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郑振煌:南传佛教的介绍

  • 2024-10-12 12:48
简介在北传佛教熏习十余年后,约四年前始接触南传佛教。南、北传虽都被视为佛教,但其教义、修行和目标,却可说是南辕北辙的啊! 近日阅读希尔伯列克编着的「初果」一书后,心中..

在北传佛教熏习十余年后,约四年前始接触南传佛教。南、北传虽都被视为佛教,但其教义、修行和目标,却可说是南辕北辙的啊! 近日阅读希尔伯列克编着的「初果」一书后,心中生起一些触动,却真诚地想把自已对南、北传初浅的认识,分享给北传佛教徒们。

笔者所接触的北传,鼓励广结善缘,行多生多劫的「菩萨道」;然而,所接触的南传,却重视止观修持,趣向「解脱道」,其修行方法便是佛陀亲自觉证的---直下、当下的「四念处」,南传禅师们警告我:此生至少要取得「须陀含果--初果」。

德藉僧人Nyanaponika Thera尊者在他一本已被译成十种语文的《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序文中如是说:「即使发愿行菩萨道者,在长期生死流转巨变中,更需要非常高度的正念正智、敏说的觉醒和明确的目标,避开四念处(Satipatthana)的修慧(Vipassana),而放弃今生即能证得的、永不退转的入流果(Sotapatti),这从佛陀本身的教诫来说,是相当怪异的情境。充分修习四念处,以获得究竟智慧,是所有解脱者已经走过或即将要走的路,不论他们是佛、辟支佛或阿罗汉。」

■ 须陀含果 (Sotapatti / Stream-Entry / Consolation)

在相应部(杂阿含)里,世尊教诫:「圣弟子坚固信念于佛、法、僧和圣戒者,得须陀含果..何者为须陀含果? 于此法、律,已知已断三结者,得须陀含果,永不堕恶趣,往生善处一段时后,究竟正觉解脱。」世尊再说如下偈子:

Those who possess faith and virtue,

Confidence and vision of the Dhamma. (如实见法 / 见缘起法)

In time arrive at the happiness

Grounded upon the holy life.

在巴利英译的《閰浮车相应经》(汉译杂 舍利弗相应篇) 里,外道閰浮车请示舍利弗尊者:In what way, friend, has one attained consolation(trainee) 如何证须陀含等有学者? 尊者答:When a bhikkhu understands as it really is the origin and the passing away, the gratification, the danger, and the escape in the case of the six bases for contact, in this way he has attained consolation. 如实知六入触之集、灭、味、患、出离者获须陀含等有学者。

根据上面经文,得须陀含果要有断我见、戒禁取、疑,和如实见缘起法,以及如实知六入触之集、灭、味、患、出离之能力者,这种成就,不是做慈善、诵经、拜忏、持咒可以办到的,这是要有相当止与观修持基础的。

■ 止 与 观

止,指的是「奢摩他定(Samadhi) 」,又称安止定,或称寂止禅,是纯粹修定,没有慧观(内明)。南传佛教有四十种修习奢摩他定的业处(目标)。其次第有四禅、四无色定,而每一禅之前的近分定称之为「近行定」。 近行定的经验范围很广,每一个近行定各有粗与细之分,所以共有八个层次。

观,指的是「毗婆舍那观禅(Vipassana)」,又称内观智慧禅,或称四念处,它是有止有观、止观平衡的。 毗婆舍那观禅的定力亦有次第,其特质、体验与奢摩他定不同,所以别称毗婆舍那禅那(Vipassana Jhanas),它有四个或五个禅那,每一禅那有其相等的「剎那定(Momentary Concentration)」,这剎那定相当于纯奢摩他定每一禅前的近行定。

■ 四念处 与 毗婆舍那观禅(Vipassana)

