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六章 业、果、作、受

  • 2024-10-13 13:37
简介第六章业、果、作、受第一节正破业、果、作、受第一条单独破业第一款业有自性即无生灭,业无自性可说生灭问:世尊说业住,复说业及果,有情受自业,诸业不失亡。(卅三)世尊于经..

第六章业、果、作、受

第一节正破业、果、作、受

第一条单独破业

第一款业有自性即无生灭,业无自性可说生灭

问:世尊说业住,复说业及果,有情受自业,诸业不失亡。(卅三)

世尊于经中多门宣说业及业果,复说诸业非无有果,更说诸业皆不失坏,及说有情各受自业:故业及业果决定是有。

答:已说无自性,故业无生灭,由我执造业,执从分别起。(卅四)

如前已说业无自性,故彼无生亦无有灭。颂言由我执造业,故业是我执所起。此执复从分别而生。

摄白:佛虽曾说业及果,然无性故无生灭;无性之业我执生,我执复从分别起。

本颂三十三: (问)世尊说业住,复说业及果,

有情受自业,诸业不失亡。

本颂三十四: (答)已说无自性,故业无生灭,

由我执造业,执从分别起。

[分析]

颂意简明无需多释,其中无自性部分是前文诸颂中反复讨论过的。其中末句执从分别起中,分别特指观待割裂法界为自他,执法界少分为自我,其他为外境,建立自他对立,此即根本执着,或称无明,或名颠倒。

什么是业、业力?对此事的解释众说纷纭,实际上并没那么复杂。任何一法都是因缘集聚而显现,如果这法的因缘已经基本积累好了,还剩下几项也是很容易出现的因素,然后就因缘具足,该显现了。那么该法就将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显现,很难阻止其发生,这可以看作是缘起法在发展变迁过程中积累的惯性。特别是当所缺的因缘属于心不相应法时,人力几乎完全无法阻挡该法出现。再假如该法与某当事人关系紧密,而且是该当事人所非常不喜欢的,他就一定会大叫:哎呀,业力难违呀!相反,如果他是喜欢的,则他多半会吹嘘自己如何英明了得,或者好运难挡。可见所谓业力是由我执从自我的角度,对缘起法的正常演变趋势和结果进行爱恶取舍而形成的扭曲观念。

业有时同业力解,有时则可以是中性态度的说法,即因缘果法的相续。诸业不失亡经常引发业是如何不错乱,不失亡的这一问题。回答这一问题,佛教内有很多解释的体系。比如唯识用八识种子说,某些中观家用业灭能感生果过渡,等等,其内容有时候相当复杂,难以通达。但如果仔细考究则可发现,此问题并不真的存在。事实是,凡是相续的,人就不以为错乱,不管相续中的某些阶段中外相的改变有多么剧烈,让人惊奇。比如,从毛毛虫到蛹再到蝴蝶,前后相貌极不相似,变化惊人,但无人怀疑其间有所错乱。更有甚者,古人以为蜾蠃捉青虫为子而变蜾蠃,这是错乱的观察结果,但并无人怀疑其因果错乱。原因只是这些变化的相似相续过程是被直接观察到的,甚至观察错了也没关系。业果错乱或者失亡之疑问所以出现,是因为人以自我为中心,以我执相续为主线,对未观察到的某些变异阶段产生疑问。此疑问相当不合正理,为什么凡是我们所见到的一切现象,都被认为是法住法位,因果无一丝错乱,却对没观察到的就要怀疑因果会错乱呢?注意,这种未被观察到并非是绝对无法观察,张三观察不到的,李四未必观察不到。对此,只需要明白法界绝非断灭,显现绝无停止,相续从不中断,此问题就根本不存在。

第二款业有自性即成我,业无自性不失坏

复次:业若有自性,所感身应常,应无苦异熟,故业应成我。(卅五)

若业是有自性,则从彼业所感之身应是真实,应成恒常自性。彼业应无苦异熟果,彼业常住,故应成我;以无常为苦,苦即无我故。由业无自性,故业无生,由无生故,即无有失。

摄曰:无常是苦苦无我;业若有性则应常,常则无苦应成我,彼所感身亦应常。勿虑空故业失坏,实则无性业方有。

本颂三十五: 业若有自性,所感身应常,

应无苦异熟,故业应成我。

[分析]

