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中国
  • QQ
生食主义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1集

  • 2023-07-19 10:47
简介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1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太上老君的一篇文章: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 这篇文章我们一起学习..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1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太上老君的一篇文章: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

这篇文章我们一起学习的缘起,是我们师父上人在讲解《净土大经解演义》,讲到第一百二十四集,在今年八月二十六号的时候讲的,他就提到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是道家一篇养心、修养的文章,我们师父在讲《无量寿经.德遵普贤第二》「具足总持百千三昧」这句经文里面就讲到了。老人家没有把百病、百药都讲出来,只是提到了几句,让我们大家去学习。之后师父老人家就吩咐茂森找个时间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所以我们就今天抽出时间开始来学习。

因为茂森现在已经决定一门深入学习《无量寿经》(但是师父老人家的慈命,我们当然一定要去照做),我想既然我们专学《无量寿经》,那「说百病,崇百药」这些是不是打闲岔?不是。因为净土讲究正助双修,正修是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助修就是修养我们自己的德行,断恶修善,所以师父老人家提倡我们要扎好儒释道三个根。儒的根是《弟子规》,道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的根是《十善业道经》。我们今天选这篇文章来学习,实际上也是属於道家之根,它跟《太上感应篇》是同类的。我们认真的在心行上去落实善,这是很好的净土的助修。所以我就想到,这篇文章与《无量寿经》并不相背离,反而应该是互相的辅助,於是我就在《无量寿经》里找了一句经文做为我们这次讲席的题目,这句经文叫做「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出自《无量寿经》第三十六品,做为缘起,我们还是引《无量寿经》的经文最好。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品」当中说到,这是释迦牟尼佛对阿难尊者和弥勒菩萨这些弟子们讲的,说「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作事仓卒,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这一段经文实际上可以做为《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的总纲领。若曹作善,若曹就是讲你们,你们要作善,哪个是第一善?所谓当自端心、当自端身,把自己的身心端正了,你就是真正的行第一善。这里下面讲的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这是讲端正自己的六根,儒家讲的修身。修身实际上就是修心,什么叫修身?《大学》里就讲得很清楚,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叫修身。格物,就是把我们的物欲格除掉;致知,就是恢复我们的良知;诚意,是使我们的意念真诚起来;正心,就是使心地端正,这就是当自端心。然后你就能够修身,这个修身是自然的,正心了,身也就修了。身心净洁,与善相应,我们的身心都能清净,这个洁就是干净,干净是没有染污。什么叫染污?贪瞋痴慢、五欲六尘这些就是染污,要把它从心地里洗刷干净。你的心清净了,身也就清净,身心清净就百病不生。道家讲养生,这是最高的境界,身心净洁。与善相应,这个善,儒家里面讲究做圣人,道家讲究做神仙,佛家讲成佛、成菩萨,这叫善。你真正身心都清净,你就做到了。

底下说,把所有的嗜欲(欲望、嗜好)都要克制住,不要被它所转;一切的恶都不作,身、口、意三业的恶都要把它放下;言色都要和,和颜悦色,待人处事接物要柔和;自己的身行应该专注,精神注意力要集中;动作瞻视这是指你的举止,都能够安定,都能安详,徐为就是要缓慢,太急了人身体就会出毛病。一个人能够心平气和,他的身体就自然很容易健康;如果心浮气躁,往往就会出毛病。做事要缓缓来做,三思而后行,如果仓促、贪快、急躁,这败悔在后,就会引来很多的后悔。为之不谛,亡其功夫,这个谛是讲真实,我们的言行、我们的心地都要真诚,这叫谛,如果不真诚,这功夫都是假的,亡其功夫是你没有真功夫,完全都是假的。

我们看到,师父上人是我们学佛人最好的榜样。你看他老人家今年八十四高龄,可是身心健康,一天讲经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一点都不累,而且要处理很多的事情,这体力、精神跟我们年轻人都差不多。身体没有毛病,他很少去医院检查身体。唯有一次,好多年前,澳洲政府给他一个移民签证,按照签证的规定,必须要先检查身体,於是他就「好吧,那么多年都没检查过身体了,就去检查一下」。结果,他是去一个医院,指定的医院,有一个印度的医生给他检查,给他验血,然后很惊讶的问,「你多大年纪了?」快八十了。「你这么大年纪,可是你的血就跟三十岁人的血是一样的。以后你就不用再来检查了」。我们师父去很多地方,差不多到每个地方都会有人向他请教,老人家你健康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老人家就很简单的回答,身心清净。这是我们今天的主题「身心净洁,与善相应」。你能够保持心地清净,身体不要有那么多的欲望,不要有什么嗜好,知足寡欲,自然你就能够得到健康,这是我们老人家的健康秘诀。

佛家讲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佛陀教育的基础科目。老子,我们尊称他叫太上老君,他「说百病崇百药」,这个题目不正是佛家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吗?诸恶莫作就是说百病,把百病根源告诉你,根源是什么?是恶。这个百是一百条纲目,要细说那是很多的,所以诸恶是代表很多很多,我们都不要做,就不会得这些病。崇百药,崇叫尊崇,要遵循这种方法来修学,崇百药就是众善奉行。所以老子给我们列出百病和一百种药,我们看到其实全都是讲我们的心病,这个药也是心药,心病还要用心药去医。