当年,世尊修习各种四禅八定后,深明奢摩他定不能解脱,乃自觉毗婆舍那观而得解脱。 世尊将毗婆舍那观禅运用在四个念处上,教导众生如何修持。 其有二条途径(approach):一条途径是先修习奢摩他定至少到达初禅的近行定或更深的二禅、三、四禅诸定后,再修习毗婆舍那观禅,如《大念处经》里的安那般那念,在这途径上,起初可能有 定多观少 的现象。

另一条途径是止与观同时着手的纯毗婆舍那观禅,为了方便区别,将这途径简称为「纯内观」。 在这途径上,是止观平衡的,即有多少观力就有多少定力。 在《中部尼柯耶 大念处经》里,世尊以熟炼屠夫杀牛的譬喻,开示直接内观身体的四大现象,「清净道论」里说,这是为利根而修界业处的人说的。 中国佛教徒比较缺乏止观的认识,总误解纯内观没有深定、也无戒分。 试想,如果没有相当和相等的定力或持戒力的话,如何如实观到那有如急速跳动之电动缝衣机的针孔般的生灭法呢?又如何在行禅或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间保持 触断 或 受断 呢?

《须深盗法经》(汉译 杂347经)里,世尊对着仅修奢摩他定的外道开示这毗婆舍那的纯内观途径;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将这篇经文曲解,同时盲引盲地引证北传的「毗婆沙论」或祖师们的论说:「慧解脱阿罗汉不须要深定,只要初禅前的近行定便可成就」,有位南传比丘说:这是邪见啊! 很多人对南传禅师们所说的近行定或剎那定往往断章取义的认为:近行定或剎那定仅是初禅之前的定力而已,这是不正确的!

观力如同显微镜或核子断层扫瞄,定力如同放大镜,二股力量结合的威力,才能突破生死轮迥,才能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而臻涅盘。世尊苦口婆心地为无明而流转于无始轮回的云云众生宣讲这解脱法门,所以我们研读四圣谛、三十七道,乃至阿含经,要这样体认:这深入解脱层面的解脱道,是止观兼备的。

汉译杂464经,佛告诸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修习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觉知、内明),所谓止、观。」又说:「..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于观巳,亦成于止;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这便是在诠释止观两力结合、平衡才能导至诸解脱。 有毗婆舍那的四禅观慧,才得以断身见证空性行舍初果;之后,有了奢摩他定的安止,才得以进入色界无色界(除去五上、下分结)涅盘。

Visuddhacara尊者在他的一篇《Vipassana Jhana:What the Masters Say(止与观,大师怎么说)》论著里这样结语:「阿姜查的诠释真好,他说这些日子人们执着在文字上,各称他们的修习叫内观,或者叫奢摩他,或说在修习内观之前必需先修奢摩他,所有这些说法都是可笑的,不要在这思路上庸人自扰了,直接去修习吧,究竟如何自已将会看到的.。诚然,我们要多修习少说话,不管采取那条途径,两者都是一样有根据的,只要正确而精进,都能快速进展到目的地---涅盘---从苦中获得解脱。」

■ 止 观 禅 乐

世尊与他的直承声闻圣弟子们在尼柯耶(阿含经) 里所开示的禅修次第,不管是四禅那、或四无色定、或灭尽定(the signless),都是包含止观的,可见巴利英译相应部《舍利弗相应》、《目楗连相应》、《阿那律相应》,或中部尼柯耶第43、44 等经。

神通第一的目楗连尊者,是从阿那律尊者那儿听闻到四念处的,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阿那律相应》的一段经文吧:

一群比丘们来到祗树给孤独园的松林精舍,向阿那律尊者请法:By having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what things has the Venerable Anuruddha attained to greatness of direct knowledge. / 您尊者如何修习而获得大神通?