此颂从反证角度说明业无自性。佛教的说法,一切有情生命的身体都是久远时间来积累的业力所幻化而成,业若有自性是常,则业报所成的身体也应恒常,从而就没有生、老、病、死,无常变迁之苦,也无因果相续的(异熟)果。这样的有情生命应该是主宰(自我)的。显然这些都不成立。时闻一切业决定之说,疑落龙树此颂所破处。

第三款业之无性与缘成

复次:业缘生非有,非缘亦无有,诸行如幻事,阳焰寻香城。(卅六)

业从缘生,即非是有;从非缘生,更不得有。何以故?由诸行如寻香城、幻事、阳焰,故业无自性。

复次:业以惑为因,行体为惑业,身以业为因,此三皆性空。(卅七)

业从烦恼因生,诸行从业及烦恼为因而生,身从业因而生,是故此三皆自性空。

摄曰:缘非缘业悉非有,诸行如幻无性故,身、业及惑层依有,是故彼等皆无性。

本颂三十六: 业缘生非有,非缘亦无有,

诸行如幻事,阳焰寻香城。

本颂三十七: 业以惑为因,行体为惑业,

身以业为因,此三皆性空。

[分析]

凡一法若由缘起而显现,则不可能有自性自相自体,即非为实有,然随顺名言共许可称俗有。若一法非由缘起而成,则不可接触不可观察,不能称有。所以缘起等诸行,只是观待安立,并非实有,如同海市蜃楼,似有而非。此理前面都讨论过。

有情生命的身体由业力幻显,行因颠倒(惑)与业力而起,既然业非实有,则三者都是十二支因缘反复轮转而成,无自性。此颂以支分缘起之法解释业、身皆非实有无自性。若从观待缘起角度解释,可以更简明直接。

第二条连环破四

第一款总连环

无业无作者,无二故无果,无果无受者,是故皆远离。(卅八)

如是,若以正理观察:果无自性,则业非有;若无有业,作者亦无;若无业及作者,则亦无果;若无有果,即无受者:是故皆成远离。

摄曰:果无性故业亦无,业无性故无作者,业、作且无况业果,果无是亦无受者。

本颂三十八: 无业无作者,无二故无果,

无果无受者,是故皆远离。

[分析]

前已讨论,因果等为观待所成,俱非实有。故业也无自性非实有。又作业者是作者将自身与法界割裂观待而成,也非实有。既然三者皆非实有,则业无落处,果无受者。此为从观待缘起角度解释本颂,与原文入手角度略有不同。

第二款别合破

第一项逆明业、果无性

复次:若善知业空,见真不造业,若无所造业,业所生非有。(卅九)

由见真故,善能了知业自性空,不复造诸业。若无彼业,则从业所生者亦悉非有。

摄曰:善达业空不造业,无业亦无业所生。

本颂三十九: 若善知业空,见真不造业,

若无所造业,业所生非有。

[分析]

颂文文义甚明确,关键是对见真不造业的正确理解。如何是见真?见真是实证无我无主宰而契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如此才是不造业,即是涅槃寂静。此又可分两类:阿罗汉道实证不受后有,将我执连同自我的外相一并灭除。既然无有自我,造业无从谈起;菩萨道则实证当体无生,破除我执而维持个体的外相,借以无尽地利益广大有情大众。菩萨不执自我,也就无造业者,而行如幻佛事。但大众未证无生,故从大众眼光看来,觉得菩萨似乎仍然在因果业力里出没。龙树菩萨此颂所述,当是指菩萨道。

阿罗汉证涅槃不受后有,是不是断灭?佛陀曾经很直接地回答:不是。但是后人觉得阿罗汉不受后有,从而灭除了一切缘起,岂非断灭?这是绝对的误解。经云,阿罗汉涅槃如烛火之灭,更不可问火去处。蜡烛灭了,没人会觉得是断灭。烛火虽无去处,莫非就烛光读的书,烛火灭后也会变成没读过吗?可见烛火虽灭,烛火之因缘果并没断灭。阿罗汉也是一样,假设某阿罗汉教过若干人解脱之道,待其涅槃后,莫非所教过的教法会失效,甚至变成根本没发生?所以,阿罗汉灭度绝非一切缘起消灭。若强要说有所灭,也只是我执灭除干净,而与断灭毫不相干。

第二项顺明作、业缘成

问:为全无耶?抑少有耶?答:可有。如何而有?