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修心,都重视修养,道家尤其是强调用因果的道理来教化人心。人明了了因果,实际上他自自然然从心地上就会防非止恶,他不会敢去做坏事,知道做坏事一定会有恶报。这个报应有花报、有果报,花报就是讲我们这一生,譬如说我们得了重病,我们的事业很多挫折,我们寿命短折…种种那些不好的遭遇,这都属於花报,现世就会得到;果报是在来世,因果是通三世。儒家、道家,特别是儒家,重在讲花报。譬如说《易经》里面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尚书》上讲的「作善降之百祥」,百祥是吉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灾殃,人的善恶就招感吉祥或者灾殃。正如《太上感应篇》上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福吉凶不是说偶然的,全都是自己招来的,自己起心动念有善的、有不善的,那就招感吉凶祸福。所以祸福之门在哪?就在我们的心。这一篇「说百病崇百药」主要是从因上提醒我们,让我们修善因、断恶因,我们自然就会得到吉祥的福报。佛家也有类似的一篇文章,叫《大藏治病药》,这个是唐朝灵澈法师撰写的,这个文章跟《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大同小异,文章很多文字上都一样。这位灵澈法师也是一位高僧,在律学上很有造诣,文笔也非常的好,所以有时候也跟当时的一些文人有诗书来往,像当时有名的刘禹锡这些人都跟他有互相赠诗。

我们还是从《无量寿经》里面,师父上人讲解的文字先说,把这缘起说圆满。师父在讲《无量寿经.德遵普贤第二》经文「具足总持百千三昧」里面,他用黄念祖老居士《大经解》的注解,这个注解引了《会疏》里头有一句说,「又如欲治诸病,当备种种众药,然后能治」,讲到这里,就引用《说百病崇百药》这篇文章。古时候治病用中医,中医的药物是很多的,种种众药,大概也有一万多种,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属於草药,当然也有动物的、也有矿物的,不一定完全是植物的(草药),这些药都是治一切病的。中医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有五千年,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尝百草。神农是在黄帝之前,黄帝距离我们有四千五百年,神农比黄帝至少还要早五百年。所以谈到中医,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西医相对来讲历史就短很多了,西医讲的大概是三百年左右,相对中医来讲,确确实实西医还是太年幼了。

中国古人有智慧,他发明的中医,实际上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通心性的道理。中医重视养生,治病是属於其次,养生是防病,所谓「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

;治未乱,不治已乱」。人要是有了毛病才治,那都属於二等的;上等的是没有病,让你不要得病,治於未病,你还没得病之前就已经帮你防治,这个是高。《黄帝内经》也是一本可以用来治世的宝典,不仅是治身、治病,还可以治世,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治未乱,不治已乱,一个社会还没乱之前,你要防治,不让它乱,要是乱了你再来治理,那也是二等的。社会跟我们人身其实都是一个道理,我们身体复杂程度绝对不会亚於一个社会。你看全身这么多的器官、这么多的经脉、这么多的细胞,细胞就好像社会里的人一样,全世界六十亿人口,我们身上恐怕还不止六十亿细胞。这些器官组织就好像社区、团体、各个国家这样,一个意思,治理起来其实是一样的。你懂得治身了,你自然就懂得治国,懂得治世。所以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什么?道理是相通的,而这个原点就是治心,心是一切法的根源。佛法里讲的就非常的清楚了,《华严经》上讲,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是宇宙一切现象,从哪来的?心现识变。所以你把心、把识给治好了,这一切法都治好了。老子何尝不懂这个道理?你看他讲病,其实没有一个是讲身上的毛病,全是讲心中的毛病,这是讲到根源了。

好,我们就正式进入本篇的学习,这缘起讲完了。在这篇文章之前,实际上太上老君也有一段前言,写得很好,所以我想我们也一起学习。前言中是这样说的:

【老子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

太上老君就是老子,这是圣人,跟孔子同时代的,孔子还曾经去求教过老子。后来老子西行隐居去了,在隐居之前留下一部《道德经》,这是道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典籍。老子在这里说『救灾解难』,这是要化解、拯救灾难。说到化解灾难,现在人特别感受得深刻,因为我们现代确确实实灾难特别多,不仅世界的灾难多,我们人身体上的灾难也多,毛病很多。你看现在的病种,可以说超过过去太多倍,很多以前从没听过的病,现在都出来了。要化解灾难,『不如防之为易』,要防患於未然。这个「易」是容易,在它没发生之前,你就懂得防治,这就很容易;等到发生了之后你再去补救,这就不容易。所以你看现在这么多的科学家、这么多的国家元首都在讨论如何防治污染,如何对付全球暖化的问题,搞得也是焦头烂额,很不容易,有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我看不见得,所以要懂得防治。

防治的道理,最重要的还是收归到心性上,由自己做起,由自己心地做起,因为外面的灾难都是心地所感召的,心里有恶,外面就感来灾难。《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人贪心重,就招感水灾;人的瞋恚心重,就招感火灾;人的愚痴重,就招感风灾;人的傲慢、不平很严重,那就招感地震,人的心地是什么样的念头,外面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灾难,一切法都是心想生。外面世界的灾难如是,我们身上的疾病也如是,所以老子说『疗疾治病』,就是治疗疾病,『不如备之为吉』,备之是你做准备,防患於未然,不要等发作了你再去医治,这就不高明了,你要事先积极防治,你就得到吉祥。所以《黄帝内经.素问》这一篇里面,「四气调神大论」就有一句经文说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就是讲防患於未然。实际上《黄帝内经》,尤其是看到「素问」这一篇,其实里头都是讲德。怎么样防治?最重要的是修德,德是根本。我们再看老子的前言说到:

