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香道下的玉雕莫道不消魂

  • 2024-11-22 11:59
简介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福禄寿香炉 燃我一生之忧伤,换你一丝之感悟。。。。。商场里满飘着香奈..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

福禄寿香炉

燃我一生之忧伤,换你一丝之感悟。。。。。

商场里满飘着香奈儿香水的味道,在全民痴迷于流行易逝,风格永存的西方格调时,中国的香道正以润物细无声之势抽芽柳舞。

神农尝百草,辨识百草香;先民驱虫疫,屡屡起烟霞。中国的香文化肇始于神农时期。宋代丁谓所著《天香传》云: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上古时期,人们就已经用香来供奉神明、辟秽清洁。人类对香的喜好一如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推崇。人之初、性本善,对美好事物的选择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宋元以来,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由于士大夫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追求,且着力从精神层面倡导与引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以及美食、美酒、香茶都完成了奠定,呈现出博大恢弘的态势,熏香至此也成为了一门高雅的艺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莫不品茗识香,并制定出最初的仪式。

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多元化的形式演绎着中国特有的香文化制度。香文化是综合艺术文化,同时兼备修身养性的功能。千家香世界,万户尽烟中;天地人三界,无日不缭绕。宋以后,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香也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视觉审美也在悄然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香、用香,并对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香具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焚香之器,先人于抚琴作画或对弈吟诗之际,燃一鼎清香于香具,在或梦幻或云烟袅袅的升腾间,沉醉于云在青天水在瓶的淡泊高远,涤荡红尘,安然自在。香具在这种人们对艺术与人生的碰撞下逐渐展露出自己独特的魅力。黄金有价,玉无价。玩香毕竟奢靡,玉料用来制作香具可见文人对艺术的尊重。用来制作香具的玉质必然都有一种:漫步于红尘一隅,静观流云飞雨,细数陌上落英,轻抚一窗清风,暗藏两袖盈香的气息。玉质香具作为冉冉升起的秀点,在缥缈的香雾间潋滟清欢,流年凝香

在明清两朝的中产阶级家庭香炉是必备的生活用具,焚香除了礼佛敬祖外更是生活品质的象征,而在文人的燕居中,赏玩炉器,品评香篆,尊为雅事。皓月清宵,香烟隐隐绕帘,更是情调浪漫的构成元素,如冒襄《影梅庵忆语》写道:寒夜小室,玉帏四重毾登毛(左右结构音dēng,毛毯之意)重叠,烧二尺许绛烛二三枝,陈设参差,堂几错列,大小数宣炉,宿火常热,色如液金粟玉。细拨活灰一寸,灰上隔砂选香蒸之,历半夜,一香凝然,不焦不竭,郁勃氤氲,纯是糖结。热香间有梅英半舒,荷鹅梨蜜脾之气,静参鼻观。

海棠花开、余香绵绵

香插是用于插放线香的带有插孔的基座。基座高度、插孔大小、插孔数量有各种款式,以适用于长短粗细不同规格的线香。

香囊用于盛放香粉、干花等香品,以便于随身携带或挂佩,多为刺绣丝袋,也常把绣袋再放入石、玉、金、银等材质的镂空小盒里。系有丝线,能挂在颈下的也称为佩香。

更新于:7小时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