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杨郁文:增上信学

  • 2024-09-18 12:53
简介三种善根的建立以前有两次在此与各位研究原始佛教的问题,提过「增上善学」就是善根的建立,善根的建立对一个人来说,是作一个好人的基础,不管是哪一种宗教,只要是人都该..

三种善根的建立

以前有两次在此与各位研究原始佛教的问题,提过「增上善学」就是善根的建立,善根的建立对一个人来说,是作一个好人的基础,不管是哪一种宗教,只要是人都该具备善根,而善根是朝着我们人性的基础来看的,我们要有理智来分别善恶──包括自己或别人行为上的对错,分辨好人、坏人。我们要有理智有能力来分辨,这是一种善根。

可是有善根在情感方面也要具备惭愧心,阿含所说的惭愧,是说我们不该做的事情做了,反省到了就会惭愧,该做的事情没有做,也会后悔惭愧。所以从情感方面来看,一个人除了能分别善恶之外,还要具备惭愧的心情,有惭愧的心情,才有办法去恶行善。而真正的去恶行善要靠我们人心方面的意志力,透过意志的推动,把所有坏的事情去除掉,而好的事情要开发出来,要延续下去,要扩大下去。所以一个健康常态的人来说,应该具备三种根性,也就是充实人性上的知、情、意。身为佛教徒,只具备善根就能满足吗?这个问题就是今天所要谈的问题。

归依三宝

任何宗教都强调要信他们的宗教,对于信的要求不见得是完全一样。怎样才是完美的信?或者是释迦牟尼佛陀所认为我们应该具备的信?那是今天要谈的。身为佛教徒,我们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徒?我所说的名副其实就是纯粹的佛教徒,归依三宝、受戒,那就是佛教徒吗?那是名义上的,不见得就是实质的,这当中就有好多是名副其实的,甚至有一些人认为我就是实实在在的佛教徒,不必经过形式上的归依三宝或登堂受戒,不过,以现代末法时代来看归依三宝的形式,登堂受戒的仪轨的进行,对一个宗教徒人格有很大的帮忙,我们也不容许忽略这些事。

学术界小部分的学者就有这样的偏差,认为我就不必像一般宗教徒归依三宝或登堂受戒,可是归依三宝的过程或受戒的过程,那是宗教生活的一部份,而是倾向情感、意志方面的培养。所以偏颇的要求,理性的相信佛教,还是有待商榷。台大方东美老师以他对于哲学、宗教、人心方面的认识或研究来看,那是当代顶尖的高手,可是他晚年还是归依了三宝,而是向一位国民小学都未毕业的广钦和尚归依,从这裹我们可看出来人格完美的成份,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四预流支

在修道的过程中来看,是要发现到人心的许多困难,生活上的许多麻烦、人际关系或人与环境问的问题存在,而很难得自由自在,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存在的人,就要想办法寻求解决之道,也就是要觅道,而真正找到解脱的道路就是见道,见道之前的这段过程,以阿含来看就是一个身份,我们称呼他为预流向行者,向着入流者这阶段在修行着,那么,这预流向行者,也不能像老鼠走迷宫一样乱碰乱撞找一道出路,应当不是这样,在觅道的过程也有觅道的方法,这方法在阿含里面就说是四预流文,就是今天所要谈的整个架构的核心。

这四预流文是一步接着一步在进行,这四个成份都圆满的具备了,他就是一位入流者,所谓「入流者」就是须陀洹果位的人。所谓「入」是参预(参加到里边去)的意思,「流」是圣人的行列或是法流。

增上信学的含义

今天是围绕「增上信学」来谈的,针对「增上信学」这四个字来说明一下,所谓「增上」(adhi-)狭义定义是能导向涅盘。「信」从《说文解字》来看,「信」就是诚,又翻到「诚」,《说文解字》又说是信,信就是诚,诚就是信,而围绕着人与人的话来看,那么这是我们中国人认识的「信」来说,「人言为信」,「言之诚实为信」,但是佛教的信不止是这样而已,不是在人言而已,信的要求是「净信」的信,不坏的信,不被左右,不被他人改变信心,而净跟信的问题,净是说明我们内心非常的清净,非常的透明,所以理性的发动能认清人、事、物,有这样的清净存在,净就具有安定的心,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有愉悦的感觉,也就是情感上有非常欢喜的心态存在,或者是身、心轻安的状态,还有,信你所相信好的东西,你一定要追求到它,就是「信求」,有意志杨郁文教授力要获得,或者是改过迁善、见贤思斋等心态,这样来看,阿含所说的「信」,已经包括不离我们的知、情、意,也就是我们人格比我们上述善根的时代,有更提升一层的成就,不只是分别善恶,而也要要求能分别真正能解脱的方法,理智上要发现到这样的正法,正解脱法或贤圣八支道或苦、集、灭、道或现观苦集灭道,那么有幸能接触到四圣谛法门或者能认识到圣八支道,真正的解脱道,或者是能认识到灭尽一切烦恼、涅盘境界的风光,有这样经验的人,内心一定非常高兴、欢喜,今生死而无憾,朝闻道夕死可矣,假使孔子也听到这些一定也很高兴。而灭尽烦恼、涅盘城的风光是这样的好,不是我们要逃避人生的苦恼,要到涅盘去求安而已,也要带领与我们有缘或无缘的人一同到达贪、瞋、痴完全灭尽的境界,贪、瞋、痴灭尽就是涅盘。贪瞋痴的火他能燃烧我们的心性,所以要熄灭贪瞋痴,熄灭贪瞋痴就是学,用求求不得,用等等不到,不是偶然发生的,是要训练,学习训练一再训练,最后,才有这样的能力。