【今人见背。不务防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

『今人见背』,见背就是违反这种原则,他不是防患於未然。『不务防之』,这个务是注重的意思,不注重预防,不注重事先准备,『而务药之』。那是什么?已经病了,然后急忙去找药、去治疗。或者社会乱了,急忙找对治的方法。全球已经冰山融得差不多了,才急忙找怎么样能够防止污染,这个问题就来了。所以,『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君者是指国家领导人,过去是帝王,现在就是指国家。国家不能保社稷,这就是不能够保证国泰民安,不能够使社会和谐,会有***;『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有身者是我们人,每个人都有身,有身的人肯定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没有人希望自己多病夭折。你是这样想,可是你能不能全其寿命、颐养天年?你要懂得道理才行,懂得道理,你还得要依教奉行才行。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就告诉我们这些道理。底下文中又说:

【是以圣人求福於未兆。绝祸於未有。盖灾生於稍稍。病起於微微。】

『圣人』就是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一个对於真相通达、清楚了的人,这种人他所有的行为不会有错误,所以他是我们的榜样。他『求福於未兆』,圣人他也求福,当然不是为自己求,他是为众生求,福总是个好事。你想得福怎么得?得福要在没有见到吉祥徵兆之前来求,换句话说,在因地上要修。福是果,你得修因才能得果,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不种怎么会有果?所以圣人懂得这个道理,他想得那个果,他就种因。什么是福的因?福的因就是善。下面讲的『绝祸於未有』,我们要杜绝灾祸於未有,就是还没有发生之前,还没露出端倪之先,你就要把它杜绝。祸是果,因是什么?因是恶。所以圣人断恶修善,自自然然就会得福而绝祸。『盖』,就是一般说来,『灾生於稍稍』,所谓灾祸发生,在最初的时候是属於毫末之微。稍稍是指非常细微的,可能我们一般人没有留意,不经意的时候你可能就犯了恶,自己还不自觉,可是这个灾的因已经种下去了。严重的疾病『起於微微』也是这样,最初微小的那个因素,要是你没有观照得出来,这个小可以积成大,等到它积成大病再治也就晚了。所以真正智慧的人对自己一言一行,乃至一起心、一动念都非常的留意,知道祸起於稍微,这是非常细小的。如果因不善,必然会招致灾祸的果报。我给大家讲一个小例子,大家就能明了。

在美国新奥尔良这个地方(那个地方犯罪率比较高),有一个白人男子有一天去那里出差,结果晚上住酒店闲著没事就到酒吧间去喝酒。喝酒的时候就遇到了两个女郎来勾引他,结果这个男子也就起了兴致,跟她们一起喝酒,没想到,可能酒里放了药,没过多久他就不省人事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等他醒过来,他发现自己全身都已经被扒光了,自己躺在一个酒店房间的浴缸里,身上铺著冰,他觉得全身无力,正好旁边有个手机,他就打电话去呼救。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这个男子的两个肾脏已经被切除掉了。原来有这样的一些犯罪团伙,专门是偷盗人的肾脏,因为一个肾脏在黑市里面能够卖十万美金,现在换肾的人很多。你看这个男子多可怜。《弟子规》上讲「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有关邪门的事情问都不问,更加不能够去接近。当这个男子受到女性勾引的时候,如果心里面有一丝的邪念,虽然身体没有犯这种邪淫的行为,有这个念头,这就等於接受诱惑,没想到这一下就踏入了深渊,你看就自己可能丢命。所以真正这里讲的「灾生於稍稍,病起於微微」,灾祸往往都是起於最初那一点细细的念头,虽然自己没有觉察,但是无意之间已经被牵引到灾祸里面去了。所以圣人懂得防微杜渐,细小的念头和行为都非常的谨慎。下面前言继续说:

【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故不肯改。小善不积。大德不成。小恶不止。以成大罪。】

一般人往往觉得小善事好像没什么功德、没什么益处,就不愿意去做;以为小的恶事,就好像刚才这个男子,不就是喝点酒,不就是跟异性搭搭讪、聊聊天吗?小的恶事一般人不觉得它是恶,可是你要用真正的礼来衡量,你就用《弟子规》,「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酒往往是色之媒,饮酒乱性。这个恶很小,可是很多人他就不在乎,往往因此而遭受大难,所以小恶不要以为无损就不肯改。小恶不积也就不会成灾难,小善不积也就不能成大德,古人教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恶要是不止住的话就会形成大罪。

【故摘出其要。使知其所生焉。乃百病者也。】

这是老子非常慈悲,看到世人往往对这些细微的善恶不太留意,等到酿成大祸、造成大病了,这时候后悔莫及,非常可怜,所以在这里特别把这些重要的道理和原则『摘出其要』,要就是重要。这些原则道理摘录出来提醒我们,劝勉我们断恶修善,『使知其所生焉』,使我们知道这些善恶所生的渊源。这个渊源是什么?就是心。所以『乃百病者』,「说百病」这篇文章列举了一百条心病,这是灾难、疾病的渊源。

所以道家也非常重视医道,医家最首推的宝典就是《黄帝内经》。黄帝是人,其实《黄帝内经》不是黄帝自己写的,因为他是大圣人,而且他可能在生前也有把这些道理说出来,后人有记录和流传。真正这部《黄帝内经》成书是在战国时期,冠以黄帝圣人之名,那是说明这部经典的宝贵,它真正的名字就是《内经》,这「经」就是经典,圣人所说的是经典。你看这部经典是教我们怎么治病、怎么防病、怎么养生、怎么做的。为什么叫《内经》不叫《外经》?这就告诉我们一切都得往内求。你想得到好的身体,健康长寿,你要想得到福报,想要家庭和谐,想要国家繁荣安定,世界和平,这《内经》都讲到,全是要我们往内求。内就是我们的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个法就是一切的物质、精神的现象,全是我们心所变现。所以真正懂得这个道理,我们不会生病,即使偶尔得了一点风寒病,可能四季不调的时候得了一些小病,你也不需要吃药,自然能够调和好。人往往得病都不知道改自己的心、从根本上改,往往都是往外去求,去治病、去找大夫、去做手术,结果都并不是很理想。

