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智能化硬件和大数据分析,建设浙大智慧化营养健康食堂 | 案例集
- 2022-08-10 17:50
2021年3月,UNFSS-AT2中国行动平台及中国绿发会良食基金共同发起食物可持续转型领域的最佳实践案例征集(征集详情请看:第二轮案例征集 | 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中国最佳实践案例),案例涉及乡村振兴、绿色食政、公共采购、校餐、食物市场环境、大厨领导力、青年领导力、食品科技创新、植物领先饮食、动物福利、减少食物浪费、食物教育、可持续食物设计等关键性议题。在2021年9月10日召开的第五届良食峰会上,我们正式发布了《2021食物可持续领域实践案例集》,并公布最终的评奖结果,其中优秀案例获得了“年度最佳实践奖”、“年度食物远见奖”和“年度食物体系友好奖”等三个大类的奖项。
一年来,良食基金此前征集的优质案例已系统整理,并形成推文发布,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值此2022年新一轮“案例征集”的开启之际,我们在2021年的基础上再做进化和创新,拓展宽度,挖掘深度,向相信会汇聚更多的实践,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交流,更大的影响力。敬请期待!
智慧化营养食堂可结合智能化硬件设备,将消费者用餐数据传输到后台,精准分析消费者每日、每餐所摄取的食物及营养素,依托大数据精准安排个性化营养食谱并提供合理化用餐建议。同时通过定量计算、定量采购,争取实现当日食品原料零库存的目标。
2015年,浙江大学后勤集团饮食服务中心与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敏博士团队合作,成功开发了国内首条智慧营养餐线。
2018年,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二食堂又推出了第二代基于“人脸识别”和“精准称量”技术的智慧营养餐线。该餐线采用自助就餐模式,用餐者通过菜肴显示屏可以实时看到自己所选菜肴的重量、价格、卡路里含量等信息;全部选餐完成后,智能系统可自动生成当餐食物的营养分析报告,并通过手机小程序推送给就餐者。膳食营养分析报告根据就餐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健康状况等,对其膳食摄入是否合理、膳食搭配是否均衡进行评估,并提出合理膳食和运动建议,从而帮助就餐者更好地实现平衡膳食和主动健康管理。
同年,杨敏博士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公共卫生学院乐活健康基金”和“TLC注册营养师团队”,并在浙大后勤集团和公共卫生学院的支持下成立了高校首个“营养小屋”,配备了人体成分分析仪、握力计、人体体态评估等专业检测设备,为广大在校师生提供饮食配餐指导、营养与健康咨询、体重管理等公益服务。
2019年开始,注册营养师团队走出高校,以“智慧营养餐线”和“营养小屋“为载体,在杭州市府大楼、杭州第十一中学、杭州宇视科技等试点单位开展“智慧化营养食堂”的创建工作,推广营养配餐和食物教育,指导大众健康饮食、促进主动健康管理。
杭州市府大楼职工二食堂的智慧营养餐线依照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中国心脏健康膳食”的原则进行配餐设计:整体烹调上少盐少油少糖,讲究食材的选择和搭配。荤菜多选择鱼禽等白肉,减少猪牛等红肉的供应;蔬菜品种增加,多选择高钙、高钾、高镁、高膳食纤维的蔬菜;主食会有杂粮米饭和红薯、玉米等粗粮的供应;另外还配上营养师特别研发的风味奶昔、花色豆浆等健康饮品。此外,市民中心智慧营养餐线的推广实践还表明:与普通餐线相比,智慧营养餐线的剩菜量明显较少,在实现膳食营养均衡搭配的同时,有效减少了食物浪费。
未来,该项目计划
1、依托浙江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人工智能与营养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力量,开展人工智能与膳食营养健康的交叉研究,聚焦于中国膳食营养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创新性研究;
2、进一步创建和示范“营养健康餐厅/食堂”真实世界应用场景,将营养健康大数据深度挖掘技术与应用转化研究创新结合,引导居民合理改善食物消费结构,促进食物与营养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3、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培养高层次、职业化的专业营养师人才;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面向大众的食物教育,打造“美食营养师”IP,构建健康生活美学概念,促进健康饮食文化普及。
结语: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可以带来行业的颠覆性变革。浙大智慧化营养食堂,在大学食堂场景结合智能化硬件设备,将大学生用餐数据传输到后台,精准分析每日、每餐所摄取的食物及营养素,依托大数据精准安排个性化营养食谱并提供合理化用餐建议。同时定量计算、定量采购,争取实现当日食品原料零库存的目标,精准控制,降低成本,最大可能的减少浪费。如今,浙大智慧化营养健康餐线已走出校园,向周边社区推广,我们也期待未来这套技术和模式,也能在全社会实现规模化复制。
发现“分享”“赞”“在看”了吗,喜欢就戳戳我吧
编辑:小妍
版权声明
凡注明“良食作者”或“原创”来源之作品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长期投稿邮箱 | media@goodfoodchin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