学厌、离欲、灭尽

阿含所说的「学」,有它的定义,学厌、离欲、灭尽,我们所要学的,假如不向消灭贪瞋痴的方向前进或是到达完全消灭贪瞋痴,你说在学,只是一般学识之学,一般士农工商的学,不是学道的学。学厌、离欲、灭尽,厌不是厌恶一切有情,厌恶我们的敌人、魔鬼,所说的厌、离欲、灭尽是针对贪、瞋、痴而说的,我们的人性,我们的六根对六境,接触之后会觉得可意、可爱、可念,这样的接触,凡夫都会产生贪,而一存贪就有恶性循环或连锁反应,瞋也一样,对于违逆的境界,不可意触,产生瞋恚,对于人事物都有这样的心态,除了贪跟瞋(可意触不可意触的结果),有时候我们六根对六境,心态也不能分别它是贪或瞋,是可意或不可意,这种中性的状态,对一般人来说,是在糊里胡涂度过这段时间,我们要时时反省,什么是最容易接触到的,什么是我们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在两个之中所经历的事情,可以说是在失念不正知的状态下渡过,但是我们有贪心和瞋心在左右我们,我们心就不能自在,在无贪无瞋的时候应该自在,可是我们又失掉正念,也不能维持我身口意行为的正知,又浪费这段时间,以凡夫来说,是在贪瞋痴之中制造无明的惑业,无明的恶业带来的结果,一生一世在无明的烦恼中渡过,不但不能解脱,而是制造障碍解脱的因缘,现在就谈到主题「增上信学」。

清净圣慧眼

我们已经可以清楚,我们要学习的是真正合乎阿含所要求的学,学厌、离欲、灭尽,而学厌、离欲、灭尽这种能力的产生,是透过成定慧,由般若慧才能真正达到。而般若慧是透过意志,锻炼心意才能开发,那么就要禅那、瑜伽、三摩地的修行方法或七觉支,一套非常正轨的方式来进行,那么能开发般若慧的定,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要有健康的心态,也就是能维持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规范下,在我们良心考核之下,可以得到平安的状态下,才能达到开发般若慧的定。问题来了,怎样才算是我们要求的道德规范,不管任何民族,不管有没有宗教信仰,都有他们的道德规范,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增加宗教上的规律或禁忌等,有一些是跟佛教一样,他们的要求是朝着我们人性的开发,然而有些禁忌或戒律是非道以为道,不是真正解脱道要求的规范,是无明的、愚痴的在奉行,那么我们七重果位的人也就是佛教有见道的人,他有三阶段,其中一个就是透过我们今天所谈的方法而成就完美信根的人,他自然从此之后不会把不如法的禁戒作为要件在遵守修行。这需要开法眼,对于法来说即是开法眼,对于人来说,就是清净圣慧眼,由清净圣慧眼净信三宝实践圣、出世间八正道。

四不坏净

有一种圣人的慧眼,凡人没有,因凡人不清净,圣人有,因他们清净,这种清净圣慧眼,才会对佛法僧以及圣戒产生四不坏净,净信三宝;法宝中一切教训是法宝,佛陀一切教诫施设的戒律也是法宝,净信三宝和四不坏净是不可分的。四不坏净的人一定是净信三宝的人,净信三宝的人,一定是成就四不坏净的人。那么有净信三宝也就是见道的人,才是真正踏上解脱道,往解脱道目的地──涅盘城迈进,所以要实践圣、出世间八正道,一定要开法眼或者是清净圣慧眼,那么有没有办法?有,有四个阶段、要件,或四种成份,《中阿含》153经:「有四种法,未净圣慧眼而得清净;云何为四?一、亲近善知识恭敬承事。二、闻善法。三、善思惟。四、趣向法次法。」同样内容在《杂阿含》843经:「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一、亲近善男子。二、听正法。三、内正思惟。四、法次法向。」这四种成份的实践过程,就是向入流走,四成份的完满具备,不仅是向入流者,而是已经是入流者,即是须陀洹果位的人。向入流者就是须陀洹向,四双八辈有须陀洹向、须陀洹乃至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这四条件即是须陀洹向的人,日日所行;寻求真正解脱道的人,一直在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内正思惟而付诸实践──法次法向,那么须陀洹果位就是走到一阶段要考核自己走到哪一个位阶,哪一种境界,须陀洹是透过须陀洹向。透过四预流文而成就,而透过四预流支之操作结果,构成四种成份:一、于佛不坏净。二、于法不坏净。三、于僧不坏净。四、圣戒成就。于佛不坏净是关于佛陀人格、教诫,在理智上具非凡的认识,感情上,非常爱好、心仪,而意志上见贤思齐──也要成佛成圣。于佛,「于」是处格,是有关于佛陀之意。于法不坏净,佛陀所说之法也有这样的不坏净。于僧,指四众(sangha),阿含所说是广义,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夷、优婆塞。于僧不坏净,那就是有四双八辈的,甚至于还不到须陀洹果位,向须陀洹位的人,我们也要对这些人要深刻认识,喜欢帮助他们,甚至与他们一块「同事」来修道。清净圣慧眼的人,在生活方面来说,衣食住行育乐来说要有迥然与以前不同的生活模式。

