,说某某人是佛再来,你打这个大妄语,你要堕地狱。印光大师他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相传是这样的,但印光大师至始至终不承认,说他自己是大势至菩萨化身。有人都说虚云老和尚开悟了,虚云老和尚至始至终没说过自己是开悟的。真的,宣化上人自己说的,他徒弟说的。有人说虚云老和尚去拜五台山,见到了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来帮助他。这个事情也是别人说的,虚云老和尚有没说过呢?我前几天,很有意思,看了一个光盘,这个光盘是显明老法师讲的,显明老法师见过虚云老和尚,跟虚云老和尚待了六十天。他也是见过谛闲大师的一个人,他见过谛闲大师、亲近过宝静大师、见过太虚大师,全都见过。他在七十岁的时候讲那个,现在早就过世了,过世应该有几年了吧?就二十多年前的光盘,我无意当中竟然看到了,相当的好。里面他跟忏云老法师对话,他说了一个情况,他说,我跟虚云老和尚住在一起两个月,他坚绝不承认说他有过的什么神奇感应,没有这个事情。就说明后面的人啊!喜欢传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前面大德们往往都是很谦卑的说,我没有啊!这个大家就能理解了吧!所以说,尽量不要妄意添加一些东西。那虚云老和尚究竟有没有见到文殊菩萨,还有其他感应什么的呀?反正你就这样说;别人都说有,但他自己说没有,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那这样说就好了。这样我们也没错,别人说的,但是他自己没说有。就像说印光大师,别人说他是大势至菩萨化身,印光大师他自己不承认。你看说自己是佛菩萨再来的,净土宗中没有一个祖师这样说过。善导大师没有说过自己是佛再来,是当年宋朝遵式大师说的。哦!隔了一个朝代说的。只有哪个暴露了身份?净土宗那么多的祖师,十三代祖师,唯有一位祖师,永明延寿大师暴露。和定光古佛,两个人同时暴露身份,但也不是永明大师自己说的。你看其它祖师,何曾说过我是佛菩萨再来啊?祖师尚且不敢说,现在东北某某居士就敢说她姐姐,是观音菩萨再来啦!匪夷所思!我们就讲到这里。我们回向一下,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本文浙江省天台山佛学院释本幻 附:此下为黄鑫居士所写之文,内中一些内容,本幻略加以修改。天台山佛学院释本幻识。
多少人被迷信毒害
说到迷信这个词,可能大部分不信佛的人会想到学佛就是迷信。因为现在很多人虽说是在学佛,因为不懂真正的佛法,所以都搞迷信去了。以致外面不懂佛教的人一听说学佛就以为是迷信了。曾经有个人听说我是学佛的,她就马上和我说:我也是相信迷信的,我家里都在供观世音菩萨的。哎~既然都说迷信了,那还去相信什么?这样的话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其实佛教正好是恰恰相反,佛教导众生信而不迷,具正知见而破除迷信。怎么自己还会是迷信呢?一念悟即是佛,一念迷即是众生。众生是迷了的佛,佛是悟了的众生。众生就是因为迷得太深,所以才在六道轮回不断来往,永无了期。
下面我们看看现在出现的多种典型迷信的事件:
一、丧葬出殡、扫墓祭奠用荤菜,甚至全猪全羊供天。
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提到:十界圣凡虽别,究竟皆惟心造,而有为有漏如梦幻,有为无漏顺法性故,非梦幻也。何谓六凡皆唯心造?若一念与上品十恶相应,则法界举体而为地狱。一念与中品十恶相应,法界举体为畜生。一念与下品十恶相应,法界举体为饿鬼。一念与下品十善相应,法界举体为修罗。一念与中品十善相应,法界举体为人道。一念与上品十善相应,法界举体为天道。从这里可以看出,天道都是修上品十善的。什么是十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恶口,六、不两舌,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天人,怎么还会享用人间臭秽不堪的尸体呢?何况一个人去世,如果恶业较重必先堕三恶道。他已经很痛苦了,哪里知道家里人还为他杀鱼杀肉,大开杀戒。那这个去世的人只会业障加重,假如本来做畜生时间不长,家人这么一搞结果做畜生时间更长。哎~这是多么悲惨的事情,真正的怨家债主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还有现在很多人生个小孩要办满月酒,周年酒,生日宴会,订婚结婚宴会等等。这些宴会酒席都是大鱼大肉,而且还只能吃掉三分之一,大部分都倒掉了。不但杀生,而且大量浪费福报。很多小孩生下来之后体弱多病,这和杀生不能说是没有关系的。我曾经听一位同修说,她在老家的父亲以及村里一些人,都是在生日办完酒席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如果一个人本来有70岁寿命,那他一辈子杀生太多,加上福报本来也就比较少,结果四五十岁就去世了。因为不懂因果,所以一般人看来也就好像是正常死亡。谁知道这是因为自己造业才早死的呢?就算福报比较大的人虽然也杀生,但是这一辈子还是活到了70岁,但去世之后恶道的果报还是难以逃脱的。