我们认识的一位同修,他最近传来信息告诉我,说他自己觉得很感叹。他有两个姐姐,都患了癌症,一个姐姐已经过世,另外一个姐姐现在还在,得癌症很痛苦,做了手术也并不很理想。他去肿瘤医院,看到这些患癌症的病人都在受病苦的煎熬,心里很难过。他是个学佛人,有慈悲心,所以他就有困惑,人为什么会得癌症?他求佛菩萨给他指示。结果梦中就梦到了四句话,写给我,问我是不是佛菩萨给他的开示。四句话是「人品即自性,自性即佛性。人品比山高,不能生於病」。大意是讲我们的人品(就是品德)就是自性,自性性德,自性是什么?就是佛性,佛性是觉悟的智慧。我们觉悟的时候我们就回归自性,那就是性德流露。人品要像山,比山还要高,如果人品出了问题,那就会生病。他问我这四句话是不是佛菩萨的启示,我说应该是的,因为这个讲的道理跟佛经是相应的。他就悟到现在的社会道德滑坡,人们都不懂得这些道理,患了病很痛苦,还不知道这病是怎么来的,所以要养生治病、要消灾免难,唯一的方法,从德入手,他悟到的。我说真是很好,这是你慈悲心感应佛菩萨的加持。我们今天讲的老子「说百病崇百药」,正是讲这个道理。百病,我们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病,圣人的学问都是求诸己,而不是求诸人,可不要拿著这个病,看看你是不是得了这个病、他是不得了那个病,那完了,自己得病了。所以最重要是我们自己反省检点。我们来看文中前面四句:

【喜怒无常是一病。忘义取利是一病。好色坏德是一病。专心系爱是一病。】

这四句可以说是百病的总纲,你们细细看一看,实际上这四句是讲,仁、义、礼、智、信五常,缺了这五常就会得病。《左传》上面讲「人弃常则妖兴」,人要是没有五常,这五常是五常德,常是指永恒,永恒的德行,古今不变的,中外都如此。只要你是人,必须守著这个常德,如果把常德舍弃了,就妖兴,妖是妖魔鬼怪,对我们的身体来讲,就是病会起来了;对这个社会来讲,那就***会起来,所以人不能离开五常。

我们细细看看这四句。『喜怒无常是一病』,这个怒就是不仁;无常就是不信,没有信了。信是诚信,诚信的人他有常心,他不会变化无常;有仁爱心的人他不会发怒,不会有怨恨心。『忘义取利是一病』,忘义取利就是不义。『好色坏德』是无礼,好色这个色是男女之色,就是淫乱,没有礼法。『专心系爱』是无智,没有智慧,感情用事,特别是专注在儿女情长、男欢女爱这方面。当然也可以是广泛的,包括对一切物的爱,所谓玩物丧志,没有智慧。五常对应佛家五戒,五戒是佛家根本大戒,你只要皈依了之后,必须得守这五戒,你才叫做真佛弟子,否则是假的。戒是根本,没有戒就没有佛,跟儒家讲的礼是一样的,没有礼就没有儒。佛家讲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跟儒家讲五常其实一个道理。不杀生这就是仁,仁者当然不会杀生,他是仁爱於万物;不偷盗这是义,义是宜也,做应该做的事,偷盗是不应该做的,这不义,忘义取利就是偷盗;不邪淫就是礼;不妄语这就是信,不骗人,诚信,孔子讲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果人没有信义,讲话不诚实、无常,这个人就不能够立足;最后,不饮酒就是智,酒是乱性、乱智慧。所以「说百病」头四句其实就告诉我们要遵守五常,要严持五戒。

我们细细的来研读第一句,「喜怒无常是一病」。如果一个人喜怒无常,一会高兴,一会又不高兴,颠三倒四、两面三刀,这种人他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们讲这个人不正常,不正常是心得了病,身也就不可能健康。我们师父讲经里就讲到,他认识一个年轻人,二十八岁就过世了,在过世之前他真的就是喜怒无常,一会跟你好得不得了,一会就可以跟你破口大骂。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临死的时候就出现这些徵兆。所以凡是灾祸来之前都有一个预兆,看到这种预兆,我们自己反省自己,如果有,赶紧就得提高警觉,要让自己的心绪平稳下来,心浮气躁往往就会得大病。所以怎么办?一定要多念佛、多拜佛、读经,把自己的心绪平静下来,然后认真的去忏悔自己,为什么我会喜怒无常?特别是怒,怒是伤身最大的,凡是怒,那是因为没有恕。你看怒字和恕字,两个字差一点,恕字是心上面有一个如字。子贡曾经就问过孔子,向老师讨一个字,希望能够终身奉行这个字,孔子就给他这个字,「恕」。什么叫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叫恕。你自己不想得到的,你不要强加给别人,叫如其心,就是给别人著想、替人著想,换位思考,如果加到我身上我不高兴,那我不能加给别人,这叫恕。怒,心上一个奴字,奴隶的奴,这个心已经成了奴隶,被自己的情绪、被烦恼所奴役,这就是怒。你看这两个字,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黄帝内经》上有这样的说法,「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古人真了不起,他这个智慧能够观察宇宙人生各种规律,他就总结出这些对应的关系,发现人不同的情志就会对应我们的五脏六腑。怒伤肝,人发怒的时候他就伤了肝,五脏对应五志(就是五种情志),肝是对应怒。所谓生理和心理不是两样东西,它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影响生理,生理也影响心理,所以中医里面讲究这个关系,非常辩证。确实我们学了佛就知道,真的,物质和精神是相互影响的。当我们发怒的时候,怒气上升,烦躁,这个就是肝火很旺。五脏也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肝是属木,树木的木,如果火很大,就会把木给烧了,火克木。你火很大,肝也就烧坏了,所以怒伤肝是这个道理。

