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子欲养而亲尚待,是上天给予我们最大的恩赐,趁父母还年轻、趁父母还健在,多陪陪他们吧!
或许你曾经年少,不解父母辛劳。一路成长,一路依靠。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也许为人父母后,自己如何操劳,如何不易。 唯有经历过后,才知其中艰辛吧。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深解其味。 很多事情,都是拥有的时候,不痛不痒,毫不在乎。失去了以后才知道珍惜,追悔莫及。当白发换走青丝,当皱纹刻于脸颊,才突然惊觉,原来自己的父母已然老去。幸好,已经发现,一切还算来得及。 不要吝啬自己的情感,要大胆地去表达,不要总说自己没时间,因为真正没时间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一天天更加老去的父母。 他们内心的孤独、对于子女的渴盼,以及在那岁月深处,面对迟暮的恐慌。这才是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去慰藉的。 古语有云:“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孝为德之本,孝道为先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谨慎遵守的。因为别人会以此为切入点来了解你。
百善孝为先,孝是为人之根本,孝是内心的温度,顺是内心的底色,不尽孝道之人,不仅不配为人,也不配为人父母。 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炎热三伏,无论秋叶满地黄金甲,无论雨雪纷纷银素裹,行孝的心不间断,脚步不能停;爱父母的一颗心应永远是跳动愉悦的三十七度。孝道即人道,及时行孝,做个孝子。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时,曾给比丘们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在印度波罗奈国有一个陋习:当一个人年老时,子嗣便会将他活埋,以节省食粮来养活后代子孙。时间久了,这一陋习竟被写进了这个国家的法律条文当中。 岁月不饶人,长者逐渐老了,他的儿子为了孝顺父亲,便偷偷在地下建了一座密室,将父亲藏在里面,每天以上好的饮食供养父亲。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这条不人道的法律能被废除啊。他的这份孝心感动了天神,天神便决定帮助他。 这天,天神手中拿了一卷纸,来到波罗奈国王的面前,对国王说:“这张纸上有四个问题,如果你七日内能够解答出来,我就拥护你和你的国家,如果答不出来,我就把你的头劈成七块!”说完,就消失了。 国王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然而,却没有人能回答那几个问题,时间一天天逼近,无奈,国王只好向国人求助,并承诺:“解答出问题的人,将得到奖赏:“不论提什么要求,国王都答应他。” 天神给国王出的难题是:什么是最大的财富?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什么是第一美味?什么最长寿?最终,长者准确无误地回答出了这个问题。并让儿子把答案告诉了国王。国王大喜,问他答出问题的人是谁,无奈,他只好实话实说。 国王得知真相后非常诧异:“你父亲?他不是已经很老了吗?他现在在哪儿?” “请大王恕罪,我没有遵从国家的法律将他埋葬,而是将他藏在了密室里”长者之子接着说,“大王,父母对我们的深恩,如天地一般,养我们长大,教我们做人。即使付出自己的所有也无法报答这份恩情啊!大王,我别无所求,只希望大王能废除‘活埋年老父母’这条法律。” 波罗奈王遵守了诺言,答应了长者之子的要求。事实上,国王也深受感动,在废除那条法律的同时,还增加了另一条法律:“凡是不孝顺父母的人,将治以重罪。” 自古忠为立国之本,孝为立家之本,臣民不忠则国危难,儿孙不孝则家凌乱。危难之国,凌乱之家,自然无法育出快乐、幸福之人。孝道即人道,关乎道德,也关乎社会和谐。 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这无可厚非。有人认为给父母好的物质享受就是孝顺,有的人认为,多陪陪父母就是最大的孝顺。 还有的人会认为,给父母生个大胖小子,就是最大的孝顺,其实,孝顺的真谛就一个字,那就是“顺”。 遇事多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的意见可能不那么完美,但他们不会害你,天下没有一个父母不想自己的子女好。所以,多点耐心,多点细心,顺着他们,这在他们眼里就是最大的孝顺。 “泪滴朔风寒,萧萧数竹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三国时期有一人叫孟宗,年少的时候父亲早早就去世了,只有年老体衰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孟宗凡事均顺从母意,不敢丝毫违背。 一日母亲深感不适,经过求医问药,得知用新鲜的竹笋做汤就可以医好母亲。因为正值凛凛寒冬,根本就没有鲜笋,孟宗非常希望母亲的身体好起来,可是又无计可施。 担心忧愁中,孟宗独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奇迹发生了,只听呼的一声,地上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孟宗看到此情景,心里特别高兴,他小心的摘取了竹笋,欢欢喜喜的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之后,他马上用竹笋为母亲熬好了笋汤,母亲喝了笋汤之后身体果然大有好转。孟宗后来也大有作为,官至司空。 孝顺父母不一定非得锦衣玉食,亦或亭台楼阁。其实顺着他们就是最大的孝顺。孝顺孝顺,顺着父母之意,你就是孝顺的孩子。 很多人都追求成就,一年赚多少个钱,但是,你连自己的父母长辈,最亲的人都没孝顺好,你赚再多钱又有什么用呢?
及时行孝,人生才不会留遗憾。像小时候父母顺着自己的意愿一样,顺着父母,这才叫真正的孝顺。愿子欲养而亲尚待,愿孝顺之人福报绵长。
更新于:2023-07-02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