按照圣戒即圣人释迦牟尼佛所施设的戒。戒,应当不是戒律之戒,表面文字上的意义,戒翻译成尸罗(sila),应是戒行(silana),所谓戒也有特别的定义,好的行为,一而再的训练、练习、锻炼,成为习惯、个性的一部份,甚至成为将来的天性即是佛性。好的行为,善的行为,在阿含中的定义,所谓「善」是指究竟的善,权说的「善」即方便说的善,方便说的善可意、可爱、可念的果。与三恶道比较,人道是可意、可爱、可念,所以人道是善道,有些人与天比是差了,只差在享受方面,其它的还不说,所以有些人想生天,天道也是善道,六欲天甚至三界天,二十八层天仍处于无明状况中过日子,所以非究竟的可意、可爱、可念,究竟的可意、可爱、可念的果,就是善之要求,类似《大学》所说「止于至善」,那就是涅盘,把内心的贪、瞋、痴都去除掉,付之于身口意之行为都是美好良善的行为,不再造恶业,那所得到的结果身心平安的结果即是涅盘所成就的,而这涅盘就是究竟的善。

而圣戒所要求的就是一切行为都是转向涅盘或导至涅盘,向涅盘步步迈进,这才是善;而究竟的善道是到达涅盘境界,而到达涅盘境界,千万不要误会是离开世间出三界才是到达涅盘境界。离开了内心贪、瞋、痴的控制,心性上没有任何的贪、瞋、痴成份在左右我们,而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涅盘就是这样,他并没有马上「入灭」,或怕度生麻烦,马上转到大雪山去逃难。释尊当时苦行太久体力不十分好,经过几个礼拜之调养好之后,就开始寻找可以渡化的人,就是五比丘,开始游行教化一直到临死之前,还是在说法。

四预流支

在《南传相应部》55经提到有四种法要修行,一再修行会导致、导到涅盘,第一要亲近善士(Sapparisasamsevo)。二、听闻正法(Saddhammasavanam)。三、内正思惟(yoniso manasikara)。四、法次法向(dhammanudhama-patipatti)或翻译成法法成就。

再注意到《南传相应部》56、57、58经所说与上一经也是朝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一样,不外乎前列四项,这四预流文不只限于成就须陀洹而已;如爬了一重山又发现更高一重山,但是须先爬过前面四重山才到顶点,如此一而再,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增上信学」,第一步要亲近善士,首先条件要善很具足,有些人从小就有这种倾向称为「生得慧」,这是每个人累生以来朝向善根的俱备而成为天性的一部份,生下来自然而然具有生得慧,具有智慧,我们称为这种人有三善根的人,有良知、良能的人。这样的人能分别善恶人、善恶法,而加以亲近。亲近善士不仅是看得到就好,有机会听别人发问当然很好,最重要是能亲自请益,因为别人的问题,并不见得就是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凡有问题一定要向心目中的善知识请教,此阶段必须「依法不依人」,以听闻正法为首要。善知识的表情,的心情感的流露也是一种讯息,善知识待人接物的行为是种身教,身行也是一种教训,佛陀有三示导,三种方法指示导引学生,一种神足示导,就是用意念使身体作种种变化,还有他心示导,心里有一念,佛陀立即针对其所想的来说,即使有一百人在座,每个人都认为是为自己而说的。再者,教诫示导,真正用嘴巴说话来指导学生,这是最重要的。从《杂阿含经》来看,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教诫示导,不超过五经是有关他小示导,神足示导记载有一次。听闻正法不仅限于耳朵听话,眼睛看,用心体会都包括,那么只要有善根,信根,就会信顺,听了话马上信忍,信受奉行,信顺不可忽略,当你听到正法没有高兴愉快的感觉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够,善根不具足,感情不够丰富,也不要说信顺,信受就好,是得动理智即内正思惟经过个人自己用心分辨思考体会所听到的法,说法有三大类:「法说」即是说一种法一种事实。「义说」即这法的内容、功能即价值之所在。另「法次法说」即一切人事物的演变有一定的条件,时空之要件在左右,做好事、坏事都有其一步步在演变的。内正思惟就是要把握住佛陀所说的法说是在哪里,义说是在哪里,法次法说是在哪里。