我自己特别有这个感受。我记得我的奶奶是一位非常勤劳的家庭妇女,其他都很好,唯有一个毛病,就是很喜欢发怒,而且常常对我的爷爷发怒,常常发脾气,脾气很大;我爷爷给她弄得脾气就非常好,不敢在她面前声张。所以我奶奶到晚年的时候眼睛就不好,白内障比较严重,而且全身筋很疼,一到有气候变化的时候全身风湿,筋骨非常疼。中医里面讲,五脏也对应五窍(五窍就是在人身体表面上的开口那个窍)。肝开窍於目,所以肝不好的人眼睛就不会好。你想要养眼睛,就得应该养肝,要清肝才能明目,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所以肝是对目。还有在五体上来讲,肝对应於筋,筋骨。所以我奶奶她就是爱发脾气,全身筋骨就痛,眼睛就不好。我爸爸也是这个问题,他本来年轻的时候眼睛是很好的,但是他也是脾气很大,大概也是有遗传,所以到晚年他眼睛基本不能看书,你看就是这么大的一个字,一般来讲我们都很容易看到的,他都看不见了,现在。这个我们真的是要注意到。

我自己本身大概也有遗传关系,我小的时候也是脾气很大,所以「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是真的。我脾气大到什么程度?我给你讲一个例子你就晓得。我六、七岁的时候(我还有印象),我有一次跟我父母下乡看望爷爷奶奶,在广州,结果也不知怎么跟邻居家的女孩闹别扭,她惹我生气了。当时我非常的气恨,我从厨房操起刀就要去跟她干,幸亏被大人给拦住。你看这么小一个小孩竟然这么大的脾气,可想而知我小的时候肝也是不好,眼睛也不好,现在戴眼镜。戴眼镜是从小就弱视,我不是因为看书看多了近视,是弱视。弱视是什么?那个机能有问题。这个是什么?我妈以前给我算过命,我是五行缺木,所以给我起名「钟茂森」,你看森是三个木,还不够,三个木前面还加个茂字。这是我爷爷给我起的名,我外公找出很多字,都有个木字旁的,我爷爷挑,这个木最多,所以挑个森字,前面加个茂字,补一下,我这五行缺木。我天生的,因为肝属木,五行中属木,我五行中就缺木,肝天生就不好,所以我眼睛是弱视,再加上这么大脾气。幸亏后来学佛,要不然真的完蛋了,恐怕就肝癌去世了,这是真的,很有可能。

后来学了佛,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养自己的慈悲。所以我一学佛之后,我拼命放生,我放了很多生。放生这是养自己的慈悲心,养仁慈就是养肝。当时我还不懂这个道理,大概是佛菩萨的加持,我就自动的想著,这众生真的可能过去我也吃得多,我就多去给它放。所以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在中山大学,我们北门后面有一条大江,珠江,流过广州市。珠江旁边有一个农贸市场,我差不多每个礼拜都骑著自行车去到那里。我一买就把整个鱼档的全部给买下来,然后拿著我的自行车去载,来回好几趟,把这些鱼放到江里头。慢慢通过学佛,通过控制自己的烦恼,调节自己的性情,慢慢仁爱心增长,也不太容易发脾气了。我现在基本上不发脾气,真的好多年好像没怎么发脾气了,所以没得什么肝炎、肝癌。真的后天要去补足。现在眼睛还算可以,能够胜任这种繁重的学习、工作的任务,也不觉得很累。以前,我即使是在五年之前都是这样,看书看久了眼睛就很累,这我自己知道,天生的问题,肝很弱,所以眼睛也就很容易累。自己有意识的养自己的仁慈心,另外在生理、作息上面也要好好的调,不仅调心,还要调身,身心具调。

调身怎么调?你要有好的生活规律,早起早睡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生活养生的方法。因为人要符合天道,天的运行有它的规律,太阳早上必定是从东方升起,然后傍晚必然是从西方落下,一天二十四小时如是运转不停,它有它的规律。人就得顺应天道而行,不能逆著天行,天亮了就得起床,天黑了就得准备休息。如果你天黑了不休息,天亮了不起床,你是逆著天来作业,那当然就会有毛病。「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在中医里面也特别讲究这个。中医讲的晚上子时,是十一点到早晨一点,这段时间属於胆经最旺,肝、胆这个胆经。肝和胆是互为表里的,中医上讲都是同源的,互为表里,所以我们有句成语叫肝胆相照。养胆也是养肝,养肝也是养胆。到了子时,晚上十一点以后,胆汁需要新陈代谢,这个时候如果人入睡,就很顺利的完成代谢。胆要是保养得好,所谓胆有多清,脑有多清,你脑子就好用,早晨起来头脑清新,精神充沛,精力充沛,气色也会红润;如果晚睡的人,往往胆就养得不好。特别是过了凌晨一点钟还不睡,这就伤了肝经,因为肝经在凌晨一点到三点(这是属於丑时)是最旺的时候。肝经旺,最好就是要卧倒睡眠,肝是藏血的,让血回到肝。《黄帝内经》讲的「卧则血归於肝」,你一躺下来,血就回到肝那里,肝藏血。血液也是在新陈代谢,在肝经最旺的丑时来完成,这个时候你要是入睡,那是最好的一个状态;假如你要是这个时间不睡,你必定会面色很差,譬如说面色青白,面无血色那种人,或者是整个情绪比较低落,身体感觉很疲倦,心情很浮躁,这些都是晚睡的人一般有的特点,时间久了就会得肝胆的毛病。所以你要养肝、调身,要早睡早起,晚上十一点前一定要睡觉,这是养肝之法。