如佛薄伽梵,神通示化身,其所现化身,复现余变化。(四O)

佛所化且空,何况化所化,一切唯分别,彼二可名有。(四一)

作者如化身,业同化所化,一切自性空,唯以分别有。(四二)

如佛世尊以神通力示现化身,其所化身复现其余之化身。当知业亦如是。如来所化自性且空,况彼化身所化余身耶?如是二事唯以分别可名为有。其业亦尔。

摄曰:作者及业分别有,勿虑全无如化故。

本颂四十: 如佛薄伽梵,神通示化身,

其所现化身,复现余变化。

本颂四十一: 佛所化且空,何况化所化,

一切唯分别,彼二可名有。

本颂四十二: 作者如化身,业同化所化,

一切自性空,唯以分别有。

[分析]

此三颂开始的问题,性空则是什么都没有吗?或者是并非全然没有?实际是问者对断灭见的猜疑。经过反复驳斥实有之后,问者的常见被否定,又倾向断灭,但对断灭甚有疑虑,故做此问。龙树菩萨对问者的疑虑给予肯定,力求使问者能够双离常、断二边见:性空并非一无所有的断灭。既然非断灭,在什么意义下可以说有呢?龙树以佛现神通化身,化身又现神通变化作为比喻,说明大家所见缘起诸法实际是经过多层的扭曲与投射,远非真实。而造成投射与扭曲的主要因素就是分别,这里的分别就是指观待法界为各个诸法的割裂。虽然附加了如此多的扭曲与投射,虽然大众所见的诸法如幻不实,法界毕竟森罗万象日新月异显现如是,并非全然什么都没有,如《普贤行愿品》云:众生无尽。

第三条重斥性业

复次:若业有自性,无涅槃作者,无则业所感,爱非爱果无。(四三)

若谓业有自性者,有自性则定无涅槃。亦应无作业者,何以故?即无作者,亦有业故。若有自性者,则业所感之爱非爱果亦皆非有。

摄曰:性业叵灭无涅槃,性业自有无作者,作者无故果亦无,故汝不宜许性业。

本颂四十三: 若业有自性,无涅槃作者,

无则业所感,爱非爱果无。

[分析]

重复强调业无自性。反证,若业有自性,则是自有、常有、不可灭,也不需要作者,那么所感生的果也没有承受者。于是爱取与嫌憎这样的业果也应该无从生起。反证的目的并非仅仅在语言上再重复几遍业无自性,而是要表明业是缘起集聚所现,无常变异,可以在相续过程中改变其发展方向,否则修行就无可着力了。

[小结]

业可以在相续过程中因当事者的作意而改变发展方向,是一切修行的基本点,若否定此点即成宿命论者。

第二节别释圣言密意

问:经广说有,云何言无耶?

答:说有或说无,或说亦有无,诸佛密意说,此难可通达。(四四)

经中有处说有,有处说无,亦有处说亦有亦无。诸佛密意语言,于一切种不易通达。

摄曰:有、无、俱教密难达,宁质执有难说无。

本颂四十四: 说有或说无,或说亦有无,

诸佛密意说,此难可通达。

[分析]

此颂论点诸佛密意说,难以通达很容易被解释过分。认为诸佛密意普通人完全不可了解,若如此学佛就无意义了,显然非龙树之意。事实是经过学习人人可以对佛法有所了解,虽然离通达有距离。经中何时当说有,何时当说无,是应对当机听众,校正听众错误时的具体应对,是后得智(一切种智)的表现。后得智积累完满的过程长期而艰苦,不是容易事。

更新于:3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