这种安排有一定最好的过程,当中虽有许多改变的可能存在,但最好的只有一种。内正思惟要把握佛陀法说、义说、法次法说,义说分两种义理──真理、实相,义利──利益。这种东西对我有什么好或坏或不好不坏,必须靠理智分辨,就是「信忍」。法忍者是朝着用理智成份来认识真理实法及其种种价值,这样就是一位信忍者,这样有理智成份,不仅像「信顺」只须有丰富的感情就够了,唯有信忍存在付诸实践过程,才能掌握了义,真正究竟的方法就是了义。信到信忍是「依义不依语」,掌握到真义才满足,成就信忍还不够,要法次法向,按照一切善法的步骤,随顺最好的方法,一步步来俱备它,成就它,这样的话又要分析了义与不了义。因佛陀说法就有这两种层次,有一些是让你安心的,要使你不退转,使你在佛陀范围内不后退,不背向涅盘。权法(不了义)安心就有这种效果。而许多佛法都说第一义,在安心方面真正达到这样的要求,虽是权法仍是第一义,但究竟的第一义,应当是实法,跟真理实相符合;解脱的要求,就要实法的了义的。我们把握义以及还要分析了与不了义,实在的修道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日常生活宗教生活也是同样依了义来做,按照正法第一了义的正法一步步前进,有没有真正的成就,真正的解脱,我们要考核自己,而此时那就要「依智不依识」,依般若慧不能依凡夫有漏的心态的意识来分辨。而透过善性之开发、成长,情感培植,信顺理智的信忍,意志的信求,逐渐地我们的信根在俱备。

我们的信根要能有发挥信的力量的作用,才是真正的根,否则只是形式,名相上的根,从亲近善士开始就有那种如榕树的气根存在,信的根已经有形,虽尚无力量作用,但逐渐有朝一日碰到泥土,这种气根要用双手想弄断是很困难的,这样就是成就净信一具足信根(有力用之根)。透过这四个阶段圆满的达成,就是净信者、入流者,须陀洹果位的人,须陀洹果的人会成就对于佛陀、佛法、佛教的团体的任何好的份子,有净信当然也会从法开展出来的律或戒,会依法奉行。从此之后才是学者,等于是注册了,正式成为学生,如此与《南传相应部》55经所说的真正的「学者」,须陀洹果位以上都是学者,一直要学,学到「无学」,不用再学,阿罗汉就是无学,所说的无学是针对断除贪、瞋、痴来说的,其它仍要学,只是漏尽解脱不用学,阿罗汉以下都是学者,都是跟刚才四种要件一直在重复地往前往高推进。

亲近善士

再者再就从这四个要件谈起亲近善士,「亲近」动词(sevati)从字根来看是交游往来共同事或服侍,都有亲近之意,「亲近善士」不能从中文解释,最好的学习从生活中体验,与善知识一起生活最好了,我们碰到困难可以请教他,他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方法也可供我们学习。如何亲近善士?

从内心发生尊重,外表上自然而然有恭敬的举止行为,这对我们的人格成长有正面意义,对他人而言也有教化的功用存在,所以尊重礼拜甚至于供养承事。于出家人来说他的正命就是修行、悟道、解脱、教化,没有时间处理士农工商衣食住行的问题,如果出家人也从事日常生活中种种问题,那是邪命,「邪」是不正当、不适当,所以我们为了照顾出家修行者,上述衣食住行,我们要供养,包括育乐。

佛陀在世是究竟的善士,佛弟子四双八辈的贤士也是善士,亲近善士要有另一番眼光来判断善士,认识佛陀的僧伽,他们都是可亲近的善士,也是以后四不坏净内容的来源。你要成就四不坏净,只有从这里着手。而法透过佛陀或佛弟子们身口意示导,才把法从一人的心转到求法人的的心里。

随念如来

那么在原始佛教时代有六念法门或十念法门,其中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成,等,念佛就是要我们亲近佛陀,观察佛陀,研究佛陀,把握佛陀的功德,这样的念是从心中来念,的心随念佛陀或随念佛陀的德行功德,佛陀的德行只有其它的佛陀才能认识。但佛陀介绍他自己在《杂阿含》931经说:「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样的介绍内容就是在叙述他的成就、能力、志向、用心,我们从这些方向来认识佛陀。凡夫只能透过这十(或十一)个名号来认识佛陀,有何效果呢?经上继续说:「圣弟子如是念时,一、不起贪欲缠,不起瞋恚、愚痴心;二、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三、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善心;四、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轻安);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指真正认识到佛陀的弟子)于凶崄众生中,无诸罣阂,入法流水,乃至涅盘。」

我们可看出佛随念有如此好的功能存在,心乱时念了会静心,有贪念了不敢起贪,有瞋念了不敢起瞋,念念在佛陀名号之内,正念正如也不会愚痴,这是多么好的方法。可是这样的念佛,跟我们现在的念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有不一样的要求,我们不能说这样念阿弥陀佛就不好,诚心诚意,信愿行的念阿弥陀佛,一样的内心可定,逐渐地快乐,生慧,最后达涅盘。