现在我基本是这样,所以大家看到我的面色可能还算可以。早上得起,早上不起,你的阳气不能够生发。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四季,春、夏、秋、冬一天都有。早晨三点到九点这属於春天,九点到下午三点这属於夏天,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这属於秋天,晚上九点到凌晨三点是冬天,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你晚上得睡觉,藏得住;春生,你得生发起来,早上你得起来。所以三点钟以后就可以起来了,古人都是寅时即起,寅时就是三点到五点,这个时候起来的话,阳气生发,你这个人就有精神,精力充沛,不用睡眠很多,你也不会疲倦。但是晚上一定得早睡,不能早睡,你早上就起不来,那可能你得睡很多还补充不够。你早睡,早上起来得早,不用睡那么多,一天五、六个小时你也感觉到够了。这是什么?你懂得顺天而行。《朱子治家格言》开头就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个就是古人的作息。

底下又说「喜伤心」,这五种情志伤我们的五腑,这个喜是过於欢喜。这个喜不是说你平时一些欢喜心,欢喜是好,特别是有法喜。法喜它不是一下子大喜,它像汩汩的清泉缓缓流出,不断的流,它不是一下子涌出来、然后一下子就没了,不是,法喜是最养身的。这个大喜是什么?就是遇到什么喜事你一下子高兴过头了,高兴过头都可能会容易丧命。我们师父就举了这个例子,说他过去认识一个同事,那个同事在军界服务,内部已经下了文件升他做中将,但是还没有发表出来,内部人透露信息给他,他就高兴得不得了,请人吃饭来庆贺,结果在席间一高兴,气一堵就毙命了,就呜呼哀哉了。所以你看,我们一般讲他命里没有那么大的福,福来了把他压死了。这是什么?大喜。大喜伤心,心肌梗塞,很明显;再加上喝酒,那对心是更大的伤害,里外一夹攻,他就见阎王爷去了。所以大喜不好,人总是要把自己的心情调节得很和合、很柔、很缓,心平气和这就最健康。

「思伤脾」,思虑过多,中医讲「思则气结」,气容易淤积在那。一个人老爱思考,没事就在那胡思乱想,这个人往往神经系统会衰弱,神经衰弱。这个人一般会晚上睡不著,吃饭又吃不下,所以就会导致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没有精神,没有力气,一天到晚他好像欢喜心生不出来。这种是什么?伤了脾胃,脾气给伤了。脾做为后天之本是很重要的,一伤了脾,这人就食欲不振,一吃不下东西,他再好的人也就蔫了。所以,咱们学佛知道,凡所有想皆是妄想,有什么可想的?不用想,一切都是因果。

了凡先生他这一点是悟透了。他早年孔先生给他算命,告诉他,你这命怎么样怎么样,该考第几名,该做什么官,得多少俸禄,命中无子,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都给你讲得非常的精确。结果他真的就按照这个命运走,一点不差错,最后他也就不再打妄想,知道妄想也没用。这是什么?真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谓「进退有命,迟速有时」,该什么时候来,它就什么时候来,你想也没用,不是想就能想来的;来了之后它该什么时候走,它就什么时候走,你想留也留不住,所以何必打妄想?了凡先生他有这个本事,他就不打妄想,到南京栖霞山,跟云谷禅师在禅室里头对坐三日三夜,一个妄念没有,连云谷大师都佩服他,以为他是个英雄豪杰。结果一问之下,原来他没别的功夫,只是知道这命是定的,没什么想头。当然他属於凡夫,这个凡夫也是难得的标准凡夫,咱们做凡夫都做得不标准,成天打妄想,不标准。人家了凡先生是标准凡夫,所以他能受教。云谷大师这一点化,告诉他,你这命运给孔先生算定,为什么不懂得改它一下?「能改吗?」能改。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你积善积德就能改善命运。了凡先生就听懂了,懂,是他真悟到了,他不是想通的。他不用想,想是想不通的,想是属於意识心的作用。要放下意识,意识是分别,把分别、把执著放下了,你才能悟,那是智慧,是实学。所以,真的懂了这个道理何必去思?思还伤脾。为什么知识分子脾胃有毛病的特别多?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观察到,凡是爱看书的、学历高的,都有些胃病,多多少少。你看他爱打嗝,有时候看他面黄肌瘦的,脾胃有问题。为什么?思虑过多,知识分子就爱思考。所以这个我们要懂得。

底下「忧伤肺」。忧心忡忡,这种情志会伤五脏里面的肺。我们看《红楼梦》大家都晓得,林黛玉她是怎么死的?其实就是肺病死的。为什么会得肺病?这人老爱忧虑,多愁善感,看到月亮,她就能够流泪流半天;看到花,她也就想得很多,忧虑、忧伤得不得了,所以她不得肺病还谁得肺病?忧伤肺,这是很好的一个例证。