阿那律尊者回答:It is, friends, because I hav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th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that I have attained to greatness of direct knowledge. What four? Here, friends, I dwell contemplating the body in the body.feelings in feelings..mind in mind..phenomena in phenmena, ardent, clearly comprehending, mindful, having removed covetousness and displeasure in regard to the world. 我因修习四念处而获得大神通,这四念处便是:就身如实观身,就受如实观受,就心如实观心,就法如实观法;我精勤持续地觉照、洞晰,今已断除世间的忧苦、烦恼了。

..Further, friends, it is because I hav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thes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that I recollect a thousand aeons.

..Further, friends, it is because I hav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thes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that I wield the various kinds of spiritual power.

..Further, friends, it is because I hav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thes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that I wield the various kinds of spiritual power.that I understand the minds of other beings and persons..that I understand the possible as possible and the impossible as impossible..that I understand as it really is the result of past, future, and present kamma by way of potential and by way of cause..that I understand as it really is the way leading everywhere..that with the pine eye而且,.我因修习四念处而获得三明六通。

..Further, friends, it is because I hav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thes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that by the destruction of the taints, in this very life I enter and dwell in the taintless liberation of mind, liberation by wisdom, realizing it for myself with direct knowledge. 最后,我因修习四念处而断尽一切烦恼,就在此生,我得心解脱、得慧解脱、得大神通。

四念处,止、观兼俱---俱三三昧---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离五欲、五盖,心清净,所以也一样有禅乐,但是习禅者不会沈耽、滞留在禅乐中,因为它有觉照力(正念)的缘故。

■ 正定---剎那定(Momentary Concentration)

奢摩他定禅与毗婆舍那观禅的不同是,前者是寂止,带着沈静的喜乐 (joy / tranquility),后者是清明、觉醒。 这清明、觉醒的止观力称之为「剎那定」,所谓剎那定,不是说它的定力很短暂、很浅薄,而是说毗婆舍那观的止观力敏锐到能看穿那迅速又连续不断的剎那生灭现象,而且这止观力能粉碎现代科学所谓的微细分子(色聚),证入无我、空性,而得行舍智。

剎那定是慧解脱的工具,所以唯有包含剎那定的毗婆舍那观禅,才堪称为正定,奢摩他定因不能发慧,不被称为正定;但也有说奢摩他的四禅是正定,理由是它容易转观,四禅以上的四无色定观心微弱,不易转观。 简言之,正念是正定的主要内涵。

■ 身 念 处

身念处可说是四念处的起观点(starting point in working domain),修习一段时间后,将自然先后或同时的进展到其它三个念处。 从身念处起观,容易扎实,但也要方法正确才行。 有不少修习「葛印卡内观禅法」的人说,其修法是观受念处,但笔者等认为,它也是以身念处的觉受(sensation)起观;很多人似乎对 身的觉受 和 心的感受 没有厘清,对受念处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的舍受) 的内容也极为疏忽。

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或五蕴的色、受、想、行、识,或四圣谛的苦、集、灭、道,或三十七道品,总括分类之,唯色法和名法二种,比如,由身念处起观时,最初内观到色法的四大,由于四大的冲击而现起触(physical sensation),与触相应的受(mental feeling)是受蕴、想(thought process)是想蕴,与触现起的思(intention)是行蕴、心(noting mind)是识蕴,由是色法而现起名法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都属名法)。 四念处、五蕴、四圣谛与三十七道品是互摄互容的,习禅者要能融会贯通。

正统的南传止观禅师们,有的是从年少、年轻时就出家了,他们经过国家之法师、论师、禅师资质的重重甄试和僧团认可,他们不仅擅长奢摩他定禅,也擅长毗婆舍那观禅,而且熟习巴利三藏经典、论书、长部和注疏,能权威地说出经典与其个人的修持体验、经验,他们的长期修证和丰富教学经验,能针对个个学生的体质、性向,引导从各种业处下手起观,以开展四念处,他们不会仅教导学生观察身体的觉受而已,亦不会不鼓励学生去行禅。