以下简单说明十个名号,否则容易望文生义,现用以经解经,《阿含经》中对「如来」(Tathagata)的解释:平等观,无余解脱。「如」即是平等观,「来」就是成就解脱,还有《长阿含》上17经所说:「于其中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如所说,故名如来。」所说的事情有好多,包括教化一切众生,都在所说之中,而说得到做得到,做不到不是佛陀做不到,而是我们没按照佛陀所说的法来进行,佛陀说了,我们听不懂,是我们条件不够,佛陀是顺着条件在做事情的人,不会违背缘起因缘,否则说没有缘起存在。佛陀说法的要件,第一是事实,第二是有利于你的,第三是说了你会懂的,你不懂他也不会说。佛陀说了你不懂,因不是针对你说的,是针对别人说的,对所针对的人所说,那个人一定会懂的,且可以接受,喜欢的。第二,「应」(Arahant),应供意为阿罗汉,这是个动词arahati的现在分词,「正值得,正应该」;面对佛陀、阿罗汉,别人是应该对他礼敬、供养、奉事,而他值得别人的礼敬、供养、事奉。必须注意是动词的现在分词即现在进行式,当下之意。我们碰到佛陀当下该供养马上供养,该称赞马上称赞,该服事马上服事,所以特别用现在分词,这个值得特别注意,所以对善知识要尊敬、称赞、供养、奉事,这种过程中可得到很大的利益。第三,「等正觉」(Sammasambuddha)有觉醒、觉悟,人生如梦,由梦中觉醒过来,唯有般若慧才能开发三菩提,唯有阿罗汉才能成就三菩提,须陀洹果位的人虽然还不能具足三菩提,他能确定顶多七生,顶多七有,就能成就三菩提,菩提就是觉者所证。

那么什么叫「等正觉」,像佛陀的五官或六根对六境都是正觉,所以等觉说到最宽广的佛法,那就是六根所对的一切法,佛陀无所不知,所以是等正觉,说到最深的佛法就是法性,刚说的法相,最深奥的法性,就是缘起性,「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佛陀因这样等觉、正觉,对于法性法相、平等,无漏,没有缺少。第四,「明行足(Vijjacaranasampanna)」;明就是三明,行就是一切成定慧解脱的过程,如《长阿含》《阿摩昼经》所说,里面内容丰富。这些都是明行足所行。而佛陀、阿罗汉可以说都是明行足。那么度化众生还没有度满,可以度化的都已度化,还没有度化的也给他特别的度化因缘,现在我们有善根,有信根、说不定就是那时留下来的因缘。第五,善士(Sugata):贪瞋痴无余断知,也就是灭尽贪、瞋、痴、佛陀、阿罗汉皆是如此。第六,世间解(Lokavidu):有器世间、五阴世间、有情世间,现在所说世间应朝五阴世间说的,能掌握五阴世间就能解脱,只要对自己个体完整明白,对一切感受掌握没有差失,对于善恶概念明明白白,对于一切心性,一切意识明明白白,特别是般若慧能圆满掌握,佛陀就是这样的人。第七,「无上士」(Anuttara):「无上」跟「等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遍正觉」,「无上」是一个形容词,「无上」的人可以联到「无上调御丈夫」。第八,「调御丈夫」(purisa-damma-Sarathi),purisa翻译为人士比较好,狭义是男人、丈夫之意,该调教的像野马就是需接受驯服、调御,未成就阿罗汉的人,都是该被调教的,而佛陀就是来调教这样的人。第尢「天人师」(Sattha deva-manussanam),天人是天龙八部跟人的众生,佛陀是他们的老师。第十,佛陀(Buddha)。知见过去、现在、未来世,还有一切行起灭。等正觉故名佛。佛陀为无上遍正觉者之简称,第十一,世尊(Bhagavant)。

所有世间的幸福他都具备,能给人降福,所以又称世佑,当然不是财物,应当是法。在《增一阿含》十八卷第6经说,「天及世人民,如来最为尊。」世界上如来是最尊贵的人。如来有十个名号,任何一个就已经备值尊敬,十个名号都具备了,那就是世尊了。因为有十个名,所以号为「世尊」。我们可以了解佛陀就是这样,我们应该要亲近他、供养他、事奉他。

随念僧伽

随念僧伽,把随念僧伽,略为念僧,去掉「随」字,意义不一样,念就是要有正确的念头,把它呈现在我们的心前也就是正念,正念有两种一种是六根对人境时时刻刻的正念;另外一种是忆念,有用的、正确的念头随时能提现应用,随念包括你有贪瞋痴的时候,你心情烦燥的时候,你记得要念佛、念法、念僧,要是发现你现在有贪瞋痴控制不了,靠自己的意志力控制不了,我要借用法力,借用圣众的力量,佛法僧的力量,忆念把它随念出来,该要用上的时候不会忘记它,用得上它也是随念,所以随念是包括随时、随机。随念僧伽,「僧伽」指广义的僧

伽。《杂阿含》550经说「圣弟子,念于僧法世尊的弟子,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有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是四双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这就是僧伽的定义,不是定义在你有没有出家,而是定义在你有没有成贤成圣。所以这种僧伽是「圣众」的意思,成为圣人的一份子,那出家人有许多圣人,在家人也有许多贤人,在《杂阿含》裹面有名有姓的在家阿那含果位都有,像质多罗长者是在家居士,许多出家的长者也向他请教,而我们要注意的这种事情记录是在出家为主,给集经典里面,有一个(质多罗相应),可见如何尊重他。所以说,我们看早期的佛教不会像现在大家这样的好像不太协调,四众弟子宜互相尊敬对方,协助对方。这些贤圣具有五分法身,有的完全具足,有的是戒具足然后定具足、慧具足乃至于解脱知见具足,他们是其它人造福的田地,怎么样造福?