如果真正为了家里人好,那在他们去世的时候最好用全素供养。如果给小孩办满月,或是自己过生日最好办个素席宴,请一下宾客就可以了。或者再发发心为已经过世的亲人放生,助印经书,念佛给他们回向,愿他们生到极乐世界去,这才是真正的孝道。当然印经等也可以回向给小孩身体健康,这样做就很好了,才是真正为了儿女好。如果只是做做排场,为了面子大摆酒席,大杀鱼肉。不光对亲人不利,还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业障,以后你自己临终,杀生的恶报就会现前,那个时候你就痛苦了。这就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自己以后少点痛苦,多点快乐。那就要多关心别人,多帮助别人,多行布施。这样你以后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二、 看风水、算命、选良辰吉日及占卜。
看风水这些事情,上至企业董事经理、甚至政府部门,下至普通百姓都比较相信。有些人做生意前要先请一个风水大师帮忙找个地点,然后设计一下房子方位朝向。是否符合流年好运,如果感觉今年不是很顺了,就在考虑是否风水对我不利。应该叫风水大师来看看了。或者有人夫妻不合,儿女学习成绩不好,家里老人生病等等。都会想到是不是住的地方风水有些问题。是不是应该去算一下命,然后化解一下。或者爱迷信的修行人,跑到寺院拿起求签筒拼命地摇,希望菩萨指点他。无时无刻不在心外求法,从不观照内心。不知《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言: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禁、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
我再说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得我还在上大学那一年,我寒假期满,准备回北京上学。结果我姑妈一定要给我,选个日子出去才安全。我当时也不懂什么,她说选就选好了,结果把我准备回去的日期延迟了几天。但是意外发生了,我们的大巴车开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和别的车撞了,幸好不严重,车上人都没有受伤。只是停在路上好几个小时,延误了时间。那时候我就在想,这还是选的黄道吉日呢,可能提早几天回来没选日子还不出事。历劫以来我们所造业障无量无边,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果今世不趁早断恶修善,那历劫的恶因经过今世的缘分一旦成熟,可能会有横死的果报。天下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一切都是自心所感,并非外界力量会改变你。所以我们要从内心去修,只有断恶修善,勤学佛法,具正知见,才不会被外道邪见所迷惑,才能真正改变命运,才是真正福慧双修。如果一味把改变命运的希望放在风水、算命这些外道邪说上的话,那最后只会弄巧成拙,聪明反被聪明误。没得到福慧,还落得一身业障。
三、供养三宝只为求人天福报。
现在各地的名山名寺,看起来是兴旺得不得了。特别是佛菩萨诞辰,满山的信众,数量之多使人震惊。一个个抱着比人还高的高香,两三个成年人才抬得动的蜡烛来供养佛菩萨。以凡夫之见来看佛菩萨,拜佛只为和佛做交易。我今天供养这么大的蜡烛和香,希望佛让我生意好点,家人健康,事事顺利,说来说去不离福报之事。但是这样做有福报吗?福报微乎极微,因为这种满腔都是以自私自利之心去求。就算求一辈子,做一辈子布施,将来得到的只是第三世怨。也许下一世可能会很享福,但是一享福就更易造恶业,如果造了恶业又要受恶道之苦。这种短暂的快乐如露亦如电,转眼即逝,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何况这种快乐的当下就是痛苦,连快乐的本身都是假的。
有人会问:供养三宝本来就有福报,怎么算是迷信呢?想我释迦世尊出世人间,是为众生了生死出三界而行教化。这是佛出世的一大事因缘。如果只是为了求人天福报,那和道教、基督教就没什么分别了。虽说供养三宝得大福报不假,但是要善于利用。如果你发大菩提心,为一切众生都能了生死出三界而行供养,虽做供养而无一丝供养之心可得。以此功德回向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功德不求自得,大如虚空。临命终时,必定帮助往生极乐世界。这才是真正供养三宝。
迷信的事件还很多,我只是举例几样比较常见的,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希望大家不要迷得太深,迷得太深了就很难拔得出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末学才疏学浅,胸无点墨。写此一文虽脏人眼目,但是初发心还是为了大家能早日往生净土,这样才不枉我们今遇三宝,蒙受慈恩。今生何幸遇净土,
若不修持空为人;
信愿持名生西方,
不枉来世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