底下「恐伤肾」。恐惧、惊恐,这种情志会伤五脏里的肾脏。肾出了毛病的人往往会表现出耳朵不好使,因为肾开窍於耳。耳发生耳鸣了,或者耳听力下降了,这些问题可能跟你的肾有关。往往被吓了一下的人,他可能就伤了肾经。特别是小孩,你看小孩他这一吓,有时候吓呆了,是什么?他伤了肾。肾也主脑,他脑子就不好使,我们有时候说吓傻了,吓就会傻,其他的,喜不会「喜傻」、怒不会「怒傻」、思不会「思傻」,他就是「吓傻」,为什么?吓伤他的肾,他有恐惧,肾是主脑。如果是惊吓太过,肾气下沉上不来,人可能就毙命,这是民间说的「吓死人」,真的能把人吓死。

怎么样防止惊恐?我们一定得学佛,学习传统文化。儒家讲的「勇者无惧」,勇敢的人没有恐惧,这是勇。勇,不是说你上阵杀敌势不可挡那叫勇,那未必;勇就是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惊不惧,就像「泰山崩於前而色不变」,这叫大勇,这个修养要很深的程度你才能够做得到。所以平时我们要多加经教的薰习,特别是学佛。你看《心经》里面告诉我们,「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你为什么会有恐怖?因为你有罣碍,你患得患失。你对你的身体执著,或者你对你的儿女执著,或者你对你的财物执著,反正你有罣碍。有罣碍一样东西,你就可能因此而会受恐惧。人为什么会有罣碍?因为没有智慧。肾在五常里头,仁、义、礼、智、信,它是跟智相应。「仁」对肝,仁养肝;「义」对肺,底下我们会慢慢讲到,人有义、有道义的人他的肺就好;有「礼」的人他的心就好,对心;「智」是对肾,有智慧他肾脏就好;有「信」的人,诚信,他的脾胃就好。五常对应五脏,所以我们养我们的智慧。有智慧的人(真正的智慧是什么?看破,这是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智慧)知道一切法皆空,宇宙一切现象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全是梦幻泡影,全是虚妄的,你担心什么,你害怕什么?根本就没有,有什么可怕?你有这个智慧,你真的无有恐怖,你的肾就好。所以恐是伤肾。这就是我们提到的五种情志对应五种器官。

我们看到「喜怒无常是一病」,这一句主要提醒我们要养仁,仁爱之心;要养信,无常就是没有诚信的表现,一个有诚信的人他一定是心稳气和,他不会变动很大,不会心浮气躁。如果你有仁,你就不会患肝的毛病。仁爱的人他不会发怒,因为仁者无敌,他没有敌对,跟谁发怒?不是说,无敌是他很强大、很强势,没人敢跟他做对,不是那意思。无敌是他心中没有敌人,仁者爱人,他只有爱人,只有亲人,只有好人,他心里没有敌人、没有坏人,看一切人都是好人,这是仁者。你能跟天地感应,因为天有好生之德,天地的德行就是仁爱,你能修仁,你就跟天地合一了,你的肝就不会得什么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这些你都绝缘了,眼睛也会好,到晚年都不会老化。你看我们师父八十四岁了,看报纸都不用戴眼镜,这真的,这是仁,仁爱心重,他身体好,特别是肝好、眼睛好,你看师父眼睛炯炯有神,大家有目共睹,这个是如是因得如是果。

你守信,信是诚信,信对应的内脏是胃、是脾。五脏六腑,中医上讲的五脏是肝、心、脾、肺、肾,这叫五脏;还有六腑,六腑是五腑加上三焦。三焦是总和,包括上中下三焦。五腑,肝对「胆」,肝胆相照;心对「小肠」;脾对「胃」,脾胃在一起;肺对「大肠」;肾对「膀胱」,这是泌尿系统。三焦就是第六腑,上焦包括心和肺,就是我们身体里头有个部位叫膈,膈以上的心和肺;中焦是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和胃…这中焦;下焦是脐以下的,就是肾和膀胱,还有大肠,还有女性的生殖器官、子宫这些都属於下焦。人能够诚信,它对应的脾胃就好。所以当我们肠胃有毛病了,我们得好好想一想我诚信度够不够,待人是不是真诚,是不是「凡出言,信为先」,答应别人的事是不是真正做到了,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这是讲的第一句「喜怒无常是一病」。

底下我们看第二句,「忘义取利是一病」。这就是自私自利,见利忘义。义是道义、义务,是责任。儒家特别讲究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就特别讲究义,义是帮助我们成仁的。在《礼记.礼运篇》就讲到「何谓人义?」什么叫人义?人之义,义是义务。所谓「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叫十义。对应五伦关系讲,父子这个关系,做父亲的要慈,要有慈爱心。这个慈爱不是溺爱,他爱什么东西就买什么东西,那不是慈。慈是你要教导他做人,修养品德,养不教就父之过,要教他,这叫慈。子要孝,孝敬父母。兄长爱护弟弟,弟弟恭顺兄长,这是兄良弟悌、兄友弟恭。夫妇之间夫义妇听,义是讲究道义、恩义、情义,所谓「百年修来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夫妇之间不能没有道义、情义。妇听,听是做太太的温顺合作,相夫教子。长惠幼顺是年长的对於年幼的要有恩德,施与恩惠,年幼的要顺从於长上。君仁臣忠,君是指领导,领导对下属要仁,下属对领导要忠。这个是人的十种道义、责任,你守著道义,你就能够得福报,首先你可以保证你的肺不会出毛病,因为肺对应五常的义。人要是不守道义,他往往会出现有肺部毛病,那徵兆往往从皮肤、从毛发就可以观察。因为肺开窍於鼻,鼻子有毛病也是肺有毛病,像鼻炎、支气管炎,这些都是跟肺有关。还有皮、毛,身上的皮肤有毛病,往往显示肺有毛病。我们要想健康,肺部很重要,这呼吸一不来,人就完了,所以肺是很重要的一个器官。我们看到历史上,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如果是不义的人,不守道义,就是该做的他不做,不该做的他做,这叫不义,当然为了取利,违背道义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私利。