供养恭敬,礼拜、赞叹、奉事就是。同样的在念僧的时候,也会使贪瞋痴的这一种寻伺消失,而有出离染着,不受五欲功德的限制,甚至于最后,也可得正向涅盘。这些方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都一样的是出离苦处,升于胜处是一乘道,净化众生的方法之一,最后可以得如实法,如实法即是涅盘法。

还有,「善向」就是善行道者(Supatipanna),这些人是真正的、实在的、实际的佛弟子,他们都是善行道者。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在圣道上修行的人,所以是善。「直向」是说明质直行者(ujupatipanna),质直uju就是正直的意思,Patipanna是行者。八正道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中正,不由不弯的,「正向」就是相当于相应部经所说的如理行者Maya-patipannapanna,所谓的理那就是涅盘,而惟有八正道才能证涅盘,所以这些僧众,都是如理行者,还有和敬行者(samici-patipanna)或谓正当的行者,正正当当的佛教徒一定是六和敬的,谈到六和敬就不管出家在家的分别,都是佛教徒都是教团的一份子。从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表现出来的,我们可以认识到他,我们也会尊敬他,有这一番的认识,我们会尊敬他,而这些当然都是善士,我们要亲近的。

佛陀以及阿罗汉等四双八辈的善士,他们能依身、口、意示现教化他人的能力,即神足变化示现,他心示现,教诫示现,对着慧根来说的,他往往是靠教诫。还有完全没法接受教诫,比较差一点的可能要借他心示现,或者神足示现来教化他们。教诫示现是不管谁说的话,这说话是真理、实相是第一义,是有用的我就相信。佛世是以教诫示现为主,《中阿含》是这么说的,教诫示现是最上、最胜。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佛陀、僧伽。

听闻正法

接着我们再来谈听闻正法,也就是对于佛法的认识,是透过听闻正法。我们要对佛法有认识,我们可以透过两段经文来掌握,《杂阿含》245经说:「(佛法是)初语亦善、中语亦善、后语亦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从初转法轮;中间说法四十五年到涅盘场遗教──一代教法──我们可以说初善、中善或者是最后善。每一次说法,一开始到最后以及过程当中都是善的;所说的都是善法一一远离、舍断贪、瞋、痴的方法。

「善义、善味」在《增支部》第3集63经作「有义、有文」,佛法是有功用的、价值的,实在可行的,所以有义、有文。就像好的菜,也要你能品尝它的滋味出来吸取到营养,就是善味。佛陀所说的话,是实话,有用的话,你能懂得,所以他的词汇不会特别用深奥或文艺地来谈,都是口白,最简洁明了的方式,而也配合着当地说话的习惯来说的,所以这是善味是善义。「有文」,文指词句,佛所说的话写出来让人家看得懂,说出来让人听得懂,不会故意说出深涩的字眼让人觉得很深奥、难解。如此说来,禅宗之「无义味语」是否有问题?我不是批评禅宗的不对,禅宗是借着用另一种技巧引导慧根的人;所以有时候要说一些让他人一下子听不懂的机锋转语,可是这些话对少数的某一些人真的有用。在《阿含经》里,我们只能说佛陀的性格不会故作人惊人之语,一定用非常直接了当明明白白的话来说法。不过有时候他就有问不说,不说话所谓「无记」。以后我们有机会可谈「无记」,现在我们不谈。

我们要了解佛陀的说法,是这么样的好,这么样的有用,有实在的内容,所以最后能纯一满净,清净梵行。使所有听话的人能把贪瞋痴消除干净,而完成梵行,「梵行」我们不要把它当作不邪淫为梵行而已,那是最基础的戒清净而已。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乃至于解脱知见清净,都是梵行,就是我们的人心,没有任何的污染留下来,十分的透彻、干净,这即是究竟梵行或清白梵行,纯一满净。

我们由《杂阿含》931经了解佛法是怎么样呢?世尊的教授教诫是实证的,所以一、现世即能自作证离生死炽燃。二、见道之后修道,修道时步步证实在道迹向前进一步,并不必费时等待长时期才得某些结果。三、凡所有教授引导通达涅盘。四、现法(即见法,巴利语作ehipassiko来啊!看吧!)指佛法是公开的,有法眼者,均可得见,佛从无师拳,无秘密法隐藏。五、有识者当各自如实知、如实见佛法。