■ 观想、思惟 与 毗婆舍那观

日前有位不认识的朋友从华盛顿DC州打电话来询问有关修习四念处的方法和书籍,他说他已阅读过很多内观禅的书,也已皈依一位密教法王为师,他想先修习四念处以作为修习密教的基础,他说密教也有观,我反问他:那你观到什么? 他吱唔回答:观想佛像(本尊)不是观吗? 我直接浇了他一头冷水:你对止观完全不清楚。 又有一位朋友在一个佛学研讨班上这样说:大乘 宏观一切,观的范围大,小乘仅观五蕴身心,观的范围小。 另一位朋友则形容,她外观器界、与宇宙大地结合一起。 乍听这些论说,似乎很伟大、很摄人,但可能多少落入顽空陷井,或梵我、神我合一的外道思想,或定禅的境界去了。

我们不要抑眨 观的范围小,能够以止观的「心的经验科学(Empirical Science of Mind)」当仪器,如实看到色法、心法的剎那生灭(约0.015秒),再将它们粉碎,体证无我、空性、行舍,这才是扎实、稳固、精密、准确、细致又深广、不含糊、不儱侗的根本之道啊!

毗婆舍那止观的英译约是:Insight 内观 / Mindfulness 正念、正知 / Dwell Contemplating 觉察、洞晰 / Clearly Comprehending 智见、内明 / Independent正智。 汉译阿含经把止观翻译为 思惟 或 禅思,这或许是造成北传佛教徒误解止观义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以前常听到讲授「中观今论」的一位非常慈爱的长辈提及 思惟观 这字眼。

如从南传的定禅修习过程而言,当具有安止定五自在能力时,从色界安止定中出定后,会思惟 定中的意识状态和目标的本质。 然而,四念处的毗婆舍那止观是超越语言、文字、形相、颜色、观念的当下、直下的如实观 (reflection without thinking and reasoning)。《清净道论》里有提到,修习毗婆舍那观约在第三观智时会有一个「思惟三相」的过程,但这也跟北传所说的观想、思惟观、宏观不同;一位缅甸禅师解释「思惟三相」是一种「推论内观」,但也要有「实用内观」的基础才能进行此过程,也就是说,已经具有内观自己身心当下缘起的剎那定基础后,才有能力外观他人、观过去、观未来的缘起。

■ 中道 与 中观

在还没有接触原始圣典之前,经常听到或读到佛弟子们宣说:「不苦不乐即中道」 或「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即中观。有人说 中观 境界最高,又有人说 禅宗 境界最高。

我们要诚实的行解佛陀和其直承圣弟子的教义,要契入止观修行解脱层面,不能仅在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宗教体验、或形而上学层面做推论、思辩。 佛陀曾以一个调整琴弦松紧的譬喻,开示修行要领,佛陀亲自证授的四念处(婆舍那观禅),正是用来如实觉观和内明身心五蕴,用来体检行者的身心状态的;正念---正观,如同一架censer或探照灯,正念坚深的话,对身心的松紧、苦乐、境界,皆得清清楚楚。

贫老病死苦,不光是2500多年前佛陀那时的印度而已,纵观、横观整个世界,25个世纪以来无处不是这样的苦呢? 佛法的苦,主要是指生灭无常的「行苦( Sankhara Dukkha / Suffering of Formations」,这行苦在四念处的修习程中是要被如实见的。 《中部尼柯耶》这样诠释「不苦不乐」:离欲界的五欲、五盖进入色界、无色界、乃至涅盘的宁静时,不执着喜乐,堪称不乐;而自利利他的涅盘为苦的熄灭,堪称不苦。 《中部尼柯耶》又诠释:习修止、观,随着次第,于二禅时语行安息,于四禅时身行安息,于灭尽定之身、口、意三行安息的「究竟断遍知(cessation of all formations)」时,将破一切我执、法执,达至无相解脱 / 无愿解脱 / 空性解脱 / 慧解脱,这与涅盘仅是同过义不同名而已。

四念处就如同一条经线,贯穿三十七道品解脱之道,而至涅盘;四念处的正念,用来平冲五根、五力,用来检视七觉支、成就八正道;四念处的正念,用来如实知、如实见十二缘起的纯大苦聚,成就法住智;用来如实知、如实见十二缘起的纯大苦灭,成就涅盘智;四念处的正念,用来如实知、如实见四圣谛的苦与苦集,用来如实知、如实证四圣谛的修行之道与苦灭。 这才堪称为正观或中观、正道或中道啊!