在帝王里头(我为了备课,我就常常看一下这些帝王到底怎么死的,还有这些贵妃、娘娘、皇后她们都得什么病死的),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可能很少人知道。根据史料的记载,慈禧在她七十三岁寿宴那一天,宫里上等的厨师准备了一百多道菜肴给她贺寿,结果喝了几杯酒、吃了点菜,慈禧太后就感到腹痛不已,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每天达几十次,并且带有脓血。最后变得骨瘦如柴,经过太医切脉诊治也并无好转,一周多以后她就昏迷不醒,命丧黄泉了。她是得什么病?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痢疾。痢疾是拉肚子不止,她得这么一个毛病。痢疾是属於肠的毛病,跟肺有关吗?跟肺有关。因为在中医里面讲,肺和大肠互为表里,肺是脏,大肠是腑,五脏对应五腑,大肠跟肺经脉是相通的。所以她是不义的人,慈禧我们知道她不义,八国联军攻打中国的时候,她还拿著本来要建北洋军师的军费去建她的颐和园,这是很大的不义,没把人民百姓放在心上,垂帘听政都是谋自己的享受,忘义而取利,结果她肺经出毛病了,大肠也出毛病,就是痢疾。她的先生也是差不多,先生死於肺病,肺病而死的,咸丰。咸丰皇帝也是一个软弱而好色之徒,把慈禧提上来,就给国家种了祸根,所以两个人都死在同样的毛病上,就是没了义。

实际上真正明白道理,要不要去争利?不要争利。为什么?古人讲得好,「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真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这一生有多少享受,你有多少荣华富贵,全是前定的,不是说你能争就争得来的。你明白这个道理,不需要去争,不要用贪心,你还是本本分分的做人,你一样能得到;如果你用那些不如理、不如法的手段,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你所得的还是你命中该有的,你不用这个方法也能有。你看你冤不冤枉?反而你这样做把命中的福报都给折损了,本来你可以得大利,你只能得小利。可能你这一生应该有一个亿的财富,但是你一折可能得三千万,结果你得了三千万还觉得了不起,你看我用这个手段得到的,其实都已经打折扣了,所以何必要用那种方法?

再者,即使你得到了你也带不走,真是古德讲的「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你看慈禧一生荣华富贵,带得走什么?连身体都带不走,一文钱都带不走,只带走那个业。那是什么?到恶道去受苦去了。所以聪明智慧的人看到这种情形,叹一句「何苦来!」为什么要见利而忘义,你做一个君子不好吗?「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君子明白该有的他就有,他就本本分分做他也有,乐得做君子;小人用那些非法手段谋取来的,把命中的福报折损了,冤枉!我们看十年前,二00一年,当时美国轰动世界的金融丑闻,安然公司(Enron)这是曾经在美国五百强企业里面排第七名的大企业,历史悠久。结果因为财务造假事件,金融丑闻暴露而破产。原因是什么?这公司的三位领导为带头,还有一伙人,带头欺诈,欺骗股民,结果股票价格一直在提升,因为股民被欺骗了,以为这公司前景很好。全都是被欺骗的,连财务报表都被造假,所以股价从四十多美元一股一直攀升到九十美元一股。后来金融丑闻暴露,股价从九十元一下就跌到不到一美元,几十亿的美金付之东流,数以万计的美国员工因此失去了他们的职业、他们的退休金和养老金,闹成了很大的一个金融股市的震动。我们看到其中这三位企业高管,他的下场是什么?他们面临的是长达六十五页的起诉书,被指控五十三项罪名,包括骗取贷款、财务造假、证券欺诈、策划并参与洗钱、内部违规交易等等。第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前CEO肯尼斯.莱可,面临著监禁四十五年这样的判决,不过他心脏病突发死了,当然这四十五年留待来世,这个债得还!另外一个人,前CEO杰夫 斯基林被指控二十八项罪名,面临著二百七十五年的有期徒刑,这是三辈子都还不了了。副董事长约翰.巴克斯特饮弹自杀。

所以《太上感应篇》上讲,「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取非义之财的人,就像这三位高管,就好像吃漏脯。什么叫漏脯?肉摆在屋檐底下,雨水滴下来浸泡著肉,那肉就产生剧毒。饥饿的时候吃这种肉,渴了时候喝鸩酒,鸩酒是毒酒,那就是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刚喝一口、刚吃一口就死掉了。他们带走什么?所以这真的是一个大病。真正有智慧,我们要明了、要放下。这些带不走的我们要放下,我们要提起那个能带得走的。什么能带得走?善业能带得走,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个能带得走,其他什么都带不走,身体都带不走,所以要觉悟。

这是讲究因果,其实世出世间的法,道理都是相通的。你能够懂得因果的道理,你在心上能够降伏自己的恶念、降伏自己的烦恼,实际上自自然然你所有的福报都会现前。《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讲,所谓「百福骈臻,千祥云集」,无不从阴骘中得来。阴骘就是你修阴德,你修善积德,你能得到百福骈臻,千祥云集。这是比喻,百和千都不是数目字,就是讲无量福报、一切的吉祥都能来到你的身上,你的身体就能好,你没有疾病,你能健康长寿,你的子孙也能好,你将来、来世会更殊胜,千祥云集。所以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认真努力的去行善积德。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只讲了头两句,等下个礼拜二同一时间,我们再跟大家做汇报。今天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身心净洁 与善相应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10/9/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36-0001

很赞哦!

评论问答

全部评论
Top