内正思惟

我们在生活上,对一切法要如实知如实见;这种如实知、如实见是以平等慧如实知见。如实知、见不能离开我们听来的、想到的、比较过的、亲身体验的;上述成分可以使你的般若慧开展出来。若无般若单靠其中的一些知识就很难如实知见。认识的不正确那非常危险。透过瑜伽禅那,三昧行为来直观,不过这种直观有时候就是有神秘灵异的现象出现,虚虚实实;若无正确净信,有时候由人心的所好误导,不能辨别是幻、是实,是非、善恶。然而透过禅那的直观或思考所得到见解不管正确与否是很难改变;许多人,信宗教或者透过宗教行为而获得些体验,建立信解,对他来说很深厚;如果境界很好的话永远跟你人格融合在一起,影响你的人格,指导你的一生。可是亦有错误的禅那体验,我们看到许多外道,六师外道等,很多部份都以为是见审谛忍,却是邪见;要矫正这样不正思惟所成的邪见,可以说非常困难。我们需要正思惟,还要在生活土来体验观察,也要宗教生活专精禅修一番,这还不够,有定不一定有慧,虽然慧是从定开发出来的,许多外道甚至能达到非想非非想定,然并无解脱贪、瞋、痴之能力呈现。因此我们需要增上慧学;而正信、正志正行乃至断除烦恼的智能是依次第学习增上慧,如理作意-正思惟而建立。

建立正信要透过「内正思惟」一如理作意;所要思惟的内容就是前面所说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的内容。如此对三宝及圣戒能产生信忍、信乐、信求;唯有如此「如理作意」的结果,归依三宝及奉行圣戒才能名符其实。否则祇能说是「形式上的归依三宝」,「形式上的受戒」。「真正的归依三宝」、「实际的受戒」可以说已具备初步的「正见」、「正志」,能依法、如法「正行」;「正行者」则是「向法次法行道」,又名「法随法行」之修行者。

法次法向

其次,谈「法次法向」,法次法向实际上就是在成就观察忍,也就是我们看《中阿含》54经说要奉事善知识,要往谐善知识所听闻善法,听闻正法,然后观法义,内正思惟,最后要受持法,翫诵法,.观察忍,这些都属法次法向。我们了解佛法运用到生活,这样才是在「受持法」,在生活上应用佛法也是在受持法,要依法奉行才是真正的受持法。

聆听佛法,不能听懂的部分也不能说这没有用,把它记忆在心中;由于生活经验或者修禅那的不同状况之下;对以前不懂的,可能在这些时候你条件具备了你就懂了,所以要翫诵法。所谓「翫诵法」是时常诵法念句,能朗朗上口,需要用到的法句脱口而出,不必用心回忆,一下子就呈现心前。以前我们私垫老式的汉文老师就是使用翫诵法教授小孩子读诵四书、五经。实际上是针对自己还不了解的要记下来,还有对自己很有用的也要记下来,为什么?准备帮忙教导别人,指导别人这些目的可由翫诵法句达成。

接着我们成就「观法忍」,也就是刚才所说「见审谛忍」对于法,透过这样一步一步的熏习,于佛法有深刻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别人已经很难把你改变掉;这位人士就是法忍者。法忍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随信忍」,一种是「随法忍」;也就是「随信行者」及「随法行者」。就是以后发展中的佛教一部派佛教所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法。由忍位进入圣流,忍住最后一念给他取一个名字为「世第一法」。「法忍者」实际上就是「须陀洹向」也就是信行者、法行者。信行者跟法行者只是信根跟慧根轻重的比量而已,实际上对于信、进、念、定、慧都有相当程度成就。向透过五蕴、十二处、六界、二十二根、四圣谛、十二支、缘起法门,可以成就增上观察忍就是法行者,法行者有什么样的成就呢?能超越三恶趣之生死,能离凡夫地,而今生未得须陀洹果一定会得须陀洹果,否则不会死,临命终之前一定会得须陀洹果;这就是法忍者,也就须陀洹向的人,今生到达须陀洹向的人,今生肯定要成为须陀洹果,才会了此一生。假使已经超越了凡夫的身分,得到须陀洹果位的人,是三结已尽。「身见结」之身见就是「二十种我、我所见」;今得正见而断此身见结。「戒禁取见」,指不能解脱三毒的方法我们以为是解脱的方法;今具正见,不会采取错误的方法来修道。「疑结断」那就是对于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对于苦集灭道已经得现观,所以于法无疑成就四不坏净。这样的人决不堕恶趣,顶多「七有」就能定趣三菩提;成就三菩提的结果是三佛陀,也是正觉者,阿罗汉甚至是佛陀。

杂阿含892经叙述修习六入处法门能够有这样的成就;对五蕴、六界等法门也一样的,只要所接触到的法,依次第学习,终于会使你成就观法忍,而观法忍再造一步就是「信根的具足」。

信之心态

我们从以上所说的可以看出来佛教或者阿含所要求我们,信要具备忍、乐、欲,也就是信忍、信乐跟信求。我一直强调,我们在学习信的阶段是要使我们的人格有更上一层的成就,也就是知、情、意没有畸形的发展。所以理智上、情感上、意志上,都比三善根的时候更加成熟而非常有力量。这时候已有信、进、念、定、慧五根有所成就的须陀洹他是信解脱者,成就信根。他能现观四圣谛;他虽然本身还没有漏尽成就阿罗汉然有这样的自信,是透过现观缘起法的「此有