不管修习任何法门,只要想入涅盘之门,都要转入这个衔接管道或命脉中心要道---四念处。 正确行解四念处到一个程度,当不难辨别其它法门的止观程度,因为它有择法觉知能力。 佛陀一再强调:这是达至涅盘的唯一道路。 我们既然已声闻了佛陀自觉的教法,为何我们还要舍本逐未、于回曲折呢? 为何我们不理性、公正、勇敢的放下先入为主的情感包袱呢? 何以我们要自作聪明、固执顽强、怀疑又曲解佛陀的教法呢? 我们都是佛陀的声闻弟子啊!

■ 正视巴利 或 巴利英译圣典

史实告诉我们,佛教在长期发展中, 历经错综复杂的流变,或多或少被加入了历代祖师们的思想,以及各时代、各地区的习俗信仰,加上译经上语言的隔阂,梵文转成华文不仅是体制上不同,中国译经传教师亦非直接来自印度,而是展转从其它地区或国家来的,比如安世高来自波斯,支娄迦签来自月氏,康僧会来自康居等;再说,汉译的梵文原典残缺不全,而且二千多年来未曾结集勘审,所以参读南传上座部的巴利或巴利英译经论是必要的,其理由是:

1. 由于上座部的「保守」精神,得以完整的保留巴利三藏和其它重要论著传到南亚。

2. 南传上座部僧人必修巴利文,以共同的巴利圣典为依据。

3. 自阿育王之后,上座部佛教再举行过第四次的1250僧人、第五次的2400僧人、第六次的2500僧人大结集,依照二千五百年前第一次结集经典的程序,严谨地审核巴利三藏。所以较原始、完整的巴利三藏引起国际学者们的重视,加以研究和翻译。

4. 佛灭二千五百余年后之今日,当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原始比丘僧团之面貌轮廓,在缅、泰等地依然可见;同时佛陀亲授的四念处依然遵行实践、承袭不衰。

5. 上座部佛教重视修慧,止与观的行持方法、性质、次第、内涵交代得清清楚楚。

『如果我们真的爱护自己、真的爱护别人,我们应当为自己的解脱而努力,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引导他人至解脱..(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寻法比丘中译序)。』这话值得我们深省啊!南传上座部佛教虽然着重解脱修持,但这却是更积极、更落实地在行深远的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 缅甸的Sujata尊者在修习内观智慧后这样说:如果没有躬身精勤修习毗婆舍那,那么弘法将只是局限在书本上的思想范围,或只能向信众宣讲布施和伦理道德层面的福报而已,这些思想、理论,与实修所得到的真相、观点是非常有偏差的。(甚至是极大偏差的!)

■ 结 语

再让我们来欣赏一***老偈 (Theragatha) 吧:

Flowers of Deliverance 解脱之花

Full trained and firm in right endeavor, 绵密的修习和坚毅于正精进

With mindfulness ones very own domain. 以念觉为自依处

If with such flowers of deliverance one is decked, 佩带这解脱之花的---

This stainless one will never be reborn. 出污泥者将不再轮回

一个人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

尸骨可积累如王舍城的毘富罗山高;但若

如实修习止观,如实断三结、正智四圣谛,

当得须陀含果,永不堕恶趣,

未久究竟得解脱。 佛陀在《无始相应经》里这样告诫我们。

更新于:3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