故彼有」来肯定「此无故彼无」;肯定以后可证苦尽。我们科学家很偏向理智,艺术家很注重感情,而道德家强调意志实践,不能说这样不好,过份的偏向一面,这样人格上就有缺陷,而行为上就有偏差。《成唯识论》

提出信的对象要具备有实、有能、有德佛、法、僧三宝即是有实、有能、有德。信三宝能使我们在人生里得以求真、求美、求善。这是佛教徒所要求的正信。其它宗教的信是强调信乐,信能得救而已;并不更深一层的思考他们所信奉的道理与宗教行为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我们学佛的人,学阿含的人,唯一的目标是要完整的整个人格的开展或者是人格的完成。那一定不要忽略掉人格上知、情、意各方面的充实。阿含所开示的「信增上学」,就是在朝着完整的人格在迈进。

信的对象

信的对象不外乎佛、法、僧及圣戒;成就圆满的信,叫做「四不坏净」。这种净信,信者的内心是非常清彻的、透明的,有光辉的、是安定的、是愉悦的。他是有非常丰富的感情配合着,所以生活上,善护己又护他,并且关怀环境,虽然有忧患意识的宗教心,但也不会太悲观,都是存着很大的希望与信心。因为这样在智力方面、定力方面,愿力方面来说,他是透过信忍、信乐、信求一再提升,他的良知及良心就比以前还没有成就信根之前更强大。四不坏净信的人目标就是决定在这里,在理智上有明细辩白的能力,感情上有喜悦的感受,还有意志去恶、行善、不放逸,不放逸是不到涅盘永不停止。

成就信根

成就信我们说过了,就是四不坏净,信的要求,我们也说过了要正信坚固,不动、不坏;他宗他教,不能改变你的信心,甚至于天魔下凡,魔跟梵下到人间来威胁利诱,反正都没办法改变你的信心,那就像什么呢?印度每一个村庄的界标用大石柱或铁柱;露在地面上有多高,埋在地下是同一的深度,所以是非常稳固不摇、不动;我们的信心,信的要求要像这样,不能像棉絮,风一吹就飘了,这就是信心坚固难动。

法镜自鉴

还有「法镜自鉴」,有一次阿难尊者一直在问他所熟悉的许多人死后往生何处,一直问问个不停,佛陀说不要问了,我告诉你,我给你一个镜子,你去照照或者人人自己自照都可以,我们要评估自己有什么成就,我们看看自己有没有四不坏净,我们能具备四不坏净,我们就得到一个「法镜」、宝镜,而能肯定自己已经是入流者,永离三恶道。

一切时成就不坏净

我们要一切时成就不坏净,假使不成就你自己称呼自己为佛教徒,可能尚是外道,或是佛教内的凡夫,不能归入圣人的行列里,所以我们要任何时、任何地点,不退失我们对佛法僧戒的信心,这样的清净信决定、不倾动,都是一直在强调信的要求,成就如是信结果就是入流者,他能断三恶趣苦,他是信解脱者,他从此之后永远不再溶入三恶趣,所以他有所解脱了,所能证解脱是证三结断,解脱三结。而解脱的结果就是不再溶入三恶道的范畴,也就是说不会再造恶业,溶入三恶道。有四不坏净成就的人,他生活上好像物质上不丰富,这只是外观的;实际上,他自己也会感觉到,我「不空活」,非常满足。还有,他人追求衣食住行育乐;而佛教徒是以四不坏净为「安乐食」。我们由物质的食粮可以维持命、色、力、乐、辩,这样的五种能力,而四不坏净成就的人,不止是生命上这样,慧命上也有所成就,有好色、好力、好乐、好辩。

信能度诸流

还有「信能度诸流,不信者不度。」佛法的大海,没有信是不能入佛法大海。

自信自度

最后要了解「自信、自度」。以舍利弗的舅舅长爪外道为例,他是很聪明的人,他的妹妹不能跟他相比拟,可是嫁丈夫怀孕以后,他胞兄有所理论都输给妹妹,所以他就很注意他妹妹肚子里面的外甥,然后这外甥出家,特地来看外甥的老师。结果长爪外道跟佛陀一番谈话之后,他马上「见法、得法、觉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得无所畏。」

自信自度

《杂阿含》969经中我们要强调的「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即表示自信自度。我们不可祈求菩萨的力量如被,让我们建立正信,自信自度就是靠自己的能力透过四预流支,先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终于四众弟子成就四不坏净。非求而得,不用求佛菩萨,祇要具备四预流支就能肯定自己,法镜自鉴,自己能评估自己是否成就正信,成为须陀洹。今天简单介绍的,就是怎样在一个须陀洹向的范围,也就是出凡夫充实自己人格,乃至够资格称为圣人,成为真正入流的佛教徒。那就是透过增上信学方式来一步一步的逐渐逐渐由随信忍,观法忍,而最后成就信解脱的须陀洹果位。

更新于:3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